MH5027T-2013民用机场岩土工程设计规范.pdf

MH5027T-2013民用机场岩土工程设计规范.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8 M
标准类别:其他标准
资源ID:275184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MH5027T-2013民用机场岩土工程设计规范.pdf

2.1.10 道基 subgrade

2.1.17特殊性岩土special soi

具有特殊物质成分、结构和独特工程特性的岩土。本规范包括软弱土、湿陷性 盐渍土、冻土等。

GB/T 23567.2-2018 数控机床可靠性评定 第2部分:加工中心2.1.18软弱王weak soil

软塑和流塑的粘性土及饱和松散粉土。 2.1.19不良地质作用adversegeologicactions 由地球内力或外力产生的对工程可能造成危害的地质作用。本规范包括岩溶、滑坡、液化等。 2.1.20高填方工程highfillingproject 山区或丘陵地区机场最大填方高度或填方边坡高度(坡顶至坡脚高差)大于等于20m的工程 海工

2.1.21填海工程sea reclamationpro

滩涂内建设机场,通过人工围填方式形成场地的

22机场岩土工程设计geotechnicalengineering

按照机场建设要求,对机场建设所涉及的岩土工程问题进行分析、论证,编制设计文件的活 动。

动。 2.1.23场地平整siteformation 按照一定技术要求,将天然的原地面改造成工程所需工作面的过程。 2.1.24地势设计topographydesign 按照一定技术要求,确定机场场地平整设计面的活动,也称竖向设计。 2.1.25动态设计法methodofinformationdesign 根据信息施工和施工勘察反馈的资料,对设计参数和设计方案进行验证、优化和完善的设计 方法。

2.1.23 场地平整site formation

根据信息施工和施工勘察反馈的资料,对设计参数和设计方案进行验证、优化和完善的设计 方法。

2.2.1岩士物理性质

孔隙比; 重力密度,简称“重度”。

2.2.2岩土变形参数

Cs 回弹指数; 压缩指数; 先期固结压力。

2.2.3岩土强度参数

边坡稳定安全系数; 道基反应模量;

边坡稳定安全系数; 道基反应模量; 沉降量。

3.0.1岩土工程设计前应取得下列资料: 1场地分区和地势设计资料; 2岩土工程勘察资料; 3当地岩土工程治理的经验和施工条件等资料。

表3.0.2机场岩土工程设计等级划分

3.0.3机场岩土工程设计可分为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三个阶段。根据实际情况,在 初步设计后可增加技术设计。 1岩土工程方案设计应结合当地经验进行多方案比较,形成技术方案研究报告, 2岩土工程初步设计应在方案设计的基础上进行设计方案比选,确定设计方案和技术经济 指标。 3岩土工程技术设计应在初步设计的基础上,基于现场试验或专项研究成果进行,解决初 步设计尚未完全解决的重大、复杂的技术问题,提出优化的设计方案和技术经济指标。 4岩土工程施工图设计应在初步设计或技术设计的基础上进行,提出施工设计参数和施二 技术要求。 3.0.4岩土工程设计等级为甲级的机场,应采用动态设计法;岩土工程设计等级为乙级的机场 宜采用动态设计法。动态设计适用于施工阶段,应以完整的施工图设计为基础。 3.0.5根据机场建设项目的特点和总平面规划图,可按表3.0.5进行场地分区。

表3.0.5场地分区

飞行区道面影响区填方区道肩外向两侧放坡坡比,填土为中砂、粗砂、碎石等粗粒土时可取1:0.6,填 为粉质粘土等细粒土时可取1:0.4.

粉质粘土等细粒土时可取1

3.0.6机场岩主工程设计应进行地基沉降变形和边坡稳定性分析,地基沉降变形或边坡稳定性不 满足要求需进行地基处理时,应对处理后的地基进行沉降变形或稳定性验算 3.0.7岩土工程设计应结合场地分区和场地平整形成的挖方区和填方区,确定地基或填筑体的设 计指标、参数和标准。 3.0.8确定岩土工程设计方案时,宜按下列步骤进行: 1根据岩土工程条件,结合场地分区及功能要求,确定岩土工程设计的目的、范围以及各 项技术指标,并通过分析,初步选出儿种可供考虑的岩土工程技术方案。 2对初步选出的岩土工程技术方案,从技术可靠性、可实施性、造价、工期要求以及对环 境影响等方面进行综合技术经济分析,确定岩土工程设计方案。 3.0.9岩主工程设计等级为甲级的机场,应开展现场试验,并进行专项研究;岩主工程设计等级 为乙级的机场,宜开展现场试验;岩土工程设计等级为内级的机场,宜进行工艺性施工试验。开 展现场试验应进行试验设计,提出设计参数、施工技术要求和检测要求,根据实际情况提出监测 要求。 3.0.10岩土工程设计应提出岩土工程检测和监测要求,检测和监测的范围、内容和时间等宜根 据岩土工程设计内容及岩土工程设计等级确定。 3.0.11岩土工程设计应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地表及内部排水系统。 3.0.12岩土工程设计应考虑穿越机场的市政、交通等工程的影响,并对穿越工程提出技术要求

3.0.8确定岩土工程设计方案时,宜按下列步驱

4.1.1民用机场岩土工程设计指标应包括地基沉降变形指标、边坡稳定性指标、地基设计控制指 标以及其他特性指标。 4.1.2民用机场岩土工程设计指标应根据场地自然条件、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地震条 件、场地分区、使用荷载和当地经验,综合研究,合理确定

4.2地基沉降变形指标

4.2.1飞行区道面影响区和飞行区土面区,设计使用年限内的工后沉降和工后差异沉降不宜大 表4.2.1的规定

表4.2.1工后沉降和工后差异降

注:1工后差异流降的度量水平距离为50m。

2对于跑道和滑行道,当为软弱土地基时,可取表中高值;当为高填方地基时,填筑级配良好的碎石土 可取表中低值,填筑细粒土或软弱土地基可取表中高值。 3对于机坪,当面积大于20000m²时,可取表中低值;当面积小于或等于20000m²时,可取表中高值。

2对于跑道和滑行道,当为软弱土地基时,可取表中高值:当为高填方地基时,填筑级配良好的碎石 可取表中低值,填筑细粒土或软弱土地基可取表中高值。 3对于机坪,当面积大于20000m²时,可取表中低值:当面积小于或等于20000m²时,可取表中高值

4.2.2飞行区道面影响区和飞行区土面区以外其他场地分区的沉降变形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技 术标准的规定。

4.3.1边坡稳定性分析的强度参数 性主样的室内试验及现场情况 定。填方边坡稳定性分析强度参数c、值宜采用表4.3.1的试验方法确定。

表4.3.1填方边坡稳定性分析采用的强度参数试验方法

4.3.2填方边坡稳定安全系数不得小于表4.3.2所列数值。强度指标可按本规范第4.3.1条确定

4.3.2填方边坡稳定安全系数不得小于表4.3.2所列数值。强度指标可按本规范

表4.3.2填方边坡稳定安全系数

注:1表中“正常条件”指不考虑地震、暴雨或连续降雨

边坡高度较大或边坡失稳危害较大时,稳定安全系数取大值

4.3.3挖方边坡应符合《民用机场飞行区技术标准》MH5001关于障碍物限制面

边坡应符合《民用机场飞行区技术标准》MH5001关于障碍物限制面的规定, 稳定性 安《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关于挖方路基边坡规定执行。

4.4地基设计控制指标

4.4.1飞行区道面影响区和填方边坡稳定影响区应均匀、密实,其他区域应基本均匀、密实,土 石方压实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一般情况下,土石方压实指标应符合现行民用机场道面设计规范的规定; 2高填方机场土方填筑压实指标应符合表4.4.1的规定

表4.4.1高填方机场土方压实指标

注:1表中深度,对飞行区道面影响区自道基顶面起算,对其他场地分区自地势设计标高起算

2表中压实度系按《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重型击实试验法求得;在多雨潮湿地区或当土质为 高液限的粘土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可将表中的压实度降低1%~2%。 3高填方机场石方填筑压实指标宜采用固体体积率,具体指标由试验或石料性质确定。 4各场地分区内建(构)筑物的地基压实指标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2道基反应模量(k.值)宜符合表4.4.2的规定

表4.4.2道基反应模量(k.值)指标

4.4.3道床填料加州承载比(CBR值)应符合表4.4.3的规定

表4.4.3道床填料加州承载比(CBR值)指标

注:飞行区指标划分采用(民用机场飞行区技术标准》MH5001的规定

5.1.1飞行区岩土工程设计应进行变形计算,涉及边坡的区域应进行稳定性计算。 5.1.2航站区、工作区和预留发展区场地平整的岩土工程设计,高填方工程应进行稳定性计算 填海工程应进行变形及稳定性计算。 干租

飞机及相关附属设施的荷载;航站区、工作区和预留发展区场地平整天然地基变形计算的荷载为 填筑体荷载。

基的最终沉降量可采用分层总和法,按下列公式

S 地基最终总沉降量(mm); s一按分层总和法计算得到的地基沉降量(mm); 可根据地基土的特点分析确定: n一一计算深度范围内所划分的土层数; H;一一第i分层土的厚度(mm); ei——第i分层土压缩曲线上对应于该层上下层面自重应力平均值的孔隙比; e2i——第i分层土压缩曲线上对应于该层上下层面自重应力与附加应力之和平均值的孔 隙比。 对于超固结土及欠固结土,当考虑应力历史对地基变形的影响时,地基土的相关计算参数 业士的宝源验确宝

于超固结土层,地基主固结沉降量可按下列公式

H Pu, + Ap; 台1+eoi Pli Pei H, Pl, + Ap, C, lg 1+eoj Puj

有效应力增量与自重应力之和大于先期固结压力的各分层总沉降量(mm); Sn——有效应力增量与自重应力之和不大于先期固结压力的各分层总沉降量(mm) m—有效应力增量与自重应力之和大于先期固结压力的分层数; n—有效应力增量与自重应力之和不大于先期固结压力的分层数; H、H;一一分别为第i和第j分层土的厚度(mm); eoiveoj 分别为第i和第i分层土的初始孔隙比; Csi、Csj——分别为第i和第j分层土的回弹指数; Ccj一一 第j分层土的压缩指数: PlivPlj 分别为第i和第j分层土的自重应力(kPa); Pei——第i分层土的先期固结压力(kPa); Api、Apj——分别为第i和第j分层土的有效应力增量(kPa)。

代中:n 一土的分层数

氏: 工的万层数 5.2.4对于软土地基,地基变形计算深度可取至下伏岩层、坚硬粘土层或密实砂卵石层顶面;对 于非软土地基,地基变形计算深度可按照附加应力沿深度不衰减的条件,取至附加应力等于上覆 土层自重应力10%的深度。 5.2.5对于饱和粘性土地基的工后沉降计算,可根据施工完成时地基土的固结度推算。对于非饱 和土及其他情况下地基的工后沉降计算,可根据当地经验估算,无地区经验时宜进行专项研究。

5.3.1对于机场工程所涉及的边坡, 应在岩土工程勘察的基础上,分析判断边坡破坏模式、滑 类型与潜在滑裂面位置,合理选择稳定性分析方法和计算参数,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相结 的方法,综合判断边坡稳定性。

分析计算方法可根据边坡坡体岩主类型和特点、可能存在的破环模式等按照下列原则确定 1土质边坡或破碎岩质边坡的稳定性分析,可采用简化Bishop法; 2当边坡坡体可能沿斜坡地基或岩体结构面发生平面滑动时,可采用平面滑动法; 3当边坡坡体可能沿斜坡地基或软弱结构面及其组合等折线型滑动面滑动时,可采用不平 衡推力法; 4对岩质边坡,可配合采用极射赤平投影法和实体比例投影法;当边坡破坏机制复杂时: 宜辅以数值分析法评价边坡的稳定性, 5.3.3分析边坡稳定性时,对抗震设防烈度为V度及V度以上地区的使用期限超过一年的边坡应 进行地震工况边坡稳定性校核。可采用拟静力法计算分析水平地震加速度对边坡稳定的影响。 5.3.4当边坡可能存在多个滑动面时,应对各个可能的滑动面进行稳定性计算。当滑动面上岩土 体性质及地质条件有明显变化时,应根据实际条件分段选取强度参数。 5.3.5采用简化Bishop法验算填方边坡稳定性时,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对应潜在滑动面的边坡稳定 安全系数F,计算简图见图5.3.5

2A Z(W; +Q.)sin α; tan , sin α mai =cosα, + F

K, = Cab, + Wa, tan Pai +U(W, +Q,)tan Pa

:Cdivdi 分别为第i土条底面滑弧处天然地基土的粘聚力(kPa)和内摩擦角(°),其 取值应符合本规范第4章相关规定; bi一第i土条宽度(m); Wai、Wi一一分别为第i土条内天然地基和填筑体的重力(kN/m),地下水位以下部分采用 浮重度计算; U一一天然地基的固结度。 当第i土条底面滑弧位于填筑体中时,

K, =c,b, +(W. +Q)tan Pt

K, = cub, +(W. +Q,)tan P

图5.3.5简化Bishop法计算简图

1一填筑体:2一天然地基

5.3.6采用平面滑动法验算边坡稳定性时,边坡稳定安全系数F.可按式(5.3.6)计算。

式中:>一一边坡坡体岩土的重度(kN/m²); V一一边坡岩土体的体积(m); α一一潜在平面滑动面与水平面的夹角(°); c、潜在滑动面的粘聚力(kPa)和内摩擦角(°)。 5.3.7采用不平衡推力法验算边坡稳定性时,应按各滑动面物质组成和含水状态,合理确定各条 滑动面的强度参数,并按下列公式逐条计算剩余推力,直到第n条(最后一个条块)的剩余推力 等于零,以此确定边坡稳定安全系数Fs。计算简图见图5.3.7。

图5.3.7不平衡推力法计留

6.1.1场地平整应满足场地分区对地基的要

6.1.2场地平整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

1应满足场地分区建(构)筑物对地形、标高、坡度、填料及强度等要求; 2应顺应自然地形,减少土石方数量,宜做到挖填平衡,就近调配,并减少对生态环境的 不良影响: 3平整后的场地地势应有利于排水和防洪,并与周边的道路等设施相衔接,标高尚应考虑 与远期规划区的衔接。

3平整后的场地地势应有利于排水和防洪,并与周边的道路等设施相衔接,标高尚应考虑 与远期规划区的衔接, 6.1.3高填方工程和填海工程场地 整尚应符合本规范第9.3节和第9.4节的规定

6.1.3高填方工程和填海工程场地平整尚应符合本规范第9.3节和第9

6.2挖方及土石方调配

6.2.1场区内开挖的土石方,应根据各场地分区对填筑的要求合理调配。 6.2.2场地平整后宜对挖方区进行必要的勘察,查明地基是否存在特殊性岩土和不良地质作用。 6.2.3飞行区道面影响区为挖方时,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1道基设计顶面开挖出露岩石时,宜超挖并回填碎石作为褥垫层,超挖厚度不宜小于 500mm,碎石的固体体积率不宜小于83%; 2道基设计顶面开挖出露特殊性岩土或受不良地质作用影响时,应按本规范第7章和第8 章的要求处理。 6.2.4飞行区土面区为挖方时,对设计顶面开挖出露的岩石,宜超挖并回填满足植被生长的填土 超挖厚度不宜小于200mm

6.3.1场地平整应做好原地基排水、填筑体内部排水、坡面排水和临时排水等设计。 6.3.2场地平整时,对地下水应做好原地基排水,以疏为主,确保排水畅通;可设盲沟、截水沟 或涵洞将地下水引至场外。 6.3.3填筑体内宜根据填料情况设置水平排水层,填方边坡稳定影响区应设置填筑体内部排水系 统,并与坡面排水相衔接。填料透水性较好时可不设填筑体内部排水系统。 6.3.4坡面排水应包括截水沟、排水沟、跌水和急流槽等,并结合地形、原有水系和机场排水系 统合理布设,防止出现堵塞、漫溢、渗漏、淤积、冲刷和冻结等现象。 6.3.5场地平整时应做好临时排水,满足地下水、地表水等的排放要求,有条件时应结合机场的 永久性排水设施设置。 6.3.6高寒地区机场应采取措施防止涎流冰,

区道面影响区、飞行区土面区和填方

6.4.1 飞行区道面影响区、飞行区土面区和填方边坡稳定影响区的场地平整应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1飞行区道面影响区和填方边坡稳定影响区的地基应均匀、密实和稳定; 2飞行区土面区的地基应基本均匀、密实和稳定; 3飞行区道面影响区、飞行区土面区的地基沉降变形、地(道)基强度以及压实度应符合 本规范第4章的要求; 4填方边坡稳定影响区的稳定性应符合本规范第4.3节的要求。

6.4.2飞行区道面影响区和填方边坡稳定影响区

场地稳定的沟、塘、坑、洞等应进行处理。 2飞行区土面区填方区的植物土可不挖除,但应清除植物及其根系(树根、草丛和稻根等) 3除跑道端安全区和升降带平整区设计高程下200mm深度外,有机质土(泥炭、淤泥、植 物土、腐殖土等)以及膨胀土、盐渍土等可作为填土。不同类土不宜混填,并应满足压实要求。 4石方或土石混合料填筑接近设计高程时,距设计高程200mm内不宜采用夹有石块的土填 筑。 6.4.5遇填挖交界、土岩组合地基、土石方填筑与结构物结合处时,应注意变形协调

6.5.1 航站区及工作区的场地平整应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1 应基本均匀、密实和稳定,压实指标应符合本规范第4.4.1条的规定: 2应为其上建(构)筑物提供良好且适宜的地基条件。 6.5.2 航站区及工作区的原地面处理可参照本规范第6.4.2条要求执行。 6.5.3航站区及工作区的土石方填筑应符合下列要求: 1航站区及工作区中的道路、停车场可参照本规范第6.4.3条要求执行。 2 航站区及工作区中的建筑物分布区,应避免使用影响后续地基基础 石

6.6.1预留发展区的场地平整应满足该区域未来建(构)筑物对原地面和填料的要求。 6.6.2预留发展区未来作为飞行区道面影响区或填方边坡稳定影响区时,宜参照本规范第6.4.2 条和第6.4.3条的要求,未来建设时还应重新勘察,进行二次处理;当该区域未来作为飞行区土 面区时,宜参照第6.4.4条的要求;当该区域未来作为航站区及工作区时,宜参照本规范第6.5 节的要求。预留发展区的填筑应为未来建设创造条件。

7.1.1飞行区存在特殊性岩土时,应按照《民用机场勘测规范》MH/T5025的规定查明特殊性岩 土的成因类型、工程性质、分布范围等,根据飞行区对地基的要求和天然地基条件确定地基处理 方案。 7.1.2飞行区特殊性岩土场地应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位置进行现场地基处理试验 7.1.3飞行区特殊性岩土地基处理设计时,应根据技术、经济、工期和环境影响等进行方案比选 并通过现场地基处理试验确定 艺和设计参数

7.2.1飞行区存在软弱土时,应根据软弱土特性、分布范围、埋藏深度与厚度、土层排水条件, 以及场地环境、工况等因素,结合当地软弱土地基处理经验,因地制宜,确定地基处理方案。 7.2.2软弱土地基设计应进行沉降计算,工后沉降和工后差异沉降应符合本规范第4.2.1条的规 定。 7.2.3软弱土地基进行开挖、填筑、堆载等涉及稳定问题的作业时,应进行稳定性验算,稳定安 全系数应符合本规范第4.3节的要求。 7.2.4当软弱土地基变形、强度或稳定性不满足要求时,应进行地基处理。 1对渗透性好或采取措施可降低含水率的地基,宜采用重锤夯实、强夯、冲击碾压、振动 压实等机械压(夯)实浅层处理方法,处理有效深度宜通过现场试验确定。 2对较厚淤泥和淤泥质土地基,宜采用预压排水固结处理方法,预压荷载宜大于设计荷载, 预压时间应根据排水通道设置、预压荷载大小及地基固结情况等综合确定,并应考虑预压荷载和 堆载速率对堆载效果、场地稳定和周围建筑物的影响。 3当地基处理需设置垫层或采用换填法时,垫层或换填材料应采用性能稳定、无侵蚀性的 材料,如:中砂、粗砂、砾砂、角(圆)砾、碎(卵)石、矿渣、灰土、轻质材料等。 4局部软弱土层以及暗塘、暗沟等可采用换填、复合地基或其他方法处理。 7.2.5单一地基处理方法无法满足沉降与稳定性要求时,可多种处理方法组合使用,并应注意不

同处理方法区段间的过渡衔接。 7.2.6软弱土地基处理检测应以标准贯入、静力触探、动力触探等原位测试为主,辅以必要的室 内试验。 7.2.7软弱土地基处理应结合地基处理方法进行以沉降为主的监测,必要时应进行稳定性监测, 监测内容主要包括地表沉降、分层沉降、地表水平位移、深层位移、孔隙水压力等。沉降稳定标 准宜根据施加荷载大小、施工工况、预测的总沉降和工后沉降、沉降趋势和速率等因素综合分析 确定。

7.3.1飞行区存在湿陷性黄土时,应进行现场浸水试验,根据湿陷性黄土特性、深度等,研究场 地浸水的概率和后果严重程度,利用当地湿陷性黄土的治理经验,综合确定地基处理方案。 7.3.2飞行区道面影响区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应符合表7.3.2的规定。

2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要求

注:1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应同时满足地基处理厚度和剩余总湿陷量的要求

JJF 1578.1-2016试行 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平台计程计时验证方法 试行湿陷量计算应符合《民用机场勘测规范》MH/T5025的

7.3.3湿陷性黄土应采用以地基处理为主的综合治理方法。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可按表7.3.3选 择,可采用一种或多种方法相结合,

表7.3.3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常用方法处理方法适用范围处理厚度(m)冲击碾压法地下水位以上0~1.4换填垫层法地下水位以上1~3强夯法地下水位以上,饱和度Sr≤60%的湿陷性黄土3~7挤密法地下水位以上,饱和度Sr≤65%的湿陷性黄土5 ~15其他方法需试验验证7.3.4湿陷性黄土应进行防水和排水设计,并符合下列要求:1在雨季进行地基处理及土石方填筑施工时,应设置临时排水设施;2在有地下水或地表水活动的地段,应采取截、排及防治渗漏等措施。7.3.5湿陷性黄土填方边坡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填方地基情况良好、边坡高度小于20m时,10m以下坡率可采用1:1.5,10m以上坡率可采用1:1.75,并应在10m处设宽2m~3m的边坡平台,边坡平台宜设排水沟,并作防渗加固处理;2当填方边坡高度大于等于20m时,应进行专项设计。7.3.6湿陷性黄土挖方边坡设计应符合本规范第4.3.3条的规定和下列要求:1挖方边坡形式应根据边坡高度按表7.3.6确定,边坡小平台宽度宜为2m~2.5m,边坡大平台宽度应根据稳定性计算确定,宜为4m6m。边坡平台宜设截水沟,并作防渗加固处理。表7.3.6挖方边坡形式及适用条件边坡形式适用条件直线形(一坡到底)H≤15m台阶形(小平台)15m30m,大平台设在边坡中部,其余每6m~8m设一级小平台注:H为边坡高度。2挖方边坡坡率应根据黄土的地貌单元、时代成因、构造节理、地下水分布、降水量、边坡高度、施工开挖方法,并结合自然或人工稳定边坡坡率和稳定性计算综合分析确定。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时,挖方边坡坡率的确定应以工程地质类比法为主。7.3.7对影响地基稳定的黄土陷穴应进行处理,处理方法应根据陷穴埋藏深度及大小确定,可采用开挖或爆破回填实及灌砂、灌浆等方法处理。对流向陷穴的地表水,应采取拦截引排措施。7.3.8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或利用黄土进行土方填筑时,应同时采用原位测试及室内试验进行检测,原位测试以标准贯入、载荷试验、静力触探等方法为主,室内试验以测定土的含水率、干密22

度、压缩系数和湿陷系数等参数为主。 7.3.9对飞行区道面影响区、填方边坡稳定影响区,利用黄土作为填料进行填筑且填方高度大于 等于10m时,应进行沉降及位移监测,监测应符合《民用机场勘测规范》MH/T5025的规定。

7.4.1飞行区存在膨胀土时,应根据膨胀土的膨胀率、收缩系数和膨胀力等特性,综合考虑气候 特点、地形地貌条件、土体水分的变化情况,利用当地膨胀土的处理经验,因地制宜,确定地基 处理方案。对强膨胀潜势的膨胀土场地,应进行专项试验研究。 7.4.2飞行区膨胀土地基设计应根据场地地势设计和场地平整情况划分为挖方地基设计、填方地 基设计和边坡防护加固设计,应考虑场区经填挖方等主方作业之后的地下水重分布因素,以防水、 保湿、防风化为主。

7.4.3膨胀土挖方地基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道床厚度范围的膨胀土应进行超挖,换填非膨胀土、进行土质改良或采取其他适宜的加 固措施。对存在强膨胀潜势的膨胀土挖方地基,换填深度应加深至1.0m~1.5m且不小于大气影 响急剧层深度,并应采取地下水外排或隔断措施。 2挖方边坡坡率应根据岩土性质、气候特点、水文地质条件以及障碍物限制面等综合确定 挖方边坡设计应结合征地红线遵循缓坡率、宽平台、加固坡脚、加强排水和适宜坡面防护相结合 的原则,边坡坡率及平台宽度视边坡的高度和土质可按《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设计。 排地衣 雨水,截流坡顶雨水

MZ/T 120-2018 自立式辅助起床架7.4.4膨胀土填方地基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