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GJ162-2014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pdf

JGJ162-2014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1.6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275050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JGJ162-2014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pdf

表4.4.2组合钢模板及构配件的容许变形值(mm

4.4.3液压滑模装置的部件,其最大变形值不得超过下列容 许值: 1在使用荷载下,两个提升架之间围圈的垂直与水平方向 的变形值均不得大于其计算跨度的1/500; 2在使用荷载下,提升架立柱的侧向水平变形值不得大 于2mm; 3支承杆的弯曲度不得大于L/500。 4.4.4 爬模及其部件的最大变形值不得超过下列容许值: 1 爬模应采用大模板: 2 爬架立柱的安装变形值不得大于爬架立柱高度的

1/1000; 3爬模结构的主梁,根据重要程度的不同TCECA-G 0068-2020 “领跑者”标准评价要求 一般用喷油螺杆空气压缩机,其最大变形值 不得超过计算跨度的1/500~1/800; 4支点间轨道变形值不得大于2mm。

5,1:1模极及其支架的设计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何载大小、 地基土类别、施工设备和材料等条件进行。 5.1.2模板及其支架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应能可靠地承 受新浇混凝土的自重、侧压力和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荷载及风 荷载。 2构造应简单,装拆方便,便于钢筋的绑扎、安装和混凝 土的浇筑、养护。 3混凝土梁的施工应采用从跨中向两端对称进行分层浇筑, 每层厚度不得大于400mm。 4当验算模板及其支架在自重和风荷载作用下的抗倾覆稳 定性时,应符合相应材质结构设计规范的规定: 5.1.3模板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 1根据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和季节性施工措施,确定其构造 和所承受的荷载; 2绘制配板设计图、支撑设计布置图、细部构造和异形模 板大样图; 3按模板承受荷载的最不利组合对模板进行验算; 4 制定模板安装及拆除的程序和方法; 编制模板及配件的规格、数量汇总表和周转使用计划; 6 编制模板施工安全、防火技术措施及设计、施工说明书 5.1.4 模板中的钢构件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 规范》GB50017和《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的 规定,其截面塑性发展系数应取1.0。组合钢模板、大模板、滑 24

GB50214和《滑动模板工程技术规范》GB50113的相应规定。 5.1.5模板中的木构件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木结构设计 规范》GB50005的规定,其中受压立杆应满足计算要求,且其 梢径不得小于80mm。 5.1.6模板结构构件的长细比应符合下列规定: 1受压构件长细比:支架立柱及桁架,不应大于150;拉 条、缀条、斜撑等连系构件,不应大于200; 2受拉构件长细比:钢杆件,不应大于350;木杆件,不 应大于250。 5.1.7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作支架立柱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连接扣件和钢管立杆底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 手架扣件》GB15831的规定: 2承重的支架柱,其荷载应直接作用于立杆的轴线上,产 禁承受偏心荷载,并应按单立杆轴心受压计算;钢管的初始弯曲 率不得大于1/1000,其壁厚应按实际检查结果计算; 3当露天支架立柱为群柱架时,高宽比不应大于5;当高 宽比大于5时,必须加设抛撑或缆风绳,保证宽度方向的稳定。 5.1.8用门式钢管脚手架作支架立柱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几种门架混合使用时,必须取支承力最小的门架作为设 计依据; 2荷载宜直接作用在门架两边立杆的轴线上,必要时可设 横梁将荷载传于两立杆顶端,且应按单榻门架进行承力计算; 3门架结构在相邻两福之间应设工具式交叉支撑,使用的 交叉支撑线刚度必须满足下式要求: (5.1.8) Lh 式中I,一一剪刀撑的截面惯性矩 L一一剪刀撑的压曲长度; I一门架的截面惯性矩;

5.1.6模板结构构件的长细比应符合下列规定

表5.2.2各种型钢钢楞和木楞力学性能

2次、主楞梁抗剪强度计算

式中6——构件的截面宽度

N=A.f (5.2. 32) N>N (5. 2. 33) 中N对拉螺栓最大轴力设计值; N?—对拉螺栓轴向拉力设计值,按本规范表5.2.3 采用; α一对拉螺栓横向间距; 6一一对拉螺栓竖向间距: F,一一新浇混凝土作用于模板上的侧压力、振捣混凝土 对垂直模板产生的水平荷载或倾倒混凝土时作用 于模板上的侧压力设计值: F,=0. 95(rF+roQk)或 F,= 0. 95(rcGk +rQk); 其中0.95为荷载值折减系数; A。一对拉螺栓净截面面积,按本规范表5.2.3采用: 34

注,下套管长度应大于钢管总长的1/2以上

准:1表中门架代号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门式钢管脚手案》JG13的观定 2当采用的门架集合尺寸及杆件规格与本表不符合时应按实际计算

(5. 2. 6) 力一一立柱底垫木的底面平均压力; N一一上部立柱传至垫木项面的轴向力设计值 A 垫木底面面积; 地基土承载力设计值,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 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的规定或工程地质 报告提供的数据采用: m, 立柱垫木地基土承载力折减系数,应按表5.2.6 采用

表5.2.6地基土承载力折减系数(m

5.2.6地基士承载力折减系数

5.2.7框架和剪力墙的模板、钢筋全部安装完毕后,应验算 在本地区规定的风压作用下,整个模板系统的稳定性。其验算 方法应将要求的风力与模板系统、钢筋的自重乘以相应荷载分 系数后,求其合力作用线不得超过背风面的柱脚或墙底脚的 外边。

5.3.1爬模应由模板、支承架、附墙架和爬升动力设备等组成 见图5.3.1)。各部分计算时的荷载应按本规范第4.3.4条 采用

图5.3.1爬模组成 1一爬模的支承架;2一爬模用爬杆;3一大模板: 一手架:5一爬升爬架用的千斤顶:6一钢瓶 混凝土外墙:7一附墙连接螺栓:8—附墙架

5.3.2爬模模板应分别按混凝土浇筑阶段和爬升阶段验算。 5.3.3爬模的支承架应按偏心受压格构式构件计算,应进行整 体强度验算、整体稳定性验算、单肢稳定性验算和缀条验算。计 算方法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的有关 规定进行。 5.3.4附墙架各杆件应按支承架和构造要求选用,强度和稳定 生都能满足要求,可不必进行验算。 5.3.5附墙架与钢筋混凝土外墙的穿墙螺栓连接验算应符合下 列规定: 14个及以上穿墙螺栓应预先采用钢套管准确留出孔洞 固定附墙架时,应将螺栓预拧紧,将附墙架压紧在墙面上。

设计值; Am 一个螺栓局部承压净面积,Am=db;(d为 螺栓直径,有套管时为套管外径); Q 一个螺栓所承受的竖向外力设计值: 附墙架靠墙肢的形心与墙面的距离再另加 3mm离外墙边的空隙。

6.1.1模板安装前必须做好下列安全技术准备工作: 1应审查模板结构设计与施工说明书中的荷载、计算方法、 节点构造和安全措施,设计审批手续应齐全 2应进行全面的安全技术交底,操作班组应熟悉设计与施 工说明书,并应做好模板安装作业的分工准备。采用爬模、飞 模、隧道模等特殊模板施工时,所有参加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门 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3应对模板和配件进行挑选、检测,不合格者应剔除,并 应运至工地指定地点堆放。 4备齐操作所需的一切安全防护设施和器具。 6.1.2模板构造与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模板安装应按设计与施工说明书顺序拼装。木杆、钢管、 门架等支架立柱不得混用。 2竖向模板和支架立柱支承部分安装在基土上时,应加设 垫板,垫板应有足够强度和支承面积,且应中心承载。基土应坚 实,并应有排水措施。对湿陷性黄土应有防水措施;对特别重要 的结构工程可采用混凝土、打桩等措施防止支架柱下沉。对冻胀 性土应有防冻融措施。 3当满堂或共享空间模板支架立柱高度超过8m时,若地 基土达不到承载要求,无法防止立柱下沉,则应先施工地面下的 工程,再分层回填夯实基土,浇筑地面混凝土垫层,达到强度后 方可支模。 4模板及其支架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有效防倾覆的临 时固定设施。

5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当跨度大于4m时,模板应起 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全跨长度的1/1000~ 3/1000。 6现浇多层或高层房屋和构筑物,安装上层模板及其支架 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下层楼板应具有承受上层施工荷载的承载能力,否 则应加设支撑支架: 2)上层支架立柱应对准下层支架立柱,并应在立柱底 铺设垫板; 3)当采用悬肾臂吊模板、桁架支模方法时,其支撑结构 的承载能力和刚度必须符合设计构造要求。 7当层间高度大于5m时,应选用桁架支模或钢管立柱支 模。当层间高度小于或等于5m时,可采用木立柱支模。 6.1.3安装模板应保证工程结构和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和相 互位置的正确,防止漏浆,构造应符合模板设计要求, 模板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应能可靠承受 新浇混凝土自重和侧压力以及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荷载 6.1.4拼装高度为2m以上的竖向模板,不得站在下层模板上 拼装上层模板。安装过程中应设置临时固定设施。 6.1.5当承重焊接钢筋骨架和模板一起安装时,应符合下列 规定: 1 梁的侧模、底模必须固定在承重焊接钢筋骨架的节点上 2安装钢筋模板组合体时,吊索应按模板设计的吊点位置 绑扎。 6.1.6当支架立柱成一定角度倾斜,或其支架立柱的顶表面倾 斜时,应采取可靠措施确保支点稳定,支撑底脚必须有防滑移的 可靠措施。 6.1.7除设计图另有规定者外,所有垂直支架柱应保证其垂直 6.1.8对梁和板安装二次支撑前,其上不得有施工荷载,支撑 的位置必须正确。安装后所传给支撑或连接件的荷载不应超过其 51

6.1.9支撑梁、板的支架立柱构造与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梁和板的立柱,其纵横向间距应相等或成倍数。 2木立柱底部应设垫木,顶部应设支撑头。钢管立柱底部 应设垫木和底座,顶部应设可调支托,U形支托与楞梁两侧间如 有间隙,必须楔紧,其螺杆伸出钢管顶部不得大于200mm,螺 杆外径与立柱钢管内径的间隙不得大于3mm,安装时应保证上 下同心。 3在立柱底距地面200mm高处,沿纵横水平方向应按纵下 横上的程序设扫地杆。可调支托底部的立柱顶端应沿纵横向设置 一道水平拉杆。扫地杆与顶部水平拉杆之间的间距,在满足模板 设计所确定的水平拉杆步距要求条件下,进行平均分配确定步距 后,在每一步距处纵横向应各设一道水平拉杆。当层高在8~ 20m时,在最顶步距两水平拉杆中间应加设一道水平拉杆:当 层高大于20m时,在最顶两步距水平拉杆中间应分别增加一道 水平拉杆。所有水平拉杆的端部均应与四周建筑物顶紧顶牢。无 处可顶时,应在水平拉杆端部和中部沿竖向设置连续式剪刀撑。 4木立柱的扫地杆、水平拉杆、剪刀撑应采用40mm× 50mm木条或25mm×80mm的木板条与木立柱钉牢。钢管立柱 的扫地杆、水平拉杆、剪刀撑应采用Φ48mmX3.5mm钢管,用 扣件与钢管立柱扣牢。木扫地杆、水平拉杆、剪刀撑应采用搭 接,并应采用铁钉钉牢。钢管扫地杆、水平拉杆应采用对接,剪 刀撑应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得小于500mm,并应采用2个旋 转扣件分别在离杆端不小于100mm处进行固定。 6.1.10施工时,在已安装好的模板上的实际荷载不得超过设计 值。已承受荷载的支架和附件,不得随意拆除或移动。 6.1.11组合钢模板、滑升模板等的构造与安装,尚应符合现行 国家标准《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GB50214和《滑动模板工程 技术规范》GB50113的相应规定, 6.1.12安装模板时,安装所需各种配件应置于工具箱或工具袋

内,产严禁散放在模板或脚手板上;安装所用工具应系挂在作业人 员身上或置于所配带的工具袋中,不得掉落。 6.1.13当模板安装高度超过3.0m时,必须搭设脚手架,除操 作人员外,脚手架下不得站其他人。 5.1.14吊运模板时,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1作业前应检查绳索、卡具、模板上的吊环,必须完整有 效,在升降过程中应设专人指挥,统一信号,密切配合。 2吊运大块或整体模板时,竖向吊运不应少于2个吊点, 水平吊运不应少于4个吊点。吊运必须使用卡环连接,并应稳起 稳落,待模板就位连接牢固后,方可摘除卡环。 3吊运散装模板时,必须码放整齐,待捆绑牢固后方可 起吊。 4严禁起重机在架空输电线路下面工作。 5遇5级及以上大风时,应停止一切吊运作业。 6.1.15木料应堆放在下风向,离火源不得小于30m,且料场四 周应设置灭火器材。

6.2支架立柱构造与安装

1采用伸缩式桁架时,其搭接长度不得小于500mm,上下 弦连接销钉规格、数量应按设计规定,并应采用不少于2个U 形卡或钢销钉销紧,2个U形卡距或销距不得小于400mm。 2安装的梁式或桁架式支架的间距设置应与模板设计图 一致。 3支承梁式或桁架式支架的建筑结构应具有足够强度,否 则,应另设立柱支撑, 4若桁架采用多榻成组排放,在下弦折角处必须加设水 平撑。 6.2.2工具式立柱支撑的构造与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2立柱不得接长使用。 3所有夹具、螺栓、销子和其他配件应处在闭合或拧紧的 位置。 4立杆及水平拉杆构造应符合本规范第6.1.9条的规定。 6.2.3木立柱支撑的构造与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木立柱宜选用整料,当不能满足要求时,立柱的接头不 宜超过1个,并应采用对接夹板接头方式。立柱底部可采用垫块 垫高,但不得采用单码砖垫高,垫高高度不得超过300mm。 2木立柱底部与垫木之间应设置硬木对角楔调整标高,并 应用铁钉将其固定在垫木上。 3木立柱间距、扫地杆、水平拉杆、剪刀撑的设置应符合 本规范6.1.9条的规定,严禁使用板皮替代规定的拉杆。 4所有单立柱支撑应在底垫木和梁底模板的中心,并应与 民部垫木和顶部染底模板紧密接触,且不得承受偏心荷载, 5当仅为单排立柱时,应在单排立柱的两边每隔3m加设 斜支撑,且每边不得少于2根,斜支撑与地面的夹角应为60°。 6.2.4当采用扣件式钢管作立柱支撑时,其构造与安装应符合 下列规定: 1钢管规格、间距、扣件应符合设计要求。每根立柱底部 应设置底座及垫板,垫板厚度不得小于50mm。 2钢管支架立柱间距、扫地杆、水平拉杆、剪刀撑的设置 应符合本规范第6.1.9条的规定。当立柱底部不在同一高度时, 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应向低处延长不少于2跨,高低差不得大于 m,立柱距边坡上方边缘不得小于0.5m。 3立柱接长严禁搭接,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相邻两立 注的对接接头不得在同步内,且对接接头沿竖向错并的距离不宜 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不宜大于步距的1/3。 4严禁将上段的钢管立柱与下段钢管立柱错开固定在水平 拉杆上。 5满堂模板和共享空间模板支架立柱,在外侧周圈应设由 54

6当支架立柱高度超过5m时,应在立柱周圈外侧和中间 有结构柱的部位,按水平间距6~9m、竖向间距2~3m与建筑 结构设置一个固结点。 6.2.5当采用标准门架作支撑时,其构造与安装应符合下列 规定: 1门架的跨距和间距应按设计规定布置,间距宜小于 1.2m;支撑架底部垫木上应设固定底座或可调底座。门架、调 节架及可调底座,其高度应按其支撑的高度确定。 2门架支撑可沿梁轴线垂直和平行布置。当垂直布置时,

6.3普通模板构造与安装

6.3.1基础及地下工程模板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地面以下支模应先检查土壁的稳定情况,当有裂纹及塌 方危险迹象时,应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后,方可下人作业。当深度 超过2m时,操作人员应设梯上下。 2距基槽(坑)上口边缘1m内不得堆放模板。向基槽 (坑)内运料应使用起重机、溜槽或绳索;运下的模板严禁立放 在基槽(坑)土壁上。 3斜支撑与侧模的夹角不应小于45°,支在土壁的斜支撑 应加设垫板,底部的对角木应与斜支撑连牢。高大长脖基础若 采用分层支模时,其下层模板应经就位校正并支撑稳固后,方可 进行上一层模板的安装。 4在有斜支撑的位置,应在两侧模间采用水平撑连成整体。 6.3.2柱模板应符合下列规定: 1现场拼装柱模时,应适时地安设临时支撑进行固定,斜 撑与地面的倾角宜为60°,严禁将大片模板系在柱子钢筋上。 2待四片柱模就位组拼经对角线校正无误后,应立即自下 而上安装柱箍。 3若为整体预组合柱模,吊装时应采用卡环和柱模连接, 不得采用钢筋钩代替。 4柱模校正(用四根斜支撑或用连接在柱模顶四角带花篮 螺栓的揽风绳,底端与楼板钢筋拉环固定进行校正)后,应采用 斜撑或水平撑进行四周支撑,以确保整体稳定。当高度超过4m 时,应群体或成列同时支模,并应将支撑连成一体,形成整体框

架体系。当需单根支模时,柱宽大于500mm应每边在同一标高 上设置不得少于2根斜撑或水平撑。斜撑与地面的夹角宜为 45°~60°,下端尚应有防滑移的措施。 5角柱模板的支撑,除满足上款要求外,还应在里侧设置 能承受拉力和压力的斜撑。 6.3.3墙模板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采用散拼定型模板支模时,应自下而上进行,必须在 下一层模板全部紧固后,方可进行上一层安装。当下层不能独立 安设支撑件时,应采取临时固定措施。 2当采用预拼装的大块墙模板进行支模安装时,严禁同时 起吊2块模板,并应边就位、边校正、边连接,固定后方可 摘钩。 3安装电梯井内墙模前,必须在板底下200mm处牢固地 满铺一层脚手板。 4模板未安装对拉螺栓前,板面应向后倾一定角度。 5当钢楞长度需接长时,接头处应增加相同数量和不小于 原规格的钢楞,其搭接长度不得小于墙模板宽或高的 15%~20% 6拼接时的U形卡应正反交替安装,间距不得大于 300mm;2块模板对接接缝处的U形卡应满装。 7对拉螺栓与墙模板应垂直,松紧应一致,墙厚尺寸应 正确。 8墙模板内外支撑必须坚固、可靠,应确保模板的整体稳 定。当墙模板外面无法设置支撑时,应在重面设置能承受拉力和 压力的支撑。多排并列且间距不大的墙模板,当其与支撑互成 体时,应采取措施,防止灌筑混凝土时引起临近模板变形。 6.3.4独立梁和整体楼盖梁结构模板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安装独立梁模板时应设安全操作平台,并严禁操作人员 站在独立梁底模或柱模支架上操作及上下通行。 2底模与横楞应拉结好,横楞与支架、立柱应连接牢固。

3安装梁侧模时,应边安装边与底模连接,当侧模高度多 于2块时,应采取临时固定措施。 4起拱应在侧模内外楞连固前进行。 5单片预组合梁模,钢楞与板面的拉结应:安设计规定制作, 并应按设计吊点试吊无误后,方可正式吊运安装:,侧模与支架支 撑稳定后方准摘钩。 6.3.5楼板或平台板模板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预组合模板采用桁架支模时,桁架与支点的连接应固 定牢靠,架支承应采用平直通长的型钢或木方。 2当预组合模板块较大时,应加钢楞后方可吊运。当组合 模板为错缝拼配时,板下横楞应均匀布置,并应在模板端穿 插销。 3单块模就位安装,必须待支架搭设稳固、板下横楞与支 架连接牢固后进行。 4U形卡应按设计规定安装 6.3.6其他结构模板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安装圈梁、阳台、雨篷及挑檐等模板时,其支撑应独立 设置,不得支搭在施工脚手架上。 2安装悬挑结构模板时,应搭设脚手架或悬挑工作台,并 应设置防护栏杆和安全网。作业处的下方不得有人通行或停留。 3烟肉、水塔及其他高大构筑物的模板,应编制专项施工 设计和安全技术措施,并应详细地向操作人员进行交底后方可 安装。 4在危险部位进行作业时,操作人员应系好安全带。

6.4爬升模板构造与安装

6.4爬升模板构造与安装

6.4.1进入施工现场的爬升模板系统中的大模板、爬升支架、 爬升设备、脚手架及附件等,应按施工组织设计及有关图纸验 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6.4.2爬升模板安装时,应统一指挥,设置警戒区与通信设施, 60

如需临时堆放少量材料或机具,必须及时取走,且不得超过设计

如需临时堆放少量材料或机具,必须及时取走,且不得超过设计 荷载的规定 6.4.9所有螺栓孔均应安装螺栓,螺栓应采用50~60N·m的 扭矩紧固。

6.5飞模构造与安装

6.5.1飞模的制作组装必须按设计图进行。运到施工现场后, 应按设计要求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安装。安装前应进行一次试压 和试吊,检验确认各部件无隐患。对利用组合钢模板、门式脚手 架、钢管脚手架组装的飞模,所用的材料、部件应符合现行国家 标准《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GB50214、《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 术规范》GB50018以及其他专业技术规范的要求。凡属采用铝 合金型材、木或竹塑胶合板组装的飞模,所用材料及部件应符合 有关专业标准的要求。 6.5.2飞模起吊时,应在吊离地面0.5m后停下,待飞模完全 平衡后再起吊。吊装应使用安全卡环,不得使用吊钩。 6.5.3飞模就位后,应立即在外侧设置防护栏,其高度不得小 于1.2m,外侧应另加设安全网,同时应设置楼层护栏。并应准 确、牢固地搭设出模操作平台。 6.5.4当飞模在不同楼层转运时,上下层的信号人员应分工明 确、统一指挥、统一信号,并应采用步话机联络。 6.5.5当飞模转运采用地滚轮推出时,前滚轮应高出后滚轮 10~20mm,并应将飞模重心标画在旁侧,严禁外侧吊点在未挂 钩前将飞模向外倾斜。 6.5.6飞模外推时,必须用多根安全绳一端牢固栓在飞模两侧, 另一端围绕在飞模两侧建筑物的可靠部位上,并应设专人掌握; 缓慢推出飞模,并松放安全绳,飞模外端吊点的钢丝绳应逐渐收 紧,待内外端吊钩挂牢后再转运起吊 6.5.7在飞模上操作的挂钩作业人员应穿防滑鞋,且应系好安 全带,并应挂在上层的预埋铁环上

6.5.8吊运时,飞模上不得站人和存放自由物料,操作电动平 衡吊具的作业人员应站在楼面上,并不得斜拉歪吊。 6.5.9飞模出模时,下层应设安全网,且飞模每运转一次后应 检查各部件的损坏情况,同时应对所有的连接螺栓重新进行 紧固。

6.6隧道模构造与安装

6.6.1组装好的半隧道模应按模板编号顺序吊装就位。并应将 2个半隧道模顶板边缘的角钢用连接板和螺栓进行连接。 6.6.2合模后应采用于斤顶升降模板的底沿,按导墙上所确定 的水准点调整到设计标高,并应采用斜支撑和垂直支撑调整模板 的水平度和垂直度,再将连接螺栓拧紧

2个半隧道模顶板边缘的角钢用连接板和螺栓进行连接。 6.6.2合模后应采用于斤顶升降模板的底沿,按导墙上所确定 的水准点调整到设计标高,并应采用斜支撑和垂直支撑调整模板 的水平度和垂直度,再将连接螺栓紧。 6.6.3支卸平台构架的支设,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1支卸平台的设计应便于支卸平台吊装就位,平台的受力 应合理。 2平台桁架中立柱下面的垫板,必须落在楼板边缘以内 400mm左右,并应在楼层下相应位置加设临时垂直支撑。 3支卸平台台面的项面,必须和混凝土楼面齐平,并应紧 贴楼面边缘。相邻支卸平台间的空隙不得过大。支卸平台外周边 应设安全护栏和安全网。 6.6.4山墙作业平台应符合下列规定: 1隧道模拆除吊离后,应将特制U形卡承托对准山墙的上 排对拉螺栓孔,从外向内插入,并用螺帽紧固。U形卡承托的 间距不得大于1.5m。 2将作业平台吊至已埋设的U形卡位置就位,并将平台每 根垂直杆件上的30水平杆件落入U形卡内,平台下部靠墙的 垂直支撑用穿墙螺栓紧固。 3每个山墙作业平台的长度不应超过7.5m,且不应小于 2.5m,并应在端头分别增加外挑1.5m的三角平台。作业平台 外周边应设安全护栏和安全网

7.1.1模板的拆除措施应经技术主管部门或负责人批准,拆除 模板的时间可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 范》GB50204的有关规定执行。冬期施工的拆模,应符合专门 规定。 7.1.2当混凝土未达到规定强度或已达到设计规定强度,需提 前拆模或承受部分超设计荷载时,必须经过计算和技术主管确认 其强度能足够承受此荷载后,方可拆除。 7.1.3在承重焊接钢筋骨架作配筋的结构中,承受混凝土重量 的模板,应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25%后方可拆除承重模板。 当在已拆除模板的结构上加置荷载时,应另行核算。 7.1.4大体积混凝土的拆模时间除应满足混凝土强度要求外, 还应使混凝土内外温差降低到25℃以下时方可拆模。否则应采 取有效措施防止产生温度裂缝。 7.1.5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侧模宜在施加预应力前拆除, 底模应在施加预应力后拆除。当设计有规定时,应按规定执行。 7.1.6拆模前应检查所使用的工具有效和可靠,扳手等工具必 须装入工具袋或系挂在身上,并应检查拆模场所范围内的安全 措施。 7.1.7模板的拆除工作应设专人指挥。作业区应设围栏,其内 不得有其他工种作业,并应设专人负责监护。拆下的模板、零配 件产严禁抛掷 7.1.8拆模的顺序和方法应按模板的设计规定进行。当设计无 规定时,可采取先支的后拆、后支的先拆、先拆非承重模板、后 拆承重模板,并应从上而下进行拆除。拆下的模板不得抛扔,应

按指定地点堆放。 7.1.9多人同时操作时,应明确分工、统一信号或行动,应具 有足够的操作面,人员应站在安全处。 7.1.10高处拆除模板时,应符合有关高处作业的规定。严禁使 用大锤和撬棍,操作层上临时拆下的模板堆放不能超过3层。 7.1.11在提前拆除互相搭连并涉及其他后拆模板的支撑时,应 补设临时支撑。拆模时,应逐块拆卸,不得成片撬落或拉倒 7.1.12拆模如遇中途停歇,应将已拆松动、悬空、浮吊的模板 或支架进行临时支撑牢固或相互连接稳固。对活动部件必须一次 拆除。 7.1.13已拆除了模板的结构,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值 后方可承受全部设计荷载。若在未达到设计强度以前,需在结构 上加置施工荷载时,应另行核算,强度不足时,应加设临时 支撑。 7.1.14遇6级或6级以上大风时,应暂停室外的高处作业 雨、雪、霜后应先清扫施工现场,方可进行工作。 7.1.15拆除有洞口模板时,应采取防止操作人员坠落的措施 同口模板拆除后,应按国家现行标准《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 术规范》JGJ80的有关规定及时进行防护。

7.2.1当拆除钢楞、木楞、钢桁架时,应在其下面临时搭设防 护支架,使所拆楞梁及桁架先落在临时防护支架上。 7.2.2当立柱的水平拉杆超出2层时,应首先拆除2层以上的 拉杆。当拆除最后一道水平拉杆时,应和拆除立柱同时进行。 7.2.3当拆除4~8m跨度的梁下立柱时,应先从跨中开始,对 称地分别向两端拆除。拆除时,严禁采用连梁底板向旁侧一片拉 倒的拆除方法。

度的实际情况,经过计算确定。 7.2.5拆除平台、楼板下的立柱时,作业人员应站在安全处。 7.2.6对已拆下的钢楞、木楞、桁架、立柱及其他零配件应及 时运到指定地点。对有芯钢管立柱运出前应先将芯管抽出或用销 卡固定

7.3.1拆除条形基础、杯形基础、独立基础或设备基础的模板 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拆除前应先检查基槽(坑)土壁的安全状况,发现有松 软、龟裂等不安全因索时,应在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后,方可进行 作业。 2模板和支撑杆件等应随拆随运,不得在离槽(坑)上口 边缘1m以内堆放。 3拆除模板时,施工人员必须站在安全地方。应先拆内外 木楞、再拆木面板;钢模板应先拆钩头螺栓和内外钢楞,后拆U 形卡和L形插销,拆下的钢模板应要善传递或用绳钩放置地面, 不得抛挪。拆下的小型零配件应装入工具袋内或小型箱笼内,不 得随处乱扔

7.3.2拆除柱模应符合下列规定

1柱模拆除应分别采用分散拆和分片拆2种方法。分散拆 除的顺序应为: 拆除拉杆或斜撑、自上而下拆除柱箍或横楞、拆除竖楞,自 上而下拆除配件及模板、运走分类堆放、清理、拨钉、钢模维 修、刷防锈油或脱模剂、人库备用。 分片拆除的顺序应为: 拆除全部支撑系统、自上而下拆除柱箍及横楞、拆掉柱角U 形卡、分2片或4片拆除模板、原地清理、刷防锈油或脱模剂、 分片运至新支模地点备用。 2柱子拆下的模板及配件不得向地面抛掷

7.3.3拆除墙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墙模分散拆除顺序应为: 拆除斜撑或斜拉杆、自上而下拆除外楞及对拉螺栓、分层自 上而下拆除木楞或钢楞及零配件和模板、运走分类堆放、拔钉清 理或清理检修后刷防锈油或脱模剂、入库备用。 2预组拼大块墙模拆除顺序应为: 拆除全部支撑系统、拆卸大块墙模接缝处的连接型钢及零配 件、去固定埋设件的螺栓及大部分对拉螺栓、挂上吊装绳扣并 略拉紧吊绳后,拧下剩余对拉螺栓,用方木均匀敲击大块墙模立 楞及钢模板,使其脱离墙体,用撬棍轻轻外撬大块墙模板使全部 脱离,指挥起吊、运走、清理、刷防锈油或脱模剂备用。 3拆除每一大块增模的最后2个对拉螺栓后,作业人员应 撤离大模板下侧,以后的操作均应在上部进行。个别大块模板拆 除后产生局部变形者应及时整修好。 4大块模板起吊时,速度要慢,应保持垂直,严禁模板碰 撞墙体。 7.3.4拆除梁、板模板应符合下列规定: 1染、板模板应先拆染侧模,再拆板底模,最后拆除染底 模,并应分段分片进行,严禁成片撬落或成片拉拆。 2拆除时,作业人员应站在安全的地方进行操作,严禁站 在已拆或松动的模板上进行拆除作业。 3拆除模板时,严禁用铁棍或铁锤乱砸,已拆下的模板应 要善传递或用绳钩放至地面。 4严禁作业人员站在悬臂结构边缘敲拆下面的底模。 5待分片、分段的模板全部拆除后,方允许将模板、支架、 零配件等按指定地点运出堆放,并进行拨钉、清理、整修、刷防 锈油或脱模剂,入库备用。

1.4.1对于拱、薄壳、圆管屋顶和跨度大于8m的梁

1对于拱、薄壳、圆管屋顶和跨度大于8m的梁式结

7.6.1脱模时,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小于设计强度 的75%。 7.6.2飞模的拆除顺序、行走路线和运到下一个支模地点的位 置,均应按飞模设计的有关规定进行。 7.6.3拆除时应先用千斤顶顶住下部水平连接管,再拆去木楔 或砖墩(或拔出钢套管连接螺栓,提起钢套管)。推入可任意转 向的四轮台车,松千斤顶使飞模落在台车上,随后推运至主楼板 外侧搭设的平台上,用塔吊吊至上层重复使用。若不需重复使用 时,应按普通模板的方法拆除。 7.6.4飞模拆除必须有专人统一指挥,飞模尾部应绑安全绳, 安全绳的另一端应套在坚固的建筑结构上,且在推运时应徐徐 放松。

7.7.1拆除前应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和技术培训 7.7.2拆除导墙模板时,应在新浇混凝土强度达到1.0N/mm 后,方准拆模。 7.7.3拆除隧道模应按下列顺序进行: 1新浇混凝土强度应在达到承重模板拆模要求后,方准 拆模。 2应采用长柄手摇螺帽杆将连接项板的连接板上的螺栓松 开,并应将隧道模分成2个半隧道模。 3拨除穿墙螺栓,并旋转垂直支撑杆和墙体模板的螺旋于 斤项,让滚轮落地,使隧道模脱离顶板和墙面。 4放下支卸平台防护栏杆,先将一边的半隧道模推移至支 卸平台上,然后再推另一边半隧道模。 5为使顶板不超过设计允许荷载,经设计核算后,应加设 临时支撑柱。 7.7.4半隧道模的吊运方法,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单点吊装法 两点吊装法、多点吊装法或鸭嘴形吊装法

8.0.1从事模板作业的人员,应经安全技术培训。从事高处作 业人员,应定期体检,不符合要求的不得从事高处作业。 8.0.2安装和拆除模板时,操作人员应配戴安全帽、系安全带、 穿防滑鞋。安全帽和安全带应定期检查,不合格者严禁使用。 8.0.3模板及配件进场应有出厂合格证或当年的检验报告,安 装前应对所用部件(立柱、榜梁、吊环、扣件等)进行认真检 查,不符合要求者不得使用, 8.0.4模板工程应编制施工设计和安全技术措施,并应严格按 施工设计与安全技术措施的规定进行施工。满堂模板、建筑层高 8m及以上和梁跨大于或等于15m的模板,在安装、拆除作业 前,工程技术人员应以书面形式向作业班组进行施工操作的安全 技术交底,作业班组应对照书面交底进行上、下班的自检和 互检

1 立柱底部基土应回填夯实。 2 垫木应满足设计要求。 3 底座位置应正确,顶托螺杆伸出长度应符合规定 4 立杆的规格尺寸和垂直度应符合要求,不得出现偏心 荷载。 5扫地杆、水平拉杆、剪刀撑等的设置应符合规定,固定 应可靠。 6安全网和各种安全设施应符合要求。 8.0.6在高处安装和拆除模板时,周围应设安全网或搭脚手架 并应加设防护栏杆。在临街面及交通要道地区,尚应设警示牌, 派专人看管。

8.0.7作业时,模板和配件不得随意堆放,模板应放平放稳, 严防滑落。脚手架或操作平台上临时堆放的模板不宜超过3层, 连接件应放在箱盒或工具袋中,不得散放在脚手板上。脚手架或 操作平台上的施工总荷载不得超过其设计值, 8.0.8对负荷面积大和高4m以上的支架立柱采用扣件式钢管、 门式钢管脚手架时,除应有合格证外,对所用扣件应采用扭矩扳 手进行抽检,达到合格后方可承力使用 8.0.9多人共同操作或扛抬组合钢模板时,必须密切配合、协 调一致、互相呼应。 8.0.10施工用的临时照明和行灯的电压不得超过36V;当为满 堂模板、钢支架及特别潮湿的环境时,不得超过12V。照明行灯 及机电设备的移动线路应采用绝缘橡胶套电缆线, 8.0.11有关避雷、防触电和架空输电线路的安全距离应符合国 家现行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46的有关 规定。施工用的临时照明和动力线应采用绝缘线和绝缘电缆线, 且不得直接固定在钢模板上。夜间施工时,应有足够的照明,并 应制定夜间施工的安全措施。施工用临时照明和机电设备线严禁 非电工乱拉乱接。同时还应经常检查线路的完好情况,严防绝缘 破损漏电伤人。 8.0.12模板安装高度在2m及以上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80的有关规定。 8.0.13模板安装时,上下应有人接应,随装随运,严禁抛挪。 且不得将模板支搭在门窗框上,也不得将脚手板支搭在模板上, 并严禁将模板与上料并架及有车辆运行的脚手架或操作平台支成 一体。 8.0.14支模过程中如遇中途停款,应将已就位模板或支架连接 稳固,不得浮摘或悬空。拆模中途停款时,应将已松扣或已拆松 的模板、支架等拆下运走,防止构件坠落或作业人员扶空坠落 伤人。 8.0.15作业人员严禁攀登模板、斜撑杆、拉条或绳索等,不得

在高处的墙顶、独立梁或在其模板上行走。 8.0.16模板施工中应设专人负责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应报告有 关人员处理。当遇险情时,应立即停工和采取应急措施;待修复 或排除险情后,方可继续施工。 8.0.17寒冷地区冬期施工用钢模板时,不宜采用电热法加热混 凝土,否则应采取防触电措施。 8.0.18在大风地区或大风季节施工时,模板应有抗风的临时加 固措施。 8.0.19当钢模板高度超过15m时,应安设避雷设施,避雷设 施的接地电阻不得大于4Q。 8.0.20当遇大雨、大雾、沙尘、大雪或6级以上大风等恶劣天 气时,应停止露天高处作业。5级及以上风力时,应停止高空吊 运作业。雨、雪停止后,应及时清除模板和地面上的积水及 冰雪。 8.0.21使用后的木模板应拔除铁钉,分类进库,堆放整齐。若 为露天堆放,顶面应遮防雨篷布。 8.0.22使用后的钢模、钢构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1使用后的钢模、桁架、钢楞和立柱应将粘结物清理洁净, 情理时严禁采用铁锤敲击的方法。 2清理后的钢模、桁架、钢楞、立柱,应逐块、逐榻、逐 根进行检查,发现曲、变形、扭曲、开焊等必须修理完善。 3清理整修好的钢模、架、钢楞、立柱应刷防锈漆。 4钢模板及配件,使用后必须进行严格清理检查,已损坏 断裂的应剔除,不能修复的应报废。螺栓的螺纹部分应整修上 油,然后应分别按规格分类装在箱笼内备用。 5钢模板及配件等修复后,应进行检查验收。凡检查不合 格者应重新整修。待合格后方准应用,其修复后的质量标准应符 合表8.0.22的规定。 6钢模板由拆模现场运至仓库或维修场地时,装车不宜超 出车栏杆,少量高出部分必须拴牢,零配件应分类装箱,不得散 72

装运输。 7经过维修、刷油、整理合格的钢模板及配件,如需运往 其他施工现场或入库,必须分类装人集装箱内,杆应成捆、配件 应成箱,清点数量,入库或接收单位验收。 8装车时,应轻搬轻放,不得相互碰撞。卸车时,严禁成 捆从车上推下和拆散抛掷, 9钢模板及配件应放人室内或散棚内,当需露天堆放时 应装人集装箱内,底部垫高100mm,顶面应遮盖防水篷布或塑 料布,集装箱堆放高度不宜超过2层

表8.0.22钢模板及配件修复后的质量标准

.0.22钢模板及配件修复后的层

附录A各类模板用材设计指标

长边相连的不等边角钢0.7; 入为长细比,对中间无连系的单角钢压杆,应按最小回转半 轻计算。当入<20时,取入=20; 2无垫板的单面施焊对接焊缝0.85; 3 施工条件较差的高空安装焊缝连接0.90; 4 当上述几种情况同时存在时,其折减系数应连乘。 A.1.3 钢材和钢铸件的物理性能指标应按表A.1.3采用

A.2冷弯薄壁型钢设计指标

使用条件 调整系数 强度设计值 弹性模量 露天环境 0.9 0.85 长期生产性高温环境,木材表面温度达40~50℃ 0.8 0.8 按恒荷载验算时 0.8 0.8 用在木构筑物时 0.9 1.0 施工和维修时的短暂情况 1.2 1.0 注;1当仅有恒荷载或恒荷载产生的内力超过全部荷载所产生的内力的80%时, 皮单独以荷载进行验算 2当若干条件同时出现时,表列各系数应连乘。

计值应按表A.4.1采用

表A.4.1铝合金型材的强度设计值(N/mm²

表A.4.1铝合金型材的强度设计值(N/mm

附录B模板设计中常用建筑材料自重

表B常用建筑材料自重表

材料名称 单位 自重 备 注 胶合三夹板(杨木) kN/m2 0. 019 胶合三夹板(极木) kN/m² 0. 022 胶合三夹板 (水曲柳) kN/m2 0. 028 胶合五夹板(杨木) kN/m² 0. 030 胶合五夹板(木) kN/m² 0. 034 胶合五夹板(水曲柳) kN/m² 0. 040 铸铁 kN/ma 72. 50 钢 kN/m 78. 50 铝 kN/m 27. 00 铝合金 kN/m 28. 00 普通砖 kN/m 19. 00 p=2. 5入=0. 81 黏土空心砖 kN/m² 11. 00~4. 50 p=2. 5^=0. 47 水泥空心砖 kN/m3 9. 8 290X290X140—85块 石灰炉渣 kN/m 10~12 水泥炉渣 kN/m 12~14 石灰锯末 kN/m 3. 4 石灰·锯末=1:3 水泥砂浆 kN/ma 20 素混凝土 kN/m 22~24 振揭或不振揭 矿渣混凝土 kN/m3 20 焦渣混凝土 kN/m 16~17 承重用 焦渣混凝土 kN/m 10~14 填充用 铁屑混凝土 kN/m 28~65

集中荷载作用下;M=KMFI,V=KvF,w=Kw F73 100E7· 2支座反力等于该支座左右截面剪力的绝对值之和。 求跨中负弯矩及反挠度时,可查用上表“活载最小” 一项的系数,但也要 与静载引起的弯矩(或挠度)相组合。 4求跨中最大正弯矩及最大挠度时,该跨应满布活荷载, 相邻跨为空载;求 支座最大负弯矩及最大剪力时,该支座相邻两跨应满布活荷载,即查用上 表中“活载最大”一项的系数,并与静载引起的弯矩(剪力或挠度)相 组合。 6

C.4双向板在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及变形系数

时录Db类截面轴心受压钢构件稳定系数

6.5 飞模构造与安装 127 6.6 隧道模构造与安装 129 模板拆除 130 7. 1 模板拆除要求 130 7. 2 支架立柱拆除 131 7. 3 普通模板拆除 131 7. 4 特殊模板拆除 132 7. 5 爬升模板拆除 .. 132 7. 6 飞模拆除 133 7.7 隧道模拆除 133 安全管理 135 附录C 等截面连续梁的内力及变形系数 137

1.0.1本规范是模板的设计、施工应遵守的原则,目的是做至 先进合理、安全经济、确保质量、方使施工。 1.0.2本规范规定的适用范围,现浇混凝土结构是指素混凝土 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模板。 1.0.3目前我国现浇混凝土结构模板的材料除钢材、木材外 已有很大的发展,现还有胶合板模板、铝合金模板、塑料模板 玻璃钢模板等种类。由于当前木材很缺,故在模板工程中应尽量 坚持少用或不用木材。除此之外还应尽量使用标准化、定型化和 工具化的模板JJF 1327-2011 离子计型式评价大纲,提高周转、增加使用次数,从而降低施工成本。 1.0.4组合钢模板、大模板、滑升模板等的设计、制作和施工尚 应分别符合的标准主要有:《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GB50214、《滑 动模板工程技术规范》GB50113等

3.1.1本条着重提出了防止脆性破坏的问题,这对承重模板结 构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过去在这方面不够明确。脆性破坏与结构 形式、环境温度、应力特征、钢材厚度以及钢材性能等因素有密 切关系。并为模板结构今后往高强、新型、轻巧、耐用的方向发 展打下基础,由过去大都采用Q235钢逐步过渡到采用更高强的 Q345钢、Q390钢和Q420钢。 3.1.2本条主要强调钢材、钢管、钢铸件、扣件、焊条、螺栓 和组合钢模板及配件等在质量上应遵循的标准。 3.1.3本条关于钢材的温度界限是根据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 设计规范》GB50017中的规定选用的。这主要是根据我国实践 经验的总结,考虑了钢材的抗脆断性能来规定的。虽然连铸钢材 没有沸腾钢,考虑到我国目前还有少量模铸,且现行国家标准 《碳素结构钢》GB/T700中仍有沸腾钢,故本规范仍保留了 Q235·F的应用范围。因沸腾钢脱氧不充分,含氧量较高,内 部组织不够致密,硫、磷的偏析大,氮是以固溶氮的形式存在, 故冲击韧性较低,冷脆性和时效倾向较大。因此,需对其使用范 围加以限制。本条中所指的工作温度系采用《采暖通风与空气调 节设计规范》GB50019中所列的“最低日平均温度”。 3.1.4抗拉强度:是衡量钢材抵抗拉断的性能指标,而且是直 接反映钢材内部组织的优劣,并与疲劳强度有着比较密切的 关系。 伸长率:是衡量钢材塑性性能的指标。而塑性又是在外力作 用下产生永久变形时抵抗断裂的能力。因此,除应具有较高的强 度外,尚应要求具有足够的伸长率

木、支架立柱和较小的钢木桁架中使用。 4考虑到设计经验不足和过去民间建筑用料较大等情况, 在确定新利用树种木材的设计指标时,不宜单纯依据试验值,而 最好按工程实践经验作适当降低调整。 5对新利用树种的采用,应特别强调要进行防腐和防.虫的 处理,并可从通风防潮和药剂处理两方面来采取防腐和防虫的措 施,以便保证周转和使用上的安全。 3.3.6以前工程建设所需的进口木材,在其订货、商检、保存 和使用等方面,均因缺乏专门的技术标准,而存在不少问题,无 法正常管理。例如:有的进口木材,订货时随意选择木材的树种 与等级,致使应用时增加了处理工作量与损耗;有的进口木材不 附质量证书或商检报告,使接收工作增加了很多麻烦:有的进口 木材,由于管理混乱,木材的名称与产地不详,给使用造成困 难。此外,有些单位对不熟悉的树种木材,不经试验便盲目使 用,以至造成了一些不应有的工程事故。鉴于以上情况,提出了 本条中的一些基本规定,要求模板结构的设计、施工与管理人员 执行。 3.3.8规定木材含水率的理由和依据如下: 1 模板结构若采用较于的木材(面板除外)制作,在相当 程度上减小了因木材干缩造成的松弛变形和裂缝的危害,对保证 承力和工程质量作用很大。因此,原则上要求提前备料,使木材 在合理堆放和不受暴晒的条件下逐渐风干。 2原木和方木的含水率沿截面内外分布很不均勾,但只要 材表面的含水率能满足本条规定的含水率即可。木材深部的含 水率可大一些,对承力影响不大

木、支架立柱和较小的钢木桁架中使用

3.4.1~3.4.3纯铝为银白色轻金属,具有相对密度小(仅为 2.7)、熔点较低(660℃)、耐腐蚀性能好和易于加工等特点。但 缺点是纯铝塑性高、强度低,不宜用作模板结构的材料,在加入

3.4.1~3.4.3纯铝为银白色轻金属,具有相对密度小(仅为 2.7)、熔点较低(660℃)、耐腐蚀性能好和易于加工等特点。但 缺点是纯铝塑性高、强度低,不宜用作模板结构的材料,在加入

锰、镁等合金元素后,其强度和硬度就有了显著提高,这时方可

GB/T 22781-2008 烟花爆竹用钛粉关键指标的测定3.5竹、木胶合模板板材

4.2.1~4.2.2荷载的标准值是指在结构的使用期间可能出现的 最大荷载值。模板设计所取的荷载标准值应按本规范第4章第1 节的规定和附录B采用。若对永久荷载标准值规定有上、下限 时,则当对结构有利时取小值,对结构不利时取大值, 4.2.3本条将荷载分成永久荷载和可变荷载两类,相应给出两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