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GT 3221-04—2022 公路跨海通道工程地质勘察规程.pdf

JTGT 3221-04—2022 公路跨海通道工程地质勘察规程.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8 M
标准类别:交通标准
资源ID:273835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JTGT 3221-04—2022 公路跨海通道工程地质勘察规程.pdf

对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采取的一体化管理措施,简称HSE管理体系。 3.1.5原始记录应内容完整、数据真实、签署齐全,并应具备可追溯性。 条文说明 原始记录一般包括纸质和电子影像等资料。 3.1.6对于复杂地质问题或有特殊要求的工程,应开展专项勘察或专题研究。 3.1.7公路跨海通道工程地质勘察除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公路 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C20)的有关规定。 3.2勘察大纲 3.2.1在开展工程地质勘察之前,应在收集、分析既有资料和现场踏勘的基础上 依据规范规程、技术要求、工程方案、地质条件和勘察施工条件等编制勘察大纲。 条文说明 公路跨海通道规模大,勘察技术要求高,勘察作业难度大,编制勘察大纲并通过审 批,有利于勘察工作的顺利推进,使得勘察手段更有针对性。在港珠澳大桥、厦门东通 道等多个项目中,勘察大纲由专家审查、建设单位审批,取得了较好的实施效果。 3.2.2/勘察大纲应包括下列内容: 1工程概况:阐述任务依据、建设规模和标准、路线走向、工程结构设置、收集 的资料和前期已做过的地质工作。 2勘察目的和任务。 3勘察执行的技术标准。 4自然地理和工程地质概况:阐述沿线地形地貌、气象、水文、海域海况、地震 历史、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不良地质和特殊性岩土的分布与发育情况,以 及可能影响线位或工程结构设置的重大或关键性地质问题等。 5勘察原则、内容和技术要求:针对桥梁、隧道、人工岛等不同构筑物类型、基 础形式或工法特点等逐一进行说明。 6勘察实施方案:阐述勘察方法和精度、勘察工作量,以及针对重大或关键性地质

对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采取的一体化管理措施,简称HSE管理体系,

3.4.3物探成果应有钻孔验证

4.4海域物探作业应符合下列规定

船舶应满足作业水域的安全要求。 2作业船舶不得超载使用。 3船上应设有救生和通信工具GB/T 15552-2015 丝织物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作业人员应穿好救生衣。 4作业前应对船舶、设备、电缆、钢缆、保险绳、绞车、吊机等进行检查 安装牢固且符合安全作业要求。 5作业过程中,收、放电缆尾标时应将船速控制在3节以下。 6遇有危及作业安全的障碍物时,应停止作业并收回水下拖拽设备。

2电火花震源会产生瞬间高电压,如发生漏电或操作不当有可能引起火灾、仪器 损毁、人员伤亡等重大安全生产事故。 3采用机械式震源时,作业过程中船体经受连续冲击,可能出现破损、漏水等导

电火花震源会产生瞬间高电压,如发生漏电或操作不当有可能引起火灾、仪器 员伤亡等重大安全生产事故。 采用机械式震源时,作业过程中船体经受连续冲击,可能出现破损、漏水等导

致震源船沉没,并导致人身伤亡事故发生

3.4.6海域磁法作业应符合下列规定: 1磁力仪应放置在无磁性的船只上,仪器安装完成后,应进行联机测试。 2工作船应匀速前进,施测期间拖鱼与船体之间的拖缆长度应保持不变。 3拖缆应采取抗拉、抗磨损措施,发现拖缆变形或破损应停止观测、及时处理; 遇恶劣海况时,应立即停止作业。 4观测中应详细填写班报表,尤其在上线、下线和出现异常情况时,应注明时间 和仪器工作情况

物探规程》(JTG/T3222)的有关规定。

1海域钻探可能会遇到较多的孔内事故或安全隐患。根据多年海域勘察经验,为 保证及时、安全处理孔内事故,海域钻探设备的功率一般不小于陆地同样钻探条件的 1.5倍。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选择功率较大的设备。

1应根据岩土性质和勘察技术要求确定钻探方法,粉土、砂土、碎石土、破碎岩 层和断裂破碎带应采取泥浆护壁或套管跟进等钻探措施 2海域钻孔的保护套管插人土层的长度不宜小于海床以上套管自由段长度的1/2, 遇较硬土层时,利用海面相对稳定窗口期,钻进后再继续锤击套管,直到套管稳定为

止;陆域钻孔的保护套管插入隔离土层的深度不应小于0.5m;套管规格、垂直度应满 足成孔要求,并应确保循环液不会从管靴底及管节接头处流失。

3断裂破碎带、软弱夹层、破碎岩层钻探宜采用双管或三管取芯钻具。 3.5.5海域钻探应在调查了解施工海域的气象、水文、地形地貌、交通条件等基础 上,根据勘探深度、设备类型和总载荷量,因地制宜地选择钻探平台,并应充分考虑其 实用性、稳定性和安全性。

欧美很多大型勘察公司拥有先进的专业钻探船或钻探平台,但设备体积庞大、运维 费用高,在狭小场区或潮间带不能满足生产需要:升降式固定平台在外海环境受水深、 海床地层等因素影响,有一定局限性;浮动式平台有很好的机动性和安全性,转场方 便、效率更高,在技术可行的前提下优先选择;简易排筏机动性强,适用于潮间带、浅 水区

3.5.6浮动式平台锚泊定位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选择风浪小的时段实施平台定位,确保孔位准确和人员安全。 2宜采用卫星定位系统。 3应考虑潮汐和风浪因素,平台长轴宜逆最大流速方向。 4 锚泊定位应采取多方向锚固定方式。 5平台锚具不应少于四套,锚绳长度宜大于5倍水深。 6平台锚固方案应考虑紧急情况下钻船快速、便捷撤离等因素。 条文说明 2使用卫星定位系统进行勘探平台定位方便、快捷,已广泛在工程领域使用,定 位精度也能满足海域勘察要求。 4根据多年来海域勘察经验,海域钻探作业过程中采用多方向锚并调整锚绳的松 紧度,有利于浮动平台的稳定。 3.5.74 钻孔的平面与高程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3.5.6浮动式平台锚泊定位应符

3.5.7钻孔的平面与高程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采用实时动态测量技术测定平面位置和高程。 2钻孔位置、孔口高程及孔深测量,宜在平台晃动较小时进行,并采用多次测量 取平均值等方法,同时应考虑涨落潮的影响,减少测量的误差。 3钻探平台位置固定后,宜在平潮时段插打保护套管,以防平台位置变化造成孔 位偏差;在钻探施工完毕后,应对孔位进行复测,钻孔孔口定位误差不应超过1.0m。 4宜采用悬垂法或测深仪法测定水深,两种方法相互验证,计算出孔口高程,并

与水下地形进行对照,高程误差宜控制在0.3m以内。 5钻探过程中,宜采用固定套管校核水深,准确算出每回次钻进深度,确保取样 或原位测试深度精度控制在±0.1m以内

3由于海流会影响保护套管的垂直度,选择在平潮时段设置外层保护套管并测定 孔位,有利于提高孔口位置测量的精度。 4海域钻探孔位测量一般情况下较容易实现,精度也易满足技术要求。受潮汐 流速、波浪等影响,钻探船很难完全稳定,高程测量出现异常情况也较常见,需采用多 种方法来减少这种异常情况。海床面孔口高程的测量,一般通过计算得到,即先测量出 钻探平台高程,量出平台到海床孔口的深度,两者相减可得出孔口高程。平台面高程一 般需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并在风浪较小时择机测量,平台到海床的深度采用悬垂法和测 深仪法测定,两者相互验证,以减小误差。 5钻进过程中,钻探船舶会随着潮汐和风浪而上下浮动,所以水深和孔深要经常 校核。通常的做法是,通过插打在海床底部的固定套管来进行校核,并且每一回次均需 校核。实际工作中,将外层套管一次性插打到足够的深度或较好持力层,有利于防止套 管下沉。施钻过程中要留意固定套管是否下沉并经常核查,以防参照点发生位移而导致 对水深的误判

1应根据现场地形地质条件和勘探目的确定钻机类型、钻探工艺和取样方法。 2应根据构筑物的类型,规模以及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评价的需要确定钻孔深度 3应严格控制钻进的回次长度,钻进回次进尺不得大于岩芯管长度。 4岩芯采取率在完整岩层中不宜小于90%,强风化岩层中不宜小于65%,黏性土 层中不宜小于85%,砂类土层中不宜小于65%,破碎岩层、碎石土层中不宜小于 50%。断裂破碎带等重点研究孔段宜提高岩芯采取率,且不得遗漏对工程有重要影响的 软弱夹层。 5岩芯应按采集的先后从上到下、从左到右顺序摆放,每钻进回次采集的岩芯 应填写岩芯卡片,标明工点名称、钻孔编号、钻进回次编号、岩芯采集的深度等。 6钻孔直径宜按表3.5.8确定。

表3.5.8钻孔直径选用一览表(mm)

7钻孔记录应按钻进回次填写,应记录地层岩性、地下水位、岩芯采取率、钻进 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岩石坚硬程度和结构面类型、间距、结合程度等。

程中的异常情况、岩石坚硬程度和结构面类型、间距、结合程度等 .5.9海域钻探HSE管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1开工前应进行安全和技术培训。 2应制订紧急避险、恶劣天气等应急预案。 4 施工期间应加强警戒,确保施工安全。 .5.10海域钻探安全应符合下列规定: 应按要求设置通、禁航标志 2 钻探平台应配备足够的救生艇、救生筱、救生圈及救生衣等。 34 钻探平台应配备黄砂灰火器、太平斧、消防栓等消防物品及设施。 4 5 外层套管宜设置钢丝保护绳。《 6海床以上不应残留套管或钻具;海床以下有残留时,应书面通知相关部门。 .5.11海域钻探孔内事故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处理方案应确保人员、设备安全。 2作业人员应具备足够的专业能力。 3卡钻和埋钻时应采用护壁性能好的钻进循环液,将堵塞物带出孔底:必要时酉 适当的钻机转速、扭矩和泵量对钻具进行松动。 4钻具打捞宜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公锥或母锥。 5无法处理的孔内事故,应详细记录;对遗留孔内的钻具、套管等,应在勘察扣 及技术交底中进行说明。

3.5.9海域钻探HSE管理应符合下列

开工前应进行安全和技术培训。 2 应制订紧急避险、恶劣天气等应急预案。 3 应采取海域施工环保措施,执行环境保护规定。 施工期间应加强警戒,确保施工安全。/ 4

3.5.10海域钻探安全应符合下列规定

应按要求设置通、禁航标志。 2 钻探平台应配备足够的救生艇、救生筱、救生圈及救生衣等。 3 钻探平台应配备黄砂灰火器、太平斧、消防栓等消防物品及设施。 应配备性能优良的交通船及急救药品。 外层套管宜设置钢丝保护绳。 S 6 海床以上不应残留套管或钻具;海床以下有残留时,应书面通知相关部门。

3.5.13岩芯应逐箱拍摄数码照片,原位测试、水文地质试验、封孔过

3岩芯应逐箱拍摄数码照片,原位测试、水文地质试验、封孔过程等应留有影 典型岩芯应保存至竣工验收结束

3.6.5扰动样可在标贯器或岩芯管中采取,岩石试件可直接从岩芯中选取,对需保 持天然湿度的岩芯应立即蜡封。 3.6.6地下水样采取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钻孔钻进至含水层顶部1~3m后应下套管,套管接头处宜缠生胶带。 2应采用清水或无泵钻进钻入含水层不少于1m,然后在孔内抽水,应待抽水体积 超过钻孔容积10倍以上时采取水样。 3对需测定不稳定成分的水样,应及时加入稳定剂。 4水样采取后应立即密封并贴上标签,存放时间不宜超过72h。 3.6.7送样过程中应采取避光、减震等措施,减少对试样的扰动和破坏。 3.6.8土样自取样之日起至开土试验的时间不宜超过3周/对易于振动液化和水分 离析的土样宜就近及时进行试验。 3.6.9试验项目和试验方法应根据工程要求和岩土性质确定,试验仪器和具体操作 应符合现行《公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JTG3430)和《公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 (JTGE41)的有关规定。 3.6.10三轴压缩试验、高压固结试验等特殊性试验宜保留部分原状样品,试验报告 经核对无误后方可处理。 3.6.11岩、土水的腐蚀性试验项目应符合现行《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 C20)的有关规定。 3.6.12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环境类型和作用等级划分应符合现行《公路工程混凝 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JTG/T3310)的有关规定。

3.7.1海域原位测试方法可按表3.7.1选用

3.7.1海域原位测试方法可按表3.7.1选用

表3.7.1海域原位测试方法适用范围

注:++为很适用:+为适用:一为不适用

3.7.2海域原位测试应符合下列规定

宜选择风浪小、作业平台相对稳定的时段进行测试。 2 采用无线传输数据时,试验前应检查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及时性。 3 平台振动影响测试精度时应暂停测试,具备条件时再行试验。 测试过程中,应观测记录海水位变化,并对试验深度进行复核校正。 4

表3.7.4海域静力触探实施方式及适用条件

本条根据《水运工程静力触探技术规程》(JTS/T242一2020),结合港珠澳大板 中通道等项目静力触探试验经验制定,其中海床式、固定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公路跨海通道工程地质勘察规

3.7.5海域孔压静力触探试验应符合

式中:uz——以海床面为测试零点的实测孔隙水压力(kPa); u——以引孔底部为测试零点的实测孔隙水压力(kPa); 水的重度(kN/m); d——海床面以下引孔底部的深度(m); 以引孔底部为测试零点的实测锥尖阻力(kPa); 有效面积比。 a.7

3.7.6海域自钻式旁压试验、扁铲侧胀试验宜在固定平台上进行,平台应满足原位 则试所需稳定性的要求

3.7.7海域静力触探试验、旁压试验、扁铲侧胀试验、十字板剪切试验操作除应 现行《公路工程地质原位测试规程》(JTG3223)的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本规程 A~附录E的有关规定。

3.8.1公路跨海通道应根据工程需要、水文地质条件和场地条件确定水文地质试验 方法和工作量

跨海通道工程规模宏大,根据工程特点,一般在大跨径桥梁沉井基础或锚碳基研 构法隧道工作井或风井、隧道洞身代表性部位、堰筑明挖段、人工岛深基坑工程等 地下水控制的路段,通过现场水文地质试验确定水文地质参数。

3.8.2水文地质试验前应结合钻孔地层资料开展水文地质调查,并租

3.8.2水文地质试验前应结合钻孔地层资料开展水文地质调查,并根据海域环项 工平台等条件编制专项勘察大纲

施工平台等条件编制专项勘察大纲。

海域抽水试验隔水、止水结构较复杂,受潮汐影响,水位观测方法有别于附 试验,很多重要步骤不可逆,对每一个细节都要考虑清楚,编制专项勘察大纲很

3海域抽水试验宜采用单孔或多孔稳定

海域抽水试验关键在于止水效果,止水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抽水试验的成败。一般 通过设置多层护管隔离海水与试验段地下水的直接水力联系,管靴采用黏土球和海带丝 试验止水效果通常从四个方面进行检查: (1)海域地下水会随着潮汐变化呈有规律波动,但波动特征往往滞后于潮汐变化, 如地下水位波动滞后不明显且水位相同,则可判定止水效果不理想。 (2)下好隔离保护套管后,可试抽套管内的水,水位下降快并恢复缓慢,则认为 隔水效果好。 (3)地下水的温度与海水有一定差异,通过出水温度加以判断。 (4)地下水的水质与海水会有一定差异,如果两者相差不大且孔内水位恢复很快, 则止水失效的可能性较大,

海域抽水试验段上部地层应进行隔水处理,再进行试验段成孔、成井。

3.8.5海域抽水试验段上部地层应进行隔水处理,再进行试验段成孔、

分层抽水试验时,试验段成孔、成井的经

(1)试验段上部是相对隔水层时,钻至试验段地层顶板之上1.0~2.0m;试验段 上部是相对透水层时,钻至试验段地层顶板以下1.0~2.0m,下保护套管至孔底并做好 隔水措施。变径钻试验段,当试验段以下为相对隔水层时,钻至试验段地层底;当试验 段以下为相对透水层时,保留试验段地层1.0~2.0m,下过滤管、井管并填砾密实,填 砾厚度不少于5cm。 (2)试验段为中风化、微风化岩时,不变径钻入岩0.5~1.0m,下保护套管至孔 底并做好隔水措施,变径钻试验段后直接进行抽水试验

3.8.6海域抽水试验应观测地下水与潮汐的相关性,观测时间不宜少于1个潮汐周 期并找出地下水位随潮汐变化的规律。抽水试验各降深稳定水位的判定应计入潮汐的 影响

.8.7海域带观测孔抽水试验应符合下列

3.8.9抽水试验结果分析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检查抽水试验的原始记录。 2应对比地下水位与潮汐的相关性,分析两者之间的水力联系。试验过程中

3.8.10抽水试验的渗透系数、影响半径和隧道涌水量宜按本规程附录K 法计算。

3.9.1勘察报告应包括总报告和工点报告。总报告和工点报告应由文字说明、图表 资料或附件组成。

3.9.2勘察报告编写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根据任务要求、勘察阶段、地质条件、构筑物设置等有针对性地编写 2应对采用的资料进行检查、分析、整理、确认。 3应做到资料完整、真实准确、图表清晰、结论有据、建议合理、重点究 明确的工程针对性

3.9.3总报告文字说明应包括下列内容: 1前言:任务依据、工程概况、勘察目的与任务、技术标准、勘察方法、工作量 及布置原则、工作量完成情况、勘察工作过程、质量管理综述、审查咨询意见执行情 记等。 2自然地理概况:项目所处的地理位置、气象、水文、海域海况等。 3工程地质条件: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新构造运动与地震、水文地 质、不良地质与特殊性岩土的发育情况、水土腐蚀性、建筑材料等 4岩土物理力学指标及设计参数。 5工程地质评价。 6结论与建议:场地稳定性与适宜性评价,不良地质与特殊性岩土对工程的危害 和影响程度、环境水或土的腐蚀性评价、封孔及遗留钻具情况、建议与注意事项等;工 程地质条件比选结论。 7遗留问题及下阶段工作建议筹 3.9.4总报告图表应包括路线综合工程地质剖面图、综合工程地质纵断面图、不良 地质和特殊性岩土一览表。 3.9.5桥梁、隧道、人工岛、临时下程、料场等独立勘察对象应编制工点报告。 A 3.9.6工点报告应结合构筑物类型、基础形式、工法特点、施工方案等编制,除应 符合现行《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C20)的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本规程第5 章、第6章的有关规定。

4.1.1预可勘察应了解公路跨海通道工程所处区域的工程地质条件及存在的主要工 程地质问题,为编制预可行性研究报告提供工程地质资料。 4.1.2预可勘察应以资料收集、遥感工程地质解译和工程地质调绘为主,结合物探 钻探、取样与试验、原位测试等方法,对公路跨海通道的工程地质条件进行研究。 4.1.3预可勘察应包括下列内容: 1收集海域的海岸变迁、冲淤变化、潮位、波浪、泥沙筹资料。 2收集区域地质、水文地质、地震、气象、水文及既有工程勘察设计等资料。 3了解公路跨海通道所处区域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 4了解当地建筑材料的分布状况和采购运输条件。 5编制预可行性研究阶段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4.1.4工程地质调绘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沿路线及其两侧的带状范围进行1:10000~1:50000工程地质调绘 :10000调绘范围应包括路线及其两侧各不小于1000m的带状区域,1:50000调绘范 围应包括路线及其两侧各不小于5000m的带状区域;存在影响工程方案比选的区域断 裂、岩溶等不良地质时,应根据实际地质情况确定调绘范围。 2两个以上同深度比选工程方案应进行同深度工程地质调绘。 4.1.5物探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沿拟定的线位布置纵尚物探测线,各线位物探测线数量均不应少手2条。 2对影响工程方案的区域断裂,应沿断裂走向增加纵、横向物探测线,新增纵、 横向物探测线均不应少于3条。

4.1.4工程地质调绘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沿路线及其两侧的带状范围进行1:10000~1:50000工程地质调 10000调绘范围应包括路线及其两侧各不小于1000m的带状区域,1:50000调绘 应包括路线及其两侧各不小于5000m的带状区域;存在影响工程方案比选的区域 岩溶等不良地质时,应根据实际地质情况确定调绘范围。 2两个以上同深度比选工程方案应进行同深度工程地质调绘。 4.1.5物探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沿拟定的线位布置纵向物探测线,各线位物探测线数量均不应少于2条。 2对影响工程方案的区域断裂,应沿断裂走向增加纵、横向物探测线,新增纫 向物探测线均不应少于3条。

4.1.6区域断裂、桥梁深水基础、水下隧道等重要地段,宜进行钻探、取样和测 作

4.1.7预可勘察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1文字说明:阐述公路跨海通道的工程地质条件及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评 价场区稳定性和适宜性,提出下一阶段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建议。 2图表资料应包括下列内容: 1)工程地质平面图:比例尺1:10000~1:50000; 2)工程地质纵断面图:水平比例尺1:10000~1:50000,垂直比例尺1:100~ 1 : 500; 3)钻孔柱状图:比例尺1:50~1:200; 4)原位测试成果图表、室内试验成果图表、岩土试验成果分层统计表等: 5)其他资料:岩芯照片,原位测试、封孔过程的工作照片等。 4.2工可勘察 4.2.1工可勘察应初步查明公路跨海通道沿线的工程地质条件及存在的工程地质问 题,为编制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提供工程地质资料。 4.2.2工可勘察应以资料收集、遥感工程地质解译和工程地质调绘为主,结合物探 钻探、取样与试验、原位测试等方法,对公路跨海通道的工程地质条件和适宜性进行综 合研究。 M 4.2.3工可勘察应包括下列内容 1收集区域地质、海域水文、气象、航道分布、沉船、管线分布、海洋动植物保 护区设置情况、既有工程勘察设计等资料。 2初步查明公路跨海通道所处区域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 条件、地震动参数不良地质和特殊性岩土的类型及分布。 3初步查明主要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 4初步查明海域料场的类别、储量和开采运输条件。 5初步分析跨海桥位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评价不良地质和特殊性岩土对 桥梁的影响。 6初步分析水下隧道建设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隧道围岩分级, 针对隧道可能采用的不同工法特点,分别给出所需的岩土设计参数。 7初步分析人工岛及临时工程建设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和地基稳定性,评价不良 地质和特殊性岩土的工程影响。 8编制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4.1.7预可勘察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1文字说明:阐述公路跨海通道的工程地质条件及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评 价场区稳定性和适宜性,提出下一阶段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建议。 2图表资料应包括下列内容: 1)工程地质平面图:比例尺1:10000~1:50000; 2)工程地质纵断面图:水平比例尺1:10000~1:50000,垂直比例尺1:100 :500; 3)钻孔柱状图:比例尺1:50~1:200; 4)原位测试成果图表、室内试验成果图表、岩土试验成果分层统计表等; 5)其他资料:岩芯照片,原位测试、封孔过程的工作照片等。

4.2.3工可勘察应包括下

4.2.4工程地质调绘应符合下列规定:

4.2.5物探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沿拟定的线位布置纵向物探测线,各线位物探测线数量均不应少于3条,其 距不宜大于200m。 2区域断裂、桥梁主墩、锚、水下隧道、人工岛等重点部位应增加纵、横向物 测线,新增纵、横向物探测线均不应少于3条。 4.2.6钻探应符合下列规定: 1同一地质单元钻孔间距不宜超过1000m,地质单元变化地段应布置钻孔控制 2桥梁主墩、锚锭等重要部位应布置钻孔,各处钻孔数量均不应少于2个;地质 件变化较大时,应加密钻孔。引桥钻孔应布置在桥墩基础范围内,钻孔间距宜为 00~1000m。 3隧道应沿轴线两侧交叉布置钻孔,间距宜为150~500m;地质条件变化较大时, 加密钻孔。隧道进出口、工作井及洞身代表性部位应结合物探解释成果布置钻孔、取 和测试工作,钻孔深度应满足最大理深方案的地质评价需要。 4人工岛应沿筑岛边线端部和中间布置钻孔,钻孔数量不宜少于5个。 5断裂带、风化深槽等主要物探异常带应布置钻孔 4.2.7取样与试验、原位测试应符合本规程第3.6节、第3.7节的有关规定。 4.2.8两个以上同深度比选工程方案应开展同深度勘察。 4.2.9/工可勘察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1文字说明应包括下列内容: 1)总体阐述通道沿线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新构造运动与地震、水 地质条件、不良地质和特殊性岩土对通道工程的影响 2)分析桥址区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提出基础形式、基础持力层的工程地质 议,提供设计所需的岩土参数等。 3)结合不同工法评价隧道工程地质条件。分析沉管隧道基槽开挖范围地层性质 基均匀性特征,提供设计所需的岩土参数,评价沉管法施工可行性等;分析盾构隧道 址区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提供设计所需的岩土参数,评价土石可挖性、围 分级、施工风险等;分析钻爆隧道隧址区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提供设计所 的岩土参数,评价围岩分级,预测涌水量:分析堰筑隧道围堰段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

1应沿拟定的线位布置纵向物探测线QYBZ 0005S-2015 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药饮片分公司 千草堂牌螺旋藻片,各线位物探测线数量均不应少于3条, 距不宜大于200m。 2区域断裂、桥梁主墩、锚锭、水下隧道、人工岛等重点部位应增加纵、横向 测线,新增纵、横向物探测线均不应少于3条

4.2.6钻探应符合下列规定

地质条件,提供设计所需的岩土参数,分析评价围堰基坑地基承载力、基坑突涌、施工 地质风险等。 4)分析人工岛、临时工程等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和地基土的均匀性特 征,提供设计所需的岩土参数,评价施工可行性等。 5)结合方案及重点地质问题,提出相关专项研究建议。 6)提出下阶段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建议。 2图表资料应包括下列内容: 1)工程地质平面图:比例尺1:2000~1:10000; 2)工程地质纵断面图:水平比例尺1:2000~1:10000,垂直比例尺1:100~1:500; 3)钻孔柱状图:比例尺1:50~1:200; 4)原位测试成果图表、室内试验成果图表、岩土试验成果分层统计表等: 5)其他资料:岩芯照片,原位测试、封孔过程的工作照片等

5.2.1桥梁初勘应根据现场地形地质条件,结合桥梁规模、桥型、桥跨及基础形式 等确定勘察方案。桥梁初勘应包括下列工作内容: 1收集区域地质、地震、水文地质、海底地形、海床冲刷和淤积、海床稳定性 既有工程勘察设计等资料。 2收集、核查水下障碍物及管线分布资料。 3基本查明桥址区地貌的成因、类型、形态特征、岸坡的稳定状况。 4基本查明覆盖层的厚度、土质类型、分布范围、地层结构、密实度。 5基本查明基岩埋深、起伏形态,地层及其岩性组合,岩石的风化程度及完

6基本查明桥址区断裂的类型、分布、规模、产状、活动性,破碎带宽度、物质 组成及胶结程度。 7基本查明不良地质和特殊性岩土的类型、分布及性质。 8基本查明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提供工程设计所需的岩土物理力学参数。 9基本查明地表水及地下水的类型、分布、水质、水位和腐蚀性。 10划分场地土类型和场地类别,评价地震效应、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 11分析评价锚锭、沉井开挖可能引起的塌失稳、涌水流砂等情况。 12评价工程施工可能遇到的工程地质问题及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13通过有害气体、岩溶分布区时,评价其对工程建设的影响。

2公路跨海通道工程针对水下障碍物、管线等开展调查,有利于布置墩台,制订 保护方案,避免设计方案的反复。 12跨海通道施工可能遇到的周边环境主要包括水产养殖区、渔业保护区、生态保 护区、港口航运区等。

跨海桥梁工程应进行110000工程地质调绘,调绘范围应包括对工程有影响的 区域。 X 2应沿路线及其两侧带状范围进行N2000工程地质调绘,调绘范围应涵盖路线 及其两侧各不小于200m的带状区域;存在影响桥梁工程方案比选的水下岸坡失稳、断 裂、岩溶等不良地质时,应根据实际地质情况确定调绘范围。 3水域及露头不良路段的工程地质调绘,应辅以勘探、测试手段进行。 5.2.3桥梁初勘遇有下列情况时,应结合物探等手段进行综合勘探: 1桥位隐伏的断裂、岩溶、有害气体等不良地质发育。 2基岩面或桩端持力层起伏变化较大GB 31638-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酪蛋白,仅用钻探手段难以判明。 3水下地貌变化较大,需进一步探明。 4控制岛礁斜坡稳定的卸荷裂隙、软弱夹层等结构面用钻探难以探明。 5缺乏资料的既有老旧建(构)筑物或填土场地。 6水下障碍物对工程影响较大,需进一步探明

5.2.4物探工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1物探测线应结合工可资料沿桥轴线和左右两侧布置,各方案测线总数量不宜少 5条,其间距宜为50~100m,地质条件复杂时应增加测线数量。 2主墩、锚锭或地质条件复杂地段应增加纵、横向物探测线,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