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T 2248-2022 地质勘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实施指南.pdf

DB41/T 2248-2022 地质勘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实施指南.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8 M
标准类别:环境保护标准
资源ID:272723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DB41/T 2248-2022 地质勘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实施指南.pdf

企业应根据本企业生产工艺特点、作业区域、设备设施、作业活动、管理状况和周边环境等 将作业场所、设备设施和作业活动划分为若干个风险点。 2风险点划分应体现大小适中、便于分类、功能独立、易于管理、范围清晰的原则。

5.2.1企业应按照GB/T24353、GB/T27921、DB41/T1852的要求和本企业生产经营工艺流程对风险 点内的危险源进行识别,研究分析每项危险源发生事故的可能性。 5.2.2企业应按照GB/T13861的规定对设备设施、作业活动、环境、管理等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形月 风险点名称、危险源数量、可能导致事故类型、现有控制措施等内容的基本信息。 .2.3企业开展风险辨识前应收集(不限于)以下资料: a) 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b) 安全管理方面,如管理制度、操作规程、责任制、应急预案、各类作业票证等; c) 原材料及辅助材料的理化特性; d) 区域位置图、场地布置图等相关图件; e) 作业现场、周边条件(水文地质、气象条件、周边环境等)和地形地貌等; f) 详细的工艺、装置设备说明书和流程图 g) 相关工艺、设施的安全分析报告:

DB41/T22482022

h)主要设备清单及其布置; i) 设备试运行方案、操作规程、维修措施及应急处置方案; 设备运行、检修、试验及故障记录; k) 本行业及相关行业事故案例; 1)相关风险管理资料。

5.3.1企业应按照GB/T27921的要求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运用风险矩阵法(LS)和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 法(LEC)等适合本企业实际的评价方法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评价DB35T 809-2008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通用技术条件,判定风险等级,明确管控主体。 风险等级和管控主体层级划分按照附录B的内容

验等级和管控主体层级划分按照附录B的内容。 2危险源存在以下情形之一的,应直接判定为重大风险: a) 违反法律、法规及国家标准中强制性条款的; b) 同行业企业(单位)近期或本企业发生过死亡、重伤、职业病、重大财产损失事故,或三次 及以上轻伤、一般财产损失事故,且现在发生事故的条件依然存在的: c) 按照GB18218的规定构成危险化学品一级、二级重大危险源的场所和设施: d) 构成重大事故隐患的: e) 具有中毒、爆炸、火灾等危险因素的场所,现场作业人员在3人以上的; f) 涉及动火、吊装、临时用电、高处作业等危险作业的; 进入荒漠、原始森林和其他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进行地质勘查活动的

.4.1风险分级管控应遵循以下原则: a)风险越大,管控级别越高; b) 上级责任主体负责管控的风险,下级主体应同时负责管控,并逐级落实具体措施。作业人员 应对本岗位所有等级的风险进行管控,高等级风险由负责管控该风险的责任主体和岗位作业 人员共同负责; c) 企业所有管理层级均应负责管控相应等级的风险,并责任到人。 .4.2 各级风险的最低安全要求按照附录C的规定。 4.3 企业应按照GB50016、GB50254、AQ2004等规定制定风险管控措施,常用的风险管控措施应 为: a) 工程技术措施: 管理(含教育培训)措施; 6 c) 个体防护措施; d)应急处置措施

a)工程技术措施; 管理(含教育培训)措施; c) 个体防护措施; d)应急处置措施。

5.5.1企业应在风险评估后,编制包括企业各类风险信息的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建立本企业风险库, 并按规定及时更新。 5.5.2风险管控清单中应包括风险名称、可能引发的事故后果、风险等级、风险管控措施、管控层级 等信息。地质勘查企业较大以上风险管控清单参照附录E的内容

DB41/T 22482022

6.1编制隐患排查清单

6.1.1企业应按照风险管控清单编制隐患排查清单。隐患排查清单与风险管控清单紧密关联,隐患应 来源于某项风险管控措施。 6.1.2隐患排查清单内容应包括:隐患所处的风险点和危险源名称、风险管控措施失效情况、隐患描 述、排查标准或依据、排查频率、责任单位及人员。 6.1.3企业应将隐患排查清单汇总,建设本企业隐患清单库,便于使用、检索、研究和完善

6.2制定隐患排查计划

6.2.1企业应按照附录B和5.4.1的要求明确事故隐患的排查主体、种类和频率。风险管控层 隐患排查频率不同。

隐患排查频率不同。 6.2.2综合检查(包括节假日检查)是以落实岗位安全责任制为重点,企业全员共同参加的全面检查, 非查周期如下: a)一级责任主体每季度不少于一次,二级责任主体每月不少于一次,三级责任主体排查每周不 少于一次,四级责任主体应当每天进行排查。 b)节假日安全检查是节假日期间对企业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和应急准备等情况进行的 全面检查,是综合检查的特殊形式。 6.2.3专业排查由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作业技术人员共同实施的检查,检查频率为每年不少于两次。 主要是对钻机设备、测井设备、压力容器、电气设备、机械设备、安全设施、检测仪器、危险物品、运 俞车辆、防火防爆等分别进行的专项检查。 6.2.4季节性排查是根据不同季节开展的安全检查,一般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 6.2.5日常排查是作业人员岗位检查,重点是班前检查,每班至少进行一次。 6.2.6编制隐患排查计划应做到定期检查与日常检查相结合、专业检查与综合检查相结合,对存在重 大风险的危险源应重点排查,

6.3.1企业应当按照隐患排查计划组织实施隐患排查,填写隐患排查记录,形成隐患清单。 6.3.2存在以下情况之一的,企业应当立即组织开展法规符合性隐患排查: a)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颁布执行或修订发布的; b)同类企业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

DB41/T22482022

c)生产作业场所外部环境、生产工艺设备发生重大变化的; d)企业认为需要的。 6.3.3企业专业技术力量不足,可聘请专家或委托第三方开展专业排查,其他隐患排查工作应当由企 业自主完成。 6.3.4隐患排查应当遵循“自查自纠、及时上报”的原则,上一级责任主体或地方负有安全生产监督 管理职责的部门进行的检查不代替本级责任主体履行责任。排查出的隐患要及时整改,建立台账,并通 过信息化管理平台和书面形式逐级上报,

生产作业场所外部环境、生产工艺设备发生重大变化的; 企业认为需要的。 企业专业技术力量不足,可聘请专家或委托第三方开展专业排查,其他隐惠排查工作应当由企

3.4隐患排查应当遵循“自查自纠、及时上报”的原则,上一级责任主体或地方负有安全生产 理职责的部门进行的检查不代替本级责任主体履行责任。排查出的隐患要及时整改,建立台账: 信息化管理平台和书面形式逐级上报,

6.4.1企业应当根据隐患治理的难度及其导致的后果和影响情况,分类实施隐患治理工作。 6.4.2根据危害和整改难度大小以及整改时间长短,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事故隐 患的等级由企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确定。对于一般事故隐患,责任主体及责任人应立即或者 限期组织整改;对于重大事故隐惠,责任主体及责任人应组织制定隐惠治理方案,必要时组织专家或委 托第三方制定方案,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a) 治理的目标和任务; b) 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c) 经费和物资的落实; d) 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 e) 治理的时限和要求; f)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6.4.3重大事故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并疏 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员,设置警戒标志,暂时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使用;对暂时难以停产或者停止使用的 相关生产储存装置、设施、设备,应当加强维护和保养,防止事故发生。必要时向当地人民政府提出申 请,配合疏散可能危及的周边人员

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员,设置警戒标志,暂时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使用;对暂时难以停产或者停止使 关生产储存装置、设施、设备,应当加强维护和保养,防止事故发生。必要时向当地人民政府提 ,配合疏散可能危及的周边人员

6.5.1一般事故隐患治理完成后,由班组级或上一级主体组织相关人员对隐患治理工作情况进行验收。 6.5.2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完成后,企业应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聘请专家或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安全评 价机构对隐患治理情况进行评估。重大事故隐患经验收不能通过的应当重新组织整改,并履行相应手续。 6.5.3隐患治理通过验收后,负责隐患治理的责任主体应将隐患排查治理情况报上一级责任主体进行 销号。重大风险隐患报行业主管部门销号,并将重大风险隐患销号情况报当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 责的部门。

6.6隐患统计分析和应用

5.6.1企业应建立隐惠排查治理合账,定期对隐惠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向从业人员通报,并 将分析结果纳入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和分级管控过程中。 6.6.2企业应当如实记录下列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 a) 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风险管控措施失效情况、责任主体和责任人员; b) 事故隐患排查的时间、具体部位或者场所; c)事故隐惠的级别; d)参加事故隐患排查的人员

DB41/T 22482022

隐惠治理情况和复查验收时间、结论、人员。 急患治理情况记录应当签字确认,记录应当保存

7.1.1企业应针对重大风险和紧急情况建立应急预案体系,应急预案体系包括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 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 7.1.2应急预案的编制应符合GB/T29639的相关要求, 7.1.3应急预案应根据事故或紧急情况确定应急程序

7.2.1企业应建立应急机构,明确应急职责。 7.2.2企业应根据认定的紧急情况建立应急救援队伍,不具备建立应急救援队伍条件的,要与邻近救 援队伍签订救援协议。 7.2.3企业应根据认定的紧急情况配备必要的物资装备。 7.2.4企业应识别和利用外部应急资源,建立紧急情况支援协作关系

7.3应急评估与培训演练

7.3.1企业每3年应进行一次应急预案评估和更新,以确保应急能力与效果。 7.3.2更新的应急预案应及时传达至全体从业人员。 7.3.31 企业应编制计划,进行应急培训与演练,培训和演练可针对应急队伍和从业人员。 7.3.4 企业应每年至少开展一次综合或专项预案演练,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

7.3.1企业每3年应进行一次应急预案评估和更新,以确保应急能力与效果。 7.3.2 更新的应急预案应及时传达至全体从业人员。 7.3.31 企业应编制计划,进行应急培训与演练,培训和演练可针对应急队伍和从业人员。 7.3.4 企业应每年至少开展一次综合或专项预案演练,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现场处置方案演

7.3.1企业每3年应进行一次应急预案评估和更新,以确保应急能力与效果。

8信息化平台建设及管理

8.1信息化管理平台应具备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统计分析、风险预警 等主要功能。 8.2信息化管理平台应满足现实管理(线下)和网络管理(线上)同步运行的需要,实现全员参与、 防范事故、提高管理水平的目的。 8.3企业应要求全体从业人员利用信息化平台开展安全生产工作,履行职责,按照规定的频次开展隐 患排查治理工作,上报隐患排查治理信息。 8.4信息化平台建设应开发适合作业现场使用的移动终端APP,保障全员参与的需要。 8.5信息化平台应及时进行更新和维护。 8.6企业应实现与政府部门信息平台互联互通

DB41/T22482022

进的必要性。应根据非常规作业活动、新环境、新装置(设施)和新工艺等情况适时开展风险辨识和评 价。 9.1.2企业应明确双重预防体系再评估频率,确保双重预防体系持续有效运行,评估周期宜为每年 次。 9.1.3参评人员应具备熟悉法律法规、专业知识、技能和风险评估能力。 9.1.4评审后应出具评估报告,并将评估结果向从业人员公开,报告内容包括: 宝全生产日坛完成佳湿

进的必要性。应根据非常规作业活动、新环境、新装置(设施)和新工艺等情况适时开展风险辨识和评 价。 9.1.2企业应明确双重预防体系再评估频率,确保双重预防体系持续有效运行,评估周期宜为每年一 次。 9.1.3 参评人员应具备熟悉法律法规、专业知识、技能和风险评估能力 9.1.4 评审后应出具评估报告,并将评估结果向从业人员公开,报告内容包括: a) 安全生产目标完成情况; b) 双重预防体系规范化建设运行的符合情况; c) 安全管理实施计划的落实情况; d) 危险有害因素及评价结果变化情况; e) 对前次评估提出改进措施的落实效果; f) 对体系运行中发现的问题和缺陷所提出的改进措施等。 9.1.5 企业应及时修正完善相关制度文件和管控措施,促进双重预防体系有效实施

a) 安全生产目标完成情况; b) 双重预防体系规范化建设运行的符合情况; c) 安全管理实施计划的落实情况; d) 危险有害因素及评价结果变化情况; e 对前次评估提出改进措施的落实效果; f) 对体系运行中发现的问题和缺陷所提出的改进措施等。 9. 1. 5 企业应及时修正完善相关制度文件和管控措施,促进双重预防体系有效实施

企业应据以下情优,及的更新双量预防体系信息: a) 法律、法规、规章、标准的有关规定发生重大变化; b) 开发新项目; c) 生产工艺和关键设备发生变化; dj 项目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 e) 发生伤亡事故或同行业发生事故; f) 组织机构发生变化; g) 隐患排查发现风险管控存在严重缺失和漏洞; h) 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做重大调整; i) 内部评估结果不达标时; 1 企业认为应更新的其他情况。

DB41/T 22482022

附录A (规范性) 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程序

图A.1给出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程序

附录A (规范性) 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程序

附录A (规范性) 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程序

图A.1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程序

DB41/T 22482022

表B.3事故产生的后果严重性(C)(续)

表B.4风险等级判定准则(D)

附录 C (规范性) 各级风险的最低安全要求 主C1绘出了名级风险的是低安全要求

表C.1给出了各级风险的最低安全要求。

表C.1给出了各级风险的最低安全要求

DB41/T22482022

附录C (规范性) 各级风险的最低安全要求

表C.1各级风险的最低安全要求

DB41/T 22482022

附录D (资料性) 地质勘查企业各级责任主体与风险等级对应表

表D.1给出了地质勘查企业各级责任主体与风险等级对应。

D.1地质勘查企业各级责任主体与风险等级对应

注1:企业各级责任主体划分应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进行。 注2:经评价确认,本企业没有重大风险时,一级责任主体应负责管控较大风险,或者提升风险等级,确保企业全 员参与管控风险。 注3:班组为企业最小生产单元,由多名作业人员组成,亦为岗位级。

E.9表E.9给出了地球物理勘探设 设施的较大以上风险管控清单,

2表E.9给出了地球物理勘探设 支地的教 交大以上风险管控清单。

DB37T 4114-2020 珠宝玉石鉴定 红外光谱法DB41/T22482022

表E.9地球物理勘探设备设施的较大以上风险管控清单

DB41/T2248—2022

11表E.11给出了地球物理勘探作业活动的较大以上风险管控清单

表E.11地球物理勘探作业活动的较大以上风险管控清单

表E.11地球物理勘探作业活动的较大以上风险管控清单(续)

DB41/T2248—2022

13表E.13给出了电磁法勘探作业活动的较大以上风险管控清单

JC/T 2071-2011 中空玻璃生产技术规程表E.13电磁法勘探作业活动的较大以上风险管控清单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