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D/T 1567-2013 800MHz 2GHz cdma2000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设备测试方法 高速分组数据(HRPD)(第一阶段)接入终端(AT).pdf

YD/T 1567-2013 800MHz 2GHz cdma2000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设备测试方法 高速分组数据(HRPD)(第一阶段)接入终端(AT).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81.7 M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271982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YD/T 1567-2013 800MHz 2GHz cdma2000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设备测试方法 高速分组数据(HRPD)(第一阶段)接入终端(AT).pdf

表4AWGN条件下的FTC解调性能测试参数(测试9至11

5.1.2.1.3最低标准

在每一测试中实际使用的TraficE,应在表1至表6中指示的值的0.2dB范围内。 N, 每种测试的PER值不应超过表7和表8中各点所规定的分段线性FER曲线GB/T 28406-2012 农用地估价规程,并具有95%的置信度。

5.1.2.2在多径衰落信道中前向业务信道的解调

1.2.2在多径衰落信道中前向业务信道的解调

对于38.4kbit/s和76.8kbit/s数据 速率计算PER。衰落测试情况1至4对应的信道模拟器配置编号分别为1至4。上述测试例通过对38.4kbit/s 和76.8kbit/s数据速率下的PER测试解调性能。 4种配置情况见附录A.4.1.2标准信道模拟器配置

5.1.2.2.2测试方法

步骤1)将扇区、信道模拟器和AWGN发生器连接到接入终端天线连接器处,见附录A图A.3。 步骤2)设置接入网设备的前向分组数据包激活率为100%。设置接入网设备的控制信道数据速率为 38.4kbit/s。 步骤3)设置缺省路由更新协议中的SetManagementSameChannelParameters属性字段PilotDrop为十 六进制值0x1c(一14dB)。 步骤4)建立一个测试应用会话。建立一条相应的连接,并配置测试应用FTAP,使前向业务信道数 据速率仅与测试速率相符。 步骤5)连接建立后,按照表9的规定设置测试1的参数。 步骤6)根据发送的分组数据包的数量和接收的错误分组数据包的数量,计算此次测试的PER。 步骤7)连接建立后,按照表9的规定设置测试2至测试3的参数并且重复步骤6。 步骤8)连接建立后,按照表10的规定设置测试4至测试6的参数并且重复步骤6。 步骤9)连接建立后,按照表11的规定设置测试7至测试9的参数并且重复步骤6。 步骤10)连接建立后,按照表12的规定设置测试10至测试12的参数并且重复步骤6。 步骤11)连接建立后,按照表13的规定设置测试13至测试15的参数并且重复步骤6。 步骤12)连接建立后,按照表14的规定设置测试16至测试18的参数并且重复步骤6。 步骤13)连接建立后,按照表15的规定设置测试19至测试21的参数并且重复步骤6。 步骤14)连接建立后,按照表16的规定设置测试22至测试24的参数并且重复步骤6。

表9衰落条件下FTC解调的测试参数(情况1,1/2)

表10衰落条件下FTC解调的测试参数(情况1.2[2)

衰落条件下FTC解调的测试参数(情况2,2/2

表13衰落条件下FTC解调的测试参数(情况3,1/2

表14衰落条件下FTC解调的测试参数(情况3,2/2

15亮落条件下FTC解调的测试参数(情况4,1/2)

表16衰落条件下FTC解调的测试参数(情况.4.2/2)

5.1.2.2.3最低标准

5.1.2.2.3最低标准 在最小测试持续时间符合附录B表B.1规定要求时,由衰落造成的实际功率的不确定度应小于等于 0.2dB。测试持续时间应充分符合置信度要求。 每一测试中实际所使用的TraficE应在每个测试所指示值的士0.5dB范围内。 N, 每一测试的PER不应超过最低标准要求表17至表20中由各点所规定的分段线性PER曲线。 对于下列PER要求应达到95%的最低置信度

在最小测试持续时间符合附录B表B.1规定要求时,由衰落造成的实际功率的不确定度应小 0.2dB。测试持续时间应充分符合置信度要求。 每一测试中实际所使用的TraficE应在每个测试所指示值的士0.5dB范围内。

表17在衰落信道中前向业务信道解调的性能最低标准(情况1)

5.1.2.3在软切换期间,对属于不同功率控制集的信道的功率控制比特的判定

功率,则接入终端增加其发射功率。如果接收的任何一个功率控制比特指示为减小功率,则接入 小其发射功率。本测试验证上述“升或降”逻辑。

5.1.2.3.2测试方法

步骤1)将两个扇区连接到接入终端天线连接器处,见附录A图A.5。本测试中不使用AWGN发生 器。来自扇区1的前向信道有一个任意的导频PN偏置P1,并称为信道1。来自扇区2的前向信道有一个 王意的导频PN偏置P2,并称为信道2。 步骤2)设置缺省前向业务信道MAC协议的DRCLock属性字段DRCLockPeriod为“1(16时隙)。 步骤3)建立一个测试应用会话。建立一条相应的连接,并配置测试应用RTAP,使反向数据信道数 据速率为9.6kbit/s。配置测试应用FTAP,使DRC掩码为0。 步骤4)设置两个扇区的DRCLock比特一直为“1。 步骤5)按照表21的规定设置两个扇区的测试参数。 步骤6)向接入终端发送一个TraficChannelAssignment消息,指定下列导频位于激活集中:参数导 频PN、更软切换、导频PN、更软切换分别设置为十进制值P1、0、P2、0(不与P1合并)。 步骤7)等待最少426.67ms后,在信道1和信道2上同时发送一个周期性序列,该序列为15个0 功率控制比特之后跟随15个“1功率控制比特的格式。 步骤8)在接入终端天线连接器处测量64个时隙时长内(106.67ms)的输出功率。 步骤9)在信道1上发送一个15个“0功率控制比特之后跟随15个1”功率控制比特的周期性 序列。在信道2连续发送“0'功率控制比特。 步骤10)在接入终端天线连接器处测量64个时隙时长内(106.67ms)的输出功率。

表21对不同功率控制集的功率控制比特判定的测试参数

5.1.2.3.3最低标准

接入终端天线口测量的接入终端的输出功率应有一个周期性的模式。在每个周期的前16个时隙 ms)的时长内除去1个时隙功率不变外功率应单调增加,而在后16个时隙(26.67ms)的时长内 个时隙功率不变外功率应单调减小。

1.2.4属于同一功率控制集的功率控制比特的判

5.1.2.4.1定义

更软切换时,扇区的反向功率控制信道是相同的。在每个时隙,接入终端宜将同样的反向功率控制 信道进行合并,并且从每组相同的反向功率控制信道集中应至多获得一个功率控制比特。本测试验证对 于属于相同反向功率控制信道的功率控制比特的组合能力,以及对于属于不同路径的同一反向功率控制 信道的功率控制比特的组合能力。

5.1.2.4.2测试方法

步骤1)将两个扇区连接到接入终端天线连接器处,见附录A图A.4。此测试中不使用AWGN发生 器和信道模拟器2。来自扇区1的前向信道有一个任意的导频PN偏置P1,并称为信道1。来自扇区2 的前向信道有一个任意的导频PN偏置P2,并称为信道2。 步骤2)设置缺省前向业务信道MAC协议的DRCLock属性字段DRCLockPeriod为值‘1’(16时

)。 步骤3)建立一个测试应用会话。建立条相应的连接,并配置测试应用RTAP,使反向数据信道数 据速率为9.6kbit/s。配置测试应用FTAP,使DRC掩码为0。 步骤4)设置两个扇区的DRCLock比特一直为“1。 步骤5)按照表22的规定设置两个扇区的测试参数。 步骤6)向接入终端发送一个TrafficChannelAssignment消息,指定下列导频位于激活集中:参数导 频PN、更软切换、导频PN、更软切换分别设置为十进制值P1、0、P2、0(不与P1合并)。 步骤7)等待最少426.67ms后,在信道1上发送“01010101...”的功率控制比特序列,同时在信道 2上发送全‘1”的功率控制比特序列。 步骤8)在接入终端天线连接器处测量至少42个时隙时长(70ms)的输出功率,并且应至少测试 11次。

表22对同一功率控制集的功率控制比特判定的测试参

5.1.2.4.3最低标准

在90%的测试中(每个至少42个时隙),在接入终端天线连接器处测量的接入终端的输出功率,应 遵循在信道1发送交替的‘0’和“1'的功率控制比特的变化模式,每次测试至多有1个比特发生错误。 当响应DRCLock比特时,接入终端输出功率不应改变。因此,在每16个时隙中的一个时隙内,接 入终端的输出功率不应改变

5.1.2.5软切换期间的反向功率控制信道的解调

5.1.2.5软切换期间的反向功率控制信道的解调

5.1.2.5.2测试方法

步骤1)将两个扇区连接到接入终端天线连接器处,见附录A图A.5。此测试中不使用AWGN发生 器。来自扇区1的前向信道有一个任意的导频PN偏置P1,并称为信道1。来自扇区2的前向信道有一个 任意的导频PN偏置P2,并称为信道2。 步骤2)设置缺省前向业务信道MAC协议的DRCLock属性字段DRCLockPeriod为值“1(16时 源)。 步骤3)建立一个测试应用会话。建立一条相应的连接,并配置测试应用RTAP,使反向数据信道数 据速率为9.6kbit/s。配置测试应用FTAP,使DRC掩码为0。 步骤4)设置两个扇区的DRCLock比特一直为“1。 步骤5)按照表23和图1的规定设置两个扇区的测试参数。 步骤6)向接入终端发送一个TrafficChannelAssignment消息,指定下列导频位于激活集中:参数导 频PN、更软切换、导频PN、更软切换分别设置为十进制值P1、0、P2、0(不与P1合并)。 步骤7)等待最少426.67ms后,在信道1和信道2上同时发送“01010101.”的功率控制比特序列 步骤8)在接入终端天线连接器处测量接入终端的输出功率至少22s,并非必须连续。22s期间应包

表23软切换期间功率控制子信道的解调测试参数

5.1.2.5.3最低标准

款切换期间反向功率控制信

。 稳定的状态,定义为稳定状态1。并且在1s的稳定状态1的85%的时间内应随功率控制比特‘0'、“1” I。 入终端的输出功率应进入稳定状态,定义为稳定状态2,并且在进入稳定状态后应随功率控制比特“0”、 “1”的变化模式变化。稳定状态2时的接入终端输出功率应低于稳定状态1时的接入终端输出功率,而 高于稳定状态1时的接入终端的输出功率减去12dB。 响应DRC锁定比特时,接入终端输出功率不应改变。因此,在每16个时隙中的一个时隙内,接入 终端的输出功率不应改变。

如果设备满足3GPP2C.S0011或YD/T1576.1,则在本标准中,接收机灵敏度、动态范围、单频折 扰度、互调杂散响应衰减和邻道选择性测试为可选项

5.1.3.2接收机灵敏度和动态范围

5.1.3.2.1定义

接入终端接收机RF灵敏度是指误包率(PER)不超过规定值时在接入终端天线连接器处测量的最 小接收功率。接收机动态范围是指PER不超过规定值时在接入终端天线连接器处测量的输入功率范围。

5.1.3.2.2测试方法

步骤1)将扇区连接到接入终端天线连接器处,见附录A图A.6。本测试中不使用AWGN发生器和 CW发生器。 步骤2)建立一个测试应用会话。建立一条相应的连接,并配置测试应用的FTAP,使前向业务信道 的数据速率与表24测试1的规定相符。 步骤3)按照表24的规定设置测试1的测试参数。 步骤4)根据发射的分组数据包的数量和接收的错误分组数据包的数量,计算此次测试的PER。 步骤5)建立一条相应的连接,并配置测试应用的FTAP,使前向业务信道的数据速率与表24测试 2的规定相符。 步骤6)按照表24的规定设置测试2的测试参数并且重复步骤4。 步骤7)建立一条相应的连接,并配置测试应用的FTAP,使前向业务信道的数据速率与表24测试3 的规定相符。

表24接收机灵敏度和动态范围的测试参数

5.1.3.2.3最低标准

测试1和测试2的PER不应超过0.5%,并具有95%的置信度。测试3的PER不应超过0.5%,并具 %的置信度(见附录B)。

5.1.3.3单频抗扰度

5.1.3.3.1定义

单频抗扰度是指当存在距指配信道中心频率为给定频率偏移单频干扰信号的条件下,接收机 定信道频率正确接收HRPD信号能力的量度。接收机的单频抗扰度性能通过误包率(PER)进行 本测试仅适用于频段类别0。

5.1.3.3.2测试方法

步骤1)将扇区和CW发生器连接到接入终端天线连接器处,见附录A图A.6。 步骤2)将接入终端配置为频段类别0并执行步骤3至6。 步骤3)建立一个测试应用会话。建立一条相应的连接,并配置测试应用的FTAP,使前向业务信道 的数据速率在占用2个时隙的情况下达到307.2kbit/s。 步骤4)按照表25的规定设置测试1的测试参数并且执行步骤6。 步骤5)按照表25的规定设置测试2的测试参数并且执行步骤6。 步骤6)用闭环功率控制命令调整接入终端发射功率,使得在接入终端天线连接器处测为相应类别对 应的功率值,如表26所示。根据发射的分组数据包的数量和接收的错误分组数据包数量计算此次测试的 PER

步骤9)见附录A图A.7,将扇区和一个CDMA干扰信号发生器连接至接入终端天线连接器处。 步骤10)重复步骤2至8。

表31邻道选择性测试参数

5.13.53最低标准

5.13.5.3最低标准

一测试的PER不应超过1.0%,并具有95%的置信

5.1.3.6接收机阻塞

5.1.3.6接收机阻塞特性

接收机阻塞特性是指当存在除邻近 接收HRPD信号能力的量度。本测试仅适用于频段类别6。接入终端执行5.1.3.3的单频抗扰度测试,则 遵从表32和表33,并执行相关测试步骤。接入终端执行5.1.3.7的调制波抗扰度测试,则只遵从表33 并执行相关测试步骤。

5.1.3.6.2测试方法

步骤1)将扇区和一个CW信号发生器连接到接入终端天线连接器处,见附录A图A.6。关闭基站 的反向业务信道闭环功率控制。 步骤2)配置接入网工作在频段类别6。 步骤3)建立一个测试应用会话。建立一条相应的连接,并配置测试应用的FTAP,使前向业务信道 的数据速率在占用2个时隙的情况下达到307.2kbit/s。 步骤4)按照表32的规定设置测试1的测试参数并执行步骤12。 步骤5)按照表32的规定设置测试2的测试参数并执行步骤12。 步骤6)按照表32的规定设置测试3的测试参数并执行步骤12。 步骤7)按照表32的规定设置测试4的测试参数并执行步骤12。 步骤8)按照表33的规定设置测试5的测试参数并且使用缺省的CW信号功率执行步骤12。 步骤9)按照表33的规定设置测试6的测试参数并且使用缺省的CW信号功率执行步骤12。 步骤10)按照表33的规定设置测试7的测试参数并且使用缺省的CW信号功率执行步骤12。 步骤11)对于当前测试按表33给定的频率范围以1MHz间隔增加CW单频频率并执行步骤12。 步骤12)根据发射的分组数据包的数量和接收的错误分组数据包数量计算此次测试的PER。 步骤13)如果测试6或7出现杂散响应,对于每个杂散响应频率应使用表33中给出的替换CW信号功 率重复步骤11并执行步骤12。

接收机阻塞特性(带内)源

表33接收机阻塞特性(带外)测试参数

5.1.3.6.3最低标准

每一测试的PER不应超过10%,并具有90%的置信度。测试6和测试7共允许最多24个杂 点。同时对于杂散响应点应使用替代CW干扰信号功率进行测试,并且每一测试的PER不应超过 并具有90%的置信度。

5.1.3.7调制波抗扰度(可选)

5.1.3.7.1定义

调制波抗扰度是指当存在距指配信道中心 GMSK调制波干扰信号的条件下,接 收机在其指定信道频率正确接收HRPD信号能力的量度。接收机的调制波抗扰度性能通过误包率(PER 进行测量。接入终端执行5.1.3.3的单频抗扰度测试项。则不执行本测试项。本测试仅适用干频段类别0

5.1.3.7.2测试方法

步骤1)将扇区和干扰源发生器连接到接入终端天线连接器处,见附录A图A.6。根据3GPPTS45.004 设置GMSK干扰源。 步骤2)将接入终端配置为支持的频段类别并执行步骤3至6。 步骤3)建立一个测试应用会话。建立一条相应的连接,并配置测试应用的FTAP,使前向业务信道 的数据速率在占用2个时隙的情况下达到307.2kbit/s。 步骤4)按照表34的规定设置测试1的测试参数并且执行步骤6、7。按照测试5和测试7的要求分别改 变干扰源设置参数,重复步骤6、7并完成测试。 步骤5)按照表34的规定设置测试2的测试参数并且执行步骤6、7。按照测试6和测试8的要求分别改 变干扰源设置参数,重复步骤6、7并完成测试。 步骤6)用闭环功率控制命令调整接入终端发射功率,使得在接入终端天线连接器处测为+20dBm。 步骤7)根据发射的分组数据包的数量和接收的错误分组数据包数量计算此次测试的PER

表34单频抗扰度测试参数

5.1.3.7.3最低标准

每一测试的PER不应超过1.0%,并且具有95%的可信度,见附录B。 5.1.3.8调制波互调杂散响应衰减(可选)

调制波互调响应衰减是指存在两个干扰信号,且其中一个为指定信道频率的干扰信号,另外一个为 调制波的条件下,接收机在指配信道频率上正确接收HRPD信号能力的量度。这些干扰信号相互之间及 其与指定信道频率之间是相互独立的,致使两个干扰信号在接收机非线性器件上出现三阶互调,在有用 信号频带内产生干扰信号。接收机的这一特性通过误包率(PER)来测量。接入终端执行5.1.3.4的互调杂 散响应衰减测试项,则不执行本测试项。

FZ/T 81006-2017 英文版 牛仔服装5.13.8.2测试方法

步骤1)将扇区和两个干扰源连接到接入终端天线连接器处,见附录A图A.6。根据3GPPTS45.004 设置GMSK干扰源,HRPD干扰信号是一个包含导频、MAC和业务信道的已调信号。用闭环功率控制 命令调整接入终端发射功率,使得在接入终端天线连接器处测为+20dBm。 步骤2)对于接入终端支持的每一频段类别,应将接入终端配置在该类别运行并执行步骤3至5。 步骤3)建立一个测试应用会话。建立一条相应的连接,并配置测试应用的FTAP,使前向业务信道 的数据速率在占用2个时隙的情况下达到307.2kbit/s。 步骤4)按照表35、表36的规定分别设置测试1,2,3和4的测试参数并且执行步骤5。 步骤5)根据发射的分组数据包的数量和接收的错误分组数据包数量计算此次测试的PER。

表35频段类别0和频段类别6的互调杂散响应衰减测试参数(测试1和2)

5.1.3.8.3最低标准

每一测试的PER不应超过1.0%,并且具有95%

的PER不应超过1.0%,并且具有95%的置信度。

GY/T 5057-2020 中、短波广播天馈线系统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5.1.4接收机杂散发射限制

接收机传导性杂散发射是指在接收机中产生或放大的,在接入终端天线连接器处测量的杂散发射。 5.1.4.1.2测试方法 步骤1)将频谱分析仪(或其他合适的测试设备)连接到接入终端天线连接器处。 步骤2)对于接入终端支持的每种频段类别,应将接入终端配置为该频段类别并进行步骤3和4。 步骤3)使能接入终端接收机,使接入终端连续地在缺省初始化状态协议的“系统确定状态”和“导 频信道捕获状态”间循环。由于没有前向信道,接入终端不宜通过导频信道捕获子状态。 步骤4)对于频段类别0,从接收机所使用的最低中频、最低本振频率、1MHz中的最低的频率到至 少2600MHz的频率范围内用频谱分析仪进行扫频,并且测量杂散发射的电平。对于频段类别6,应从 30MHz到至少12.75GHz的频率范围内用频谱分析仪进行扫频,并且测量杂散发射的电平

5.1.4.1.3最低标准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