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50536-2009 煤矿综采采区设计规范.pdf

GB50536-2009 煤矿综采采区设计规范.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6 M
标准类别:其他标准
资源ID:271911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GB50536-2009 煤矿综采采区设计规范.pdf

3.1.1采煤方法及回采工艺应根据地质和水文条件、煤层赋存与

3.1.1采煤方法及回采工艺应根据地质和水文条件、煤层赋存与 开采技术条件、设备状况及地面相关因素等,进行综合分析和技术 经济比选确定。

3.1.2选择采煤方法及回采工艺GB/T 30147-2013 安防监控视频实时智能分析设备技术要求,应符合安全可靠、条件适宜、设

.1.2选择采煤方法及回采.1.艺,应符合安全可靠、条件适宜、 备适应、先进高效、节能减排的原则;并应简化开采系统和生产 节。

.1.3大型矿井正规采区应采用综采工艺;中型矿井开采条件 宜的,也宜采用综采

3.1.4采用综采工艺的采煤工作面,宜采用后退式回采。

3.1.5采用综采放顶煤开采工艺,应符合国家有关煤矿安全法 的相关规定。

3.2缓倾斜、倾斜煤层采煤方法及工艺

3.2.1缓倾斜、倾斜煤层宜采用长壁采煤法。当煤层倾角小于12° 时,可采用倾斜长壁采煤法;当煤层倾角大于12°时,宜采用走向长 壁采煤法,

3.2.3煤层厚度4.5m~6.0m,不适宜采用一次采全高综

3.2.5采高1.5m以下,开采条件适宜的,宜采用薄煤层综采工艺。

3.2.6因受地质条件或地面建(构)筑物压煤等其他因素限制,不

3.2.8对厚度超过适宜放顶煤开采高度的特厚煤层,应进行技

3.3急倾斜煤层采煤方法及工艺

3.3.1对于倾角50°以下的急倾斜煤层,当开采条件适宜时,可采 用伪倾斜长壁式综采工艺。 3.3.2对于急倾斜特厚煤层,当开采技术条件适宜时,宜采用水平 分层综采放顶煤工艺。水平分层的高度应依据煤层开采条件合理 确定。 3.3.3不具备放顶煤开采条件的急倾斜特厚煤层,可采用水平分

3.3.1对于倾角50°以下的急倾斜煤层,当开采条件适宜时 用伪倾斜长壁式综采工艺

3.3.2对于急倾斜特厚煤层,当开采技术条件适宜时,宜采月 分层综采放顶煤工艺。水平分层的高度应依据煤层开采条亻 确定。

3.3不具备放顶煤开采条件的急倾斜特厚煤层,可采用水平 综采工艺。

3.3.3不具备放顶煤开采条件的急倾斜特厚煤层,可来

4.1.1采区布置应依据下列基础资料:

3初步设计审批及有关专题论证文件。 4.1.2采区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认真分析并正确使用地质资料,采区布置应切合地质构造 和煤层赋存的实际情况。 2符合国家有关煤矿安全法规的规定,以及初步设计及安全 专篇的相关原则。 3正确选择采煤方法及工艺。 4 合理确定首采工作面及接续工作面的位置及参数。 5 合理选择采区与工作面的巷道布置方式。 6 简化采区运输、通风、排水等系统,并减少生产环节。 7 保证采煤丁作面及采区的生产接续。 8 体现良好的技术经济效益, 4.1.3 采区和工作面的采出率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4.2.1采区尺寸应根据地质构造、煤层赋存与开采条件、采煤方法 及工艺、技术装备等因素,综合分析合理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采区尺寸应保证采煤丁作面和采区生产正常接续,宜使综 采工作面具有1年以上推进长度。地质条件适宜、技术装备适应 的,采区尺寸宜适当加大。

2采区储量宜满足采区具有5年以上服务年限,应至少有3 年服务年限

4.2.2中央采区宜采用双翼布置,其他采区应根据地质

4.2.3采区生产能力应依据开采煤层条件、采煤方法及工艺

装备、工作面参数及个数、运输与通风等系统能力,以及生产拉 系等因素,综合分析合理确定。

4.2.4多煤层开采时,宜采取下行顺序开采;当煤层间距较大、开 采条件适宜、在不破坏损失上部煤层的情况下,经技术经济论证,可 采取上行顺序开采。

1 地质勘探程度较高,煤层赋存和开采技术条件较好。 2 能较快形成投产工作面并达到设计生产能力。 3 有利于工作面生产接续。 4避开对采煤有影响的地面村庄及建(构)筑物。 4.3.2采煤工.作面参数应根据地质构造、煤层赋存与开采技术条 件、采煤方法及工艺、技术装备等因素,综合分析合理确定,并应符 合下列规定: 1长壁工作面长度,不宜小于150m;开采条件适宜的,宜大于 200m。 2同一综采工作面的长度在生产过程中宜保持不变。 3工作面推进长度宜使T作面具有1年以上生产时间。 4.3.3综采采区应实行集中生产,宜布置1个综采工作面生产;开 采条件适官的采区同时生产工作面不应超过2个

4.3.4在采区一翼相邻阶段不应布置同时生产工作面

层开采同一阶段不应布置上、下分层工作面同时生产。 4.3.5采区一翼各阶段工作面宜采取下行顺序开采;条件适宜且 技术经济合理时,可采用上行顺序开采。 4.3.6采煤工作面年推进度应依据开采煤层条件、采煤方法及工 艺技术装备的效能、工作制度以及生产管理等因素,综合分析并经 计算确定。工作面年推进度可按下式计算:

A=L·l·h·r·c

4.4.1采区与工作面的巷道布置方式应根据煤层赋存和开采技术 条件、采煤方法及工艺、采掘技术装备、采区运输和通风方式以及瓦 斯治理和防治水等需要,经综合分析和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原则,并应节约工程量和减少煤柱损失。凡煤层倾角及顶、底板

件适宜,采区上、下山及分阶段平巷均应布置在煤层中。 特厚煤层因巷道维护、预防煤层自然发火、防治水患或适应 大倾角煤层运输等特殊需要,经技术经济论证,可设置岩石 上、下山。

4.4采多煤层时,应根据煤层赋存条件、技术装备和采区 能力等因素,综合分析和技术经济比较确定采取联合布置采 各煤层单独布置采区。条件适宜且技术经济合理时,宜扩大 层布置采区的应用范围。

4.4.5采区巷道布置应同时满足采区与工作面的运输、通风、防 瓦斯、防治水的需要。

4.4.5采区巷道布置应同时满足采区与工作面的运输、通

采容易自燃煤层的采区,以及低瓦斯矿井开采煤层群和分层开采 联合布置的采区,必须设置专用回风巷。采区进、回风巷必须贯穿 整个采区,严禁一段进风、一段回风。

1个应通到进风巷道,另1个应通到回风巷道。

4.9根据瓦斯治理或疏放水的需要,采区和工作面可设置专

4.4.10缓倾斜、倾斜的薄及中厚煤层或厚煤层分层开采,条件适

4.4.10缓倾斜、倾斜的薄及中厚煤层或厚煤层分层开采,条件适

层或厚煤层分层开采,条件 的回采巷道应采用无煤柱护巷工艺;煤层厚度小于2.5m,煤 易自燃,可采用沿空留巷。沿空掘巷和沿空留巷,应采取巷旁

4.11回采巷道应采取直线布置方式,并宜保持工作面在生产 程中长度相等,

不 能满足通风、运输、行人、管线及设备安装检修等需要为原则 道净断面的选取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煤矿巷道断面和交岔点 计规范》GB50419中的有关规定,

煤及半煤岩巷道宜采用锚杆、锚带、锚网、锚索、金属支架等 方式。岩石巷道宜采用光爆锚喷支护;岩性条件适宜的,可不力 护。

4.5.5一般支护不能适应的巷道应采用组合支护方式。宽度较

4.5.6回采巷道支架,应依据煤层与围岩性质、巷道

取相应的加强支护措施。

取相应的加强支护措施。

4.6.1综采采区应装备综掘机、掘锚机或连续采煤机的综合机械 化掘进机组掘进巷道

4.6.1综采采区应装备综掘机、掘锚机或连续采煤机的综合机械

4.6.2装备掘进机组的掘进工作面,应配备相应的后配套

1配套单机的主要技术特征和参数,应满足掘进巷道的地质 条件和巷道掘进工艺的要求。 2成套设备的综合生产能力,应以掘进机的生产能力为主要 依据。后配套设备的生产能力,宜依次较其前者大10%~20%。 3各配套单机之间的关系和布置尺寸,应配合协调。 4.6.3巷道掘进应根据采区地质条件、巷道布置和掘进工作的实 际需要,另配备相应的普通机械化掘进设备。 4.6.4采区掘进工作面个数应根据采煤工作面推进速度、生产接 续巷道工程量和掘进速度等因素,经分析计算确定。 4.6.5巷道掘进速度应依据掘进巷道的具体条件、机械装备的技 术效能等因素,经分析计算合理确定,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煤

术效能等因素,经分析计算合理确定,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 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50215的有关规定。

5.1.1工作面设备应根据煤层地质条件、采煤方法、工作面参数 与生产能力等因素合理选择。

与生产能力等因素合理选择。 5.1.2工作面设备的能力和自动化程度应与工作面生产能力和 开采条件相适应,并符合节能的要求,各设备的能力和自动化程度 应相互匹配。开采条件适宜、技术装备适应时,可设计自动化工作面。 5.1.3工作面采煤机械、刮板输送机和液压支架的相关尺寸应相 互协调和匹配。 5.1.4综采放顶煤工作面滚筒采煤机的截深和液压支架放煤口 水平投影的长度应与工作面的放煤步距相协调。 5.1.5工作面刮板输送机和采煤机械的电动机电压等级应相同。 如设备配套适应,则转载机和破碎机的电动机电压也宜与工作面 设备相同,

5.2.1工作面采煤机械宜选用滚筒采煤机;地质构造简单、底板

5.2.1工作面采煤机械宜选用滚筒采煤机;地质构造简单、底板 较平整、煤层不粘顶、直接顶稳定、底板中硬或坚硬、采高不大于 2m的煤层,可选用刨煤机

2骑槽式采煤机应采用无链电气牵引。 3采煤机的截割高度应大于工作面的最大设计采高 100mm,采煤机截割滚筒的直径应小于工作面的最小设计采高 00mm,截深应大于工作面的设计截深。

4采煤机的生产能力应与工作面的设计生产能力相适应。 5采煤机必须装备可靠的内、外喷雾装置。 6工作面倾角大于15°时,采煤机必须有可靠的防滑装置, 工作面倾角大于35°时,采煤机必须有可靠的制动装置。 7短壁工作面、急倾斜煤层水平分层放顶煤工作面和急倾斜 煤层水平分层工作面,宜采用正面截割式采煤机或其他短壁工作 面采煤机。 5.2.3滚筒采煤机的机面高度应低于工作面最小采高处液压支 架顶梁下方的工作面净高100mm。采高小于2.0m的工作面,应 选用矮机身采煤机;采高小于0.8m的极薄煤层工作面,应选用爬 底板型采煤机。

架顶梁下方的工作面净高100mm。采高小于2.0m的工作 选用矮机身采煤机;采高小于0.8m的极薄煤层工作面,应 底板型采煤机

5.2.4对于煤质较硬、落煤块度较大的工作面,滚筒采煤机宜配 置大块煤破碎装置。

5.2.4对于煤质较硬、落煤块度较大的工作面,滚筒采煤

5.3.1工作面刮板输送机选型应符合下列要求: 1刮板输送机应采用可弯曲可自移结构 2刮板输送机宜采用变频或双速电动机驱动,电动机与减速 箱宜和机身平行布置在采空区一侧。 3刮板输送机的铺设长度应与工作面长度相适应,运输能力 应与工作面生产能力及采煤机生产能力相匹配。 4刮板输送机中部槽的长度应与液压支架的中心距一致。 5刮板输送机煤壁侧应有铲煤板,采空区侧应有挡板和电缆槽 5.3.2与骑槽式采煤机配套的刮板输送机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刮板输送机中部槽的强度与刚度应满足采煤机骑压与行 走的要求。 2刮板输送机中部槽的尺寸应与采煤机底座滑动机构的尺 寸相匹配。 3采空区侧应有与采煤机行走机构相适应的牵引导轨。

5.3.3薄煤层工作面应选用机身高度小的矮机头刮板输送机。

楼机天削极撤达机 用爬底板采煤机的薄煤层工作面,应选用与爬底板采煤机配套 刮板输送机。

5.3.4采用刨煤机的工作面应选用与刨煤机配套的刮板输送机。

1底板为1~血a类的工作面。 2煤质较软的工作面。 3 日推进度大于6m的工作面。 5.3.6煤质较软、落煤块度较小的工作面,应选用双中链或单中 链刮板输送机;煤质较硬、落煤块度较大的工作面,宜选用双边链 刮板输送机

5.3.7运输能力大于或等于1000t/h的运输机,宜选用与.T.作面

3.8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刮板输送机必须装设防滑、锚

1与刨煤机配套的刮板输送机,当工作面倾角大于12°时。 2与滚筒采煤机配套的刮板输送机,当工作面倾角大于15时。 5.3.9当工作面倾角大于25°时,刮板输送机必须有防止煤、研 窜出溜槽伤人的措施。 5.3.10综采放顶煤.工作面的前部刮板输送机与后部刮板输送 机,宜选用同一型号设备

机,宜选用同一型号设备

5.4.1T作面应选用支撑掩护式或掩护式液压支架。支架的结

5.4.1.T作面应选用支撑掩护式或掩护式液压支架。支务 构应便于人员行走和作业,并应满足工作面通风对工作面近 面的要求。

5.4.2丁作面应选用同一型号的液压支架,不同型号的液压支架

5.4.3液压支架的结构高度应与T.作面设计采高相匹

下列规定:1液压支架的最大结构高度应大于工作面设计最大采高0.2m。2液压支架的最小结构高度应小于工作面设计最小采高0.2m。5.4.4液压支架的额定支护强度应与工作面采高和顶板条件相适应。有矿压观测资料的矿井,液压支架的额定支护强度应根据类似条件工作面的矿压观测资料确定;无矿压观测资料的矿井,液压支架的额定支护强度应根据工作面基本顶的级别和采高采用工程类比法确定,并不得小于表5.4.4的规定。表5.4.4工作面液压支架额定支护强度及延米支护强度下限值项国额定支护强度(kN/m²)延米支护强度(kN/m)基本顶级别1IIIV.IV i,IVaIV b1.03904204706107502745337544049053072080032403600工作面2.0最大采高(m)3. 0500550580830970373543655706106809351090420049104.0注:工作面采高不是整数时,支护强度及延米支护强度下限值用插值法确定。5.4.5液压支架对工作面底板的最大比压应小于工作面底板的允许底板载荷强度。工作面各类底板的允许底板载荷强度可按表5.4.5选取。表5.4.5工作面各类底板的允许底板载荷强度P。值底板类别允许底板载荷强度P,参考岩性代号(MPa)类别名极软Pp≤3.0充填砂、泥岩、软煤松软3. 032. 0厚层砂质页岩、粉砂岩、砂岩15:

5.4.6工作面倾角大于15°时,液压支架应设置防倒、防滑装置, 并应采取防倒、防滑措施。 5.4.7对于设计移架速度大于4架/min的工作面,应配置电液 控制系统的液压支架。

控制系统的液压支架。 5.4.8下列工作面的液压支架应配置大流量安全阀: 直接顶为3、4类或基本顶为Ⅲ、IV级的工作面。 2顶板有可能发生切冒的浅埋深工作面。 3 有冲击地压的工作面。 5.4.9 刨煤机工作面的液压支架,除满足工作面支护的要求外, 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液压支架的推移千斤顶应具有保证给定刨深的功能。 2 液压支架的底座与刮板输送机之间应设置调斜装置。 5.4.10综采放顶煤.工作面应选用低位放顶煤液压支架,并应符 合下列规定: 1支架的放煤口应有大块煤破碎装置或措施。 2支架应有对放煤口实施喷雾的防尘喷雾系统。 5.4.11需铺设金属网假顶的分层工作面,宜选用具有自动铺网 及自动联网功能的液压支架。 5.4.12采用水砂充填、风力充填管理顶板的工作面,应选用有挡 帘、充填管路等附设装置的充填支架。 5.4.13下列工作面液压支架应有防止煤壁片帮的护帮板: 1采高大于3m的工作面。 2节理裂隙发育或煤质松软的中厚煤层工作面。 5.4.14工作面刮板输送机驱动装置处,应选用符合下列要求的 过渡支架: 1过渡支架的架型与结构高度应与基本支架相同,支护强度 等主要技术参数应与基本支架相匹配。 2放顶煤工作面过渡支架应具有放顶煤的功能。

5.4.8下列工作面的液压支架应配置大流量安全阀

处的端头支架宜选用偏置式,支架结构应与端头的设备布置相适 应,并宜带有推移转载机的动力装置。

5.5运输巷运输设备选型

5.5.1工作面运输巷的运输设备应选用可伸缩带式输送机 配套的桥式转载机和破碎机。

5.5.2工作面运输巷桥式转载机选型应符合下列规定:

.5.Z 下相 1转载机的输送能力应与工作面刮板输送机的能力相适应。 2转载机的零部件应与工作面刮板输送机具有互换性。 3转载机的机头及其移动方式应与可伸缩带式输送机的机 尾相适应;条件适宜的,转载机可采用自移式。 4转载机的机尾结构应与工作面刮板输送机机头的结构及 端头的设备布置相适应。 5转载机与带式输送机的有效搭接长度应与工作面日推进 度及带式输送机机尾的结构相适应。 5.5.3工作面运输巷破碎机选型应符合下列规定: 1破碎机的出料块度不应大于300mm。 2 破碎机的通过能力应与转载机的运输能力相适应。 3 破碎机的结构及相关尺寸应与转载机相匹配。 4 破碎机的入料口必须设置防止人员误入破碎机的安全防 护设施。 5.5.4下列工作面运输巷应选用轮锤式破碎机: 转载机的运输能力大于或等于1000t/h的工作面。 2煤的普氏硬度系数f大于或等于2.0的工作面。 3煤层结构复杂,夹厚度较大的工作面。 5.5.5 5工作面运输巷可伸缩带式输送机选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带式输送机的运输能力应与转载机的运输能力相适应。 2带式输送机机尾的结构形式与尺寸应与转载机相匹配。

1 破碎机的出料块度不应大于300mm。 2 破碎机的通过能力应与转载机的运输能力相适应。 3 破碎机的结构及相关尺寸应与转载机相匹配, 破碎机的入料口必须设置防止人员误入破碎机的安 护设施。

4带式输送机的拉紧装置应具有自动拉紧功能。 5输送机必须装备有跑偏、打滑、断带等机械电气安全保护 装置。 6输送机必须使用阻燃带,输送带及非金属材料零件的安全 性能应符合有关规定。 5.5.6工作面运输巷宜采用落地式可伸缩带式输送机;底板松 软、有底鼓的工作面运输巷应选用吊挂式可伸缩带式输送机。 5.5.7工作面运输巷宜铺设1台可伸缩带式输送机;当工作面运 输巷较长,1台带式输送机长度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选用同型号的 带式输送机搭接,但台数不宜超过2台。 一

5.6工作面辅助设备选型

5.6.1在工作面巷道中应配置乳化液泵站、喷雾泵站、巷道超前 支护设备等辅助设备。

1泵站的工作压力应满足支架初撑力的要求,并考虑管路阻 力所造成的压降,且不应小于31.5MPa。 2泵站的流量应根据工作面支架的移架速度和每次移架所 需要的乳化液体积确定。 3乳化液泵的流量应与泵站的流量相适应,当1台乳化液泵 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配置2台同型号的乳化液泵并联T作。 4泵站应安装1台备用乳化液泵,备用泵的型号应与工作泵 相同并可随时投人运行。 5工作与备用乳化液泵的总台数超过2台时,应配置2个乳 化液箱,乳化液箱的容量应满足多台泵同时运转的需要。 5.6.3喷雾泵站的工作压力与流量应与采煤机械内、外喷雾系统 的压力上流是相活应

5.6.4T作面巷道超前支护宜选用单体液压支柱,开配以长钢采 或铰接顶梁。

或铰接顶梁。 5.6.5T作面应根据瓦斯抽采、煤层注水、煤层自燃的防治、顶板 或项煤软化松动、工作面设备防滑等需要,按照国家现行有关标准 的要求,配备相应的辅助设备。

或项煤软化松动、工作面设备防滑等需要,按照国家现行有关标准 的要求,配备相应的辅助设备

5.6.6有条件的工作面可采用简易单轨吊悬挂、前移电缆和液压 胶管。

5.6.6有条件的工作面可采用简易单轨吊悬挂、前移电缆和

6.1.1采区运输应满足采区采掘工作的需要,安全可靠,并应符 合系统简单、环节少、用人少、效率高与节能的要求。 6.1.2采区运输方式与系统应根据采区的生产能力、煤层赋存条 件、煤层层数、采掘工作面个数与生产能力、人员与材料设备的运 输需要、大巷运输方式与系统、采区巷道布置等因素,进行综合分 析和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6.1.3采区应采用煤炭运输与辅助运输分

备应直接联系,或通过溜煤眼、区段石门联系;多煤层联合布置的 采区,当煤层距采区运输巷或上、下山较远,经技术经济比较合理 时,也可在工作面运输巷与采区运输巷或上、下山之间设置区段煤 仓。

6.2.3采用大巷条带式布置的盘区,工作面运输巷带式输

与大巷带式输送机直接搭接,或通过溜煤眼联系;经技术经济比 合理时,也可在工作面运输巷与大巷之间设置水平煤合

6.2.4大巷采用轨道运输的矿井,采区应设置采区煤合

采用石门溜眼布置时,可不设采区煤仓,而用区段煤仓代替。大 采用带式输送机运煤的矿并,当只有一个生产采区时,不宜设置

区煤仓;生产采区超过1个时,应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是否设直 采区煤仓。

6.2.5采区运输巷或上、下山运输设备的运输能力应符合下列规 定:

6.2.5采区运输巷或上、下山运输设备的运输能力应付合下列规

1不设区段煤仓的采区,采区运输设备的运输能力应满定米 区内全部回采工作面运输巷高峰运煤量叠加时的运输要求。 2设置区段煤仓的采区,所有采掘工作面来煤都经区段煤仓 卸人采区运输设备的采区,采区运输设备的运输能力可按下式计 算:

式中:Q 一一采区运输设备的运输能力(t/h); A。一一采区的平均日产量(t/d); T。一一采区日运输时间(h),取16h; K,一一采区运输不均衡系数,取1.20~1.25; K2一一采区运输能力富余系数,取1.25~1.30。 3设有区段煤仓,但部分回采工作面来煤需直接卸人采区 运输设备的采区,采区运输设备的运输能力应根据采区开采计划 按采区服务年限内需要的最大运输能力确定。 6.2.6开采近水平煤层的盘区运输巷和开采缓倾斜煤层的采区 上、下山,应采用带式输送机运煤,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盘区运输巷、倾角不大于16°的采区上山和倾角不大于 17°的采区下山,应选用普通带式输送机。 2倾角大于16°的采区上山和倾角大于17°的采区下山,应 选用大倾角带式输送机。 6.2.7采区上山的带式输送机应有可靠的制动装置,采区下山的 带式输送机应有可靠的逆止装置,大倾角带式输送机应有防止大 块煤向下滚动的装置。

1盘区运输巷、倾角不大于16°的采区上山和倾角不 17°的采区下山,应选用普通带式输送机。 2倾角大于16°的采区上山和倾角大于17°的采区下 选用大倾角带式输送机。

用专用溜煤槽白溜运煤或上链式输送机运煤

1溜煤上山的溜槽与人行道之间必须设置高度不低于1.8n 的隔板或隔墙。 2应有控制溜槽内煤流速度,防止末煤与溜槽粘连,防止大 块煤、研滚动和窜出溜槽的措施。 6.2.10开采急倾斜煤层的上山采区,可采用溜煤眼运输,并应符 合下列规定: 1溜煤眼严禁人员通行,也不得兼作进、回风眼。 2溜煤眼的上口应有防止人员坠落的措施。 3溜煤眼与行人眼之间应设置联络平巷,并在联络平巷处设 置检查孔,联络平巷及检查孔的间距不应大于10m。 4溜煤眼应采用完全支架支护,并应有防砸、防堵措施。 5溜煤眼的下口应设置闸门,闸门的通过能力应与溜煤眼的 运输能力相适应。 6.2.11大巷采用轨道运输的矿井,以及大巷采用带式输送机运 输但大巷带式输送机的运输能力不能满足采区煤流峰值运输要求 的矿井,应设置采区煤仓。采区煤仓应采用圆形立煤仓,并应符合 国家现行标准《煤矿采区车场和室设计规范》GB50534中的有 关规定。

6.3.1采区辅助运输应符合下列要求: 1提升高度超过50m的采区上、下山宜采用机械运送人员。 2人员行走距离超过2.0km的采区运输巷和T作面运输巷 宜采用机械运送人员。 3液压支架宜整架运送。 4采区内无轨胶轮运输设备,必须采用防爆低污染柴油动力 设备或防爆特殊型蕾电池动力设备。

6.3.2采区运输巷和采区上、下山的辅助运输方式宜与大巷相

:2米区运榭卷和 大巷辅助运输采用无轨运输的矿井中,采用无轨运输有困双 采区可根据采区的具体条件选择轨道运输或单轨吊车运输。大 采用轨道运输的采区,经技术经济比较合理时,也可采用单轨品 运输。辅助运输上、下山采用轨道运输方式的采区,条件合适日 采用架空乘人装置运送人员。

6.3.3采用轨道运输的采区,应根据采区巷道布置、巷道坡

3.3采用轨道运输的采区,应根据采区巷道布置、巷道坡度, 大巷的牵引方式,合理选择采区内的牵引方式,并应符合下列

1采区内的牵引方式不宜超过2种,有条件的采区应买 牵引方式 2大巷采用大坡度机车或无极绳绞车牵引,且采区巷迁 合适时,采区的牵引方式应与大巷相同。

1米区内的年万: 牵引方式。 2大巷采用大坡度机车或无极绳绞车牵引,且采区巷道坡度 合适时,采区的牵引方式应与大巷相同。 6.3.4下列采区应实施由井底车场或地面至采掘工.作面和其他 作业地点的直达运输: 1采用无轨运输的采区。 2采用轨道运输,而且牵引设备为大坡度机车的采区。 3采用机车牵引的单轨吊车运输的采区,当大巷辅助运输方 式与采区相同时。 6.3.5采区巷道掘进石宜在采空区内处理,尽量不运出采这。 6.3.6采用无轨运输的采区,掘进研石宜进人煤炭运输系统运出 地面;无法进人煤炭运输系统的极少量碎石可采用无轨运输。 6.3.7采用轨道运输的采区,需要运出采区的掘进碎石应采用轨 道运输。当石量较大,经技术经济比较合理时,也可设置专门的 研石运输设施

6.3.9综合机械化掘进T作面可采用双向带式输送机,

煤、研的同时运送支护材料与小型物件。

的同时运送支护材料与小型物件。 0采区辅助运输除符合本规范外,还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7.1.1综采采区通风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煤炭T.业矿井设计规范》GB50215的 有关规定。 2采区应建立可靠的独立通风系统,系统宜简单,风流应稳 定,且易于管理,便于事故时人员撤出和反风时风流调节控制。 3保证采掘工作面及碉室有足够的用风量。 4配备符合规定的井下环境及安全监测监控系统。 7.1.2综采工作面在采取煤层注水和采煤机喷雾降尘等措施后, 最大风速不得超过5m/s。 7.1.3高温矿井宜适当加大通风量,但风速不得超过国家有关煤 矿安全法规的规定

7.1.4条件适宜的采区,宜采取风流与煤流顺向的通风系统。

7.2.1采区的防瓦斯、防粉尘、防治水、防灭火、防止煤与瓦斯突 出、预防冲击地压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煤炭丁业矿井设 计规范》GB50215的有关规定。 7.2.2高瓦斯矿井,应采取预先抽采、加强通风等综合治理措施。 7.2.3采掘工作面、煤流转载及溜煤眼等处,必须采取综合防尘 措施。

煤工艺特点,对防瓦斯、防粉尘、预防白然发火、防治水以及预 击地压等制定安全技术措施,

DB3303T 020-2020 公共机构食堂阳光采购规范7.2.9对采区生产的安全

设置监测监控系统和设施

8. 1供电系统及电压

8.1.1采区变(配)电所的电源线路不得少于两回路,并引自上级

8.1.3采区变(配)电所供电系统应采用单母线分段,正常分列运

停止供电时,其余回路应能满足采区所有负荷的用电要求。 8.1.5采区电源电压宜采用6kV或10kV,大型矿井的采区宜采 用10kV。采掘运输设备电压可采用3300V、1140V和660V,手持 式电气设备和固定照明电压应采用127V。当设备电压采用3300V 时,必须制定专门的安全措施

GB/T 41131-2021 科技馆展览教育服务规范8.2电气设备及变电所

8.2.1采区电气设备应选用矿用防爆型,具体要求按现行 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执行。

8.2.2采区变电所设计应按现行国家标准《煤矿井下供配电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