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50614-2010 跨座式单轨交通施工及验收规范.pdf

GB50614-2010 跨座式单轨交通施工及验收规范.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7.2 M
标准类别:其他标准
资源ID:271839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GB50614-2010 跨座式单轨交通施工及验收规范.pdf

为单轨交通的一种形式,车辆采用橡胶车轮跨行于梁轨合 的轨道梁上。车辆除走行轮外,在转向架的两侧尚有导向轮和稳 定轮,夹行于轨道梁的两侧,保证车辆沿轨道安全平稳地行驶

轨道梁是承载列车荷重和车辆运行导向的结构,也是供电 号、通信等缆线的载体。

跨座式单轨交通轨道梁与直接支承轨道梁的桥墩、台及基础 组成的桥梁体系,包括组合桥、道岔桥。轨道梁桥上需要设置轨 道梁支座下摆、锚箱以及支座固定钢支架和测量定位设施 2.0.4.预应力混凝土轨道梁precast concrete track beam 采用预应力混凝土制成的轨道梁,简称:PC轨道梁。 2.0.5钢筋混凝土轨道梁reinforced concrete track beam 采用钢筋混凝土材料制成的轨道梁,简称:RC轨道梁。

连接相邻桥跨结构,并将荷载传递到基础的构筑物,墩柱 基础、墩身(或柱身)。

轨道梁桥中的托盘GB 28148-2011 哒螨灵乳油,是连接梁体支座与墩柱的构筑物

2.0.8铸钢拉力支座

轨道梁与盖梁之间进行连接与传力、并满足梁体竖向支承和 梁体纵向自由伸缩变形要求的机械装置,它由上摆、下摆、基座 板及承拉连接件组成。铸钢拉力支座分为固定支座和活动支座两 大类。固定支座设有铰轴以满足梁体围绕铰轴的竖向转动,活动

支座设有滚轴除满足梁体围绕滚轴竖向转动外,还能满足梁体纵 向自由伸缩变形的需要

铸钢拉力支座基座板组成的一部分,是连接梁体支座下摆与 盖梁的钢制箱体。锚箱埋置于盖梁中,与盖梁共同受力。在锚箱 中设有固定支座锚杆(或连接杆)的装置。

轨道梁与轨道梁间或道岔梁与道岔梁间的连接过渡装置,安 住轨道梁或道岔梁端部的走行面、两侧的导向面和稳定面上 轨道梁或道岔梁在一定的间隙范围内自由伸缩,确保列车车轧 全、平稳通过。由接缝面板、板座、固定螺栓等组成。

依附于轨道梁、盖梁或车站土建结构物上,作为供电、通信 等电缆安装和通道的支承架

沿轨道线路铺设于区间盖梁或车站结构物上,作为供电、通 信等电缆安装和通道的支承架,并作为运营设施、设备维护的检 修平台,当列车发生火灾时作为乘客逃身与救援的通道。

2.0.13预应力混凝土轨道梁制作工法指导书guidebook fo

manufactureofprecastconcretetrackbeam 为控制预应力混凝土轨道梁预制生产过程中钢筋和预埋件布 置、支座安装、预应力张拉、混凝土收缩与徐变、梁体线形误差 等制作质量的一种施工技术文件

2.0.14:轨道梁可调式模板

2.0.14:轨道梁可调式模板

轨道梁预制生产中所使用的模板,它由底模台车、端模、侧 模、张拉千斤顶、侧墙等部分组成,通过附着于模板上的各种可 调装置,实现模板的三维调整,实现一套模板制作出不同梁长 不同平曲线和竖曲线线形的PC轨道梁的加工要求。

对轨道梁可调式模板进行的归零调整,通过调整消

误差,使模板达到标准的直线状态的目的

sorbingresistancedevice

在牵引变电所设置的使车辆再生能量消耗在地面空间上的集 中吸收设备。它给车辆提供一个回馈电能的通道,保证车辆的正 常电制动过程顺利进行。

设置在高架线路段,用于安装道岔及附属设备的钢筋混凝 恭式平台。

设置在地面线路段,用于安装道岔及附属设备的钢筋混凝 式平台。

在车站线路、车辆基地、故障停留线等有人员上下的区段, 设置在轨道梁负极侧,保证列车车体在该区段可靠接地的一种 装置。

在线路上方起遮挡作用的棚体,作为保证施工和运营安全的 设施。

place wheel

通过直压型液压缸的升降,将车体和转向架分离,便于进行 轮胎拆换的装置。

2.0.22移动式除尘装置

设置在车辆基地列、月检库内,用于清除车辆灰尘的移动 设备。

2. 0.23 移车台 moving vehicle unit

用于将各种专用车辆(工作车、限界检查车、悬臂吊拖 引车等)自一条轨道移至另一条轨道的装置,

3.1.7PC轨道梁架设方法应根据工程现场条件确定,日 专用架桥机、汽车式起重机、门式起重机或其他方法;架让 中应经常检测、核对其平面位置和标高,并定期复测中线 准点。

3.1.8与道岔相邻的PC轨道梁的架设宜在道岔安装

3.1.9PC轨道梁制作计划应满足PC轨道梁架设计划的

3.2预应力混凝士轨道梁制作

1PC轨道梁生产应其备下列条件: 1PC轨道梁预制场应符合本规范第3.1.3条的要求;

1PC轨道梁预制场应符合本规范第3.1.3条的

2: 设计文件齐全,图纸通过审查; 3 施工方案已经审批,并已进行技术交底; 已人场的原材料、预埋件等检验合格。 +

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其质量应符合表3.2.2的规定及现行 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的有关规定。

表3.2.2水泥质量要求

3.2.3混凝土选用的细骨料应采用硬质洁净的中砂,其质量应 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JGJ52的有关规定,有害物质含量应符合表3.2.3的规定,不 宜使用具有碱活性危害的细骨料。

表3.2.3细骨料有害物质含量质量要求

3.2.4混凝土选用的粗骨料应采用坚硬耐久的碎石可

最大公称粒径不应大于.25mm,其技术要求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的有关规 定;其中,母材立方体抗压强度不应小于120MPa,有害物质含 量应符合表3.2.4的规定,不宜使用具有碱活性危害的粗骨料

3.2.5外加剂的质量应满足表3.2.5的规定,以及现行国家标 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 的有关规定。

表3.2.5外加剂质量要求

3.2.6混凝土拌合用水含量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用水

3.2.6混凝土拌合用水含量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用水 标准》JGJ 63 的有关规定和表 3.2.6 的规定,

表3.2.6混凝士拌合用水含量限制

3.2.7钢筋进场时应进行全面检查,并按批次抽取试件作屈服 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和冷弯试验,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 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13013、《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的有关规定。 3.2.8预应力钢绞线进场时,应进行全面检查并按批次抽取试 件进行极限强度、屈服强度、弹性模量和极限伸长率试验,其质 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GB/T5223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的有关规定。 3.2.9用于通信、信号、牵引供电系统等预埋于PC轨道梁中 的预理件应符合设计要求并附有出广合格证明资料。 3.2.10锚具进场时,应进行全面检查并按批次进行外观、硬

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14370的有关规定。 Ⅲ轨道梁可调式模板系统制作与安装

1制作PC轨道梁应采用能满足专用高精度要求的可调式 莫板及配套设备: 2模板应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应能满足PC 轨道梁各部形状、尺寸及预埋件的精度要求; 3模板应能有效调整平面曲线、竖曲线; 4制造的PC轨道梁胎模应有足够的承载力和刚度,灌注混 疑土时模板不应破裂和产生较大的变形; 5模板接缝处不应漏浆; 6模板接触混凝土的表面应使用经批准的隔离剂,并应按 照生产广家的说明书使用;模板不得与钢筋、预应力钢绞线、锚 头接触;不应在同一结构的模板中使用不同的隔离剂;避免在构 件上出现外观颜色的差异,应采用同一厂家、同一水泥强度等 级、同一批次的水泥。 3.2.12轨道梁可调式模板系统总装精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侧模板底边线的整体直线度不应大于2mm;工作面表面 不平整度不应大于2mm/m²; 2竖曲线调节装置线形条的直线度不应大于1mm/4m; 3密封装置密封应有效;倒角纵向应顺直,倒角尺寸及误 差应为20mm±3mm; 4底模台车顶面不平整度不应大于2mm/m²;活动平台之 间及活动平台与车体接缝(顶面)不应大于3mm;台车全长允 许误差应为士20mm,宽度允许误差应为士5mm; 5端模长、宽、高尺寸误差不应大于0.5mm,接缝板预埋 槽座尺寸误差不应大于1mm;预应力筋孔位置误差不应大 于2mm。

3.2.12轨道梁可调式模板系统总装精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侧模板底边线的整体直线度不应大于2mm;工作面表面 不平整度不应大于2mm/m²; 2竖曲线调节装置线形条的直线度不应大于1mm/4m; 3密封装置密封应有效;倒角纵向应顺直,倒角尺寸及误 差应为20mm土3mm; 4底模台车顶面不平整度不应大于2mm/m²;活动平台之 间及活动平台与车体接缝(顶面)不应大于3mm;台车全长允 许误差应为士20mm,宽度允许误差应为5mm; 5端模长、宽、高尺寸误差不应大于0.5mm,接缝板预埋 槽座尺寸误差不应大于1mm;预应力筋孔位置误差不应大 于2mm。

3.2.13轨道梁可调式模板零调整应符合下列规定:

表3.2.14胎模制作尺寸允许误差

1应按PC轨道梁制作工法指导书的要求,在台车上应作 出梁体中心线、梁体底面边线、梁体端边线和支座中心位置,台 车放线尺寸允许误差应符合表3.2.15的规定。

表3.2.15台车放线尺寸允许误差(mm)

2宜采用经纬仪、钢卷尺、直角尺配合放线,中心线施放 应按先纵向后横向,并由梁长度(跨度)中心向两端的分线顺序 进行。

3.2.16端模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3.2.16端模安装应符合下列

1应先安装接缝板座的固定工装,再安装接缝板座预理件, 侦理件与相应的固定工装应贴合紧密; 2应按PC轨道梁制作工法指导书中的梁体平面线形在台 车上的端模放线位置吊装端模: 3端模底部设置垫块厚度应满足制作工法指导书中梁体端 面处的预设反拱值要求,并应采用螺栓连接固定: 4端模倾角、转角和端模底部内边线与梁体中心线夹角应 符合PC轨道梁制作工法指导书中的各项规定值,其允许误差应 符合表 3. 2. 16 的规定。

表3.2.16端模安装允许误差

1在台车进入灌注台位前,应按PC轨道梁制作工法指导 书的要求将线形板、中模板调整完毕,并应安装接触网绝缘子预 理套管等预理件; 2梁体钢筋骨架随台车一起送入混凝土灌注位置后,应调 节台车纵、横向位置,并应使台车准确就位: 3应按PC轨道梁制作工法指导书的要求依次调节各加力 器,模板应调整至规定线形; 4底部应安装密封胶条,胎模应有防浮压栓,侧模应有地 脚拉杆,立模安装调整后的允许误差应符合表3.2.17的要求

表 3. 2. 17 立模安装允许误差

3.2.18钢筋制作应符合下列

4成型钢肋绑孔托前的焊按应衬合下列规定: 1)PC轨道梁顶部及底部箍筋应在专用工装台座上按施 工图点焊成整片,成型后钢筋不在同一平面的误差不 应大于10mm,焊后应清除焊渣: 2)成型后的箍筋片应按图进行编号标识。 5预应力管道应采用点焊预制定位网片,预制定位网片的 尺寸误差应为士2mm,抽检率应为20%。 3.2.19钢筋组立应符合下列规定: 1PC轨道梁钢筋组立应在台车上进行; 2钢筋与模板之间应均匀设置混凝土垫块,间距宜为 500mm~800mm,并应采用细钢丝绑扎固定于箍筋片上;混凝 土垫块与梁体混凝土强度等级应一致,垫块厚度应满足设计保护 层厚度要求: 3钢筋组立应按表3.2.19的规定进行检查验收

表3.2.19钢筋组立质量要求

应使支座上摆顶面的纵横向中心线分 别与台车上作出的支座中心位置及梁体中心线重合,支座预埋质 量应符合表3.2.20的规定,

MI预埋件与预应力管道安装

3.2.21预埋件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21预埋件安装应符合下列

1台车放线时,应按PC轨道梁制作工法指导书中的电缆 桥架预埋件设计位置在台车顶面准确标示,与设计规定的纵向误 差不应大于2mm;电缆桥架预埋件钢条及其他预埋件固定筋应 与钢筋骨架焊牢; 2绝缘子支撑螺栓护套等预埋件应使用螺栓固定在中模上: 中模上不使用的孔眼应密封; 3在钢筋组立时,供信号使用的环线防护管金属支撑件、 车体接地电缆固定预埋套管、馈电电缆保护管、避雷器电缆保护 管应固定在钢筋骨架上; 4预埋件的孔内不应有水泥浆等其他污物,脱模后预埋件 孔口应及时做防腐、密封处理

3.2.22预应力管道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管道应平顺、圆滑,端部的预埋锚垫板应垂直于孔 心线;安装位置除应满足设计要求外,其允许误差应符合

3. 2. 22 的规定。

2预应力管道位置的允许误差(m

2波纹管穿人定位网片相应孔洞后应与定位网片固定牢固: 定位网片的间距不宜大于80mm,对曲线管道应适当加密 3接头应有良好的密封,管道不得有空洞、不得漏浆

1应进行试验室配合比设计,并应通过试配确定施工配 合比; 2 混凝土人模时落度应控制在120mm士30mm范围内; 3 应在现场取样做混凝土试件;每榻PC轨道梁至少应作6 组抗压强度试件和2组弹性模量试件;取样批次应按以下规定执 行:脱模、第1批张拉、第2批张拉各取1组抗压强度试件: 28d取3组抗压强度试件;第1批张拉、第2批张拉各取1组弹 性模量试件; 4每盘混凝土料拌合时间不应小于120s; 5混凝土拌合时,水泥、水、外加剂计量误差应为土1%, 砂、石计量误差应为土2%(均按重量计),所使用的称料衡器应 定期检验校正; 6混凝土配合比中,碱的总含量不应大于3.0kg/m²,水泥 用量不宜大于480kg/m²,水胶比不得大于0.37;掺外加剂时, 应经试验确定。

3.2.24混凝士灌注应符合下列规

1 灌注前,应对立模各项数据进行检查,并应符合 要求;

2灌注应连续、一次成型、振捣密实,应从梁体一一端开始 向另一一端灌注,并应沿梁长方向斜向分段,水平分层进行,分层 厚度不应大于300mm,先后两层混凝土的灌注间隔时间不得超 过初凝时间; 3应保证混凝土沿梁长方向下料均匀,混凝土倾落高度不 宜超过2m; 4宜采用插人式振动棒振捣,应使混凝士表面呈现浮浆和 不再沉落为止; 5灌注时应有专人看护模板,防止模板变形或漏浆; 6混凝土入模的温度,冬季不应低于5℃,夏季不应高 于30℃。

1当已灌段振实后达到线形板台面时,应及时跟进抹面: 2应先拆除振实段的胎模防浮压栓,再以线形板台面为基 准进行粗抹,并应压实边角; 3精确抹面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采用专用抹面水平尺进行平整度检查。水平尺应放 :置在线形板台面上,底部应与混凝土表面在同一个 面上; 2)当表面混凝土接近初凝时,应采用专用洁净毛刷,在 梁体顶面进行横向拉毛,使混凝士表面形成均匀的纸 长纹路,并应满足设计的粗糙度要求。 3.2.26混凝土养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采用蒸汽养护时,应分为静停、升温、恒温、降温四个 阶段。升温速度不应超过每小时15℃;恒温宜控制在50℃士 5℃,昼夜环境平均温度5℃以下时不应少于8h、叠夜环境平均 温度5℃~15℃时不应少于6h、昼夜环境平均温度15℃~25℃ 时不应少于4h、叠夜环境平均温度25℃以上时不应少于3h;降 温速度不应超过每小时10℃;脱模时,梁体表面温度与环境温

1采用蒸汽养护时,应分为静停、升温、恒温、降温四个 阶段。升温速度不应超过每小时15℃;恒温宜控制在50℃土 5℃,昼夜环境平均温度5℃以下时不应少于8h、夜环境平均 温度5℃~15℃时不应少于6h、昼夜环境平均温度15℃~25℃ 时不应少于4h、叠夜环境平均温度25℃以上时不应少于3h;降 温速度不应超过每小时10℃;脱模时,梁体表面温度与环境温 度差不宜超过15℃;蒸气养护过程中,给汽以后每小时应进行

3.2.27'脱模应符合下列规定

1脱侧模时,梁体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的50%,梁 体混凝土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差不宜大于15℃;脱底模时,梁 体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的75%; 2脱侧模后应及时清洁模板; 3脱侧模后应及时对PC轨道梁外观尺寸进行检测。 VM预应力施工

3.2.28预应力张拉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经国家技术监督部门认证,并应满足本预应力系统张 拉需要; 2校验设备应配有精确可靠的测力环或测力计,测力环或 测力计应有国家指定的专业试验室颁发的校验证明; 3张拉千斤顶的摩阻系数不应大于1.05(用标准表校正), 油压表精度不得低于0.4级;张拉用千斤顶及液压表校正后有效 使用期限,不应超过一个月;千斤顶的精度应在使用前校验;使 用有效期限超过1个月或张拉超过200束,以及在使用过程中出 现不正常现象时,均应重新校验; 4液压表读盘直径不应小于150mm;应有两倍于工作压力 的总压力容量,被量测的压力荷载,应在压力表总容量的1/4~ 3/4范围内,压力表应设于距离操作者2m以内。

3.2.29张拉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张拉开始前,应对预期张拉应力与对应的伸长

计算; 2张拉时,PC轨道梁梁体的试件混凝土强度、弹性模量、 张拉顺序应满足设计要求; 3预应力筋张拉应分两批进行,第一批应在台车上进行, 第二批应在存梁场台座上进行,不同的预应力筋张拉批次时混凝 土龄期应符合表 3.2.29 的规定;

表3.2.29不同的预应力筋张拉批次时混凝士龄期要求

4两批张拉要求及程序应一致,张拉程序应按专业工艺要 求进行; 5同束钢绞线应由两端对称同步张拉,千斤顶升、降压速 度宜相近: 64 每批预应力张拉完毕后应对梁进行外观尺寸检测; 7 每榻梁预应力钢筋不得有断丝及滑丝。 3.2.30 0孔道压浆应符合下列规定: 应在第二批张拉以后及时进行,最迟不应超过24h。 2 压浆前应用清水和高压风清洗管道。 应采用真空辅助压浆法。 4 压浆顺序应根据管道分布情况,自下而上逐根进行;孔 道内水泥浆应压满压实,压浆封闭后的短管尾端应朝上;压满浆 的管道在一天内不应受振动;在压浆后两天,应检查注入端及出 气孔的水泥浆密实情况,必要时应进行二次压浆。 5压浆作业宜在环境温度不小于5℃的条件下进行;当低 于5℃时,·应采取保温措施或按冬期施工方法办理;在气温高的 环境时,应避开高温时间作业;管道内水泥浆在注入后48h内, 结构混凝土温度不应低于5℃,否则应采取保温措施;当白天气 温高于35℃时,压浆宜在夜间进行。

6应在压浆完毕4h并待管道内水泥浆不返溢后再拆卸压浆 管道。 7水泥浆配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水泥浆强度不应低于40MPa; 2)水灰比宜为0.4~0.45,并应由试验确定; 3)在量筒内注人500cm3水泥浆,3h后泌水量不应超 过2%; 4)流动度宜为14s~18s; 5)自由膨胀率应小于10%; 6)掺用外加剂时,掺量应由试验确定,不应掺入氯化物 或其他对预应力钢绞线有腐蚀作用的外加剂;宜掺加 膨胀剂,其掺量经试验确定。 8水泥浆在使用前和压注过程中应经常搅动,水泥浆自搅 拌至压人管道的时间:当气温不高于25℃时,不应超过40min; 当气温高于25℃时不应超过30min 9水泥浆的施工试件应随梁养护,28d标准试件应按标准 养护办理;压浆时,每一工作班应留取不少于3组试件,标准养 护28d后,检测其抗压强度,并应作为评定水泥浆质量的依据。 3.2.31封锚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采用机械法式割丝,宜在距锚塞25mm~35mm处割 去多余钢绞线头; 2锚具、外露钢绞线宜采用防腐蚀的封锚措施,封锚的材 料和工艺应满足有耐久性性能的要求。

3.2.32梁体封端应符合下列规定:

1放入固定封端钢筋和安装封端模型前,应铲除承压板表 面和锚具外部的水泥浆,应对梁端凹面凿毛,距锚具50mm内 不应凿打,并应清理干净;应检查确认锚具已作好防腐处理,压 浆管道不应漏浆;

2安装封端模型应牢固可靠、位置应准确; 3封端混凝土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且不应低于C45,应 采用不收缩水泥配量; 4拆模后封端混凝士浇水养护期不应少于10d; 5封端混凝土应与梁体结合紧密、外观平整,不得出现裂 缝、掉角、蜂窝等缺陷。

3封端混凝土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且不应低于C45,应 采用不收缩水泥配量; 4拆模后封端混凝士浇水养护期不应少于10d; 5封端混凝土应与梁体结合紧密、外观平整,不得出现裂 缝、掉角、蜂窝等缺陷。’ 3.2.33PC轨道梁表面修饰应符合下列规定: 1PC轨道梁表面修饰宜在混凝土精确抹面时一次完成, 应满足外表尺寸及外观要求: :2对长度小于100mm、宽度小于50mm、深度小于10mm 的缺陷应在脱模后用同色砂浆修补,修补前应将修补面凿毛并清 理十净;修补后应使用专用工具将表面打磨平整:; 3修补表面有气泡的缺陷时,应先敲除气泡周围的混凝士 壳,修补后应使用专用工具将表面打磨平整。

3.2.33PC轨道梁表面修饰应符合下列规定:

应满足外表尺寸及外观要求; 2对长度小于100mm、宽度小于50mm、深度小于10mm 的缺陷应在脱模后用同色砂浆修补,修补前应将修补面凿毛并清 理于净;修补后应使用专用工具将表面打磨平整; 3修补表面有气泡的缺陷时,应先敲除气泡周围的混凝士 壳,修补后应使用专用工具将表面打磨平整。

3.2.34 吊装应采用专用的吊具,并应按设计文件规定 行吊装。

1存放梁的存梁场应平整坚实,并有完善的排水系统; 2存梁顺序应依据铺架计划制定; 3.存放梁的支点应符合设计文件相关要求; 4在梁存放过程中梁体的预埋金属件外露表面均应涂油 防锈; 5吊装完成后,应使用配套的接缝板进行安装检查,合格 后可用黄油封堵接缝板座螺孔; 6存梁时,每片梁均应按施工图设置桥铭牌,并应标明 梁号、梁长、梁重、曲线半径、制造工厂及制造时间,梁号应为 全线统一编号; 7应具有防止轨道梁及其附件损伤的措施。

3.3.1PC轨道梁安装前应符合下列规定:

NY/T 3915-2021 蜂花粉干燥技术规范3.3预应力混凝土轨道梁运输与安装

1施工作业队伍应经过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作业人员应 持证上岗; 2PC轨道梁线路平面布置图、纵断面布置图、支座安装 图及相关技术文件应齐全: 3设计单位已向施工单位进行技术交底; 4经现场检查确认,PC轨道梁及安装配套组件符合设计 技术要求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产品合格证和检验报告资 料已具备; 5安装PC轨道梁的墩台基座板锚箱应先行施工完毕,经 检查验收合格并应有合格证明资料; 6安装PC轨道梁的墩台位置与相邻其他构筑物的限界距 离应符合设计要求; 7PC轨道梁安装所使用的测量仪器、工具应经具有国家 相关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鉴定,并应有合格证明; 8PC轨道梁宜使用平板拖车运输,运输时应有可靠的专 用工装支垫防护措施,并应防止意外冲撞损伤梁体。 3.3.2在轨道梁上使用专用设备以行走方式架设安装PC轨道 梁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专用设备应满足下列要求: 1)应满足PC轨道梁线路设计的纵向坡度、曲线半径、 横向超高条件下的运输和架设安装要求; 2)应满足线路上采用的特殊梁前后的PC轨道梁的架设 安装要求; 3)应满足隧道内的PC轨道梁的架设安装要求; 4)应满足PC轨道梁的设计允许荷载要求; 5)应有可靠防止损伤PC轨道梁的专用吊装工具; 6)应有合格架设安装的证明书,并应经过现场试验证明

架设安装运行可靠; 架设安装PC轨道梁时,架梁基地应满足下列要求: 1)应有运梁平板拖车安全进出运梁的硬化路面道路: 2)应有临时存放一定数量PC轨道梁的场地及设施; 3)应有组装专用设备和吊运PC轨道梁的起重机及附属 设施; 4)应有吊运PC轨道梁的.可靠的专用吊装吊具及防护 垫具; PC轨道梁架设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 1)PC轨道梁架设安装时,墩台盖梁基座板表面应光洁 平整,支座锚箱内应排水畅通,无积水、洁净;本工 序应作隐蔽工程记录; 2)在PC轨道梁架设的墩台盖梁基座板面上,应标出安 装中心十字线及其延长线的标记: 3)在架设安装时,应采取可靠措施防止损伤梁体表面及 支座、支座配套组件、接缝板座和板表面防腐层; 4)支座下摆与凸轮相接触的表面应光洁平整: 5)凸轮、调整片、活动板、盖板以及楔紧块组件相互接 触的表面应光洁平整; 6)支座锚固螺栓配件组装以及锚固螺栓顶部的方向指示 块与底部的球面螺母座的组装方向应符合设计要求; 7)梁两端支座的四个受力点应均匀接触受力,不得出现 三点受力情况; 8)支座锚固螺栓的螺纹应先行涂抹润滑油脂后再进行安 装;·锚固螺栓安装应垂直,紧固每根螺母的预紧力矩 应均匀,预紧力矩宜为800N·m~840N·m,预紧后 应作标记;安装防松螺母时,锚杆螺柱应高出螺母顶 面3个螺距,高出部分的螺纹应用润滑油脂涂抹防护; 9)PC轨道梁支座抗剪椎处的楔紧块安装应整齐,紧固 应可靠,较薄的楔紧块应安装在较厚的楔紧块中间,

差应满足热胀冷缩的要求; 11)接缝板与预埋板座间的接触表面应光洁平整,安装后 应密贴;接缝板紧固螺栓及弹簧垫圈应无锈蚀,紧固 螺栓安装预紧后,螺栓顶面应低于接缝板表面1mm以 上,紧固螺栓的预紧力矩宜为150N·m~160N·m 12)接缝板上表面与梁体混凝土表面的高差值,不应超过 2mm;任意两块接缝板间的高差值,不应超过2mm。 3.3.3使用汽车式起重机方式或用其他方式架设安装PC轨道 梁应满足下列要求: 1应具备该线路架设PC轨道梁的条件,架设措施应能满 足设计要求; 2应具有能防止损伤梁体的专用吊装工具; 3 应有符合安全要求的进出场道路、作业场地; 4 应符合本规范第3.3.2条第3款的要求。

梁应满足下列要求: 1应具备该线路架设PC轨道梁的条件,架设措施应能满 足设计要求; 2应具有能防止损伤梁体的专用吊装工具; 3 应有符合安全要求的进出场道路、作业场地; 4 应符合本规范第3.3.2条第3款的要求。

3.4.1轨道梁架设安装后,应连接成连续、平直、圆顺的线路 并应满足下列的调整要求: 1线形调整应在架设安装一批连续及一定数量的轨道梁以 后进行; 2应按上下行线路同向、同时进行线形调整; 3平曲线段的线性调整应从圆曲线处开始GB/T 27639-2011 结核病病原菌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向两端延伸 调整; 4 线性调整应按下列顺序进行: 1)调整相邻梁端面的梁缝及支座下摆与锚箱基座板抗剪 样之间的间隙;

2)调整梁体垂直度及横坡超高值; 3)调整梁体中心线间距及线路中心线; 4)调整梁端连接处的水平线形和竖向线形矢高; 5)调整轨道梁线路梁端轨面绝对标高。 3.4.2PC轨道梁相邻端面之间的梁缝调整应符合下列规定: 1调整时,应先测量不少于已经架设安装的连续5榻PC 轨道梁端面之间的梁缝宽度,以及每榻PC轨道梁支座下摆同墩 台锚箱基座板抗剪样间的纵向间隙; 2梁缝宽度调整应满足下列要求: 1)设计值应为±10mm; 2)PC轨道梁支座下摆与墩台锚箱基座板抗剪样之间的 纵向间隙不应小于15mm,并应能安装上一组楔紧块。 3.4.3PC轨道梁垂直度及横坡超高调整应符合下列规定: 1梁体支座的四轴均应接触受力,不得有三点受力情况; 调整后允许误差不应大于7/1000rad; 2相邻梁端的接缝板之间的高低差应小于2mm。 3.4.4上下行线路的轨道梁中心线间距调整应符合下列规定: 1直线段PC轨道梁的中心线间距6应为b+25mm(b为中 心线线间距); 2曲线段PC轨道梁的中心线间距b应为(b+W)寸25mm (W为曲线加宽值); 3直线钢箱轨道梁的中心线间距b应为b+25mm; 4PC轨道梁和钢轨道梁的中心线间距检测点,应是梁体 两端和跨中的中心线对应点; 5轨道梁线路中心调整检测实际位置与设计位置的偏移误 差应满足下列要求: 1)直线PC轨道梁每个墩台连接处应小于25mm; 2)直线钢轨道梁每个墩台连接处应小于10mm; 3)曲线PC轨道梁每个墩台连接处应小于25mm; 4)曲线钢轨道梁每个墩台连接处应小于10mm。

3.4.2PC轨道梁相邻端面之间的梁缝调整应符合下列规定: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