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 1956-2022 地热动态监测规范.pdf

DB11T 1956-2022 地热动态监测规范.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0.2 M
标准类别:城镇建设标准
资源ID:270157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DB11T 1956-2022 地热动态监测规范.pdf

.2.1监测站点分为重点监测站点、普通监测站点和背景监测站点。 .2.2重点监测站点,应符合下列规定: a 浅层地热能应用建筑面积在10000m以上的项目; b 位于浅层地热能集中开发利用区域内的项目; 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区域及周边的地温、水位、水质等地质环境因素发生明显变化的项目; d 重点监测站点应设生产监测并和专门监测并,同时应对热泵系统热源侧总管温度、流量或抽灌 量等进行监测: e 宜采用自动化监测方式,监测频率应不少于1次/小时,对于不能采用自动化监测方式的监测 站点,可采用人工监测,监测频率应不少于3次/月。 .2.3 普通监测站点,应符合下列规定: 浅层地热能应用建筑面积在10000m以下的项目; b) 周边浅层地热能利用程度不高或地质环境因素未出现明显变化的项目; 浅层地热普通监测站点应设生产监测井,同时应对热泵系统热源侧总管温度、流量或抽灌量等 进行监测; d 宜采用自动化监测方式,监测频率应不少于1次/天,对于不能采用自动化监测方式的监测站 点,可采用人工监测,监测频率应不少于1次/月。

6.2.4背景监测站点,应符合下列规定

用于监测区域地质环境背景,包括地温、水位、水质等,周边应无浅层地热能利

TTAF 061-2020 车载T-BOX信息安全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DB11/T 19562022

b)浅层地热背景监测站点应结合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情况、资源赋存条件和管理需求进行布设; c)在平原区每100km宜不少于1眼,对于重点功能区和规划重点发展区应加大监测密度; d 宜采用自动化监测方式,监测频率应不少于1次/月,对于不能采用自动化监测方式的监测站 点,可采用人工监测,监测频率应不少于1次/季,

6.3.1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监测应符合下列规

应监测所有水井的水温、水位、水质变化; 应监测抽水井的抽水量和回灌井的回灌量; C 宜在水井影响半径内布设不少于1个专门监测井,监测场区地温、水位、水质变化: 监测并的布置应考虑地下水流动方向,对于抽水并应重点监测地下水流动的上游,对于回灌并 应重点监测地下水流动的下游; 在竖直方向上,专门监测井的深度应不小于水井的深度。 6.3.2 竖直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监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地温场监测井的类型应包括生产监测井和专门监测井,对换热孔及周边地温、地温背景值进行 监测,监测并数量应不少于换热孔数量的2%: b) 生产监测井应在布孔区中心和边缘选择换热孔进行布设,用于监测资源开采对地温场影响的专 门监测井应设置在布孔区内部和边缘,监测背景参数的专门监测井应布设于布孔区换热影响范 围以外,距离布孔区边缘应不小于10m; C 监测并布置应考虑地下水流动方向,布孔区域的地下水流动上游和下游均应监测: d 监测井的深度应不小于换热孔的深度。

6.3.3水平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监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a)应在地理管理设区中心和边缘均布设测温探头, 监测换热孔及周边区域地温场; b 宜在地埋管埋设区温度影响范围以外布设测温探头,监测资源开采区地温背景值,监测位置应 在地埋管换热影响范围以外,一般应不小于10m C 所有地埋管埋设层均应监测。 6.3.4热泵系统热源侧总管温度、流量监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应选择管道满液的位置监测: b) 插入式温度探头应达到管道中心。 6.3.5 地下水水质监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宜选择地质环境影响区内的水井进行水质监测; b 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应对所有抽、灌井进行水质监测; 地下水水质监测可采用现场在线监测、采样现场检测或采样送实验室检测等方式: 地下水水质监测指标宜参照GB/T14848的规定,现场采样、样品管理、水质检测方法应符合 HJ164的规定; e 现场在线监测时间间隔宜不大于1个月,采样检测时间间隔宜不大于3个月,

3.5地下水水质监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宜选择地质环境影响区内的水井进行水质监测; 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应对所有抽、灌井进行水质监测; 地下水水质监测可采用现场在线监测、采样现场检测或采样送实验室检测等方式; d 地下水水质监测指标宜参照GB/T14848的规定,现场采样、样品管理、水质检测方法应符合 HJ164的规定; e)现场在线监测时间间隔宜不大于1个月,采样检测时间间隔宜不大于3个月

6.4.1水并温度监测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DB11/T19562022

c)水井温度应分层监测,测温探头应置于多年最大动水位以下,结合含水层情况排布,也可均匀 排布,间距宜不大于20m。 4.2水位监测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a)水位监测设备量程应大于水位多年最大变幅,精度应不低于满量程的土0.2%; b)水位监测探头应采用并内埋设方式,应置于多年最大动水位以下。

6.4.3地埋温度监测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b 竖直地埋温度传感器安装方式可采用地埋管外埋设、地埋管内埋设或单独埋设; C 地埋管地源热泵项目中,竖直地埋温度传感器测温探头可按照地层岩性排布,也可均匀排布, 间距宜不大于10m,变温带温度传感器宜加密至间距2m,不同监测孔内的温度传感器排布深度 应相同; d 地下水地源热泵项目中,竖直地埋温度传感器排布方式应与水井温度传感器排布方式相同: e)水平地埋温度传感器安装方式可采用地埋管外埋设或单独埋设,传感器的间距宜不大于20m 6.4.4 管道温度监测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a 管道温度监测设备量程应大于管道温度多年最大变幅,精度应不低于土0.2℃; 管道温度监测宜采用插入式温度传感器,当传感器为后期安装且管道不可开孔时,可采用贴片 式温度传感器。

6.4.5管道流量监测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抽水回灌流量监测设备量程应大于单井最大可开采(回灌)量,循环流量监测设备量程应大于 系统设计最大循环流量,精度等级应不低于土0.5%; b 流量监测宜采用管段式流量计,当流量计为后期安装且不能破坏原管道时,可采用外加式超声 波流量计。

数据采集传输设备应具备现场数据存储和远程传输功能,可设置数据采集传输频率间隔应不大 于1h,可存储数据时长应不少于1年; b 可通过多种方式作为供电电源,宜能满足野外稳定运行不少于3个月的供电需求; c)设备应具备防潮防尘功能,防护等级应不低于IP65。 6.4.7应按设备校验周期要求定期进行校验。

7.1.1监测数据平台应设置在独立空间内,且环境条件满足温度、湿度、洁净度、供电等的要求 7.1.2监测数据平台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程序均应能够持续稳定运行。 7.1.3宜配置监测数据平台移动客户端,提高运行维护及时性。 7.1.4监测数据平台应设置分级管理权限,

2.1监测数据平台应包含各监测站点的位置、规模、类型等信息,并可查询、统计、生成报表 2.2监测数据平台应能随时查看各监测站点监测设备运行状态。

DB11/T 19562022

7.2.3监测数据平台应具有站点连接分级预警功能,并可设置预警限值和报警途行

7.3.1监测数据平台应能随时读取各监测站点原始监测数据。 7.3.2监测数据平台应具有监测数据存储、显示、检索、分析、导出功能。 7.3.3监测数据平台应具有数据变化分级预警功能,并可设置预警限值和报警途径

7.3.1监测数据平台应能随时读取各监测站点原始监测数据。

8监测系统运行维护与管理

8.1水热型地热动态监测系统运行维护与管理

a)计量表每季度巡查应不少于1次,保证准确计量和数据的正常传输: b)计量表宜每2~3年返厂清洗标定1次。 8.1.2 远程自动水位监测仪维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a) 专门压力监测点应设置保护设施,监测井或保护设施损坏后应立即修复; b) 远程自动水位监测仪每个月巡查应不少于1次; C) 远程自动水位监测仪应每年返厂保养标定1次, 8.1.3 温度计维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a 温度计应每季度巡查1次; b 温度校对和人工测量的量具应每年利用标准量具校验1次。 8.1.4 井温自动监测仪维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a) 井温自动监测仪应每季度巡查1次; b) 并温自动监测仪应每年返厂保养标定1次; 并温校对和人工测温的量具应每年利用标准量具校验1次

8.2浅层地热动态监测系统运行维护与管理

8.2.1现场巡视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 a)巡视检查工作宜包括对现场监测设备配电、运行、线路状况等进行检查,除尘、除潮; b)发现存在故障隐患应及时调试、维修或更换;

8.2.1现场巡视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 a)巡视检查工作宜包括对现场监测设备配电、运行、线路状况等进行检查,除尘、除潮; b 发现存在故障隐惠应及时调试、维修或更换; 监测站点每年度现场巡视检查应不少于2次。 8.2.2 现场设备维修应符合下列规定: a 监测数据平台检查或现场视检查发现站点现场故障,应进行现场故障排查维修: 并口固定坐标、校核水准点、基点高度等发生移位或损坏,应及时修复或校核 8.2.3 监测数据校核应符合下列规定: a) 通过仪器设备自动采集的数据应通过人工方式进行定期校核,人工校核每年应不少于2次,对 监测数据校验误差大于设备测量精度的监测设备应进行及时更换; b 水质监测数据的校核应采用现场平行样和现场空白样检测数据,每批采集水样的现场平行样应 不少于10%,现场空白样应不少于1件。

a)对于依托项目停用或监测设备损坏严重无法修复的监测站点,宜选取类似条件项目进行

DB11/T19562022

b)对于监测站点地下监测设备损坏且具备补充钻探条件的,宜进行补充钻探完善监测站点; c)应根据每年新增项目、新的研究成果、管理和研究需要,增设监测站点、调整监测内容或监测 频次。

8.2.5数据采集存储应符合下列规定:

a)数据监测时间间隔应符合不同参数监测需求,现场采集数据时间间隔宜不超过30d; b 数据远程采集时,传输网络可采用互联网或无线通讯网络,互联网宜采用专线,确保数据能够 实时远传回监测数据平台,并按照数据监测时间间隔实时采集; c)监测数据宜做现场存储,能够远传回监测数据平台的数据应同时在监测数据平台做存储备份 刻盘保存,防止意外丢失或损坏

8.3监测数据平台维护与管理

9监测资料管理与成果报告编制

9.1.1数据管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a)对监测数据应进行自检、互检、抽检三级检查; b)应对监测数据做好备份,防止数据意外丢失和损坏; c)监测单位应对监测数据进行保密

9.1.2档案管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a)应建立地热动态监测工作档案,对人工巡查、人工测量、设备维修、设备安装、平台维护等做 好记录存档; b 水热型地热动态监测记录表见附录B,浅层地热动态监测记录表见附录C; c)监测系统调整时,应及时对档案进行更新。

9.2.1资料整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a)应按季度和年度对地热开采量、地热回灌量、地热流体压力、地热流体化学成分、地热流体温 度、热储温度数据进行整理汇总; 按照区县、热田、热储和用途等进行分类统计。 9.2.2 编制动态监测报告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应按季度和年度编制动态监测报告; b) 报告主要阐述地热开发利用情况及开发引起的压力、温度、化学成分等变化,分析研究开发对 热储的影响,提出地热开发利用及管理、保护的建议措施; C报告提纲可参考附录D。

DB11/T 19562022

9.3浅层地热动态监测资料整理与成果报告编制

9.3.1资料整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a)对于温度、水位等监测数据,应每月对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及质量审核,标注异常数据并进行复 核; 对于水质等人工检测数据,应在检测完成后及时整理数据并做质量审核,标注异常数据,条件 具备时应复测; C 分析内容包括监测项目情况、区域地温场影响分析、地下水水位影响分析及地下水水质影响分 析; d 数据分析评价方法参照NB/T10274的规定。 .3.2 编制动态监测报告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应按季度、年度进行阶段性成果资料整理和总结,编写年度监测报告; b 成果报告应主要阐述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对地下温度、水位、水质等地质环境因素的影响规律 并给出风险评估及措施建议; 报告提纲可参考附录E。

a)对于温度、水位等监测数据,应每月对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及质量审核,标注异常数据并进行复 核; 对于水质等人工检测数据,应在检测完成后及时整理数据并做质量审核,标注异常数据,条件 具备时应复测; C 分析内容包括监测项目情况、区域地温场影响分析、地下水水位影响分析及地下水水质影响分 析; d 数据分析评价方法参照NB/T10274的规定。 .3.2 编制动态监测报告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应按季度、年度进行阶段性成果资料整理和总结,编写年度监测报告; b 成果报告应主要阐述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对地下温度、水位、水质等地质环境因素的影响规律 并给出风险评估及措施建议; 报告提纲可参考附录E。

DB11/T19562022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热矿水全分析检验项目表

表A热矿水全分析检验项目表

DB11/T 19562022

B. 1 水位校正记录表

表B.1水位校正记录表

B.2水位测量记录表

DB11/T19562022

表B.2水位测量记录表

DB11/T 19562022

表B.3试样现场记录表

B.4地热开采量监测记录表

DB11/T19562022

表B.4地热开采量监测记录表

DB11/T 19562022

B.5地热回灌情况监测记录表

地热回灌情况监测记录

DB11/T19562022

表C.1浅层地热动态监测站点基本情况表

DB11/T 19562022

C.2监测数据校核记录表

DB11/T19562022

DB22T 2590-2016 汽车用铝合金板材塑性应变比(r 值)的测定DB11/T 19562022

表C.4水样取样记录表

地热动态监测年度报告提纲 1前言 目标任务、工作完成情况及质量评述等 2地热监测的地热地质条件 3地热动态监测系统的设置 4地热资源开采量及利用分析 4.1按照热田监测统计 4.2按照区县监测统计 4.3按照用途监测统计 4.4多年开发利用统计 5热储压力和水位分析 5.1垂向压力监测及变化特征 5.2平面压力监测及变化特征 6地热流体化学分析 6.1地热流体取样统计 6.2地热流体化学类型 6.3地热流体典型化学成分变化特征 7地热流体温度分析 8地热回灌分析 8.1回灌量、回灌温度和回灌水位监测及变化特征 8.2井温监测及变化特征 8.3回灌流体化学成分监测及变化特征 9地热动态变化分析及趋势预测 10结论和建议 10.1 结论 10.2 建议

DB11/T19562022

GB 6728-86 结构用冷弯空心型钢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DB11/T 19562022

附求E (资料性附录) 浅层地热动态监测年度报 1前言 目标任务、工作完成情况及质量评述等 2浅层地热能赋存条件及利用现状 2.1北京市浅层地热能资源赋存条件 2.2北京市浅层地热能资源开发现状 3监测系统情况 4监测成果分析 4.1地层原始温度分析 4.2浅层地热能利用对地温场影响分析 4.3浅层地热能利用对地下水位的影响分机 4.4浅层地热能利用对地下水质的影响分析 4.5浅层地热能利用项目与地质条件的适应性分析 5结论及建议 5.1结论 5.2建议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