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T 2175-2021 水利工程施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实施指南.pdf

DB41/T 2175-2021 水利工程施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实施指南.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8 M
标准类别:环境保护标准
资源ID:269698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DB41/T 2175-2021 水利工程施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实施指南.pdf

企业应建立安全教育培训制度,明确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培训工作的归口部门、培训对象、 及培训要求

5.3.3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为有效管控安全风险,强化源头管理,规范和指导安全风险的分级管控,企业应制定安全 管控制度,明确开展风险辨识、风险分析、风险评价的工作内容、程序、方法及工具等。针对! 的风险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明确管控层级、责任部门及责任人等。

TTAF 077.8-2020 APP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最小必要评估规范 录像信息5. 3. 4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责任的落实,企业应健全完善隐惠排查 度,根据隐患的分类及层级,明确隐患排查治理的工作程序、方法和工具,以及排查范围、排查 排查频次、隐惠判定与报告、治理措施 与执行标准等

5.3.5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考核奖惩制度

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考核奖惩制度,是构建双重预防体系建设长效工作机制的保障,企业应制定双重 预防体系建设考核奖惩制度,明确考核奖惩的标准、方式方法及考核频次等,纳入安全绩效考核指标, 定期监督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员工工资薪酬挂钩。

5.4.1企业应对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所需的相关知识开展分层次、有针对性的全员培训。 5.4.2企业应明确人员培训的责任部门、目标、内容、对象、时间,细化保障措施。 5.4.3企业应组织开展职工全员安全培训,从业人员应熟悉相关法规、标准和制度的要求,掌握本岗 位危险源辨识、风险分析、风险评价、风险管控、隐患排查治理的知识和技能。 5.4.4企业主要负责人和主要管理人员应具备与本企业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安全风险管控 和隐患排查治理的知识与能力。 5.4.5企业安全管理技术人员应具备正确履行岗位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职责的知识与能力, 企业宜每年对安全管理技术人员至少组织一次风险管理、辨识评估、隐患排查治理知识培训。 5.4.6对进入施工现场从事服务和作业活动的相关方以及检查、参观、学习、实习等外来人员进行风 险宣讲告知,并保存记录。宣讲告知内容主要包括企业和项目安全规定、作业安全要求、作业活动可能 接触到的风险、应急知识等。

企业风险点宜分为以下五个类别

DB41/T 21752021

a)施工作业类:明挖施工,洞挖施工,石方爆破,填筑工程,灌浆工程,斜井竖井开挖,地质 缺陷处理,砂石料生产,混凝土生产,混凝土浇筑,脚手架工程,吊篮工程,模板工程及支 撑体系,钢筋制安,金属结构制作、安装及机电设备安装,建筑物拆除,配套电网工程,降 排水,水上(下)作业,有限空间作业,高空作业,管道安装,其他单项工程等。 机械设备类:运输车辆,特种设备,起重吊装及安装拆卸等。 设施场所类:存弃渣场,基坑,爆破器材库,油库油罐区,材料设备仓库,供水系统,通风 系统,供电系统,修理厂、钢筋厂及模具加工厂等金属结构制作加工厂场所,预制构件场所, 施工道路、桥梁,隧洞,围堰等。 d)作业环境类:不良地质地段,潜在滑坡区,有毒化学品泄漏环境等。 e)其他类

6.1.2.1排查内容

排查内容应包括施工现场的办公区、生活区、作业区以及周边建筑物、构筑物、山体等可能导 风险的物理实体、作业环境、作业空间、作业行为、管理情况等。

6. 1. 2. 2排查方法

企业宜按职责分工对施工全过程进行风险点排查: 风险点排查前应广泛收集工程项目相关资料: b) 企业应组织技术、安全、质量、设备、材料等专业人员,按照施工工艺流程,从不同的施工 阶段、施工场所、设备设施、作业活动等方面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抖 香。

6.1.2.3风险点确认

施工场所、设备设施、作业活动等方面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排查,形成项目风险 点清单报企业安全主管部门;企业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对风险点清单进行审核确认并汇总,形成包括风险 点名称、类型、可能导致事故类型及后果和区域位置等内容的风险点清单,

6. 2. 1. 1直接判定法

危险源辨识应先采用直接判定法,不能用直接判定法辨识的,可采用其他方法

6. 2. 1. 2工作危害分析法(JHA)

运用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对作业活动开展危险源辨识时,应在对作业活动划分为作业步 内容的基础上,系统地辨识危险源,填写辨识分析记录。在作业活动划分时,可以采取按区域工 作业任务划分的方法,或几种方法的有机结合。

6. 2. 1.3安全检查表法 (SCL)

DB41/T21752021

运用安全检查表法(SCL)对场所、设备或设施等进行危险源辨识,应将设备设施按功能或结构划 分为若干检查项目,针对每一检查项目,列出检查标准,对照检查标准逐项检查并确定不符合标准的情 况和后果,填写辨识分析记录,

6.2.2危险源辨识范围

6.2.3危险源辨识实施

6.2.3.1全面辨识

按照GB/T13861的规定,对潜在的作业人员行为、设备设施状态、作业环境条件、安全管理状况等 害因素进行全面辨识。在自然环境、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工程自身特点、周边环境以及工程管理等 面需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a 自然环境因素:台风、暴雨、雷电、冰電、冬期施工、夏季高温、汛期雨季等。 b 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因素:触变性软土、流砂层、浅层滞水、(微)承压水、地下障碍物、 沼气层、断层、破碎带等。 C 周边环境因素:城市道路、地下管线、轨道交通、周边建筑物(构筑物)、周边河流及防汛 墙等。 d 施工机械设备等方面的因素。 e 建筑材料与构配件等方面的因素。 施工技术方案和施工工艺的因素。 g 施工管理因素:制度不健全、职责不明确、培训不到位等。

6. 2. 3. 2重新辨识

危险源辨识是动态的过程,当下列情形发生时,应重新开展危险源辨识: a 与风险评估和实施必要的控制措施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发生变化的 6) 施工现场周边环境发生变化的; C 施工工艺和技术发生变化的; 应急管理和应急资源发生重大变化的: e 企业组织机构变动的; f 实施了重大事故隐患治理的; g 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

6. 3. 1风险分析

DB41/T 21752021

6.3.1.1企业应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严重性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理解风险性质,确定风 险等级。 6.3.1.2企业应按照GB6441的规定对危险因素进行分类,划分为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

6.3.1.1企业应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严重性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理解风险性 险等级。

3.1.2企业应按照GB6441的规定对危险因素进行分类,划分为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 重伤害、触电、火灾、高处坠落、容器爆炸、中毒和室息等。

6.3.2风险分析准则

6.3.3风险等级评价

危险源的风险等级评价宜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法),一般危险源LEC法风险评价附 录A给出了进一步的信息。评价时,L(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和C(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的取值应建立在企业现有控制措施的基础上,并遵循从严从高的 原则

企业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风险分级,根据风险危险程度,按照从高到低的原则划分为重大风险、 交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四个风险级别,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表示。 a)重大风险/红色。指现场的作业条件或作业环境非常危险,现场的危险源多且难以控制,如继 续施工,极易引发群死群伤事故,或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属于不可容许的危险,当风险涉及 正在进行中的作业时,应暂停作业。 b 较大风险/橙色。指现场的施工条件或作业环境处于一种不安全状态,现场的危险源较多且管 控难度较大,如继续施工,极易引发一般生产安全事故,或造成较大经济损失。属于高度危 险,当风险涉及正在进行中的作业时,应采取应急措施。 c)一般风险/黄色。指现场的风险基本可控,但依然存在着导致生产安全事故的诱因,如继续施 工,可能会引发人员伤亡事故,或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属于中度危险,应采取安全管理控 制措施。 d 低风险/蓝色。指现场所存在的风险基本可控,如继续施工,可能会导致人员伤害,或造成 定的经济损失。属于轻度危险和可容许的危险,虽不需要增加另外的控制措施,但需要在工 作中逐步加以改进。

6. 3. 5 确定重大风险

企业应按照“从严从高”、“应判尽判”的原则确定重大风险,提高管控层级。对有下列情形之 的,基于事故发生后果的严重性,无论评价级别为何种等级,可直接判定为重大风险的情形有: a)构成重大危险源的; b)构成重大事故隐患的; C)违反法律、法规及国家标准中强制性条款的:

DB41/T 2175202

d)具有中毒、爆炸、火灾、室息等危险的场所,现场作业人员在3人以上的; 本企业发生过死亡、重伤、职业病、重大财产损失事故,或三次及以上轻伤、一般财产损失 事故,且现在发生事故的条件依然存在的; 涉及特种设备设施类装置的; g 涉及动火、有限空间、吊装、盲板抽堵、动土、断路、高处、设备检维修、临时用电等九大 危险作业的; h 涉及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的作业场所; 法律法规、规范等规定的其他情形。

6.3.6风险点级别确定

当一个风险点包含多个危险源,按风险点申各危险源评价出的最高风险级别作为风险点的统 6.4风险控制措施

当一个风险点包含多个危

3.4.1风险控制措施的

6.4.1.1风险控制措施应从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教育、个体防护、应急处置等方面识别并 平估现有控制措施的有效性。现有控制措施不足以控制此项风险,应提出建议或改进的控制措施 6.4.1.2风险控制措施的选择应考虑可行性、可靠性、先进性、安全性、经济合理性、经营运行情况 及可靠的技术保证和服务。 6.4.1.3机械设备类危险源的控制措施通常包括:荷载限制装置、限位装置、保护装置、防护设施、 通信装置、防坠装置、避雷装置等设备本身带有的控制措施和检查、检测、验收、维修保养等常规的管 理措施。 6.4.1.4施工作业类、设施场所类、作业环境类和其他类危险源的控制措施通常考虑以下方面:管理 制度健全性、操作规程的完备性、管理流程合理性、作业环境可控性、作业对象完好状态及作业人员技 术能力等方面。

6.4.2重大风险控制措施

2.1对于重大风险应采取较高级别的风险控制方法。 2.2需通过同时实施多种控制措施才能控制的重大风险,应制定相应的控制目标和具体实施方案 2.3属于经常性或周期性工作中的不可接受风险,要制定新的管理文件(程序或作业文件)或 来的文件,文件中应明确规定对该种风险的有效控制措施,并在实践中落实这些措施。

6. 4. 3常用风险控制措施

水利工程所涉及风险控制措施应符合SL398、SL399、SL400、SL401等的规定,常用风险控制措 施如下。 a)工程技术措施。工程技术措施是指作业、设备设施本身固有的控制措施,包括直接安全技术 措施、间接安全技术措施、指示性安全技术措施等,并按照消除、预防、减弱、隔离、连锁、 警告的等级顺序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 6 制度管理措施。制度管理措施应包含成立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安全 技术操作规程、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组织专家论证、开展安全技术交底、对安全生产过程进 行监控、进行安全检查、对设备设施进行技术检测以及实施安全奖惩等。 C 培训教育措施。培训教育措施应包含企业主要负责人及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培训、从业人员三 级安全教育培训和年度安全教育培训、特种作业人员继续教育培训、体验式安全教育培训及 其他安全培训等。

DB41/T 21752021

d)个体防护措施。个体防护措施应至少包含JGJ184中规定配备和使用的劳动保护用品。 e)应急处置措施。应急处置措施应包含风险监控、预警、应急预案制定、现场处置方案制定、 应急物资准备及应急演练等。

6.4.4控制措施有效性评审

风险控制措施应在实施前针对以下内容进行评审并形成记录: a) 措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b) 是否使风险降低至可接受风险; c) 是否产生新的危险源或危险有害因素; d)是否已选定最佳的解决方案。

6.5.1.1遵循风险越高管控层级越高的原则,对于操作难度大、技术含量高、风险等级高、可能导致 亚重后果的作业活动应重点进行管控。 3.5.1.2强化风险分级管控基本原则是风险越大,管控级别越高;上一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一级必 须同时负责管控,并逐级落实具体措施。 6.5.1.3管控层级可进行增加、合并或提级。 6.5.1.4管控层级为四级,分别为企业级、项目级、施工班组级和岗位级,风险点分级管控及企业内 部责任划分见表1。

表1风险点分级管控及企业内部责任划分

6.5.2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企业应结合企业实际情况,编制风险分级管

6.6.1区域安全风险四色分布图

6.1.1项目部宜将作业场所、生产设施等区域存在的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降 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在总平面布置图或地理坐标图中,并设置在施工现场醒目位置, 位从业人员和外来人员公示施工现场安全风险分布情况。 6.1.2“区域安全风险四色分布图”应根据不同施工阶段和施工现场风险点变化适时更新调整

6.6.2作业安全风险比较图

DB41/T 2175202

6.6.2.1项目部应利用统计分析的方法,采取柱状图、饼状图或曲线图等将难以在平面布置图、地理 坐标图中标示风险等级的作业活动、施工工序、工作岗位按照风险等级从高到低的顺序标示出来,并在 醒目位置或作业区域等将作业风险比较图对员工进行公告。 6.6.2.2风险比较可以按照分部分项工程作业危险程度进行比较,也可以按照动火作业、有限空间作 业、危险物品运输等作业活动,或按照起重设备安拆工、电工、架子工、钢筋工等作业工种进行风险比 花

6.6.4重大安全风险公告栏

6.6.5其他警示标志

项目部应按照规定要求,在施工现场入口处、施工起重机械、临时用电设施、脚手架、出入 楼梯口、电梯井口、孔洞口、桥梁口、隧道口、基坑边沿、爆破物及有害危险气体和液体存放 安全风险的场所和危险部位,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安全警示标志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

通过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企业应至少在以下方面有所改进: 全体人员熟悉、掌握风险分级管控的相关知识、方法,安全意识得到提升,降低安全风险 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b) 原有管控措施得到改进,或者增加新的管控措施降低风险等级; 重大风险的公示、标识牌、警示标志得到保持和改进; d 作业人员风险分级认识能力得到提升; e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制度得到改进和完善; f 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得到改进,风险分级管控措施得到完善。

7.1.1根据隐患整改、治理和排除的难度及其可能导致事故后果和影响范围,隐患分为一般 和重大事故隐惠。 7.1.2水利工程施工重大事故隐宜采用直接判定法,按照附录C 给出的依据选择。

基础管理类隐患包括以下方面存在的问题或缺陷:

a) 生产经营单位资质证照; b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人员; c) 安全生产责任制; d)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e) 教育培训; f) 安全生产管理档案; g) 安全生产投入; h) 应急管理; i) 职业卫生基础管理; 相关方安全管理。

7.2.2生产现场类隐患

DB41/T2175202

生产现场类隐患包括以下方面存在的问题或缺陷 a) 设备设施; b) 场所环境; c 从业人员操作行为; d) 消防及应急设施; e) 供配电设施; f) 职业卫生防护设施; g 辅助动力系统: h) 现场其他方面

7.3.1隐患扭查清单分类

企业和项目部各层级在任风 依据确定的各类风险点、危险源的全部控制 基础安全管理要求,编制隐惠排香 附求

7.3.2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

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应依据基础管理相关内容要求,逐项编制排查清单,包括排查项目、排查 内容、排查标准、排查方法与频次等。排查项目应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法律、法规、规范中有关施工安全管理要求: b)SL721规定的安全技术措施和专项施工方案; c)企业资质、安全生产许可证、工程项目施工许可证、工程承包合同等有关证照资料。

7.3.3施工现场类隐患排查清单

7.3.3.1生产现场类隐患排查清单应以各类风险点为基本单位,依据风险分级管控体系中各风险点的 控制措施和标准、规程要求,编制该排查单元的排查清单。 7.3.3.2隐惠排查清单应涉及全部作业活动及设施、部位、场所、区域所包含的危险源控制措施的内 容,主要体现在施工现场人的因素,物的因素和环境因素等方面。 7.3.3.3排查内容为风险分级管控清单中工程技术、管理、培训教育、个体防护、应急处置等各类管 控措施。排查方法由企业、项目部根据排查类型和排查周期确定。 7.3.3.4隐患排查清单主要内容应包含与风险点对应的作业活动及设施、部位、场所、区域名称、排 查内容、排查标准、排查方法及频次等,

DB41/T 2175202

7.5.1隐患排查类型

7. 5. 1. 1且常隐患排查

日常隐患排查是指施工作业班组、施工作业人员的交接班检查和作业中的检查,以及项目部专职安 全生产管理人员和设备管理人员、电工等专业技术人员的日常性检查,排查项目主要包括: a 施工班组在交接班前后组织一次隐患排查,施工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随时进行隐患排查; b 项目部安全员每天在施工现场开展安全检查,并现场监督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专 项施工方案实施; c) 设备管理员针对施工现场设备每天进行一次排查: d电工对施工现场施工用电每天进行一次巡查,

7.5.1.2综合性隐患排查

综合性隐惠排查是指以保障安全生产为目的,以安全责任制、各项专业管理制度和安全生产管理制 度落实情况为重点,由企业或项目部各相关专业人员和部门(分包单位、施工班组)共同参与的全面检 查。其中,企业(或分公司)至少每两月组织相关专业人员进行一次全面的排查;项目部至少每月组织 相关专业人员进行一次全面的排查

7. 5. 1. 3专项隐患排查

项德惠排省十要定针对本 进行的检查,以及对危险性 分部分项工程进行的隐患排查。专项隐患排查应制定工作方案,隐患排查工作方案中应明确排查 如:组织人员、排查方式方法、 工作程序等

7.5. 1.4季节性隐患排查

季节性隐患排查是指根据各季节施工特点开展的隐患排查,企业应至少在春季、夏季和冬季分别组 织开展一次排查,排查重点主要包括: a)春季以防风、防触电、防解冻塌、高处坠落、临边防护、开工复查等; b)夏季以防雷、防风、防洪、防暑降温、高处坠落、临边防护等; c)冬季以防火、防雪、防冻、防滑、防风、高处坠落等。

7.5.1.5重大活动及节假目前隐患排查

重大活动及节假日前隐患排查主要是指在重大活动和节假日前,对施工现场是否存在异常 患,以及应急工作各项措施落实情况等进行的检查。企业应至少在国际劳动节、国庆节、春节 或重大活动前进行一次隐惠排查

7.5. 1. 6 事故类比隐患排查

事故类比隐患排查是对本企业内和同类企业发生事故后的举一反三的安全检查。当本企业施工项 生产安全事故,或其他企业发生比较典型或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时,企业应及时进行事故类比隐患 查。

7. 5. 1. 7 复工前隐患排查

7.5.1.8专家隐患排查

DB41/T2175202

专家隐惠排查是指企业外聘专家对企 的问题和隐患进行的检查。专家隐患我 签订的协议执行,协议中应明确外耳 频次、内容、复查等相关要求。

7.5.1.9企业负责人带班检查

企业负责人带班检查是指由施企业负责人带队实施对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状况及项目负责人带 情况的检查。当工程项目进行超过一定规模的危大工程施工和工程项目出现险情或发现重大事故 ,企业负责人应到施工现场进行带班检查

7. 5. 2排查原则

实施排查时应遵守以下原则: a)以排查项目清单为排查主要内容,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开展排查; b)隐患排查应做到全面覆盖、责任到人,确保横到边、纵到底,及时发现、不留死角: C)隐患排查的结果应与安全目标责任考核挂钩

企业应根据自身组织架构确定排查组织级别,至少应包括企业、项目部(包括专业分包、劳务分包 单位)、施工班组三个级别,隐患排查按下列规定执行: a) 企业级隐惠排查由企业主管安全负责人负责,安全部部长负责具体组织,根据排查的类型组 织相关专业人员参加; D 项目部(包括专业分包、劳务分包单位)级隐患排查由项目经理负责组织排查,根据排查类 型组织相关人员参加; 施工班组级隐患排查由班组长负责组织,施工班组骨干参加

7. 6. 1隐患治理基本原则

隐患治理应按照分级治理、分类实施的原则,治理方案应具有时效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7.6.2隐患治理流程

隐惠排查结束后,应依次开展以下治理工作: a 隐患排查单位应确定每一项隐患的等级(一般事故隐患或重大事故隐患),并将隐患名称、 存在位置、不符合状况、隐患等级、治理期限、治理措施和应急处置方案等信息通过召开会 议、图片讲解、现场公示等形式,向从业人员进行通报; b 企业或项目部在隐患排查中发现隐患,应向隐患存在单位下发隐患整改通知书,对隐患整改 责任单位、措施建议、完成期限等提出要求; 隐患存在单位在实施隐患治理前应组织相关人员对隐患存在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科学的治 理方案和有效的治理措施,并组织人员进行治理:

DB41/T21752021

d)隐患治理结束后,隐患存在单位应向企业或 项目部提交书面的隐惠整改反馈单。隐惠整改反 馈单应根据隐患整改通知单的内容,逐条将隐患整改情况进行回复; e)企业或项目部在接到隐患整改反馈单后,应组织相关人员对隐患整改效果进行验收,并在隐 患整改反馈单上签署复查意见,对未消除的隐患按要求继续整改

7. 6. 3 一般事故隐患治理

对于一般事故隐患,由项目部、施工班组负责人等有关人员负责组织整改。能够立即整改的隐患 组织整改,整改情况要安排专人进行确认;难以立即排除的应根据隐患整改通知单的要求,及时 近,制定整改措施并限期整改

7.6.4 重大事故隐患治理

7.6.4.1企业应对重大事故隐患组织评估,并编写重大事故隐惠评估报告书。评估报告书主要内容应 包括:隐患的类别、影响范围、风险程度和对隐患的监控措施、治理方式、治理期限的建议等。 7.6.4.2企业应根据评估报告书制定重大事故隐惠治理方案,并向县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台理方案应当包括:影响范围和程度、治理的目标任务和时限、采取的方法和措施、治理资金和物资的 来源及其保障措施、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安全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 7.6.4.3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应由企业组织人员按照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进行实施。 7.6.4.4对于政府有关部门挂牌督办或者责令停工治理的重大事故隐患,在治理工作结束后,企业应 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和专家对治理情况进行评估。

7.6.5隐患治理验收

7.6.5.1隐患整改完毕后,应向隐惠整改通知单签发部门提交隐患整改报告,隐惠整改报告应包括隐 惠整改的责任人、采取的主要措施、整改效果和完成时间,必要时应附以影像资料。 7.6.5.2隐患整改通知单签发部门应在接到隐患整改报告后,及时安排人员对其整改效果复查。隐患 整改完成后,应根据隐患级别组织相关人员对整改情况进行验收,实现闭环管理。 7.6.5.3企业、项目部应及时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台账。 7.6.5.4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工作结束后,企业应当组织对治理情况进行复查评估。对政府督办的重大 事故隐惠,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7.6.5.5一般事故隐患整改完成后,项目部安全管理人员进行一般事故隐惠整改效果验证,并将验证 整改情况记录在隐惠排查治理台账 7.6.5.6企业应在重大事故隐惠整改完成后,组织相关部门、项目部人员、施工作业班组长进行验收, 验收合格后进行签字确认,经验收达到治理效果,并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及时办理重大事故隐惠 销案手续,并将整改情况记录在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台账,

DL/T 1405.2-2018 智能变电站的同步相量测量装置 第2部分:技术规范8.2.1基本信息模块

DB41/T2175202

基本信息模板应包含企业基本信息 双重预防体系相关组织机构及人员、相关管理制度、体系文件、 设备设施数据库、作业活动数据库、安全考核及奖罚等信息

8.2.2风险分级管控模块

风险分级管控模块实现对安全风险的记录、跟踪、统计、分析和上报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GB/T 3965-2012 熔敷金属中扩散氢测定方法,应具备 以下功能: a)风险评估分级、绘制风险分布图、作业安全风险比较图; b)建立风险分析、评价记录、风险分级管控措施清单等数据库; c)建立针对企业实际的《岗位风险管控应知应会卡》、《岗位事故应急处置卡》数据库。

8.2.3隐患排查治理模块

隐惠排查治理模块实现对隐惠的记录统计、过程跟踪、逾期报警、信息上报的信息化管理。隐惠抖 查治理模块应具备以下功能: a) 利用移动通讯设备,实现全天候动态和跨平台全员参与隐患上报、预警及治理闭环管理; b 隐患信息录入及与风险的关联; C 隐患整改、复查、销号等过程跟踪,实现闭环管理,对于整改超期、或整改未达要求的,进 行预警; d)实现重大事故隐患上报、跟踪督办; e)建立隐惠排查治理记录和隐惠排查治理数据库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