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5T 4347-2021 露地种植微灌自动化工程建设规范.pdf

DB65T 4347-2021 露地种植微灌自动化工程建设规范.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DB65T 4347-2021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2 M
标准类别:水利标准
资源ID:269225
VIP资源

DB65T 4347-2021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DB65T 4347-2021 露地种植微灌自动化工程建设规范.pdf

6. 4. 1水泵控制装置:

a 控制水泵1台~4台,并反馈运行状态: *) 对启动或变频装置进行控制; 可采集水位、压力、流量等参数。 6.4.2 过滤器反冲洗控制装置: 设置过滤器反冲洗装置的反冲洗的时间间隔和压差,并反馈运行状态: * 采集压力、压差、流量等参数: C 具备反冲洗时暂停施肥等联动控制功能。 6.4.3 施肥控制装置: a 控制两个以上施肥池(箱),并反馈运行状态: *) 根据灌溉需要实现定比例、定时、定量施肥功能: C) 实现施肥阀、施肥泵与施肥池(箱)液位联动控制: d 当水泵停止、主控阀关闭及过滤器反冲洗时,具备联锁停止施肥功能 6.4.4首部用电应有备用电源。

6.4.3施肥控制装置

6.5田间传感采集部分设计

GB/T 37281-2019 废铅酸蓄电池回收技术规范DB65/T43472021

6.5.1采集管网关键节点、出地竖管的压力、流量。 6.5.2压力、流量信息采集间隔时间不大于1min,每天采集频次和上报频次不小于1440次 6.5.3连续工作时间:不少于200d。 6.5.4通讯中断后可继续保持采集和存储功能,通讯恢复后可续传前10d数据。 6.5.5可根据科研、试验需要采集气象数据、土壤墙情等。

6.6通讯网络部分设计

6.6.1田间通讯网络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

a)田间通讯网络由实现田间设备之间连接及首部操作管理设备与田间设备连接的硬件和软件组 成: * 目前广泛使用的田间通讯**为有线网、无线自组网、无线公网3种,参见附录A;应根据其 各自特点,结合项目现场作物情况、地形条件、环境条件等因素综合选择或者采用混合组网。 6.6.2田间通讯网络应满足的技术指标: a)响应时间:小于3min; * 操作成功率:95%以上; 系统平均故障间隔时间:5000h以上,确保整个灌溉期正常工作。 6.6.3首部通讯网络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 a)首部通讯网络由实现首部操作管理设备与上级管理中心连接的硬件和软件组成; *)目前广泛使用的首部通讯**为无线数传电台、无线局域网、有线局域网、有线公网、无线公 网5种,参见附录B:应根据其各自特点,结合项目现场情况、环境条件等因素综合选择或者采用混合 组网。

a)由间通讯网络由实现田间设备之间连接及首部操作管理设备与田间设备连接的硬件和软件 成: 目前广泛使用的田间通讯**为有线网、无线自组网、无线公网3种,参见附录A;应根据 各自特点,结合项目现场作物情况、地形条件、环境条件等因素综合选择或者采用混合组网

6.6.4首部网络通讯技术指标

响应时间:小于1 S:

*)通讯成功率:95%以上; c)系统平均故障间隔时间:5000h以上,确保整个灌溉期正常工作

6.7操作管理部分设计

DB 65/T 43472021

6.7.1结合项目实际情况,根据微灌自动化系统管理的内容、规模等合理配置相关系统硬件及软件, 并符合以下要求: a)每个微灌系统必须单独配置操作管理部分: 6 操作管理部分可采用手持终端、嵌入*系统或个人计算机实现: 操作管理部分支持有线、蓝牙、WIFI、无线自组网、无线公网等一种或多种通信**与田间控 制设备、首部控制设备、田间传感采集设备、网络协调器等实现通信及控制管理功能: d 支撑软件具备能够运行微灌自动化系统的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等: e 客户端软件应具备友好的人机界面,并支持相应的手持终端、嵌入*系统或计算机等客户端设 备; 应用软件应实现田间控制、首部控制、田间传感采集的数据采集、预警、操作、管理等功能: g)多个微灌系统集中操作管理宜采用个人计算机或服务器实现。 6.7.2由个人计算机构建的操作管理部分支撑硬件应为主流配置的个人计算机,具备运行微灌自动化 系统所必需的处理器、存储设备、网络通信设备、电源系统等。 .7.3由嵌入*系统构建的操作管理部分应具备相应的支撑硬件、显示和操作部件、网络通讯部件 支撑软件、应用软件、客户端软件等,并满足微灌自动化系统运行操作要求。 6.7.4由手持终端构建的操作管理部分应具备主流以上的配置,宜采用防护等级较高的产品。具备运 行微灌自动化系统必要的处理器、存储器、网络通讯接口

供电采用电网、太阳能板+蓄能电池两种供电**。太阳能板+蓄能电池供电须根据平均功耗、峰 力耗、当地平均日照时数进行计算,确定供电设备配置参数,确保持续7个阴雨(浮尘)天正常工作 个晴朗天气充满电。首部采用不间断电源装置,保证15min的后备供电。

安全设计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具有身份识别机制、具有防入侵、防病毒、防数据损坏功能,并且 应该遵守如下规定: a 所有进入田间的电源电压严禁高于人体安全电压 * 操作管理部分服务器宜采用数据定期异地备份,安装防病毒及防火墙软件: C 阀门控制器和网络协调器具有防静电和一定的防雷击功能: 首部应采取符合国家规范的避雷、接地措施,接地电阻小于42; 首部应根据供电质量采取电源保护和净化措施

灌溉控制阀门、阀门控制器等设备物理接口和通讯协议应对建设单位公开:微灌自动化系统与上 育息系统的通讯应采用标准的通讯接口、软件接口,并公开通讯协议和数据结构,以实现不同系统的 息交换和数据共享。

6.11设计说明和设计图的要求

配置、工程施工、工程管理、投资概算

6.11.2设计图纸主要包括:

a)平面布置图比例:100hm及以下的微灌自动化工程比例不宜小于1:5000,100hm 灌自动化工程比例不宜小于1:10000: 6) 首部控制中心平面图、上层信息中心(如有)平面布置图: C 单系统平面布置图: 通讯网络结构图; e 信号传递平面图: 首部控制设备布置及管线敷设平面图: 灌溉控制阀门、阀门控制器、田间信息采集站等设备的连接示意图和安装大样图

1.1具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 1.2建设5000亩及以上的微灌自动化工程的施工资质不宜低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计算机信息系 成乙级资质并具备2个以上微灌自动化工程建设业绩

7.2设备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7.2.1施工前应具备下列条件: a)施工单位按施工图等设计文件编制完成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案,并经建设单位批准: *)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案应详细且满足施工要求。 7.2.2检查施工图纸和技术文件是否齐全。 7.2.3现场检查和复核施工图纸,发现不符之处,及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充和完善,拟定最终的施 工计划。 7.2.4系统主要设备和材料应有产品合格证明,图纸及说明书等技术文件应齐全。 7.2.5灌溉控制阀门、阀门控制器、传感器等主要设备应抽样送检,经检测合格后*可用于工程项目,

7.3.1田间控制设备安装应满足以下要求

a 对不进行重复拆装的田间控制设备应设置保护池(箱)。保护池(箱)空间应满足阀门及相关 设备拆卸安装的要求,保护池(箱)应坚固、抗冻,并要带盖板,盖板上应设置防盗保护装置, 可长期使用; * 有线通讯阀门控制器应安装在保护池(箱)内: C 灌溉控制阀的出水口底部应高于地面5cm~15cm,与管道的连接应稳固、无泄漏 应在出地竖管和灌溉控制阀之间安装手动控制阀: e) 无线自组网及无线公网阀门控制器支架应牢固安装并垂直于地面,阀门控制器距地面高度不 宜超过50cm或采用相应结构确保不影响田间机械作业; f)如采用太阳能板宜保持适当的倾斜角和固定朝南的*向,并保证足够的采光时间。 3.2首部控制部分设备的动力和控制电缆宜采用电缆桥架或线槽**敷设,需要地下布置的应采用 埋穿管**敷设,不应采用电缆沟的**敷设, 3.3用间传成采焦设务安装应满品以下要求

a)土壤摘情传感器应安装在作物的根区,根据土壤性质和作物类型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位置安装。 并根据作物主根系的不同深度及不同要求放置1个~6个传感器。若土壤摘情传感器的数据传 输部分为独立设备,应安装在土壤摘情传感器的附近: *)气象采集传感器应安装在其控制灌溉区域的中心位置,应在耕作区内并距离建筑物、防风林等 30m以上。 7.3.4通讯网络设备安装应满足以下要求: 通讯网络部分集成于微灌自动化系统各部分设备中,其安装应遵循微灌自动化系统各部分设 备的安装要求: 6 网络协调器的安装应保证对所辖阀门控制器、首部控制设备的可靠通讯,应避开高压线、防风 林、高大建筑、大功率电气设备等,并安装在日照充足、不影响田间作业的位置: C 网络协调器如需在室外安装,其安装高度应距地面4m以上: d 有线通讯线缆埋深不小于80cm; 无线通讯设备安装应考虑光照充足和通讯可靠,同时不应影响田间作业。 7.3.5室外设备的安装应满足以下要求: a)应采取具有防尘、防雨结构:设备外壳应采用防紫外线、抗老化等效果的材料,电气设备还应 考虑设备防潮; *)各设备之间连接的所有电缆接头应尽量在壳体内部,必须在壳体外的应采用良好的防水措施, 7.3.6室内设备的安装应满足以下要求: a)外部电源品质不能满足设备运行条件时,应考虑采用辅助电源装置调整电源品质: *)气候环境不满足设备运行条件时,应采用环境调节设备加以满足: C)所有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可靠接地

7.4 系统调试与试运行

微灌工程的管道水压试验和系统试运行应满足GB/T50485的要求: 6 微灌自动化系统所有设备安装到位,具备运行条件; 微灌自动化系统和微灌系统水、电供应正常; d 微灌系统施工或操作管理等相关人员到位: e) 调试应在系统试运行前15d开始: f)以单个微灌自动化系统为单位进行调试和试运行

a 在无水条件 讯测试正* *) 首部控制和采集参数正常: C) 所有安装在田间的采集设备有正确的参数回应; 操作软件可执行所有功能: e)通讯系统工作正常。

a 所有设备调试完成; *) 建设单位提供相关图纸和试运行记录表等文件: C 配备相关测试设备,主要包括便携*流量计、滴灌带压力表、高精度压力表、钳形表、万用表 手持移动终端等:

DB 65/T 4347—2021

d)建设单位的操作、维护人员到位,并经过必要培训; e)已制定系统运行管理的各种规章制度。

a)应完成所有设备的试运行: 6 对系统的所有轮灌组进行轮灌,每个轮灌组持续过水时间10min以上; 验证所有的采集设备,并保证现场显示数据、操作管理终端数据与校验数据保持一致; d 完成过滤器2次反冲洗过程和2个轮灌组施肥过程: e 实现操作软件的所有功能

8.1微灌自动化系统验收分为合同工程完工验收、竣工验收。 8.2系统建设完成并经2个轮灌周期的正常运行后,设备管理权移交给使用单位:第1个灌溉期结束 后30d之内进行合同工程完工验收,合同工程完工验收合格后宜在30d内进行竣工验收。 8.3验收主要*法为系统现场检验,详细内容见附录C。附录C中所列的各项检查内容必须全部合格 后*可移交,若未达到附录C中所述要求,应在10d之内完成修补工作:并经二次验收并达到以上全 部技术指标要求后,*可移交;超过10d或者经二次验收不合格,则不验收,后续处理按合同条款执 行。

8.1微灌自动化系统验收分为合同工程完工验收、竣工验收。 8.2系统建设完成并经2个轮灌周期的正常运行后,设备管理权移交给使用单位:第1个灌溉期结束 后30d之内进行合同工程完工验收,合同工程完工验收合格后宜在30d内进行竣工验收。 8.3验收主要*法为系统现场检验,详细内容见附录C。附录C中所列的各项检查内容必须全部合格 后*可移交,若未达到附录C中所述要求,应在10d之内完成修补工作:并经二次验收并达到以上全 部技术指标要求后,*可移交;超过10d或者经二次验收不合格,则不验收,后续处理按合同条款执 行。

9. 1 运行管理机制

1.1建设单位应在峻工验收鉴定书签字生效之日起的30个工作日内完成工程项目资产移交手续。 1.2建设单位应在做好工程项目资产移交时,依据“谁使用,谁管护”的原则,落实管护主体, 自管护单位。 1.3运行管理应采用专业化管理,管理**可结合当地实际采用**社会化服务或自主管理

9.2.1所有*、使用*和服务*应签订三*工程运行维护协议,明确各自职责。 9.2.2使用单位负责承担运行维护费用 9.2.3运行维护收费规范应根据服务内容、服务成本、当地的经济条件等,本着微利的原则协商确定。

9.3.1使用单位在每年秋冬季组织对水管人员、微灌自动化操作人员进行集中技术培训,并结合灌溉 期进行现场培训。 9.3.2水管人员、微灌自动化操作人员应能够理解系统基本的工作原理和流程,操作、维护人员应能 熟练掌握操作和维护技术。

GB 16134-2011 中小学生健康检查表规范9.4运行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

4.2微灌自动化设备参照微灌设备管理办法进行管理 4.3值班操作:系统运行应定人定岗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值班操作,值班人员应监视系统的工作状况, 现问题应尽快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DB65/T43472021 9.4.4设备维护:保持系统中各个设备的性能完好,保证太阳能板清洁、采光良好;保证灌溉控制阀 开关正常,保证田间所有直立设备无倾斜、倒伏,所有接线可靠防水,对灌溉控制阀进行清洗、系统电 也进行更换或充电,灌溉期开始前应冲洗管道。 9.4.5重复安装:系统的部分设备如需要每年1次的重复安装,必须保证系统的所有设备重复安装稳 定可靠。 9.4.6故障维修:系统设备出现故障,由管理、技术人员检查原因并进行维修,必要时联系专业人员 进行维修。

附录A (资料性) 田间不同通讯网络技术特征表 表A.1田间不同通讯网络技术特征表

附录B (资料性) 首部不同通讯网络技术特征表 表B.1首部不同通讯网络技术特征表

DB 65/T43472021

NB/T 25058-2016 核电厂常规岛阀门焊接修复技术规程附录C (规范性) 系统现场检验表 表C.1系统现场检验表

表C.1系统现场检验表

表C.1系统现场检验表(续)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