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02/T 025-2021 海绵城市建设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pdf

DB4102/T 025-2021 海绵城市建设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0.9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268299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DB4102/T 025-2021 海绵城市建设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pdf

表1土路路基与许偏差

6. 1. 2 透水基层

JGJT 357-2015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现场检测技术规程6. 1. 2. 1一般规定

6.1.2.1.1透水基层一般选用级配碎石、透水混凝土、水泥稳定碎石。为了满足路面透水性能的需要, I型(半透式)和Ⅲ型(全透式)基层混合料的空隙率宜大于面层空隙率。 6.1.2.1.2对铺装承载力要求较低时,基层可采用级配碎石。集料级配范围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 要求时,可参照国家和地方相关规范规定,如下表2。级配碎石集料的压碎值不应大于26%,孔隙率宜 大于10%。级配碎石基层应采用小型压实机具,因地制宜进行压实,并达到相关规范要求。

表2级配碎石集料的级配范围

6.1.2.1.3对铺装承载力较高时,基层可采用多空隙水泥稳定碎石或透水水泥混凝土。多空隙水泥稳 定碎石集料级配范围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可参照下表3确定,水泥用量不宜高于17kg/m3, 7d无侧限抗压强度应≥3MPa,严格按设计要求控制水灰比。从混料加水搅拌到碾压结束,时间应控制 在4h~5h内,宜采用小型压路机压实,也可采用平板振实。透水水泥混凝土透水系数≥0.05cm/s。强度 等级不得低于C20。配合比应符合CJJ/T135的规定。

表3多空隙水泥稳定碎石集料的级配范围

DB4102/T0252021

6. 1. 2. 2施工要求

6.1.2.2.1透水基层需在土基宽度、坡度、平整度、压实度、标高等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施工。 6.1.2.2.2透水基层施工时,应按设计要求预埋渗排管等排水设施。 6.1.2.2.3找平层一般采用干硬性水泥砂浆,用来调平基层顶面。为避免堵塞透水基层的空隙,找平 层下宜铺设一层针刺无纺土工布, 6.1.2.2.4透水基层设有无纺布的,应确保土工布材质合格,铺设整齐,铺设范围及搭接宽度满足设 计要求,一般不小于150mm

6.1.2.3验收标准

6.1.2.3.1主控项目应符合下列要求:

a)级配碎石、稳定碎石、透水性混凝土透水基层所采用的的原材料、级配应符合CJ1及本规范 的规定。 b 透水基层的强度、厚度、级配、密实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C 透水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运用于机动车道时,其弯沉值应满足设计要求。 d)透水基层的结构形式、渗透系数、渗排水通道应符合设计要求,渗水不得对路基强度和稳定性 产生不良影响。 检查数量:每1000m2测1点 检查方式:查试验报告 e 土工布技术质量指标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按进场批次,每批次按5%抽检 检验方法:查出厂检验报告,进场复验 十 土工布敷设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方法:用尺量,观察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2.3.2一般项目应符合下列要求: a)级配碎石、稳定碎石、透水性混凝土透水基层的允许偏差应符合CJ1及本规范的规定。 小工而不组右

1.2.3.2一般项目应符合下列要求:

6.1.2.3.2一般项目应符合下列要求:

a)级配碎石、稳定碎石、透水性混凝土透水基层的允许偏差应符合CJJ1及本规范的规定。 b)土工布下承面不得有突刺、尖角,下承面平整度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

表4下承面平整度允许偏差

6. 1.3. 1 一般规定

DB4102/T0252021

应满足设计要求并牢固安装、线形美观、开口准确;障碍墩(隔离栏)应位置准确、安装牢固,避免机 动车辆驶入:人行道周边绿化带应避免土体冲刷污染路面:人行道树池应锁边牢固美观,回填料透水性 良好;透水路面紧邻下凹绿地的,侧向溢流口应能顺畅向下凹绿地排除多余雨水径流。 6.1.3.1.7透水砖表面分布的井盖材质、规格、型号等应满足设计要求,对于下沉式井盖罩面铺装的, 应采用相同区域内同批次透水砖,以保持整体美观;盲道应凹凸槽明显,盲道铺装应位置准确、线型美 观;共享单车等停车区域应位置准确、标示清晰。对于主题公园等有特殊场景施工的,所标示的各式图 案应位置准确,美观耐用,景观效果宜通过试验段确认。

6. 1. 3. 2施工要求

6.1.3.2.1透水砖铺装应按图1工序进行施工

图1透水砖铺装施工工序

6.1.3.2.2透水砖路基采用置换回填时,应严格验槽制度,确保基底地质情况、路基置换厚度、范围 符合设计要求 6.1.3.2.3透水基层的施工应符合CJJ1的规定, 6.1.3.2.4透水砖铺装找平层可采用中砂、粗砂或干硬性水砂浆,厚度宜为20mm~30mm,其透水 性能应高于所采用的透水砖面层。

1.3.2.4透水砖铺装找平层可采用中砂、粗砂或干硬性水砂浆,厚度宜为20mm~30mm,其透水 能应高于所采用的透水砖面层。 1.3.2.5透水砖铺装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a)施工前,应根据设计文件进行路面的定位及标定高程。 b)透水砖施工时,基准点和基准面应根据平面设计图、工程规模及透水砖规格、块形及尺寸设置。 透水砖的铺筑应从透水砖基准点开始,并以透水砖基准线为基准,按设计图铺筑,基准点宜每 3m5m设置,应用经纬仪或直尺测定纵、横方格网,定好面砖基准线,并在路幅中线(或边 线)上,宜每隔5m~10m安设一块透水砖作平面、高程控制点。 c)透水砖铺筑过程中,不应直接站在找平层上作业,不应在新铺设的砖面上拌合砂浆或堆放材料。 透水砖铺筑过程中,应随时检查牢固性与平整度,不符合要求应及时修整,不应采用向砖底部 填塞砂浆或支垫等方法进行砖面找平。 e 应采用切割机械切割透水砖。切砖时,应弹线切割,遇到连续切砖的现象,必须保证切边在同 一侧平齐,偏差不应大于2mm。直线段纵线应保持纵缝直顺,曲线段可砌筑成扇形,空隙部 分用切割砖填筑,也可按直线顺延铺筑,然后切砖边缘顺贴。直线或规则区域两块相邻透水砖 的接缝宽度不宜大于3mm,宜采用中砂灌缝。 f 铺设时应将砖轻轻平放,用橡胶锤锤打稳定、平整,不得损坏边角,也可采用高频小振幅板夯 (80HZ~90HZ)振压2~3遍。 铺砌后的砖面应平整一致,同时坡向要满足设计要求。 h)透水砖铺筑完成后,表面敲实,应及时清除砖面上的杂物、碎屑,面砖上不应有残留水泥砂浆。 面层铺筑完成后基层未达到规定强度前,严禁车辆进入。 1 透水砖施工过程中应防止堵塞透水层及透水面砖,必要时应采用土工布遮盖。 透水砖填缝砂不得采用易堵塞透水孔隙的细砂,用砂级配应符合下表5要求,

表5透水砖接缝用砂级配

6.1.3.2.6透水砖路面交付使用后应定期进行养护,保证其正常的透水功能。

DB4102/T0252021

DB4102/T0252021

6.1.3.3验收标准

6.1.3.3.1主控项目应符合下列要求: a)透水砖的透水性能、抗滑性、耐磨性、块形、颜色、厚度、强度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透水砖以同一块形,同一颜色,同一强度且以20000m2为一验收批;不足20000m2 按一批计。每一批中应随机抽取50块试件。每验收批试件的主检项目应符合GB/T25993的规定。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钢尺量测,检查出厂合格证和质量检验报告、进场复试报告。 结构层的透水性应遂层验收,其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每500m?抽测1点。 检验方法:按CJJ/T188规定检测。 c)透水砖的铺筑形式、图案应符合设计要求,透水砖渗水不得对路基强度和稳定性产生不良影响 不得导致次生灾害或地下水污染发生。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核对设计图。 d)水泥、外加剂、集料及砂的品种、级别、质量、包装、储存等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6.1.3.3.2一般项目应符合下列要求: a)透水砖铺砌应平整、稳固,外观色泽均匀一致,无蜂窝、脱皮等现象,不应有污染、空鼓、掉 角及断裂等外观缺陷,不得有翘动现象,灌缝应饱满,缝隙一致。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钢尺量测。 6) 透水砖面层与路缘石及其他构筑物应顺接,不应有反坡积水现象。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钢尺量测或水准仪。 透水砖铺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6的规定。

6. 1. 3. 3. 1 主控项目应符合下列要

表6透水砖铺装允许偏差

6.1.4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

DB4102/T 025—20216.1.4.1一般规定6.1.4.1.1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适用于新建或改建的轻荷载道路、园林中的轻型荷载道路、人行道、慢行系统,以及广场和停车场等,透水混凝土也可用于路面基层,以提高整体稳定性。6.1.4.1.2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工程验收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工程验收。透水混凝土路面工程质量验收应提交下列文件:a)i施工图设计文件及施工方案;b)材料的质量合格证明及进场复验报告;c)透水混凝土试件的性能及厚度检测记录与报告;d)透水混凝土路面工程施工记录;e)其它必要的文件和记录。6.1.4.1.3透水混凝土路面处应满足相应的透水功能外,还应满足设计对其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的要求。6.1.4.1.4透水水泥混凝土采用增强料一般分为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二类,材料技术指标应符合设计及相关规范规定,并满足环保使用要求,增强材料技术标准应满足设计和相关规范要求,可参考表7。表7增强料的技术指标聚合物乳液含固量(%)延伸率(%)极限延伸强度(MPa)40~50≥150≥1.0 活性Si02SiO2含量应大于85%6.1.4.1.5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外观不应有裂缝、掉角、印痕、轮迹及抛粒等现象。6.1.4.1.6路面施工缝必须垂直,直线段应顺直,曲线段应弯顺,缝内不得有杂物,所有缝必须上下贯通。6.1.4.1.7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组成与构造应符合设计要求和CJJ/T135的规定。6.1.4.1.8透水水泥混凝土搅拌、运输、铺筑、养护和季节性施工应符合CJJ/T135的规定。6.1.4.1.9为检验施工效果并取得合适的施工参数,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应进行试验段施工,试验段长度宜为80m~100m。6.1.4.2施工要求6.1.4.2.1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应按图2工序进行施工:施工准备头路基开挖、压实头基层施工斗放线、支模素色面层施工彩色面层施工表面喷涂封闭剂(应用于彩色路面)图2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工序6.1.4.2.2面层施工前必须按规定对基层、排水系统进行检查验收,符合要求后才能进行面层施工。6.1.4.2.3透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符合JGJ55的规定,其强度(抗压及弯拉强度)、透水系数、耐磨性等性能指标符合设计要求,6.1.4.2.4透水混凝土应采用机械拌合并严格计量,拌合时应采用合适的环保措施以避免扬尘污染。6.1.4.2.5透水混凝土的拌制宜将集料和50%用水量加入搅拌机拌合30s,再加入水泥、增强料、外加剂拌合40s,最后加入剩余用水量拌合50s以上。6.1.4.2.6透水混凝土拌合物运输时应防止离析,并注意保持拌合物的湿度,必要时采用遮盖等措施。6.1.4.2.7用于人行道或慢行系统时,透水混凝土应在平缘石、路缘石安装完成后施工。用于机动车道、广场或停车场时,应安装模板施工,模板的平面位置、高程、模内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与混凝土9

DB4102/T0252021

接触的表面应涂隔离剂,支撑应稳固。 6.1.4.2.8透水混凝土拌合物摊铺应均匀,排水坡度与平整度应符合要求,松铺厚度应考虑松铺系数。 采用彩色透水水泥混凝土作为饰面层的,宜逐层连续铺筑,先实体本色混凝土层后再施工透水饰面层。 采用聚氨酯碎石混合料作为饰面层的,应确保基层透水水泥混凝土层表面平整、粗糙,并保湿养护至设 计强度75%后方可实施饰面层,面层施工时,基层应无粉尘且干燥无水分。 6.1.4.2.9透水水泥混凝土不宜采用振捣器振捣,宜采用平整压实机,或采用低频平板振动器振动和 专用滚压工具滚压。压实时应辅以人工补料及找平,人工找平时施工人员应穿上减压鞋进行操作。 6.1.4.2.10透水水泥混凝土压实后,宜使用抹平机对透水水泥混凝土面层进行收面,必要时配合人工 拍实、整平。整平时必须保持模板顶面整洁,接缝处板面应平整。 6.1.4.2.11路面缩缝切割深度宜为(1/2~1/3)路面面层厚度;路面胀缝应与路面厚度相同。施工中 施工缝可代替缩缝,缩缝和胀缝均应嵌入弹性嵌缝材料。 6.1.4.2.12透水水泥混凝土不得在雨天或气温低于5℃的情况下浇筑,气温高于32℃时应采取遮阳措 施或在一大中温度较低时段施工,并及时覆盖养护。 6.1.4.2.13透水水泥混凝土施工完成后,宜用塑料薄膜覆盖等方法养护,养护期宜不少于14d。透水 水泥混凝土未达到设计强度前不得投入使用。

6. 1. 4. 3验收标准

6. 1.4.3.1主控项目应符合下列要求

1)水泥品种、级别、质量、包装、贮存,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同一生产厂家、同一等级、同一品种、同一批号且连续进场的水泥,袋装水 泥不超过200t为一批,散装水泥不超过500t为一批,每批抽样1次。水泥出厂超过3个月时, 立进行复验,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进场复验。 2) 混凝土中掺加外加剂的质量应符合GB8076和GB50119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进场批次和产品抽样检验方法确定。每批不少于1次。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3)集料应采用质地坚硬、耐久、洁净的碎石、砾石、破碎砾石,应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 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检查数量:同产地、同品种、同规格且连续进场的集料,每400m3为一批,不足400m3按 批计,每批抽检1次。 检验方法:检查出厂合格证和抽检报告。 b)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层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1)透水混凝土路面弯拉强度应符合设计规定。 检查数量:每100m3同配合比的透水混凝土,取样1次;不足100m3时按1次计。每次取样应 至少留置1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最少1组。 检验方法:检查试件强度试验报告。 2 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抗压强度应符合设计规定, 检查数量:每100m3同配合比的透水混凝土,取样1次;不足100m3时按1次计。每次取样应 至少留置1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最少1组。 检验方法:检查试件强度试验报告 3 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层透水系数应达到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每500m2抽测1点。 检验方法:查试验报告、复测。 4 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规定,允许误差±5mm。 检查数量:每500m²抽测1点。 检验方法:查钻孔,用钢尺量。 5) 抗滑构造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每500m²抽测1点。

DB4102/T0252021

4.3.2一般项目应符合下列要求: a)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层应板面平整,边角应整齐、无裂缝,不应有石子脱落现象。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量测, b) 路面伸缩缝应垂直、直顺,缝内不应有杂物。伸缩缝在规定的深度和宽度范围应全部贯通。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C)彩色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颜色必须均匀一致。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d)透水混凝士性能应符合设计和相关规范要求,可参考表8规定

表8透水水泥混凝土的性能要求

e)露骨料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层石子分布应均匀一致,不得有松动现象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f)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层允许偏差应符合表9的规定,

表9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层允许偏差

DB4102/T0252021

表9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层允许偏差(续)

6.1.5透水沥青混凝土路面

6. 1. 5. 1一般规定

6.1.5.1.1透水沥青混凝土路面一般用于新建或改建的轻荷载道路、园林中的轻型荷载道路、人行道、 慢行系统等。 6.1.5.1.2透水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前必须进行施工组织策划,保证合理的施工工期。 6.1.5.1.3透水沥青混凝土面层不得在雨、雪天气及环境温度低于5℃时施工。 6.1.5.1.4施工原材料及混合料应经试验检测合格。 6.1.5.1.5透水沥青混凝土应满足道路路面使用功能,并应满足透水、抗滑、降噪要求。 6.1.5.1.6透水沥青路面开工前,宜铺筑单幅长度100m~200m的试验路段,进行混合料的试拌、试 铺和试压试验,并据此确定合理的施工工艺。 6.1.5.1.7对于透水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交叉口进口道、靠近公交车停靠站区域,可采用密实型沥青路 面结构,也可采用大空隙的沥青路面灌注水泥基砂浆。 6.1.5.1.8透水沥青混凝土路面在透水层和不透水层之间应设防水封层。 6.1.5.1.9 人行道、慢行系统采用透水沥青铺装的,宜采用砂粒式混合料,以增强透水面整体美感, 透水面层与主干道、绿地等衔接应按设计要求执行。 6.1.5.1.10 机动车道透水沥青路面选用应综合考虑具体道路的地理地址条件、路基特性、路基水文 道路交通量需求及气候环境状况,透水路面不仅满足透水性要求,同时还应满足路基路面整体结构强度、 刚度、稳定性、耐久性等综合性要求 6.1.5.1.11 透水沥青混凝土路面基层应符合CJJ1的要求, 6.1.5.1.12 2透水沥青混凝土的原材料应符合CJJ1和CJJ/T190的相关规定。 6.1.5.1.13透水沥青混凝土面层集料的最大粒径应与分层压实厚度相匹配,每层的压实厚度不宜小于 混合料公称最大粒径的2~2.5倍,以减少离析,便于压实,透水沥青混凝土面层厚度设计没有要求时, 宜符合表10的规定

表10透水沥青混凝土推荐厚度

6. 1. 5. 2施工要求

DB4102/T0252021

5.2,1施准备应付合下岁要求 a)铺筑透水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前,应检查下承层的质量,不符合要求的不得铺筑透水沥青混凝 土面层。下承层已被污染时,必须清洗或铣刨处理后方可铺筑透水沥青混凝土面层。 b)透水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前,应按设计要求设置防水封层 c)透水沥青混凝土的施工温度应根据沥青黏度、气候条件、设计厚度并参照表11确定,

表11透水沥青混凝土施工温度(℃)

6.1.5.2.2透水沥青混凝士的拌制应符合下列

a)透水沥青混凝土必须在沥青拌合厂(场、站)采用拌合机械拌制。拌合厂的设置除应符合国家 有关环境保护、消防、安全等规定外,还应具备下列条件: 1)拌合厂应设置在空旷、干燥、运输条件良好的地方,贮料场和场内道路应做硬化处理,并 有良好的排水设施。 2)沥青应分品种、标号密闭储存;各种集料应分别堆放在具有硬质基底的料仓或场地上,不 得混杂,集料宜设置防雨顶棚:不得使用受潮矿粉等填料。 3)拌合厂应配备试验室,并有足够的仪器设备能满足试验要求。 4)拌合厂应有可靠的电力供应。 b) 透水沥青混凝土搅拌时间应经试拌确定,以沥青均匀裹覆集料为度。 透水沥青混凝土应随拌随用。 d) 生产添加纤维的透水沥青混凝土时,搅拌机应配备同步添加纤维投料装置,搅拌时间宜延长5s 以上。 e 拌合厂拌合的透水沥青混凝土应均勾一致,无花白料、无结团成块或严重的粗细料分离现象 不符合要求时不得使用,并应及时调整。 f)透水沥青混凝土出厂时,应逐车检测透水沥青混凝土的质量和温度,并附带载有出厂时间的运 料单,不合格品不得出厂。 1.5.2.3透水沥青混凝土的运输应符合下列要求: a)透水沥青混凝土宜采用与摊铺机匹配的自卸汽车运输,运输时应防止沥青与车厢板粘结,车厢 应清扫干净,车厢侧板和底板应涂隔离剂,并不得有余液积聚在车厢底部,禁止使用柴油作为 隔离剂。 b) 从拌合机向运料车装料时,应多次挪动汽车位置,平衡装料,以减少透水沥青混凝土的离析。 C 运料车应采取覆盖篷布等保温、防雨、防污染的措施。 运输车辆的总运力应比搅拌能力或摊铺能力有所富余。 e 运料车进人摊铺现场时,轮胎上不得粘有泥土等可能污染路面的脏物。 透水沥青混凝土运至摊铺地点,应凭运料单接收,并对搅拌质量和温度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可 使用。 g) 摊铺过程中,运料车应停在摊铺机前10cm30cm处,并不得撞击摊铺机,卸料过程中运料 车应挂空挡,靠摊铺机推动前进。

DB4102/T0252021

6.1.5.2.4透水沥青混凝土的摊铺应符合下列要求: a)应采用沥青摊铺机摊铺,摊铺机受料前,应在料斗内涂刷防粘剂,并在施工中经常将两侧板收 拢。 b)铺筑透水沥青混凝土时,一台摊铺机的铺筑宽度不宜超过6m(双车道)~6.5m(三车道以上), 通常宜采用两台或多台摊铺机前后错开10m~20m成梯队方式同步摊铺,两幅之间应有5 cm~10cm的搭接,并躲开车道轮迹带,上、下层的搭接位置宜错开20cm以上。 c 施工前应提前0.5h~1.0h预热摊铺机熨平板,使其温度不低于100℃。铺筑过程中,熨平板的 振捣或者夯锤压实装置应具有适宜的振动频率和振幅,以提高路面的初始压实度, d 摊铺机应缓慢、均匀、连续不间断的摊铺,不得随意变换速度或中途停顿,摊铺速度宜控制在 1.5m/min~3.0m/min e 透水沥青混凝土的松铺系数应通过试验段确定,试验段长度宜为100m~200m 6.1.5.2.5透水沥青混凝土的压实及成型应符合下列要求: a)压实机械组合和压实遍数应根据试验段确定。 6 透水沥青混凝土宜采用12t以上的钢筒式压路机碾压,碾压速度应符合表12的规定,碾压过程 中碾压轮应保持清洁,可对钢轮涂刷隔离剂或防粘剂,严禁涂刷柴油,当采用向碾压轮喷水方 式时,必须严格控制喷水量应成雾状,不得漫流。 C 初压应在紧跟摊铺机后碾压,并保持较短的初压区长度,以尽快使表面压实,减少热量损失, 碾压应从外侧向中心碾压,碾速稳定均匀。初压后应检查平整度、路拱,必要时应修整乃至返 工 复压应紧跟初压连续进行,压实遍数应经试验段确定,复压后路面达到要求的压实度,并无显 著轮迹。复压压路机碾压段的总长度应尽量缩短,通常不超过60~80m。 e) 对路面边缘、加宽及港湾式停车带等大型压路机难以碾压的部位,宜采用小型振动压路机或振 动夯板作补充碾压。 终压应紧随复压后进行,一般不宜少于2遍,至无明显轮迹为止。 压路机不得在未碾压成型路段上转向、掉头、加水或停留。在当天成型的路面上,不得停放名 种机械设备或车辆,不得散落矿料、油料等杂物

表12压路机碾压速度(km/h)

6.1.5.2.6接缝应符合下列要求:

a)透水沥青混和料面层的施工接缝应紧密、平顺。 上、下层的纵向热接缝应错开15cm,冷接缝应错开30cm~40cm。相邻两幅及上、下层的横 向接缝均应错开1m以上。 C 纵向接缝部位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1)摊铺时采用梯队作业的纵缝应采用热接缝,将已铺部分留下10cm~20cm宽暂不碾压,作 为后续部分的高程基准面,最后跨缝碾压以消除痕迹, 2) 当半幅施工或因特殊原因不能采用热接缝而产生纵向冷接缝时,宜加设挡板或采用切刀切 齐,也可在混合料尚未冷却前用镐刨除边缘留下毛茬的方式,但不宜采用切割机作纵向切 缝。在铺另半幅前应将缝边缘清扫干净,并应涂酒少量粘层沥青,摊铺时应重叠在已铺层 上5cm10cm,摊铺后用人工将摊铺在前半幅上面的混合料铲走,碾压时应先在已压实 路面上行走碾压新铺层15cm左右,然后压实新铺部分。 d)表面层横接缝采用垂直的平接缝,以下各层可采用斜接缝,沥青层较厚时也可作阶梯形接缝。 e) 斜接缝的搭接长度与层厚有关,宜为0.4m~0.8m。搭接处应酒少量沥青,混合料中的粗集料 应予剔除,并补上细料,搭接平整,充分压实。阶梯形接缝的台阶经铣刨而成,并洒粘层沥青 搭接长度不宜小于3m

DB4102/T0252021

f)平接缝宜尚未冷透时用凿岩机或人工垂直刨除端部层厚不足的部分,使工作缝成直角接缝。 当采用切割机制作平缝时,宜在铺设当天混合料冷却但尚未结硬时进行。刨除或切割不得损伤 下层路面,切割时留下的泥水必须冲洗十净,待十燥后涂刷粘层油。铺筑新混合料接头应使接 茬软化,压路机先进行横向碾压,再纵向碾压成为一体。 g)透水沥青混凝土路面与不透水沥青路面衔接处,应做好封水、防水处理。 6.1.5.2.7开放交通及其他应符合下列要求: a)施工后,应待透水沥青混凝土摊铺层完全自然冷却,当透水沥青路面表面温度降低到50℃以 下后,方可开放交通。 b) 透水沥青混凝土路面雨季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1)注意气象预报,加强工地现场、沥青拌和厂及气象站之间的联系,控制施工长度,各工序 紧密衔接, 2) 运料车和工地应备有防雨设施,并应做好基层和路肩排水。 3 当遇雨或下层潮湿时,不得摊铺沥青混合料。对未经压实即遭雨淋的沥青混合料,应全部 清除,更换新料。 C 铺筑好的透水沥青混凝土路面应做好保护,保持整洁,不得造成污染,严禁在透水沥青混凝 土层上堆放施工产生的土或杂物,严禁在已铺透水沥青混凝土层上制作水泥砂浆。

6. 1. 5. 3验收标准

6.1.5.3.1主控项目应符合下列要求

6.1.5.3.2一般项目应符合下列要求:

DB4102/T0252021

DB4102/T0252021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水沥青混凝土面层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3的规定

表13透水沥青混凝土面层允许偏差

6. 2. 1一般规定

6.2.1.1绿色屋顶应遵循因地制宜、“防、排、蓄、滞”并重的原则进行施工,同时兼顾安全与环保 施工要求。 6.2.1.2既有建筑屋面改造为种植屋面前,应对原结构进行鉴定。 6.2.1.3绿色屋面施工过程中应做好各结构层隐蔽验收,包括土壤层、过滤层、排水层、保护层、防 水层和找平层分层验收 6.2.1.4绿色屋顶选用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设计规定,并应提供产品合 格证书、检验报告。进场的保温隔热材料、防水层材料、排(蓄)水层和过滤层材料、种植土层材料应 按规定抽样复验,并提供检验报告。非本地植物应提供病虫害检疫报告绿色屋顶保温隔热层、找平层、 普通防水层和保护层的施工应符合GB50345、GB50693的有关规定。 6.2.1.5绿色屋顶防水层应满足一级防水等级设防要求,且必须至少设置一道具有耐根穿刺性能的防 水材料。

DB4102/T0252021

6.2.1.6耐根穿刺防水材料应通过耐根穿刺性能试验,试验方法应符合JC/T1075的规定,并由具有资 质的检测机构出具合格检验报告方可使用。 6.2.1.7耐根穿刺防水材料应具有耐霉菌腐蚀性能。改性沥青类耐根穿刺防水材料应含有化学阻根剂。 6.2.1.8种植土层必须有一定渗透性并能满足植被生长的需要,植被必须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并与种 植层土壤性质相匹配。种植土铺设前应经过测试,其各项指标应满足设计要求。种植土进场后应避免雨 淋,散装种植土应有防止扬尘的措施。 6.2.1.9绿色屋顶应根据不同地区的风力因素和植物高度,采取植物抗风固定措施。进场的植物宜在 6h之内栽植完毕,未栽植完毕的植物应及时喷水保湿,或采取假植措施。 6.2.1.10绿色屋顶雨水回收系统应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进出水口铺设防冲及过滤卵石层材质、规格、 范围按满足设计要求。所选滴灌、喷灌或微罐设施安装完成后应联动试用合格,喷灌工程和微罐工程相 关材料应符合GB/T50085的规定。 6.2.1.11对于容积式绿化屋顶,所采用的容器材质、规格、结构形式、图纸、苗木品种及规格等应验 收合格。容器安装位置应经测量复核放样确认,容器连接及固定方式应稳定、美观。 6.2.1.12绿化屋顶雨水通过屋面集水沟与溢流口进行雨水积蓄和转输,多余的雨水径流通过雨落管下 排至海绵设施。雨水的断接型式、断接位置,断接的固定措施以及所采用的断接材料等应现场验收合格。

6. 2. 2施工要求

6.2.2.1绿色屋顶应按图3工序进行施工

图3绿色屋顶施工工序

6.2.2.2绿色屋顶防水工程和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单位应有专业施工资质,主要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 安照作业程序进行施工。 6.2.2.3施工前进行图纸会审,明确细部构造及技术要求。编制针对性的施工方案,进行技术交底和 安全交底。 6.2.2.4绿色屋顶的施工涉及土建、防水、保温、种植等多项专业,应遵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建筑 节能和安全的规定,并应采取相应措施。 6.2.2.5绿色屋顶雨水口应不高于种植土标高,可设置在雨水收集沟内或雨水收集井内,且屋面应有 充排水设施。 6.2.2.6绿色屋顶的保温隔热层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a)种植坡屋面的保温隔热层应采用粘贴法或机械固定法施工。 b)保温板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基层应平整、干燥和洁净。 2)应紧贴基层,并铺平垫稳。 3)铺设保温板接缝应相互错开,并用同类材料嵌填密实。 4)粘贴保温板时,胶粘剂应与保温板的材性相容。 6.2.2.7绿色屋顶的耐根穿刺防水层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a)耐根穿刺防水层的施工方式应与防水材料的检测报告要求相符。 耐根穿刺防水卷材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改性沥青类耐根穿刺防水卷材搭接缝应一次性焊接完成,并溢出5mm~10mm沥青胶封 边,不得过火或欠火。 2 塑料类耐根穿刺防水卷材施工前应试焊,检查搭接强度,调整工艺参数,必要时应进行表 面处理。 3)高分子耐根穿刺防水卷材暴露内增强织物的边缘应密封处理,密封材料与防水卷材应相容; 高分子耐根穿刺防水卷材“T"形搭接处应作附加层,附加层直径(尺寸)不应小于20mm,

6.2.2.2绿色屋顶防水工程和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单位应有专业施工资质,主要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 按照作业程序进行施工。 6.2.2.3施工前进行图纸会审,明确细部构造及技术要求。编制针对性的施工方案,进行技术交底和 安全交底。 6.2.2.4绿色屋顶的施工涉及土建、防水、保温、种植等多项专业,应遵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建筑 节能和安全的规定,并应采取相应措施。 6.2.2.5绿色屋顶雨水口应不高于种植土标高,可设置在雨水收集沟内或雨水收集井内,且屋面应有 疏排水设施。 6.2.2.6绿色屋顶的保温隔热层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或机械固定法施工

DB4102/T0252021

附加层应为匀质的同材质高分子防水卷材,矩形附加层的角应为光滑的圆角。 4)不应采用溶剂型胶粘剂搭接。 c)耐根穿刺防水层与普通防水层上下相邻,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耐根穿刺防水层的沥青基防水卷材与普通防水层的沥青基防水卷材复合时,应采用热熔法 施工。 2)耐根穿刺防水层的高分子防水卷材与普通防水层的高分子防水卷材复合时,宜采用冷粘法 施工。 6.2.2.8绿色屋顶的排(蓄)水层和过滤层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a)排(蓄)水层的高度应根据种植土厚度及排水量确定。 b)排(蓄)水层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排(蓄)水层应与排水系统连通 2)排(蓄)水设施施工前应根据屋面坡向确定整体排水方向。 3)排(蓄)水层应铺设至排水沟边缘或水落口周边。 4)铺设排(蓄)水材料时,不应破坏耐根穿刺防水层 5)排水层采用卵石、陶粒等材料铺设时,粒径应大小均匀,铺设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陶粒 的粒径不应小于25mm,大粒径在下,小粒径在上。为了便于疏水,陶粒排水层应铺设平 整,厚度均匀。 6) 凹凸型塑料排(蓄)水板宜采用搭接法施工,搭接宽度应根据产品的规格而确定。 7 网状交织、块状塑料排水板宜采用对接法施工,并应接茬齐整。 8 挡墙或挡板下部设置泄水孔,主要是排泄种植土中过多的水分。泄水孔周围放置疏水粗细 骨料,以防止泄水孔被种植土堵塞,影响正常的排水功能。 c)过滤层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空铺于排(蓄)水层之上,铺设应平整、无皱折。 2)搭接宜采用粘合或缝合固定,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50mm。 3)边缘沿种植挡墙上翻时应与种植土高度一致,并应与挡墙或挡板粘牢。 6.2.2.9绿色屋顶的种植土层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a)种植土、植物等应在屋面上均匀堆放,且不得损坏防水层。为了防止种植土流失,种植土表面 应低于挡墙高度100mm b)种植土进场后不得集中码放,应及时摊平铺设、分层压实,平整度和坡度应符合竖向设计要求。 摊铺后的种植土表面应采取覆盖或洒水措施防止扬尘。 c)厚度500mm以下的种植土不得采取机械回填。 6.2.2.10绿色屋顶施工时,施工现场应采取下列安全防护措施: a)屋面周边和预留孔洞部位必须设置防止人员和物体坠落的安全防护措施。 b)雨雪天和五级风(8.0m/s10.7m/s)及以上时不得施工。 c)应设置消防设施。 6.2.2.11除上述要求,绿色屋顶工程应严格按照JGJ155的规定执行

6.2.3.1主控项目应符合下列要求:

保温隔热层所用材料的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出厂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和进场检验报告。 2) 保温板的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用钢针插入和尺量检查。 b 防水层 1)绿色屋顶防水工程竣工后,平屋面应进行48h蓄水检验,坡屋面应进行持续3h淋水检验。 防水层不应有渗漏或积水现象。 检验方法:雨后观察或淋水、蓄水试验。 2)耐根穿刺防水材料及其配套材料的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DB4102/T0252021

检验方法:检查出厂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耐根穿刺检验报告和进场检验 3) 耐根穿刺防水层施工方式应与耐根穿刺检验报告一致。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4)防水层在檐沟、檐口、天沟、水落口、泛水、变形缝和伸出屋面管道的防水构 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5) 涂膜防水层的平均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最小厚度不应小于设计厚度的80% 检验方法:针测法或取样量测。 c)排(蓄)水层和过滤层 1)排水层应与排水系统连通。 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 2 排(蓄)水层和过滤层材料的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出厂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和进场检验报告。 3) 排(蓄)水层和过滤层材料的厚度、单位面积质量和搭接宽度应符合设计要 检验方法:尺量检查和称量检查。 4 挡墙或挡板泄水孔的留设应符合设计要求,并不得堵塞。 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 容积式绿化屋顶,容器材质、容器规格、构造型式要满足设计要求 检查方法:对照图纸。 e)种植土层 1 种植土的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出厂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和进场检验报告。 2) 种植土的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地形整理应符合竖向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尺量检查和观察检查。 f)植被层 1)植物的品种、配制、定位、种植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乔灌木应固定牢固。 检验方法:尺量检查和观察检查。 2 非本地植物应提供病虫害检疫报告。 检验方法:检查检疫报告。 3 植物栽植前修剪必须严格控制高度、疏密度、保证屋顶绿化的安全性。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3.2一般项目应符合下列要求: a)保温隔热层 1)保温板铺设应紧贴基层、固定牢固、拼缝严密。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2) 保温板平整度的允许偏差应为5mm。 检验方法:用2m靠尺和模形塞尺检查。 3) 保温板接缝高差的允许偏差应为2mm。 检验方法:用直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b)防水层 1) 卷材防水层的收头应与基层粘结牢固不翘边,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2) 卷材的搭接缝应粘结或焊接牢固,密封严密,不应扭曲、皱折或起泡。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3 卷材防水层的铺贴方向应正确,卷材搭接宽度的允许偏差应为10mm。 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 4) 涂膜防水层与基层应粘结牢固,涂布均匀,不应有流涧、皱折、鼓泡、露胎体 隆

6.2.3.2一般项目应符合下列要求

1) 保温板铺设应紧贴基层、固定牢固、拼缝严密。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2) 保温板平整度的允许偏差应为5mm。 检验方法:用2m靠尺和模形塞尺检查。 3) 保温板接缝高差的允许偏差应为2mm。 检验方法:用直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b)防水层 1 卷材防水层的收头应与基层粘结牢固不翘边,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2) 卷材的搭接缝应粘结或焊接牢固,密封严密,不应扭曲、皱折或起泡。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3 卷材防水层的铺贴方向应正确,卷材搭接宽度的允许偏差应为10mm。 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 4 涂膜防水层与基层应粘结牢固,涂布均匀,不应有流消、皱折、鼓泡、露胎 陷。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DB4102/T0252021

6.3.1.1下凹式绿地广泛用于新建道路、公园绿地、广场施工和绿地改造,绿地覆土高程应进行测量 复核,溢流口设置应确保雨水径流及超标雨水排放。 6.3.1.2下沉式绿地的构造宜包括排水管、溢流井、种植土层、绿植层。 6.3.1.3下凹式绿地施工前应查询相关图纸资料,明确相应区域内地下管线的埋设情况,避免施工过 中损坏管线。 6.3.1.4下凹式绿地回填土的厚度、密实度、地形造型的标高、范围、造型及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6.3.1.5下凹式绿地中施工初期,为减少雨水对土壤的冲刷而流失,应采用相应的固定措施进行水土 保持,避免泥土进入雨水系统堵塞管网。 6.3.1.6下凹式绿地内的植物应满足设计要求,并能保证耐旱耐灌耐滞、净化雨水、低维护等要求 6.3.1.7施工所用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设备等产品进入施工现场必须进行现场检查、验收

6. 3. 2施工要求

图4下凹式绿地施工工序

6.3.2.2下凹式绿地的构造做法应符合设计要求。 6.3.2.3溢流口设置的位置、深度及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安装应顺直、牢固、美观。溢流口(雨水 口)顶面标高应符合设计要求,无设计要求时,其顶面应低于铺砌地面或道路100mm,应高出绿化带 草沟底面100mm,以确保暴雨时超标雨水的溢流排放。 6.3.2.4在下凹式绿地的雨水集中入口、坡度较大的截污设施出水口处铺设卵石、设置消能坎、隔离 纺织物料、栽种永久性的植被等消能措施,防止水流对下凹式绿地的冲击。 6.3.2.5管道的敷设应符合设计要求和GB50268相关规定 6.3.2.6检查并的施工应符合设计要求和GB50268相关规定。 6.3.2.7下凹式绿地回填土面宜低于硬化道路地面100mm~200mm,进水口截污设施应正确设置, 且保证雨水无返流、积水现象,施工的进水口流道必须顺畅。截污设施的周围应设置水流消能措施,如 设计没有明确时宜采用直径为30mm~50mm的卵石作为水流消能措施,布置长度及宽度均宜为400

DB4102/T0252021

mm~600mm,厚度宜为80mm~100mm 6.3.2.8栽植土以排水良好的沙性土壤为宜,应避免重型机械的碾压,对已压实的土壤需要借助机械 改善土壤密实度,当土壤渗透性较差,应通过改良措施(如适量加入有机质、膨胀页岩、多孔陶粒等碎 材来改良土壤结构)增大土壤渗透能力,保证土壤渗透能力及肥力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 6.3.2.9对于土壤渗透性较差的地块,应按设计要求适当缩小雨水溢流口高程与绿地高程的差值,使 得下凹式绿地集蓄的雨水能够在24h内完全下渗。 6.3.2.10下凹式绿地的植物应尽量采用本地耐滞、耐淹、耐旱的植物,满足根系发达,净化能力强的 属性,能够对雨水冲刷带来的污染物进行初步净化

6.3.3.1主控项目应符合下列要求:

a 下凹式绿地施工的构造形式应满足设计要求,使用的栽植土和渗滤材料不得污染水土,不得导 致周边次生灾害发生。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钢尺量测,检查出厂合格证和质量检验报告。 b) 下凹式绿地的下凹深度应低于周边铺砌地面或道路,蓄水层厚度满足设计要求,设计未明确时 控制在100mm~200mm。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钢尺量测。 检查数量:每200m检查4点。 c)下凹式绿地内的溢流口顶部标高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未明确时,应高于绿地50mm~150mm。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钢尺量测或水准仪。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d) 栽植土及地形工程、植物材料工程、栽植工程验收主控项目应满足CJ82的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土壤取样送检检查。 6.3.3.2 一般项目应符合下列要求: 下回式绿地裁植的品种、规格和单位面积栽植数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钢尺量测。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b 凹式绿地植物的病虫害防治应采用生物和物理防治方法,严禁药物污染水源。 检验方法:检查施工方案及现场灭虫防虫措施、施工日志。 c)栽植土及地形工程、植物材料工程、栽植工程验收一般项目应满足CJ82相关要求。 d)下凹式绿地施工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4的要求。

表14下凹式绿地允许偏差

6. 4. 1一般规定

4.1.1生物滞留设施分为简易型和复杂型 施主要适用房屋建筑、园林景观 是其它指定性建筑与小区、道路及停车场周边绿地,以及城市绿化带等城市绿地内,按应用位置 分为生态树池、雨水花园、高位花坛、生物滞留带等。高位花坛宜置于建筑排水立管下或广场造

DB4102/T0252021

跌水处;生物滞留带宜用于污染较严重的汇水区,滞蓄及排水通道宜为线型;生态树池宜用于场地较小, 改造条件较差的道路。 6.4.1.2生物滞留设施应按各构造位置进行隐蔽验收,植草沟与植被缓冲带应尺寸准确、线型美观, 沉淀池要便于清理,各安全警示标志要醒目、美观。对于石油类高浓度污染物应按设计要求设置弃流设 施防止侵害植物。 6.4.1.3屋面落水管接入生物滞留设施应位置准确、标高合适,道路路缘石开口应位置准确、尺寸合 格,截污措施安装牢固、美观。 6.4.1.4生物滞留设施应用于道路绿化带时,应特别注意做好绿化带纵坡测量复核控制,滞留设施靠 近路基部分防渗处理应进行隐蔽验收。 6.4.1.5生物滞留设施所采用的溢流设施,包括溢流竖管、盖篦溢流井或雨水口等,应位置、标高准 确,安装牢固美观,材质及规格应进场验收合格。溢流设施进口标高一般应低于周边地面100mm且高 于设计液位100mm。 6.4.1.6简易型生物滞留设施自上而下设置蓄水层、覆盖层及原土,各层设置要求满足下列条件: a)蓄水层:蓄水深度根据植物耐淹性能、土壤渗透性能及年径流控制目标确定,一般为200mm 300mm,并应设100mm的超高; b)覆盖层:常规采用干枯的树叶、树皮进行覆盖,最大深度为50mm~100mm厚; 6.4.1.7复杂型生物滞留设施自上而下设置蓄水层、覆盖层、植被及种植土层、换填层,各层设置要 求满足下列条件: a)蓄水层:蓄水深度根据植物耐淹性能、土壤渗透性能及年径流控制目标确定,一般为200mm 300mm,并应设100mm的超高; b) 覆盖层:一般采用干枯的树叶、树皮进行覆盖,最大深度为50mm~80mm厚; 植被及种植土层:一般选用渗透系数较大的砂质土壤,其主要成分中砂子含量为60%~85%, 有机成分含量为5%~10%,黏土含量不超过5%,种植土层厚度根据植物类型而定,当采用 草本植物时一般厚度为250mm左右。 d 换填层:种植土层及换填层间设置透水土工布或50mm~100mm砂滤水层,其中换填层宜 设穿孔管排水,厚宜为300mm~600mm 6.4.1.8生物滞留设施内应设有溢流井和渗井等溢流设施,溢流高度宜设为100mm

6. 4. 2施工要求

6.4.2.1简易型生物滞留设施应按图5工序

1简易型生物滞留设施应按图5工序进行施工:

图5简易型生物滞留设施施工工序

图6复杂型生物滞留设施施工工序

生物滞留设施应按其组成从下往上施工,并做好检查井位置预留及管道同步敷设DB36T 1161-2019 物流园区建设指南,溢流口的

DB4102/T0252021

位置及标高应经测量复核合格。 6.4.2.4屋面径流雨水应由管道接入滞留设施,场地及人行道径流应通过路缘开口分散流入,路缘石 开口位置、尺寸准确,安装美观。

位置及标高应经测量复核合格。 6.4.2.4屋面径流雨水应由管道接入滞留设施,场地及人行道径流应通过路缘开口分散流入,路缘石 开口位置、尺寸准确,安装美观。 6.4.2.5复杂型生物滞留设施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a)砾石排水层铺设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砾石应洗净且粒径不小于穿孔管的开孔孔径; b)渗管钻孔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c)防渗土工膜接缝搭接宽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宜不小于150mm,接缝宜采用粘合或缝合

a)砾石排水层铺设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砾石应洗净且粒径不小于穿孔管的开孔孔径; b 渗管钻孔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C 防渗土工膜接缝搭接宽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宜不小于150mm,接缝宜采用粘合或缝合; 为防止换土层介质流失,换土层底部应铺设透水土工布隔离层,或厚度不小于100mm的砂层; e)换土层介质类型及深度应满足设计要求,还应符合CII82要求。

6.4.3.1主控项目应符合下列要求!

进行参透 塘施工。 6.5.1.2 应严格进行渗透塘区域平面位置及竖向标高测量放样,确定各项构造设施功能正常发挥。 6.5.1.3种植土、土工布、过滤介质等材料应进场报验合格后才能用于施工。 6.5.1.4根据现场作业面合理选用施工机具GB/T 28104-2011 小楹白蚁检疫鉴定方法,并对现场周边绿地植物进行保护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