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T50065-2011》.pdf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T50065-2011》.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6 M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264946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T50065-2011》.pdf

为防止静电对易燃油、天然气贮罐和管道等的危险作用而设 的接地。

earthing electrode

埋人土壤或特定的导电介质(如混凝土或焦炭)中与大地有电 接触的可导电部分。

2.0.7接地导体(线)

QYLX 0001S-2015 云南绿雪科技有限公司 植物型压片糖果7接地导体(线) earthing conductor

在系统、装置或设备的给定点与接地极或接地网之间提供导 电通路或部分导电通路的导体(线)。

地导体(线)和接地极的总和。

earthingsystem

接地系统的组成部分,仅包括接地极及其相互连接部分。

2.0.11集中接地装置

centrated grounding connectio

为加强对雷电流的散流作用、降低对地电位而敷设的附加接 地装置,敷设3根~5根垂直接地极。在土壤电阻率较高的地区, 则敷设3根~5根放射形水平接地极

earthing resistance

在给定频率下,系统、装置或设备的给定点与参考地之间的阻 抗的实部。

2.0.14冲击接地电阻

2.0.14冲击接地电阻

根据通过接地极流入地中冲击电流求得的接地电阻(接 对地电压的峰值与电流的峰值之比)

2.0.15地电位升高

earth potential rise

电流经接地装置的接地极流入大地时,接地装置与参 间的电位差。

2.0.17最大接触电位差

接地故障(短路)电流流过接地装置时,地面上水平 1. 0m 的两点间的电位差。

2.0.19最大跨步电位差

接地网外的地面上水平距离1.0m处对接地网边缘接地 最大电位差。

diverting potential

接地故障(短路)电流流过接地系统时,由一端与接地系统连 接的金属导体传递的接地系统对参考地之间的电位

设备上能触及到的可导电部分,它在正常情况下不带 基本绝缘损坏时会带电。

2.0.22外界可导电部分

非电气装置的,且易于引人电位的可导电部分,该电位 局部电位。

2. 0.23 中性导体

2.0.25保护中性导体

bonding system (PEBS)

用于保护的为实现可导电部分之间的等电位联结而将 分相互连接。

力系统暂态情况下,实际电流与对称电流波形之间的差异, 接地故障对称电流有效值 effective symmetrica

ground fault current

接地故障时交流电流有效值

ground fault current

计及直流电流分量数值及其衰减特性影响的不对称电流的

2. 0. 31 衰减系数

decrement factor

接地计算中,对接地故障电流中对称分量电流引入的校正系 数,以考虑短路电流的过冲效应。衰减系数D为接地故障不对称 电流有效值I.与接地故障对称电流有效值I的比值

2.0.32接地网最大人地电流

接地故障电流中经接地网流入地中的电流最大值,供接 计使用。

2.0.33接地网入地对称电流

接地网入地电流的对称分量

2.0.34故障电流分流系数

接地网人地对称电流I。与接地故障对称电流I的比值。 2.0.35接地故障电流持续时间 continuous time of gr fault current 接地故障出现起直至其终止的全部时间。

利用金属氧化物与铝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同时释放出大量 的热量和高温熔融金属,进行焊接的方法。

3.1.1电力系统、装置或设备应按规定接地。接地装置应充分利 用自然接地极接地,但应校验自然接地极的热稳定性。接地按功 能可分为系统接地、保护接地、雷电保护接地和防静电接地。 3.1.2发电厂和变电站内,不同用途和不同额定电压的电气装置 或设备,除另有规定外应使用一个总的接地网。接地网的接地电 阻应符合其中最小值的要求。 3.1.3设计接地装置时,应计及土壤于燥或降雨和冻结等季节变 化的影响,接地电阻、接触电位差和跨步电位差在四季中均应符合 本规范的要求。但雷电保护接地的接地电阻,可只采用在雷季中 土壤干燥状态下的最大值。典型人工接地极的接地电阻可按本规 范附录A计算。

3.2.1电力系统、装直或设备的下列部分(给定点应接地: 1有效接地系统中部分变压器的中性点和有效接地系统中 部分变压器、谐振接地、低电阻接地以及高电阻接地系统的中性点 所接设备的接地端子。 2高压并联电抗器中性点接地电抗器的接地端子。 3电机、变压器和高压电器等的底座和外壳。 4发电机中性点柜的外壳、发电机出线柜、封闭母线的外壳 和变压器、开关柜等(配套)的金属母线槽等 5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的接地端子。 6配电、控制和保护用的屏(柜、箱)等的金属框架

7箱式变电站和环网柜的金属箱体等。 8发电厂、变电站电缆沟和电缆隧道内,以及地上各种电缆 金属支架等。 9屋内外配电装置的金属架构和钢筋混凝土架构,以及靠近 带电部分的金属围栏和金属门。 10电力电缆接线盒、终端盒的外壳,电力电缆的金属护套或 屏蔽层,穿线的钢管和电缆桥架等。 11装有地线(架空地线,又称避雷线)的架空线路杆塔。 12除沥青地面的居民区外,其他居民区内,不接地、谐振接 地和高电阻接地系统中无地线架空线路的金属杆塔。 13装在配电线路杆塔上的开关设备、电容器等电气装置。 14高压电气装置传动装置。 15附属于高压电气装置的互感器的二次绕组和铠装控制电 缆的外皮。 3.2.2附属于高压电气装置和电力生产设施的二次设备等的下 列金属部分可不接地: 1在木质、沥青等不良导电地面的干燥房间内,交流标称电 压380V及以下、直流标称电压220V及以下的电气装置外壳,但 当维护人员可能同时触及电气装置外壳和接地物件时除外。 2安装在配电屏、控制屏和配电装置上的电测量仪表、继电 器和其他低压电器等的外壳,以及当发生绝缘损坏时在支持物上 不会引起危险电压的绝缘子金属底座等。 3安装在已接地的金属架构上,且保证电气接触良好的 设备。 4标称电压220V及以下的蓄电池室内的支架。 5除本规范第4.3.3条所列的场所外,由发电厂和变电站区

1在木质、沥青等不良导电地面的干燥房间内,交流标称电 压380V及以下、直流标称电压220V及以下的电气装置外壳,但 当维护人员可能同时触及电气装置外壳和接地物件时除外。 2安装在配电屏、控制屏和配电装置上的电测量仪表、继电 器和其他低压电器等的外壳,以及当发生绝缘损坏时在支持物上 不会引起危险电压的绝缘子金属底座等。 3安装在已接地的金属架构上,且保证电气接触良好的 设备。 4标称电压220V及以下的蓄电池室内的支架。 5除本规范第4.3.3条所列的场所外,由发电厂和变电站区 域内引出的铁路轨道。

4发电厂和变电站的接地网

4.1110kV及以上发电厂和变电站接地网设计的一般要求

4.1.1设计人员应掌握工程地点的地形地貌、土壤的种类和分层 状况,并应实测或搜集站址土壤及江、河、湖泊等的水的电阻率、地 质电测部门提供的地层土壤电阻率分布资料和关于土壤腐蚀性能 的数据,应充分了解站址处较 大范围士壤的不均匀程度

4.1.2设计人员应根据有关建筑物的布置、结构、钢筋配置情况,

电气接线、母线连接的送电线路状况、故障时系统的电抗与电阻比 值等,确定设计水平年的最大接地故障不对称电流有效值,

.1.4设计人员应计算确定流过设备外壳接地导体(线)和

4.1.6设计人员应通过计算获得地表面的接触电位差利

差分布,并应将最大接触电位差和最大跨步电位差与允许仁 从比较。不满足要求时,应采取降低措施或采取提高允许值 普施。

4.1.7接地导体(线)和接地极的材质和相应的截面,应计

4.1.8设计人员应根据实测

补充与完善或增加防护措施

4.2接地电阻与均压要求

.2.1保护接地要求的发电厂和变电站接地网的接地电阻,应符 合下列要求: 1:有效接地系统和低电阻接地系统,应符合下列要求: 1)接地网的接地电阻宜符合下列公式的要求,且保护接地 接至变电站接地网的站用变压器的低压侧应采用TN系 统,低压电气装置应采用(含建筑物钢筋的)保护总等电 位联结系统:

R≤ 2000/Ig

武中:R一一采用季节变化的最大接地电阻(2); I.一一计算用的接地网入地对称电流(A)。 2)谐振接地系统中,计算发电厂和变电站接地网的入地对 称电流时,对于装有自动跟踪补偿消弧装置(含非自动 调节的消弧线圈)的发电厂和变电站电气装置的接地 网,计算电流等于接在同一接地网中同一系统各自动跟 踪补偿消弧装置额定电流总和的1.25倍;对于不装自 动跟踪补偿消弧装置的发电厂和变电站电气装置的接 地网,计算电流等于系统中断开最大一套自动跟踪补偿 消弧装置或系统中最长线路被切除时的最大可能残余 电流值。

4.2.2确定发电厂和变电站接地网的型式和布置时,应符合下列 要求:

4.2.2确定发电厂和变电站接地网的型式和布置时,应符合下列

1110kV及以上有效接地系统和6kV~35kV低电阻接地 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或同点两相接地时,发电厂和变电站接地网的 接触电位差和跨步电位差不应超过由下列公式计算所得的数值:

174+0.17psC U. = Vts t

式中:U.一 接触电位差充许值(V); U。一一跨步电位差允许值(V); βs 地表层的电阻率(m); C一表层衰减系数,按本规范附录C的规定确定; t。一一接地故障电流持续时间,与接地装置热稳定校验的 接地故障等效持续时间t取相同值(s)。 26kV~66kV不接地、谐振接地和高电阻接地的系统,发生 单相接地故障后,当不迅速切除故障时,发电厂和变电站接地装置 的接触电位差和跨步电位差不应超过下列公式计算所得的数值:

Ut = 50+0.05psCs U, = 50 +0. 2psCs

3接触电位差和跨步电位差可按本规范附录D的规定 计算。

4.3水平接地网的设计

1水平接地网应利用直接理入地中或水中的自然接地极,发 电厂和变电站接地网除应利用自然接地极外,还应敷设人工接 地极。 2当利用自然接地极和引外接地装置时,应采用不少于2根 导线在不同地点与水平接地网相连接。 3发电厂(不含水力发电厂)和变电站的接地网,应与 10kV及以上架空线路的地线直接相连,并应有便于分开的连接 点。6kV~66kV架空线路的地线不得直接和发电厂和变电站配 电装置架构相连。发电厂和变电站接地网应在地下与架空线路地 线的接地装置相连接,连接线理在地中的长度不应小于15m。 4在高土壤电阻率地区,可采取下列降低接地电阻的措施: 1)在发电厂和变电站2000m以内有较低电阻率的土壤时 敷设引外接地极;当地下较深处的土壤电阻率较低时,可 采用井式、深钻式接地极或采用爆破式接地技术。 2)填充电阻率较低的物质或降阻剂,但应确保填充材料不 会加速接地极的腐蚀和其自身的热稳定。 3)敷设水下接地网。水力发电厂可在水库、上游围堰、施工 导流隧洞、尾水渠、下游河道或附近的水源中的最低水位 以下区域敷设人工接地极。 5在永冻土地区可采用下列措施: 1)将接地网敷设在溶化地带或溶化地带的水池或水坑中。 2)可敷设深钻式接地极,或充分利用井管或其他深理在地

下的金属构件作接地极,还应敷设深垂直接地极,其深度 应保证深入冻土层下面的土壤至少5m。 3)在房屋溶化盘内敷设接地网。 4)在接地极周围人工处理土壤,降低冻结温度和土壤电 阻率。 6在李节冻土或李节十旱地区可米用下列措施: 1)季李节冻土层或季节十旱形成的高电阻率层的厚度较浅 时,可将接地网埋在高电阻率层下0.2m。 2)已采用多根深钻式接地极降低接地电阻时,可将水平接 地网正常理设。 3季节性的高电阻率层厚度较深时,可将水平接地网正常 理设,在接地网周围及内部接地极交叉节点布置短垂直 接地极,其长度宜深入季节高电阻率层下面2m。 4.3.2发电厂和变电站接地网除应利用自然接地极外,应敷设以 水平接地极为主的人工接地网,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人工接地网的外缘应闭合,外缘各角应做成圆弧形,圆弧 的半径不宜小于均压带间距的1/2,接地网内应敷设水平均压带, 接地网的埋设深度不宜小于0.8m。 2接地网均压带可采用等间距或不等间距布置。 335kV及以上变电站接地网边缘经常有人出入的走道处 应铺设沥青路面或在地下装设2条与接地网相连的均压带。在现 场有操作需要的设备处,应铺设沥青、绝缘水泥或鹅卵石。 46kV和10kV变电站和配电站,当采用建筑物的基础作接 地极,且接地电阻满足规定值时,可不另设人工接地。 4.3.3有效接地和低电阻接地系统中发电厂和变电站接地网在 发生接地故障后地电位升高超过2000V时,接地网及有关电气装 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保护接地接至变电站接地网的站用变压器的低压侧,应采 用TN系统,且低压电气装置应采用(含建筑物钢筋的)保护等电

注:1地下部分圆钢的直径,其分子、分母数据分别对应于架空线路和发电厂、变 电站的接地网。 2地下部分钢管的壁厚,其分子、分母数据分别对应于埋于土壤和埋于室内 混凝土地坪中。 3架空线路杆塔的接地极引出线,其截面不应小于50mm².并应热镀锌

注:1铜绞线单股直径不小于1.7mm。

2各类铜覆钢材的尺寸为钢材的尺寸,铜层厚度不应小于0.25mm。 4.3.5发电厂和变电站接地装置的热稳定校验,应符合下列 要求: 1在有效接地系统及低电阻接地系统中,发电厂和变电站电 气装置中电气装置接地导体(线)的截面,应按接地故障(短路)电

流进行热稳定校验。接地导体(线)的最大充许温度和接地导体 (线)截面的热稳定校验,应符合本规范附录E的规定。 2校验不接地、谐振接地和高电阻接地系统中,电气装置接 地导体(线)在单相接地故障时的热稳定,敷设在地上的接地导体 (线)长时间温度不应高于150℃,敷设在地下的接地导体(线)长 时间温度不应高于100℃。 3接地装置接地极的截面,不宜小于连接至该接地装置的接 地早体(线)截面的75%

(线)截面的热稳定校验,应符合本规范附录E的规定。 2校验不接地、谐振接地和高电阻接地系统中,电气装置接 地导体(线)在单相接地故障时的热稳定,敷设在地上的接地导体 (线)长时间温度不应高于150℃,敷设在地下的接地导体(线)长 时间温度不应高于100℃。 3接地装置接地极的截面,不宜小于连接至该接地装置的接 地导体(线)截面的75%。 4.3.6接地网的防腐蚀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计及腐蚀影响后,接地装置的设计使用年限,应与地面工 程的设计使用年限一致。 2接地装置的防腐蚀设计,宜按当地的腐蚀数据进行。 3接地网可采用钢材,但应采用热镀锌。镀锌层应有一定的 厚度。接地导体(线)与接地极或接地极之间的焊接点,应涂防履 材料。 4腐蚀较重地区的330kV及以上发电厂和变电站、全户内 变电站、220kV及以上枢纽变电站、66kV及以上城市变电站、紧 凑型变电站,以及腐蚀严重地区的110kV发电厂和变电站,通过 技术经济比较后,接地网可采用铜材、铜覆钢材或其他防腐蚀 措施。 4.3.7发电厂和变电站电气装置的接地导体(线),应符合下列 要求: 1发电厂和变电站电气装置中,下列部位应采用专门敷设的 接地导体(线)接地: 1)发电机机座或外壳,出线柜、中性点柜的金属底座和外 壳,封闭母线的外壳。 21101V及以上钢筋混凝十构件支座上由气装置的全属

.3.7发电厂和变电站电气装置的接地导体(线),应符合

1发电厂和变电站电气装置中,下列部位应采用专门敷设的 接地导体(线)接地: 1)发电机机座或外壳,出线柜、中性点柜的金属底座和外 壳,封闭母线的外壳。 2)110kV及以上钢筋混凝土构件支座上电气装置的金属 外壳。 3箱式变电站和环网柜的金属箱体

4)直接接地的变压器中性点。 5)变压器、发电机和高压并联电抗器中性点所接自动跟踪 补偿消弧装置提供感性电流的部分、接地电抗器、电阻器 或变压器等的接地端子。 6)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的接地母线、接地端子。 7)避雷器,避雷针和地线等的接地端子。 2当不要求采用专门敷设的接地导体(线)接地时,应符合下 列要求: 1)电气装置的接地导体(线)宜利用金属构件、普通钢筋混 凝土构件的钢筋、穿线的钢管和电缆的铅、铝外皮等,但 不得使用蛇皮管、保温管的金属网或外皮,以及低压照明 网络的导线铅皮作接地导体(线)。 2)操作、测量和信号用低压电气装置的接地导体(线)可利 用永久性金属管道,但可燃液体、可燃或爆炸性气体的金 属管道除外。 3)用本款第1)项和第2)项所列材料作接地导体(线)时,应 保证其全长为完好的电气通路,当利用串联的金属构件 作为接地导体(线)时,金属构件之间应以截面不小于 100mm²的钢材焊接。 3接地导体(线)应便于检查,但暗敷的穿线钢管和地下的金 属构件除外。潮湿的或有腐蚀性蒸汽的房间内,接地导体(线)离 墙不应小于10mm。 4接地导体(线)应采取防止发生机械损伤和化学腐蚀的 措施。 5在接地导体(线)弓引进建筑物的入口处应设置标志。明敷 的接地导体(线)表面应涂15mm~100mm宽度相等的绿色和黄 色相间的条纹。 6发电厂和变电站电气装置中电气装置接地导体(线)的连 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1)采用铜或铜覆钢材的接地导体(线)应采用放热焊接方式 连接。钢接地导体(线)使用搭接焊接方式时,其搭接长 度应为扁钢宽度的2倍或圆钢直径的6倍。 2)当利用钢管作接地导体(线)时,钢管连接处应保证有可 靠的电气连接。当利用穿线的钢管作接地导体(线)时, 引向电气装置的钢管与电气装置之间,应有可靠的电气 连接。 3)接地导体(线)与管道等伸长接地极的连接处宜焊接。连 接地点应选在近处,在管道因检修而可能断开时,接地装 置的接地电阻应符合本规范的要求。管道上表计和阀门 等处,均应装设跨接线。 4)采用铜或铜覆钢材的接地导体(线)与接地极的连接,应 采用放热焊接;接地导体(线)与电气装置的莲接,可采用 螺栓连接或焊接。螺栓连接时的允许温度为250℃,连接 处接地导体(线)应适当加大截面,且应设置防松螺帽或 防松垫片。 5)电气装置每个接地部分应以单独的接地导体(线)与接地 母线相连接,严禁在一个接地导体(线)中串接几个需要 接地的部分。 6)接地导体(线)与接地极的连接,接地导体(线)与接地极 均为铜(包含铜覆钢材)或其中一个为铜时,应采用放热 焊接工艺,被连接的导体应完全包在接头里,连接部位的 金属应完全熔化,并应连接牢固。放热焊接接头的表面 应平滑,应无贯穿性的气孔。

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变电

4.4.1具有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的变电站,应设置一个总 接地网。其接地电阻的要求应符合本规范第4.2节的规定。

4.4.2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区域应设置专用接

成为变电站总接地网的一个组成部分。该设备区域专用接地网, 应由该设备制造厂设计,并应具有下列功能: 1应能防止故障时人触摸该设备的金属外壳遭到电击。 2释放分相式设备外壳的感应电流。 3快速流散开关设备操作引起的快速瞬态电流。 4.4.3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外部近区故障人触摸其金属 外壳时,区域专用接地网应保证触及者手一脚间的接触电位差符 合下列公式的要求:

/Umax + (U'omax)*

式中:Uzmax 一 设备区域专用接地网最大接触电位差,由人脚下 的点决定; U'tomax 设备外壳上、外壳之间或外壳与任何水平/垂直支 架之间金属到金属因感应产生的最大电压差; Ut一一接触电位差容许值。 4.4.4位于居民区的全室内或地下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 变电站,应校核接地网边缘、围墙或公共道路处的跨步电位差。变 电站所在地区土壤电阻率较高时,紧靠围墙外的人行道路宜采用 沥青路面。 4.4.5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区域专用接地网与变电站总 接地网的连接线,不应少于4根。连接线截面的热稳定校验应符 合本规范第4.3.5条的要求。4根连接线截面的热稳定校验电 流,应按单相接地故障时最大不对称电流有效值的35%取值。 4.4.6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的接地导体(线)及其连接,应 符合下列要求: 1三相共箱式或分相式设备的金属外壳与其基座上接地母 线的连接方式,应按制造厂要求执行。其采用的连接方式,应确保 无故障时所有金属外壳运行在地电位水平。当在指定点接地时, 应确保母线各段外壳之间电压差在允许范围内。 2设备基座上的接地母线应按制造厂要求与该区域专用接

4.4.5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区域专用接地网与变

地网连接。 3本条第1款和第2款连接线的截面,应满足设备接 (短路)时热稳定的要求。

3本条第1款和第2款连接线的截面,应满足设备接地故障 (短路)时热稳定的要求。 4.4.7当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置于建筑物内时,建筑物地 基内的钢筋应与人工敷设的接地网相连接。建筑物立柱、钢筋混 凝土地板内的钢筋等与建筑物地基内的钢筋,应相互连接,并应良 好焊接。室内还应设置环形接地母线,室内各种需接地的设备(包 括前述各种钢筋)均应连接至环形接地母线。环形接地母线还应 与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区域专用接地网相连接。 4.4.8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与电力电缆或与变压器/电抗 器直接相连时,电力电缆护层或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与变

4.4.7当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置于建筑物内时,建

括前述各种钢筋均应连接至环形接地母线。环形接地母线还应 与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区域专用接地网相连接。 4.4.8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与电力电缆或与变压器/电抗 器直接相连时,电力电缆护层或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与变 压器/电抗器之间套管的变压器/电抗器侧,应通过接地导体(线, 以最短路径接到接地母线或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区域专用 接地网。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外壳和电缆护套之间,以及 其外壳和变压器/电抗器套管之间的隔离(绝缘)元件,应安装相应 的隔离保护器。 4.4.9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置于建筑物内时,设备区域专

4.4.8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与电力电缆或与变压

.5雷电保护和防静电的接地

4.5.1发电厂和变电站雷电保护的接地,应符合下列要求:

1发电厂和变电站配电装置构架上避雷针(含悬挂避雷线的 架构)的接地引下线应与接地网连接,并应在连接处加装集中接地 装置。引下线与接地网的连接点至变压器接地导体(线)与接地网 连接点之间沿接地极的长度,不应小于15m。 2主厂房装设直击雷保护装置或为保护其他设备而在主厂 房上装设避雷针时,应采取加强分流、设备的接地点远离避雷针接 地引下线的人地点、避雷针接地引下线远离电气装置等防止反击

的措施。避雷针的接地引下线应与主接地网连接,并应在连接处 加装集中接地装置。 主控制室、配电装置室和35kV及以下变电站的屋顶上如装 设直击雷保护装置,若为金属屋顶或屋顶上有金属结构时,则应将 金属部分接地;屋顶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时,则应将其焊接成网接 地;结构为非导电的屋顶时,则应采用避雷带保护,该避雷带的网 格应为8m~10m,并应每隔10m20m设接地引下线。该接地引 下线应与主接地网连接,并应在连接处加装集中接地装置。 3发电厂和变电站有爆炸危险且爆炸后可能波及发电厂和 变电站内主设备或严重影响发供电的建(构)筑物,应采用独立避 雷针保护,并应采取防止雷电感应的措施。露天贮罐周围应设置 闭合环形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应超过302,无独立避雷针保护的 露天贮罐不应超过102,接地点不应小于2处,接地点间距不应大 于30m。架空管道每隔20m~25m应接地1次,接地电阻不应超 过302。易燃油贮罐的呼吸阀、易燃油和天然气贮罐的热工测量 装置,应用金属导体与相应贮罐的接地装置连接。不能保持良好 电气接触的阀门、法兰、弯头等管道连接处应跨接。 4发电厂和变电站避雷器的接地导体(线)应与接地网连接 且应在连接处设置集中接地装置。 4.5.2发电厂易燃油、可燃油、天然气和氢气等贮罐、装卸油台 铁路轨道、管道、鹤管、套筒及油槽车等防静电接地的接地位置,接 地导体(线)、接地极布置方式等,应符合下列要求: 1.铁路轨道、管道及金属桥台,应在其始端、末端、分支处,以 及每隔50m处设防静电接地,管应在两端接地。 2厂区内的铁路轨道应在两处用绝缘装置与外部轨道隔离。 两处绝缘装置间的距离应大于一列火车的长度。 3净距小于100mm的平行或交叉管道,应每隔20m用金属 线跨接。

也应跨接。跨接线可采用直径不小于8mm的圆钢。 5油槽车应设置防静电临时接地卡。 6易燃油、可燃油和天然气浮动式贮罐顶,应用可挠的跨接 线与罐体相连,且不应少于2处。跨接线可用截面不小于25mm 的钢绞线、扁铜、铜绞线或覆铜扁钢、覆铜钢绞线。 7浮动式电气测量的铠装电缆应理人地中,长度不宜小于 50m。 8金属罐罐体钢板的接缝、罐顶与罐体之间,以及所有管、阀 与罐体之间,应保证可靠的电气连接。

5.1高压架空线路的接地

5.1.16kV及以上无地线线路钢筋混凝土杆宜接地,金属杆塔 应接地,接地电阻不宜超过302。 5.1.2除多雷区外,沥青路面上的架空线路的钢筋混凝土杆塔和 金属杆塔,以及有运行经验的地区,可不另设人工接地装置。 5.1.3有地线的线路杆塔的工频接地电阻,不宜超过表5.1.3的 规定

有地线的线路杆塔的工频接地电

5.1.466kV及以上钢筋混凝土杆铁横担和钢筋混凝土横担线 路的地线支架、导线横担与绝缘子固定部分或瓷横担固定部分之 间,宜有可靠的电气连接,并应与接地引下线相连。主杆非预应力 钢筋上下已用绑扎或焊接连成电气通路时,可兼作接地引下线。 利用钢筋兼作接地引下线的钢筋混凝土电杆时,其钢筋与接 地螺母、铁横担间应有可靠的电气连接。

利用钢筋兼作接地引下线的钢筋混凝土电杆时,其钢筋与接 地螺母、铁横担间应有可靠的电气连接。 5.1.5高压架空线路杆塔的接地装置,可采用下列型式: 1在土壤电阻率<1002·m的潮湿地区,可利用铁塔和钢 筋混凝土杆自然接地。发电厂和变电站的进线段,应另设雷电保 护接地装置。在居民区,当自然接地电阻符合要求时,可不设人工 接地装置。 2在土壤电阻率100α·m<<3002·m的地区,除应利用 铁塔和钢筋混凝土杆的自然接地外,并应增设人工接地装置,接地

单独接地极或杆塔接地装置的冲击接地电阻,可按下式

DB21T 2345-2014 图码金属保温装饰一体板5.1.8当接地装置由较多水平接地极或垂直接地极组成

按地极的 于5m。 由n根等长水平放射形接地极组成的接地装置,其冲击接地 电阻可按下式计算:

R = Ri ×1 n.

式中:Rhi一一 每根水平放射形接地极的冲击接地电阻(2); 规范附录F的规定选取。 5.1.9由水平接地极连接的n根垂直接地极组成的接地装置,其 冲击接地电阻可按下式计算:

DL/T 1017-2019 电容式位移计Rvi × R'ri n 1 R; = Rvi × Rni n: n

电力电缆金属护套或屏蔽层,应按下列规定接地: 三芯电缆应在线路两终端直接接地。线路中有中间接头 头处也应直接接地。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