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50363-2018 节水灌溉工程技术标准.pdf

GBT50363-2018 节水灌溉工程技术标准.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6.6 M
标准类别:水利标准
资源ID:263924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GBT50363-2018 节水灌溉工程技术标准.pdf

改善灌溉均匀度和提高灌溉水利用率的沟、睦、格田液 术。

ocalirrigation withinjection

利用专门设备将一定量的水注人作物(种子)根区的土壤中, 改善土壤情,满足种子发芽和保苗需水的一种局部灌水方法,也 称坐水种。

3.1.1节水灌溉工程规划应收集气象、水源、地形、水文、地 镶、作物、水利工程、灌溉试验、能源、材料设备、经济社会及有 划等方面的基本资料QC/T 287-2013 汽车燃油滤清器纸质滤芯尺寸,并进行合理性和可靠性分析。

水利发展、农业发展及生态环境保护等规划相衔接:应符合理 业、新农村建设、高标准农由建设等方面的要求;应充分利月 水利工程设施,并应与农田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林网、 施等统筹安排

3.1.4水资源平衡分析应符合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号

求,应根据水资源可利用量,优化节水灌溉技术措施,提出名 溉设计保证率的需水量,并应实现供需平衡。水资源不平衡

应采取调整灌溉方式及规模、调整种植结构、压缩灌溉面积等措 施。灌溉设计保证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 规范》GB50288的规定,管道输水灌溉工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GB/T20203的规定。 3.1.5节水灌溉工程布置应结合现有水利工程、道路、林带、输电 线路等,经过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确定。改建或扩建的渠道防渗 工程,应复核原有工程布局,对不合理的渠系进行调整;新建渠系 垃经过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确定。渠(管)网应避开特殊地基和 可能产生滑坡或受山洪威胁的地带。

应采取调整灌溉方式及规模、调整种植结构、压缩灌溉面积等措 施。灌溉设计保证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 规范》GB50288的规定,管道输水灌溉工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GB/T20203的规定。

路等,经过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确定。改建或扩建的渠道 程,应复核原有工程布局,对不合理的渠系进行调整;新建头 经过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确定。渠(管)网应避开特殊土地 能产生滑坡或受山洪威胁的地带

3.1.6规划成果应包括规划报告、估算书及规划布置图。灌溉面

积大于或等于333hm的工程规划布置宜绘制在1/5000~ 1/10000的地形图上,面积小于333hm的工程规划布置宜绘制在 1/2000~1/5000的地形图上。

3.2.1工程设计应在批准的规划或可行性研究报告基础上,进行 补充调查、勘察,取得可靠的基本资料应说明节水灌溉工程设计 依据的主要技术标准和相关文件,明确节水灌溉工程等别、各建筑 物级别。

3.2.2工程设计应对规划报告的水资源平衡分析成果进

确灌溉设计标准、作物灌溉制度,核定灌溉设计保证率条件 溉用水量,确定工程建设范围和规模

3.2.3工程设计应在技术方案比较的基础上,确定工程总体布置

3.2.4节水灌溉工程设计应包括水源工程、首部枢纽,输配水渠 (管)网、田间工程以及各类辅助工程设计。

2.4节水灌溉工程设计应包括水源工程、首部枢纽、输配力

3.2.5节水灌溉工程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工程设计应对批准的工程规模范围内的所有单项工程进 行全面设计:

2水源工程设计应对水量进行平衡分析计算,确定设计水平 年供水量;工程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 范》GB50288、《泵站设计规范》GB/T50265和《机井技术规范》 GB/T50625的规定; 3防渗渠道设计应在水力计算基础上,提出渠道纵横断面设 计和防渗衬砌结构设计成果;大中型渠道应根据沿线地质条件、设 计断面情况,进行边坡稳定分析计算; 4管道输水灌溉、喷灌、微灌设计应提出首部枢纽和田间管 网布置方案,选定灌水器(给水栓)参数,确定灌溉制度和工作制 度,提出水力计算成果; 5渠道防渗输水灌溉工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设计应提出田 旬沟、睦与格田等改进地面灌溉的方案。 3.2.6工程设计成果应包括设计说明书、图纸和概算书,应提供 下列附图: 节水灌溉工程平面布置图: 2 渠(管、沟)道纵、横断面图: 3 首部板纽布置图: 水源工程设计图: 5 主要建筑物及附属构筑物结构设计图

4.0.1节水灌溉应优化配置、合理利用、节药保护水资源,发挥灌 溉用水的最大效益;应优先使用地表水,合理利用地下水;井渠结 合灌区宜通过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联合调度运用,提高灌溉水的重 复利用率:有条件的地表水灌区应合理利用灌溉回归水。

4.0.2灌溉水水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农田灌溉水质 GB5084的规定

4.0.2灌溉水水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4.0.3新建、扩建的灌溉工程项目,当取水量较大且易对

4.0.3新建、扩建的灌溉工程项目,当取水量较大且易对周边环 境造成影响时,应严格执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并编制水资 源论证报告。

4.0.4节水灌溉工程取水量不得超过灌溉的可利用水量

超采区或挤占生态用水的地表水灌区不得增加灌溉取水量 新开采深层承压水发展灌溉

4.0.5集蓄雨水作为灌溉水源时,集流能力应与蓄水容量

,并应满足节水灌溉工程用水量要求

5灌溉制度和灌溉用水量

5.0.1灌溉制度宜依据当地节水灌溉试验资料确定。缺少资料 地区可根据条件相近地区试验资料或按水量平衡原理制定。 5.0.2灌溉制度应依据不同节水灌溉技术类型及其相应的灌溉 设计保证率确定。 5.0.3灌溉用水量应结合当地水资源条件,按作物产量或水分生 生产

缺水的敏感性,采用灌关键水,非充分灌溉等方式确定

6.1.1渠系水利用系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1大型灌区不应低于0.55,中型灌区不应低于0.65,小型灌 区不应低于0.75;全部实行井渠结合的灌区,渠灌时的渠系水利 用系数可在上述范围内降低0.10;部分实行井渠结合的灌区可按 井渠结合灌溉面积占全灌区面积的比例降低; 2地下水灌区不应低于0.90。 6.1.2 采用管道输水时,管系水利用系数不应低于0.95。 6.1.3田间水利用系数,水稻灌区不宜低于0.95,旱作物灌区不 宜低于0.90

6.1.4灌溉水利用系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1渠道防渗输水灌溉工程,大型灌区不应低于0.50,中型灌 区不应低于0.60,小型灌区不应低于0.70,其中地下水灌区不应 低于0.80; 2管道输水灌溉工程不应低于0.80; 3 喷灌工程不应低于0.80; 4微灌工程不应低于0.85,滴灌工程不应低于0.90

.2灌溉水利用系数的测定方法

6.2.1渠系水利用系数可用各级固定渠道水利用系数进行推算。 渠道水利用系数应按本标准附录A第A.0.1条规定进行测定。 6.2.2采用多种灌溉方式的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应按各种灌溉

6.2.1渠系水利用系数可用各级固定渠道水利用系数进行推算。

6.2.3井渠结合灌区的灌溉水利用系数可根据地表水、地下水用

6.2.5灌溉水利用系数可采用首尾测算法或综合测定法

7..1架道防渗输水灌溉工程和管道输水灌溉工程的间工程, 应采用改进地面灌溉技术,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旱作物灌区应平整土地,采用沟睡灌:自流灌区哇由长度 不宜超过75m,沟灌灌水沟长度不宜超过100m,提水灌区由和 灌水沟长度均不宜超过50m;唯宽应按农机具作业宽度的整数倍 确定,不宜超过4m; 2水平哇田由面相对高程标准偏差值宜小于2cm,由长度 和宽度宜根据渠(管)道可供流量、田间输配水系统布置和当地实 际条件确定: 3平原水稻区格田长度宜为60m~120m,宽度宜为20m~ 30m;山丘区可根据地形条件进行调减;盐碱地冲洗灌溉格田,长 度宜为50m~100m,宽度宜为10m~20m;土地平整应以格田为 基本单元,格由内田面相对高程标准偏差宜小于3cm; 4地面灌溉尚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地面灌溉工程技术管理 规范》SL558的规定。 7.1.2采取管道输水的工程,管材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管材选择应满足技术和经济要求,管径小于400mm时宜 选用塑料管材,地形复杂或寒冷地区宜选用聚乙烯塑料管道:管径 大于400mm时可选用玻璃钢管、钢筋混凝土管、钢筒混凝土管 等:山丘区不具备地理条件时宜选用金属管材: 2管材的允许工作压力应不小于水击时产生的最大压力; 3塑料管材充许工作压力不应低于管道设计工作压力的 1.5倍。

7.1.3管网布置应符合下列

1管网布置型式应根据水源位置、地形条件、田间灌溉形式, 通过方案比较确定。 2管道布置宜平行于沟、渠、路,应避开填方区和可能产生滑 坡或受山洪威胁的地带:管道布置应平顺,减少折点和起伏。 3管网应设置控制、量测、泄水、安全保护和监测装置,寒冷 地区应采取防冻害措施。

7.1.4规模大、地形条件复杂的管网系统,应采取压力调

7.2渠道防渗输水灌溉工程

2.1水资源严重紧缺地区、不良地质条件、渠床渗漏严重、需 制地下水埋深、高扬程提水等情况下的固定渠道、渠段应优先 防渗或衬砌。井渠结合灌区或可能对生态产生不利影响时 防渗应进行必要论证

7.2.2防渗渠道应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经济社会条件

术要求、地表水和地下水联合运用情况以及生态环境因素等,合理 选择防渗结构型式。

2.3刚性材料防渗渠道,流量1m²/s及以上宜优先采用弧

坡脚梯形或弧形底梯形断面,1m/s以下宜优先采用U开 刚性材料渠道防渗结构应设置伸缩缝,伸缩缝的间距和型 据渠道断面大小、防渗层厚度、防渗材料等确定。

7.2.4地下水位高于渠底的刚性材料防渗渠道和埋铺式

7.3管道输水灌溉工程

级 固定管道;系统流量在30m/h~60m/h时,可采用干管、支管两 级固定管道;系统流量大于60m/h时,可采用两级或多级固定管 道。水稻种植区,可采用两级或多级固定管道。

7.3.2田间固定管道长度不应低于每公项90m,且不宜大于每

国家标准《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GB/T20203的规定

7.4.1土地连片、作物种植统一、地面无障碍物、有可靠的水源和 电力设施、土地规模化经营和统一管理的地区,宜采用中心支轴 式、平移式和绞盘式喷灌机组

式、平移式和绞盘式喷灌机组。 7.4.2丘陵地区零星、分散耕地,水源较为分散、无电源或供电保 证程度较低地区,宜选用轻小型机组式喷灌系统。轻型和小型移 动式喷灌机组的灌溉面积宜按每千瓦控制0.667hm配置。 7.4.3喷灌系统应满足设计风速条件下的喷洒水利用系数、喷灌

证程度较低地区,宜选用轻小型机组式喷灌系统。轻型和小型移 动式喷灌机组的灌溉面积宜按每千瓦控制0.667hm²配置。

7.4.3喷灌系统应满足设计风速条件下的喷洒水利用系类

强度、喷灌均匀系数和喷灌雾化指标要求;喷灌系统的设计喷灌强 度不应大于土壤的允许喷灌强度。

系统喷灌均匀系数不应低于0.85

灌系统喷灌均匀系数不应低于0.85。 7.4.5喷灌系统日运行时间宜为12h~18h,最天不宜超过21h, 7.4.6喷灌工程除应符合本标准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喷灌工程技术规范》GB/T50085的规定

《喷灌工程技术规范》GB/T50085的规定

5.5微灌工程首部过滤器下游的管道应采用塑料管材,铺设 表的管道不应透光,

7.5.6采取滴灌时,是否覆膜应综合分析覆膜对作物生

量、降雨利用率以及环境等影响,论证确定。采用膜下滴灌时,应 采取措施回收地膜。

7.5.7微灌工程除应符合本标准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

《微灌工程技术规范》GB/T50485的规定。

7.6.1注水灌应符合下列规定

尔推口 1应有可靠水源和取水、运水设备,注水灌设备和供水量应 满足作物在最佳时期内播种和苗期灌水的要求,且灌水均匀: 2水源的控制面积应按每次灌水量不少于75m/hm计算 7.6.2水稻控制灌溉应符合下列规定:

7.6.2水稻控制灌溉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插秧至返青期应浅水勤灌不脱水,由面保持薄水; 2 分葉前期应浅、湿、干交替灌溉,田面保持湿润; 3分藥后期落干晒田,阴雨天、地肥、苗势旺、黏性土壤及低 洼田应重晒,高位、沙质土田应轻晒; 4拔节孕穗期及时灌溉,田面保持浅水层; 5黄熟期湿润落干,遇雨及时排除田面积水

1 插秧至返青期应浅水勤灌不脱水,由面保持薄水; 2 分葉前期应浅、湿、干交替灌溉,田面保持湿润; 3分后期落干晒田,阴雨天、地肥、苗势旺、黏性土壤及低 洼田应重晒,高位、沙质土田应轻晒; 4拔节孕穗期及时灌溉,田面保持浅水层; 5黄熟期湿润落干,遇雨及时排除田面积水

省工等综合效益。效益分析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增产效益应按已发生年份的实际增产量或增产值计算 衣业技术措施基本相同时,主产品与副产品的增产值应等于有、无 节水灌溉工程相比所增加的产值,可按本标准附录B公式(B.0.1) 计算。农业技术措施不同时,增产值的计算应在公式(B.0.1)中 乘以工程效益分摊系数,其值可参考类似地区的已有成果或依据 调查资料分析确定。无资料时,可按0.2~0.6进行估算,丰水年 取小值,枯水年取大值。 2节水效益应按项目实施前后灌溉用水量间的差值进行分 析计算,表述为节水量或节水率,可按本标准附录B公式(B.0.2) 计算。 3节地效益应按项自实施前后减少由间渠系占地情况进行 分析计算,表述为节地面积或节地率,可按本标准附录B公式 (B.0.3)计算。 4省工效益应按实施节水灌溉工程后与实施前的用工量差 直进行分析计算,表述为省工量或省工率,可按本标准附录B公 式(B.0.5)计算。 5节水灌溉工程经济效益评价时,各项效益间应不重复

8.0.4实施节水灌溉工程后,受益区种植业综合生产能力应明显

8.0.4实施节水灌溉工程后,受益区种植业综合生产能力 提高,粮食作物产量应提高15%以上或水分生产率提 以上。

8.0.5节水灌溉工程建成正常运行一年后,应对工程进

评价指标宜包括增产、节水、节地、节能、省工效果及农业生 变化,各指标的计算方法应符合标准附录B的规定

9.0.1 应对工程管理人员进行上岗培训,掌握工程运行智 护技能

1地表水灌区应建立符合要求的量水网点;计收水费应以斗 口实测水量为依据,有条件的灌区宜计量到农口。 2地下水灌区应以并为单位配备量水设施,宜采用射频卡量 测控制技术。 3测量允许误差士5%。 9.0.3存在次生盐碱化或其潜在威胁的地区,应建立必要的水盐 动太监测系统控制地 电 弱地区的节水灌溉

动态监测系统,控制地下水埋深。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节 工程应依据生态环境监测数据,提供保护工程范围内生态 需水量。

9.0.4大型灌区应根据现行行业标准《灌溉试验规

定开展灌溉试验;中、小型灌区和集中连片的地下水灌区, 进行田间用水观测:水资源紧缺地区应进行非充分灌溉试

9.0.5利用地下水发展节水灌溉工程时,应配备地下水位、水量 监测设施。

10.0.1满足下列条件之一且节水、增产效益指标达到本标准规 定,可认定为节水灌溉工程面积: 1渠道防渗输水灌溉工程符合本标准第6章和第7.1节、第 7.2节的相关规定; 2管道输水灌溉工程符合本标准第6章和第7.1节、第7.3 节的相关规定; 3喷灌工程符合本标准第6章和第7.1节、第7.4节的相关 规定; 4微灌工程符合本标准第6章和第7.1节、第7.5节的相关 规定。 10.0.2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可认定为节水灌溉措施面积: 1渠道防渗输水灌溉工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喷灌工程、微 灌工程符合本标准第7章的规定,但不完全符合本标准第6章的 规定或灌溉设计保证率不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灌溉与排水工程设 计规范》GB50288的规定; 2 田间地面灌溉工程符合本标准第7.1.1条的规定: 3 注水灌符合本标准第7.6.1条的规定; 雨水集蓄利用灌溉工程符合本标准第4.0.5条的规定; 5 地面移动软管灌溉工程符合本标准第7.3.4条的规定。 10.0.3节水灌溉工程面积与节水灌溉措施面积不得重复统计。

附录A有关参数的测定计算方法

.1朱道刀 1动水测定法。应根据渠道沿线的水文地质条件,选择中间 无分支、有代表性的渠段,观测上下游两个断面同一时段通过的水 量,其差值即为损失水量。动水法测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测验应在选定的上下两个观测断面上进行流量测定; 2)观测期间流量稳定,中间无分流; 3)测验段前、后断面观测条件、观测仪器一致; 4观测断面应选择在渠道的顺直段,其长度不小于10倍渠 宽,水流均匀,无漩涡和回流。 2静水测定法。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渠段,长度为50m~ 100m,两端堵死,渠道中间设置水位标志,然后向渠中充水,进行 恒水位、变水位的观测,同时进行降雨量和蒸发量观测。根据水位 的变化可计算出损失水量和渠道水利用系数。 A.0.2井渠结合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可按下式计算:

A.0.2并渠结合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可按下式

mz=(n.W+n.W.)/W

式中:1元 井渠结合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 井灌地灌溉水利用系数; W 地下水用量(m3); 7 渠灌地灌溉水利用系数; W. 地表水用量(m); W 井渠结合灌区总用水量W=W十W。(m)。 A.0.3 间水利用系数应按下列方法进行测量计算: 1 平均法。

式中:n 田间水利用系数; m一一某次灌水后计划湿润层增加的水量(m²/hm²); A一一末级固定渠道控制的实灌面积(hm?); W一末级固定渠道放出的总水量(m)。 2实测法。在灌区中应选择有代表性的地块,通过实测灌水 前后(1d~3d)计划湿润层土壤含水量的变化,计算净灌水定额 算出田间水利用系数:

式中:P132 土重的百分数表示); 一土的干容重(t/m3); H一一计划湿润深度(m)。 A.0.4节水灌溉项自效益费用比可采用有无项自的增量费用与 增量效益分析,应按下式计算:

增量效益分析,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R 效益费用比; B, 节水灌溉工程第t年的增产值(万元); C 节水灌溉工程第t年的运行费(万元); 0 资金年利率(%); n 节水灌溉工程使用年限(年); t 计算年。

附录B效益指标计算方法

式中B, 第年灌区内的增产值(元): A 工程建成前灌区第i种作物的种植面积(hm): Y,Y' 工程建成后,第i种作物主副产品的产量(kg/hm): Yoi,Yoi 工程建成前,第i种作物主副产品的产量(kg/hm?); P;,P 第i种作物主副产品的单价(元/kg); 2 作物种类序号; n 该区种植作物种类数。 B02节水率 业出 水量的百

B.0.2节水率应以工程实施后的省水量占原灌溉用水量的百分 比表示,宜按下式计算:

B.0.2节水率应以工程实施后的省水量占原灌溉用水量的百分

式中:Rsh 一节水率(%); M.一一工程建成前年毛总用水量(m/年); M一工程实施后年毛总用水量(m3/年)。 B.0.3节地率应以原田间渠系占地面积和节水灌溉系统占地面 积的差与工程控制面积之比表示,宜按下式计算:

式中:Rid 节地率(%); A. 田间渠系占地面积(hm); A. 节水灌溉系统占地面积(hm);

A一一工程控制的总面积(hm)。 节能率应以工程实施后的省电量占原灌溉用电量的百分 宜按下式计算:

一工程控制的总面积(hm)。

式中:Rm 节能率(%); E。一工程建成前年总用电量(kW·h/年); E一工程实施后年总用电量(kW·h/年)。 B.0.5省工率应以工程实施后的节省的年用工数占原灌溉用工

U 省工率以 程买施启的省的年用工数百原耀概用工 总数的百分比表示,宜按下式计算:

式中:Rm 省工率(%) G——工程建成前年用工总数(工日/年); Gg—工程建成后年用工总数(工日/年)。 B.0.6灌溉成本变化值宜按下式计算:

B.0.6灌溉成本变化值宜按下式

SN/T 0174-2011 出口食品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检验方法式中:Cg 灌溉成本变化值(元): PE 当地灌溉用电电价【元/(kW·h); Pa 当地灌溉用工成本(元/hm)。

1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 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充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 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喷灌工程技术规范》GB/T50085 《泵站设计规范》GB/T50265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 《微灌工程技术规范》GB/T50485 《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GB/T50600 《机井技术规范》GB/T50625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 《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GB/T20203 《灌溉试验规范》SL13 《地面灌溉工程技术管理规范》SL55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节水灌溉工程技术标准》GB/T50363一2018,经住房城乡建 设部2018年3月16日以第25号公告批准、发布。 为便于广大设计、施工、科研、学校等单位有关人员在使用本 标准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编制组按章、节、条顺序编制 了本标准的条文说明,对条文规定的自的、依据以及执行中需注意 的有关事项进行了说明。但是,本条文说明不具备与标准正文同 等的法律效力,仅供使用者作为理解和把握标准规定的参考。

《节水灌溉工程技术标准》GB/T50363一2018,经住房城乡建 设部2018年3月16日以第25号公告批准、发布。 为便于广大设计、施工、科研、学校等单位有关人员在使用本 标准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编制组按章、节、条顺序编制 了本标准的条文说明,对条文规定的自的、依据以及执行中需注意 的有关事项进行了说明。但是,本条文说明不具备与标准正文同 等的法律效力,仅供使用者作为理解和把握标准规定的参考,

DB33T 640-2017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规程(31) 规划与设计 (32) 3.1规划 (32 3.2工程设计 (32) 灌溉水源 (33) 灌溉制度和灌溉用水量 (34) 灌溉水的利用系数 (35) 6.1灌溉水利用系数的要求 (35 6.27 灌溉水利用系数的测定方法 (35) 技术要求 (36) 7. 1 一般规定 (36) 7.2 渠道防渗输水灌溉工程 (36 7. 3 管道输水灌溉工程 (36) 7. 4 喷灌工程 (37) 7.5 微灌工程 (37 7. 6 其他 (37) 效益与评价 (38) 管 理 (39)

1.0.1、1.0.2中国是一个水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为保证经济 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树立节水意识,建立节水型社会。灌溉是用 水大户,是节水的重点。为指导节水灌溉事业的健康发展,统一节 水灌溉的技术要求,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和管理水平,使新建、扩建 或改建的节水灌溉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验收、管理和评价等有 章可循,在原标准的基础上进行修订后形成本标准。 1.0.4工程是基础,管理是关键。鉴于不少地方依然不同程度地 汽在工程法行管理蒲强的现象必须强调节水滋油工程应配务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