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40700-2021 上面级自主导航系统设计要求.pdf

GB/T 40700-2021 上面级自主导航系统设计要求.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4 M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263052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GB/T 40700-2021 上面级自主导航系统设计要求.pdf

根据自主导航系统可靠性要求,对关键单机进行允余配置,允余配置主要满足如下要, a)应权衡系统性能、可靠性要求; b)应考虑体积、质量、成本等因素; c)信息源应充足、独立,具有可比性; d)应针对兀余件的故障模式进行分析,采用相应的穴余方式,消除单点故障; e)若其他某些单机如卫星导航接收机、星敏感器直接影响成败,宜进行穴余配置。 穴余配置设计重点为惯性测量组合穴余配置,惯性测量组合主要余配置方式见表2

表2惯性测量组合主要亢余配置方式

8.1.5导航坐标系建立与使用

依据选择的导航方式,建立导航系统需要的坐标系,导航系统常用坐标系如下: 在起飞前建立发射坐标系GB/T 37287-2019 基于LTE技术的宽带集群通信(B-TrunC)系统 接口技术要求( 第一阶段) 集群核心网到调度台接口,在发射坐标系进行初始对准计算,发射坐标系定义依据 GB/T32455; b 起飞后将发射坐标系固化建立发射惯性坐标系,作为导航坐标系,发射惯性坐标系定义依据 GB/T32455; 将CGCS2000(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常用坐标系)或WGS84坐标系(GPS常用坐标系)的卫 星导航信息经坐标转换为发射惯性坐标系,CGCS2000坐标系和WGS84坐标系定义依据 GB/T17159;

在标准历元J2000.0地心惯性直角坐标系完成精确轨道推算,经坐标转换为发射惯性坐标系 信息,J2000.0地心惯性直角坐标系定义依据GB/T32296

8.1.6 导航方案的确定

根据设计输人条件、设计约束和选择的导航方式,结合运载火箭与上面级的总体方案,建立三自由 度或六自由度模型,通过数学仿真对导航系统指标进行验证分析,判断导航系统的误差传播对导航系统 精度的满足后,确定自主导航系统方案。 导航方案确定后.根据指标分配结果,提出具体的单机指标.具体要求见8.1.8

8.1.7指标分析与分配

主要要求如下: a) 逐项分析导航系统指标要求,主要分析指标要求的合理性、可实现性、技术难度和可能存在的 技术风险; b 根据设备安装偏差、单机已经或预期可达到的技术水平以及拟采用的导航方式,分配惯性导 航、星光导航、卫星导航系统的指标

8.1.8单机指标的提出

8.1.8.1箭载计算机

提供导航系统软件运行的硬件环境,采集惯性测量组合、卫星导航接收机和星敏感器等单机的 息,进行单机测量信息的融合,根据方案设计结果提出箭载计算机关键参数指标,指标值确定的主 据见表3。

表3箭载计算机主要指标要求

8.1.8.2惯性测量组合

提供初始对准、惯性导航算法的角速度和加速度的测量信息,根据方案设计结果提出惯性测量 键参数指标,指标值确定的主要依据见表4

表4惯性测量组合主要指标要求

GB/T40700—2021

表4惯性测量组合主要指标要求(续)

3.1.8.3卫星导航接收机

提供卫星导航系统定位信息和授时,根据方案设计结果提出卫星导航接收机关键参数指标,指标值 确定的主要依据见表5

星导航接收机主要指标要

8.1.8.4星敏感器

提供姿态测量信息,修正惯性测量组合姿态误差,根据方案设计结果提出星敏感器关键参数指标 值确定的主要依据见表6。

表6星敏感器主要指标要求

8.1.9 导航系统组成

图2上面级自主导航系统组成

GB/T40700—2021

8.2.1初始对准计算

8.2.1.1约束条件

初始对准设计主要考虑如下约束: a)初始对准环境条件、发射准备时间和发射流程; b)发射点大地经度、大地纬度、海拨高度: c)系统的软硬件技术水平、对准精度要求、响应时间等。

8.2.1.2计算方法

上面级一般使用自对准方法,常用对准方法选取原则和依据见表7

表7常用对准方法选取原则和依据

8.2.2.1惯性导航方程的建立

建立惯性导航方程主要考虑因素为: a)应根据飞行任务和控制系统特点选择的导航坐标系; b)应结合弹道和控制精度选定导航采样和计算周期,采样周期宜与导航周期相同,且不宜太大。

8.2.2.2初始速度位置计算

主要过程为: a)根据初始对准结果进行初始姿态计算; b)根据发射点的大地经度、大地纬度、海拔高度或地心坐标系坐标等参数计算初始速度和位置 c)结合箭载计算机的计算能力,选择地球引力模型的阶数,最低应考虑二阶项

8.2.2.3递推计算

惯性导航的递推步骤如下: a)根据初始姿态速度位置和角增量视速度增量信息,递推得到当前时刻姿态速度位置; b)根据事先标定得到误差系数和工具误差补偿模型,计算角增量和视速度增量; c)根据角增量信息,采用四元数的方式递推姿态四元数和姿态角

8.2.3惯性/卫星组合导航

惯性/卫星组合导航建机

惯性/卫星组合导航的主要建模步骤如下: a) 参考坐标系选取; b) 状态向量选取; C) 量测向量选取; d) 状态方程建立; 量测方程建立

8.2.3.2惯性/卫星组合导航滤波方法

惯性/卫星组合导航使用的主要滤波方法如下: a)卡尔曼滤波方法; b)最小二乘滤波方法

8.2.3.3时间同步方法

惯性导航系统与卫星导航系统时间同步的主要方法如下: a)卫星导航接收机频标脉冲同步方法; b)软件对时同步方法

8.2.3.4修正策略

依据各个飞行段的过载、振动环境、动态特性和惯性导航系统的误差传播特性,确定各个飞行段的 修正策略: a)明确各飞行段是否使用惯性/卫星组合导航: b)确定组合导航起止时间以及采用何种方法实现惯性/卫星组合导航

8.2.3.5修正过程

主要过程为: a)获取惯性导航系统和卫星导航系统输出信息: b)进行滤波计算求解出惯性导航系统的误差; c)对误差进行修正

8.2.4.1起算时间

轨道推算主要考虑如下因素: a)轨道推算主要应用在无动力滑行段; b)宜在主动段的后效结束后开始起算; c)若滑行段时间较短或滑行段中有大姿态调姿段应避开:

GB/T 407002021

其他导航方式不可用时

8.2.4.2推算周期

轨道推算的周期考虑的主要因素: 滑行段时间; b) 推算精度; c 箭载计算机性能; d) 具体推算周期应结合飞行任务的数学仿真模型确定: 推算周期宜为控制周期的整数倍

8.2.4.3推算模型

轨道推算模型主要包括: a) 地球引力模型; b) 月球引力模型; c)太阳引力模型; d)太阳光压模型; e)其他天体引力模型等。 一般在执行低轨发射任务宜使用六阶引力项地球引力模型,执行中高轨发射任务时宜采用六阶以 上引力项地球引力模型、太阳引力模型、月球引力模型和太阳光压模型

8.2.4.4推算方法

3.2.4.5推算结果的使用

轨道推算结果使用方法如下: a)推算滑行段结束前某时刻的导航参数,利用推算结果修正此刻惯性导航参数; b)预报下一次变轨发动机点火时间和点火时刻姿态,在滑行段提前完成姿态调整

8.2.5惯性/星光组合导航

8.2.5.1惯性/星光组合导航建模

惯性/星光组合导航建模的主要步骤如下: a)参考坐标系选取; b) 惯性基准误差和星敏感器安装误差定义; 星敏感器测量星矢量定义; d) 测量方程建立; e) 惯性/星光状态方程建立。

8.2.5.2惯性/星光组合导航滤波方法

主要滤波方法如下: a)最小二乘滤波方法; b)卡尔曼滤波方法。

主要滤波方法如下: a)最小二乘滤波方法; b)卡尔曼滤波方法。

8.2.5.3时间同步方法

惯性导航系统与星光测量系统时间同步的主要方法如下: a 星敏感器星点成像曝光周期的中心时刻作为同步时间; b)惯性导航系统采用中断方式响应星敏感器发出的同步信号,记录中断时间,插值得到同步时刻 惯性姿态。

惯性导航系统与星光测量系统时间同步的主要方法如下: a)星敏感器星点成像曝光周期的中心时刻作为同步时间; b)惯性导航系统采用中断方式响应星敏感器发出的同步信号,记录中断时间,插值得到同步时刻 惯性姿态。

8.2.5.4修正策略

主要影响因素为: a) 星光测量策略:一般在无动力飞行段进行星光测量,针对地球、太阳和月亮等不同天体,对测星 区域进行预处理,测量次数和姿态应满足精度要求; b 星图匹配:根据天区覆盖、数据库小、匹配速度等因素,选择三角形及其改进算法、多边形角 距匹配算法和主星识别法等匹配算法; C 应对星光修正惯性姿态的大小值进行合理性判别,防止误修正

8.2.5.5修正过程

主要过程为: a)获取星敏感器星点坐标测量值和同步时刻的惯性导航姿态角输出信息; b)进行滤波计算求解出惯性姿态基准误差; c)对惯性姿态基准误差进行修正

8.3.1余惯性测量组合容错设计

主要设计内容如下: a)穴余信息管理:针对穴余件的故障模式进行分析,对导航惯性器件输出信息进行合理性与有效 性的判断,避免误判; b 故障诊断逻辑:在不增加方案复杂性和软件复杂度的前提下,应能覆盖多重故障,可先通过惯 性器件穴余信息进行常值故障判断与一致性检验,然后考虑其他系统或导航方式辅助诊断; 故障判别门限:应考虑器件误差、采样误差、飞行环境、诊断周期等因素对故障判别门限的影 响,故障判别门限设计还应考虑漏判及误判的影响; d)穴余切换策略:对故障具有隔离能力,余切换过程应可靠快速,切换环节应具备可测试性; 故障信息重构:若已明确诊断发生的故障,则应将故障器件信息剔除后,使用剩余正常器件完 成信自重构

GB/T 407002021

8.3.2组合导航算法容错设计

容错设计主要内容如下: a)惯性/卫星组合导航:卫星导航接收机的输出信息可能存在野值,或因为飞行器的动态引起大 导航误差,以惯性导航系统为参考对卫星导航定位结果进行合理性判别; b)惯性/轨道推算组合导航:轨道推算需要精确的初值,惯性导航与轨道推算之间的切换应综合 考虑惯性导航工具误差、滑行段质心运动干扰误差等的影响,当上述条件不利于轨道推算时可 利用地面测控站测量信息,发送上面级速度和位置,修正上面级导航误差; c)惯性/星光组合导航:惯性/星光导航应考虑剔除星图匹配存在的误匹配和假星点情况,选择合 适的星光修正门限; d)采用多种组合导航系统时,应考虑故障情况下模式间的切换处理,实现系统级容错

9. 1.1 试验目的

试验目的如下: a) 导航方案论证确定; 导航算法验证; c)精度指标分析与分配。

典型的自主导航数学仿真评估如图3所示,包含飞行器模型与环境模型、敏感器件数学模型、导航 算法模块和精度评定模块

图3自主导航数字仿真评估组成图

评定导航精度时,飞行动力学模型输出的位置和姿态数据作为标称值,采用平均误差和标准差对 导航系统的精度进行评估

9.2导航精度单项试验

试验目的如下: a 初始对准试验:检验初始对准算法是否正确、初始对准精度是否满足要求、参数是否合理、各十 扰状态是否适应; b) 惯性导航地面试验:利用惯性测量组合测量信息,在地面导航过程中加人飞行振动环境,测试 飞行振动环境下惯性导航的精度; 惯性/卫星组合导航试验:检验惯性/卫星组合导航算法是否正确、导航精度是否满足要求、参 数是否合理、各干扰状态是否适应; d 轨道推算试验:检验轨道推算的算法是否正确、推算结果是否满足要求; e 惯性/星光组合导航试验:检验惯性/星光组合导航算法是否正确、导航精度是否满足要求、参 数是否合理、各干扰状态是否适应

依据试验条件和环境因素,设置不同的试验进行精度评定,主要分为: a)室内静态试验; b)室内动态试验; C)搭裁试验。

9.3全系统半实物仿真试验

试验目的如下: a) 验证导航系统方案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检验导航系统设计参数选取的合理性,考核系统偏差对精度的影响; C 检验导航与其他系统之间的协调匹配性; 验证飞行控制软件中导航系统的设计的正确性、适应性: e) 检验导航系统软、硬件之间的协调匹配性; f) 考核各种导航方式及其组合后导航算法实现的正确性; g) 穴余容错设计考核GB/T 30270-2013 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信息技术安全性评估方法,通过注入不同的故障模式,模拟多完余惯性测量组合、卫星导航接收机和 星敏感器故障,考核余容错设计的正确性

典型的半实物仿真试验组成图如图4所示,图中给出的是采用总线通讯方式,与真实箭上设备通讯 方式一致,具体可根据箭上设备间通讯方式而确定。半实物仿真试验可模拟整个飞行过程,半实物仿真 试验环境可进行惯性/卫星组合导航和轨道推算导航精度试验

GB/T40700—2021

GB/T40700—2021

图4自主导航半实物仿真试验组成图

精度评定主要采用的模拟误差: 模拟系统方法误差(例如火箭发动机推力、安装偏差),质量特性偏差,飞行环境(大气密度、气 压、风速风向)偏差; 模拟工具误差(例如惯性测量组合陀螺仪和加速度计误差),初始对准误差,卫星导航接收机 星敏感器测量误差

精度评定主要采用的模拟误差: a)模拟系统方法误差(例如火箭发动机推力、安装偏差),质量特性偏差,飞行环境(大气密度、 压、风速风向)偏差; b) 模拟工具误差(例如惯性测量组合陀螺仪和加速度计误差),初始对准误差,卫星导航接收机 星敏感器测量误差

收集完整的飞行试验数据,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判读LY/T 2922-2017 林业数据质量评价方法,确认上面级自主导航系统的方案正确性、设 合理性、精度满足情况和环境适用性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