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原理笔记.pdf

城市规划原理笔记.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0.9 M
标准类别:其他标准
资源ID:260616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城市规划原理笔记.pdf

条件、发展前景密切相关,互为牵*。中心城市的发展与区域内其他城镇相互影响,应重视区域规划。城 市与经济区域的联系一物流、资金流、人流、信息流一分析一个城市的对外*要经济联系方向。 2)区域条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2)区域条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CNAS-GL09:2014 实验室认可评审不符合项分级指南PLanningAll

城市发展的区域分析:发展战略(优劣条件、职能、地位、作用) 规模(人口、用地)的区域论证

区域城镇体系及城乡发展的一般规律

在一个国家或相当完整的区域中,有不同职能分工、不同等级规模、空间分布有序的联系密切且相互依存 的城镇群体。 特征:群体性、关联性、层次性、开放性、动态性、整体性6个。(动开关整群层) 2)城乡整体发展 动力:农村向城镇的向心集聚,城镇向周围地区的离心辐射 手段:规划、引导和调控城镇体系 目的:协调城乡发展,促进城市与区域发展效益的统一。

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和发展

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

PLanningAll

城市的建设实践出现了复道、甬道等多重交通系统,具有开创意义 12.汉代:城市布局不规则,无贯穿全城对称轴线,宫殿与居民区相互穿插。王莽时代,受儒教影响,城 市空间布局中导入祭坛、名堂、辟雍等大规模礼*建筑,在国都洛邑规划中充分表现。洛邑长方形, 宫殿与居民生活区空间分隔,南北中轴上分布了宫殿,强调了皇权,周礼*得到全面体现。 13.三国:曹魏邺城,采用城市功能分区布局,继承了战国时期以宫城为中心的规划思想,改进了汉长安 的布局松散,宫城与坊里混杂的状况。功能分区明确,结构严谨,城市交通干道轴线与城门对齐,道 路分级明确,邺城布局对此后的隋唐长安规划,以及对以后的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发展产生了重要 影响。 14.三国:吴国国都,今天镇江,诸葛亮建议迁都于金陵。依自然地势发展,以石头山、长江险要为界, 依托玄武湖为防御,皇宫位于城市南北的中轴上,重要建筑以此对称布局。“形胜”是对周礼*城市 空间规划思想的重要发展,金陵市周礼*城市规划思想与自然结合理念思想综合的典范。 15.南北朝:东汉传入中国的佛教和春秋时代创立的道教空前发展,开始影响规划思想。突破了儒教礼* 对空间布局理论的一统局面。具体包括:1:布局中出现大量宗庙和道观,城市外围出现石窟,拓展 和丰富了城市空间理念2:空间布局强调整体环境观念,强调形胜观念,强调城市人工和自然观景的 整体和谐,强调城市的信仰和文化功能。 16.隋初:大兴城(长安),波取了邺城经验并发展,除空间布局严谨外,还规划了建设时序:先建城墙, 后辟干道,再造居民区的坊里。 17.隋唐长安:建于公元7世纪。宇文恺*定规划。利用两个冬闲时间,由长安地区农民修筑。先测量定 位,后筑城墙,理管道,修道路,划定坊里。布局严整,分区明确,充分体现了以宫城为中心,官民 不相参和便于管*的指导思想。干道系统有明确分工,设集中的东西市。整个城市道路系统、坊里、 市肆的位置体现了中轴线对称布局。里坊*在唐长安进一步发展。 18.五代:后周世宗柴荣在显德二年,扩建东京(汴梁)而颁布的诏书是中国古代关于城市建设的一份杰 出文件:分析了城市在发展中出现的矛盾,论述了城市改建和扩建要解决的问题:城市人口及商旅不 断增加,旅店货栈出现不足,居住拥挤,道路狭窄泥泞,城市环境不卫生,易发生火灾,提出:扩建 外城,城市用地阔大4倍,规定道路宽度,设立消防设施,规划了实施步骤等。此诏书是古代“城市 规划和管理问题”的代表文献 19.宋代:开封扩建,按照柴荣的诏书。为中国古代城市扩建问题研究提供了代表性研究。随着商品经济 发展,宋代开始,延续千年的里坊*逐渐废除,北宋中叶的开封城中出现了开放的街巷*。街巷*成 为中国古代后期城市规划布局与前期区别的基本特征。 20.元代:全部按城市规划修建的都城一一大都。城市布局更强调中轴线对称,在几何中心建中心阁,体 现了《周礼》,同时,城市规划中结合了当时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要求,并反映了元大都选址的 地形地貌特点。 21.中国古代多聚族而居,并多采用木结构底层院落式住宅,对城市布局形态影响极大。由于院落组群要 分*次,从而产生了中轴线对称布局手法,这种对称从住宅组合阔大到大型公共建筑,再扩大到整个 城市。这表明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受到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影响深刻。 22.古代规划,除受儒家社会等级和社会秩序而产生的严谨、中轴线对称规划布局外,还大量反映“天人 合一思想。 23.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强调整体观念和长远发展,强调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强调严格有序的城市 等级*度。

西方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

公元前500年,古希腊城邦,提出城市建设的希波丹姆Hippodamus模式:方格网道路系统为骨架, 城市广场为中心。广场为中心的核心思想反映了古希腊时期的市民民*文化。因此,古希腊的方格网 道路城市从指导思想方面与古埃及和古印度存在明显差异。希波丹姆模式寻求几何图像与数之间的和 谐与秩序美。这一模式在米列都Milet完整体现 公元前300年,罗马征服地中海地区,被征服地区建造了大量营寨城:平面正方或长方形,十字形街 道,通四方城门,南北街叫Cardos,东西街叫Decamanus,交点附近为露天剧场或斗兽场与官邸建筑

公元前500年,古希腊城邦,提出城市建设的希波丹姆Hippodamus模式:方格网道路系 城市广场为中心。广场为中心的核心思想反映了古希腊时期的市民民*文化。因此,古希 道路城市从指导思想方面与古埃及和古印度存在明显差异。希波丹姆模式寻求几何图像与 谐与秩序美。这一模式在米列都Milet完整体现 2. 公元前300年,罗马征服地中海地区,被征服地区建造了大量营寨城:平面正方或长方形 道,通四方城门,南北街叫Cardos,东西街叫Decamanus,交点附近为露天剧场或斗兽场

PLanningAll

群形成的中心广场Forum。营寨城思想深受军事控*目的影响,以在被占领地区的市民心中确立向着 罗马当臣民的认同 , 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维Vitruvius《建筑十书》,是西方保留至今最完整的古典建筑典 籍。 4 欧洲中世纪城市多自发成长,很少规划,战争频繁,防御要求提到很高地位,产生了一些以防御为出 发点的规划模式。 14~16世纪,资本*义萌芽,资产阶级势力壮大,在有的城市占统治地位,这种阶级力量的变化反映 在文化上就是文艺复兴,很多中世纪城市,不能适应生产及生活发展变化的要求而进行了改建,改建 一般集中在局部,如广场建筑群方面。 , 16~17世纪,国王与资产阶级新贵族联合反对封建割据和教会势力,欧洲先后建立****国家,首 都成为中心大型城市,此时,资产阶级实力雄,城市改扩建规模巨大,尤以巴黎为最。

其它古代文明的城市规划思想

1.公元前3000年,小亚细亚的耶立科Jericho,古埃及的Hierakonpolis波斯的Suda都已经发展为城市 2. 这些城市*要分布在北纬20~40度之间,绝大部分选址于海边或大河两岸。 3. 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当地信奉多神教,奴隶*,著名的城市:Borsippa,Ur,新巴比伦 Borsippa建于公元前3500年,南北布局,因为当地南北通风较好,有城墙和护城河,中心有一个神圣 区域,王宫在北,三面临水。 5. Ur建于公元前2500到2100年,有城墙和城壕,面积88公顷,人口30000~35000人,平面卵形,王 宫、庙宇和贵族僧侣府邸在北部夯土高台上,与普通平民和奴隶的居住区间有高墙分隔,夯土台高7 层,中心最高处为神堂,之下有宫殿、衙署、商铺和作坊,城内有大量耕地。 6. 巴比伦城:略 7. 古埃及的英霍特Imhote可以被称作是第一位城市规划师,在公元前2800年,受法老Djoser之命规划 了孟菲斯Memphis。 8. 卡洪城Kahun:略

现代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与发展

有关城市发展的基本理论

1)区域理论:城市是区域的核心,区域发展是不均衡的。1950年佩鲁提出增长极核理论:城市通过极化 效应、扩散效应的发展,是区域经济趋于均衡,然后进入下一轮极化、扩散的发展阶段。 2)经济学理论:城市产业分基础产业(城市发展的关键)、服务业产业。基础产业是城市经济力量的*体, 它的发展是城市发展的关键。基础产业把城市内生产的产品输送到其他地区,同时把其他地区产品及财富 带到本城市中,便其能够进一步扩大再生产,并通过乘数效应,促进辅助性行业的增长,同时还促进地方 服务部门的发展,造成当地经济整体性发展。 3)人文生态学理论: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和社会运行的特征与自然生态的规律和特征有明显相似 生。因此决定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可以看作人类的互相依赖、互相竞争。使人类社区空间关系形成、 发展的重要因素。 4)交通通讯理论:1962年梅耶《城市发展的通讯理论》:交通和通讯是人类相互作用的媒介,城市的发展 *要是起源于城市为人们提供面对面交往和交易的机会。 5)经济全球化理论:在新的世界经济格局中,控*、管理功能趋于空间集聚,*造、装配功能趋于空间 扩散。一部分城市在全球或区域经济中的*导地位越来越显著,大部分城市越来越成为跨国公司的*造、 装配基地,城市发展越来越受到全球经济环境的影响和跨国资本的外部控*。 6)城市发展与经济结构转型一一城市进化理论:认为从工业化社会到后工业化社会,城市发展具有相似 的进化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绝对集中时期(在工业化初期,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迁移,城市人口不断增 长,城市不断增长)、相当集中时期(城市人口继续向城市集中的同时,开始向郊区扩展,人口增长仍然 高于郊区)、相当分散时期(人类进入后工业化初期,经济结构中第三产业比重开始超过第二产业,郊区 增长超过城市)、绝对分散时期(后工业化进入成熟期,第三产业*导地位显著,城市人口下降郊区人口

PLanningAll

现代城市规划的理论渊源

现代城市规划产生的历史背

1)背景及当时存在的问题

田园城市理论GardenCity

关系,提出适应现代化工业的城市规划问题,对人口密度、城市经济、城市绿化等问题提出了见解,最城 市规划学科的建立起了重要作用,一般把田园城市的提出作为现代城市规划的开端 概念一是为健康、生活及产业设计的城市,其规模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四周要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 绕,城市土地归公众所有。 田园城市实质一城市和乡村的结合体,若干个田园城市(3万人)围绕中心城市(5.8万人)呈圈状布局, 城市之间是农业用地。 田园城市布局一圆形,中央为公园,六条*干道从中心向外辐射,核心部位为公共建设,环形林阴大道, 城市外围地区建设工厂、仓库。 第一座田园城市一莱彻沃斯,由恩温、帕克设计完成

卫星城镇规划的理论和实践

恩维Unwin继承田园城市理论,进一步发展为在大城市的外围建立卫星城市,以疏散人口控*大城市规模 的理论。同期,惠依顿也提出在大城市周围用绿地围起来,限*其发展,在绿地之外建立卫星城镇,设有 工业企业,和大城市保持一定联系。 912~1920年,巴黎*定郊区居住建筑规划,在距离巴黎16km范围内建立28座居住城市,没有生活服务 没施,居民的生产工作及文化生活上的需要需到巴黎解决,这种一般称为卧城 918年,沙里宁与荣格手开发商委托,在赫尔辛基提出17万人口方案。此方案中,*张在赫尔辛基附近 建立一些半独立城镇,以控*其进一步扩张。 无论卧城或半独立城,对疏散大城市人口方面并无显著效果,1928年编*大伦敦规划,采用在外围建立卫 星城镇的方式,并提出大城市的人口疏散应该从大城市地区的工业及人口分布着手,这样,建立卫星城镇 的思想开始和地区的区域规划联系在一起。

PLanningAll

柯布西埃的现代城市设想

1922年发表“明天城市”规划方案:300万人口的城市。中部为中心区,处公共设施外,40万人居住在 24栋60层高楼中,周围有大片绿地。外围是环形居住带,60万人居住在板式住宅。最外围是居住200万 人的花园住宅。三层道路系统一地下重型车、地面市内交通、高价快速交通。市区与郊区由地铁和郊区铁 路来联系。中心思想一提高市中心的密度,改善交通,全面改造城市地区,提供充足的绿地。 1931年发表“光辉城市”规划方案一思想集中体现:城市必须集中,只有集中的城市才有生命力。城市拥 齐问题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解决,即大量高层建筑十人车分离高效率交通系统。 规划实践一20世纪50年代昌迪加尔规划

霍华德、柯布西埃规划思想比较

共同点:解决大城市的拥挤和不卫生状况。 不同点:霍华德一城市分散发展,在大城市周围建设一系列规模较小的城市,从空想社会*义出发,理论 奠基于社会改革的理想。 柯布西埃一城市集中发展,通过对大城市结构的重组全面改造城市地区,希望以物质空间的改造来改造整 个社会。

柯布西埃一城市集中发展,通过对大城市结构的重组全面改造城市地区,希望以物质空间的改造来改造整 个社会。 索里亚.玛塔一线形城市理论:1882年提出西班牙工程师 基本原则一运输经济,通勤耗时最少,城市建设的一切问题以交通建设为前提。城市依赖交通运输线组成 城市网络。 城市形态一由铁路和干道串联在一起的、连绵不断的长条形建筑地带。宽500m的街区,要多长有多长 目的一既可享受城市型的设施又不脱离自然。 实践一斯大林格勒、哥本哈根1948指状式发展、巴黎1971轴线延伸。

索里亚.玛塔一线形城市理论:1882年提出西班牙

法国1904展出,1917出版《工业城市》

法国1904展出,1917出版《工业城市》

通过对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实例的研究:在*要广场和街道的设计中强调艺术 布局,在次要地区强调土地的最经济使用。(以确定的艺术方式形成城市建设的艺术原则)

PLanningAll

1915出版《进化中的城市》

将城市和乡村规划纳入到统一体系之中,使规划包括若干个城市以及它们周围所影响的整个地 芒福德等发扬,形成了对区域德综合研究和区域规划。

工组模式一调查一分析一规划

筑运动对城市规划的影响与《雅典宪章(Chart

1933年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雅典宪章》

邻里单位、小区规划与社区规划

20世纪30年代,开始在美国,后在欧洲,出现邻里单位的居住区规划思想。 邻里单位的思想:在较大范围内统一规划居住区,使每个邻里单位组成居住区的细胞。首先考虑幼儿上学 不穿越交通道路,内置小学,以此决定并控*邻里单位规模;后来考虑在内部设置公共建筑及设施,使邻 里单位内部与外部道路有一定分工,防止外部交通在邻里单位内部穿越。 不提出:在同一里单位内安排不同阶层居民居住。 这种思想因为适应了现代城市由于机动交通发展带来的规划结构上的变化,把居住的安静、朝向、卫生、 安全放在重要的地位,因此对以后居住区规划影响很大。 “邻里单位”的进一步发展,成为“小区规划”的理论。试图把小区作为一个居住区构成的细胞,将其规 莫扩大,不限于以一个小学的规模来控*,也不仅是由一般的城市道路来划分,而是趋向于由交通干道或 其他天然或人工界线为界。在这个范围内,把居住建筑、公共建筑、绿地等予以综合解决,使小区内部道 路系统与周围城市干道有明显划分。公共建筑的项目及规模也可以扩大,一般生活服务都在小区内解决。 20世纪60年代后,社区规划概念逐渐取代小区规划的提法。

理性主义规划理论及其批判

看《1945年后规划理论流变》就足够了

二战后,建设高潮,主导的社会意识是乐观的,规划师一方面忙于工程实践,另一方面驱需形态设计的理 论指导和一套操作性强的分析方法。于是吉伯特的《市镇设计》和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成为畅销书。 20世纪60年代:城市设计研究的贡献在于对城市设计进行了全面的理性分析,发现其中是有科学规律可 循的,这不仅加强了对城市空间景观现象的理性认识,更重要的是把城市空间景观的创作过程理性化了 20世纪70年代:经济动荡,对物质形态的分析被冷落,甚至受到批评,主要被攻击的目标是:城市设计 理论分析在关心美的创造时,却忽视了为谁创造美这一规划师的根本立场问题。 20世纪80年代:重新重视城市物质形态设计的研究。

城市规划的社会学批判、决策理论和新马克思主

PLanningAll

从环境保护到可持续发展的规划思想

20世纪70年代初,石油危机。开始出现环境保护思想 80年代,环境保护的规划思想逐步发展为可持续发展思想。 《人口原理》 《增长的极限》 《人类环境宣言》 976年人居大会 978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可持续发展 980年《世界自然保护大纲》 981年《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987年联合国《我们共同的未来》 992年环境与发展大会《环境与发展宣言》《全球21世纪议程》 1996年人居二大会《伊斯坦布尔人居宣言》

《世界城的假想》 《世界经济的变化与城市重构》 《全球城》 《信息化的城市》 《世界技术极》 《规划理论的探索》 《城市的行动规划:社区项目导论》 《空间战略规划的编制:欧洲的革新》 《合作规划:在破碎的社会中创造空间》 《导入城市设计:调停与反映》

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演变

1)《雅典宪章》1933

思想基础:奠基于物质空间决定论的基础上,认为通过物质空间变量的控制,以形成良好的环境,则可自 动解决城市中的社会、经济、政治问题,促进城市的发展和进步。 该心内容:提出功能分区,认为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是城市的四大基本活动。它依据城市活动对城市 土地使用进行划分,突破了过去追求图面效果和空间气氛的局限,引导规划向科学的方向发展。 功能分区及其之间的机械联系一从对城市整体的分析入手,对城市活动进行分解,在揭示问题的基础上提 出改进建议,将各个部分结合在一起复原成为一个完整的城市。 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一制定规划方案,建立各功能分区在终极状态下的平衡状态,将城市看成了一种产品 的创造,物质空间规划成为城市建设的蓝图。

2)《马丘比丘宪章》197

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将之视为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 成市是一个动态系统,必须把城市看作为在连续发展与变化的过程中的一个结构体系,不应当把城市当作 一系列的组成部分拼在一起考虑,而必须努力去创造一个综合的、多功能的环境。

PLanningAll

区域和城市规划是个动态过程,不仅要包括规划的制定而且也要包括规划的实施,城市规划成为一个不断 模拟、实践、反馈、重新模拟的循环过程。 强调规划的公众参与一理论基础是戴卫多夫20世纪60年代“规划的选择理论”和“倡导性规划”一基本 意义在于不同的人和不同的群体具有不同的价值观,规划师要表达不同的价值判断并为不同的利益团体提 共技术帮助。 3)两个宪章之间的有关变化 推典宪章的主导思想是把城市和城市的建筑分成若干组成部分:马丘比丘宪章的目标是将这些部分重新有 机统一起来,强调他们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和关联性。 推典宪章的思想基石是机械主义和物质空间决定论;马丘比丘宪章宣扬社会文化论,认为物质空间只是影 响城市生活的一项变量,并不能起决定性作用,而起决定性作用的应该是城市中各人类群体的文化、社会 交往模式和政治结构。 雅典宪章将城市规划视作终极状态描述,马丘比丘宪章更强调城市规划的过程性和动态性

区域和城市规划是个动态过程,不仅要包括规划的制定而且也要包括规划的实施,城市规划成为一个不断 模拟、实践、反馈、重新模拟的循环过程。 强调规划的公众参与一理论基础是戴卫多夫20世纪60年代“规划的选择理论”和“倡导性规划”一基本 意义在于不同的人和不同的群体具有不同的价值观,规划师要表达不同的价值判断并为不同的利益团体提 供技术帮助。

3)两个宪章之间的有关变化

杉成和发展的主要原因一城市规划是一个巨天的系统,仅凭感性认识是不适宜的,要运用理论和理性思维, 科学的预测城市得未来发展,保证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理论涉及内容:功能理论一城市形态和结 构。决策理论一系统分析(自然、经济、社会、历史)方法论、科学决策。规范理论一规划价值目标及其 与城市空间形态之间的关系。 1)城市分散发展理论(建设小城市来分散大城市) 霍华德田园城市理论分化为两种形式:农业地区的孤立小城镇:形不成城市群;城市郊区:只能促进大 城市的无序蔓延。 卫星城(20世纪20年代恩温):1924年,阿姆斯特丹提出建设卫星城概念。卫星城市是一个经济上、社 会上、文化上具有现代城市性质的独立城市单位,同时从属于一个大城市的派生产物。 同题一对中心城市的过度依赖,造成子母城之间交通压力,难以真正疏解大城市。 新城(20世纪50年代以后建设的新城市) 形成职能健全的相对独立的城市;基本上是一定区域的中心城市,成为城镇体系中的组成部分;对涌入大 城市的人口起到流作用

霍华德由园城市理论分化为两种形式:农业地区的孤立小城镇:形不成城市群;城市郊区:只能促进 城市的无序蔓延。 卫星城(20世纪20年代恩温):1924年,阿姆斯特丹提出建设卫星城概念。卫星城市是一个经济上、社 会上、文化上具有现代城市性质的独立城市单位,同时从属于一个大城市的派生产物。 问题一对中心城市的过度依赖,造成子母城之间交通压力,难以真正疏解大城市。 新城(20世纪50年代以后建设的新城市) 形成职能健全的相对独立的城市;基本上是一定区域的中心城市,成为城镇体系中的组成部分;对涌入大 城市的人口起到截流作用。 有机疏散理论 1942年沙里能《城市:它的发展、衰败和未来》,提出对城市发展及其布局结构进行调整的有机疏散理论。 将城市分解成为一个即统一又分散的城市有机整体,各部分形成相对半独立单元,并用绿化地带隔离开来, 以高速交通相联系。将城市各种功能适当集中,并将这些集中点做有机疏散。 2)城市集中发展理论 理论基础:经济活动的聚集;城市的集中发展一城市现象;大城市发展一世界城市。1966年,豪尔《世界 城市》世界大城市在世界经济体制中将承担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世界城市特征:政治、商业、人才、人口、 文化娱乐中心。5个特征。 1986年,弗里德曼《世界城市假说》世界城市的国际功能决定于该城市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相联系的方式与 星度。世界城市指标:主要金融中心、跨国公司总部所在地、国际性机构集中地、商业部门(第三产业) 的高度增长、主要的制造业中心(具有国际意义的加工工业等)、世界交通的重要枢纽(无指港口和国际 航空港)、城市人口规模达到一定标准。 城市聚集区:被一群密集地、连续的聚居地所形成地轮廓线包围的人口居住区,包括一个以上的城市。 大城市带:法国戈德曼1957年提出,指的是多核心地城市连绵区,人口的下限是2500万人,人口密度为 每平方公里至少250人。

3)城市形成网络体系的发展理论

服务及各种机会的数量和种类。 通信所组成网络的多少和方便程度,赋予了该城市在城市体系中的相当地位(引力模型)。城市体系: 定区域内城市之间存在的各种关系的总和。格迪斯、芒福德确立了区域城市关系是研究城市问题的逻辑框

PLanningAll

架;德国克里斯泰勒1933年提出中心地理论揭示了城市布局之间的现实关系。贝利等人结合城市功能的 相互依赖性等研究,逐步形成了城市体系理论。城市体系内容:职能、规模、地域空间分布上的相互关系。 4)城市土地使用布局结构理论 城市内部各类土地规划布局有一定的模式和运行规律,一般可归纳为三个理论,均与城市的经济地租密切 相关。 司心圆理论:伯吉斯1923年提出,城市划分为5个同心圆。居中是中央商务区(CBD),第二环是过渡区 是衰败了的居住区,第三环是工人居住区,第四环是良好住宅区,第五环是通勤区。 扇形理论霍伊特1939年提出,土地使用均是从市中心区既有的同类土地使用的基础上,有内向外扩展 并继续留在同一扇形范围内。 多核心理论哈里斯、乌尔曼1945年提出。影响城市活动分布的四项基本原则,

当代城市规划思想方法的变革

: 由单项的封闭型思想方法转向复合发散型的思想方法 2. 由最终理想状态的静态思想方法转向动态过程的思想方法 由刚性规划的思想方法转向弹性规划的思想方法 由指令性的思想方法转向引导性的思想方法

1.由单项的封闭型思想方法转向复合发散型的思想方法

当代城市规划面临的形势

1987年,联合国发表《我们共同的未来》一全面阐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核心是经济、社会和环境之间的 办调发展。 1992年,联合国发布《全球21世纪议程》提出了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纲领,变革现行政策,改 变贫穷国家和社区的生活水平,变革现行的生产和消费模式,以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 1994年,中国政府公布《中国21世纪议程》,强调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中国未来发展的自身需要和必然选择 其中,人类居住区的可持续发展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2)知识经济与科技创新 知识经济直接以生产、分配和利用知识与信息为基础,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于《1996年底科学、技术和 产业展望》中提出。 知识经济四个特点: 科技创新一成为重要的发展资源: 信息技术一使知识以有限知识传播: 服务产业一产业结构由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型; 人力因素一空前重要。 高科技园区四种类型: 高科技企业的聚集区,以大学所提供的科技创新环境为基础; 科学研究中心,与制造业无直接地域联系; 技术园区,提供优惠政策,吸引投资; 建设完整的科技城市,作为区域发展和产业布局的一项计划; 我国先后建立了5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3)经济全球化与城镇体系的结构重组 经济全球化一发展资源(信息、技术、资金和人力)的跨国流动。 成镇体系结构性变化 工业经济时代一产业的管理与控制、研究与开发和制造与装配三个层面集中在同一城镇一一城镇体系水平 结构。 知识经济时代一三个层面的聚集向不同的城镇分化,经济空间结构重组表现为制造与装配层面的空间扩散 (众多的制造与装配基地)、管理与控制层面的空间集聚(少量的经济中心城市)一一城镇体系垂直结构。 4)信息化社会和城镇空间结构变化

PLanningAll

改变着人类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如亲近大自然、家庭内工作、中心区娱乐等

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和编制程序

1. 城市规划是人类为了在城市的发展中维持公共生活的空间秩序而作的未来空间安排的意志。从本质上 说,城市规划是人居环境各层面上、以城市层次为主导工作对象的空间规划。 . 城市规划的根本社会作用是作为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是保证城市合理的进行建设和城市 土地合理开发利用及正常经营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是实现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综合性手段。 3.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城市规划的任务是根据已有的国民经济计划和城市既定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确 定城市的性质和规模,落实国民经济计划项目,进行各项建设投资的综合部署和全面安排。 4.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本质任务是合理的、有效的、公正的创造有序的城市生活空间环境。这项任务包 括实现社会政治经济的决策意志以及实现这种意志的法律法规和管理体制,同时也包括实现这种意志 的工程技术、生态保护、文化传统保护和空间美学设计、以指导城市空间的和谐发展,满足社会经济 文化发展和生态保护的需要。 中国现阶段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是保护和修复人居环境,尤其是城乡空间环境的生态系统,为城乡经 济、社会和文化协调、稳定的持续发展服务,保障和创造城市居民安全、健康、舒适的空间环境和公 正的社会环境。

当前城市规划工作的任务

是一个由众多的子系统构成的复杂巨系统,各个子系统都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城市规划是跨越 和社会科学的学科;面对快速发展的中国,正确处理人口、经济、资源和环境之间的关系,促进 和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需要城市规划工作者针对城市与区域、城市经济结构与用地结构、城 保护等诸多方面进行认真研究,并提出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和对策,

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学科;面对快速发展的中国,正确处理人口、经济、资源和环境之间的关系,促进城市 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需要城市规划工作者针对城市与区域、城市经济结构与用地结构、城市建 设与保护等诸多方面进行认真研究,并提出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和对策。 2)完善规划编制体系,提高规划质量和水平 成市规划要处理好局部与整体、近期与长远、需求与可能、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 现代化建设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等一系列关系,城市规划编制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城市未来发展的正确 与否,高层次、高水平的编制规划是城市规划发挥综合协调作用的基础条件。 3)加强立法工作,完善城市规划法规体系 抓紧修改《城市规划法》;建立各级人大对政府、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以及产大群众对规划执行的监督机 制。抓紧制定和完善有关地方法规;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详细规划的法律地位问题:国家和地方要进一步 抓好技术法规、规范的制定工作。 4)严格依法行政,提高城市规划管理水平 衣法行政,严格城市规划实施管理,是当前城市规划工作的重要任务:严格执法,处理城市建设和发展中 的违法行为;从严治政,规范行政行为。加强城市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加大执法力度,是保证城市规划 顺利实施的重要手段。 5)深化城市规划体制改单,加强规划队伍建设 不断充实、健全各级规划管理机构,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不断深化规划设计单位的体制改革,完善 资质管理、市场管理、人才激励机制。

2)完善规划编制体系,提高规划质量和水平

城市规划法规体系的基本概念

城市规划编制体系的基本概念

PLanningAll

要、总体规划成果:分区规划: 专项规划 详细规划:控制性、修建性详规。

编制城市规划应遵循的原则

制城市规划应遵循的原!

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和谐的原则

2.历史环境与未来环境相和谐的原则 3.城市环境中各社会集团之间社会生活和谐的原则 编制城市规划应遵循的原则2 1)统筹兼顾,综合部署。 2)协调城镇建设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3)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功能的提高。 4)合理和节约利用土地与水资源。 5)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5)正确引导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 7)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8)加强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前提是规划,核心是保护,关键在管理,位于规划区内的要纳入总规。 9)塑造富有特色的城市形象 10)增强城市抵御各种灾害的能力。

编制城市规划应遵循的原则2

城市规划工作的基本内容

规划的基本内容是依据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和环境保护的要求,根据区域规划等上层次的空 要求,在充分研究城市的自然、经济、社会和技术发展条件的基础上,制定城市发展战略,预测 规模,选择城市用地的布局和发展方向,按照工程技术和环境的要求,综合安排城市各项工程 出近期控制引导措施,

城市规划具体工作基本内容

收集和调查基础资料,研究满足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条件和措施 2. 研究确定城市发展战略,预测发展规模,拟定城市分期建设的技术经济指标 3. 确定城市功能的空间布局,合理选择城市各项用地,并考虑城市空间的长远发展方向 提出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确定区域性基础设施的规划原则 , 拟定新区开发和原有市区利用、改造的原则、步骤和方法 . 确定城市各项市政设施和工程措施的原则和技术方案 拟定城市建设艺术布局的原则和要求 8. 根据城市基本建设的计划,安排城市各项重要的近期建设项目,为各单项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EAEAEE

收集和调查基础资料,研究满足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条件和措施

是这样一一:通划城才 展日 确定,制定实现这些目标的途径、步骤和行动纲领,并通过对社会实践的引导和控制来干预城市的发展。 成市规划作用的发挥主要是通过对城市空间尤其是土地使用的空间分配和安排来实现的。 城市的地位和作用一是国家或一定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和发展的主 要载体,是现代社会组织工业生产、服务和消费,实施社会管理的最有效的场所,是社会前进的动力。 成市规划的作用一城市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城市规划是引导和控制城市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和手 ,是落实国家宏观城乡发展战略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保证城市土地和空间资源合理利用和城市各项建 设合理进行的前提和基础,是实现城市及国家经济社会目标的重要手段,也是城市管理的依据。 城市规划的目的一既是为了保障城市社会的安全、卫生、公平和效率,也是为国家经济、社会的综合协调 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一是根据一定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和要求,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 统筹安排各类用地和空间资源,综合部署各项建设,以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PLanningAll

城市规划的三种属性,即城市规划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项政府职能,又是一项社会活动。随着经济全球 化、信息化以及知识经济和城市化时代的来临,城市在未来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地位更加突出。城市规划作 用既承担政府宏观调控职能的一部分,也承担促进并引导中国城市化巨变的重要作用,城市规划的法律严 肃性要通过编制合法性、决策合法性及实施过程的合法性来体现

城市规划是综合性的工作 2. 城市规划是法治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 3. 城市规划工作具有地方性 城市规划是长期性和经常性的工作 . 城市规划具有实践性

城市规划是综合性的工作 城市规划是法治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 城市规划工作具有地方性 城市规划是长期性和经常性的工作 城市规划目右实球站

城市规划的调查研究与基础资料

. 现场踏勘:城市规划工作者必须对城市的概貌、新发展地区和原有地区要有明确的形象概念,重要的 工程也必须进行认真的现场踏勘。 . 基础资料的收集与整理。主要应取自当地城市规划部门积累的资料和有关主管部门提供的专业性资料 分析研究。是调查研究工作的关键,将收集到的各类资料和现场踏勘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加以系统的 分析整理,从定性到定量研究城市发展的内在决定性因素,从而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这是制定 城市规划方案的核心部分。

城市规划具体的基础资料

城禁资科(城规划和建设有大的地资科料: 印城市所在地区的地质构造,地面 土层物理状况,城市规划区内不同地段的地基承载力以及滑坡、崩塌等基础资料;地震地质,即城市 所在地区断裂带的分布及活动情况,城市规划区内地震烈度区划等基础资料;水文地质,即城市所在 地区地下水的存在形式、储量、水质、开采及补给条件等基础资料。 2. 城市测量资料:包括城市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城市地下工程及地下管网等专业测量图以及编制 城市规划必备的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等。 3. 气象资料:包括温度、湿度、降水、蒸发、风向、风速、日照、冰冻等基础资料 水文资料:主要包括江河湖海水位、流量、流速、水量、洪水淹没界限等。大河两岸城市应收集流域 情况、流域规划、河道整治规划、现有防洪设施。山区城市应收集山洪、泥石流等基础资料。 城市历史资料:城市的历史沿革、城址变迁、市区扩展以及城市规划历史等 6. 经济与社会发展资料: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及长远规划、国土规划、区域规划等 7. 城市人口资料:现状及历年城乡常住人口、暂住人口、人口的年龄、劳动力构成、自然、机械增长, 职工带着系数等 8. 市域自然资源资料:矿产资源、水资源、燃料动力资源、农副产品资源的分布、数量、开采利用价值 等。 9. 城市土地利用资料:现状及历年城市土地利用分类统计,城市用地增长状况,规划区内各类用地分布 状况等。 10.工矿企事业单位的现状及规划资料:用地面积、建筑面积、产品产量、产值、职工人数、用水用电量、 运输量及污染情况等 11.交通运输资料:对外交通运输和市内交通的现状和发展预测(用地、职工人数、客货运量、流向、对 周围地区环境的影响以及城市道路、交通设施等) 12. 各类仓储资料:主要包括用地、货物状况及使用要求的现状和发展预测 13.城市市政、经济、社会、科技、文教、卫生、商业、金融、涉外等机构以及人民团体的现状和规划资 料:主要包括发展规划、用地面积和职工人数等。 14.建筑物现状资料:包括现有主要公共建筑的分布状况、用地面积、建筑面积、建筑质量等,现有居住 区的情况以及住房建筑面积、居住面积、建筑层数、建筑密度、建筑质量等 15.工程设施资料(指市政工程、公用设施的现状资料),包括场站及其设施的位置与规模、管网系统及

PLanningAll

城市规划的层面及其主要内容

一般城市规划分为城市发展战略和建设控制引导两个层面 城市发展战略层面的规划主要是研究确定城市发展目标、原则、战略部署等重大问题,表达的是城市政府 对城市空间发展战略方向的意志。我国的城市总体规划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都属于这一层面。 建设控制引导层面的规划是对具体每一地块未来开发利用做出法律规定,它必须尊重并服从城市发展战略 对其所在空间的安排。由于直接涉及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所以建设控制引导层面的规划必须通过立法 机关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我国详细规划属于这一层面 为便于工作,在正式编制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前,可以由城市人民政府组织制定城市规划纲要,对确定城市 发展的主要目标,方向和内容提出原则性意见,作为规划编制的依据 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大中城市可以在城市土地使用发展战略规划基础上编制分区规划,进一步控制和确 定不同地段的土地的用途、范围和容量。协调各项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建设,并为下一层面规划提供依 活 我国1989年通过《城市规划法》,1991年颁布《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城市规划纲要的主要任务

城市规划纲要的主要内容

. 论证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条件,原则确定规划期内城市发展目标 2. 论证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原则确定市(县)与城镇体系的结构与布局 , 原则确定城市性质、规模、总体布局,选择城市发展用地,提出城市规划区范围的初步意见 研究分析确定城市能源、交通、供水等城市基础设施开发建设的重大原则问题,以及实施城市规划的 重要措施 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成果包括文字说明和必要的示意性图纸

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

综合研究和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空间发展状态,统筹安排城市各项建设用地,合理配置城市各项基础设 施,处理好远期发展与近期建设的关系,指导城市合理发展。 总体规划一般为20年,同时应当对城市远景发展作出轮廓性的规划安排。近期建设规划是总体规划的 个组成部分,应当对城市近期的发展布局和主要建设项目做出安排。近期建设规划一般5年,建制镇总体 规划的期限可以为10~20年,近期建设规划可以为3~5年

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

1. 设市城市应当编制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县(自治县、旗)人秘政府所在地的镇应当编制县域城镇体系 规划。市域和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分析区域发展条件和制约因素,提出区域城镇发展 战略,确定资源开发,产业配置和保护生态环境,历史文化遗产的综合目标;预测区域城镇化水平, 调整现有城镇体系的规模结构、职能分工和空间布局,确定重点发展的城镇;原则确定区域交通、通 讯、能源、供水、排水、防洪等设施的布局,提出实施规划的措施和有关技术经济政策的建议 2. 确定城市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划定城市规划区范围 3. 提出规划期内城市人口及用地发展规模,确定城市建设与发展用地的空间布局、功能分区、以及市中 心、区中心位置。 十 确定城市对外交通系统的布局以及车站、铁路枢纽、港口、机场等主要交通设施的规模、位置,确定 城市主、次干道系统的走向、断面、主要交叉口形式,确定主要广场、停车场的位置、容量

设市城市应当编制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县(自治县、旗)人秘政府所在地的镇应当编制县域城镇体系 规划。市域和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分析区域发展条件和制约因素,提出区域城镇发展 战略,确定资源开发,产业配置和保护生态环境,历史文化遗产的综合目标;预测区域城镇化水平, 调整现有城镇体系的规模结构、职能分工和空间布局,确定重点发展的城镇;原则确定区域交通、通 讯、能源、供水、排水、防洪等设施的布局,提出实施规划的措施和有关技术经济政策的建议 确定城市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划定城市规划区范围 提出规划期内城市人口及用地发展规模,确定城市建设与发展用地的空间布局、功能分区、以及市中 心、区中心位置。 确定城市对外交通系统的布局以及车站、铁路枢纽、港口、机场等主要交通设施的规模、位置,确定 城市主、次干道系统的走向、断面、主要交叉口形式,确定主要广场、停车场的位置、容量

DB41T 1664-2018 煤矿绿色矿山建设规范PLanningAll

5. 综合协调并确定城市供水、排水、防洪、供电、通讯、燃气、供热、消防、环卫等设施的发展目标和 总体布局。 6. 确定城市河湖水系的治理目标和总体布局,分配沿海、沿江岸线 确定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发展目标及总体布局 8. 确定城市环境目标,提出防治污染措施 9. 根据城市防灾要求,提出人防建设、抗震防灾规划目标和总体布局 10. 确定需要保护的风景名胜、文物古迹、传统街区,划定保护和控制范围,提出保护措施,历史文化名 城要编制专门的保护规划 11. 确定旧区改建、用地调整的原则、方法和步骤,提出改善旧城区生产、生活环境的要求和措施 12. 综合协调市区与近郊村庄、集镇的各项建设,统筹安排近郊区村庄、集镇的居住用地、公共服务设施、 乡镇企业、基础设施和菜地、园地、牧草地、副食品基地,划定需要保留和控制的绿色空间 13. 进行综合技术经济论证,提出规划实施步骤、措施和方法的建议 14. 编制近期建设规划,确定近期建设目标、内容和实施部署。建制镇总体规划的内容可以根据其规模和 实际需要活当简化

, 综合协调并确定城市供水、排水、防洪、供电、通讯、燃气、供热、消防、环卫等设施的发展目标和 总体布局。 确定城市河湖水系的治理目标和总体布局,分配沿海、沿江岸线 7. 确定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发展目标及总体布局 3. 确定城市环境目标,提出防治污染措施 9. 根据城市防灾要求,提出人防建设、抗震防灾规划目标和总体布局 10.确定需要保护的风景名胜、文物古迹、传统街区,划定保护和控制范围,提出保护措施,历史文化名 城要编制专门的保护规划 1 确定旧区改建、用地调整的原则、方法和步骤,提出改善旧城区生产、生活环境的要求和措施 2. 综合协调市区与近郊村庄、集镇的各项建设,统筹安排近郊区村庄、集镇的居住用地、公共服务设施、 乡镇企业、基础设施和菜地、园地、牧草地、副食品基地,划定需要保留和控制的绿色空间 3. 进行综合技术经济论证,提出规划实施步骤、措施和方法的建议 14. 编制近期建设规划,确定近期建设目标、内容和实施部署。建制镇总体规划的内容可以根据其规模和 实际需要适当简化。

城市总体规划的文件及主要图纸

总体规划文件包括规划文本和附件,规划说明及基础资料收入附件。规划文本是对规划的各项目标和 内容提出规定性要求的文件,规划说明是对规划文本的具体解释 , 总体规划图纸包括:市(县)域城镇布局现状图、城市现状图、用地评定图、市(县)域城镇体系规 划图、城市总体规划图、道路交通规划图、各项专业规划图及近期建设规划图。 . 图纸比例:大、中城市1/10000~1/25000,小城市1/5000~1/10000,其中建制镇为1/5000。市(县)域 城镇体系规划图的比例由编制部门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城镇体系规划的主要内容

在一个国家或相对完整的区域中,有不同职能分工、不同等级规模、空间分布有序的联系密切、相互依存 的城镇群体,

是对城镇发展战略的研究QMLS 0004S-2015 弥渡县老土罐绿色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红油酱菜,是在一个特定的地区范围内,合理的进行城镇布局,优化区域环境,配置区域 基础设施和社会设施,并明确不同层次城镇的地位、性质和作用,综合协调相互的关系,以实现区域经济、 社会、空间的可持续发展。

全国、省域、市(县)域及跨行政区域等。 4)主要内容:9个方面可分4部分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