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4387-2021 碳纤维板体外预应力施工技术规程.pdf

DB37/T 4387-2021 碳纤维板体外预应力施工技术规程.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DB37/T 4387-2021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 M
标准类别:交通标准
资源ID:258179
VIP资源

DB37/T 4387-2021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DB37/T 4387-2021 碳纤维板体外预应力施工技术规程.pdf

4.4.1碳纤维板及锚具宜在工厂组装。 4.4.2碳纤维板体外预应力加固用锚具的外观、尺寸、性能和检验方法应符合JT/T1267的相关规定 4.4.3锚具应满足分级张拉、补张拉和放张工艺的要求

4.5.1压条的布置间距不宜大于3m。 4.5.2通过调整压条压紧度控制碳纤维板与基面间距宜在2mm~5mm范围内。 4.5.3压条与碳纤维板接触的部分应光滑,边缘应作圆弧处理,不得对碳纤维板造成破坏。

4.6.1张拉千斤顶的额定张拉力宜为所需张拉力的1.5倍,且不应小于1.2倍。张拉机具设备应与锚 具产品配套使用,并应在使用前进行校准、检验和标定。与千斤顶配套使用的压力表应选用防振型产品, 其最大读数应为张拉力的1.5倍~2.0倍,标定精度应不低于1.0级。 4.6.2张拉千斤顶与压力表应配套标定、配套使用,标定应在经国家授权的法定计量技术机构定期进 行,标定时千斤顶活塞的运行方向应与实际张拉工作状态一致。当处于下列情况之一时,应重新进行标 定:

a) 使用时间超过6个月; b) 张拉次数超过300次; c 使用过程中千斤顶或压力表出现异常情况; d)千斤顶检修或更换配件后。 4.6.3采用测力传感器测量张拉力时FZ/T 64051-2014 美妆用非织造布,测力传感器应每年送检一次。

5.1.2施工宜在环境温度高于5℃的条件下进行,并应符合结构胶的施工温度。当环境温度低于5℃ 时,应采用低温固化型的结构胶或采取升温措施。 5.1.3施工前,碳纤维板粘贴部位的混凝土表层应平整、干燥,雨天、潮湿条件下应采用专用结构胶。

碳纤维板体外预应力施工的主要流程见图2

图2碳纤维板体外预应力施工流程图

5.3.1施工前应结合工程的规模、工期、地形特点等情况,进行策划和实施,合理布置场地。开工前 场地应平整,水、电、道路以及通信应通畅。 5.3.2施工场地所设置的各种设施应满足施工需要及安全施工要求,防止事故发生。 5.3.3施工平台、模板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应能承受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各种荷载,抵挡 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振动和偶然撞击。 5.3.4施工使用的平台、模板和支架应构造合理,结构受力明确,安装拆除方便,

5.4.1施工放样前应探测混凝土构件内的钢筋和钢绞线位置和走向,避免施工时对其造成破坏。 5.4.2施工放样时应标定锚栓孔和压紧条孔的圆心位置,并标定碳纤维板拉伸向的中心线和上下边缘 线、锚具切槽边缘线位置等 5.4.3根据放样进行尺寸核对,张拉端应预留出足够距离满足张拉需要,

5.5.1清理混凝土构件的待粘贴基面,在碳纤维板分布位置及其两侧各2cm~3cm范围内,打磨混凝 土构件基面碳化层,用压缩空气将表面浮尘吹净。对于表面超过5mm的凹凸不平处,应采用修复材料 修补平整。

按照放样的位置进行钻孔,钻孔直径、钻孔深度、钻孔与基面的垂直度、钻孔中心距应满足设

6.2.1植入前宜用丙酮或工业用酒精擦拭孔壁、孔底。 6.2.2植入锚栓,将锚栓单向旋转插入,直至达到设计深度,植入锚栓与孔壁间的间隙应基本均

5.6.2.2植入锚栓,将锚栓单向旋转插入,直至达到设计深度,植入锚栓与孔壁间的

5.7安装张拉锚固装置

5.7.1分别于固定端和张拉端安装张拉锚固装置,调整装置的位置,使其纵向中心线与碳纤维板中心 线重合后,旋紧锚栓的螺母和垫片, 5.7.2张拉锚固装置和混凝土构件基面应紧密贴合,对于未贴合的部位,应用结构胶填补封闭。

9.1对锚具及压紧条等金属件宜采用环氧砂浆等封锚或表面防护。 9.2碳纤维板表面应涂抹表面防护材料进行防护处理。 9.3防护时应填写防护记录。

5.9.1对锚具及压紧条等金属件宜采用环氧砂浆等封锚或表面防护。

才科进场时应核对型号、规格和数量,查验产品质保书、产品技术手册。核对无误后,进行进 进场检验时,同种材料、同一生产工艺条件下、同批次进场的产品可视为同一检验批。 碳纤维板应进行外观、尺寸偏差和力学性能的进场检验,技术要求、取样规则和检验方法分别

按照4.1.3、4.1.4和4.1.5的规定执行。 6.1.4进场检验时,结构胶应具有安全性鉴定报告,同一批次的取样数量应不少于6kg,检验项目、 要求和方法见表2。 6.1.5锚具进场检验时,应进行外观、尺寸偏差、夹持疲劳性能和静载锚固性能试验。取样规则、检 验要求和方法按照4.4.2的规定执行, 6.1.6以上进场材料,当有不合格项时,应另取双倍数量的同种材料对不合格项目重新检验,如仍有 不合格项时,则本批产品全部检验,符合要求者方可使用

6.2.1交工验收应进行碳纤维板张拉检验、空鼓率检验和防护检验。 6.2.2碳纤维板张拉检验同一工程可视为同一检验批。同一检验批取样数量应大于等于1%,且不少于 3片。

6.2.3碳纤维板张拉检验的要求如下

a)检验碳纤维板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偏差,结果应符合5.8.4的要求; b 检验碳纤维板张拉锚固后,建立在锚下的实际有效预应力与设计张拉控制应力的偏差,结果 应符合5.8.10的要求。 .2.4碳纤维板的理论伸长值可按公式(1)计算:

式中: △L 碳纤维板理论伸长值,单位为毫米(mm) L 碳纤维板的长度,单位为毫米(mm); P 张拉端的平均张拉力,单位为牛顿(N); E 碳纤维板的弹性模量,单位为兆帕(MPa) S 碳纤维板的横截面积,单位为平方毫米(m

式中: △L 碳纤维板理论伸长值,单位为毫米(mm); 碳纤维板的长度,单位为毫米(mm); P 张拉端的平均张拉力,单位为牛顿(N); E 碳纤维板的弹性模量,单位为兆帕(MPa); S 碳纤维板的横截面积,单位为平方毫米(mm)。 6.2.5 碳纤维板的实际伸长值除量测的伸长值外,应加上初应力以下的推算伸长值。可按公式(2)计 算:

式中: △Ls一一碳纤维板实际伸长值,单位为毫米(mm); △L一一从初应力至最大张拉应力间的实测伸长值,单位为毫米(mm); △L一一初应力以下的推算伸长值,可采用相邻级的实测伸长值,单位为毫米(mm)。 6.2.6张拉锚固后,应记录建立在锚下的实际有效预应力数值,记录表的推荐格式见附录A。 6.2.7在防护之前,用橡胶小锤轻轻敲击碳纤维板表面,记录其空鼓位置和空鼓面积,空鼓面积与有 效粘结面积的比值为空鼓率,其计算结果应小于2%。空鼓率记录表的推荐格式见附录B。 6.2.8锚具、压条、碳纤维板的防护应符合设计要求,其检查记录表的推荐格式见附录B。 6.2.9检验批有不合格项时,应判定该检验批不合格。 6.2.10检验批不合格时,应对该检验批全面检验,并对不合格项重新施工,直至检验合格。

GB 31604.46-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游离酚的测定和迁移量的测定验收时应提供的文件和记录如下: )经审查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技术方案

b) 碳纤维板、结构胶以及锚具的产品质保书、产品技术手册和进场检验报告; 张拉设备配套标定报告; d)碳纤维板张拉记录表; e)防护检查记录表。

b)碳纤维板、结构胶以及锚具的产品质保书、产品技术手册和进场检验报告; c) 张拉设备配套标定报告: d)碳纤维板张拉记录表; e防护检香记录表。

附录A (资料性) 碳纤维板张拉记录表 碳纤维板张拉记录表的推荐格式见表A.1。

表A.1碳纤维板张拉记录表

附录 B (资料性) 防护检查记录表 防护检查记录表的推荐格式见表B.1

QBRSW 0024S-2015 通化博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百合玉竹粉表B.1防护检查记录表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