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T 7476-2020 油气输送管道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规范.pdf

SY/T 7476-2020 油气输送管道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规范.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6.7 M
标准类别:环境保护标准
资源ID:256631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SY/T 7476-2020 油气输送管道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规范.pdf

8.4灌注施工 26 采空区防治 28 9.1 一般规定 28 9.2 注浆法施工 28 9.3砌筑支撑施工 30 9.4 开挖回填施工 30 9.5 强夯法施工 31 10 冬季、雨季施工 32 10.1 冬季施工 32 10.2 雨季施工 33 11 安全、健康与环境保护.. 34 12 工程交工 35 附录A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测量 36 本标准用词说明, 46 用标准名录 47 附:条文说明 48

1.0.1为规范油气输送管道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保证工程 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或改、扩建油气输送管道工程及在役 由气输送管道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岩溶塌陷和采空区等地 贡灾害防治工程施工。 1.0.3油气输送管道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除应符合本规范外, 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0.1为规范油气输送管道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保证工程 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或改、扩建油气输送管道工程及在役 油气输送管道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岩溶塌陷和采空区等地 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 1.0.3油气输送管道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除应符合本规范外, 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GB/T 31151-2014 汽车整车物流质损风险监控要求2.0.1油气输送管道地质灾害 oil and gas transmission pipeline geological hazard

2.0.1油气输送管道地质灾害

geological hazard

在自然或人为作用下形成或诱发的,对油气管道工程建设 和管道安全构成威胁,或对运营环境造成破坏的地质灾害。

由锚固段侧尚地基抗力抵抗悬臂段的土压力或滑坡下滑力 的横向受力桩。

buffer layer

管道通过崩塌落石影响区时,为降低或消除崩塌落石对管 道的冲击力,管沟回填完成后在其上部填筑的柔性材料构筑物

采用钢丝绳锚杆或钢筋锚杆和支撑绳固定方式将金属柔性 网覆盖在具有潜在地质灾害的坡面上,从而实现坡面加固或限 制落石运动范围的一种防护网,

采用锚杆、钢柱、支撑绳和拉锚绳等固定方式将金属柔性 网以一定的角度安装在坡面上,形成栅栏式拦石网,从而实现 对落石拦截的一种防护网

根据施工现场的地质情况和监测数据,对地质结论、设计 参数进行验证,对施工安全性进行判断,并及时修正施工方案 的施工方法,

3.0.1油气输送管道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应按批准的设计文件施 工,并应按设计要求开展相应的监测工作,宜采用信息法施工。 3.0.2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所采用的材料、构件、工艺,以 及施工质量应符合设计文件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3.0.3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应结合管道主体施工或在役管道 状态,合理安排,因地制宜,制定施工方案,并按批准的施工 方案实施。 3.0.4采用信息法施工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按设计文件要求对防治对象进行施工期监测。 2编录施工现场所揭示地层、地下水等工程地质现状,并 编制与原地质资料的变化对比表。 3建立信息反馈制度,当施工监测值达到设计规定的预警 值时,应采取应急措施,并向监理、设计及建设单位报告,根 据设计处理措施调整施工方案。 3.0.5当防治工程需爆破作业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采用爆破方法作业时,应编制专项方案,并报相关部门 批准后实施。 2爆破施工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 收规范》GB50201执行。 3.0.6河流沟渠等水毁灾害防治工程、坡面防护工程施工应符 合国家现行标准《油气输送管道线路工程水工保护施工规范》 SY/T4126的相关规定。 3.0.7在役管道附近进行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时,应采取相 应的管道防护措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3.0.1油气输送管道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应按批准的设计文件施 工,并应按设计要求开展相应的监测工作,宜采用信息法施工。 3.0.2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所采用的材料、构件、工艺,以 及施工质量应符合设计文件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3.0.3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应结合管道主体施工或在役管道 状态,合理安排,因地制宜,制定施工方案,并按批准的施工 方案实施

3.0.4采用信息法施工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按设计文件要求对防治对象进行施工期监测。 2编录施工现场所揭示地层、地下水等工程地质现状,并 编制与原地质资料的变化对比表。 3建立信息反馈制度,当施工监测值达到设计规定的预警 值时,应采取应急措施,并向监理、设计及建设单位报告,根 据设计处理措施调整施工方案。

3.0.5当防治工程需爆破作业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采用爆破方法作业时,应编制专项方案,并报相关部 批准后实施。 2爆破施工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 收规范》GB50201执行。 3.0.6河流沟渠等水毁灾害防治工程、坡面防护工程施工应符 合国家现行标准《油气输送管道线路工程水工保护施工规范》 SY/T4126的相关规定。 3.0.7在役管道附近进行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时,应采取相 应的管道防护措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管道附近进行土石方开挖时,应首先探测管道和光缆

的位置,与管道间距小于或等于5m时,应采用人工开挖。 2间距大于5m且小于或等于10m时,应采用非爆破方法 施工。 3间距大于10m且小于或等于50m时,可采用静态爆破 法施工。 4管道中线两侧各50m~500m范围内进行爆破时,应采 用控制爆破,并对管道采取防护措施。 5当采用控制爆破或机械振动施工时,应沿管道敷设方 句开挖减震沟(槽),沟(槽)深度不应小于管底埋深的1.5 倍,形成的振动波到达在役管道处的最大垂直振动速度不大于 70mm/s

4.0.1开工前施工单位应进行现场踏勘和现场地形地貌复核, 地形地貌发生较大变化时,应报请设计、监理及建设单位核查。 4.0.2开工前施工单位应综合考虑工程特征、工程规模、工程 地质、水文地质、设计文件、保护对象、邻近建(构)筑物 环境条件、施工条件和工期等因素,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专项 施工方案,并应按规定程序报经批准后实施。 4.0.3施工组织设计至少应包括施工方法、场地布置、进度计 划、质量计划、工程数量、人员配备、主要材料、机械设备、 健康安全环保和社会影响等内容。 4.0.4开工前,勘察设计单位应进行现场交底、交桩。

4.0.5施工单位应熟悉设计文件,并完成下列工作:

1依据防治工程的重点和难点,制定针对性的施工措施, 配备满足施工需要的装备及计量器具,计量器具应检定合格并 在有效期内。 2参加设计交底、交桩,复测控制点。 3施工前,应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施工交底。 4掌握防治工程周围建(构)筑物、道路、水利、通信及 电力等设施的情况,以及与防治工程的相互影响,制定相应的 施工防护措施。 4.0.6开工前,施工单位应按施工组织设计完成场地平整,水,

电、路等临时设施准备工作

5.2.1危岩清除施工期间应加强施工监测,危岩清除时应避免 扰动原稳定岩体,危岩清除后的裂缝应按设计要求及时封填。 5.2.2危岩清除方案与被动拦挡防治措施配合使用时,危岩清 除应在被动拦挡措施施工完成并达到预定强度要求后方可施工。 5.2.3危岩清除施工前后应进行危岩体岩性结构、几何形状及 规模大小的记录,并应形成影像资料。 5.2.4危岩体清除产生的石渣、石块,应合理堆放,不应产生 次生灾害。

5.3.1新建管道工程缓冲层施工应在管沟回填后及时进行。

5.3.1新建管道工程缓冲层施工应在管沟回填后及时进行。 5.3.2 缓冲层填料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宜采用碎 石土、黏性土填料,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采用碎石土填料时,碎石含量宜为30%~50%

2当采用黏性土填料时,应控制填料的含水量,施工含水 量为最优含水量±2%。 3不应采用淤泥、淤泥质土及有机质含量大于5%的土。 5.3.3缓冲层厚度及压实系数应满足设计要求,每层铺十的压 实遍数应根据填料土质、设计压实系数和机具性能确定,缓冲 层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层铺土厚度不宜大于500mm 2搭接宽度不宜小于500mm。 3缓冲层顶部应根据设计要求设置保护层,保护层厚度偏 差应小于50mm。

5.4.1拦石墙施工应符合本规范第6.6节的规定。

5.4.2被动防护网施工定位应符合下列规定: 1防护网施工测量放线前应会同设计人员现场确认防治范 围,防治范围不应小于设计范围,偏差应小于500mm。 2被动防护网应综合考虑地形、设计方案进行测量定位 钢柱的定位应按拦石网位置和拦石网系统要求的柱间距确定 定位误差不应大于200mm,钢柱基座宜避开溪流和冲沟。 3被动防护网相邻钢柱间高差不宜大于0.5m。 5.4.3被动防护网钢柱基础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钢柱基座位于基岩地层时,宜采用钻凿锚孔、M20水泥 砂浆浇筑地脚锚杆的方式固定钢柱,锚孔深度不应小于设计深 度,偏差应小于50mm。 2钢柱基座地基覆盖层大于1m时,宜采用开挖基坑 a

1防护网施工测量放线前应会同设计人员现场确认防治范 围,防治范围不应小于设计范围,偏差应小于500mm。 2被动防护网应综合考虑地形、设计方案进行测量定位 钢柱的定位应按拦石网位置和拦石网系统要求的柱间距确定 定位误差不应大于200mm,钢柱基座宜避开溪流和冲沟。 3被动防护网相邻钢柱间高差不宜大于0.5m。

1钢柱基座位于基岩地层时,宜采用钻凿锚孔、M20水泥 沙浆浇筑地脚锚杆的方式固定钢柱,锚孔深度不应小于设计深 度,偏差应小于50mm。 2钢柱基座地基覆盖层大于1m时,宜采用开挖基坑 并浇筑混凝土基座固定钢柱,基坑宽×长×高不应小于 0.6m×0.8m×1.0m,浇筑混凝土体积偏差应小于10%;基坑不 应采用爆破方式开挖。 3钢柱基座地基覆盖层厚度小于地脚锚杆埋设长度时,宜

采用下部钻凿锚孔、上部浇筑混凝土的方式固定钢柱。

5.4.4锚固锚杆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被动防护网每个基座四根地脚螺栓锚杆间的纵横间距误 差不应大于5mm。 2地脚螺栓锚杆孔深充许偏差为土50mm;钢丝绳锚杆孔 深应超出设计锚固长度不小于50mm。 3拉锚锚杆向下倾斜的角度不应小于15°,宜与拉锚绳方 向一致,地脚螺栓锚杆应与基座面垂直,最大偏斜长度不应大 于锚杆长度的土1%。 4锚孔完成后应将孔内岩粉和土屑清洗干净。 5基座应套入地脚螺栓并紧螺帽,安装基座的基础顶面 应平整,基础顶面高出地面宜小于100mm,下支撑绳宜紧贴地 面,基座安装时其挂座应朝向坡下,

应平整,基础顶面高出地面宜小于100mm,下支撑绳宜紧贴地 面,基座安装时其挂座应朝向坡下。 5.4.5被动防护网拉锚绳安装与调试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上拉锚绳上减压环距钢柱顶宜为0.5m~1.0m。 2横向侧拉锚绳布设间距不宜超过30m,相邻纵向支撑绳 间距不宜超过40m。 3应按照设计要求调整上拉锚绳和钢柱的方位,误差不应 大于5°。 4上拉锚绳的固定绳卡不应少于4个。 5.4.6被动防护网支撑绳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横向支撑绳布设间距不宜超过30m,相邻纵向支撑绳间 距不宜超过40m。 老虑宝装全当

5.4.5被动防护网拉锚绳安装与调试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上拉锚绳上减压环距钢柱顶宜为0.5m~1.0m。 2横向侧拉锚绳布设间距不宜超过30m,相邻纵向支撑绳 间距不宜超过40m。 3应按照设计要求调整上拉锚绳和钢柱的方位,误差不应 大于5°。 4上拉锚绳的固定绳卡不应少于4个。

1横向支撑绳布设间距不宜超过30m,相邻纵向支撑绳间 距不宜超过40m。 2支撑绳安装应根据地表地势起伏情况考虑安装余量,当 支撑绳设计布设长度小于15m时,安装余量宜为2m:当支撑绳 设计布设长度为15m~30m时,安装余量宜为3m;当支撑绳 设计布设长度大于30m时,安装余量宜为4m。 3支撑绳端头锁定绳卡数量应根据支撑绳布设长度确定 当布设长度小于15m时,支撑绳每端宜用2个绳卡锁定;当支 撑绳布设长度为15m~30m时,支撑绳每端宜用3个绳卡锁

定;当布设长度大于30m时,支撑绳每端宜用4个绳卡锁定。 4支撑绳收紧所用张拉器张力不应小于1t.

5.4.7被动防护网安装应符合下

1防护网应在钢柱间将钢丝绳网编组对号展开,钢丝绳网 与支撑绳或临近网边缘应缝合联结,不应与钢柱和基座等构件 直接联结。 2当防护网需搭接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2个网孔,扎接 间隔不应大于1m。 3当网片采用钢丝绳缝合时,缝合绳长度不宜小于单张网 周边长的1.3倍。 5.4.8铁丝格栅铺挂应符合下列规定:

5.4.8铁丝格栅铺挂应符合下列规定

1格栅应铺挂在钢丝绳网的内侧,钢丝绳网上缘应折到网 的外侧不小于100mm。 2格栅底部宜沿斜坡向上敷设不小于0.5m,并宜用土钉或 石块将格栅底部压紧。 3两张格栅间重叠宽度不应小于50mm。

5.5.1支顶工程施工前应根据崩塌(危岩)险情,采取临时支 顶措施,保证施工安全。

5.5.2支顶工程施工应符合下列

1支顶结构施工前,应将地基清理成内倾平台或台阶,与 支撑体接触的危岩体应凿去风化层、苔藓等。 2砌筑支撑结构施工应采用座浆法,砌块应大面朝下,丁 顶相间,互相咬接,上下错缝,不应有通缝和假缝,砂浆饱满。 3支撑体顶部距离危岩体底部100mm200mm的范围应 采用膨胀混凝土、膨胀砂浆或膨胀楔体。 4危岩体支撑墙内宜放置直径60mm~110mm的排水管, 排水管向外坡度宜大于5%,排水管后应设滤水包。

5.5.5主动防护网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宜按坡面清理、测量定位、锚杆施工、安装纵横向支撑 绳、铺挂钢丝网的施工顺序进行。 2应以坡脚起始防护位置为基准线,按从两侧往中间、由 下而上的顺序进行锚杆定位,并宜根据地形及防护网安装的需 要调整锚杆间距。 3防护网锚杆纵横间距不应小于相应钢丝绳网边长,调整 范围不应大于纵横间距的10%,在每一个锚杆孔位处宜凿出凹 坑,凹坑口径宜为200mm,深度不应小于锚杆外露环套长度, 且不宜小于150mm。 4锚杆孔深超过设计锚杆长度不应小于50mm,孔径不应 小于42mm,并宜与所在位置坡面垂直,终孔后应采用高压空气 清孔。 5锚孔注浆应采用压力注浆法返浆灌注,插入钢绳锚杆后 孔口应溢浆,72h内不应扰动锚杆。 6安装支撑绳应符合本规范第5.4.6条的规定。 7格栅网铺挂应符合本规范第5.4.8条的规定。 8铁丝格栅铺设应采用缝合绳缝合,两绳端各采用两个绳 卡与钢丝绳网固定连接,张紧力不应小于5kN,缝合绳两端头 叠置长度不应小王0.5m

6.1.1滑坡防治工程常用的措施包括减载与反压、截排水、抗 滑桩、锚固及重力式挡墙等。防治工程施工应根据季节、设计 方案及滑坡体与管道主体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行合理安排。 6.1.2滑坡防治工程施工期,应依据设计要求开展动态监测或 巡查。 6.1.3滑坡防治工程施工期不应在滑坡影响范围内堆载,

6.1.3滑坡防治工程施工期不应在滑坡影响范围内堆奉

6.2.1滑坡削方减载施工时,应从上向下分级开挖,开挖一级 加固一级,开挖表面应及时采取封闭措施 6.2.2坡面开挖应依据设计坡率,从外至内分层逐段进行开挖 分层高度不宜超过3.0m,机械开挖宜预留0.2m~0.5m保护层 人工开挖至设计位置。 6.2.3施工临时挖方边坡坡比应根据工程地质条件、边坡高度 岩土体的稳定性等确定,高度小于或等于10.0m的临时性挖方

岩土体的稳定性等确定,高度小于或等于10.0m的临时性挖方 边坡坡比宜参照表6.2.3;高度大于10.0m时,应进行专项设计。

6.2.5反压填方土料应符合下列夫

1回填压脚填料宜采用碎石土,碎石含量宜为30%~50%。 2黏性十填料施工时,应控制含水量范围,最优含水量宜 按击实试验确定,且含水量与最优含水量误差应小于土2% 3淤泥、淤泥质土和有机质含量大于5%的土不应用作 填料。 4碎石类土或石碴用作填料时,最大粒径不应超过每层铺 填厚度的三分之二;当使用振动碾时,不应超过每层铺填厚度 的四分之三。 5反压填料宜就地取材,当采用两种透水性不同的填料分 层填筑时,上层宜填筑透水性较小的填料,下层宜填筑透水性 较大的填料

6.2.6填方压实施工应符合下列夫

1填料为爆破石碴、碎石类土、杂填土或粉土的大型填 方,宜选用振动平碾;填料为粉质黏土或黏时,宜选用振动 凸块碾。 2碾压机械轮(夯)迹应相互搭接,振动碾和平碾行驶速 度不宜超过2km/h,羊足碾行驶速度不宜超过3km/h。 3填方每层铺土厚度和压实遍数应根据土质、压实系数和 机具性能确定,可参照表6.2.6选用。 4分段填筑时,每层接缝处应作成斜坡形,碾迹宜重叠 0.5m1.0m。上、下层接缝应错开1m以上。

表6.2.6填方每层铺土厚度和压实遍数

5应按设计要求预留沉降量,设计无要求时,可根据工程 性质、填方高度、填料种类、压实系数和地基情况等确定,沉 降量不应大于填方高度的3%。

6.3.1截排水设施应与天然沟渠或相邻的排水设施衔接,组成 完整的排水系统。 6.3.2地表截排水工程施工应按设计要求,结合微地貌进行放 线,确定基础开挖范围。 6.3.3开挖基坑时,基坑边坡坡比应符合本规范表6.2.3的规定 6.3.4截排水工程地基为淤泥质土、软黏土、淤泥等松软土层 时,应进行换填夯实。 6.3.5支撑渗沟或盲沟施工开挖基础应置于滑动面以下0.5m 的稳定地基上,基底纵向应为台阶式,每级台阶长度不应小于 4m,放坡系数不应大于5%。

6.4.3抗滑桩桩孔应采用跳越法隔桩开挖,每次间隔1~2孔, 并应按从两侧向中间的顺序进行开挖施工。

1松散层段宜采用人力开挖,基岩段宜采用少药量、多炮 眼的松动爆破方式;对临近建筑物有影响时,可采取钻孔破碎 法施工。 2应采取分节开挖,每节开挖深度宜为1m;应根据开挖 地层按照设计要求采取相应的护壁措施,各节护壁的纵向钢筋 应焊接连接。 3在开挖桩孔过程中,应及时进行施工地质编录,核对滑 面(带)情况。 4护壁后的桩孔应保持垂直、光滑,护壁不应侵入桩截面 争空以内。 5桩孔开挖弃渣采用吊斗活门应具备双套防开保险装置。 6桩位偏差不应大于150mm,桩径不应小于设计桩径,垂 直度偏差不应大于0.5%。 7桩孔开挖过程中应及时排除孔内积水,当滑坡体富水性 较差时,宜采用坑内直接排水;当富水性好,水量较大时,宜 采用桩孔外管泵降水。 8桩孔开挖应及时进行护壁施工,护壁单次高度应满足设 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应根据一次最大开挖深度确定,且 不宜大于1.5m。 6.4.5抗滑桩桩孔采用机械开挖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6.4.5抗滑桩桩孔采用机械开挖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根据设计桩型、桩孔深度、滑坡体地层情况确定成孔 设备。 2成孔方法可根据地质情况选用,地下水位理深较大时, 宜选用旋挖法;地下水位较浅时,宜选用泥浆护壁钻孔法;不 立采用冲击、振动法成孔,旋挖法和泥浆护壁钻孔法施工应符 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的相关规定, 3成孔设备进场、成孔施工期间不应对滑坡稳定性造成

影响。 4成孔施工期间占压管道时,应采取必要的管道保护措施。 5桩位偏差不应大于150mm,桩径不应小于设计桩径,垂 直度偏差不应大于1%。 6.4.6模板安装及拆除应符合下列规定: 1模板及支架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和整体稳定性,应能承受 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振捣冲击荷载。 2模板安装应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形状、尺寸和相对位置准 确,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表6.4.6规定

表6.4.6模板安装允许偏差

3模板安装应与钢筋安装配合进行,模板与混凝土接触面 立清理干净并涂刷脱模剂。 4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时,方可拆除底模及支架。 5模板拆除时,宜采取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拆非承重 模板、后拆承重模板的顺序,并应从上而下进行拆除,当混凝 土强度达到不损伤桩表面及棱角时,方可拆除侧模

6.4.7钢筋笼制作、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或搭接不应设在滑动面(带)处, 分段制作的钢筋笼,其接头宜采用焊接,当钢筋直径大于20mm 时宜采用机械式接头。 2纵向受拉钢筋应在接头处的35倍钢筋直径范围内,接 头的受力钢筋面积不应大于该截面钢筋面积的50%。 3制作钢筋笼时,加劲箍宜设在主筋外侧,导管接头处外 径应比钢筋笼的内径小100mm以上。

4钢筋笼的材质、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制作允许偏差应 符合表 6.4.7的规定,

表6.4.7钢筋笼制作允许偏差

5搬运和吊装钢筋笼时,应防止变形,安放应对准孔位, 不应碰撞孔壁和自由落下,就位后应立即固定。 6安放钢筋笼前应将桩底沉渣清理干净,并应按照设计要 求铺设混凝土垫层找平、封底。 6.4.8混凝土浇筑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钢筋宠吊装完毕后,应安置导管或气泵管二次清孔,并 应进行孔径、垂直度、孔深、沉渣厚度等检验,合格后应立即 浇筑混凝土。 2孔底积水厚度小于100mm时,宜采用干法灌注;孔内 积水难以排十时,应采用水下灌注法施工。 3混凝土浇筑应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混凝土宜 次连续浇筑。 4混凝土浇筑过程应分层浇筑、分层振捣,上层混凝土 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浇筑完毕,分层振捣最大厚度应符合表 6.4.8的规定。

6.4.8混凝土浇筑应符合下列规

表6.4.8混凝土分层振捣最大厚度

划定 1钻孔前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孔位定位测量、标记,锚孔 定位偏差不应大于100mm。 2宜采用间隔钻孔,钻孔时应控制钻孔速度,匀速钻进; 钻进达到要求深度后,不应立即停钻,应在停止进尺的情况下, 稳钻 1min ~ 2min。 3开孔时应低压、慢转、导向钻进,控制钻具的倾角及方 应角,当钻进0.2m~0.3m后应校核角度,施工宜采用导向钻 具钻进,控制孔斜度,锚孔偏斜度不应大于3%,钻孔倾角偏差 不应大于3°。 4当钻进地层遇水易软化时,应采用干法成孔工艺;孔壁 易塌时,应采用跟管法钻进成孔。 5锚杆(索)孔孔深宜超出设计孔深不小于0.5m,终孔孔 径不应小于设计孔径。 6钻进过程中应进行地质编录,对地层钻进的岩粉情况 钻速、钻压、地下水情况及特殊情况进行现场记录。 7在钻进过程中遇破碎地层时,应采取堵漏止水措施 8锚杆(索)孔钻孔结束后,应使用高压空气清除孔中岩 粉,并将锚固段清洗王净

6.5.2锚杆(索)制作安装应符合

锚索钢绞线下料应采用砂轮切割机切割,实际下料

应大于设计长度1.5m以上,切割后钢绞线应逐根检查,不应有 损伤。 2锚杆(索)组装前应对各构件进行除油、除锈和防腐处 理,下锚前钢筋或钢绞线表面应保证清洁。 3锚杆(索)应在加工场地上制作组装,确认孔深和锚杆 (索)长度无误后安装人孔。

应天于设计长度1.5m以上,切割后钢绞线应逐根检查,不应有 损伤。 2锚杆(索)组装前应对各构件进行除油、除锈和防腐处 理,下锚前钢筋或钢绞线表面应保证清洁。 3锚杆(索)应在加工场地上制作组装,确认孔深和锚杆 (索)长度无误后安装入孔。 6.5.3注浆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注浆管宜与锚籽(索)同时放入孔内,注浆管端头到孔 氏距离宜为100mm。 2注浆浆液应搅拌均匀,注入浆液体积不宜小于锚固体体 积的1.5倍。 3区内地层较破碎时,宜采用双管二次注浆。 4 锚固段注浆完成后应全孔注水泥浆防护。 6.5.44 锚索自由段防腐套管选择应满足下列要求: 1具有足够的强度。 2具有抗水性。 3与水泥砂浆和防腐剂接触无不良反应。 6.5.5锚索隔离架应选用钢材、塑料或其他对钢绞线无害的材 料制成,不应使用木质材料。 6.5.6张拉台座的承压面应平整,并应与锚杆(索)的轴线方 可垂直,座面中心应与锚杆(索)轴线重合,承压板底部的混 疑土应填充密实。 6.5.7自由段宜在锚索张拉锁定3d后封孔注浆,封孔注浆前应 排除孔内的水和空气,封孔浆液内宜掺入微膨胀剂,其掺量应 通过试验确定。 6.5.8锚索锁定补浆后,应切除多余钢绞线并封锚,锚具外留 钢绞线不宜小于150mm,外露钢垫板、锚具、夹片和钢绞线应

6.5.3注浆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注浆管宜与锚杆(索)同时放入孔内,注浆管端头到孔 距离宜为100mm。 2注浆浆液应搅拌均匀,注入浆液体积不宜小于锚固体体 积的1.5倍。 3区内地层较破碎时,宜采用双管二次注浆。 4锚固段注浆完成后应全孔注水泥浆防护

6.5.4锚索自由段防腐套管选择应满足下列要求:

具有足够的强度。 具有抗水性。 3与水泥砂浆和防腐剂接触无不良反应。 6.5.5 锚索隔离架应选用钢材、塑料或其他对钢绞线无害的材 料制成,不应使用木质材料,

6.5.6张拉台座的承压面应平整,并应与锚杆(索)的

向垂直,座面中心应与锚杆(索)轴线重合,承压板底部的 凝土应填充密实。

6.5.7自由段宜在锚索张拉锁定3d后封孔注浆,封孔注浆官

排除孔内的水和空气,封孔浆液内宜掺入微膨胀剂,其掺量应 通过试验确定。

6.5.8锚索锁定补浆后,应切除多余钢绞线并封锚,销

钢绞线不宜小于150mmDB33T 991-2015 黄秋葵生产技术规程,外露钢垫板、锚具、夹片和钢绞线应 涂防腐材料。

6.5.9格构梁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应按修坡、基槽开挖、格构梁施工、格构间回填、养护

的顺序进行施工。 2施工前应进行人工修坡并达到设计坡比,应保证坡面平 整、稳定。 3应按设计要求对格构基槽进行测量放样。 4宜采用人工开挖基槽,开挖沟槽边坡局部低凹处应回填 夯实,密实度不应低于90%。 5应在开挖的格构梁基槽内铺设混凝土垫层,垫层厚度不 应小于50mm。 6.5.10钢筋制安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钢筋尺寸、规格、布筋间距、焊接强度、保护层厚度等 应符合设计要求,检查合格后应立即浇注混凝土。 2钢筋接头宜采用绑扎搭接接头,搭接长度不应小于35d, 钢筋连接位置应在梁跨中1/3跨度范围内,并且在同一部位的接 头比例不应大于25%。 3格构钢筋绑扎时,锚杆外露杆体与格构钢筋应按照设计 要求连接,锚杆注浆与格构梁混凝土应浇筑成一体。 4当受力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接头时,设置在同一构 牛内的接头应相互错开。 6.5.11格构梁及锁边梁每间隔10m~15m,应设置变形缝,变 形缝应竖向布置。

6.5.10钢筋制安应符合下列规定

6.6.1重力式挡墙应分段开挖基槽,分段砌筑;浆砌石挡墙应 采用座浆法砌筑,砌石表面应清洗干净,砂浆填塞应饱满。 6.6.2挡墙所用石料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应采用结构密 实、石质均匀、不易风化的硬质石料;挡墙应分层错缝砌筑, 基底和墙趾台阶转折处不应有垂直通缝。 6.6.3挡墙墙体所用块石形状应大致方正,上下面大致平整DG/TJ08 21-2013 上海市砌体工程施工规程, 享度不应小于200mm,宽度宜为厚度的1~1.5倍,长度宜为 厚度的1.5~3倍。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