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T 2118-2021 浅层地热能场地勘查规范.pdf

DB41/T 2118-2021 浅层地热能场地勘查规范.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DB41/T 2118-2021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0.9 M
标准类别:其他标准
资源ID:255229
VIP资源

DB41/T 2118-2021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DB41/T 2118-2021 浅层地热能场地勘查规范.pdf

5.2.1勘查工作应由具备相应能力的专业队伍承担。 5.2.2工程场地调查内容应包括:含水层岩性及空间分布;地下水径流方向、速度、水力坡度;地下 水位动态变化;地下水水温;地下水水质。 5.2.3根据地层条件,按照DZ/T0148选用适宜的钻探工艺,钻探深度应根据场地水文地质条件确定 宜钻穿有换热意义的主要含水层,且不宜超过200m,并应为完整井。 5.2.4终孔后应按照DZ/T0181水文测并要求进行测并。 5.2.5井管材质等的选择应充分考虑到作为回灌井的需求。 5.2.6按GB50027、DZ/T0225要求进行抽水、回灌试验;一级、二级工程应进行孔组干扰抽水试验。 5.2.7水样测试项目应满足DZ/T0225中地源热泵机组循环水水质评价及GB/T14848中常规指标要求 5.2.8回灌水水质应不劣于回灌含水层地下水水质质量类型,含砂量不大于1/20000(体积比)。 5.2.9进行地下水换热系统浅层地热能评价,结合工程设计,提出布井方案、施工方案的建议。

6地埋管换热系统浅层地热能勘查

试孔工作量应根据工程勘查等级确定HJ 680-2013 土壤和沉积物 汞、砷、硒、铋、锑的测定 微波消解原子荧光法,具体工作

DB41/T 21182021

1.2当工程场地及周边同一地貌单元已有场地勘查资料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减少测试孔数 1.3场地地形地貌复杂,岩土种类较多,不均匀,性质变化较大时,应增加测试孔数量,

6.2.1勘查工作应由具备相应能力的专业队伍承担。 6.2.2工程场地调查内容应包括:岩土层岩性、厚度、温度、结构及空间分布:地下水径流方向、速 度、水力坡度;地下水水温;地下水水质。 6.2.3测试孔结构设计,应根据场地地层特性、测试要求及钻探工艺等因素综合考虑,以能满足获取 热物性参数为宜。测试孔孔径单U不宜大于150mm,双U不宜大于200mm。 6.2.4测试孔施工应按GB50021、JGJ/T87相关规定执行。测试孔深度应考虑孔内沉淀物的影响,大 于最深的埋管深度2m以上,以消除孔内沉渣的影响,确保实际埋管深度达到设计值。 6.2.5三级及以上工程,单层厚度大于1m的,应按照JGJ/T87要求,采集不少于6个原状土样(砂、 陈石层除外)进行样品测试,测试指标应符合7.1.1、7.1.2的规定。 6.2.6按照DZ/T0225要求选择井管材质、进行埋管及回填。 6.2.7岩土热响应试验按照DZ/T0225要求,至少进行大小两个负荷的试验。 根据工程设计,提出埋管方式、施工方案的建议

7.1岩士样品测试与评价

7.1.1物理性质测试

7.1.2热物理性质测试

测试岩土体的热导率、比热容、热扩散率。主要用于取得场地岩土热物理参数,与岩土热响应 为验证补充,为合理进行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7. 1. 3土的腐蚀性评价

按照GB50021要求进行腐饨性评价。

.2地下水样品测试与i

DB41/T 21182021

[7.2.1地下水样品测试

测试指标应符合5.2.7的规定

7.2.2地下水水质评价

地下水水质评价应遵循如下要求: a 按照DZ/T0225的要求进行地源热泵机组循环水质评价; 按照GB/T14848对地下水质量进行评价; C 对地下水进行腐蚀性评价,当地下水中氯离子含量较低(<25%摩尔当量)时,参照工业上用 腐蚀系数K衡量地下水的腐蚀性;当地下水中氯离子含量高(超过25%摩尔当量)时,采用拉 申(Larson)腐蚀指数评价。 d)参照工业上用锅垢总量对地下水进行结垢性评价

8.1计算替代常规能源量和节能减排量;评价浅层地热能开发对地下温度场的影响;根据地源热泵工 程的换热方式评价相应的生态环境影响;对勘查项目周边已有工程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对周边已 有用户的影响进行调查分析;提出因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产生不利环境影响的防治措施。 3.2对地下水换热系统应评价回灌水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并对引发或加剧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地面 沉降、地裂缝等地质环境问题进行预测。 8.3对地埋管换热系统应评价地埋管对地下空间利用的影响,评价循环介质渗漏对地下水及岩土体的 影响。 8.4三级及以上工程,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建议利用施工的井(孔)布置监测设备,建立长期监测 网络。对空调机组运行情况以及热源井的水质、水温、抽水量及回灌量,测试孔的地温、循环液体量、 盾环液体温度、循环液体流速等进行监测。对地源热泵系统运行对地质环境的影响进行安全性评估,并 对资源保证程度进行验证。

9浅层地热能计算与评价

9.1.1计算勘查区浅层地热容量;在此基础上,结合拟采用设备参数,采用合理的可利用温差,计算 可利用储存热量。 正 9.1.2地下水换热系统计算换热功率;根据工程设计、建筑供暖/制冷需求,提供热源井设计及布井方 案,提供工程布置建议,明确回灌水水质要求。 9.1.3地埋管换热系统计算单孔换热功率;延米换热量计算建议提取温差按5℃计,可根据用户要求 提供不同工况设计参数;根据工程设计、建筑供暖/制冷需求,提供地埋管换热器设计与布置方案,提 供工程布置建议。 9.1.4按照DZ/T0225的相关要求进行浅层地热能计算,

根据地源热泵工程的取热量和排热量的热均衡进行计算,对浅层地热能取热量的保证程度进行

DB41/T 21182021

按附录B的要求进行设计书编制,按附录C的要求进行成果报告编制,具体章节内容可结合场地勘查 工作实际情况调整,

按附录B的要求进行设计书编制,按附录C的要求进行成果报告编制,具体章节内容可结合场地勘查 工作实际情况调整

DB41/T 2118202

表A.1空气、水和几种常见岩石的比热、密度、热导率和热扩散率

DB41/T2118202

附录B (规范性) 浅层地热能场地勘查设计书提纲

前言应包括以下内容: a)项目概况: b)区域地质环境背景

前言应包括以下内容: a)项目概况; b)区域地质环境背景。

B.2工程场地浅层地热能概况

工程场地浅层地热能概况应包括以下内容: a)简述场地以往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浅层地热能等工作程度,对其主要成果和存 题予以评述; b) 简述场地及其周边浅层地热能工程现状及开发使用过程中的问题。

B.3浅层地热能场地勘查工作内容及技术要求

浅层地热能场地勘查工作内容及技术要求应包括以下内容: a)勘查工作内容; b)勘查工作技术要求。

预期提交的成果应包含以下内容: a)场地勘查报告章节及主要内容: b) 附图比例尺及名称; c)附表、附件名称。

B.6实物工作量(附工作布置图)

B.6实物工作量(附工作布置图)

DB41/T 2118202

序言应包括以下内容: a)任务来源及要求; b) 建设项目规模、主要建筑类型、功能及冷热负荷需求; c)简要评述调查(勘查)区以往地质工作程度及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现状; d)简述勘查工作进程及完成的工作量

C.2自然地理及地质背景

附录 C (规范性) 浅层地热能场地勘查报告编写提纲

自然地理及地质背景应包括以下内容: a)调查(勘查)区的地形地貌; b)气象、水文特征; c)地层、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冻土层、地温场、场地稳定性等特征。

地质条件应包括以下内容: a 对拟建场地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等结合建设项目需求进行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方 式适宜性评价; 根据不同开发利用方式对地质条件进行详细论述,地下水换热系统应着重叙述含水层空间分布 地下水水质、水位动态特征及补径排条件等;地埋管换热系统应着重叙述地层空间展布、岩土 热物性特征等。

勘查工作应包括以下内容: a 论述勘查工作主要内容及布置原则; 工作主要成果(岩土热响应试验结果或水文地质勘探孔抽水、回灌试验结果,水土样品测试 服务 结果等); c)勘查工作质量评述。 注:四级、五级工程本章节内容可并入序言。

GA/T 1762-2021 居民身份证挂失申报和丢失招领信息数据项C.5勘查区浅层地热能评价

勘查区浅层地热能评价应包括以下内容: a 根据现场试验、室内实验及收集资料,计算勘查区浅层地热能容量、浅层地热能可利用量; 对地下水源热泵工程:计算含水层出水能力、回灌能力,评价水土质量,提出场地布井方案建 6 议并明确回灌水质要求:

DB41/T2118202

c)对地埋管热泵工程:计算地层换热能力,评价水土质量,提出场地布孔方案建议; d)进行浅层地热能资源保证程度分析论证 e)预测工程可能引发的地质环境问题,并提出防治措施建议,

结论和建议应包括以下内容: a)对勘查工作进行总结,指出在施工中和工程投入运行后应注意的事项; b)建议观测网点的设置及要求; c)提出本次工作的不足和存在间题。

主要附件应包括以下内容: a)勘查工作平面布置图; 井孔综合成果图; C) 浅层地热能工程布置建议图; d)水土样品测试成果表; e)现场试验成果表。 报告编写应做到文、图、表相互呼应;可根据工程具体要求及勘查等级对提纲进行合理的增删;论 述应重点突出资源计算评价DB21T 1939-2012 礼仪庆典行业服务质量规范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