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JJ 107-2019 地下轨道交通工程施工风险管理规程(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

XJJ 107-2019 地下轨道交通工程施工风险管理规程(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XJJ 107-2019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32.6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255109
VIP资源

XJJ 107-2019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XJJ 107-2019 地下轨道交通工程施工风险管理规程(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

0.10风险分析risk analysi

对风险进行界定、辨识和估计,采用定性或定量方法分机 风险。

2. 0. 11 风险评价

DB21T 2752-2017 几丁寡糖含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法对工程建设风险进行等级评定、风险排序与风险决策。

对风险进行分析与决策,判断风险是否可接受的等级 标准。

对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价,对风险危害性及其处置措施进行 决策。

制定风险处置措施及应急预案,实施风险监测、跟踪与记 录。风险处置措施包括风险消除、风险降低、风险转移和风险自 留四种方式。

2.0.15风险记录risk registen

对已辨识的风险进行记录跟踪管理,记录内容包括风险名 称、风险等级、风险处置措施及控制效果等。

地下轨道交通施工影响的或可能影响其施工的既有轨道交通 设施、建(构)筑物、地下管线、桥梁(涵洞)、机场跑道、高 速公路、道路、河流、湖泊等环境对象的统称

工程建设风险造成的自然环境污染、周边区域场地及邻近建 (构)筑物的破坏。

工程建设风险引起的非正常安全转移安置、社会负面影响或 不稳定及政府公信力的丧失等

2.0.19第三方thirdparty

不直接参与工程建设,但受到工程建设活动影响的周边区域 环境或社会群体中的其他机构或人员等。

工程结构自身特点、地质条件复杂性或工程施工影响等可 的工程结构安全风险。

通过资料查询调阅、实地调查和必要的现场探测等手段 工程周边环境实际状况和相关资料的活动。

到施工现场对在施工的风险工程及其部位或工序进行定期或 不定期的巡查和安全风险状态评价活动

地下轨道交通工程施工中对围岩、地表、围护结构及周边环 境的状况进行动态的经常性观察和量测工作,根据其风险程度发 出不同级别的警示,并预先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通过对工程监测数据与监测项目控制值进行对比,对接

超出控制值的监测对象进行的警示工作。

通过现场巡视及分析,对存在风险的工程部位进行的警示 工作。

按照工程对象存在较高风险程度及危险征兆情况,参考同 对象的监测和巡视预警的等级、数量及分布范围等,经综 斤对工程对象进行的警示工作。

页警原因进行分析、制定对策及信息反馈的工作。

对预警对象进行现场处置,并跟踪处置效果和加强工程 现场巡视等,以降低或控制安全风险的工作。

预警处置后,与设定的预警标准进行对比、分析,确认并进 行警情消除的工作。

包括采空区、活动断裂带、承压水等。

3.1.1地下轨道交通工程施工阶段风险管理应分为

3.1.1地下轨道交通工程施工阶段风险管理应分为施工 和施工期两个阶段。

3.1.2地下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应保障人员安全,减小对周边环

境影响,将施工风险造成的各种不利影响、破坏和损失险 理、可接受的水平。

3.1.3地下轨道交通工程施工风险宜根据风险损失进

风险类型应包括: 1人员伤亡风险; 2 环境影响风险; 3 经济损失风险; 4 工期延误风险; 5 社会影响风险。 3.1.4 地下轨道交通工程施工风险管理程序应符合相应的规定, 如图3.1.4。

3.1.6建设单位在编制概算时,应确定施工风险

3.1.7地下轨道交通工程建设项目涉及的参建各方,应

风险的交流与沟通风险估计风险评价风险控制风险界定风险辨识(1)风险处置措施(1)风险发生(1)风险等级(1)管理目标(1)风险因素频率评定与应急预案(2)划分单元(2)风险事故风险事故(2)风险监测、跟2(2)风险排序(3)建立标准(3)风险筛选损失踪和记录(3)风险决策(3)风险估计(3)风险责任主体方法风险登记与风险检查图3.1.4工程施工风险管理程序程施工风险管理实施中的风险沟通与交流,实行风险登记与检查制度,编制风险管理文件。3.1.8工程施工风险管理各阶段编制完成的风险管理文件,应作为后续阶段实施风险管理的依据。3.1.9施工、监理、第三方监测等单位应按照现行规范、相关规定和合同要求等,开展监测、现场巡视和实时监控等工作,并及时进行施工风险动态评估、工程安全状态评价和信息报送。3.1.10施工监控过程中当发现预警状态时,有关单位应及时组织分析风险情况,并进行处置,同时按程序上报及发布预警。3.1.11施工阶段应开展工程监测、现场巡视、视频监控等安全风险监控工作,分析各类监控信息,进行安全风险状态评价、预警、响应、处置、消警等安全风险控制工作,并形成相关风险管理记录。3.1.12施工阶段风险管理应通过监测数据、巡视信息和有关实时监控信息等进行综合分析和提炼,对现场安全状态进行动态评7

估和预警,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预警响应的快捷性。 3.1.13施工过程中应根据监控量测结果及反馈信息,进行动态 风险控制设计。 3.1.14地下轨道交通工程施工风险管理应采用先进的信息化技 术,实现风险监控的全面性、及时性和可追溯性。

估和预警,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预警响应的快捷性。 3.1.13施工过程中应根据监控量测结果及反馈信息,进行动态 风险控制设计。 3.1.14地下轨道交通工程施工风险管理应采用先进的信息化技 术,实现风险监控的全面性、及时性和可追溯性。 3.1.15地下轨道交通工程施工完成后,施工、监理、第三方监 则、安全风险咨询等单位应进行相应的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总结。 3.1.16风险告知的地点、标识应明确,应告知培训的各层次, 各岗位人员、记录、频次应公示、建档,且隧道开挖作业时存在 着的塌、坠物伤人、机械伤害、触电、高空坠落和粉尘伤害等 岗位危险。

17施工风险管理流程如附录

3.2.1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建设风险辨识前,应具备下列基 础资料: 1工程周边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自然环境及人文、社会 区域环境等资料; 2已建线路的相关工程建设风险或事故资料,类似工程建 设风险资料; 3工程规划、可行性分析、设计、施工方案等相关资料; 4工程周边建(构)筑物、地下管线、交通道路、机场跑 道、民防设施及110kV高压线塔等相关资料; 5工程邻近既有轨道交通及其他地下工程等资料; 6可能存在业务联系或影响的相关部门与第三方等信息

类型,分为以下三类: 定性分析方法; 2 定量分析方法; 3 综合分析方法。 3.3.2工程规划和可行性研究风险管理中宜采用定性风险分析 方法,并辅以定量风险分析方法。 3.3.3工程勘察与设计风险管理中宜采用定量风险分析方法 并辅以综合风险分析方法。

1地下轨道交通工程施工风险控制必须坚持“安全第

3.4.1地下轨道交通工程施工风险控制必须坚持

保护环境、预防为主”的原则,采取经济、可行、主动的 施来减少或降低风险。

3.4.2工程建设风险控制方案应由建设单位负责组织,

3.4.3施工安全生产事故抢险救援秉承科学抢险、科学救援的 理念。

3.4.3施工安全生产事故抢险救援秉承科学抢险、科学救援的

唯一减轻或降低风险的控制措施。

4.1.1地下轨道交通工程施工风险管理中风险等级标准

4.1.1地下轨道交通工程施工风险管理中风险等级标准应根据 工程特点、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周边环境条件及可能造成的影 响(危害)等,结合建设规模、建设阶段、技术、经济和社会 发展水平、建设管理经验及风险管理目标等确定。

合设计方案、工程措施、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周边理 牛及其变化等,对风险等级进行核查和必要的调整。风险分 果,应作为施工前阶段施工单位复核的依据。

4.1.4风险辨识和分级可采用事故树法、检查表法、工

特点、地质条件、周边环境条件、设计方案和工程经验等,在分 沂评价安全风险发生可能性、损失、可控性、可接受水平的基础 上,进行风险的深入识别和分级调整,并满足相应阶段的工作深 度要求。

风险发生可能性与损失等

4.2.1风险发生可能性等级标准宜采用概率或频率

风险发生可能性等级标准宜采用概率或频率表示,并应

符合表4.2.1的规定。

表4.2.1风险发生可能性等级标准

.2风险损失等级标准宜按损失的严重性程度划分为五 应符合表4.2.2的规定。

表4.2.2风险损失等级标准

4.2.3工程建设人员和第三方伤亡等级标准宜按风险可能导致 的人员伤亡类型与数量划分为五级,并宜符合表4.2.3的规定。

地下轨道交通工程环境影响等级标准宜按建设对周边环 向程度划分为五级,并宜符合下列规定: 导致周边区域环境影响的等级标准,宜符合表4.2.4的

4.2.4地下轨道交通工程环境影响等级标准宜按建设对周边环

4.2.4地下轨道交通工程环境影响等级标准宜按建设对周边环

1导致周边区域环境影响的等级标准,宜符合表4.2.4的 规定。

表4.2.4环境影响等级标准

2造成周围建(构)筑物影响的经济损失等级标准,宜符 合表4.2.5的规定。 4.2.5经济损失等级标准宜按建设风险引起的直接经济损失费 用划分为五级,工程本身和第三方的直接经济损失等级标准宜符 合表4. 2. 5 的规定。

表4.2.5工程本身和第三方直接经济损失等级标准

4.2.6针对不同的工程类型、规模和工期,根据关键工期延误 量,工期延误等级标准可采用两种不同单位进行分级,短期工程 (建设工期2年以内,含2年)采用天表示,长期工程(建设工 期2年以上)采用月表示。工程延误等级标准宜符合表4.2.6的 规定。

表 4. 2. 6 工期延误等级标准

社会影响等级标准宜按建设风险影响严重性程度和转移 员数量划分为五级,并宜符合表4.2.7的规定。

4.2.7社会影响等级标准宜按建设风险影响严重性程度

表4.2.7社会影响等级标准

4.3工程风险等级标准

4.3.1工程安全风险分级对工程自身和周边环境分别确定,并 满足相应阶段的设计深度要求。 4.3.2地下轨道交通工程风险分为自身风险和环境风险。 4.3.3风险工程分级宜在分析安全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与损 失严重程度及其可控性、可接受水平,以及风险辨识和评价的基 础上确定,宜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综合确定。 4.3.4自身风险工程分级应考虑工程特点、地质条件、设计方案 及相关工程措施等影响因素,并宜针对不同的施工方法分别进行。

4.3.3风险工程分级宜在分析安全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与损

4.3.5将自身风险工程按工程实施难度和实施风险大小分为一

4.3.5将自身风险工程按工程实施难度和实施风险大小分为

二级和三级,环境风险工程按照工程环境条件的重要程压

于下穿重要或敏感性强的市政道路、桥梁、机场跑道、建( 勿及水体的一级环境风险工程界定为特级环境风险工程。

表4.3.5风险工程等级标准及设计管理原则

汉 地质条件、周边环境条件、设计方案或工程处理措施和 验等,进行风险的深化、细化或核查识别,对风险工程等 调整,并满足相应阶段的工作深度要求。

4.3.7场地地质条件复杂性可分为复杂、较复杂和简单三类。 分析确定地质条件复杂性时,宜重点分析不良地质、特殊性岩 土、复杂地下水及不利于工程实施的岩土地层等因素。 4.3.8明(盖)挖法工程自身风险分级宜以基坑开挖深度为基 本分级依据,并以基坑形式、地质条件复杂性等进行风险分级修 正,调整依据可参照表4.3.8确定

4.3.7场地地质条件复杂性可分为复杂、较复杂和简

沂确定地质条件复杂性时,宜重点分析不良地质、特株 复杂地下水及不利于工程实施的岩土地层等因素。 ,8明(盖)控法工程自身风险分级宜以基坑开控深度

4.3.8明(盖)挖法工程自身风险分级宜以基坑开挖深度为基 本分级依据,并以基坑形式、地质条件复杂性等进行风险分级修 正,调整依据可参照表4.3.8确定

表4.3.8明(盖)挖法自身风险工程分级参照标准及调整依据

4.3.9明(盖)挖法工程自身风险等级可根据以下具体工程情 况进行修正调整: 1 基坑结构平面或断面复杂、存在偏压,可上调一级; 2 所处地质条件复杂或地区工程经验欠缺,可上调一级; 3 对于浅埋工程的风险等级,可上调一级; 4 当采用盖挖逆筑法施工时,可下调一级; 5 对竖井类基坑,可下调一级;

4.3.10矿山法工程自身风险分级宜以暗挖隧道的结

4.3.10矿山法工程自身风险分级宜以暗挖隧道的结构层数、跨 度、断面形状及大小为基本分级依据,并以地质条件复杂性、隧 道空间状态等进行风险分级修正,调整依据可参照表4.3.10 确定。

.10矿山法工程自身风险分级宜以暗挖隧道的结构层数、

表4.3.10矿山法自身风险工程分级参照标准及调整依据

4.3.11矿山法工程自身风险等级可根据以下具体工程情况进行 修正调整: 1一次开挖净跨超过7m(含)的暗挖结构,上调一级; 2对暗挖结构平面或断面复杂、暗挖受力体系转换多,可 上调一级; 3 对暗挖坡度大、覆土厚度小的暗挖工程,可上调一级; 4 群洞效应显者的工程,可上调一级; 5采用平顶直墙工法、仰挖方式开挖(不含断面转化渐变

段)的工程,可考虑上调一级; 6结构进入承压性水地层,施工期间地下水控制困难的工 程,可上调一级; 7采用盾构扩挖方式形成永久结构的暗挖工程,可上调 一级; 8对地质条件复杂、地区工程经验欠缺的暗挖工程,可上 调一级。 4.3.12盾构法工程宜以相邻隧道空间关系和工程及水文地质条 件为其本分级依据并以盾构机型式与开控方式、盾构隧道空间

4.3.12盾构法工程宜以相邻隧道空间关系和工程及水文地质条 件为基本分级依据,并以盾构机型式与开挖方式、盾构隧道空间 状杰等进行风险分级修正、并参照表4.3.12确定

4.3.12盾构法工程宜以相邻隧道空间关系和工程及水文地质条

表4.3.12盾构法自身风险工程分级参照标准及调整依据

4.3.13盾构法工程自身风险等级可根据以下具体工程情况进行 修正调整: 1对坡度大、覆土厚度小、相邻隧道间距离近的盾构工程 可上调一级; 2单洞双线盾构隧道,可上调一级;

3对于有承压水工况的地段,可上调一级。4.3.14环境风险工程分级宜以周边环境对象的重要性,以及与新建轨道交通工程结构的相对位置关系为基本分级依据进行,具体宜以周边环境安全现状、新建工程与周边环境构筑物关系、地质条件复杂性、施工方法差异性等进行风险分级修正,并参考表4.3.14确定。表4.3.14环境风险工程分级参照标准及调整原则风险工程基本分级条件分级修正依据等级下穿既有轨道交通、铁路、机场、国家级保特级护文物古建等工程。下穿既有轨道交通附属结构和铁路附属设施,下穿重要的建(构)筑物、桥梁、市政一级管线及水体的工程;下穿、邻近及连接既有轨1.地下工程施工方道交通、铁路线路等工程。法及工法特点;2.穿越形式;下穿较重要的既有建(构)筑物、桥梁、3.周边环境的特点、市政管线、市政道路的工程;二级安全现状和保护要求;邻近重要的既有建(构)筑物、桥梁、市4.所处地质条件复政管线及水体的工程。杂性等。下穿一般的既有建(构)筑物、桥梁、市政管线、市政道路及其它市政基础设施的三级工程;邻近一般的既有建(构)筑物、重要市政道路的工程。4.3.15在环境风险工程基本分级的基础上,当遇到以下情况时可进行调整:1采用盾构法施工时,可下调一级:2有特殊保护要求的建筑,可上调一级;19

3汛期施工邻近河湖沟渠时,可上调一级; 4预留轨道交通穿越条件时,可下调一级。 4.3.16对同一单项或单位工程施工范围内附近存在多个类型相 近的环境对象,且其环境保护处理措施一致时,可根据工程需要 归并为一个环境风险工程群,并明确环境风险工程群的风险 等级。

3汛期施工邻近河湖沟渠时,可上调一级; 4预留轨道交通穿越条件时,可下调一级。 4.3.16对同一单项或单位工程施工范围内附近存在多个类型相 近的环境对象,且其环境保护处理措施一致时,可根据工程需要 归并为一个环境风险工程群,并明确环境风险工程群的风险 等级。

5.1.1环境风险评估宜在环境风险辨识与分级的基

工程特点、施工工法、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周边环境情 况、周边环境与地下轨道交通工程结构的空间位置关系及环境保 护方案或措施等进行,并重点针对特级和一级环境风险工程 进行。

5.1.2环境风险评估应针对环境保护设计方案、相关工

及选用计算模型(如有)的安全性、合理性、可实施性 对环境安全性影响等进行,并给出相应的环境风险优化设 测控制指标、控制措施建议和改善工程措施等风险控制方

5.1.3环境风险评估宜分析风险发生的影响因素、影响

5.1.4环境风险评估可根据工程实际,分别或综合采用工程类

5.1.4环境风险评估可根据工程实际,分别或综合采用工程类 比法、专家评议法等定性方法和理论分析、数值模拟法等定量 方法。

5.1.5环境风险应重点对下列工

1工程施工影响范围内有既有轨道交通运营线路、铁路和 重要建(构)筑物、飞机场; 2盾构法隧道下穿民房; 3明(盖)挖法、矿山法工程邻近在建并采取降水施工的

建(构)筑物; 4 明暗挖法下穿河湖、污水管线、管线密集区: 5爆破工程; 6隧道下穿或侧穿110kV高压线塔。

1施工前评估应在施工图设计阶段的环境调查及现状检测 完成后,环境安全专项设计方案评审前开展。施工前评估需求由 设计单位提出,总体设计单位全线汇总及初审,经建设单位组织 复审(设计咨询单位协助)后备案。 2施工前评估宜结合以往类似工程统计数据,采用工程类 比及专家评议等方法进行,必要时采用理论解析、数值计算方 法。剩余抗力指标的确定原则上应征求环境对象的产权单位、原 设计单位的意见。

施工前评估工作内容: 1) 基础资料收集; 2)评估范围及项目确定; 3)施工附加影响分析; 4)环境剩余抗力指标确定; 5)环境监测项目及监测控制指标确定; 6)给出环境风险工程专项设计及施工的建议DB11T 889.1-2012 文物建筑修缮工程操作规程 瓦石作,是否采取针 对性的防护措施等。 2施工前施工环境风险评估具体流程可按照图5.2.2执行。

确定评估对象收集基础资料确定评估范围及项目施工附加影响分值初步专项设计方案提出剩余抗力指数施工影响预测环境加固预处理给出主要监测项目及控制指标得出施工影响预测变形施工影响变形是否满足控制指标否是形成施工前评估报告图5.2.2施工前评估流程5.2.3评估要点1在工程施工前进行风险评估,评估之前应收集环境风险工程的地勘资料、环境工前调查资料、施工前检测报告、环境原设计资料、竣工资料、大修或专项维修资料等基础资料:2施工前评估范围应依据施工前检测报告、新建工程与环境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等,结合环境受影响程度确定。23

3施工附加影响分析应包括选用评估方法、建立评估模型、 确定评估参数、计算分析等主要内容,必要时结合模型试验或现 场试验进行分析: 1)根据环境对象的不同,其余新建工程的空间位置关系, 可选取计算分析、工程类比、模型试验、现场试验及专家经验等 不同的评估方法; 2)评估模型应包括评估范围内的主要地层、环境对象,并 能够反映各对象的空间位置关系与结构尺寸,且评估模型应验证 其合理性; 3)评估参数主要包括土层物理力学参数、环境对象结构力 学参数、设施的振动力学参数等,评估中应对环境对象评估参数 的确定依据及合理性进行说明; 4)计算分析针对评估对象的受力及变形情况进行,主要包 活结构变形分析、强度及承载力验算,使用设施的变形及差异变 形分析等; 5)剩余抗力指标应包括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剩余抗力指标 结构或其构件处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时抵抗破坏或变形的能 力)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剩余抗力指标(结构或其构件处于正 常使用极限状态时抵抗破坏或变形的能力): 6)据环境对象的自身特性、构件或内部设施受外部影响 的敏感性等,提出环境对象的主要重点监测部位、监测项目 及其监控量测控制指标(包括累计控制值及变形速率双控 指标); 7)应给出环境风险工程专项设计及施工的建议,是否采取 针对性的防护措施(如轨道防护措施)等。

1施工前评估方案应包括评估对象、评估范围、评估目的、 评估方法、评估依据、评估内容及项目、评估要点等主要内容。 2施工前评估方案主要内容包括: 1)工程概况 应包括工程名称、新建地下轨道交通工程结构形式、既有环 境对象的结构形式、相互位置关系(平面、部面)、关键部件的 立置(沉降缝、桩基)等主要内容。 2)现状调查及检测主要结论; 3)评估方案: 应包括评估范围、目的、依据、方法及手段、内容及要点等 主要内容。 4)形成的主要评估成果应包括成果的文件组成、评估报告 格式等内容; 5)评估组织 施工前评估成果应包括施工附加影响分析、结构及设施剩余 抗力指标、控制指标、设计及施工措施建议等内容。 3施工前评估报告主要内容包括: 1)工程概况; 2)评估目的、范围、内容及依据; 3)评估方法及手段; 4)结构安全风险评估:应包括评估范围、评估内容、施工 附加影响分析(含评估假定、评估模型、评估参数、评估工况、 评估结果分析等)、结构剩余抗力指标(含整体结构及主要构件 剩余抗力指标)等内容:

5)使用设施安全风险评估; 6)监测项目及控制指标; 7)结论与建议。

5)使用设施安全风险评估; 6)监测项目及控制指标; 7)结论与建议。

SC/T 3402-2012 褐藻酸钠印染助剂5.2.5施工前风险管理

5.3.1一般要求 1施工过程评估工作为工程实施方案优化工作提供依据, 并为施工后评估工作提供参考。施工过程评估需求由建设单位提 出,由评估单位审核。宜采用专家评议方法进行,必要时采用工 程类比、理论解析、数值计算方法; 2施工过程评估工作一般由建设单位组织,评估、设计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