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T 6069-2020 油气管道仪表及自动化系统运行技术规范.pdf

SY/T 6069-2020 油气管道仪表及自动化系统运行技术规范.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6.6 M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254536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SY/T 6069-2020 油气管道仪表及自动化系统运行技术规范.pdf

3.8.1原油及成品油密度的测量宜选用振动式密度计。 3.8.2原油含水率的测量宜选用电容法、微波法、差压法或辐射法原油含水率检测仪。 3.8.3天然气组分的测量应选用工业气相色谱仪。 3.8.4天然气烃露点的测量宜选用冷却镜面法烃露点分析仪。 3.8.5天然气水露点分析仪宜选用冷却镜面法分析仪、晶体振荡式水露点分析仪、光纤法分析仪、激 光湿度分析仪。 3.8.6工业锅炉烟道气或其他燃烧系统烟道气中含氧量测量宜选用氧化锆氧分析仪。 3.8.7在线硫分析仪选型宜符合以下要求: a)天然气中硫化氢含量的分析,宜选用紫外吸收光谱分析仪、醋酸铅纸带分析仪、电化学分析仪。 b)天然气或原油中无机硫和有机硫总含量的分析宜选用总硫分析仪。 3.8.8氧化锆氧分析仪运行时应符合以下要求: a)氧化错传感器应处于恒定高温下工作或采取温度补偿措施。 b)氧化锆传感器应定期对过滤装置进行清灰,检查安装连接处应无漏气。 c)拆除热态氧化锆管前,应等氧化锆冷却后再拆除,禁止用手直接接触氧化锆管的表面。 d)应减少停电操作次数,以保证氧化锆传感器的使用寿命。 3.8.9在线密度计运行时应符合以下要求: a)在线密度计配套的振动式密度计、循环泵机组、自力式调节阀、单向阀、安全泄放阀、取样 阀和过滤器的技术状态应完好。 b)密度计管安装使用环境应满足厂家说明书的要求。 c)循环泵机组运行平稳,无异常声音。 d)密度值的远程显示应正常,出现故障应及时分析与处理。 3.8.10在线分析仪表运行时应符合以下要求: a)安装在分析小屋内过程分析系统的安全操作应符合GB29812的规定。 b)分析小屋内引入有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样品时,应设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表和现 场报警指示灯。 c)分析仪表面上的旋钮、按键和指示灯,内部的电路板、插件、电线和端子应无松动或损坏。 d)标气和载气的气瓶压力应不低于下限定值,否则应更换气瓶。 e)气体引压导管不应有泄漏。在低温使用场合,气体引压导管应设置保温伴热设施。 f)取样系统的过滤器应定期检查和清洗。 g)分析仪表的校准或试验方法和周期应按产品说明书的要求执行

3.9.1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点型感温火灾探测器和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的供电电源应为24V (DC),电压在一15%~+10%波动时设备应可靠工作。 3.9.2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点型感温火灾探测器和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火焰探测器宜采用无源触 点、4mA~20mA模拟量或串行总线方式输出。 3.9.3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点型感温火灾探测器、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和火灾报警控制器的报警信 息和显示应正确。

a)在其适用温度范围内,对于温度报警设定值,各回路应实现不误报、不迟报和不漏报。

JT/T 1389.2-2021 交通运输视频图像文字信息标注规范 第2部分:高速公路SYT60692020

b线型感温灭灾探测器的回路响应时间应小于30s。 3.9.6线型光纤感温火灾探测器运行时应符合以下要求: a)线型光纤感温火灾探测系统的温度显示数据应准确,低报警和高报警功能应正常。 b)相对于温度报警设定值,各回路应实现不误报、不迟报和不漏报。 c)沿罐壁周边敷设一条或并接两条光缆时,相邻两探头之间的距离应不大于3m。 d)探头直径应不大于10mm,要求快速检测温度时应不大于8mm。 e)回路响应时间应小于30s,要求快速检测温度时响应时间应小于20s。 f)回路温度测量范围应送到0℃~95℃,处于北方寒冷的地区应达到一30℃~+120℃。 g)回路温度测量误差应在士5℃范围内,要求各点温度准确性时应在土2℃范围内。 3.9.7火焰探测器运行时应符合以下要求: a)安装应牢固,方向和角度应正确锁定在需要保护区域内。 b)应观察火焰探测器上指示灯的状态,判断其工作是否正常。 c)当光窗口污浊时,应使用干净的软布和专用清洁剂清洗,清洗后应进行测试后再投入使用。 3.9.8应定期对火灾探测器和报警系统、火焰探测器和报警系统进行测试。 3.9.9应有专业人员进行对火灾探测器和报警系统、火焰探测器和和报警系统进行维护

3.10可燃气体探测器

3.10.1轻质烃类可燃气体宜选用催化燃烧型或红外气体探测器,当使用场所的空气中含有能使催化燃 烧型检测元件中毒的硫、磷、硅、铅、卤素化合物等介质时,应选用抗毒性催化燃烧型探测器、红外 气体探测器或激光气体探测器,在缺氧或高腐蚀性等场所,宜选用红外气体探测器或激光气体探测器。 3.10.2在气候环境或生产环境特殊,需监测的区域开阔的场所,宜选用线型可燃气体探测器,其检 测长度不宜大于100m。 3.10.3可燃气体探测器的示值和报警指示灯状态应正常,室内可燃气体报警器上的显示值应准确。 3.10.4当发现传感器防尘罩有堵塞时,应及时进行清洁,清洗或修理时应关闭仪表电源。 3.10.5扩散式可燃气体探测器响应时间应不大于60s,吸人式可燃气体探测器响应时间应不大于30s。 3.10.6可燃气体探测器的检测范围应为(0%~100%)LEL。 3.10.7可燃气体检测报警系统应设置两级报警,一级报警设定值小于或等于25%LEL,二级报警设 定值小于或等于50%LEL。 3.10.8线型可燃气体测量一级报警设定值应为1LEL·m,二级报警设定值应为2LEL·m。

3.11硫化氢气体探测器

3.11.1硫化氢有毒气体的检测可选用电化学型或半导体型检(探)测器。 3.11.2宜采用4mA~20mA模拟量或串行总线方式输出。 3.11.3需要临时检测有毒气体的场所,宜配备移动式气体探测器。 3.11.4控制室操作区应设置有毒气体声、光报警。 3.11.5硫化氢气体检(探)测器应定期进行检定,检定不合格应及时更换。

3.11.1硫化氢有毒气体的检测可选用电化学型或半导体型检(探)测器。 3.11.2宜采用4mA~20mA模拟量或串行总线方式输出。 3.11.3需要临时检测有毒气体的场所,宜配备移动式气体探测器。 3.11.4控制室操作区应设置有毒气体声、光报警。 3.11.5硫化氢气体检(探)测器应定期进行检定,检定不合格应及时更换

2.1输入信号应与火焰探测器、可燃气体探测器和有毒气体检(探)测器的输出信号相匹配。 2.2应具有高报警、高高报警、故障自检、试验、复位和存储功能。 2.3能接受气体探测器的输出信号,应能显示气体浓度并能发出声、光报警。 2.4应定期用报警控制器的试验按钮检查显示报警状态。

SYT 60692020

3.13.1清管器通过指示

3.13.1.1应指示灵敏可靠,防爆和防护性能完好。 3.13.1.2应具备现场报警指示和报警输出功能。 3.13.2界面检测仪表 3.13.2.1 光功率和输出电流的显示数值应无异常。 3.13.2.2 传感器应安装牢固,传感器的光纤套管不应有损伤和脱节现象。 3.13.2.3 应检查配套过滤器是否堵塞。

3.13.2界面检测仪表

3.14.1对于需要精确读数的变量显示,应选择数字显示仪表。 3.14.2显示仪表的精度宜不低于检测仪表的精确度。 3.14.3选用的盘装显示仪表,应与现场检测仪表相配套。 3.14.4各类显示仪表校验方法应按照产品说明书的要求执行

3.14.1对于需要精确读数的变量显示,应选择数字显示仪表 3.14.2显示仪表的精度宜不低于检测仪表的精确度。 3.14.3选用的盘装显示仪表,应与现场检测仪表相配套。 3.14.4各类显示仪表校验方法应按照产品说明书的要求执行

1.1执行器的选型应符合设计文件的有关规定。 1.2选用执行器时,应重点考虑以下内容: 执行器对环境与输送介质的适应性, 阀体组件结构型式与通径: 阀体组件抗气蚀与噪声性能; 阀体组件流量系数流量特性: 阀体组件抗堵和易维护性能: 执行机构结构与连接方式: 执行机构操作与显示功能: 执行机构设定力矩(推力)与可调范围: 执行机构行程与行程时间: 执行机构输人/输出接点数量与通信接口: 执行机构的保护功能; 执行机构的防爆与防护等级; 执行机构与减速箱润滑方式, 执行器安装方式与重量。 1.3用于流程切换的阀门应采用开关型执行机构,用于截流或开度连续变化的阀门 机构。 1.4电动执行机构宜选用智能执行机构,具备遥控调试的功能。 1.5气动执行机构宜选用气动薄膜执行机构,要求执行机构输出力较大、响应速度 动活塞式执行机构或长行程执行机构。

SY/T60692020

4.1.7双作用气动执行机构宜用于需要扭矩较大的阀门,在失气的情况下,阀门自动保持。 4.1.8输油气站场ESD阀气液执行机构应具有就地和远程两种控制方式。线路截断阀气液执行机构 应具有就地、远程和自力式三种控制方式。就地控制方式应具有按钮操作和手压泵操作两种形式。 4.1.9站场ESD阀在阀门关闭后,再次启动前应现场人工复位,线路截断阀ESD触发关闭后,再次 启动前应现场人工复位或远程复位。 4.1.10输油干线上为防水击,宜配置具有速度可调功能的执行机构。 4.1.11当执行机构动力电源中断时,执行机构的蓄能器至少应能满足阀门运行1个全行程。 4.1.12除油品界面切割阀外,用于输油管道干线上的电液阀全行程时间宜为2min~3min。 4.1.13执行机构首次投用正常后,应在阀杆的开到位和关到位处留下永久性标记。对于智能型执行 机构应记下所有设定信息。 4.1.14气动执行机构的气源应经过滤和干燥处理。 4.1.15应对气动执行机构储气罐中的积水和供气管线、过滤器中的污物进行定期检查和排放。 4.1.16执行机构的防爆等级不宜低于ExdIIBT4,露天安装的执行机构的防护等级不宜低于IP65。阀 井内安装的执行机构的防护等级宜为IP68。 4.1.17配用太阳能供电设备时,应选用低功耗的执行机构,太阳能设备的性能应能满足执行机构的 运行要求。 4.1.18执行机构电路板室与接线端子室应具有密封隔离结构,其阀位传感器宜配用绝对编码器或耐 磨损电位器产品。

.2.1调节阀的选型应根据出艺变量、流体特性及调节阀管道连接形式综合确定。 4.2.2高、低温工况应选用适合高、低温工况的结构和材质的调节阀。 4.2.3自力式调节阀宜用于工艺介质流量变化小、控制精度要求不高或无外动力源的场合。 4.2.4输油站进、出站压力调节阀的流量特性宜选择等百分比或近似等百分比。 4.2.5控制阀的阀位应在动力失效后处于工艺要求的状态。 4.2.6执行机构的输出力矩、行程、相应速度应与调节阀相匹配。 4.2.7自动调节和起切断作用的调节阀宜选用气动执行机构。无气源时,可选用电动、液动、气一液 联动或电一液联动执行机构。 4.2.8要求推力大、响应时间快或气源难以满足要求的调节阀,宜选用气一液联动或电一液联动执行 机构。

4.3.1开关型电动热行机构

4.3.1.1智能开关型电动执行机构应具备以下功

阀位现场与远程显示: 现场与远程操作; 阀门卡塞保护: 电机过热过流保护, 超力矩(推力)保护; 故障出现锁定原位,远程报警, 工作力矩(推力)可在额定力矩(推力)的40%~100%进行调整 响应频率不小于60次/h!

阀位现场与远程显示; 现场与远程操作; 阀门卡塞保护: 电机过热过流保护; 超力矩(推力)保护; 故障出现锁定原位,远程报警; 工作力矩(推力)可在额定力矩(推力)的40%~100%进行调整; 响应频率不小于60次/h!

SY/T 60692020

阀位信号失电保持: 选配一个紧急停车(ESD)控制信号: 选配防水击的速度可调功能; 选配一个4mA~20mA的阀位信号,带负载能力大于550α。 4.3.1.2 应定期进行维护检查,检查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阀位状态: 一密封状态: 工作电源状态; 接地设施状态; 操作面板设置信息检查。

4.3.2开关型气动热行机构

阀位现场与远程显示; 现场与远程操作; 气源故障执行机构阀位状态自动转为安全保护模式; 出现故障时产生远程报警信号: 选配ESD控制信号。 4.3.2.2 应定期进行维护检查,检查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阀位状态 气源的压力, 调压阀的定值:; 压力表检查与校验: 气源的干燥和过滤器的清洁状态; 管路系统渗漏状态。

4.3.3开关型电液执行机构

阀位现场与远程显示: 现场与远程操作, 超力矩(推力)保护; 故障出现锁定原位,远程报警; 行程测试功能: 选配防水击的速度可调功能, 选配远程试验功能; 选配手动复位功能: 选配一个ESD控制信号: 选配一个4mA~20mA的阀位信号,带负载能力大于550Q 4.3.3.2 应定期进行维护检查,检查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阀位状态; 液压油箱的油位和油压: 液压泵充压测试:

蕾能器测试: 工作电源测试, 接地设施状态, 检查过滤器并清洁 管路系统渗漏状态

4.3.4开关型气液热行机

SY/T 60692020

4.4.1调节型电动执行机构

4.4.1.1调节型电动执行机构应具备以下功能要求:

—阀位现场与远程显示,

一阀位现场与远程显示

SY/T 60692020

现场与远程操作; 电机过热过流保护, 超力矩(推力)保护: 电开或电关作用方向可选: 断信号时“阀全开”“阀全关”或“锁定原位”三状态可选; 故障出现锁定原位,远程报警; 响应频率不小于1200次/h; 执行机构定位和阀位变送器误差应在土1.0%范围内; 执行机构定位和阀位变送器回差应在土1.0%范围内; 个4mA~20mA控制信号, 个4mA~20mA阀位信号,带负载能力大于550α。 4.4.1.2应定期进行维护检查,检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阀位开度的误差和回差; 密封和润滑油状态; 接地设施状态: 操作面板设置信息检查。

4.4.2调节型气动执行机构

4.4.2.1调节型气动执行机构应具备以下功能要求: 阀位现场与远程显示, 现场与远程操作: 气源故障执行机构阀位状态自动转为安全保护模式(全开、全关或阀位保持原位), 阀门定位器定位和阀位变送器误差应在土0.5%范围内, 阀门定位器定位和阀位变送器回差应在±0.5%范围内。 4.4.2.2.应定期进行维护检查,检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手动机构操作状态: 阀位开度的误差和回差: 故障保位功能: 机械限位功能; 气源的压力: 减压调压阀的定值; 压力表检查与校验: 气源的干燥和过滤器的清洁状态: 管路系统渗漏状态

4.4.3调节型电液热行机构

4.4.3.1调节型电液执行机构应具备以下功能

阀位现场与远程显示, 现场与远程操作; 电机过热过流保护; 超力矩(推力)保护: 故障出现锁定原位,远程报警

SYT 60692020

响应频率不小于1.5Hz; 执行机构定位和阀位变送器误差应在土0.2%范围内; 执行机构定位和阀位变送器回差应在土0.2%范围内; 个4mA~20mA控制信号, 个4mA~20mA阀位信号,带负载能力大于550Q。 4.4.3.2 应定期进行维护检查,检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阀位开度的误差和回差: 液压油箱的油位和油压 液压泵充压状态; 蓄能器技术状态, 工作电源技术指标; 接地设施状态; 过滤器清洁状态。

响应频率不小于1.5Hz, 执行机构定位和阀位变送器误差应在土0.2%范围内; 执行机构定位和阀位变送器回差应在土0.2%范围内, 个4mA~20mA控制信号, 个4mA20mA阀位信号,带负载能力大于550Q。 4.4.3.2 应定期进行维护检查,检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阀位开度的误差和回差: 液压油箱的油位和油压 液压泵充压状态; 蓄能器技术状态, 工作电源技术指标; . 接地设施状态; 过滤器清洁状态。

5.1输油进/出站压力调节阀控制

5.1.1系统中的调节阀应接受进站压力调节回路和出站压力调节回路的控制,调节过程应满足以下工况: 当进站压力高手进站压力设定值时调节阀开,低手设定值时调节阀关,等手设定值时调节阀 位保持不变; 当出站压力低于出站压力设定值时调节阀开,高于设定值时调节阀关,等于设定值时调节阀 位保持不变, 当两个调节回路同时要求增输时调节阀开,开阀幅度以两个回路计算值低值为准; 当两个调节回路同时要求减输时调节阀关,关阀幅度以两个回路计算值低值为准: 当一个调节回路要求增输和另一个要求减输时,出站压力调节阀优先选择关。 5.1.2系统应具有手动和自动两种工作方式,并能实现两种工作方式间的无扰动切换。 5.1.3应从安全角度出发设置调节阀作用方向和阀位变化限定范围。 5.1.4应通过设置控制模块的正反作用,使调节回路为负反馈调节回路。: 5.1.5两个调节回路在自动工作方式下均应设定死区值。 5.1.6一用一备并联运行的两台调节阅在线切换时,应实现就地/站控/中控控制方式间的无扰切换, 5.1.7应具有故障远传报警功能。

5.2输油进/出站压力变频调速电机控制

5.2.1系统中的变频调速电机应接受进站压力调节回路和出站压力调节回路的控制,调节过程应满足 以下工况: 当进站压力高于进站压力设定值时电机升速,低于设定值时电机减速,等于设定值时电机转 速保持不变; 当出站压力低于出站压力设定值时电机升速,高于设定值时电机减速,等于设定值时电机转 速保持不变: 当两个调节回路同时要求增输时电机升速,升速幅度以两个回路计算值低值为准, 当两个调节回路同时要求减输时电机减速,降速幅度以两个回路计算值低值为准; 一当一个调节回路要求增输和另一个要求减输时,调速电机优先选择减速。

SY/T60692020

5.2.2系统应具有手动和自动两种工作方式,并能实现两种工作方式间的无扰动切换。 5.2.3在三级控制的管线中,应实现就地/站控/中控控制方式间的无扰切换。 5.2.4应从安全、避开谐振点和节能角度出发设置电机转速变化限定范围,最低转速应根据泵厂家的 技术要求进行设定。 5.2.5应根据工艺过程安全需要选择变频调速电机的作用方向。 5.2.6两个调节回路在自动工作方式下均应设定死区值。 5.2.7应通过设置控制模块的正反作用,使调节回路为负反馈调节回路。 5.2.8输油站进/出站压力调节阀与变频调速电机联合调节时,应满足以下工况: 调节阀与变频调速电机联合调节时,变频器在运行状态、调节阀旁通阀处于关闭状态,调节 阀与变频调速电机都处于自动工作方式, 调节阀与变频调速电机同时在线调节,变频调速电机宜优先调节,当满足调节要求时调节阀 自动至全开位, 调节阀的进站压力设定值在变频调速电机设定值的基础上减去一个△P,值,出站压力设定 值在变频调速电机设定值的基础上加上一个△P,值。 注:△PI、△p2值根据现场工艺情况进行调整,推荐经验值△p为0.05MPa,Apz为0.2MPa。 5.2.9应具有故障远传报警功能。

5.3.1位式温度控制系统的控制误差应在±5%范围内,定值温度控制系统的控制误差应在土1%范 围内。 5.3.2温度传感器应安装在能够正确和及时反映温度变化的位置。 5.3.3位式温度控制器的设定值和设定范围应满足工艺要求,切换差的设定宜为4℃~8℃,响应频 率宜小于120次/h

海年应对通度控制系统进行 认维护位套,位直内谷如下 温度传感器校验: 温度控制器校验: 继电器和交流接触器触点检查: 电加热类执行器电阻和绝缘检查: 回路接线检查。

6.1.1系统具备以下主要功能要求:

a)应能实现“一键”自动启炉。 b)应能实现手动和自动保护停炉。 c)联锁保护功能应齐全可靠。 d)出炉介质温度的静态偏差应在土1%范围内。 e)助燃风和燃料调节阀阀位或流量的变化范围应满足炉负荷变化范围的要求。 f)功率大于或等于2.8MW或4t的加热炉宜配置烟气含氧量测量仪表,

SY/T 60692020

g)在动态控制过程中不应冒浓烟和熄火。 h)在静态控制过程中,燃油炉的烟气含氧量宜控制在4%~7%,燃气炉的烟气含氧量宜控制衣 3%~5%。 i)“负荷一助燃风燃料配比”和“负荷一烟气含氧量”给定曲线设置应正确,给定曲线中的折 点数不宜少于7点(含起点和终点)。 j)含氧量控制回路宜采用延时采样限幅输出的步进控制方式,采样时间应设置为30s~60s,转 出幅度应控制在1%~3%。 k)容积式流量计的流量信号宜进行数值曲线平滑处理。 5.1.2当烟气含氧量超标时,应及时调整阀门定位器,并应每半年系统调整一次阀门定位器。 5.1.3燃烧器喷嘴和燃料油泵出现显著的磨损状态时应及时更换,更换后应重新调整阀门定位器。 5.1.4应定期进行维护检查,检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检测控制仪表的校验; 联锁保护功能试验: 介质出炉温度调节回路质量检查: 烟气含氧量调节回路质量检查, 燃料流量调节回路调节质量检查: 助燃风流量调节回路质量检查: 调节阀行程与风油配比给定曲线调整, 相关自力式调压阀和过滤器检查, 燃料线电伴热设施检查, 电气元件检查; 防雷和接地检查: 仪表线路和管路检查。

g)在动态控制过程中不应冒浓烟和熄火。 h)在静态控制过程中,燃油炉的烟气含氧量宜控制在4%~7%,燃气炉的烟气含氧量宜控制 3%~5%。 i)“负荷一助燃风燃料配比”和“负荷一烟气含氧量”给定曲线设置应正确,给定曲线中的折 点数不宜少于7点(含起点和终点)。 j)含氧量控制回路宜采用延时采样限幅输出的步进控制方式,采样时间应设置为30s~60s, 出幅度应控制在1%~3%。 k)容积式流量计的流量信号宜进行数值曲线平滑处理。 6.1.2当烟气含氧量超标时,应及时调整阀门定位器,并应每半年系统调整一次阀门定位器。 6.1.3燃烧器喷嘴和燃料油泵出现显著的磨损状态时应及时更换,更换后应重新调整阀门定位器。 6.1.4应定期进行维护检查,检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检测控制仪表的校验; 联锁保护功能试验: 介质出炉温度调节回路质量检查: 烟气含氧量调节回路质量检查, 燃料流量调节回路调节质量检查: 助燃风流量调节回路质量检查: 调节阀行程与风油配比给定曲线调整, 相关自力式调压阀和过滤器检查: 燃料线电伴热设施检查 电气元件检查; 防雷和接地检查; A

6.2压缩机组监控系统

6.2.1压缩机组监控系统宜独立设置,应由工业计算机、仪表系统及附属设备组成,应完成对所属压 缩机组及其辅助系统的监视、控制和保护任务。 6.2.2压缩机组监控系统应通过标准数据接口与站场控制系统进行数据通信。 6.2.3工业计算机设备和有关控制器的配置应满足压缩机组的监控要求。 6.2.4压气站宜实现“一键启站”和“一键停站”控制方式。 6.2.5压气站应实现正输、转供、反输等主要工艺流程一键自动切换、导通等区域性功能。 6.2.6压缩机组控制方式宜实现以下功能: 实现负荷分配自动调节功能: 实现手动调节机组转速功能: 实现多台机组顺序启、停机功能, 实现单机组并网、退网,并网、退网操作可在站控和中心远控操作。 6.2.7压缩机组监控系统应具有以下功能: 能够实现就地控制、远程自动控制、切断(OFF)和ESD四种操作方式, 按预定程序执行机组的启动、加载、卸载和停车等操作; 自动完成压缩机组辅助系统的控制, 在机组控制盘上显示相关设备状态、工艺变量和动态运行特性: 实现压缩机组相关保护和声光报警:

SY/T 60692020

7.1.24mA~20mA信号制的仪表宜采用隔离式安全栅。隔离式安全栅的校准方法应按说明书的要 求执行。 7.1.3安全栅应具有良好的接地。

7.2.1以下位置应加装或内置电涌保护器

7.3仪表盘、台、箱和

3.2在有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内使用的机柜,应符合现场防爆区城划分等级及防雷措施的规定。 .3.3仪表盘、台和箱性能要求如下: 表面上的各种仪表、开关和指示灯应有标志牌: 内部接线端子宜选用笼式弹簧夹持型接线端子,不同用途信号线宜用不同的线色,交流线应 与直流线分开: 盘台箱内不应有临时电线、受力电线和与图纸不相符的电线: 各接插件应接连牢固,各种螺丝应齐全完好、规格正确 在机柜内电缆端部应设置挂牌,电线端部应设置机打端子号,主要仪表部件应设置标牌; 一盘台下应有盖板,盘台内应放叠接线图纸: 内部宜设置专用的机柜电源插座(PDU)。 3.4仪表盘、柜的材质应为金属,钢板的厚度不得小于2mm,油漆宜采用静电喷涂工艺,盘台后 门应设置百叶窗,散热量较大时应加装排风扇。 3.5室外机柜外表面材质宜采用不锈钢材质,在控制机柜的顶部应有防雨防水措施, 3.6线路性能要求如下: 本质安全仪表系统的电缆不应与其他电缆共用一根电缆保护管,交流电源电缆不应与信号电 缆共用一根电缆保护管; 电缆保护管与仪表、设备等的连接处采用防爆挠性连接管时宜设置隔离密封接头,隔离密封

7.3.6线路性能要求如下

SY/T 60692020

接头内应充满不易变质的密封填料: 电缆保护管与防爆挠性连接管之间、隔离密封接头与仪表设备或接线箱之间的连接应采用螺 纹连接,连接螺纹的旋进量不应小于6扣; 信号和电源的电缆/电线宜采用铜芯多股绞合软导体,它们的绝缘耐压等级应为额定电压的 2倍且不小于500V, 信号电缆的线芯截面积不应小于1mm,电源电缆的线芯截面积不应小于2.5mm,在防爆区 敷设的电缆/电线宜为阻燃型产品: 传输模拟信号、脉冲信号和通信信号的电缆/电线应采用双绞屏蔽型产品: 气动管路应采用不锈钢管,不锈钢管之间的连接应采用双卡套式连接件,气动管路应设有冷 凝水排放装置: 气动管路的敷设应保证其不易受到外界机械损伤,且不影响其他设备的检修

7.4.1输油站场中紧急截断阀应采用不间断电源(UPS)供电,蓄电池组的后备时间应满足站控制系 统及紧急截断阀的后备时间要求,且不宜少于2h。 7.4.2输气站场中紧急截断阀应采用不间断电源(UPS)供电,蓄电池组的后备时间应满足站控制系 统及紧急截断阀的后备时间要求,且不宜少于1.5h。 7.4.3安全仪表系统的电源单元应有余措施。 7.4.4安全仪表系统的电磁阀电源宜采用24V直流电源。 7.4.5安全联锁系统的电磁阀的直流电源应由穴余配置的直流稳压电源或直流UPS供电,电源容量 应按额定工作电流的1.5~2.0倍选用。 7.4.6安全仪表系统的交流电磁阀应有交流UPS供电。 7.4.7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系统应采用UPS供电。 7.4.8对每一台单体设备供电应设一个电源回路,电源回路的断路器宜有20%的余量。 7.4.9电涌保护器接地端应接人保护接地,宜采用接地连接线最短的接线方式。 7.4.10仪表及控制系统接地应采用等电位连接方式,共用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宜大于4Q,接地 连接电阻应不大于1Q。 7.4.11信号回路接地和本安系统接地应接人工作接地。 7.4.12齐纳式安全栅应接入工作接地,隔离式安全栅可不接地

B.1.1输油气管道应设置监视、控制和调度管理系统,宜采用监控和数据采集(SCADA)务 8.1.2输油气管道SCADA系统设计应符合GB/T50823的规定。 8.1.3SCADA系统操作员界面应做到显示、报警和操作功能齐全,画面流程图规范统一、 合理和操作安全简便,有关文字、图例、颜色和符号符合GB/T2625的要求。 8.1.4用于SCADA系统的控制中心计算机房应满足GB50174的要求

B.1.1输油气管道应设置监视、控制和调度管理系统,宜采用监控和数据采集(SCADA)系统。 8.1.2输油气管道SCADA系统设计应符合GB/T50823的规定。 B.1.3SCADA系统操作员界面应做到显示、报警和操作功能齐全,画面流程图规范统一、区域布局 合理和操作安全简便,有关文字、图例、颜色和符号符合GB/T2625的要求。 8.1.4用于SCADA系统的控制中心计算机房应满足GB50174的要求。 8.1.5SCADA系统运行应具有以下基本保护功能: 一系统的输出应有故障保持和故障安全两种模式可选,恢复供电时,系统自动恢复运行且无扰动, 一双机热备系统的自动切换过程对被控设备无扰动; 一主通信路中究然中断时自动切换到务用通信路中

1.5SCADA系统运行应具有以下基本保护功

系统的输出应有故障保持和故障安全两种模式可选,恢复供电时,系统自动恢复运行且无扰 双机热备系统的自动切换过程对被控设备无扰动; 主通信路由突然中断时,自动切换到备用通信路由

SYT60692020

主通信路由伙复后,自动切换回王通信路由。 B.1.6SCADA系统硬件设备完好应达到以下技术状态: 各单体设备的型号、版本号和出厂日期标志或铭牌完整: 各单体设备无外观缺陷: 单元设备面板和计算机键盘上的开关、按键、指示灯状态正常, 一显示器屏幕清晰、亮度适中: 服务器、工作站、路由器、网络交换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打印机、磁带机、刻 录光驱、磁盘阵列等设备的功能和技术指标满足说明书中的技术要求。 3.1.7SCADA系统软件的要求如下: 如需重新安装软件时,安装的软件版本应与原软件版本一致; 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磁盘和光盘等应存放在温度、磁场和湿度条件符合要求的场所, 应用软件的源程序、指令表、程序框图、使用说明和维护手册等应齐全完整, 需要系统软件升级或修改应用软件时,应执行变更管理规定: 一系统软件在变更和升级后应做备份: 一系统应用软件在变更和升级后应做备份,应经过100%的模拟实验和在线调试,调试合格后 才能投人运行, 操作员工作站和远程监测工作站不应安装运行与SCADA系统无关的其他应用软件; 对站控机进行变更作业之前,应做好原程序文件的备份,并标明日期; 一定期对操作员工作站的数据进行备份。 8.1.8SCADA系统内部各种设备的时钟应保持同步。 3.1.9SCADA系统应能根据用户名和密码给出不同的操作权限。一般情况下,从低到高分不低于浏 览者、操作员和系统管理员三个级别。 8.1.10SCADA系统正常运行时控制权宜置于“中控”,调节阀等受控设备宜置于“自动”运行状态, 现场设备宜置于“远程”控制状态。 3.1.11操作员工作站的画面刷新时间应小于2s。 3.1.12在操作员工作站应安装防恶意代码软件。 8.1.13在操作员工作站硬件配置驱动程序的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改变硬件信息。 3.1.14在操作员工作站向过程PLC下载数据时,应采取措施防止下载进程中断。

8.2.1站控制系统设计应符合GB50892的相关规定。 8.2.2阀室的远程终端单元(RTU)装置的数据应传至中控系统,可传至上下游站控制系统。 8.2.3阀室交换机选型时,其光模块的通信传输距离应与相邻通信站点间距匹配。 B.2.4过程PLC中的CPU、电源和通信模块应采用穴余配置,阀室和清管站RTU宜采用双机穴余 配置。 8.2.5站控制系统的供电宜配置穴余的不间断电源。 8.2.6站控制系统与控制中心的通信宜采用两种不同通信方式。 827操作员工作站操作应执行有关技术文件的规定

8.2.8站场控制系统应具有以下主要功能:

接受和执行控制中心的控制命令,进行控制和调整设定值,并能独立工作; 向控制中心上传数据和报警信息, 输油/输气过程控制,例如压力或流量控制

SYT60692020

8.3.1中控系统实时/历史服务器、操作员工作站、路由器、网络交换机、通信设备、数据存储设备 应采用穴余配置,并应配置工程师工作站、打印输出等设备。 8.3.2中控系统的供电应配置穴余的不间断电源。 8.3.3中控系统与重要站场的通信宜采用两种不同通信方式。 8.3.4中控系统采集一遍管道各站信息所需时间应小于10s。

SYT60692020

9.2.1操作维护应遵循操作维护作业程序,应使操作维护过程符合安全仪表系统的功能安全。 9.2.2操作维护人员应定期培训,应由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从事SIS的测试和维护工作。 9.2.3根据SIL等级评估和SIL验证提供的系统维护周期,对SIS进行一次实际或模拟功能测试。 9.2.4安全仪表系统进行测试应编制相应的测试文件,文件编制时应考虑以下内容:

9.2.1操作维护应遵循操作维护作业程序

安全仪表系统相关设备的失效模式, 安全仪表系统操作要求: 一设计文件要求; 一工艺和环境条件。 9.2.5安全仪表系统的硬件和应用软件的修改和变更应执行变更管理规定,

10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系统

10.1.1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系统的设计应符合GB/T50493的规定。 10.1.2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系统应独立手其他系统单独设置。 10.1.3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信号应送至有人值守的现场控制室、中心控制室等进行显示报警。 10.1.4可燃气体的第二级报警信号和报誉控制单元的故障信号应送至消防控制室进行图形显示和报 警。可燃气体探测器不能直接接入火灾报警控制器的输入回路。 10.1.5可燃气体探测器参与消防联动时,探测器信号应先送至专用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报警信号应 由专用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输出至消防控制室的火灾报警控制器。火灾报警控制器实施消防联动功能。 10.1.6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检测信号作为安全仪表系统的输入时,探测器应独立设置,探测器配置 应根据SIL回路定级结果确定,并应符合GB/T50770的相关规定。

10.2.1可燃气体报警系统应能明确显示检测值,采用无测量值显示功能的报警器时,应将信号引入 计算机控制系统或其他仪表设备进行显示。 10.2.2接收可燃气体和/或有毒气体检(探)测器及其他报警触发部件的报警信号,应发出声光报 警,并予以保持。声光报警应能手动消除,再次有报警信号输入时应能发出报警。 10.2.3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的检测报警应采用两级报警。同级别的有毒气体和可燃气体同时报警时, 有毒气体的报警级别应优先。 10.2.4应具有故障报警功能,故障报警的声、光信号应与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浓度报警有明显区分。 10.2.5应区分和识别报警位号和/或区域。

11.1.1从事仪表自动化设备的运行维护工作应严格执行有关操作规程和安全管理规定。 1.1.2在拆、装或调试现场运行仪表设备前,应了解工艺流程和设备运行状况,并征得控制中心人 员同意后方可进行。 11.1.3在拆、装或调试具有调节和保护作用的仪表设备前,应填写工作票。

SY/T 60692020

11.1.4防爆场所进行电动仪表维护应采取有效的防爆措施(如检测现场可燃气体的浓度)。 11.1.5在运行中的本质安全仪表不应拆除或短路系统中的安全栅。 11.1.6当接触电子设备内部时GB/T 30201-2013 脱硫脱硝用煤质颗粒活性炭,应提前释放人体静电,佩戴防静电手环或手套。 11.1.7当生产现场有外来人员施工时,应向施工方主动说明仪表的隐蔽工程和注意事项。 11.1.8更改安全联锁保护回路中的设施和设定值应执行变更管理程序。 11.1.9不应将非专用移动存储设备连接到SCADA系统中使用。 11.1.10不应在SCADA系统网络上进行与运行无关的操作,未经授权的设备不应与SCADA网络进 行连接。 11.1.11 不应将SCADA系统网络与办公信息网络或互联网联网。 11.1.12SCADA系统应严格执行用户操作权限管理,用户与账户应一一对应。系统管理宜设置专职 系统管理员,专职系统管理员的用户名和密码应备份和定期更新,并应保密存放。系统管理员应定期 对账户进行审查和确认,禁用或删除多余账户。

11.2.1各类仪表应安装完毕并检定/校准合格。 11.2.2站控制系统应调试完成,并经过现场验收合格。 11.2.3控制中心与站控制系统联调测试应完成,并经验收合格。 11.2.4全线水击超前保护及ESD系统应测试完成,并投人使用。 11.2.5SCADA系统软、硬件应通过验收并投人使用。 11.2.6新建和改扩建管道仪表自动化投人运行时,应至少提供以下技术文件: SCADA系统技术规格书: SCADA系统配置、结构图、网络拓扑图; SCADA系统IP分配表, SCADA系统IVO点表; 工艺及仪表控制流程图; 逻辑控制图: 机柜集成图: 应用程序, SCADA系统操作手册, SCADA系统维护手册: 设备操作手册和说明书。 11.2.7仪表自动化系统投人运行时,需要配备的标准仪器和维护设备应满足生产运行 具体配置参见附录A。

11.3.1巡检人员应穿戴工作服装,携带工具、物品和有关维护技术资料。 11.3.2应按规定路线进行逐点巡检,做好巡检记录。 11.3.3对于异常情况应结合运行人员提供的信息,并及时分析判断和处理。 11.3.4对巡检中未能及时处理的问题应做好汇报和记录。 11.3.5控制中心和有人值守站每天应进行一次巡检。主要涉及以下内容: 一通过人机界面检查全线各站或本站管道工艺运行和设备状态; 一操作员工作站运行状态:

11.3.1巡检人员应穿戴工作服装,携带工具、物品和有关维护技术资料。 11.3.2应按规定路线进行逐点巡检,做好巡检记录。 11.3.3对于异常情况应结合运行人员提供的信息,并及时分析判断和处理。 11.3.4对巡检中未能及时处理的问题应做好汇报和记录。 11.3.5控制中心和有人值守站每天应进行一次巡检。主要涉及以下内容: 通过人机界面检查全线各站或本站管道工艺运行和设备状态; 一操作员工作站运行状态

SYT 60692020

JR/T 0051-2017 产险单证11.4.1对油气管道的仪表和SCADA系统设备每年至少应进行一次维护。

11.4.1对油气管道的仪表和SCADA系统设备每年至少应进行一次维护。 11.4.2在维护前应编制方案,方案中有影响生产运行的内容时,应报相关主管部门审批。 11.4.3每次定期维护应包含以下内容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