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JT 15-19-2020 建筑防水工程技术规程.pdf

DBJT 15-19-2020 建筑防水工程技术规程.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4.8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250101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DBJT 15-19-2020 建筑防水工程技术规程.pdf

注:防水涂料或防水卷材厚度指单道防水层最小厚度

防水卷材厚度指单道防水层最小

MT/T 244.2-2020 煤矿窄轨车辆连接件 连接插销表5.2.4屋面基本构造及层次

5.2.5下列构造或构造层次不应作为屋面的一道

构造或构造层次不应作为屋面的一道防水设防:

1混凝土结构层; 2喷涂硬泡聚氨酯保温隔热层; 3不搭接的瓦屋面; 4隔汽层; 5细石混凝土层; 6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材料。 5.2.6屋面排水设计应符合以下规定: 1屋面排水方式的选择,应根据建筑物屋面形式、使用功能、气候条件等因素确定。屋面在设计图组 定出分水线及排水坡向及水落口数量和位置; 2建筑高度大于10m的屋面,应采取有组织排水,多跨及汇水面积较大的屋面应设置天沟 3大型屋面宜采用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 4屋面在女儿墙、出屋面楼梯间和设备房、突出屋面构造物等周边泛水部位宜留置排水沟: 5檐沟、天沟的过水断面,应根据屋面汇水面积的雨水流量经计算确定;钢筋混凝土檐沟、天沟净宽 不应小于300mm,分水线处最小深度不宜小于50mm,沟内纵向坡度不宜小于5%o,沟底水落差不宜超过 200mm:檐沟、天沟排水不得流经变形缝和防火墙:

6坡屋面檐口宜采用有组织排水,檐沟和水落斗可采用金属或塑料成品; 7屋面水落口的数量,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的有关规定,通过水落 管的排水量及每根水落管的屋面汇水面积计算确定,且单个水落口的汇水面积不宜大于200m²; 8当采用重力式排水时,屋面每个汇水区域内,雨水排水立管不宜少于2根;水落口和水落管的位置, 应根据建筑物的造型要求和屋面汇水情况等确定,水落口间距不宜大于30m; 9高低跨的水落管出水口处应采取防冲刷措施,水落口、伸出屋面管道周围500mm直径范围以及突 出屋面各类建筑构件、设施周围宽度300mm范围内坡度不应小于5%。

5.2.7防水基层设计应满足下列规定

1混凝土屋面结构板应进行结构抗裂验算,结构板应双层双向配筋,板厚度不宜小于120mm; 2屋面女儿墙、变形缝、出屋面楼梯间和设备房、垂直出入口、烟道、各类管道井等泛水根部和洞口 部位应设置混凝土反坎,宜高出最终完成面不小于200mm; 3设备基础和结构混凝土板的新旧混凝土施工界面宜设置密封防水处理;防水密封宜采用聚氨酯或者 沥青类密封膏; 4防水层的基层与突出屋面结构的交接处和基层的转角处,均应做成圆弧形或45°倒角,转角处圆弧半 经宜为50mm,倒角尺寸宜为50×50mm,且应平整顺直。 5.2.8找坡层和找平层设计应符合规定: 1当建筑功能允许时,混凝土结构层宜采取结构找坡,坡度不应小于3%;当采用材料找坡时,应采用 质量轻、吸水率低和有一定强度的材料,坡度宜为2%; 2采用结构找坡的屋面,结构混凝土板面浇筑时宜原浆表面抹平、压光; 3找平层采用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时,找平层厚度和技术要求应符合表5.2.8的规定:

径宜为50mm,倒角尺寸宜为50×50mm,且应平整顺直。

表5.2.8找平层厚度和技术要求

4保温隔热层上的找平层应留设分格缝,纵横缝的间距不应大于4m,缝宽为10mm20mm,并嵌填密 才料

5.2.9保温隔热层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5.2.10屋面排汽构造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排汽道应纵横贯通,并应与大气连通的排汽孔相通,排汽孔可设在檐口下或纵横排汽道的交叉处; 2排汽道纵横间距宜为6m,屋面面积每36m²宜设置一个排汽管,排汽管根部应进行防水密封处理; 3在保温隔热层下可铺设带支点的塑料板,通过空腔层排水、排汽。 5.2.11隔汽层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隔汽层应设置在结构层上、保温隔热层下: 2当采用聚乙烯膜、聚丙烯膜时,其厚度不应小于0.3mm; 3隔汽层应沿周边墙面向上连续铺设,高出保温隔热层上表面不应小于150mm。 5.2.12附加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附加层最小厚度应符合表5.2.12的规定:

5.2.12附加层最小厚度

变形等部位,应设置卷材或涂膜增强层,宽度宜为500mm; 3卷材防水层易拉裂部位,宜选用空铺、点粘、条粘或机械固定等施工方法: 4当采用涂膜增强层时,应夹铺胎体增强材料;胎体增强材料宜采用聚酯无纺布或化纤无纺布,不应 采用高碱玻纤网布;胎体增强材料长边搭接宽度不小于50mm,短边搭接宽度不小于70mm。

表5.2.13卷材搭接宽度

5.2.14屋面密封胶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根据当地历年最高最低气温、潮湿性、紫外线程度及屋面构造特点和使用条件等因素,选择高而 热度、低弹性模量及低温柔性相适应的密封胶; 2应根据屋面接缝变形的大小以及接缝的宽度,选择位移能力相适应的密封胶; 3应根据屋面接缝粘结性要求,选择与基层材料相容以及界面粘接处理的密封胶; 4屋面接缝密封胶设计要求应符合表5.2.14的规定。

表5.2.14屋面接缝密封防水技术要求

5.2.15屋面位移接缝密封防水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密封胶的嵌填深度宜为接缝宽度的5070%: 2防水密封处理的基层,应设置基层处理剂,基层处理剂应选用与密封材料专业配套或材性相容的材 料; 3接缝处的密封材料底部应设置背衬材料,背衬材料宜大于接缝宽度20%,嵌入深度应为密封材料的 设计厚度;背衬材料与密封材料不粘结或粘结力弱,并能适应基层的伸缩变形。 5.2.16面层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上人屋面面层可采用块体材料、细石混凝土等材料,不上人屋面面层可采用浅色涂料、铝箔、矿物

设计厚度;背衬材料与密封材料不粘结或粘结力弱,并能适应基层的伸缩变形, 5.2.16面层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上人屋面面层可采用块体材料、细石混凝土等材料,不上人屋面面层可采用浅色涂料、铝箔、矿物 粒料等材料。面层材料的使用范围和技术要求应符合表5.2.16的规定:

表5.2.16面层材料适用范围和技术要求

2采用块体材料做面层时,宜设分格缝,其纵横间距不宜大于10m,分格缝宽宜为20mm; 3采用水泥砂浆、细石混凝土做面层时,表面应抹平压光,并应设分格缝,其纵横间距不宜大于4m, 分格缝宽度宜为10mm20mm,并应用密封材料嵌填; 4块体材料、水泥砂浆、细石混凝土面层与女儿墙或山墙之间,应预留宽度为20mm~30mm的缝隙 缝内宜填塞聚乙烯泡沫背衬材料,并应用密封材料嵌填; 5采用浅色涂料做面层时,应与防水层粘结牢固,厚薄均匀,不得漏涂; 6需经常维护的设施周围和屋面出入口至设施之间的人行道,应铺设块体材料或细石混凝土面层。 5.2.17块体材料、水泥砂浆、细石混凝土面层与防水层之间应设置隔离层,隔离层材料的使用范围和技术 要求符合表5.2.17的规定。

表5.2.17隔离层材料技术要求

5.3.1地下防水工程设计应符合以下规定

5.3.1地下防水工程设计应符合以下规定: 1地下防水工程设计,应根据工程的特点搜集:最高地下水位的高程及变化情况、工程地质构造、历 丰气温变化情况、降水量、地表水、洪水和给水排水系统资料、工程所有区域的地震烈度、地热、腐蚀性 物质、氢含量及含瓦斯等有害物质的资料; 2地下防水工程的设计,应考虑地表水、地下水、毛细管水等的渗透作用,以及由于人为因素引起的 附近水文地质改变的影响; 3地下防水工程设计内容应包括:防水等级和设防标准要求;工程中的防、排、降水系统,防水混凝 土的抗渗等级和其他技术指标;防水层选用的材料及其技术指标;防水工程细部构造的防水措施,技术质 量保证措施;及施工后地面挡水、截水系统及工程各种洞口的防倒灌措施; 4地下室侧板、底板、顶板应进行结构变形抗裂验算,裂缝宽度取值不得大于0.2mm 5.3.2地下防水工程应根据工程性质、使用功能和允许渗漏情况等条件分为两个防水设防等级,防水设防 等级的完成标准应符合表5.3.2的规定。

表5.3.2地下防水工程设防等级的完成标准

地下工程的防水设防等级,应根据工程的重要性和使用中对防水的要求,以及不同防水设防类 适用范围而确定。不同防水设防类别的适用范围见表5.3.3

表5.3.3不同防水设防类别的适用范用

注1:防水卷材和高分子防水涂料应设置在主体结构的迎水面 2:防水涂料或防水卷材厚度指单道防水层最小厚度。 3:第一道、第二道、第三道为施工的防水施工的先后顺序 4:湿铺防水卷材参考自粘类防水卷材: 5:当聚氨酯防水涂料与沥青防水卷材复合时,宜设置20m

4:湿铺防水卷材参考自粘类防水卷材: 5:当聚氨酯防水涂料与沥青防水卷材复合时,宜设置20mm厚强度不小于M15的水泥砂浆隔离层

5:当聚氨酯防水涂料与沥青防水卷材复合时,宜设置20mm厚强度不小于M15的水泥砂浆隔离层,

主1:防水卷材和高分子防水涂料应设置 主体结构的迎水面,无机防水涂料可月 2:防水涂料或防水卷材厚度指单道防水层最小厚度。 3:第一道、第二道、第三道为施工的防水施工的先后顺序。 4:湿铺防水卷材参考自粘类防水卷材:

注1:防水涂料或防水卷材厚度指单道防水层最小厚度。

主1:防水涂料或防水卷材厚度指单道防水层最小厚 2:第一道、第二道、第三道为施工的防水施工的先后顺序 3:湿铺防水卷材参考自粘类防水卷材: 4:当聚氨酯防水涂料与沥青防水卷材复合时,宜设置20m

2:第一道、第二道、第三道为施工的防水施工的先后顺序 3:铺防水卷材梦考自粘类防水卷材:

4: 当聚氨酯防水涂料与沥青防水卷材复合时。 宜设置 20mm 厚强度不小于 MI15 的水泥砂浆隔离层

4:当聚氨酯防水涂料与沥青防水卷材复合时,宜设置20mm厚强度不小于M15的水泥砂浆隔离层

7直沟反滤层的层次和粒径组成应符合表5.3.1

表5.3.18盲沟反滤层的层次和粒径组成

8渗排水管应采用无砂混凝土官,渗排水管应在转角处及直线段母隔一定距离设直检查开,开底距渗 排水管底应留设200~300mm的沉淀部分,井盖应采取密封措施; 9地下防水工程在施工期间应采取有效的降水、截水、排水、挡水和防洪措施,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 内; 10明挖法地下防水工程施工时,地下水位应降至工程底部最低高程500mm以下。降水作业应持续至 回填土完毕。工程底板范围内设集水井,在施工排水结束后应用混凝土填筑密实;埋置混凝土中的管道周 边应进行有效密封处理

注:防水材科厚度指单道防水层最小原度

注:防水材料厚度指单道防水层最小厚度

证水密性; 4有底盘或全套内衬卫生间的结构楼板面,宜设置防水层及地面排水系统。结构墙面宜设置防潮层; 5全套内衬卫生间与结构墙体之间宜设置通风措施。

5.5.1建筑外墙应进行防水设计,根据建筑物重要程度、建筑高度、基本风压、建筑构造、使用材料、以 及饰面材料等因素合理设计防水方案,外墙防水方案可参照表5.5.1选用

表5.5.1外墙防水层设计方案

5.5.2整体防水构造设计应符合以下规定:

5.5.4外墙防水层应付合以下规定: 1建筑外墙的防水层应设置在迎水面; 2采用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或其他防水砂浆作防水层时宜留置分格缝,且与找平层分格缝对齐,缝宽 宜为8mm~10mm,深度为防水层的厚度,并嵌填5mm~8mm厚耐候型合成高分子密封材料; 3外墙防水层与相邻层次、防水层之间应粘结牢固,并宜进行界面粘接增强处理,界面处理材料的种 类和做法应根据构造层材料确定; 4外墙防水层应与地下室立墙防水层搭接,搭接长度不应少于150mm; 5采用憎水性材料的防水层表面不得粘贴其他块材饰面材料; 6建筑外墙防水采用的防水材料及配套材料除应符合外墙各构造层的要求外,尚应满足安全的要求。 5.5.5外墙饰面层应符合以下规定: 1块材饰面层应留置分格缝,并宜与防水层分格缝对齐,缝宽宜为8mm10mm,并嵌填5mm~8mm 厚耐候型合成高分子密封材料; 2块材饰面层采用面砖时,不得采用有机物作为主要的粘结材料,应采用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或专用 瓷砖粘接砂浆进行粘贴,粘结层厚度宜为3mm~5mm,粘结材料应与防水材料相容: 3块材饰面层应留设接缝,不应采用密缝拼贴,缝宽宜不小于3mm,并采用配套填缝剂勾缝,勾缝应 连续、密实。 5.5.6外墙窗户防水设计应符合以下规定: 1外墙的窗体应满足《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7106中对外窗气密、 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的要求; 2砖砌块外墙门窗洞周边内的砌体宜采用100mm~150mm厚细石混凝土构件或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填 实; 3窗框安装不得与外墙饰面层齐平,应凹进不少于50mm,窗框与墙体交接处、窗框材料的拼缝处及 螺丝固定处均应嵌填耐候合成高分子密封材料。 4预留窗洞与窗框四周批抹成型的间隙每边不宜大于10mm,大于10mm时,宜用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 修整洞口; 5窗框空腔应采用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嵌填密实,窗框与安装基面空隙应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或灌注 聚合物水泥浆料封闭严实: 6窗体外侧框边与防水层及饰面层接缝处,应留置宽度7mm~10mm、深度5mm的凹槽,并嵌填密封 材料,外窗上帽的外口应做滴水处理; 7外窗台最高点应比内窗台低不少于20mm,且应向外排水,坡度不少于5%;窗框内缘高出内窗台 面不应少于30mm。窗体下框必须设置泄水构造。 5.5.7外墙细部构造防水设计应符合以下规定: 1建筑外墙节点构造防水设计应包括门窗洞口、雨篷、阳台、变形缝、伸出外墙管道、女儿墙压顶、 外墙预埋件、装饰线、设备洞口、空调机座位(搁板)等及其交接部位的防水设防; aT

5.6.1水池防水设计应根据使用功能、环境条件、腐蚀情况等提出设防要求,选择相适应的防水材料,采 用的防水材料应具有良好的耐水性、耐腐性、耐久性及耐菌性、环境功能特性。 5.6.2水池结构防水应符合以下规定: 1水池应采用以结构防水混凝土为主的设防,少留设施工缝,抗渗等级应经过计算后确定,且不应低 于P6级。 2防水混凝土外加剂的选择应满足混凝土的抗渗、减水、密实、抗裂等性能,且品种及掺量应经试验 确定,所有外加剂应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的质量要求。 5.6.3水池防水内部防水方案宜参照表5.6.3选用:

表5.6.3水池防内部水层设计方案

水材料厚度指单道防水层最小厚

6.1.1从事建筑防水工程施工的企业必须持有相应的证书和管理能力,防水工程施工作业人员应经过专业 培训。 6.1.2防水工程施工前应由建设或监理单位组织施工图会审,施工单位应根据图纸要求和现场实际情况编 制专项施工方案,并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6.1.3防水工程施工前由监理组织基面验收交接,混凝土完成后,应检查结构混凝土施工质量,发现蜂窝、 林面、露筋或裂缝,应进行修补或灌浆处理。柔性防水层的基面若不平整,应抹水泥砂浆找平层。施工所 有防水基面阴阳角均应抹成圆弧形。防水工程施工时,必须样板先行,样板合格方可进行大面防水施工。 以现浇混凝土结构直接作为柔性防水层的基层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1混凝土必须坚固,表面平整、干净、不起砂、不起皮, 2采用有机胶粘剂、热熔型、自粘型卷材和有机溶剂型涂料及嵌填密封材料时,其基层应干燥, 3湿铺防水卷材和刚性防水层的基层表面应充分湿润,但不得有明水。 4防水层施工前,必须将基层上的尘土、砂粒、碎石、杂物、油污及砂浆疙瘩清除干净。 5柔性防水层施工前,必须对基层的细部构造进行密封和附加增强处理。 6防水工程施工过程中应进行自检、交接检和专职检。 5.1.4进场的防水材料必须存放在通风、干燥处,易燃材料的存放和施工必须有防火措施。 6.1.5涂膜防水层未实干前,不得在防水层上堆放任何物品或进行其它施工作业。柔性防水层完成后必须 及时做好保护层。保护层施工时,应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避免破坏防水层。应避免在已完工的防水层上 打眼凿洞,如确需打眼凿洞,修复时应做重点防水密封处理。 6.1.6室外防水工程宜在5℃~35℃气温的晴天进行施工,雨、大雾、雪天和五级风及其以上时不得进行防 水施工。在雨季施工应采取有效的防雨措施。 6.1.7防水工程应符合下列绿色施工要求: 1基层清理应采取控制扬尘的措施; 2采用热熔法施工防水卷材时,应控制燃料泄露,并控制易燃材料储存地点与作业点的间距。高温环 竟或封团条件施工时,应采取措施加强通风; 3采用的基层处理剂和胶粘剂应选用环保型材料,并封闭存放; 4液态防水涂料和粉末状涂料应采用封闭容器存放,余料应及时回收; 5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防水涂料需要满足JC1066《建筑防水涂料中有害物物资限量》标准,确保有害 物质不超标,保护施工人员健康,避免环境污染

GB/T 12760-2018 圆柱蜗杆、蜗轮图样上应注明的尺寸数据6.2.1卷材冷粘法铺贴施工应符合以下规定:

5.2.1卷材冷粘法铺贴施工应符合以下规定: 1冷粘法铺贴卷材工艺流程:基层清理→基层干燥程度检验一→细部附加层施工→定位、弹线、试铺一→胶 钻剂称量、搅拌→基层、卷材涂胶粘剂→滚铺或抬铺贴卷材→辊压、排气、贴实一涂刷接缝口胶粘剂→滚 玉、排气、粘合→接缝口、卷材末端收头、节点密封一→检查、修整→验收一→保护层施工; 2基层胶粘剂可涂刷在基层或卷材底面,涂刷应均匀,不露底,不堆积,不得在同一处反复涂刷。卷 材空铺、点粘、条粘时,应按规定的位置及面积涂刷胶粘剂;粘合时应充分排气、压实,经检查合格后再 用密封材料封边:

3多组份胶粘剂必须每次称量,误差不应超过1%,应采用机械搅拌均匀,凝胶的胶粘剂不应混入使用。 根据胶粘剂的性能,应控制胶粘剂涂刷与卷材铺贴、接缝粘贴的间隔时间; 4铺贴卷材时不得用力拉伸卷材,应排除卷材下面空气,并辊压粘贴牢固: 5平面铺贴后再铺贴立面,从下而上,转角处应松弛,不得拉紧。铺贴的卷材应平整顺直,搭接尺寸 准确,不得扭曲、皱折、松驰; 6卷材铺好压粘后,应将搭接部位的粘合面清理干净,满涂与卷材配套的胶粘剂,并排除接缝间的空 气,辊压粘贴牢固; 7卷材接缝口、末端收头、节点部位应用材性相容的密封材料封严; 8卷材搭接部位采用胶粘带粘结时,粘合面应清理干净,必要时可涂刷与卷材及胶粘带材性相容的基 层胶粘剂,撕去胶粘带隔离层后应及时粘合上层卷材,并辑压粘固

5平面铺贴后再铺贴立面,从下而上,转角处应松弛,不得拉紧。铺贴的卷材应平整顺直,搭接尺寸 准确,不得扭曲、皱折、松驰: 6卷材铺好压粘后,应将搭接部位的粘合面清理干净,满涂与卷材配套的胶粘剂,并排除接缝间的空 气,辊压粘贴牢固; 7卷材接缝口、未端收头、节点部位应用材性相容的密封材料封严; 8卷材搭接部位采用胶粘带粘结时,粘合面应清理干净,必要时可涂刷与卷材及胶粘带材性相容的基 层胶粘剂,撕去胶粘带隔离层后应及时粘合上层卷材,并辊压粘固。 6.2.2卷材热粘法铺贴施工应符合以下规定: 1热粘法铺贴卷材工艺流程:基层清理→基层干燥程度检验一→涂基层处理剂→细部附加层施工一→定位、 弹线、试铺一专业设备熔化沥青涂料一涂刮或喷涂热熔改性沥青涂料一随即滚铺卷材一辊压、排气、压 实一接缝口、末端收头、节点密封一检查、修整一验收一保护层施工; 2熔化改性沥青涂料时,宜用专用加热设备,加热温度不宜高于200℃,施工过程工人需做好防护,避 免烫伤等危害; 3粘贴卷材的热熔改性沥青涂料厚度按防水设计要求; 4铺贴卷材时,应随刮(喷)涂热熔改性沥青涂料随滚铺卷材,并展平压实。 6.2.3卷材热熔法铺贴施工应符合以下规定: 1热熔法铺贴卷材工艺流程:基层清理→基层干燥程度检验一→涂基层处理剂→细部附加层施工一→定位、 弹线、试铺一调试火焰加热器一对卷材表面加热至卷材表面熔融一随即滚铺卷材一辊压、排气、压实一刮 挤出胶一接缝口、未端收头一节点密封一检查、修整一保护层施工一验收 2火焰加热器的喷嘴距卷材的距离应适中,幅宽内加热应均匀,以卷材表面熔融至光亮黑色为度,不 得过分加热卷材; 3卷材表面热熔后应立即滚铺卷材,滚铺时应排除卷材下面的空气,使之平展并粘贴牢固; 4搭接缝部位宜以溢出热熔的高聚物改性沥青为度,溢出的高聚物改性沥青宽度以3mm左右并均匀顺 直为宜。当接缝处的卷材有铝箔或矿物粒(片)料时,应清除干净后再进行热熔和接缝处理: 5铺贴卷材时应平整顺直,搭接尺寸准确,不得扭曲; 6采用条粘法时,每幅卷材与基层粘结面不应少于两条,每条宽度不应小于150mm; 7大平面热熔卷材使用,宜采用卷材自动摊铺机施工,以降低工人劳动强度 6.2.4卷材自粘法铺贴施工应符合以下规定: 1自粘法铺贴卷材工艺流程:基层清理一→基层干燥程度检验→涂基层处理剂一→细部附加层施工一→定位 弹线、试铺一揭去卷材底面隔离层一随即铺贴卷材一辊压、排气、压实一粘贴接缝口一辊压接缝、排气、 玉实一接缝口、末端收头、节点密封一检查、修整一验收一保护层施工; 2铺粘卷材前,基层表面应均匀涂刷基层处理剂,干燥后及时铺贴卷材; 3铺粘卷材时应将自粘胶底面的隔离层完全撕净; 4铺粘卷材时应排除卷材下面的空气,并辊压粘贴牢固 5铺贴的卷材应平整顺直,搭接尺寸准确,不得扭曲、皱折。低温施工时,立面、大坡面及搭接部位 宜用热风机加热,加热后随即粘贴牢固; 6搭接缝口应采用材性相容的密封材料封严。 6.2.5卷材机械固定法铺贴施工应符合以下规定: 1机械固定法铺贴卷材工艺流程:基层清理→定位、弹线、试铺→依线铺开卷材→钉压固定垫片→焊

6.2.2卷材热粘法铺贴施工应符合以下规定:

6.2.5卷材机械固定法铺贴施工应符合以下规定

1机械固定法铺贴卷材工艺流程:基层清理→定位、弹线、试铺→依线铺开卷材一→钉压固定垫片→焊 接长边搭接缝→焊接短边搭接缝→接缝口、端收头等节点处理一→检查、修整一→验收→保护层施工; 2对热塑性卷材的搭接缝宜采用单焊缝或双焊缝,焊接应严密; 3焊接前,卷材应铺放平整、顺直,搭接尺寸准确,焊接缝的结合面应保持于燥、清扫于净:

4应先焊长边搭接缝,后焊短边搭接缝; 5卷材采用机械固定时,固定件应与结构层固定牢固,固定件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并不宜大于600mm, 局部应根据使用环境与条件适当加密。 6.2.6卷材湿铺法铺贴施工应符合以下规定: 1湿铺法铺贴卷材工艺流程:基层清理→基层湿润一→调配水泥浆一→细部附加层施工→定位、弹线、试 铺→揭去卷材底面隔离层一涂刷水泥浆一→铺贴卷材→赶浆排气→接缝口、末端收头、节点密封一→检查、修 整一验收一保护层施工; 2铺贴卷材前,基层应充分湿润,无明水; 3铺粘卷材时应将自粘胶底面的隔离层完全撕净; 4铺粘卷材时应及时赶浆排气,并辊压粘贴牢固: 5铺贴的卷材应平整顺直,搭接尺寸准确,不得扭曲、皱折。 6.2.7卷材预铺反粘法卷材施工应符合以下规定: 1预铺反法铺贴卷材工艺流程:基层清理一→定位、弹线、试铺→铺贴卷材,粘接面或是砂面向上一→搭 接边粘接或焊接一接缝口、末端收头节点密封一→检查、修整一验收; 2预铺反粘卷材,底板铺设时宜空铺或点粘固定,立面铺贴是,宜采用机械固定,固定点距离卷材边 缘宜为10mm~20mm,固定间距以为400mm~600mm,固定部位被另一卷材覆盖; 3卷材应单层铺设,表面不设置保护层或隔离层: 4高分子自粘胶膜预铺防水卷材长边采用自粘搭接或热风焊接,短边采用胶带搭接或对接: 5聚合物改性沥青聚酯胎预铺防水卷材长边应采用自粘搭接,短边采用胶带搭接,低温坏境施工时, 可采用热风设备进行加热: 6绑扎、焊机钢筋应采取保护措施,避免卷材破坏,并应及时浇筑结构混凝土。 6.2.8卷材满粘法、空铺法、条粘法、点粘法施工应符合以下规定: 1采用满粘法铺贴防水卷材时,每幅卷材与基层均应全面粘结; 2采用空铺法铺贴防水卷材时,防水层与基层仅在周边800mm宽度范围满粘。其余部分与基层均不粘 结; 3采用条粘法铺贴防水卷材时,每幅卷材与基层粘结面不少于两条,每条宽度不少于150mm;防水层 与基层在周边800mm宽度范围满粘; 4采用点粘法铺贴防水卷材时,每平方米防水层粘结不少于5个点,每点面积为150mm×150mm;防水 层与基层在周边800mm宽度范围满粘; 5卷材的搭接口应满粘牢固,不翘边、不皱折。相邻两幅卷材的搭接缝应错开不少于30mm,各种卷 材的密封要求及其搭接宽度应符合本规程规定 6卷材防水层收头应用钢钉和压条固定,并用密封材料封严。 6.2.9涂膜防水冷涂施工应符合以下规定: 1涂膜防水施工冷涂工艺流程:基层清理→基层干燥程度检验→涂料计量一→搅拌→细部附加层施工 第一遍涂刷一→铺胎体增强材料(若有)→重复涂刷涂料一→涂料干燥成膜后→第二遍重复涂刷......→检查、 修整一验收→保护层施工; 2防水涂膜可采用涂刮、滚涂、喷涂施工,应分遍涂布,待先涂布的涂料干燥成膜后,方可涂布后 遍涂料,当用涂刮时,前后两遍涂料的涂布方向应相互垂直; 3涂膜厚度应均匀,且表面平整,各种不同用途的涂膜防水层的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4对易开裂、渗水的部位,基层宜增设带有胎体增强材料的涂膜防水附加层。屋面转角及立面的涂膜 应薄涂多遍,不得有流涧和堆积现象。涂膜收头,应用防水涂料多遍涂刷或密封材料封严; 5涂膜防水层宜沿找平层分格缝增设带有胎体增强材料的空铺附加层,其宽度宜为100mm; 6多组分涂料应有专人配料、按配合比准确计量,搅拌均匀,已配成的多组分涂料应及时使用,配料 时,不得混入已固化或结块的涂料; 7胎体增强材料铺设要求,当屋面坡度小于15%,可以平行屋脊铺设;当屋面坡度大于15%,应垂直

GB/T 8013.2-2018 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膜与有机聚合物膜 第2部分:阳极氧化复合膜6.2.7卷材预铺反粘法卷材施工应符合以下规定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