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39616-2020 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络实时动态测量(RTK)规范.pdf

GB/T 39616-2020 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络实时动态测量(RTK)规范.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0.9 M
标准类别:其他标准
资源ID:248810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GB/T 39616-2020 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络实时动态测量(RTK)规范.pdf

a) 已有坐标系统转换关系时,可以直接利用已知的参数 b) 在没有已知转换关系时,参数求解应满足下列要求: 1 CGCS2000与地方坐标系转换关系的求解,应采用不少于3个高等级控制点作为参考控 制点,所选控制点应分布均匀,且能控制整个区域,坐标转换精度应不大于2cm。 2) 转换时应根据区域范围及具体情况,对参考控制点进行可靠性检验,采用合理的数学模 型,进行多种点组合方式分别计算和优选。 3)转换关系的求解,不应采用现场点校正的方法进行。 7.1.5网络RTK平面控制点测量流动站的技术应符合下列要求: 每次作业开始前,应进行至少一个同等级或高等级已知点的检核,平面点位较差应不大于 7cm; b) 网络RTK平面坐标转换残差应不大于2cm; 网络RTK观测前设置的平面收敛值应不大于2cm; d) 网络RTK观测时应采用三角架对中、整平,每测回观测历元数应不少于20个,采样间隔不少 于2s,各测回的平面坐标较差应不大于4cm; e 应取各测回的平面坐标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a)已有坐标系统转换关系时,可以直接利用已知的参数。 b 在没有已知转换关系时,参数求解应满足下列要求: CGCS2000与地方坐标系转换关系的求解,应采用不少于3个高等级控制点作为参考控 制点,所选控制点应分布均勾,且能控制整个区域,坐标转换精度应不大于2cm。 2) 转换时应根据区域范围及具体情况,对参考控制点进行可靠性检验,采用合理的数学模 型,进行多种点组合方式分别计算和优选。 3) 转换关系的求解,不应采用现场点校正的方法进行。

a 每次作业开始前,应进行至少一个同等级或高等级已知点的检核,平面点位较差应不大于 7cm; b) 网络RTK平面坐标转换残差应不大于2cm ) 网络RTK观测前设置的平面收敛阈值应不大于2cm; d) 网络RTK观测时应采用三角架对中、整平DB11T 369-2006 网上审批业务编码规则,每测回观测历元数应不少于20个,采样间隔不少 于2s,各测回的平面坐标较差应不大于4cm; 应取各测回的平面坐标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7.2.1网络RTK高程控制点测量获得的大地高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3要求

7.2.1网络RTK高程控制点测量获得的大地高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3要求

表3网络RTK高程测量技术要求

.2.2网络RTK高程控制点测量流动站的技术应符合下列要求: a)网络RTK观测前设置的高程收敛阈值应不大于3cm; b 网络RTK高程控制点测量流动站观测时应采用三角架对中、整平,宜进行已知点大地高的检 核,大地高较差应不大于5cm,每测回观测历元数应不少于20个,采样间隔不少于2s,各测 回的大地高较差应不大于4cm; c)应取各测回的大地高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络RTK高程控制点测量流动站的技术应符合下

7.3成果数据处理与检查

GB/T39616—2020

7.3.1网络RTK控制测量外业采集的数据应及时进行备份和内外业检查。 7.3.2网络RTK控制测量外业观测记录采用仪器自带内存卡或数据采集器,网络RTK控制测量外业 观测记录项目和成果输出应包括下列内容: a)坐标系统、中央子午线、投影方式: b)控制点点名(号)、天线高、观测时间、解的类型、PDOP值、数据采集时的卫星数等 c)控制点的平面、高程收敛精度; d)控制点点号、纬度、经度、大地高,纬度、经度格式为ddd.mmsssssss; e) 控制点的地心坐标、平面和高程成果,具体参见附录A; f)控制点点位分布图。 7.3.3坐标转换参数需要求解时,成果输出应提供转换控制点的相关信息及点位分布图。控制点的信 息参见附录B。 7.3.4用网络RTK技术施测的控制点成果应进行100%的内业检查和不少于总点数10%的外业检 测,检测点应均匀分布于测区。总点数少于30点时,检测点应不少于3点。 7.3.5外业检测可采用网络RTK检测法测量已知控制点或采用同等级精度重测法进行比较检核,作 业方法按照7.1和7.2执行。平面控制点外业检测可采用相应等级的卫星定位静态技术测定坐标、全站 仪测量边长和角度等方法;高程控制点外业检测可采用相应等级的几何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等方 法,相应技术指标应符合表4和表5的要求,

表4网络RTK平面控制点检测技术要求

表5网络RTK高程测量检测技术要求

GB/T39616—2020

表6RTK地形测量的主要技术指标

注:困难地区相邻点间距离可缩短至表中数值的

8.2.1图根点标志宜采用木桩、铁桩或其他临时标志,必要时可埋设一定数量的标石。 8.2.2网络RTK图根点测量时,CGCS2000与地方坐标系的转换关系获取方法按照7.1.4执行。 8.2.3网络RTK图根点作业方法按照7.1和7.2中相关要求执行。 8.2.4网络RTK图根点测量流动站观测时应采用三角架方式对中、整平,每测回观测历元数应大于 20个,采样间隔应不小于2S。 8.2.5网络RTK图根点测量平面坐标转换残差应不大于图上0.07mm。RTK图根点测量高程拟合 茂差应不大于1/12基本等高距。 8.2.6网络RTK图根点测量平面测量各测回测量点位较差应不大于图上0.1mm,高程测量各测回测 量高程较差应不大于1/10基本等高距,各次结果取平均值作为最后成果

8.3.1网络RTK碎部点测量时,CGCS2000与地方坐标系的转换关系获取方法按照7.1.4,亦可在测区 现场通过点校正的方法获取。 8.3.2网络RTK碎部点测量平面坐标转换残差应不大于图上0.1mm。RTK碎部点测量高程拟合残 差应不大于1/10基本等高距。 8.3.3网络RTK碎部点测量观测历元数应天于5个。 8.3.4连续测量一组地形碎部点数据超过50点,应重新进行初始化,并检测一个重合点,检测点位坐 标较差不大于图上0.7mm。 8.3.5当网络RTK用于连续测量(如水下地形测量)时,初始化1次,观测历元数1个,不进行检测

8.4成果数据处理与检查

8.4.1网络RTK地形测量外业采集的数据应及时从数据采集器中导出,并进行数据备份。 8.4.2成果输出内容应包含点号、纬度、经度、大地高,纬度、经度格式为ddd.mmsssssss。 8.4.3用网络RTK方法施测的图根点平面成果应进行100%的内业检查和不少于总点数10%的外业 检测,检测点应均匀分布于测区。总点数少于30点时,检测点不少于3点。外业检测采用网络RTK 图根点测量或相应等级的全站仪测量点位坐标、边长和角度等方法进行。检测结果应符合表7的要求。

8.4.4用RTK技术 测,其检测点应均匀分布测区。 息点数少 ,检测点不少于3点。外业检测采用网络RTK图 根点测量或相应等级的三角高程、 检测结果应满足表8的要求。

表8图根点高程成果检测要求

网络RTK测量的接收设备应符合下列要求: a)宜选用优于表9的技术指标要求的双频或多频接收机; b)接收设备包括接收机、天线和天线电缆、数据链设备、数据采集器等; 流动站接收设备应具有通信模块,并支持相关数据通信协议; 口 流动站接收设备应具备接收和处理标准差分数据功能; e 流动站宜支持BDS数据接收和处理的功能; 接收设备应操作方便、性能稳定、故障率低、可靠性高

表9接收机的技术指标要求

接收机的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a 接收机及天线型号应与标称一致,外观良好; b 各种部件及其附件应匹配、齐全和完好,紧固的部件应不得松动或脱落; c) 数据传录设备及软件应齐全,数据传输性能应完好: d) 接收设备使用手册和后处理软件操作手册及磁(光)盘应齐全; e)接收机的检定按CH8016执行.并应在有效的使用周期内

网络RTK成果检验应按照下列要求进行: a)技术设计、技术总结和检查报告是否符合要求; b)接收机检定或校准资料是否齐全; c)观测的参数设置、观测条件及检测结果和输出的成果是否符合要求: d)实地检验控制点的选点、埋石质量和控制点的精度

CNCA-00C-005 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 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e)实地检验地形测量中图根点和碎部点的精度

网络RTK测量任务完成后,应提交下列资料: a)技术设计书、技术总结、检查报告; b)接收机检定或校准资料; c)按需要应提交的控制点点之记; d)7.3.2、7.3.3及技术设计书要求的各类成果资料

GB/T 39616—2020附录A(资料性附录)控制点测量成果表平面及高程控制点的成果表整理和提交格式见表A.1。表中平面坐标为转换后的高斯平面坐标,如:CGCS2000、1954年北京坐标系、1980西安坐标系及地方坐标系等,表中填写其中的一种。表A.1控制点测量成果表第CGCS2000(平面坐标、中央子午线)序号点名点号纵坐标/m横坐标/m正常高/m备注纬度("")经度("r")大地高/m编制者:日期:检查者:日期:复查者:日期:9

GB/T39616—2020

参考控制点的转换残差及转换关系表见表B.1

参考控制点的转换残差及转换关系表见表B.1

QSFB 0025S-2015 山东福胶集团济南东方保健品有限公司 阿胶蛋白粉制品附录B (资料性附录) 参考控制点的转换残差及转换关系表

表B.1参考控制点的转换残差及转换关系表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