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02/T 516-2020 水蚀经济林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规范.pdf

DB1302/T 516-2020 水蚀经济林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规范.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0.7 M
标准类别:水利标准
资源ID:248449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DB1302/T 516-2020 水蚀经济林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规范.pdf

5. 1. 1. 2. 4围山转

DB1302/T 5162020

适用于土层厚度在1m以上、25°以下坡面HG/T 3580-1983(1997) 化工标准物质管理办法(原HGT 0-1496-1983),以水平沟为设计基准,回填的梯田田面宽2m ~5°的反坡,田面每隔10m设置田。水平沟外沿护坡高0.5m、底宽0.8m、顶宽0.5m。 沟间距根据设计造林行距和坡面径流情况确定。

5.1.1.2.5于砌石石坎

适用于简易台田的土坎,干石田坎高0.5m~3.0m,基础埋深0.2m~0.3m,底宽0.4m 宽 0. 3 m~ 0. 4 m e

5. 1. 2. 1基本要求

5.1.2.1.1水蚀经济林区造林应坚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积极培育和发展市场竞争能力强兼顾水土 保持功能的经济林树种或品种

5. 1. 2. 1苗木品种

经济林区造林品种依据立地条件参照附录A选取

5. 1. 2. 2 造林密度

饨经济林区造林密度依据立地条件参照附录A送

5. 1.2.3造林方法

B/T16453.2的规定执行

5.1.3.1等高植物禽

5. 1. 3. 1. 1基本要求

适用于水蚀经济林区裸露阶壁防治。等高线在经济林两行或多行之间较宽的阶壁坡面上,密植耐

1.2栽植密度与篱间足

篱间距与栽植密度应根据经济林的行距、土壤状况和坡度、坡向等因素因地制宜、合理确定。可单 行或双行栽植,株距0.4m~0.6m,行距0.8m~1.0m,每穴栽2株。不同坡度的合理篱间距参考数 据见表1。

表1等高植物间距参考数据

DB1302/T 5162020

DB1302/T 5162020

5. 1.3. 1.3树种选择

应选用抗逆性强、经济价值较高、根系固土固氮能力强的紫穗槐、酸枣、荆条等灌木。

5. 1. 3. 2林区生草

5. 1. 3. 2. 1基本要求

5.1.3.2.2草种选择

行间宜套种的未本科牧草植物有早熟未、狗尾草等;豆科牧草有紫花首、白三叶、羽扇豆、扁 。

5.1.3.3秸秆覆盖

5. 1.3. 3.1基本要求

5. 1. 3. 2. 2秸秆选择

选用小麦、水稻、玉米秆、豆科等作物秸秆

5.2. 1 基本要求

5.2.1.1截水沟应沿等高线布设,沟底比降应满足不冲不淤流速,沟底比降过大或与等高线垂直布设 时,应做好防冲措施。 5.2.1.2截水沟的排水一端与排水沟相接,并在连接处前后做好防冲措施。 5.2.1.3截排水沟设计按照十年一遇24h最大降雨量设计,坡面径流量和土壤侵蚀量可根据小区径流 观测资料,或查阅当地水文手册确定。 5.2.1.4截排水沟布设应充分考虑蓄水池(或水窖)的位置,达到坡面径流有效利用。 5.2.1.5缓坡条件下,截排水沟可采用土质构造,并分段设置跌水,在跌水处做好草皮铺设或石方砌 护等防冲措施;陡坡条件下,截排水沟可采用浆砌石、混凝土、钢筋混凝土预制件等构造,并分段设置 胜水东胜水处做好

5. 2. 2 工程设计

按GB/T16453.4和GB50288的规定执行。

5.3蓄水、灌溉水源及配套工程

5. 3. 1蓄水工程

5.3.1.1基本要求

5.3.1.1.1缺之水源且地形分散的水蚀经济林区根据地质条件宜修建集雨水窖,水蚀经济林 片的区域可修建蓄水池进行集中蓄水。 5.3.1.1.2地形破碎、土层薄的山地区宜采用7m3~15m3的集雨水窖与25m3~50m3的蓄 形平坦、土层厚的低山丘陵区宜采用15m3~50m3的集雨水窖与50m3~150m²的蓄水池。

5.3.1.1.3地质破碎的山地区集雨水窖、蓄水池宜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松

5. 3. 1. 2工程设计

5. 3. 2 水源工程

5. 3. 2. 1基本要求

灌溉水源应优先考虑使用集蓄雨水的地表水与大口井的浅层渗透水

5. 3. 1. 2 工程设计

DB1302/T 5162020

5.3.1.2.1灌溉大口并由并口、并筒和进水部分组成,内径1.5m~12m,并深4m~15m,并壁竖 面为直角梯形,厚度依据井深、井径而定,井口部位为0.4m~1.5m,井底部位为0.8m2.5m, 采用砌石结构,透水层为干砌石砌筑,非透水层根据土体松实程度和抗剪切能力采用浆砌石或干砌石砌 筑。井壁顶用C30砼压顶,厚度8cm~15cm。井壁外侧填充滤料,滤料宜选用磨圆度优良的硅质砂、 砾石等材质填充。 5.3.1.2.2雨水集蓄工程设计按SL267的规定执行。 5.3.1.2.3以水库、坑塘等地表水为水源的取水引水工程设计按GB50288的规定执行。 5.3.1.2.4以地下水为水源的机井工程设计按GB/T50625的规定执行,

5.3.3.1基本要求

水蚀经济林区灌溉以喷灌、微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方式为主,

5. 3. 3. 2 工程设计

5.3.3.2.1节水灌溉设计按GB/T50363的规定执行。 5.3.3.2.2喷灌工程设计按GB/T50085的规定执行。 5.3.3.2.3微灌、滴灌工程设计按GB/T50485的规定执行。

5.3.3.2.1节水灌溉设计按GB/T50363的规定执行。

应满足小流域综合治理的交通要求,并与村级道路、农业生产道路及生态林防火隔离带结合

域综合治理的交通要求,并与村级道路、农业生产道路及生态林防火隔离带结合修筑。

5. 4. 2工程设计

5.4.2.2应采用土质、碎石、混凝土等路面,道路两侧宜种植护路林、草。 5.4.2.3应因地制宜,最大限度利用现有道路,尽量减少占地面积。根据现有道路宽度设计路基宽度, 一般为2.5m~4m,路面向内侧采用3°~5°反坡修建。路面比降不超过15%。遇坡度超过15%的路 面,采用“S"型盘绕而上,减小路面最大比降。在转弯段及通视段相隔适宜长度设错车台。 5.4.2.4应设置排水沟、涵洞等排水设施,平缓路段道路中间比道路两侧略高时,应在两侧设排水沟; 在坡面有来水的路段道路外侧比内侧略高时,应在内侧设排水沟。排水沟应进行衬砌防护,并与坡面截 排水工程相结合。排水设施断面尺寸按能够安全排走道路本身及周边汇水面积的十年一遇6h最大降雨 量设计。

DB1302/T 5162020

坡面治理工程施工质量要求按GB/T16453.2的规定执行。

6. 1. 1. 1 树盘

按设计的株行距挖穴,先将表土刮向两侧,然后把心土刨向下方,围成圆形土,要踏实,干容 重1.4t/m3~1.5t/m²,再将表土回填覆盖穴内,保证穴内松土厚度约0.4m,穴底呈倒坡形。

6. 1. 1. 2 水平阶

可以采用人工或机械与人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先在坡面上等高线画出水平线,沿水平线由上向 下里切外垫,修成台阶。阶面要外高内低,修筑时注意保留表土。修好后把苗木栽植于阶边0.3m~0.5 m处。

6. 1. 1. 3水平埋

一般采用人工进行,先用石灰沿等高线撤线再用人工里切外垫修筑成设计尺寸的水平土(石、砖) 更,

6. 1. 1. 4围山转

应首先用水准仪沿等高线测出每道围山转的开挖基线,撒石灰线标记:其次是按石灰线开挖深宽各 米的水平沟,表土放在坡上面,心土筑;第三是在上沿取土回填水平沟,将表土及杂草回填沟底, 生主土用于筑块及回填沟的表层,使其与平台等高;第四是在上方取主将由面修整成宽2m,并具有3。 5°的反坡田,田面每隔10m设置田埋,水平沟外沿修筑成设计尺寸的士埋

6. 1. 1. 5 石坎

干砌石石坎采用人工垒砌,沿着土坎下缘开挖基础,均匀逐层向上砌筑,四周都要压紧,错开垂 要求石坎砌筑所用石料大小要均匀,一般在0.2m~0.3m。

水土保持功能型经济林造林以植苗造林为主。植苗裁植每坑裁植1株,栽在外沿内侧,踩实并填 边缝隙。经济林苗木栽植时应将苗木扶直、栽正,根系应舒展,埋深保证在土壤压实后的高度超 根迹原土印5cm为宜,填土先填表土湿土、后填生土干土,分层踏实,以利保,栽后浇水。 林应在苗木萌动前7d~10d进行,秋季造林应在苗木停止生长后和土地封冻前进行。

6.1.3.1等高植物篱

6.1.3.1.1裁植

我植时避开强风、十热和冻大气,运输过程 间隔时间不宜过长;栽植时根系 向下,避免成“U"形或打卷:植株定植后, 要踩实坑内虚土,避免造成根系登空现象

6. 1. 3. 1. 2修剪

DB1302/T 5162020

植物离的修剪方式分轻剪、重剪、刘割和混合管理,修剪时需要考虑植物离与周边农由的关系,以 及修剪对植物篱的影响。控制植物篱适当的生长高度,避免植物篱与周边农作物争光、争水、争肥。修 剪周期的确定需要考虑不同植物的生长特点及功能需求。等高植物篱一般在前一年秋冬整地,第二年春 季栽植,也可在春季栽植植物篱前整地。

6. 1. 3. 2林区生草

林区可播种一种牧草,也可采用禾本科草与豆科草2:1或1:1混播。播种量应在正常播种量 增加三分之一,保证植物出苗均匀,覆盖程度高,林区生草应在春季进行,秸秆覆盖在雨季来临

6. 1. 3. 3秸秆覆盖

秸秆切碎后均匀覆盖于树盘、树行或林区地表,也可刘割林区生长草类,均匀覆盖于林区株行 地表,覆盖物厚度不宜低于0.1m。

K工程施工要求按GB/T16453.4和SL267的规

6.3蓄水、灌溉水源及配套工程

6. 3. 1蓄水工程

水蚀经济林区集雨水窖、蓄水池等小型 劳混凝主现浇施工工艺为主、其他工艺相并存 的施工方式,钢筋混凝土现浇小型蓄水工程施 工步骤分为定线、基础开挖、混凝土浇筑窖(池)体窖(池) 壁、砂浆抹面防渗,其施工要求按GB/T 1和SL267的规定执行

6. 3.2 水源工程

6.3.2.1雨水集蓄工程施工要求按SL267的规定执行。 6.3.2.2以水库、坑塘等地表水为水源的取水引水工程施工要求按GB50288的规定执行。 6.3.2.3以地下水为水源的机井工程施工要求按GB/T50625的规定执行。 6.3.2.4大口井施工按以下步骤进行:

DB1302/T516—20206.4.1施工步骤包括测量放线、施工准备、路基清理、土方开挖、路基回填、路基整形压实、碎石铺筑、混凝土浇筑摊铺、路面整形压实、路面养护。6.4.2田间作业路结合生产运输、区域治理统筹兼顾,以半挖半填形式开挖回填压实。妥善处理好弃土弃渣的堆放拦挡,保护好周边原有地貌、植被,防止产生新的水土流失6.4.3混凝土路面施工时,采用钢模板支模,边摊铺混凝土边振捣,并辅以人工找平,浇筑时并留有伸缩缝,浇筑完毕后,应及时养护。7管护7.1坡面治理7.1.1整地7.1.1.1树盘每年雨季过后要结合果树管理对树盘进行修整,对土进行加高,夯实,以保证其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7.1.1.2水平阶水平阶整地的阶面与坡面交接处,如有泥沙淤积,应将淤泥均匀摊铺在水平阶面上。7.1.1.3水平每年雨季过后及秋季采收果实后,结合果树管理对水平进行修整,对土进行加高,夯实,以便于保持水土。7.1.1.4围山转结合秋冬季果树管理,对围山转进行平睦面,长田,始终保持田面具有3°~5°的反坡。7.1.1.5干砌石石坎每年检查是否有脱落石块,及时修整,保持石坎完整,7.1.2造林水土保持功能型经济林造林管理按GB/T16453.2的规定执行。信息服7.1.3生物防护7.1.3.1等高植物篱定期检查植物篱生长情况,适时进行修剪、补植,幼龄期注意锄草松土。成林后,每隔2~3年平茬一次,平茬后枝叶可覆盖于经济林林下。台7.1.3.2林区生草林区生草按GB/T16453.2的规定执行。7.1.3.3秸秆覆盖及时检查补充确保覆盖物厚度不低于0.1m。7.2截排水工程8

DB1302/T 5162020

每1~3年对截排水工程进行一次清淤,遇到淤积严重的年份,应增加清淤次数。

7.3蓄水、灌溉水源及配套工程

7. 3. 1蓄水工程

每1~3年对蓄水工程进行一次清淤,遇到淤积严重的年份,应增加清淤次数。

7.3.2.1雨水集蓄工程管护参照SL267的规定执行。

7.3.2.1雨水集畜工程管护参照SL267的规定执行。 7.3.2.2以水库、坑塘等地表水为水源的取水引水工程管护参照GB50288的规定执行。 7.3.2.3以地下水为水源的机井工程管护参照GB/T50625的规定执行。 7.3.2.4大口井管护要定期清淤并作好安全隐患的排查。

年对灌溉管道进行加压测试一次,对漏水管道及

对田间作业路日常养护、汛前检查TCAMDI 025-2019 定制式医疗器械力学等效模型团体标准,汛后或暴雨过后应及时对水毁路段进行整修。对道路表面冲刷 细沟进行填补整平,对路面淤积进行平铺整理,维持路面平整,

DB1302/T 5162020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水蚀经济林主要水土保持功能型经济造林树种、造林密度、栽植部位

表A.1给出了水蚀经济林主要水土保持功能型经济造林树种、造林密度、栽植部位

经济林区主要水土保持功能型经济林造林树种、

GB 1903.12-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 L-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1]GB51018水土保持工程设计规范 2] GB/T15776造林技术规程 3] LY/T1607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造林作业设计规程 4 SL665北方土石山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标准 5 DB13/T157“围山转”及配套工程建设技术规范 6 DB13/T2895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规范 7 DB61/T948水土保持经济林营造技术技术规范 81 DB13/T2018一2014农村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要求 9 DB13/T2489—2020梨种植气象服务规范

DB1302/T 5162020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