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G_T F50-201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pdf

JTG_T F50-201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9.8 M
标准类别:其他标准
资源ID:246097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JTG_T F50-201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pdf

结构物冷却面积(m)与结构体积(m)的比值。

2.0.8移动模架逐跨现浇法

采用可在桥墩上纵向移动的支架及模板,在其上逐跨现浇梁体混 立力的施工方法。

在以桥墩为中心的顺桥向两侧GB/T 14514-2013 气动管接头试验方法,采用专用设备对称平衡地逐段向跨中浇筑混凝土梁 本,并逐段施加预应力的施工方法

0.10 挂篮 movable suspended s

悬臂法浇筑混凝土梁体时,用于承受梁体自重及施工荷载,能逐段向前移动、经特殊 设计的主要工艺设备。主要组成部分有承重系统、提升系统、锚固系统、行走系统、模板与 支架系统。

因设计要求或施工需要分次浇筑,而在先、后浇筑的混凝土之间形成的

2.0.12悬臂拼装法balance cantilever erection method

主以桥墩为中心的顺桥向两侧,采用专用设备对称平衡地逐段向跨中 制块件,并逐段施加预应力的施工方法

2.0.13预制节段逐跨拼装法

将预制好的梁体混凝土块件利用专用设备逐跨进行拼装,并逐路 方法。

用于支承模板或其他施工荷载的临时结构。

2.0.15托架(牛腿)corbel

桥梁某些悬臂部位施工时,利用预埋件与钢构件拼制联结而成的支

2.0.16顶推施工法 incremental launching method

2.0.16顶推施工法

2.0.16顶推施工法 incremental launching method

主桥头逐段浇筑或拼装,在梁前端安装导梁,采用干斤顶等设备纵向 梁体通过各墩顶的临时滑动支座就位的施工方法

2.0.17预拱度camber

为抵消梁、拱、桁架等结构在荷载作用下产生的位移(挠度),在施工或制造时所预旨 的与位移方向相反的校正量。

施工阶段施加在结构或构件上的临时荷载,包括施工机具设备、模板和其他材料、人 、风力、拱桥单向推力等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

为保证永久结构或临时结构在施工过程中的稳定而进行专门设计的包括风缆及其际 寓设施的临时装置

2.0.20缆索吊装法erection with cableway method

2.0.21转体施工法

利用地形地貌预制两个半孔桥跨结构,在桥墩或桥台上旋转就位跨中合龙的施工 方法。

2.0.22试拼装testassembling

主安装施工前为检验预制构件是否满足安装质量要求而进行的拼装

为悬索桥上部结构施工需要而架设的,一般由缆索支承的空中施工通

种将单根钢丝在锚体之间往返编织而形成悬索桥主缆的架设方法。

2.0.25预制平行钢丝索股法

以多根平行钢丝预制成索股,并将其从一端锚体向另一端锚体牵引就位锚固而形成 悬索桥主缆的架设方法

到用千斤顶等设备将预制的箱形或圆管形构造物逐渐顶人路基,以 函洞的施工方法,

3.1.1桥涵工程施工前应熟悉设计文件、领会设计意图,且宜由 交底。

.2应在对工程进行全面施工调查和现场核对后,根据设计要求、合 等,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3.1.3对技术条件复杂的工程,应进行多方案比选,编制安全可靠、技术可行、经济合 理的专项施工技术方案和专项安全技术方案。

3.1.3对技术条件复杂的工程,应进行多方案比选,编制安全可靠、技术可行、经济合

3.1.4施工前应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明确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禾

3.1.4施工前应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明确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和 贡量责任;同时应建立质量管理机构、质量检测体系及流程,制定质量管理制度,提出质量 保证措施,对工程的施工实施质量控制

施工前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落实安全责任,提出安全技术 能存在的各种潜在风险应进行分析、评估,提出防范对策,制订必要 ,使施工的全过程能安全地进行。

.6施工前应建立健全环保管理体系,制订保护环境、节能减排和文 减少工程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

3.1.7应根据工程的规模和有关规定,建立工地试验室。工地试验室配备的试验人员 和试验仪器应满足工程施工的需要,且试验仪器应通过国家法定计量机构的检验标定。 3.1.8施工人员的配备应满足工程施工的需要,并应在进场时对其进行岗前培训和技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

京材料进场时,应按本规范的有关规定进行相应的质量检测和试验工作;进场后,应根据 不同的品种、规格及用途分别妥善存放,对容易受潮、锈蚀的材料应有防雨、防潮或防锈的 措施。

3.1.10应结合工程的规模、工期、地形特点等情况合理布置施工场地,所设置的各和 奋时设施应满足工程施工的需要及安全施工的要求,开工前应完成现场的“四通一平 工作。

3.1.11应根据工程施工的需要,配备足够的机械设备和生产工具,且应在施工前对施 工机具进行安装调试

对拟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工程项目,应提前做好订 主,保证工程施工能顺利进行。

论证等工作,保证工程施工能顺利进行。

3.1.13J 施工前应根据工程的特点,制定现场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贯彻执行。

3.2.1桥涵工程施工前应根据其结构形式、跨径及精度要求等编制施工测量方案,选 定控制测量等级,确定测量方法

3.2.2施工前应由勘测设计单位对控制性桩点进行现场交桩,并应在复测原控制网的 基础上,根据施工需要适当加密、优化,建立施工测量控制网

3.2.3对测量控制点,应编号绘于施工总平面图上,并应采取有效措施妥要善保护。施 过程中,应对控制网(点)进行不定期的检测和定期复测,定期复测周期不应超过6个 ,当发现控制点的稳定性有问题时,应立即进行局部或全面复测

3.2.4桥涵工程施工的平面控制测量应符

规定。对特大跨径及特殊结构桥梁,应根据其施工允许误差,确定控

3大桥、特大桥以及特殊结构桥梁的平面控制测量坐标系,其投影长度变形值不应 大于10mm/km,投影分带位置不得选在桥址处。 4当采用独立坐标系、抵偿坐标系时,应确认与国家坐标系的转换关系。 5在布设平面控制点时,四等及以上平面控制网中相邻点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 500m;一级平面控制网中相邻点之间的距离在平原、微丘区不得小于200m,重丘、山岭区 不得小于100m;最大距离不应大于平均边长的2倍。特大桥及特殊结构桥梁的每一端应 至少埋设2个平面控制点

3.2.5桥涵工程施工的高程控制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3.2.5桥涵工程施工的高程控制测

3.2.5桥涵工程施工的高程控制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同一工程项目应采用同一高程系统,并应与相邻工程项目的高程系统相衔接。桥 水准上音租洲具质上版继炫生音租测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

5施工水准网中的各水准点,对于大桥和特天桥应构成连续水准环。大桥和特天桥 的每端应至少设置2个水准点,作为水准网的控制点。

3.2.6对与相邻工程项目接合处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应在施工前进行联测,发现问题 应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3.2.7宽阔水域和海上桥梁工程的施工测量宜采用GPS测量,且宜在水域和海上建 立专门的测量平台。

加密网和二级加密网4个等级,首级和首级加密网宜由勘测设计单位布设,一级和二级加 密网宜由施工单位布设。一级和二级加密网的布设和使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1加密网应采用与全桥统一的坐标系统,且宜由三角形或大地四边形组成,并应 次完成网形设计、施测与平差。加密网应保证至少与最近的2个高级网点为起算点进行 联测,任一加密网点应至少与另外2个控制点通视。加密网应按一级GPS测量精度施 测,其精度应保证最弱相邻点点位中误差小于±10mm。 2控制网点应安全、稳定,在使用过程中应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测,当对控制点的稳 定性有怀疑时,应立即进行局部或全面复测。加密网两次复测的间隔时间不应超过3 个月。 3宜每隔1.5km左右选择一个桥墩先行施工其基础,并应在该基础上设立稳固可 靠且带有强制对中观测装置的测量控制点,作为桥梁其他墩台施工放样的基准点。 3.2.9宽阔水域和海上桥梁工程的高程控制网应采用全桥统一的高程基准。对首级

3.2.9宽阔水域和海上桥梁工程的高程控制网应采用全桥统一的高程基准。对首级 网点、首级加密网点和全桥高程贯通测量,应采用不低于国家二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进行联 测;对一级和二级加密网点,应采用不低于国家三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进行联测。先行施工 桥墩的高程控制宜采用GPS测量,其间的其他桥墩、桥塔及上部结构可根据跨海贯通测 量的成果,采用常规的高程测量方法进行测量。采用GPS高程测量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直选用与桥位区天地水准面较密合的重力场模型,根据高程联测结果,采用曲面 拟合法,求取先行施工桥墩或海中暂时无法进行水准测量的GPS测量点的高程异常值和 正常高。当跨海水准贯通测量完成后,应根据贯通测量成果对正在施工桥墩的GPS高程 值进行修正。 2采用拟合法求得的GPS测量点的正常高,在其精度情况得到确认后可代替三等

以下精度的水准测量或三角高程测量。

以下精度的水准测量或三角高程

3.2.10采用GPS实时动态测量系统(RTK)进行宽阔水域、海上桥梁工程的定测和方

3.2.10采用GPS实时动态测量系统(RTK)进行宽阔水域、海上桥梁工程的定测和施 样测量时其准站的设署及测最方注宣合所田产品的相应技术规定测最精度应满

采用GPS实时动态测量系统(RTK)进行宽阔水域、海上桥梁工程的 量时,基准站的设置及测量方法宜符合所用产品的相应技术规定,测量 的要求,

桥涵工程施工放样测量时,应对桥涵各墩台的控制性里程桩号、基 据进行复核计算,确认无误后再施测。

3.2.12施工放样测量需设置临时控制点时,其精度应符合相应等级的精度要求,并应

3.2.12施工放样测量需设置临时控制点时,其精度应符合相应等级的精度要求,并应 相邻控制点闭合。

3.2.13特大桥以及特殊结构的桥梁,在施工过程中宜对主要墩、台(或索塔、锚锭)的

3.2.13特大桥以及特殊结构的桥梁,在施工过程中宜对主要墩、台(或索塔、锚旋)的 降变形、倾斜度等进行监测

.15桥涵工程的施工测量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 则规范》(JTGC1O)的规定。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

4.1.1桥涵工程中采用的普通钢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 分: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 1499.2)、《钢筋混凝土用余热处理钢筋》(GB13014)、《冷轧带肋钢筋》(GB13788)的规 定;环氧树脂涂层钢筋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环氧树脂涂层钢筋》(JG3042)的规定;其他 特殊钢筋应符合其相应产品标准的规定

4.1.2钢筋应具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和试验报告单,进场时除应检查其外观和标志外 应按不同的钢种、等级、牌号、规格及生产厂家分批抽取试样进行力学性能检验,检验试 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钢筋经进场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4.1.3钢筋分批检验时,可由同

的质量不宜大于60t,超过60t的部分,每增加40t(或不足40t的余数)应增加一个拉伸和 个弯曲试验试样;钢筋的进场检验亦可由同一牌号、同一治炼方法、同一浇注方法的不 同炉罐号组成混合批进行,但各炉罐号的含碳量之差应不大于0.02%,含锰量之差应不 大于0.15%

4.1.4钢筋在运输过程中应避免锈蚀、污染或被压弯;在工地存放时,应按不同品种 见格,分批分别堆置整齐,不得混杂,并应设立识别标志,存放的时间不宜超过6个月。存 场地应有防、排水设施,且钢筋不得直接置于地面,应垫高或堆置在台座上,顶部应采用 合适的材料予以覆盖,防止水浸和雨淋

沟件中的预留钢筋的外露部分,当外露时间较长且环境湿度较大时,宜采取包裹、涂刷防 锈材料或其他有效方式,进行临时性防护。

4.1.7预制构件的吊环,必须采用未经冷拉的热轧光圆钢筋制作 立应力应不大于50MPa。

4.2.1钢筋的表面应洁净、无损伤,使用前应将表面的油渍、漆皮、鳞锈等清除干净,带 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的钢筋不得使用;当除锈后钢筋表面有严重的麻坑、斑点,已伤蚀截 时,应降级使用或剔除不用

4.2.2钢筋应平直、无局部弯折,成盘的钢筋和弯曲的钢筋均应调直。采用冷拉方法

4.2.2钢筋应平直无局部弯折,成盘的钢筋和弯曲的钢筋均应调直。采用冷拉方法

.2钢筋应平直、无局部弯折,成盘的钢筋和弯曲的钢筋均应调直。 网筋时,HPB235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2%;HRB335级、HRB400 宜大王1%

.3钢筋的形状、尺寸应按照设计的规定进行加工。加工后的钢筋 钢筋截面的伤痕。

削弱钢筋截面的伤痕。

表4.2.4受力主钢筋制作和末端弯钩开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续上表弯曲弯曲公称直径d平直段形状图钢筋种类弯曲直径D部位角度(mm)长度中间≤90°各种钢筋≥20d弯折注:采用环氧树脂涂层钢筋时,除应满足表内规定外,当钢筋直径d≤20mm时,弯钩内直径D不应小于4d;当d>20mm时,弯钩内直径D不应小于6d;直线段长度不应小于5d。4.2.5箍筋的末端应做弯钩,弯钩的形状应符合设计规定。弯钩的弯曲直径应大于被箍受力主钢筋的直径,且HPB235级钢筋应不小于箍筋直径的2.5倍,HRB335级钢筋应不小于箍筋直径的4倍。弯钩平直部分的长度,一般结构应不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有抗震要求的结构,应不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设计对弯钩的形状未规定时,可按图4.2.5a)、b)加工;有抗震要求的结构,应按图4.2.5c)加工。na)90°/1800b)90°/900c)135°/135图4.2.5箍筋弯钩形式图4.2.6钢筋加工的质量应符合表4.2.6的规定。表4.2.6钢筋加工的质量标准项目允许偏差(mm)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加工后的全长± 10弯起钢筋各部分尺寸± 20箍筋、螺旋筋各部分尺寸±54.3钢筋的连接4.3.14钢筋的连接宜采用焊接接头或机械连接接头。绑扎接头仅当钢筋构造复杂施工困难时方可采用,绑扎接头的钢筋直径不宜大于28mm,对轴心受压和偏心受压构件中的受压钢筋可不大于32mm:轴心受拉和小偏心受拉构件不应采用绑扎接头。4.3.2受力钢筋的连接接头应设置在内力较小处,并应错开布置。对焊接接头和机械连接接头,在接头长度区段内,同一根钢筋不得有两个接头;对绑扎接头,两接头间的距离12

小于1.3倍搭接长度。配置在接头长度区段内的受力钢筋,其接头的 面积的百分率,应符合表4.3.2的规定,

长度区段内受力钢筋接头面积的最大

注:1.焊接接头长度区段内是指35d(d为钢筋直径)长度范围内,但不得小于500mm,绑扎接头长度区段是指1.3 倍搭接长度。 2.在同一根钢筋上宜少设接头。 3.装配式构件连接处的受力钢筋焊接接头可不受此限制。 4.绑扎接头中钢筋的横向净距不应小于钢筋直径且不应小于25mm。

注:1.焊接接头长度区段内是指35d(d为钢筋直径)长度范围内,但不得小于500mm,绑扎接头长度区段是指1.3 倍搭接长度。 2.在同一根钢筋上宜少设接头 3.装配式构件连接处的受力钢筋焊接接头可不受此限制。 4.绑扎接头中钢筋的横向净距不应小干钢筋直径且不应小于25mm

1钢筋的焊接接头宜采用闪光对焊,或采用电弧焊、电渣压力焊或气压焊,但电渣压 力焊仅可用于竖向钢筋的连接,不得用作水平钢筋和斜筋的连接。钢筋焊接的接头形式 焊接方法和焊接材料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的规定,质量 验收标准按本规范附录A1执行。 2每批钢筋焊接前,应先选定焊接工艺和焊接参数,按实际条件进行试焊,并检验接 头外观质量及规定的力学性能,试焊质量经检验合格后方可正式施焊。焊接时,对施焊场 地应有适当的防风、雨、雪、严寒的设施。 3电弧焊宜采用双面焊缝,仅在双面焊无法施焊时,方可采用单面焊缝。采用搭接 电弧焊时,两钢筋搭接端部应预先折向一侧,两接合钢筋的轴线应保持一致;采用帮条电 弧焊时,帮条应采用与主筋相同的钢筋,其总截面面积不应小于被焊接钢筋的截面面积 电弧焊接头的焊缝长度,对双面焊缝不应小于5d,单面焊缝不应小于10d(d为钢筋直 径)。电弧焊接与钢筋弯曲处的距离不应小于10d,且不宜位于构件的最大弯矩处。

4.3.4钢筋的机械连接宜采用镦粗直螺纹、滚轧直螺纹或套筒挤

螺纹和滚轧直螺纹连接接头适用于直径大于或等于25mm的HRB335、HRB400级热轧带 历钢筋;套筒挤压连接接头适用于直径16~40mm的HRB335、HRB400级热轧带肋钢筋 各类接头的性能均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的规定,并 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的等级应选用I级或Ⅱ级,接头的性能指标应符合本规范附录 A2的规定。 2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的材料、制作、安装施工及质量检验和验收,应符合现行行业 准《粗直螺纹钢筋接头》(JG171)、《滚轧直螺纹钢筋连接接头》(JG163)或《钢筋机械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

连接技术规程》(JGJ107)的规定。 3钢筋机械连接件的最小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受力主筋混凝土保护层厚 度的规定,且不得小于20mm;连接件之间或连接件与钢筋之间的横向净距不宜小 于25mm 4对受力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的位置要求,应符合本章第4.3.2条焊接接头的规定。 5连接套筒、锁母、丝头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应采取防护措施,防止雨淋、沾污和 损伤。

4.3.5钢筋机械接头在施工现场的检验与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技术提供单位应向使用单位提交有效的型式检验报告。 2钢筋连接工程开始前及施工过程中,应对第一批进场钢筋进行接头工艺试验。进 行工艺试验时,每种规格钢筋的接头试件不应少于3个,3个接头试件的抗拉强度和残余 变形均应满足本规范附录A2的要求。 3现场检验应进行外观质量检查和单向拉伸强度试验。 4接头的现场检验应按验收批进行。同一施工条件下采用同一批材料的同等级、同 形式、同规格接头,以500个为一个验收批进行检验与验收,不足500个时亦作为一个验 收批。 5对接头的每一个验收批,应在工程结构中随机截取3个试件做抗拉强度试验,当 3个接头试件的抗拉强度符合相应等级要求时,该验收批评为合格。如有1个试件的抗 拉强度不合格,应再取6个试件进行复检,复检中如仍有一个试件试验结果不合格,则该 验收批评为不合格。 6在现场连续检验10个验收批,其全部试件抗拉强度试验一次抽样均合格时,验收 批接头数量可扩大1倍。

1对墩粗直螺纹连接接头,套筒每端不宜有一扣以上的完整螺纹外露,加长丝头型 铲口型及加锁母型接头的外露螺纹不受此限制,但应有明显标记。 2对滚轧直螺纹连接接头,标准型接头连接套筒外应有有效螺纹外露,正反丝扣型 妾头套筒单边外露有效螺纹不得超过2倍螺距,其他连接形式应符合产品设计要求。 3对套筒挤压接头,挤压后套筒长度应为原套筒长度的1.10~1.15倍,压痕道数应 符合型式检验确定的道数。

4.3.7钢筋的绑扎接头应符合下列规定:

4.3.7钢筋的绑扎接头应符合下死

1绑扎接头的末未端距钢筋弯折处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接头不宜位于 构件的最大弯矩处 2受拉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符合表4.3.7的规定;受压钢筋绑扎接头的搭 接长度,应取受拉钢筋绑扎接头搭接长度的0.7倍。

表4.3.7受拉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

:1.当带肋钢筋直径d大于25mm时,其受拉钢筋的搭接长度应按表中值增加5d采用;当带月 等于25mm时,其受拉钢筋的搭接长度按表中值减少5d采用。 2.当混凝土在凝固过程中受力钢筋易受扰动时,其搭接长度应增加5d 3.在任何情况下,纵向受拉钢筋的搭接长度均不应小于300mm,受压钢筋的搭接长度均不尽 4.环氧树脂涂层钢筋的绑扎接头搭接长度,受拉钢筋按表值的1.5倍采用。 5.两根不同直径的钢筋的搭持 的钢箭直径计算

等于25mm时,其受拉钢筋的搭接长度按表中值减少5d采用。 2.当混凝土在凝固过程中受力钢筋易受扰动时,其搭接长度应增加5d。 3.在任何情况下,纵向受拉钢筋的搭接长度均不应小于300mm,受压钢筋的搭接长度均不应小于200mm 4.环氧树脂涂层钢筋的绑扎接头搭接长度,受拉钢筋按表值的1.5倍采用。 5.两根不同直径的钢筋的搭接长度,以较细的钢筋直径计算。 3受拉区内HPB235钢筋绑扎接头的末端应做弯钩;HRB335、HRB400、RRB400钢 筋的绑扎接头末端可不做弯钩:直径不大于12mm的受压HPB235钢筋的末端可不做弯 钩,但搭接长度应不小于钢筋直径的30倍。钢筋搭接处,应在其中心和两端用铁丝扎牢

4.4钢筋的绑扎与安装

4.4.1安装钢筋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钢筋的级别、直径、根数、间距等应符合设计的规定。 2对多层多排钢筋,宜根据安装需要在其间隔处设立一定数量的架立钢筋或短钢 伤,但架立钢筋或短钢筋的端头不得伸入混凝土保护层内。 3当钢筋过密影响到混凝土浇筑质量时,应及时与设计人员协商解决

4.2钢筋的绑扎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钢筋的交叉点宜采用直径0.7~2.0mm的铁丝扎牢,必要时可采用点焊焊牢。绑 乳宜采取逐点改变绕丝方向的8字形方式交错扎结,对直径25mm及以上的钢筋,宜采取 双对角线的十字形方式扎结。 2结构或构件拐角处的钢筋交叉点应全部绑扎;中间平直部分的交叉点可交错绑 扎,但绑扎的交叉点宜占全部交叉点的40%以上。 3钢筋绑扎时,除设计有特殊规定者外,箍筋应与主筋垂直。 绑扎钢筋的铁丝丝头不应进入混凝土保护层内

4.4.3钢筋与模板之间应设置垫块,垫

4.4.3钢筋与模板之间应设置垫块,垫块的制作、设置和固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混凝土垫块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密实性;采用其他材料制作垫块时,除应满足使 用强度的要求外,其材料中不应含有对混凝土产生不利影响的成分。垫块的制作厚度不 应出现负误差,正误差应不大于1mm。 2 用于重要工程或有防腐蚀要求的混凝土结构或构件中的垫块,宜采用专门制作的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

定型产品,且该类产品的质量同样应符合第1款的规定。 3垫块应相互错开、分散设置在钢筋与模板之间,但不应横贯混凝土保护层的全部 载面进行设置。垫块在结构或构件侧面和底面所布设的数量应不少于3个/m,重要音 位宜适当加密。 4垫块应与钢筋绑扎牢固,且其绑丝的丝头不应进入混凝土保护层内。 5混凝土浇筑前,应对垫块的位置、数量和紧固程度进行检查,不符合要求时应及时 处理,应保证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满足设计要求和本规范的规定

4.4.4钢筋骨架的焊接拼装应在坚固的工作台上进行,操作时应

1拼装前应按设计图纸放大样,放样时应考虑焊接变形的预留拱度。拼装时,在需 要焊接的位置宜采用楔形卡卡紧,防止焊接时局部变形 2骨架焊接时,不同直径钢筋的中心线应在同一平面上,较小直径的钢筋在焊接时 下面宜垫以厚度适当的钢板。施焊顺序宜由中到边对称地向两端进行,先焊骨架下部,后 悍骨架上部。相邻的焊缝应采用分区对称跳焊,不得顺方向一次焊成。 3钢筋骨架拼装的允许偏差不得超过表4.4.4的规定

表4.4.4钢筋焊接骨架质量标准

4.4.5钢筋网的焊点应符合设计规定,当设计未规定时,应按下列要求进行焊接: 1在焊接钢筋网的受力钢筋为HPB235或冷拉HPB235钢筋的情况下,当焊接钢筋 网只有一个方向为受力钢筋时,网两端边缘的两根锚固横向钢筋与受力钢筋的全部交叉 点必须焊接;当焊接钢筋网的两个方向均为受力钢筋时,则沿网四周边缘的两根钢筋的全 部交叉点均应焊接;其余的交叉点可焊接或绑扎一半,或根据运输和安装条件决定 2当焊接钢筋网的受力钢筋为冷拔低碳钢丝,而另一方向的钢筋间距小于100mm 时,除网两端边缘的两根钢筋的全部交叉点必须焊接外,中间部分的焊点距离可增大 至250mm。 3焊接钢筋网的允许偏差不得超过表4.4.5的规定

表4.4.5焊接钢筋网质量标准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

5.1.1模板宜采用钢材、胶合板或其他适宜的材料制作;支架宜采用钢材或常备式定 型钢构件等材料制作。钢材的性能和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 700)的规定:胶合板的性能和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模板用胶合板》(GB/T 7656)或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模板用竹材胶合板》(LY/T1574)的规定;其他材料应符 合其相应国家或行业标准的规定GTCC 008-2020 机车司机控制器-铁路专用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检验实施细则,常备式定型钢构件应符合该产品相应的技术规定

5.1.2模板和支架应符合下列规

1模板和支架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应能承受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各 种荷载。 2模板、支架的构造应简单、合理,结构受力应明确,安装、拆除应方便。 3模板应能与混凝土结构或构件的特征、施工条件和浇筑方法相适应,应保证结构 物各部位形状尺寸和相互位置的准确。 4模板的板面应平整,接缝处应严密且不漏浆;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涂刷隔离 剂,但不得采用废机油等油料,且不得污染钢筋及混凝土的施工缝。 5支架应稳定、坚固,应能抵抗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振动和偶然撞击。 5.1.3模板和支架均应进行施工图设计,经批准后方可用于施工。施工图设计应包括 下列内容: 1工程概况和工程结构简图: 2 结构设计的依据和设计计算书; 3总装图和细部构造图; 4 制作、安装的质量及精度要求; 5 安装、拆除时的安全技术措施及注意事项; 6 材料的性能质量要求及材料数量表; 7 设计说明书和使用说明书。

5.1.4在模板上设置的吊环,严禁采用冷加工钢筋制作,且吊环的

GB/T 39663-2021 检验检测机构诚信报告编制规范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

5.2.1模板、支架的设计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荷载情况、地基土 科性能等条件进行。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