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9-1-2013天津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pdf

DB29-1-2013天津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2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245225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DB29-1-2013天津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pdf

1室内计算温度应取18℃,楼梯间和封闭外走廊等不采暖公共空间及不采暖封闭阳台取 12℃; 2换气次数应取0.5次/h。

表3.0.2建筑采暖期计算用气象参数

4.1.1建筑群的总体布置宜通过模拟程序计算确定室外风坏境的相关指标。单体建筑的平、 立面设计应充分利用冬季日照和夏季自然通风,外门窗宜避开冬季主导风向。 4.1.2建筑的主体朝向宜朝南。建筑物不应设有三面外墙的采暖房间。 4.1.3建筑的体形系数不应大于表4.1.3规定的限值。当体形系数大于表4.1.3规定的限值 时QJ 1330-1987 量规用手柄,必须按照本标准第4.5节的要求进行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权衡判断

表4.1.3居住建筑的体形系数限值

4.1.4建筑的南向窗墙面积比不应小于0.3且不应大于0.7。建筑的东、西、北向窗墙面积 比不应大于本标准表4.1.4限值的规定,且不应大于表4.1.4规定的最大值。当大于规定的 限值时,必须按照本标准第4.5节的要求进行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权衡判断。

4.1.4居住建筑的窗墙面积比限值及最大值

2计算阳台开间处的窗墙面积比,按阳台与直接连通房间之间的隔墙和门窗(洞口)计算。 3计算角窗的窗墙面积比,分别按角窗所在的不同朝向计算,各朝向洞口水平尺寸取一边洞口内侧至轴线的距离。 4表中的“北”代表从北偏东小于60°至北偏西小于60°的范围;“东、西”代表从东或西偏北小于等于30°至偏南小于 60°的范围;“南”代表从南偏东小于等于30°至偏西小于等于30°的范围。

5住宅建筑的层高大于3.0m时应按照本标准4.5节的要求进行围护结构热工性能

4.1.6楼梯间、外廊与室外连接的开口处应设置门窗,其外墙和门窗的热工性能参数应符合 本标准第4.2.1条和第4.2.2条的规定。 4.1.7围护结构保温做法应选用与其配套的材料和系统技术。 4.1.8围护结构所采用的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建筑防火构造设计等,应符合国家和天津市 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4.2.1建筑围护结构热工设计应符合下死

2当变形缝内沿缝两端水平方向的填充深度不小于300mm,沿缝建筑高度方向满填低密度保温材料,并采 措施时,可认为达到限值要求。

措施时,可认为达到限值要

按照本标准第4.5节的要求进行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权衡判断。

4.2.3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参数计算应符合下列起

式中:SCc 外窗的遮阳系数; SCB 一 玻璃的遮阳系数,可按附录C选取; Fk/F一一 窗框面积比,PVC塑钢窗或木窗窗框面积比取0.30,金属窗窗 0.20

4.2.4建筑门窗的气密性等级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

1外窗气密性等级不应低于7级:

2分户门气密性等级不应低于4级。

4.2.6外墙与屋面的热桥部位及外门窗洞口室外部分的侧墙面均应进行保

4.3.1外墙外保温构造设计应符合下列

4.3围护结构的构造设讯

1应减少混凝土、金属等挑出构件及附墙部件。当外墙有挑出构件及附墙部件时,应采 取隔断热桥或保温措施; 2外墙外保温饰面宜选用涂料装饰; 3外墙外保温节点应加强密封防水构造措施。 4.3.2 屋面保温构造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屋面应加强保温,屋面保温宜采用干做法: 2 保温屋面有挑檐时,屋面保温层的铺设应延伸至外墙皮。 4.3.3 外门窗保温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 1外门窗的透明部件除采用真空玻璃之外均应具备两个或以上封闭气体间层的构造,气 体间层宽度宜为(9~20)mm; 2外门窗框与墙之间的缝隙,应采用发范聚氨酯等高效保温材料填堵,其洞口周边缝 内外两侧应采用硅酮系列建筑胶密封,严禁采用普通水泥砂浆补缝,当外窗安装采用金属附框 时,附框内应满填保温材料,且外墙外保温材料应完全覆盖附框; 3外墙采用外保温时,外门窗宜靠外墙主体部位的外侧设置,外窗台应采取防渗、防水 措施。

4.3.5封闭式阳台的保温应符合下列规定

台和直接连通的房间之间应设置隔墙和门窗

4.4.1建筑遮阳设施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东、西向主要房间的外窗(包括封闭式阳台的透明部分)应设置活动式外遮阳; 2南向房间的外窗宜设置水平或活动式外遮阳。 注:在外窗封闭气体间层的外侧空腔中置入可调节的遮阳产品,可视同于活动式外遮阳。 4.4.23 东、西向开间窗墙面积比大于0.3的房间,外窗的综合遮阳系数SC应符合下列规定 窗墙面积比≤0.4时,SC不应大于0.45; 2 窗墙面积比>0.4时,SC不应大于0.35。 注:SC=SCcXSD,SD按附录D计算。当采用活动式外遮阳的遮阳板的透射比小于等于0.2时,可认定满 足本条要求。

4.4.3屋面和外墙中的承重结构层宜采用重质材料。

3钢结构等轻型结构体系的居住建筑,屋面及东、南、西向外墙宜采用设置通风间层的 措施;

4.5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权衡判断

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权衡判断应以建筑物耗热量指标为判据,并应符合表4

表4.5.3建筑物耗热量指标(W/m)

计建筑的建筑物耗热量指标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qH 建筑物耗热量指标(W/m); qHT 单位建筑面积上单位时间内通过建筑围护结构的传热量(W/m) qINF 单位建筑面积上单位时间内建筑物空气渗透耗热量(W/m): qIH 单位建筑面积上单位时间内建筑物内部得热量,取3.8W/m²

武中: (Ha 单位建筑面积上单位时间内通过墙的传热量(W/m):

AHT=CHa+qHw+qHa+qHm

单位建筑面积上单位时间内通过屋面的传热量(W/m); QHmc一—单位建筑面积上单位时间内通过门、窗的传热量(W/m²)。 4.5.6单位建筑面积上单位时间内通过外墙(含封闭阳台非透明部分)和架空或外挑楼板的 传热量应按下式计算:

传热量应按下式计算:

传热量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qHw 单位建筑面积上单位时间内通过屋面的传热量(W/m): 8w一 屋面传热系数的修正系数,应根据本标准附录E中的表E.0.2确定: Kwi一一 屋面传热系数[W/(m?·K)] Fwi一 屋面的面积(m),可根据本标准附录F的规定计算确定。 4.5.8 单位建筑面积上单位时间内通过地面的传热量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qHd 单位建筑面积上单位时间内通过地面的传热量(W/m): Kai——地面传热系数[W/(m·K)],应根据本标准附录G的规定计算确定: Fai 地面的面积(m),应根据本标准附录F的规定计算确定。

单位建筑面积上单位时间内通过外窗(包括阳台外窗)、外门的传热量应按下式

Cmci =0.87X 0.70 X SC.X SD

式中:qHmc 一单位建筑面积上单位时间内通过外窗(门和阳台外窗)的传热量(W/m); Kmei一一窗(门)的传热系数[W/m²·K)]; Fmci窗(门)的面积(m²); Iltyi—窗(门)外表面采暖期平均太阳辐射热(W/m²),应根据本标准表3.0.2确定; Cmei一一窗(门)的太阳辐射修正系数; SD一一窗的外遮阳系数,按本标准附录D计算; 0.87一一3mm普通玻璃的太阳辐射透过率; 0.70一 一考虑昼夜阴晴及玻璃污垢的折减系数。

4.5.10单位建筑面积上单位时间内建筑物空气换气耗热量应按下式

qINF 单位建筑面积上单位时间内建筑物空气换气耗热量(W/m) Cp——空气的比热容,取 0.28Wh/(kgK); 天津地区空气的密度(kg/m),依据《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

填写本标准附录A表A.0.1“居住建筑节能设计登记表”和A.0.2“居住建

计算表”,并应将其列入建筑施工图设计说明中,节能计算应列入计算书中 外门窗的传热系数、外窗的遮阳系数(SC)、气密性等参数应列入门窗表中

5供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节能设计

5.1.1居住建筑集中供暖、空调系统的施工图设计,必须对每一个房间进行热负荷和逐项 逐时的冷负荷计算。

5.1.1居住建筑集中供暖、空调系统的施工图设计,必须对每一个房间进行热负荷和逐项

.1.2居任建巩集中供暖、空调系统的热、冷源方式及设备的选择,应符合项目所在区域能 源规划报告的相关要求。在无区域能源规划报告时,应根据节能要求,考虑资源情况、环境保 护、能源效率以及用户对供暖、空调运行费用可承受的能力等综合因素,经技术经济分析比较 后确定。

1在有可利用的废热或工厂余热的区域,应优先采用工业废热或工厂余热: 2不具备本条1款的条件,但有城市或区域热网的地区宜优先采用城市或区域热网: 3有条件且技术经济合理情况下,宜优先采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等; 4 技术经济合理情况下,宜采用冷、热、电联供系统。 5.1.4 居住建筑的集中供暖系统,应按热水连续供暖进行设计。 5.1.5 除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外,不得采用电热供暖设备作为居住建筑的主体热源。 1 无集中供暖和燃气源,且煤或油等燃料的使用受到环保或消防严格限制的建筑: 2 以供冷为主,供暖负荷较小且无法利用热泵提供热源的建筑; 采用蓄热式电散热器、发热电缆在夜间低谷电进行蓄热,且不在用电高峰和平段 间启用的建筑; 4由可再生能源发电设备供电,且其发电量能够满足自身电加热量需求的建筑。

5.1.6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作为居住建筑物集中供暖热源时,冬季设计工况时机组性能系

5.1.7供暖(空调)系统,必须设置热量计量装置,并满足下列规定:

1锅炉房和热力站应设热量计量装置,以计量并监测其供热量。 2居住建筑采用直接计量方式时,应在各用户热力入口处设置户用热量表,并以此作为 其供热耗热量的贸易结算点。采用间接计量方式时,应在建筑物热力入口处设置热量表,并 以此作为其供热耗热量的贸易结算点。 3居住建筑的公共区域部分应单独设置热量表。

锅炉房的供热量宜在1.4MW以下。当总供热面积较大,且不能以楼栋为单位设置时,锅炉房应 分散设置。

供水温度不高于60℃的低温供热系统,应设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供水温度高于60℃的散热器采暖系统宜设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锅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后的排烟温度不应高于100℃。 为城市热网和区域燃煤、燃气锅炉间接供热配套的热力站应符合下列要求: 单一供暖系统供热面积(5~10)万平方米为宜,热力站宜设置在地上;一次水设 度宜取(115~130)℃,回水温度应取(50~80)℃。供热半径宜小于0.5千米。 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的热交换或混水装置宜接近终端用户设置,不宜设在远离用户 房或热力站。

5.2.6当供暖水输送系统采用变流量水系统时,循环水泵应采用变频调速

泵的性能曲线宜为陡降型,循环水泵调速的控制方式及水泵台数宜根据系统 定。

中:EHR一 循环水泵的耗电输热比: N 一一水泵在设计工况点的轴功率(kw); Q 一一建筑供热负荷(kW); n一一电机和传动部分的效率,应按表5.2.7; t 设计供回水温度差(℃),应按照设计要求选取; 一一与热负荷有关的计算系数,应按表5.2.7取; ZL 一一室外主干线(包括供回水管)总长度(m): a 与L有关的计算系数,应按如下选取或计算: 当≥L≤400m时,α=0.0115; 当400m<2L<1000m时,a=0.003833+3.067

EHR=N/(Q:n)≤A(20.4+a ZL)/△

当2L≥1000m时,a=0.0069。

表5.2.7电机和传动部分的效率及循环水泵的耗电输热比计算系数

5.2.8室外供热管网必须进行水力平衡计算

1用户侧室外供热管网最不利环路管道的比摩阻和压力损失,应以循环水泵的耗电输热 比EHR不大于本标准第5.2.7条规定的限值确定 2当室外管网通过阀门截流来进行阻力平衡时,各并联环路之间的压力损失差值不应大 于15%。当室外管网水力平衡计算达不到上述要求时,应设置静态水力平衡阀,

比EHR不大于本标准第5.2.7条规定的限值确定: 2当室外管网通过阀门截流来进行阻力平衡时,各并联环路之间的压力损失差值不应大 于15%。当室外管网水力平衡计算达不到上述要求时,应设置静态水力平衡阀。 5.2.9供热管道绝热层厚度应按《设备及管道绝热设计导则》GB/T8175中规定的管道经济 享度和防表面结露厚度的计算方法计算。不应小于表5.2.9的规定值,当选用其他保温材料或 其导热系数与附录中的规定值差异较大时,最小保温厚度应按式5.2.9修正:

5.2.9供热管道绝热层厚度应按《设备及管道绝热设计导则》GB/T8175中规定的管道经济

厚度和防表面结露厚度的计算方法计算。不应小于表5.2.9的规定值,当选用其他 其导热系数与附录中的规定值差异较大时,最小保温厚度应按式5.2.9修正:

8min=入m·8nin/入

式中:8 修正后的最小保温层厚度(mm); 8in 表5.2.9中最小保温层厚度(mm); 入 一 实际选用的保温材料在其平均使用温度下的导热系数[W/(m·K)]: 入 表5.2.9中保温材料在其平均使用温度下的导热系数[W/(m·K)]: 玻璃棉和聚氨酯硬质泡沫的导热系数分别按入。=0.024十0.00018t.和入,=0.02+ 0.00014+计筒

玻璃棉和聚氨酯硬质泡沫的导热系数分别按入,=0.024十0.00018t.和入,=0.0 0.00014t.计算

表5.2.9玻璃棉、聚氨酯硬质泡沫保温材料的管道最小保温层厚度 0nin(mm)

10锅炉房和热力站,应设置热量自动调节装置,根据室外气温等气象条件变化, 和用户侧系统自动进行总体调节

5.4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

5.4.1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设计应结合建筑设计,首先确定全年各季节的自然通风措施,并 应做好室内气流组织,提高自然通风效率,减少机械通风和空调的使用时间。当在大部分时间 内自然通风不能满足降温要求时,宜设置机械通风或空气调节系统,设置的机械通风或空气调 节系统不应妨碍建筑的自然通风。

5.4.2设有集中新风供应的居住建筑,当新风系统的送风量大于或等于3000m/h时,应设置 排风热回收装置。无集中新风供应的居住建筑,宜分户(或分室)设置带热回收功能的双向换气 装置。

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12021.3和《转速可控型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 能源效率等级》GB21455中规定的节能型产品(即能效等级2级)

1名义制冷量大于7100W的电机驱动压缩机单元式空气调节机,名义工况时的能效比应 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单元式空气调节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GB19576中能效比4级 的标准; 2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综合性能系数不应低于国家标准《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综合 性能系数限定值及及能源效率等级》GB21454中规定的第3级:

3风管送风式空调(热泵)机组的低能效比和性能系数应符合《风管送风式空调(热泵 机组》GBT18836的规定。

1蒸汽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的制冷系数: 2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性能系数; 3电制冷(含地源热泵)机组名义工况综合制冷性能系数。 5.4.6分体式空气调节器(含风管机、多联机)室外机的安装位置应避免阳光直射、通风良好 并便于清扫,符合周围环境要求。 5.4.7当采用风机盘管机组时,应配置风速开关和设置温控水路两通电动阀。 5.4.8空气调节冷热水管的绝热厚度,应按现行国家标准《设备及管道绝热设计导则》GB/T 8175中的经济厚度和防止表面凝露的保冷层厚度的方法计算。建筑物内空气调节系统冷热水 管的经济绝热厚度可按表5.4.8的规定选用

8建筑物内空气调节冷、热水管的经济绝热厚

0.0001375t[W/(m·K)],式中ta 绝热层的平均温度(℃) 2单冷管道和柔性泡沫橡塑保冷的管道均应进行防结露要求验算。 3当系统输送冷热量的供回水管路总长度超过500m时,绝热层厚度可增加(5~10)mm

5.4.9空气调节风管绝热层的最小热阻应符合表5.4.9的规定。

5.4.9空气调节风管绝热层的最小热阻应符合表5.4.9的规定。

表5.4.9空气调节风管绝热层的最小热阻

6.1.2 2二次供水系统分区应满足下列要求: 1入户管的供水压力不应大于0.35MPa; 2分区内低层部分应设减压设施保证各用水点处供水压力不大于0.20MPa,且不应小于 用水器具要求的最低工作压力: 3各分区宜分别设置加压泵,不宜采用减压阀分区。 6.1.3二次供水系统的供水方式应根据区域供水管网条件,综合考虑小区或建筑物类别、高 度、使用标准及特征等因素,按下列顺序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1增压设施和高位水箱联合供水: 2叠压供水; 变频调速供水; 4气压供水。 6.1.4 应根据管网水力计算合理配置水泵,水泵应在其高效区内运行。 6.1.5 当采用管网叠压、变频调速供水方式时应配置气压水罐。 6.1.6 给水系统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采用节水器具和设备; 2采用低阻力的管材和管件; 3 应选用性能高的阀门; 4集中热水供应系统,应设置完善的热水循环系统; 5与宿舍配套的公共浴室宜采用单管热水供应系统和刷卡式淋浴器 6.1.7冷却塔的选型和布置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的规定 循环冷却水系统应采取水温控制措施,

6. 2 生活热水系统

生活热水的热源应根据建筑类别、高度、使用标准、使用特征、能源结构及价格 呆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可以采用以下热源形式

工业余热、废热: 2 深层地热、太阳能; 3空气源热泵、地源热泵; 4其它热源

6.2.2当无条件采用工业余热、废热、深层地热作为热水系统热源时,生活热水系统应符合

6.2.2当无条件采用工业余热、废热、深层地热作为热水系统热源时,生活热水系统应符合 下列要求

112层及12层以下住宅应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 2经计算年太阳能保证率不小于50%的12层以上住宅应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 3有热水需求的其它居住建筑宜采用太阳能、空气源热泵、地源热泵等热水系统。

6.3.1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统一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与建筑物同时投入使用。 6.3.2太阳能集热系统的计算应满足下列要求: 1 全年冷水计算温度12℃~15℃,热水设计温度60℃; 2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太阳能保证率f取春秋季节的50%~60% 3集热器采光面上的年平均日太阳辐射量16.34MJ/m²。 6.3.3集热器朝向宜为正南或南偏东15°、南偏西不大于30°范围内,倾角应为39°土10 。当朝向或倾角受条件限制超出上述范围时,集热器总面积应按补偿方式确定。 6.3.4集中太阳能热水系统应设循环系统;集中一分散和分散太阳能热水系统宜设循环系统。 循环管道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保证热水供水干管和立管中的热水循环,并采用同程布置的方式; 2要求标准较高的热水系统,应保证支管中的热水循环,或采取保证支管中热水温度的 措施。 6.3.5太阳能热水供应系统应设辅助热源,并应满足国家现行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的规定。

6.3.7生活热水输(配)水、循环回水干(立)管、水加热器、水箱等均应采取保温

7电气节能设计7.0.1居住建筑每户照明功率密度值不宜大于表7.0.1一1的规定。当房间或场所的照度值高于或低于表内规定的照度时,其照明功率密度值应按比例提高或折减。表7.0.1一1居住建筑每户照明功率密度值照明功率密度(W / m)对应照度值房间或场所现行值目标值(1x)起居室100卧室75餐厅6150厨房100卫生间1007.0.2居住建筑住户套内照明宜选用高效光源、高效灯具(包括节能附件),有条件的居住建筑住户套内宜设置家居智能照明控制系统。7.0.3居住建筑公共部分应选用LED等高效光源、高效灯具(包括节能附件)及采用节能控制方式。7.0.4住宅建筑的楼梯间、楼梯前室及走道宜采用节能自熄开关。当应急照明采用节能自熄开关控制时,必须采取消防时应急点亮的措施。7.0.5居住小区道路照明、景观照明应采用高效光源、高效灯具及节能控制方式。7.0.6电能计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住宅建筑应对住户采用一户一表计量。2公共部分照明、景观照明、电梯、水泵等用电负荷应设置分项电能计量装置。3其他居住建筑也应根据功能及管理的需要可分别设置电能计量装置。4计量装置应预留远传接口。7.0.7建筑物内三相供电时,配电系统应考虑三相负荷的平衡。7.0.8根据供电电网对功率因数的要求,合理设置无功功率补偿装置。7.0.9建筑物内采用的变频调速设备其高次谐波发射值应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当配电系统的谐波限值高于国家标准时应设有抑制高次谐波的相应措施。7.0.10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变电站应靠近负荷中心,缩短低压供电线路的长度。变压器应选用低损耗、低噪声的节能型变压器,变压器的负载率不宜低于60%LS/T 3244-2015 全麦粉,但不宜超过85%。25

7.0.11在工程中,应优先选用节能的电气设备;对于电气设备应选用节能控制方式;电梯应 选用具有节能拖动及节能控制方式的产品;推荐采用节能、环保的家用电器。 7.0.12有条件时,居住区道路照明、景观照明、公共部分照明及电力部分等可采用太阳能光 伏电源系统供电 7.0.13居住建筑的智能化系统设计应符合《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及相关行业和 天津市标准的要求

附录A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表表A.0.1居住建筑节能设计登记表工程名称结构类型口剪力墙口框架口其它建筑面积A(m)主朝向层数/层高体形系数口钢结构口砌体传热系数限值K [W/ (m’ · K) ]选用作法传热系数国护结构部位(4~8)层的建筑>9层的建筑K做法说≤3层的建筑明[W/ (m² · K) ]屋面0. 200. 25外墙0. 350. 400. 45架空或外挑楼板0. 350. 40 分隔采暖与非采暖空间的楼板0. 50分隔采暖与非采暖空间的隔墙1. 50分隔采暖与非采暖空间的门(非透明/透明)1. 5/3. 0分户墙、分户楼板1. 50公共空间入口外门(非透明/透明)1. 2/3. 0变形缝0. 60围护结构部位保温材料层热阻R【(m·K)/W]周边地面0. 830. 56 地下室外墙(与土壤接触的外墙)0. 910. 61外窗外窗外窗选用传热系外窗综合传热外窗综合外窗综合数/外窗遗传热遮阳遮阳遮阳遮阳传热遮阳系数遮阳阳系数/外外窗系数K系数系数系数系数系数K系数系数窗综合遮阳SCeKSCeSC:SCSCSC系数K/SGe/SC北向1. 51. 81. 8窗墙面积比≤0.40. 450. 450. 45//东、西向(含凸窗)窗墙面积比>0.41. 50. 550. 351. 80. 550. 351. 80. 550. 35/ /南向(含凸窗)2. 02. 32. 3各朝向最大窗墙面积比南东西北各朝向窗墙面积比南东西北27

表A.0.2居住建筑节能权衡判断计算表

附录B外墙和屋顶平均传热系数和热桥线传热系数计算方法

式中:Kmg 外墙平均传热系数,【W/m·K)]: Kg——外墙主断面传热系数,[W/(m²·K)]; 其数值可按表B.0.1选取。 注,短肢前力墙主断面的传热系数

表B.0.1外墙主断面传热系数K,与平均传热系数K的关系

做法选用表中均列出了采用普通窗或凸窗时,不同保温层厚度所能够达到的墙体平均传热系数值。设计中,若 总面积的比例达到30%QCHQ 0002S-2016 四川豪强食品有限公司 玛咖酥脆糖果,墙体平均传热系数值则应按照凸窗一栏选用, 修正系数包含了凸窗突出外墙部分顶板和底板的热损失,计算凸窗耗热量指标时上下板不需再重复计算

2做法选用表中均列出了采用普通窗或凸窗时,不同保温层厚度所能够达到的墙体平均传热系数值。设计中,若凸窗所 占外窗总面积的比例达到30%,墙体平均传热系数值则应按照凸窗一栏选用, 3修正系数包含了凸窗突出外墙部分顶板和底板的热损失,计算凸窗耗热量指标时上下板不需再重复计算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