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T 10327-2019 低压有源三相不平衡调节装置

NB/T 10327-2019 低压有源三相不平衡调节装置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9M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237787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NB/T 10327-2019 低压有源三相不平衡调节装置

安装场所应无剧烈机械振动和冲击,应无引起火灾、爆炸危险的介质,周围介质中应无腐蚀、 缘和表面涂覆层的气体及导电介质,应无有害气体及蒸汽,不允许有严重的霉菌存在。 装置不应暴露在强电场和强磁场中。 电网连接点电气条件见附录B。

6基本电路及组成设备技术要求

SH/T 3406-2013 石油化工钢制管法兰6基本电路及组成设备技术要求

装置主要由并网开关、避雷器、充电电阻、旁路开关、滤波单元(连接电感)、换流桥、直流 散热风机、控制与监测系统及其它设备组成。基本电路图见图3。

NB/T 103272019

注:虚线框内为换流器单元

3.2组成设备技术要求

6.2.1并网开关(断路

技术要求包括: a)应满足GB/T14048.2的要求; b)应具有投切装置最大输出电流和开断短路电流的能力:

技术要求包括: a) 进线避雷器宜选用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b) 额定电压应为正常运行线电压的上限,并留有一定裕度; c) 应校验避雷器的通流容量以确保运行安全; d)应满足GB/T11032的要求

6. 2. 4 旁路开关

技术要求包括: a)应能承受装置最大运行电流; b)应考虑谐波电流承受能力; c)应满足GB/T14048.4和GB/T7261的要求。

6.2.5滤波单元(连接电感)

NB/T103272019

技术要求包括: a) 滤波单元应能将高频谐波电流限制在允许值之下; b)滤波电容器所产生的基波无功功率不应超过允许值; c)电抗器应满足GB/T1094.6和GB/T14860.1的要求; d)电容器应满足GB/T17702的要求。 滤波单元参数选择可参考附录C.2

6. 2. 6 换流桥

换流桥应根据系统运行条件及性能要求设计,包括: a)换流桥应能承受系统故障和开关操作引起的过电压和过电流冲击: b)换流桥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减小电力电子器件分布参数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并应考虑合适的裕 度; 换流桥应具备防止误触发或耐受误触发的能力; d)应满足GB/T3859.1的要求

技术要求包括: a)应能满足装置容量的要求; b)应能将直流电压波动范围限制在允许值之内; c)应满足GB/T17702的要求。 直流电容器组参数选择可参考附录C.3

散热风机应具备足够的散热能力,并应考虑装置防护等级、安装地点的影响,以及与换流器单元冷 却方式的匹配

6.2.9控制及监测系统

服务 技术要求包括: a) 控制功能可包括如下选项: 1 补偿三相不平衡电流; 2) 补偿无功电流; 3) 补偿谐波电流: 4)综合补偿。 监控系统应具备故障保护功能; 装置宜设置无线通讯模块,能与移动终端实现信息交互和远程控制; d 装置应能保证断电后数据不丢失; e) 装置应具备必要的逻辑互锁功能,以防止误操作

NB/ 103272019

3.2.10其它设备要求

其它设备(如隔离开关、熔断器、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等)参照相应国家标准要求,例如: a 隔离开关参照GB/T14048.3; 熔断器参照GB/T13539.1; C 电流互感器参照GB/T20840.1和GB/T20840.2,宜采用户外开合式设备; 电压互感器参照GB/T20840.1和GB/T20840.3。

装置结构及外形尺寸设计合理,适用于单杆或双杆固定,便于安装、视和检修。 装置外壳宜采用2mm厚不锈钢板制作,应能承受装置发生短路时可能产生的电动力和热应力,同时 足搬运、安装、运行时机械强度要求。 装置应设置搬运吊耳,并具备锁具防淋雨,门轴防锈蚀和进出线防划割、防进水措施 装置的焊接件应焊接牢固,焊缝应均匀美观、无焊穿、裂纹、咬边、残渣、气孔等现象。 装置的所有金属件表面不应有锈蚀及其它机械损伤,并应有可靠的防腐蚀层。 装置的门应能在不小于90°的角度内灵活启闭。 铭牌参数标志清晰,数据正确。

7.2元器件及辅件的选择与安装

装置内安装的所有独立的电器元件及辅件应符合本标准6.2和元器件相关标准,并按照制造方的说 书进行安装。 电器元件的布置应整齐、端正、便于安装、接线、维修和更换, 需要在装置内部操作、调整和复位的元件应便于操作。 装置中所选用的指示灯和按钮的颜色应符合GB/T4025的规定。 母线的相序排列从装置正面观察,相序标识及排列一般应符合表2的规定

母线及绝缘导线的颜色应符合GB/T7947\的规定。 主电路母线的长期允许电流应不小于1.5倍额定电流;母线的连接应牢固,不应自由晃动,布线应 整齐、美观;母线的额定电压不得低于相应电路的额定工作电压;辅助电路导线宜为截面积不小于1.5mm 的铜芯多股绝缘导线;电流测量回路的导线截面积应不小于2.5mm,导线应采用冷压接端头连接。 装置内的母线及绝缘导线应具有与额定工作电压相适应的绝缘水平。 母线的材料、连接和布置方式以及绝缘支撑件应具有承受装置内部短路时可能产生的电动力和热应 力的能力。

装置外壳的防护等级应不低于IP43。

7. 3. 2安全标识

据GB2894及组成器件的要求明确相关警告标示

NB/T103272019

对直接接触的防护可以依靠装置本身的结构措施,也可以依靠装置在安装时所采取的附加措施,制 造方应在安装使用说明书中提供相关信息。 对间接接触的防护应采用装置内的保护电路。保护电路可通过单独装设保护导体来实现,也可利用 装置的结构部件(如外壳、框架)来实现。 直接接触的金属壳体、可能带电的金属件及要求接地的电器元件的金属底座(包括因绝缘破坏可能 会带电的金属件)、装有电器元件的门、板、支架与主接地间应保证具有可靠的电气连接,其与主接地 点间的电阻值应不大于0.1Q2。 装置内保护电路的所有部件应能足以耐受装置在安装场所可能遇到的最大热应力和电动应力。 保护导体的颜色应采用黄绿色,黄绿色除作为保护导体的识别颜色外,不应用于其他用途。 接地端子直径不小于10mm,并应有明显的标志。 装置直流侧应设置放电电阻,断电后,直流侧电容器应在规定时间内降至安全电压。电容器未放电 前,接触会造成危险,应装有警告标志或安全指示。 保护导体(PE)的截面积应不小于表2中给出的值。中性导体(N)电流不超过相电流的30%时,表 2也可用于保护中性导体(PEN),铜PEN导体的最小截面积应为10mm。 注:如果按表2选择的导线不是标准尺寸时,应采用最接近的较大的标准截面积的保护导体。当相导线与保护导线 的材料不同时,应进行修正,使之达到同

表2保护导体的截面积(PE、PEN)

7.4电气间隙与爬电距离

内各元器件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应符合各自标准规定。 使用条件下,装置内不同极性或不同相的裸露带电体之间以及它们与外壳及地之间的电气间隙 离不小于表3的规定。

NB/T 103272019

表3电气间隙与爬电距离

海拔地区,根据GB/T16935.1一2008中表A.2的海拔修正系数表,对所在海拔高度的装置电 修正,见表4。

气间隙进行修正,见表4

7.5.1 绝缘电阻验证

应用电压不低于500V的绝缘测量仪器进行绝缘电阻的测量。 带电体之间、带电体与裸露导电部件之间、带电体对地的绝缘电阻不小于工频耐受电压值×10"22

7. 5. 2 工频耐受试验电压

主电路直接连接的辅助电路应能耐受表5规定的工

表5工频耐受试验电压

NB/T103272019

表6不与主电路直接连接的辅助电路试验电压值

7. 6. 1保护功能

装置一般应具备以下保护功能: 直流侧过电压与欠电压保护,动作时应闭锁输出; 电子阀器件过热保护,动作时应限制输出电流至较低值或闭锁输出; 3 交流过电压、欠电压保护,动作时应闭锁输出; 4) 过电流保护,动作时应限制输出电流至额定值; 5 短路保护,动作时并网断路器应跳闸

7. 6. 2 告警功能

装置应具备以下告警功能: a)装置应具有上电自检功能,自检异常时闭锁全部操作,并发出告警信息; b)故障告警,装置过压、欠压、过流、过热等保护动作时同时发出告警信息

7. 6. 3自动复位

装置应具备补偿三相不平衡电流和无功电流模式,同时可根据实际情况提供补偿谐波电流和综合 偿模式,具体要求由制造方与购货方协商确

7.7.2补偿三相不平衡电流模式

此运行模式下,装置应能在控制范围内,实时监测跟踪线路三相负荷电流变化(三相负荷电流不平 衡率应高于25%),以零序电流和负序电流的反向合成电流作为指令电流,使三相电流不平衡率低于5%, 同时实际输出电流的谐波含量应小于5%I。

7.3补偿无功电流模式

此运行模式下,装置应能在控制范 电流变化,以反回无电流机 为指令电流,使每相功率因数不低于0.98, 出电流的总谐波含量应小于5%I。

7.7.4补偿谐波电流模式

NB/T 103272019

在此运行模式下,装置应能在 作为指令电流,对2~25次谐波进行全补偿,或对指定次谐 当负载电流总谐波畸变率20% 时,总谐波补偿率应不低于85%:当负载电流 .20%时 总谐波补偿率应不低于70%。

7.7.5综合补偿模式

在此运行模式下,装置应能在控制范围内,实时监测跟踪线路三相负荷电流变化,以零序 序电流、无功电流和谐波电流的反向合成电流作为指令电流,使三相电流不平衡率、功率因数 补偿率均达到要求。

电压和电流测量相对误差均不大于土1%,无功功率和功率因数测量相对误差不大于土3% 三相电流不平衡率测量绝对误差不大于土2%。 谐波测量误差应满足GB/T14549中B级测量仪的要求。

8.2工作电压范围(p.

但不限于此,可以根据系 低于最低运行电压时装置应团锁但不退出。

7.8.3阶跃响应时间

装置阶跃响应时间不大于10ms

装置阶跃响应时间不大于10ms。

7. 8. 4 满载运行

7. 8. 5 过载能力

装置在1.1倍额定电流下运行时间不低于60S。

表7装置各部位的极限温升

NB/T103272019

装置的损耗应包含下列设备的损耗值: 换流器单元和滤波单元; d) 散热风机; e) 控制和监测系统 无线通讯模块(若有)。 装置额定损耗应不超过额定容量的3%。

装置的损耗应包含下列设备的损耗值: C) 换流器单元和滤波单元; d) 散热风机; 控制和监测系统 无线通讯模块(若有)。 装置额定损耗应不超过额定容量的3%

在额定负载和周围环境噪声不大于40dB的条件 距离噪声源水平位置1m处,测得的装置噪声最 大值不应大于65dB(A)。当安装于对声环境要求较高的场所时,应符合GB3096的要求,

装置应能在5.1规定的环境条件下正常运行。

7.10.1.1承受射频电磁场辐射于扰的能力

装置应能承受GB/T17626.3一2016中5.2规定的严酷等级为III级的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

7.10.1.2承受电快速瞬变脉冲群于扰的能力

装置的电源输入、采集输入以及通信端口应能承受GB/T17626.4一2008中第5章规定的严酷等级为 III级的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并满足B类要求。

1.3承受振铃波于扰的

装置的电源输入、采集输入以及通信端口应能承受GB/T17626.12一2013中第5章规定的严酷等级为 III级的1MHz和100kHz振铃波抗扰度试验,并满足B类要求。

7.10.1.4承受静电放电于扰的能力

NB/T 103272019

装置的人机界面、控制按键及控制系统的开门把柄应能承受GB/T17626.2一2006中第5章规定的严 酷等级为III级的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并满足B类要求。

7.10.1.5承受浪涌(冲击)干扰的能力

装置应能承受GB/T17626.5一2008中5.2规定的严酷等级为III级的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并满 足类要求。

7.10.2电磁骚扰特性

装置的运行产生的高频辐射对任何已获批准的无线电、电视、微波或其他运行设备的干扰应满足GB 4824的规定,按照其特性应归类为第一组B类装置试验。

装置的一切试验和测量,除另有规定者外,均应在下列条件下进行

8.1.2试验电源条件

试验和测量所使用的交流电压的频率为(50±2.5)Hz,波形应为近似正弦波,且正半波峰值与负 半波峰值的差应小于2%,正弦波的峰值与有效值之比应在√2土0.07以内,且电压波形的总畸变率不 超过5%。

B.1.3试验的标准大气

包 a 海拔:2000m及以下; b 环境温度:5℃~40℃; c) 相对湿度:45%~75%: d)大气压力:86 kPa~106 kPa。

8.2.1外观及结构检查

按7.1和7.2的要求,用目测和仪器测量的方法进行检查。

8.2.2防护等级检验

8.2.3保护电路有效性验证

验查装置的安全标识,应满足7.3.2的要求 采用电阻电桥测量各接地点与主接地点间的电阻,其电阻值应满足7.3.3的要求

8.2.4电气间隙与爬电距离检验

NB/T103272019

测量装置内不同极性或不同相的裸露带电体之间以及它们与地之间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其测量 值应符合7.4的要求。

8. 2. 5 绝缘性能试验

8.2.5.1绝缘电阻测试

用电压不低于500V的绝缘测量 电阻测量。测量部位:相导体与裸露导电部件之 缘电阻大于工频耐受电压值×10° 2 则此项试验通过

8. 2. 5. 2 工频耐压试验

试验程序为: a 主电路不同相导体之间、相对地及与主电路直接连接的辅助电路对外壳和地之间应能承受表5 规定的工频电压,持续时间1min,试验中无击穿和闪络现象,视为试验通过; b 不与主电路直接连接的辅助电路对外壳和地之间应能承受表6规定的工频电压,持续时间 min,试验中无击穿和闪络现象,视为试验通过: C 带电部件对绝缘材料制成或覆盖的外部操作手柄进行试验时,装置框架不接地也不能与其他电 路相连,将手柄用金属箔裹缠,然后在金属箔与带电部件之间施加1.5倍表6规定的工频电压; 试验前将不宜承受试验电压的避雷器等器件拆除。 试验时,应使电压从试验电压的30%~50%开始,大约在10s~30s时间内平稳地将电压升高到规 定的试验电压值,并保持1min,随后进行试验后的降压操作,直至零电压切除电源,

8. 2.6保护及告警功能试验

主要包括: a 直流侧过电压与欠电压保护 输入电压高于直流侧过电压保护值或低于欠电压保护值,装置应闭锁输出并告警。 b) 电子阀器件过热保护 将传感器加热至超过保护整定值,装置限制输出电流至较低值或闭锁输出并告警。 交流过电压、欠电压保护 调节系统电压小于0.8U,装置应闭锁输出并告警;调节系统电压大于1.2U,装置应闭锁输出 并告警。 d 过电流保护 设定装置取样电流值使需要补偿的电流大于额定电流,装置应限制输出电流至额定值并告警。 e 短路保护 校验断路器短路能力。 进行各种保护功能试验时,应在主电路上模拟被保护设备的异常状态,或在二次回路上设定等价故 章信号(短路保护可通过校验断路器试验报告确定)。在整定范围内应能正常动作且保护动作定值与保 护设定值间误差小于土5%,并发出相应告警信息。试验次数不少于3次。 当装置出现电子阀器件过热、交流过电压、欠电压和输出过电流保护动作后,使各参数恢复正常值, 装置应能检测到参数恢复正常,并自动复位故障,重新投入运行。试验次数不少于3次,

8. 2. 7运行模式试验

8.2.7.1补偿三相不平衡电流试验

NB/T 103272019

功率源,分相输出不平衡电流,装置跟踪功率源或 系统侧电流变化进行三相不平衡电流补偿 相电流不平衡率应满足7.7.2的要求。

8.2.7.2补偿无功电流试验

将控制器设定为补偿无功电流模式 分相输出视在功率,装置跟踪功率源或系统侧电 流变化进行无功电流补偿,补偿后三相功率因数应满足7.7.3的要求,

7.3补偿谐波电流试码

将控制器设定为补偿谐波电流模式,接入谐波功率源,输出设定的各次谐波电流Ih,装置跟踪谐波 功率源或系统侧电流变化进行谐波补偿运行,用电能质量分析仪检测系统侧及装置输出的电流的大小、 波形及谐波含量,应满足7.7.4的规定。

8.2.7.4综合补偿试验

将控制器设定为综合补偿控制方式,装置并网点并联接入功率源,分相输出包含正序、零序、负序 和波分量的负荷电流,装置跟踪功率源或系统侧电流变化进行综合补偿运行,用电能质量分析仪检测 系统侧及装置输出的电流的大小、波形及不平衡率,应满足7.7.5的规定

8. 2. 8 运行性能试验

8.2.8.1测量精度试验

从零到装置额定电压、额定电流及额定容量范围内以及功率因数从0~1范围内,按一定间隔进行测 量。 给装置测量回路输入标准电流、电压信号,根据装置显示值与输入标准值的误差相对于额定值的百 分比判断其相对误差应符合7.8.1的要求。 给装置测量回路输入三相不平衡电流信号,根据装置显示值与计算值进行对比,绝对误差应符合 7.8.1的要求 进行功率因数测量精度试验时,也可给定装置一定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用标准测量仪器对装置 显示值进行比对测量。

装置采用恒无功控制方式运行,调节并网系统电压至装置下限正常工作电压(0.8p.u.~0.85p.u.) 和上限正常工作电压(1.15p.u1.2p.u.),维持1min以上,装置应能稳定运行,期间装置不应出 现闭锁或退出运行。 试验过程采用波形记录分析仪记录连接点电压及装置输出电流波形,试验结果应符合7.8.2的规定。

8. 2. 8. 3阶跃响应时间测试

当输入阶跃控制信号后,装置输出电气量从0目标值达到90%目标值,且没有产生过冲,测试所用 的时间,一般用装置输出瞬时无功功率波形变化曲线来判定。装置输出目标采用10%额定容性无功一 额定感性无功→10%额定容性无功、10%额定感性无功→额定容性无功→10%额定感性无功、额定感性 无功→额定容性无功→额定感性无功方式分别测试。阶跃响应时间均应满足7.8.3的规定。

8.2.8.4满载运行试验

GB/T 4324.21-2012 钨化学分析方法 第21部分:铬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8.2.8.5过载能力测试

8.2.8.6温升试验

NB/T103272019

装置在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运行条件下,检测系统部件、设备内部及连接点的温度(测温点设置按 照表7要求)以及周围空气温度,当温度变化不超过1K/h时,认为温度达到稳定,温升应满足7.8.6规 正。 测量装置的周围空气温度时,至少应该用两个温度计或热电偶均匀布置在装置的周围,在高度约等 于装置的二分之一,距装置1m远的位置进行测量,然后取它们读数的平均值即为装置的周围空气温度。 测量时应防止空气流动和热辐射对测量仪器的影响

8. 2. 8. 7 损耗评估

性和额定感性运行条件下损耗最大值,结果应温

GB/T 28555-2012 废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设备技术要求 制冷器具与阴极射线管显示设备回收处理设备8. 2. 8. 8 噪声测试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