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J61/T 131-2017 黄土地基病害勘察与治理技术规程

DBJ61/T 131-2017 黄土地基病害勘察与治理技术规程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DBJ61/T 135-2017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3.4M
标准类别:其他标准
资源ID:226499
VIP资源

DBJ61/T 135-2017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DBJ61/T 131-2017 黄土地基病害勘察与治理技术规程

2.1.6浸水纠倾法 water rectifying metho

在倾斜建筑物沉降相对较小的一侧湿陷性黄土地基中注水, 利用湿陷性黄土浸水产生显著附加下沉的特性,增加该侧地基沉 降,以减小建筑物沉降差、倾斜或减轻上部结构病害的地基治理 方法。

2.1.7堆载加压纠倾法heapingpressurerectifyingmethod

在倾斜建筑物沉降相对较小的一侧施加临时荷载,增加该侦 地基沉降,以减小建筑物沉降差、倾斜或减轻上部结构病害的地 基治理方法。

在建筑物沉降相对较天部位以基础、托换桩或其他承载体为 衣托SC/T 6056-2015 水产养殖设施 名词术语,采用于片顶顶升,使建筑物沿某一点或某一直线作整体斗 面转动,以减小建筑物沉降差、倾斜或减轻上部结构病害的地基 治理方法。

2.1.9防水墙法 waterproof wall method

在建筑物四周或某一部位,设置不透水或透水性差的墙体状 构筑物,用以阻止浸入地下的水体向地基土中渗透的方法

以黏性土为主料,掺入适量水泥和水搅拌形成含水量约45% 左右的改性黄土浆体

2.1.11回倾速率 return rate

建筑物纠倾时,顶部固定监测点回倾方向的每日水平变位 值。

通过分析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条件变化并结合变形监测 数据,及时调整和完善治理设计和施工方案的施工过程

2.2.1作用和作用效应

2.2.2材料的性能和抗力

倾斜力矩; 顶升支承点于斤顶的工作荷载设计值: 注浆压力; 地基土承受的压力值; 最大注浆压力; 建筑物竖向荷载标准值。

C 黏聚力; E地基土压缩模量; f。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cu———桩体试块边长为150mm立方体标准养护28d后的 抗压强度平均值; fsk—处理后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 fspk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k—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 K 地基土的基床系数; T 地基土抗剪强度; sia—桩周第i层土的侧摩阻力特征值; qpa 桩的端阻力特征值: R。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V 土体孔隙体积; Vvi 注人浆液的体积: W 地基土大然含水量:

A一不 桩端面积或桩身截面面积; A,一一单位基础面积下掏土面积; B基础倾斜方向的宽度; 6一 纠倾方向建筑物宽度: F一基础底面积; H。自室外地坪起算的建筑物高度; h一注浆口距地面深度; L一 转动点(轴)至沉降最大点的水平距离或注浆孔设 计注浆高度; 1一一桩身长度或掏土孔间距: l:一一桩穿越第i层土的厚度或转动点(轴)至计算顶升 点的水平距离; 一 掏土孔半径: To一 注浆管(孔)半径: 一 浆液的设计扩散半径; 基础沉降最大一侧边缘的平均沉降量; S。一残留沉降值; S.预留滞后沉降值; 基础迫降量目标值或建筑物设计顶升量:

2.2.4设计参数和计算系数

倾斜方向基础两侧沉降差; 水平纠倾量目标设计值; 建筑物顶部水平偏移值: 基础迫降量施工值; 桩身外周长; 总掏土量或注水土体体积; 复水纠倾基础沉降量计算值; 计算点顶升量。

生石灰化学吸水当量; k安全系数或渗透系数; ㎡一 面积置换率; n一顶升点个数; Q一总注水量或单孔实际注浆量; Q'一单孔设计注浆量; 每延米灌灰量或单位时间注浆量; 灌注系数或相对塑性区半径系数: 桩间土承载力折减系数或浆液与水的粘度比、扩大 系数; S. 桩嵌岩段侧阻和端阻综合系数; ? 桩身强度折减系数; mc 充盈系数; me 桩间土经挤密后的平均挤密系数。

3.0.1黄土地基病害治理应按照先勘察、再设计、后施工的工仆 程序进行。

3.0.2治理前,应对建筑物上部结构及地基基础进行变形监测

检测或鉴定。当确认建筑结构和构件满足施工安全要求时,可直 接进行地基病害治理施工;当不满足施工安全要求时,应先对其 进行施工加固

3.0.3在勘察设计前应收集与建筑物和场地相关的资料和

息,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原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场地水文与气象条件及地形地貌 变化、不良地质作用发育情况; 2建筑物的原设计、施工、检测和验收资料: 3建筑物室内外管线、地下设施的设计与施工资料; 4 建筑物使用、改扩建及前期的加固资料: 5建筑物上部结构和基础的检测和鉴定资料; 6建筑物沉降、裂缝、倾斜等变形监测资料,场地地下水位 观测资料; 7相建筑物的结构类型、基础型式、基础理深、地基处理 情况和质量状况等: 8建筑物及周边管网、设施在使用过程中的异常变化情况: 9周边和邻近新建建筑物与地下工程的基坑开挖、降水等 资料。

3.0.4治理设计前应根据建筑物结构特点、地基基础

1治理目标可分为阻止建筑物沉降或不均匀沉降发展、增 强建筑物地基承载能力、防止地基渗水、对建筑物进行纠倾: 2治理方式可分为永久性治理和应急治理、整体治理和局 部治理。

3.0.5治理设计应遵循以下原贝

1通过地基治理方案的实施,使建筑物地基不均习沉降尽 快趋于稳定,达到安全使用的要求,并具有一定的安全储备: 2治理方案应便于实施,施工质量和安全易于控制,对环境 污染小; 3治理方法对建筑物结构安全影响小,治理过程对建筑物 产生的附加沉降较小; 4治理不应对建筑物的使用造成大的影响; 5治理设计应考虑地基渗水的腐蚀作用 3.0.6 治理设计时,应进行下列验算: 1 地基承载力和变形; 2基础抗弯、抗剪、抗冲切承载力; 3地基稳定性。 地基承载力、变形、稳定性及基础验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和行业标准《建筑地基处理技 术规范》JGJ79的有关规定。 3.0.7治理后的建筑物地基基础使用年限不应小于既有建筑物 剩余使用年限。 3.0.8黄土地基病害治理可根据地基病害特点和治理要求,采 用单一方法进行治理,也可采用多种治理方法进行综合治理。 3.0.9治理方法确定后,应通过现场试验验证设计参数的合理 性和施工可行性,并确定施工工艺流程。 3.0.10治理应采用信息法施工。治理前应建立建筑物变形和

6.0.13治理优元 其受形稳定后,干 对上部结构进行加固。当上部结构整体性较差难以直接进行地 基病害治理或需要对建筑物进行顶升、纠偏时,宜先对上部结杉 或部分构件进行加固

3.0.14质量检测的方法和数量应根据建筑物重要性等级、病

危害程度、建筑物剩余使用年限、场地环境条件、加固方法、实放 可行性等因素综合确定,

3.0.15质量检测时,检测点的布置和数量应符合下列规

1质量检测位置应有代表性; 2施工中出现异常情况或地基情况复杂且可能对施工质量 产生影响的位置或部位应布置检测点; 3施工出现异常情况时,检测点数量应适当增加: 4治理施工中基础外围辅助性的坑、槽回填部位,也应进行 压实度检测,每个坑、槽每层不宜少于1个点。 3.0.16治理施工前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1对治理设计施工图纸进行技术交底; 2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和专项方案 3施工人员配置到位,机具齐全,材料进场复检合格;

情况和使用要求确定。既有建筑物纠倾后,倾斜及沉降变形应温 足纠倾设计要求。对尚未通过验收的新建建筑物,纠倾后应符合 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的规定,

3.0.19纠倾施工时,应复核施加施工荷载后的地基承载

形和稳定性,当地基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先进行地基加固;治理方 工可能改变应力的构件应进行强度及变形验算,不满足设计要习 时,应先进行加固。

3.0.20治理设计应包括建筑物病害现状、工程地质与水文地反

条件、病害原因分析、地基加固或纠倾设计、结构加固设计、施工 方法及技术要求、监测方案、检测要求及验收合格标准、施工安全 和防护技术措施、环境保护等内容

3.0.21治理施工前应根据建筑物特点施工工艺及周边环境会

件制定相应的安全应急预案。

工现场的电源、电路安装和拆除必须由电工操作,并应符合现行 行业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的规定。

3.0.24施工过程中,噪声、废气、废水与固体废物的推

国家相关标准的有关规定。

国家相关标准的有关规定。

3.0.25 黄土地基病害治理完成后,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湿陷性

3.0.25黄土地基病害治理完成

3.0.25黄土地基病害治理完成后,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湿陷性 黄土地区建筑规范》CB50025的有关规定对建筑物及其附近的

.. 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的有关规定,对建筑物及其附近的 给排水管网、地面排水设施采取严格防水措施

4.1.1黄土地基病害勘察应查明建筑场地水文地质、工利

4.1.1黄土地基病害勘察应查明建筑场地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与环境地质条件、地层结构和地基土工程特性指标、地基病害厚 因等,为病害治理提供依据和设计参数

4.1.2勘察前,应在收集已有勘察、设计、施工、检测与监测等资

料的基础上,进行现场地基病害调查,并编制勘察方案。勘探过 程中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勘察方案进行调整。地基病害调查 与分析工作应贯穿于病害勘察、治理全过程

4.1.3黄土地基病害勘察手段,应在现场地基病害调查的

上,采用钻探、井探、槽探、原位测试及室内试验等综合勘察手段。 必要时,宜增加物探手段

4.1.4根据场地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建筑变形、地基治理

难易程度等因素,将地基复杂程度等级分为以下三级:

1复杂:工程建设前原始地形起伏大,地貌、地层复杂,基础 下沉或主体开裂变形显著,工程建设前后地基土工程特性指标变 化大,病害治理难度大。 2中等:工程建设前原始地形起伏较大,地貌、地层较复杂 基础下沉或主体结构开裂变形较明显,工程建设前后地基土工程 特性指标变化较大,病害治理难度较大。 3简单:工程建设前原始地形平缓,地貌、地层简单,基础下 元或主体结构开裂变形轻微,工程建设前后地基土工程特性指标

变化不明显,病害治理难度较小

1.5黄土地基病害勘察应包括

1香明建筑物地基基础、主体与围护结构病害特征及地基 浸水渗漏情况; 2查明地基土的组成、时代、成因及工程建设前后地基土工 程特性指标变化情况; 3查明场地不良地质作用类型、成因及分布情况,并分析其 与地基病害的关系; 4查明工程建设前后场地地下水位、水环境、地基土含水量 等变化情况及其与病害的关系; 5查明黄土地基的湿陷性、压缩性等工程特性指标的平面 分布及随深度变化情况: 6确定地基土的物理力学参数、承载力,提供治理设计需要 的相关参数; 7分析并确定地基病害形成的原因; 8提出地基病害治理设计方案建议。 4.1.6地基病害现场调查发现管网渗漏时,应立即关闭渗漏源 并及时排除管道及基础附近的积水。

4.1.7湿陷性土层钻探,宜采用井探或无水钻探施工工

4.1.8钻孔探井、探坑探槽等勘探工作完成后,应按要求进

夯实回填,基础以外回填土压实系数不应小于0.93,基础下回填 土压实系数不应小于0.97,并恢复原地面及相关防、排水设施 若夯实回填困难时,可采用强度不低于C15的混凝土或水泥土浆 浇筑回填。

4.2.1地基病害调查应详细了解地基病害发生、发展的过

特征,并结合收集的相关资料和前期变形监测结果,初步分析出 现地基病害的原因。

4.2.2地基病害调查对象应包括建筑物地基基础、主体结构、官

网系统及周边环境条件的变化情况以及发展过程等

4.2.3地基基础调查内容凡

性、地层结构、基底压力、基础的工作状态、地基土含水量等工科 指标变化、地下水变化、基础持力层和软弱下卧层分布特征、水三 腐蚀性等。

异沉降和倾斜情况外,还应包括主体结构类型、构件变形和裂缝 特征、结构整体性、活荷载变化等

4.2.5管道系统调查内容应包括管道的使用功能、平面布置、理

4.2.5管道系统调查内容应包括管道的使用功能、平面布置、理 设方式、是否有渗漏现象等。

4.2.6周边环境条件调查应包括以下内容:

1地面、道路及既有建筑物的变形情况; 2 场地及其附近工程建设前后地形和地貌变化情况: 3地面堆载卸载情况: 4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变化情况: 54 邻近的新建建筑物和地下工程对病害建筑物的影响情 况; 6 邻近深基坑开挖和降水施工影响情况; 7 场地不良地质作用发育情况及其影响程度; 8周边蓄水设施分布及地面积水、排水情况。

4.2.7地基病害调查方法,可采用查阅资料、走访了解、照相、摄 像、工程测绘、监测、测试、测量和局部开挖等方式,并应详细记录 地基病害特征。

4.3.1勘探工作布置应遵循以下原则:

1以查明地基病害现状和诱发原因、勘探作业不扰动或少 扰动地基土为基本原则,并便于同原勘察资料进行对比分析; 2勘探范围除包括出现地基病害的区域外,尚应包括导致 地基病害产生的区域及地基病害可能造成不良影响的区域: 3勘探点应沿建筑物周边布置,有条件时宜在轴线处布置: 当病害建筑物建设前未进行勘察或原勘察资料收集不全时,应在 地基病害区域外围布置勘探点; 4勘探孔深度应穿透不良地基土层进入稳定持力层,并满 足场地稳定性、软弱下卧层强度验算和地基变形计算要求; 5当需要查明场地的湿陷性及挖填分界线,管网理设方式 裂缝及渗漏范围,基础的形式、理深、分布及裂缝特征等情况时 宜布置适量的探井、探坑或探槽; 6勘探孔孔位宜避开建筑物基础、管网及其他地下构筑物 必须在上述设施范围内进行勘察作业时,应采取安全防范措施; 7充分利用原有勘察资料。 4.3.2勘探点的平面布置,应在考虑地基病害复杂程度的基础 上,结合建筑物平面位置、勘探作业条件、周边危险源等综合确 定。地基复杂程度为复杂时,勘探点间距宜为10m~15m;地基复 杂程度为中等时.勘探点间距宜为15m~20m:地基复杂程度为简

上,结合建筑物平面位置、勘探作业条件、周边危险源等综合确 定。地基复杂程度为复杂时,勘探点间距宜为10m~15m;地基复 杂程度为中等时,勘探点间距宜为15m~20m;地基复杂程度为简 单时,勘探点间距宜为20m~30m。当需查明地层界线或浸水范

围时,应适当加密勘探点。

4.3.3勘探孔深度应符合下列表

1当基础持力层和压缩层深度内地基土为土层时,勘探孔 深度不宜小于20m; 2当地基土为湿陷性黄土时,应进入非湿陷性地层不小于 5m; 3当地基土为填土时,应进入原始地层不小于5m; 4当勘探深度30m范围内有基岩时,应进入基岩面以下不 小于3m或进人中等风化层; 5进入桩端持力层不小于3m。 4.3.4同一场地内勘探点数量不宜少于4个,其中采取不扰动 土试样的勘探点数量不应少于勘探点总数的2/3,且应布置适当 数量的探井采取不扰动土试样;其余勘探点均应为采取扰动土试 样或原位测试勘探点。

4.3.5探并采取不扰动土试样的间距宜为1m;钻孔采取不扰云

土试样的间距不应大于2m,含水量变化较大时宜为1m,并宜与原 勘察资料取样标高相对应:钻孔取扰动土试样的间距宜为1m。

4.3.6同一场地每一主要土层采取不扰动土试样和进行原位汉

试数量不应少于6组。采取不扰动土样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工 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T87的规定。

4.3.7测试与试验应符合下列

1对渗水的黄地基,宜进行轻型动力触探试验或静力触 探试验。 2勘探过程中,如遇到无法采取不扰动土试样的地层,除应 采取扰动土试样外,尚应按层进行标准贯入试验或动力触探试验 等原位测试,获取相关评价指标,测试与试验位置和深度应兼顾 司原勘察资料进行对比。

3对不扰动土试样应进行一般物理力学指标、湿陷系数、自 重湿陷系数、湿陷起始压力、抗剪强度、腐蚀性等试验。当地基病 害治理可能采用浸水纠倾法、注浆法时,应进行渗透系数试验;当 可能采用堆载纠倾法时,应进行基床系数试验。对岩石试样应进 行大然和饱和单轴抗压强度试验。 4对黄土、灰土、黏土、粉质黏土、粉土等扰动土试样,应进 行含水量、界限含水量试验;对填方地基黏性土尚应进行击实试 验;对砂类土、碎石类土应进行颗粒分析试验。 5对水样应进行水质腐蚀性分析

4.4地基病害成因分析与评价

+.+. 地基病害成因分析应包括以下主要内谷: 1地基土含水量、地下水位、水环境变化与地基病害关系分 析; 2黄土湿陷性、湿陷程度、场地湿陷类型及其变化与地基病 害关系分析; 3场地地层结构、地基均匀性与地基病害关系分析; 4地基处理方式及深度、管道渗漏等与地基病害关系分析; 5 建筑物变形监测结果与地基病害特征分析; 6 地基病害形成原因综合判断分析; 7 地基病害发展趋势判断分析, 4.4.2 地基病害勘察评价应包括以下内容: 1 岩土工程评价; 2 地基病害现状评价及发展预测: 3地基基础使用安全性评价; 4地基基础加固可行性评价:

5根据勘察结果和病害分析,提出可行的地基病害治理了 案建议。

4.5.1黄土地基病害勘察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1勘察目的、任务要求和依据的技术标准。 2勘察方法和勘察工作量布置。 3病害建筑物概况和地基病害调查情况 4场地地形、地貌、地层、地质构造、岩土性质及其变化,地 基均匀性等。 5地下水理藏情况、类型、水位及其变化:水和土对建筑材 料的腐蚀性。 6地基病害特征、产生原因及其发展趋势。 7提供治理设计所需的岩土参数,包括地基土物理力学性 质指标、强度和变形参数、地基承载力等,当地下水位可能上升 时,应提供饱和状态下的设计参数。对自重湿陷性黄土和欠固结 土应提供桩侧负摩阻力标准值;纠倾时应提供地基土基床系数 玉力一湿陷系数曲线等;浸水纠倾或注浆时应提供渗透系数等。 8对可能的地基病害治理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提出可 行的地基治理方案建议。当采用托换桩加固时,应对桩型、桩长 桩径和桩端持力层提出建议,提供单桩竖向承载力预估值,并对 托换桩施工可行性进行分析。 9提出地基病害治理施工中基坑或导坑的开挖、支护、降水 等方案建议,并分析治理施工、降水对病害建筑物和周边环境的 影响。 10提出对治理施工、检测与监测的意见和建议。

4.5.2勘察报告附件宜包括下列内容: 1勘察技术要求; 2勘探点平面图、沉降等值线图及分区图、地层面图、钻 孔柱状图、探槽与探井或裂缝展示图及照片: 3原位测试和室内试验成果; 4关键部位地基土含水量、压缩性、湿陷性随深度变化曲线 及地基病害前后土性指标变化对比图件等。

5.1.1坑式静压桩托换法适用于下列单层、多层建筑物禾

不大的高层建筑物地基病害治理: 1地基浸水湿陷,需要阻止不均匀沉降和墙体裂缝发展的 建筑物; 2部分墙体出现裂缝或严重裂缝,但主体结构承载性能良 好,经对地基基础采取补强措施后,上部结构不需或仅需简单加 固,仍可继续安全使用的建筑物; 3治理难度虽大,但仍有使用价值且难以拆除重建的建筑 物; 4地基土承载力或变形不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的建筑物。 5.1.2静压桩可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也可采用钢管桩或 型钢桩。钢管桩桩端可根据地层情况,采用封闭桩尖或敬口桩 端。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的配筋可参考附录A,钢管桩桩尖结构 可参考附录B。

5.1.2静压桩可采用了 比方供,来用拟售号 型钢桩。钢管桩桩端可根据地层情况,采用封闭桩尖或口机 端。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的配筋可参考附录A,钢管桩桩尖结 可参考附录B。

5.1.3静压桩托换法加固治理施工采用既有建筑物基础作为

压静载试验确定,初步设计时可按下式估算:

R, = u, Zqsial; + qpaAp

注:1当桩周土为非自重湿陷性黄土时,按饱和度85%状态下的黏性土指标确定侧图 力值:

2N为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N63.5为重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杆修正后的锤击数; 3表中数值,对钢桩可取小值,对钢筋混凝土桩可取大值

注:N为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N63.5为重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杆修正后的锤击数,N禾 N63.5值越大9ma取值越大。

5.2.2坑式静压桩的平面布置应根据既有建筑物的墙体未

类型及荷载大小确定,应布置在结构受力节点位置,尽可能避开 门窗洞口等薄弱部位,可采用一字形、三角形、正方形或梅花形等 布桩方式。桩位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纵、横墙基础交接处; 2承重墙基础的中间; 3独立基础的中心或对称点: 4地基受水浸湿可能性大或较大的承重部位。 5.2.3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桩径或边长宜为150mm~350mm,混 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30;钢管桩直径宜为150mm~450mm,壁 厚不得小于6mm,每节桩长可按施工导坑的净空高度确定,但不 宜大于2m。

5.2.4钢管桩管内应灌注混凝土,桩管外宜做防腐处理,机

间的连接宜用焊接连接;钢筋混凝土预制桩上下桩节之间宜通迁 上、下桩节预埋铁件焊接连接。

5.2.5坑式静压桩的入土深度自基础底面标高算起,桩尖应多

中,桩尖插入非湿陷性士中的深度不宜小于1.0m

在关猫入非赠性工中的保度不直分于1:0m。 6当既有建筑物基础承载力不能满足压桩反力作用时,应 原基础进行加固,如增设钢筋混凝土底梁、型钢梁、厚钢板或 混凝土托梁,加强基础结构的承载力和刚度。

先对原基础进行加固,如增设钢筋混凝土底梁、型钢梁、厚钢板或 钢筋混凝土托梁,加强基础结构的承载力和刚度。

图5.3.1坑式静压桩施工工艺流程

5.3.2坑式静压桩施工应符合以下要求

1开挖导坑前,应评估导坑开挖对建筑物的影响,必要时对 建筑物进行安全保护。 2先在贴近加固治理建筑物基础一侧开挖竖向工作导坑至 基础下部,再在基础梁、承台梁或直接在基础底面下开挖竖向工 作坑,工作导坑长度不宜小于1.20m,宽度不宜小于0.80m,必要 时应对坑壁采取支护措施和排水措施。 3压桩施工前应对于斤顶进行校验。压桩时,于斤顶应安 置在第一节桩桩顶上部,并安设测力装置,每压入一节桩后,再接 上一节桩。 4钢管桩各节的连接处可采用套管接头;当钢管桩较长或 途中有障碍物时,应采用焊接接头,焊口(包括套管接头)应为满 焊;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桩尖可将主筋合拢焊在桩尖辅助钢筋 上,在密实砂土和碎石类土中,可在桩尖处包以钢板桩靴,桩与桩 之间应采用焊接接头,焊口应为满焊,焊固后,清除焊渣,于凹槽 处重刷防腐环氧化砂浆或硫黄胶防腐。 5桩位容许累计偏差不应超过±20mm,相邻桩连接偏差不 应超过±5mm,第一节桩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桩长的0.5%,累计 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桩长的1%。当垂直度超标时,应及时进行 纠正。 6桩尖到达设计深度后,终止压桩力不宜小于单桩竖向承 载力特征值的1.7倍,且持续时间不应小于30min,不满足上述要 求时,应增加桩长。 5.3.3压桩结束后,应对压桩工作导坑及时进行回填,可先在导 坑底面以上至桩顶面周围用灰土分层回填夯实,或采用水泥土 浆C15混凝土浇筑再用LC20微膨胀早强混凝土浇筑密实使其

坑底面以上至桩顶面周围用灰土分层回填夯实,或采用水泥二 浆、C15混凝土浇筑,再用C20微膨胀早强混凝土浇筑密实,使其 与原基础紧密接触。

5.3.4需要施加预应力时,

5.3.4需要施加预应力时,可采用型钢支架托换;对钢管桩,应 生左钢篮山法然仙时

先在钢管内浇筑微膨胀早强混凝土,再用混凝土将桩与原基础流 筑成整体。钢管桩内微膨胀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 C30

5.4.1制桩前或制桩期间,应按有关规定分别抽样检测水泥 安定性、钢材抗拉强度和混凝土试块的抗压强度,检验结果应 合设计要求。成品桩进场后,应检验生产合格证。

工过程中应对桩身焊缝外观质量进行检验,抽检数量不宜少于总 桩数的10%,且不少于10根。

工记录应作为验收的原始依据

5.4.4压桩结束后,宜采用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对单桩

载力进行检测,检测数量不宜少于总桩数的1%,且不宜少于 根。载荷试验方法应符合附录C的规定

5.4.5导坑回填应进行压实度检测,每坑不少于3个样点,灰

压实系数不应小于0.97,水泥土浆凝固10d后,无侧限抗压强度 不应小于0.4MPa。

5.5.1坑式静压桩施工前,应制定施工专项方案,对作业人员进 行专业技能和安全知识教育。施工专项方案内容除满足一般要 求外,尚应包括施工方法和顺序、质量控制、安全控制、季节性施 工措施、危险源辨识及应急预案。特殊工种施工人员应持证上

的车辆和人员不得进入作业现场。施工现场安全标志设置应符 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施工现场安全标志设置技术规程》JGJ348 的规定。

5.5.3工作坑开挖前,应对坑壁稳定性进行验算,坑边禁止堆

建筑材料,必要时可减小坑壁坡率或进行专门支护,并做好防排 水工作。施工时应有专人负责对基坑稳定性和建筑物变形情况 进行巡查。

行评估,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基础和上部结构的变形监测,制定 相应应急措施,保证施工期间基础和上部结构安全。

时对桩的垂直度进行实时监测,确保托换桩体的垂直度满足要 求;作业期间,应保持坑内通风状态良好,接桩焊接操作应符合相 关规程的要求

5.5.6根据场地周边环境条件NB/T 47021-2012 甲型平焊法兰,对可能产生的安全和环境污染

风险应进行分析评估,对重大风险应制定风险控制措施

风险应进行分析评估,对重大风险应制定风险控制措施

5.5.7施工人员应文明施工,不得对周围环境造成污

施工过程产生的废弃物要及时清理。施工期间产生的工业污油 应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6导坑式人工挖孔桩托换法

NY/T 2748-2015 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人参6.1.1导坑式人工挖孔桩托换法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上的填土 黄土状土、黄土、黏性土等地基土承载力不足、地基沉降变形大白 单层、多层或高层建筑物的地基基础托换加固

单层、多层或高层建筑物的地基基础托换加固 6.1.2 导坑式人工挖孔桩应选择以下地层作为桩端持力层: 1 压缩性低的非湿陷性黄土、黏性土或粉土: 2 中密或密实的砂类土、碎石土; 3基岩。 6.1.3人工挖孔桩桩位宜布置在纵横墙基础交接处、承重墙基 础中心、独立基础的中心或对称点、地基受水浸湿可能性大的承 重部位,并避开门窗、洞口等结构变形敏感部位

6.1.2导坑式人工挖孔桩应选择以下地层作为桩端持力层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