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2/T 1253-2017 贵州省级自然保护区建设规范

DB52/T 1253-2017 贵州省级自然保护区建设规范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DB52/T 1253-2017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75 mb
标准类别:环境保护标准
资源ID:221221
VIP资源

DB52/T 1253-2017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DB52/T 1253-2017 贵州省级自然保护区建设规范

生态监测体系建立符合下列要求: a)宜选择区内典型生态系统、群落、生境,设置大型固定样地进行长期监测,固定样地面积根据 监测对象、目的和立地条件而定,数量、形状符合国家相关技术标准要求,类型选择应突出本 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特色; b) 应加强对区内珍稀危野生动植物、特有物种的监测,可设置野生动物固定监测样线、大型动 物固定监测样点、植物监测样方、候鸟及水生生物固定监测区; C 应根据自然保护区类型和研究目的选择性地将区内水文、土壤、温度、光照、大气、风、水质, 植被等生态环境因子作为监测对象,设置监测站点,进行长期定位监测;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站 环志站建设应符合国家、地方相关专项规划建设要求: d)根据科研监测需要可购置相应监测设备(表3)

DB52/T 12532017

GB/T 40627-2021 油菜茎基溃疡病菌活性检测方法表3科研监测基本设备

区内应设立标志、标识、标牌和电子解说设备等解说设施,解说设施应选址合理、图文清晰、简洁 目、科学规范,并与周围景观和环境相协调,突出自然保护区特色。解说设施包括标牌解说设施、音 像解说设施、便携式电子解说设施、展示陈列设施等。

户区科学内涵的文字、图片和视频等资料,用于

DB52/T 12532017

10管理服务设施及配套工程

10. 1管理局 (处、所)

10.1.1管理局(处、所)主要为自然保护区管理人员提供行政管理场所,应具有管理办公、信息沟通 和后期保障等功能,其建设应符合HJ/T129和JGJ67的要求。 10.1.2管理局(处、所)的基础设施包括业务用房、公共用房和辅助用房及相关的设施、设备。业务 用房包括行政管理室和业务管理室等,公共用房包括会议室、档案室、资料室和图书阅览室等,辅助用 房包括食堂、宿舍、车库、仓库、传达室、配电室等。

10.2.1自然保护区道路系统包括主十道路、次十道路、简易道路、护步道、游步道,其建设应确保 不改变自然景观格局,不破坏生态系统完整性,尽量不影响野生动物栖息地,若已建和新建道路不可避 免地穿越了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和迁移扩散路线,应在穿越区域建设野生动物廊道。

10. 2. 2 主、次干道

10.2.2.1主干道路用于衔接自然保护区和外部交通干线,宜采用林区公路一级或二级。 0.2.2.2次干道路用于自然保护区内部的骨干路段,宜采用林区公路三级或四级。 10.2. 2. 3主、次于道仅布设在实验区

简易道路为支线道路,用于连接各管理站(点)、瞻望塔(台)、监测站(点)、居民点或经营活 动场地、火险气象预测预报站等,兼具防火功能,宜采用林区公路四级,可布设于实验区和缓冲区内,

DB52/T 12532017

10.6.1自然保护区内游人集中场所容易发生跌落、淹溺、火灾等安全事故地段,应设置安全防护设施、 消防设施和警示标志,确保游人安全。 10.6.2社区居民或游客较多、户外探险活动频繁、交通偏僻的自然保护区,可设立卫生救护站(点) 并配备所需的设施、设备

自然保护区内游人集中场所容易发生跌落、淹溺、火灾等安全事故地段,应设置安全防护设施、 和警示标志,确保游人安全。 社区居民或游客较多、户外探险活动频繁、交通偏僻的自然保护区,可设立卫生救护站(点): 斤需的设施、设备。

.7.1自然保护区“三废”处理必须与自然保护区建设同时设计,并符合GB8978要求,不得影 卫生和自然景观。

SH/T 1792-2015 工业用裂解碳九DB52/T12532017

10.8.1自然保护区内给排水、供电、通讯、供热等线路布置,不得破坏生态景观,同时应符合安全、 卫生、节约和便于维修的要求;电、给水、排水、通讯等工程的配套设施,应设在隐蔽地带。 10.8.2给水工程包括生产生活用水、景观与灌溉用水和消防用水的供给。给水方式,有条件的可采用 集中管网给水,也可利用简易管线自流引水;排水工程必须满足生活污水、生产污水和雨水排放的需要 非水方式宜采用暗管(渠)排放,污水排放应符合环境保护要求。应尽量考虑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10.8.3供电应与地方电网连接,若不能与地方电网连接,应尽量采用清洁能源。 10.8.4通讯工程应根据其管理布局、用户数量、开发建设和保护管理的需要统筹建设,与地方通讯网 络相连,组成完整、统一的通讯网络。 10.8.5供热工程,应贯彻节约能源、保护环境、节省投资、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原则。宜采用太阳 能、沼气等清洁能源供热。

自然保护区根据自身保护管理实际,可增设其他配套工程项目,配套工程项目设计应科学 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规定进行建设

自然保护区可根据需要聘用长期或季节性管护员,并纳入自然保护区管理体系;人员配置应按照 表4的规定确定。

表4自然保护区管理人员配置(人)

注2:跨县级行政区界的可适当增加人数。 T 注3:周边社区人口密度超过80人/km的可适当增加人数。 注4:内部有国道、省道、航道通过,或周边天然屏障少,人畜进入容易而管理困难的可适当增加人数。 注5:主要保护对象多GB/T 2387-2013 反应染料 色光和强度的测定,核心区超过总面积50%或分散为几块的可适当增加人数。 注6:土地权属以集体为主,经营管理活动多的可适当增加人数。 注7:带状分布的保护区可适当增加人数。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