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压井滑模混凝土浇筑专项施工方案(2019.7.14修)

调压井滑模混凝土浇筑专项施工方案(2019.7.14修)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3.18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调压井滑模混凝土浇筑专项施工方案(2019.7.14修)

以上为合同工程量,具体以实际发生量计

根据总进度计划,确保2019年7月30日首台机组发电目标,调压井混凝土计划施工时段为2019年4月21日至2019年7月20日。

拆迁安置小区工程9-12号楼投标文件施工组织设计出口洞沉砂池底板清理及混凝土施工

1.5调压井混凝土施工方案

根据以往的施工经验,等截面结构构筑物的混凝土衬砌工程采用滑模施工要比传统的组合模板施工更能保证质量,降低成本,提高工效,减少安全隐患。采用滑模施工由于混凝土是连续浇筑的,故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甚至避免施工缝,使混凝土的整体性更好;避免了支模、拆模,搭拆脚手架等多种重复性工作,进度更快,工效更高,材料消耗更少。因此,根据本工程结构特征及现场地理环境情况,除沉砂池底板及与1#引水隧洞平洞相交部位采用钢木组合模板外,其余井身部分采用液压滑模施工。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15;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

《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16;

《液压滑动模板施工技术规范》GBJ113—87;

《水工混凝土钢筋施工规范》DL/T5169—2013;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2012;

《钢筋焊接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JGJ/T27—2014;

《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5144—2015;

《水电水利工程施工安全防护设施技术规范》DL/T5162—2013;

《水电水利工程施工通用安全技术规程》DL/T5370—2017;

《水电水利工程施工作业人员安全操作规程》DL/T5373—2017。

调压井施工道路,利用原开挖过程中形成施工道路作为混凝土水平运输。

(2)混凝土垂直运输通道

采用经下料溜管、缓冲器、导料管、溜槽、分料槽入仓。

施工用水主要为混凝土养护、仓面准备等用水,水源以山泉水为主,蓄水池布置在上部边坡开口线外,该水池为6m³;生产用水主要为混凝土生产系统用水,采用水泵从河中抽取使用。

调压井施工用电使用布置在井口附近630kV变压器作为调压井施工用电电源接出点,以满足施工用电需要,为确保施工顺利进行,不发生粘模事故,(现场准备好备用电源)。

钢筋加工厂(包括材料和成品堆放场)布置于施工现场附近,占地200m2,其中加工场建筑面积50m2。钢筋加工厂配备断料机、弯曲机、拉直机以及整套焊接设备。

调压井混凝土主要由厂房拌合系统拌制供应,在厂房下游200m处布置有1座2×1.0m3拌和站(厂房拌合系统距调压井井孔顶部距离1500m左右),生产能力为40~50m3/h,满足施工需要。拌和楼配置电子称量系统、散装水泥和粉煤灰储存系统、外加剂储存及其附属设施(上料设施等)、废水处理设施、供配电设施等,各主要配料口出料口由闭路电视监控出料,计量系统精度均满足规范要求。可生产各级配及性能的混凝土。

混凝土水平运输采用混凝土罐车,垂直运输采用竖向下料溜管+缓冲器+导料管+溜槽+分料槽入仓型式。

材料及机具利用布置在井口的龙门吊吊送。

采用液压调平内爬式滑升模板,滑模装置为便于加工,提高复用率,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整个模体设计为钢结构,模板、围圈、操作盘、提升架等构件之间均为焊接连接,整个滑模装置主要由模板、围圈、操作盘,提升架、支撑杆(俗称“爬杆”),液压系统等几部分构成。

模板是混凝土成型的模具,其质量(主要包括刚度、表面平滑度)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所浇混凝土的成型及外观质量,为了保证质量,模板均采用6mm的钢板制成,用50×50×5mm角钢作为筋肋,模板高度为1.2m,为了便于脱模,模板按一定锥度设计,上下口相差3mm。如果现场有定型钢模板的话,滑模面板也可用P3015或者6015进行拼装,为便于回收利用,模板与桁架梁间采用螺栓连接。

围圈主要用来支撑和加固模板,使其形成一个整体,围圈采用80×80×8mm的角钢制成1m×1m矩形桁架梁,围圈与模板的连接采用50×50×5mm的角钢。

提升架是滑模与混凝土间的联系构件,主要用于支撑模板、围圈、滑模盘。并且通过安装在顶部的千斤顶支撑在爬杆上,整个滑升荷载将通过提升架传递给爬杆,爬杆由φ48×3.5mm的钢管制成,根据施工经验和常规设计,采用“F”型和“开”型提升架,“F”型提升架用18#槽钢组合制作而成。“开”型提升架采用18#槽钢作为立杆,并用两层共三根14#槽钢作为开型架横梁。

操作盘是滑模的主要受力构件之一,也是滑模施工的主要工作场地,各构件除满足强度要求外,还应有足够的刚度,操作盘支撑在提升架的主体竖杆件上,通过提升架与模板连接成一体,并对模板起着横向支撑作用,操作盘采用桁架结构,为确保工作盘强度、刚度,经过计算,选用80×80×8mm角钢加工成桁架,利用角钢互相连接工作盘,形成网架,盘面铺板采用50mm木板,防止混凝土撒落。盘面必须保持平整、密实。

为便于施工人员随时检查脱模后的混凝土质量,及时修补混凝土局部缺陷,扒出预埋件,以及时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洒水养护,在操作盘下方约2m处悬挂一用∠50角钢制作的辅助盘,用Φ18圆钢悬挂于桁架梁和提升架下。

支撑杆的下段埋在混凝土内,上段穿过液压千斤顶的通心孔,承受整个滑模荷载,并作为竖筋的一部分存留在混凝土内,在选择HM—100型液压千斤顶的同时,选择48×3.5mm焊管作支撑杆,经计算,其承载力及稳定性符合要求。

为使脱模的混凝土得到良好养护,在辅助盘上固定一周Φ50mm塑料管,在此管朝混凝土壁侧打开若干小孔,高压水管与此管用三通接头连接,向此管供水,对混凝土进行洒水养护。

在井口设置三至四个控制点,并用重垂线将控制点投放到滑模操作盘上,随时监测模体偏移及旋转情况,以便及时纠偏,确保模体垂直滑升。

k:附加影响系数,取k=2

f:摩擦阻力,2kN/m2

s=L·H=3.14*4*2*1.2=30.15m2

则G1=kfs=2*2*30.15=120.6kN

全套滑模重量G2=45kN

a、人员:T1=10×750N/人=7.5kN

b、设备:T2=10kN

c、材料、工具:T3=40kN

并取1.3倍的不均匀系数和2倍的动力荷载系数

则G3=(T1+T2+T3)×1.3×2=(7.5+10+40)×1.3×2=149.5kN

允许承载能力P=3.142×EI∕K(Ul)2

E:支撑杆的弹性模量,对Q235钢材E=2.06×105MPa=2.06×108kN/m2

I:支撑杆截面的惯性矩,对φ48×3.5钢管I=11.35cm4

K:安全系数,取K=2

Ul:计算长度,按0.7×1.8=1.26m计

w:总荷载w=G1+G2+G3=120.6+45+149.5=315.1kN

c:载荷不均匀系数,取0.7

p:千斤顶承载能力按惯例50kN计

n=w/cp=315.1/(0.7×50)=9.01台

为了考虑受力均衡等因素,故选用16台千斤顶可满足要求。

根据滑模计算和结构具体情况布置千斤顶16台,支撑杆16根,可满足强度和结构要求。

提升架选择:根据滑模荷载分析计算,选用16个“F”型提升架可满足结构和强度要求。

3.6.2调压井混凝土施工

3.6.2.1滑模施工

滑模的操作平台的制作必须按设计图纸加工,如有变动,必须经主管部门设计人员同意,并应有相应的设计变更文件。

滑模操作平台各部件的焊接质量必须经检验合格,符合设计要求。

制作滑模操作平台的材料应有合格证,其品种、规格等应符合设计要求,材料的代用,必须经主管设计人员同意。

滑模施工前必须做好准备工作,其中包括底板的凿毛、冲洗,滑模组装调试,测量放线工作,为滑模定位组装做好准备。

操作平台及吊脚手架上的铺板必须平整、防滑、固定可靠,并不得随意挪动。操作平台上的孔洞,设盖板封严。

操作平台(包括内外吊脚手架)应设置高度不低于1.2m的防护栏杆,横杆间距不大于35cm,底板设高度大于18cm的挡板,在防护栏杆外侧挂安全网。

施工期间季节变化还应作好防雨或降温工作。

(2)千斤顶进行试验编组

①耐压:加压120kg/cm2,5分钟不渗不漏;

②空载爬升:调整行程30mm;

③负荷爬升:记录加荷5t,支撑杆压痕和行程大小,将行程相近的编为一组。因施工用千斤顶,按一般要求需备用一部分,且需经常检修,还需备用如簧、上卡头、排油弹簧、滑块、密封圈、卡环、下卡头等。

滑模组装检查合格后,安装千斤顶,液压系统,插入爬杆并进行加固,然后进行试滑升3~5个行程,对提升系统、液压控制系统、盘面及模板变形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滑模施工的特点是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滑模滑升平行作业,连续进行互相适应,模体就位后,按设计进行钢筋制安。为保证滑升速度,钢筋采用焊接连接。搭接长度要符合设计规范要求,根据滑模的工艺特点,滑模用爬杆(Ф48×3.5mm)需代替部分立筋,且立筋布置于混凝土保护层一侧,以保证滑升过程中钢筋的顺利绑扎。滑升施工中,爬杆在同一水平内接头不超过1/4,因此第一套爬杆要有3种以上长度(6m、3m、2m),错开布置,正常滑升时,每根爬杆长3m或6m,要求平整无锈皮,当千斤顶滑升距爬杆顶端小350mm时,应接长爬杆,接头对齐,不平处用角模机找平磨光,爬杆同环筋相连焊接加固。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设计要求拟采用如下配合比,

调压井C25混凝土配合比

备注:减水剂(聚羧酸水剂)掺量2.3%,引气剂(2.5%浓度)掺量0.08%。

拌和楼配置电子称量系统、散装水泥和粉煤灰储存系统、外加剂储存及其附属设施(上料设施等)、废水处理设施、供配电设施等,各主要配料口出料口由闭路电视监控出料,计量系统精度均满足规范要求。并安排专职人员对混凝土拌和物进行取样,施工过程中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原材料添加量。

混凝土的运输及入仓能力是影响滑模施工的关键,因此必须有足够的混凝土入仓能力。为保证滑模运行稳定性,以及施工材料和工器具的提升,现场还必须准备切实可行的备用下料方式。

根据调压井的特点以及现场设备配备情况和工期安排情况,本工程所有混凝土水平运输均采用混凝土罐车运输,混凝土垂直入仓采用混凝土泵机配合溜槽,钢筋以及工器具的吊运利用现场配备的龙门吊吊运。

混凝土初次浇筑和模板初次滑升应严格按以下六个步骤进行:第一次浇筑100mm厚半骨料的混凝土或砂浆,接着按分层300mm浇筑两层,厚度达到700mm时,开始滑升30~50mm时检查脱模的混凝土凝固是否合适,第四层浇筑后滑升150mm,继续浇筑第五层,滑升150~200mm,第六层浇筑后滑200mm,若无异常情况,便可进行正常浇筑和滑升。

模板初次滑升要缓慢进行,并在此过程中对提升系统、液压控制系统、盘面及模板变形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待一切正常后方可进行正常浇筑和滑升。

施工进入正常浇筑和滑升时,应尽量保持连续施工,并设专人观察和分析混凝土表面情况,根据现场条件确定合理的滑升速度和分层浇筑高度。依据下列情况进行鉴别:滑升过程中能听到“沙沙”的声音;出模的混凝土无流淌和拉裂现象,手按有硬的感觉,并留有1mm左右的指印;能用抹子抹平。

滑升过程中有专人检查千斤顶的情况,观察爬杆上的压痕和受力状态是否正常,检查滑模中心线及操作盘的水平度。

混凝土表面修整是关系到结构外表和保护层质量的工序,当混凝土脱模后,须立即进行此项工作。滑升时混凝土脱模强度控制在0.2~0.4MPa(混凝土表面用手指按压可留1mm的压痕),这时混凝土仍处于初凝期间,一般用抹子在混凝土表面作原浆压平或修补,如表面平整亦可不做修整。为使已浇筑的混凝土具有适宜的硬化条件,减少裂缝,在辅助盘上设洒水管喷水对混凝土进行养护。

(8)停滑措施及施工缝处理

滑模施工要连续进行,因意外停滑或改模时应采取“停滑措施”,混凝土停止浇筑后,每隔0.5~1小时,滑升1~2个行程,直到混凝土与模板不在粘结(一般4个小时左右)。由于施工造成施工缝,根据水电施工规范,预先做出施工缝,然后在复工前将混凝土表面残渣除掉,用水冲净,先浇一层减半的骨料混凝土或水泥砂浆,然后再浇筑原混凝土。

滑模中线控制:为保证中心不发生偏移,分别在井身两端各悬挂一根或几根垂线进行中心测量控制,确保井身的垂直,满足测量要求和金结安装要求。滑模水平控制:一是利用千斤顶的同步器进行水平控制,二是利用水准仪测量,进行水平检查。

(10)滑模施工中出现问题的处理:

滑模施工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主要有:滑模操作盘倾斜、滑模盘平移、扭转、模板变形、混凝土表面缺陷、爬杆弯曲等,其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千斤顶工作不同步,荷载不均匀,浇筑不对称,纠偏过急等。因此,在施工中首先把好质量关,加强观测检查工作,确保良好运行状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a、利用千斤顶自身纠偏,即关闭五分之一的千斤顶,然后滑升2~3行程,再打开全部千斤顶滑升2~3行程,反复数次逐步调整至设计要求。

b、利用千斤顶安装的行程限位器,以及安装在爬杆上的水平调节器,有效地保证了滑模的垂直上升。同时在千斤顶与油管的连接处安装了针形阀,通过针形阀的开闭来调节因混凝土内外侧模板的摩擦阻力的不同而引起的内外模板滑升的不同步。

c、也可利用埋件用导链等设备施加一定外力给予纠偏。所有纠偏工作不能操之过急,以免造成混凝土表面拉裂、死弯、滑模变形、爬杆弯曲等事故发生。

爬杆弯曲时,采用加焊钢筋或斜支撑,弯曲严重时切断,接入爬杆重新与下部爬杆焊接,并加焊“人”字型斜支撑。

对部分变形较小的模板采用撑杆加压复原,变形严重时,将模板拆除修复。

滑模施工时控制好脱模强度,尽量实现软脱模,这样就能利用模体下悬挂的辅助盘利用混凝土表面原浆进行修复,如果缺陷较大则采用局部立模,补上比原标号高一级的细骨料混凝土并用抹子抹平。

3.6.2.2滑模拆除

滑模结束后先进行布料系统的拆除,布料系统的拆除顺序为:竹节筒→溜槽铁皮→支撑立柱。拆除时操作人员要系好安全带,钢丝绳吊点要合适保证起吊平衡,拆除作业时下方不得有人,确保拆除施工安全。拆除的分料系统构件先吊放到合适的位置,待下一机组模体组装完成后周转使用。

滑模滑升到设计高程后停止滑模施工,利用龙门对模体进行拆除,模体拆除时要结合龙门的最大起重重量对模体进行分块。

拆除时要做好以下安全工作:

①模体的拆除顺序及分块要对全体拆除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②模体拆除必须指定专人指挥;

③滑模停滑后对模体先进行滑空加固,利用槽钢垫到模体的桁架梁下面,槽钢与预埋的钢筋进行焊接固定;模体上沿利用钢筋斜拉固定;

④凿除模体上粘接的混凝土以减轻模体重量;

⑤模体上单件设备利用龙门吊先行吊下,不吊除的用10#铁丝固定牢固,模体需要拆解的部位,要仔细检查,确保连接全部断开;

⑥模体要拆解的部分要结合龙门吊的安全起重量,且要留出足够的安全系数,确保拆除人员和龙门吊的安全;

⑦被拆除的部分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好起吊点,尽量使各起吊绳受力均匀,被吊物受力平衡;

⑧起吊钢丝绳与模体接触部位要做好钢丝绳的保护措施,防止钢丝绳被割伤发生意外;

⑨模体拆除时塔吊先给钢丝绳加力,经检查各绳均匀受力后,再割除受力爬杆,爬杆割除过程中要不断调整塔吊受力,使爬杆在不受力状态下割除,防止最后割除爬杆时,模体有大的起落晃动;

⑩爬杆全部割断后,缓缓的提升起重设备,经检查确信没有连接后,把模体吊除,指挥人员目送;

⑾模体最后爬杆割除要留在模体需吊移的外侧进行,操作人员不得在被拆除部分的模体内;

⑿模体拆除时,非操作人员要远离施工现场,模体拆除后起吊运行范围内不得有人,经指挥把模体吊放到下一指定位置,滑模滑升至指定位置时,将滑模滑空后,利用现场布置的起吊设备在高处进行拆除,根据另外墩体的尺寸进行改装。条件具备的亲情况下,可局部进行整体拆装。滑模装置拆除应注意以下事项:

a、必须在跟班负责人统一指挥下进行,并预先编制安全措施。

b、操作人员必须配带安全带及安全帽。

c、拆卸的滑模部件要严格检查,捆绑牢固后下放。

4.2主要施工人员计划

5.1确保工程质量的措施

达到与该工程有关的施工验收规范规定的合格标准。

5.1.2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及自检制度

(1)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附:质量管理组织机构框图(见下图)

(2)建立健全自检制度

项目经理部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控制有效”的质量自检体系,在施工过程中自下而上按照“跟踪检查、复检、抽检”三个检测等级分别实施检查任务,配齐人员做到职能相符。在严格内部“自检、互检、交接检”的“三检”制度的基础上,认真接受建设单位质量监督和监理单位的监督。

质量检查程序框图(见下页图)

5.2.1保证质量技术措施

(1)建立以总工程师为主的技术系统质量保证体系,从总工程师、质检部、工程部、试验室直到施工班组的各级技术员,从施工方案、施工工艺、技术措施上确保达到质量标准,从技术上对质量负责。

(2)开展技术攻关。对工程施工中容易出现质量问题的环节,我们将根据以往施工经验和教训,事先采取针对性的保障措施,努力克服质量问题。

(3)分部工程开工前由工程部负责,进行分层次的书面技术交底、对施工方案、施工工艺、质量标准、安全措施进行详细交底,形成施工程序化、技术标准化、质量规格化,使每个参加施工的人员做到目标明确,心中有数。

5.2.2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质量保证措施

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施工作业遵照国家及有关部委颁布的标准、规程和规范执行。为了保证混凝土质量达到施工详图和监理工程师规定的要求,施工过程中对配合比及混凝土质量进行控制和检查。

(1)配合比设计在混凝土浇筑前内完成。在配合比设计未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前不得浇筑混凝土;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须按国家有关规范执行,用水量不超过规范的要求,同时保证混凝土有良好的和易性。

(2)混凝土用专用混凝土运输车运送。从开始拌和到最终位置捣实的最长时间,由试验室根据水泥初凝时间及施工气温确定,并符合规范要求。

(3)混凝土在运输及浇筑过程中不得发生污染、离析、材料损失等情况。

(4)部件模板和钢筋须清除干净,模板内面涂刷脱模剂,并经工程师检查批准才能开始浇筑混凝土,混凝土浇筑作业须连续进行,如因故中断,其中断时间小于前次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5)工程的每一部分混凝土的浇筑日期、时间及浇筑条件都有完整的记录,供工程师检查使用。

(6)混凝土捣实后1.5小时到24小时内,不得受到振动。

(7)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对混凝土养生,最少保持14~21天或监理工程师指示的天数。养生方法及持续时间,使混凝土有足够的耐久性和强度且混凝土构件变形最小,不能有因混凝土的干缩而引起的裂缝。各构件在拆模前保持湿润。

混凝土质量检查程序如下图:

5.3质量通病防止措施

5.3.1混凝土表面蜂窝

预防方案及防止措施: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2m应设串管或溜槽;浇筑应分层下料,分层振捣,防止漏振;模板缝应封堵严密,浇筑中应随时检查模板支撑情况防止漏浆。

5.3.2混凝土表面麻面

防治方案及预防措施:模板表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浇灌混凝土前,模板应浇水充分湿润,模板缝隙应用油毡纸、腻子等堵严,模板隔离剂应选用长效的,涂刷均匀,不得漏刷。

5.3.3钢筋堆放不规范,受污染、锈蚀

防止方案及预防措施:在施工现场搭设钢筋防护棚或将钢筋放在枕木上并加盖彩条布。

6安全及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1)为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贯穿整个施工过程,制定以项目经理为中心的安全指挥系统。

(2)由生产经理主管项目部的安全工作。

(3)由项目部安保部具体实施项目部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4)施工现场成立安全小组,负责现场施工的安全宣传、检查、督促等工作,并每月对各工班进行安全生产大检查。

6.2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安全管理原则,从人员、环境、设备、管理四个入手,通过提高员工安全素质、改善现场施工环境条件、消除和控制危险源等手段,强化过程控制,确保安全管理工作能抓住重点,不留死角,实现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管理目标。主要管理规划如下:

6.2.1健全管理体系,实行制度化、标准化安全管理

(1)坚持“一岗双责”制度,明确各级人员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强化考核,监督履责到位,通过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从体系上保证安全生产管理目标的实现。

(2)坚持抓好安全“双基”工作,建立、健全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推行安全设施配置标准化和安全管理标准化,规范项目部安全生产管理的基础性工作。

(3)突出强调安全管理的“三个转变”,即强调事后查处向事前预防转变;强调从治标向治本的转变;强调从专业监管向综合监管的转变。

(4)突出安全管理的“三个加强”,即加强宣传教育和队伍建设;加强基础工作;加强协作联动。

(5)建立、健全安全工作奖惩制度,奖优罚劣,按绩效进行考核,推动安全工作良性循环。

6.2.2施工现场安全措施

所有进入现场人员,必须按有关规定穿着工作服、劳保鞋、配带安全帽,特殊工作人员要配带专门的防护用品,如电焊工要配带面罩和目镜。高空作业应按要求挂设安全网、系安全绳。

(2)施工现场和各种施工设施、管道线路等YD/T 3766-2020 电信互联网数据中心用交直流智能切换模块.pdf,要符合防洪、防火、防砸、防风以及工业卫生等安全要求。

(3)施工现场存放的设备、材料,应做到场地安全可靠,存放整齐,通道畅通。施工场地、仓面等需要搭建的操作平台、楼梯、通道应安全稳固。

(4)场内道路设计、施工要做到符合行车要求,危险地段要挂“危险”或“禁止通行”标志牌,夜间设红灯示警。

(5)竖井洞口周围设置安全防护围栏并设专人看管,闲杂人员不能到洞口,洞口设安全网,以避免高处坠物伤人或设备。

(6)工作面与洞口配置对讲机、电铃及指示信号灯,保证施工通讯及联络;

(7)龙门吊吊运重物时,严禁施工人员站在下方井坑内。

(8)定时检查维修上下爬梯、运输吊笼、吊点及卷扬机,保证使用安全;

(9)竖井地面周围设截水墙、排水沟,施工过程中配备专人值班负责地面安全,防止异物掉入。

(10)易产生飞溅物机具设备,要有严密的隔离防护DB12/T 1059-2021 行洪河道堤防工程安全监测技术规程.pdf,机具设备、手持电动工具的旋转部位,要装设防护罩,以免发生飞溅物伤人。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