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金陵世纪广场人防施工组织设计

东海金陵世纪广场人防施工组织设计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644.61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东海金陵世纪广场人防施工组织设计

东海金陵世纪广场人防工程

3、方案针对性及划分 4

第二章人防工程施工方案及质量保证措施 4

3、认真做好技术准备工作 4

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pdf4、健全技术管理的各级制度 5

第三章施工准备工作计划和资源计划 6

第四章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方法 9

2、钢筋分项工程 10

3、模板分项工程 13

4、混凝土分项工程 16

第五章、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及质量保证措施 21

2、人防电气安装工程 24

3、人防给水排水工程 40

4、通风及空调工程 51

第六章质量保证措施 56

第七章安全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 57

第八章关键施工项目实施的重点和处理方案 59

《东海金陵世纪广场地下车库人防工程》施工图纸

《人民防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34-2004

《防护设备和消波系统技术规范》

《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2009

《地下室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JGJ27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

《人民防空工程设计规范》GB50225-95

工程名称:东海金陵世纪广场地下车库工程

建设单位:连云港江南置业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江苏省建工设计研究院

勘察单位:连云港鸿洋岩土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连云港天正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南京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工程地点:江苏省东海县东海南路

人防工程建筑面积:4667.7平方米

使用功能:附建式平战结合人防工程。平时功能为居住区配套地下车库,战时功能为人员掩蔽所和移动电站。

人防结构为混凝土框剪结构。防护等级为甲类核(常)六B级。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基础混凝土为抗渗混凝土,混凝土强度等级为:垫层C15,独立柱为C50P6,其他为C40P6。

本方案针对地下室人防工程结构及安装工程,包括人防门的安装、人防设备安装、水电暖和空调安装,设备调试等所有方案。

实施项目管理有利于提高建设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水平,促进施工项目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与国际惯例接轨。

第二章人防工程施工方案及质量保证措施

做好施工准备,可以保持安装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减少施工中的混乱,对实现均衡施工,缩短工期,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将起到重要作用。

项目进度控制以实现施工合同约定的竣工日期为最终目标,以项目负责人为责任主体,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及本专业的施工特点,以本公司强大的技术力量、生产能力、资金实力为保证,从施工组织、计划管理、生产要素、技术支持、检查控制等方面来确定进度要求。

3、认真做好技术准备工作

技术准备是施工准备的核心,本公司将积极按计划的管理组织机构及时组织工程施工技术人员进场做好熟悉和审查施工图纸工作。通过施工图纸的会审以及施工技术要求的掌握、理解、核定,在总工程师的组织下进行施工组织设计的补充、调整工作,使施工组织设计更切合实际地发挥指导作用。

4、健全技术管理的各级制度

施工中的技术管理是施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时编制出可行的各种施工方案,并做好对各级技术人员及施工班组的技术交底工作。制订规范的工作职责和工作制度,使技术管理条理化、专业化,其工作范围。

5.2.1质量方针的、质量目标

质量方针:以诚信、智慧、科技、管理铸就更高质量和更富情感的建筑精品。

质量目标:一次性验收合格。

杜绝死亡,年重伤频率0.05%内。

5.2.3文明施工目标

达到连云港市标准化示范工地。

5.3地下室人防主体结构施工总工艺流程

基础开挖清运验槽基坑、底板混凝土垫层基坑、底板防水及防水水泥砂浆保护层铺放绑扎钢筋、安装模板浇筑地下室底板砼地下室墙、柱钢筋绑扎支框架柱、剪力墙和梁、楼板模板浇注框架柱、剪力墙混凝土绑扎梁板钢筋浇注梁板混凝土。

施工流水段的划分:地下室施工划分3个施工段,每个施工段的砼连续浇筑;每个施工段的柱子、主楼的竖向结构单独浇筑,墙体和顶板一起浇筑。主楼垫层及独立基础、底板砼用汽车泵浇筑。

模板工:160人,钢筋工:180人,砼工:40人、架子工:20人:瓦工:30人、零工:20人

第三章施工准备工作计划和资源计划

⑴图纸、图集、规范、规程等

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审查施工图,了解设计意图及要求,对图纸疑点认真记录汇总,以便在图纸会审时提出。熟悉和审查图纸由图纸自审、会审和一次性交底三部分组成,图纸自审由施工单位主持,并留有记录,图纸会审由建设单位主持,设计和施工单位共同参加。

依据设计图纸和业主提供的坐标点和水准点,按照施工测量方案,首先对施工现场场区或场区标高进行测量,引入并建立控制网点,将施工总平面布置图的临建房屋、管线及正式工程线施测到场地上,做好记录,形成书面技术交底。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对影响施工进度和质量的技术问题进行预测、提前解决。交底以书面形式进行,并做好签订记录。

加强计划管理:根据项目组织机构的部门设置,明确各部门的职责,根据施工总进度计划的总体安排,预算、技术、物资生产紧密配合,编制施工预算将施工予算按施工阶段分解,提用料、用工计划,经技术部门复核后,由物资部门对供应厂家进行评审、采购,生产部门合理安排工种、工人数量、技术部门认真做好检验和试验工作计划、机械设备安装计划及质量验收计划,经项目经理和项目总工审批后实施,保证施工的顺序进行。对需业主供货或业主批价的材料设备计划,原在使用前留有充足时间报业主,以便业主询价或采购。

本工程除图集需采购外,现有的规范、标准均满足施工使用要求,图集的采购时间要在施工开工前采购齐全。

1.2施工现场准备工作

坐标定位结合施工总平面布置图进行放线工作,为避免拉尺的误差,在测距时利用经纬仪采用平面坐标法进行工程的定位。定位控制桩经复核无误后,立即做好控制桩和水准点的保护工作。

每100m3为一个取样单位(3块)

结构实体检验同条件试块

5卷外观检查,同时进行物理试验

第四章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方法

水平测距采用50m钢卷尺,高程测定采用光学水准仪,方向测定采用光学经纬仪。

②定位放线及垂直度控制

轴线控制:根据本工程情况,南北向设置两条控制轴线,东西向设置两条控制轴线,采用50m钢卷尺控制轴线距离。

平面定位:施工时,将经纬仪立于控制轴线上,在地面或基坑中用墨斗弹出控制轴线,再根据柱、墙与控制轴线的关系,弹出基坑、地下室墙等位置控制线。为消除误差,保证测量精度,轴线弹好后必须在地面上架经纬仪进行检测修正,查一下轴线交角,在误差范围内,做平差处理。

高程控制:根据现场给定的高程在现场设置适当的标高控制点。标高均由此点用钢尺或仪器引测。为消除偶然误差,在每层作好高程标志后用水准仪进行检测。在误差范围内取三点高差平均值控制各层的标高。

轴线平面位移不大于5mm。

墙柱垂直度每层不大于5mm。

高程误差:层高±5mm,全高±30mm。

所有的轴线传递和高程控制都以控制点和定向点为基础,因此必须加强控制点和定向点的保护工作。

所用的各种仪器要经常进行检校,并备有检查资料。

严格按规范操作,加强方向检测,角度读数要归零检查。

2.1钢筋接头的连接方法及要求

钢筋的连接形式有机械连接、绑扎连接、焊接等,本工程框架柱(含剪力墙暗柱及端柱)和框架梁采用机械连接接头,其他构件纵向受力钢筋直径大于Φ18时,采用机械连接。其他情况可以采用绑扎搭接或者焊接。机械连接为钢筋直螺纹套筒接头。

2.2绑扎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从任一绑扎接头中心至搭接长度L1的1.3倍区段范围内,有绑扎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应符合以下规定:受拉区不得超过25%,受压区不得超过50%。绑扎接头中钢筋的横向净距s不应小于直径d且不应小于25mm。

2.3钢筋接头的连接方法

18mm≤ф≤36mm直螺纹

地下室柱墙钢筋在Φ16以下采用绑扎搭接,Φ18~Φ25采用直螺纹连接

梁板钢筋Φ16以下采用绑扎搭接,Φ18~Φ25采用单面电弧焊或直螺纹面接头。

电弧焊要检查接头外观质量,包括焊口突出表面高度,弯折角度(不大于4°或7/100)和轴线偏移等项内容,钢筋接头一定要离开拐点≥10d,不准位于构件的最大弯矩处。施工中用无齿锯将钢筋端口切平,先焊高位筋,后焊低位筋。

焊接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钢筋总面积的百分率:受拉区不超过50%,受压区不限。

钢筋绑扎执行“七不准”和“五不验”。

2.7绑扎网和绑骨架允许偏差项目

2.9、柱子钢筋定位措施

为保证柱子钢筋的保护层,保护层采用聚丙烯钢筋砼保护层定位卡纵向间距1000mm,横向按长宽平均两点,另外在柱筋上部增设钢筋定位卡(形状箍筋),在浇筑混凝土前将定位卡套在柱筋顶端,将柱筋点焊在定位卡上,控制柱钢筋间的位置。

2.10地下室人防底板、梁板、墙体

地下室人防底板下层钢筋的保护层使用水泥砂浆垫块,纵横向间距为500mm。在底板上下层钢筋间采用钢筋马凳,马凳用与底板同规格钢筋制做,纵横间距均为1.0m,通长布置。第一排马凳距梁边尺寸为200mm。马凳高度:板厚-上下保护层厚度-下铁主筋直径-扣铁直径。楼承板的保护层采用1:2的水泥砂浆垫块。地下室墙体采用聚丙烯钢筋砼保护层定位卡纵向间距1000mm。

2.11钢筋的绑扎要求

绑扎时注意间距及钢筋的规格、钢筋间距、锚固长度应符合图纸及规范要求,钢筋的摆放应正确。钢筋保护层厚度要保证,还要注意不得漏扣以及绑扣丝向里,防止其锈蚀污染混凝土外表面。

梁柱模支设完成后,依据图纸要求放出预留构造柱和埋件的位置线,就位后进行加固,在混凝土浇筑时设专人检查校正。

必须架设跳板操作,禁止在板筋上踩踏,禁止碰动预埋铁件及洞口模板。安装电管、暖管或其它设施时不得任意切割和碰动钢筋。

根据本工程的结构特点、工期,决定在本工程中柱子、梁、墙体采用18mm厚九夹木模板。九夹板采用表面涂膜并配以50×100mm木方做背肋。支撑加固系统采用φ48钢管纵横向间距450mm。

3.2模板施工工艺流程

模板施工顺序为:搭设满堂架手架→柱模→梁模→墙模加固→梁墙柱头模弹柱位置线→找平层做定位墩→安装柱模板→安柱箍→安拉杆及加固→办理预检→安装梁底模→梁底起拱→绑扎钢筋→安装梁侧模→安装上下锁口楞,斜撑楞和对柱螺栓→复核梁模尺寸位置→加固后验收

3.3主要部位模板支设方案

墙体模采用九夹板,加固肋条采用50×100木方及φ48×3.5钢管做背杠,沿电梯井和墙体的纵横方向450×450mm增设φ14穿墙对拉螺栓,间距450mm。其中外墙体的对拉螺栓要做成防水型,对拉螺栓通过“3”型卡与加固钢管连接。

满堂钢管架,其标准立杆间距采用0.9m*0.9m进行布置,梁底采用0.6m*0.6m进行支撑布置,如有梁高超过1.2m处大梁底下采用钢管加密:0.6*0.6m一道进行布置,其余最大不规则部分板处间距不得超过0.9m间距布置。水平杆采用1.5m一道,扫地杆离地20cm双向布置,竖向剪刀撑每跨两道双向布置,间距4m,横向剪力撑沿水平横杆处布设。

梁模的加固梁高H=90cm以上的梁在支梁模时在梁中加二道对拉螺杆,H>120cm则沿高度方向每50cm设一道对拉螺杆,铺设梁底模时跨度超过4m,跨中应起拱,起拱高度为2‰。

支模前必须搭好相关脚手架。浇筑混凝土前必须检查支撑是否可靠、扣件是否松动。浇筑混凝土时必须由模板支设班组设专人看模,随时检查支撑是否变形、松动,并组织及时恢复。经常检查支设模板支撑及平台连接处螺栓是否松动,发现问题及时组织处理。

3.4.1安装放线:模板安装前先测放控制轴线网和模板控制线。根据平面控制轴线网,在楼板上放出墙、柱边线和检查控制线。

3.4.2模板安装前首先检查模板的杂物清理情况、浮浆清理情况、板面修整情况、脱模剂涂刷情况等。

3.4.3在模板安装前要进行上道工序(钢筋、水电安装、预留洞口等)的验收,并签字齐全,留作存档。

3.4.4按要求安装好门、窗洞口模板。

3.4.5防止模板漏浆、烂根、错位等的设施设置完毕。

3.5.1模板的拆除时间根据工地所留同条件养护试块的强度决定。

3.5.2柱及梁、墙侧模在砼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坏即可。

3.5.3梁、板底模在砼强度达到100%后方可拆除。

3.5.4模板拆除顺序遵循先拆不承重的模板,后拆承重部分模板,自上而下,支架先拆侧向支撑后拆竖向支撑的原则。

3.5.6拆模时不得用钢棍或铁锤猛击乱撬,以防砼外观及内部受损,严禁拆下的模板自由坠落于地面。

3.5.7拆下的模板立即组织人员清理表面,在刷完脱模剂后方可吊入下层进行拼装。

3.5.8未经技术人员通知,不经施工员安排,任何人员不得随意拆除模板、支撑及加固系统。

3.6模板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3.6.1进场前严格检查:模板进场前要进行验收,主要检查模板的平整度、光洁度、弯曲情况等。

3.6.2防止墙柱烂根的处理:在浇筑顶板或基础承台混凝土后,在墙、柱根部用1:3水泥砂浆抹高和宽分别为50mm的找平台,用铁抹子抹平。

3.6.3防止涨模、偏位采取的措施

1)模板设计强度控制。

3)模板支设前放好定位线、控制轴线。

4)墙柱模安装就位前采取定位措施。

3.7.1吊装模板轻放轻起,不准碰坏已完成的结构,并注意防止模板变形。

3.7.2墙、柱模板严禁用大锤砸或撬棍硬撬,以免损伤混凝土表面及棱角。

3.7.3模板拆除后,立即对模板的板面进行全面彻底清理,保证下次使用不出现粘模现象。模板使用后及时进行维修清理。

本工程的混凝土使用预拌商品混凝土,采用砼固定泵进行泵送。

混凝土浇筑时要注意底板、侧墙和梁的施工方法,按照设计图纸施工。

4.1混凝土工程的浇筑操作阶段

4.1.1墙柱混凝土浇筑前的接浆

墙柱混凝土浇筑前必须接浆处理。采用同配合比减石子砂浆,厚度控制在5~10cm厚。严禁无接浆浇筑混凝土。

4.1.2混凝土的浇筑顺序是先浇筑人防工程的内防护砼墙、柱,最后浇筑现浇砼板。

4.1.3基础混凝土浇筑施工时,柱子外露的钢筋用PVC塑料管保护,待混凝土振捣完毕后移至其它外露的钢筋上。

4.1.4.1混凝土浇筑前应对模板进行检查,做好预检手续

4.1.4.2由于梁柱板分开浇筑,故在浇筑柱子的时候,要在柱子上操上梁底的标高线防止混凝土浇筑高出梁底。

4.1.4.3在浇筑柱头的时候,为保证梁柱接头的混凝土质量,在梁柱交界位置的距柱边10cm的地方,拦设双层钢丝网,与钢筋绑扎牢固,先浇筑柱子与梁柱处的混凝土以保证柱子内部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4.1.4.4柱头浇筑时,采取“先浇筑柱头,再浇楼板,间隔浇筑,同时振捣”的方式,即:先浇筑柱子与梁板交接部位的柱混凝土,再立即浇筑周边的梁板混凝土。

4.1.5.1浇筑前,检查梁底、侧模支撑必须牢固,箍筋焊接到位,梁上部的墙、柱插筋到位。

4.1.5.2浇筑时从一个方向向加一方向进行浇筑,混凝土浇筑如有间歇,间歇时间不得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4.1.5.3板内有梁的部位混凝土浇筑时,首先保证梁内混凝土浇筑到板底位置,随即进行振捣。然后再浇筑板混凝土,保证梁内混凝土的密实。

4.1.5.4现浇楼板施工面积较大,容易漏振,振捣手应站位均匀,避免造成混乱而发生漏振。双层筋部位采用插振,每次移动位置的距离不应大于400mm,单层筋采用振捣棒拖振间距300mm。

4.1.5.5楼板混凝土振捣除采用振捣棒振捣外,还用平板振动器满振一遍,平板振动器移动时应成排依次振捣前进,前后位置和排与排间相互搭接应有3~5cm,防止漏振,保证混凝土的绝对密实。

4.1.5.6对于有下沉梁的部位加强振捣,避免漏振,将振捣棒插入梁内振捣。

4.1.5.7混凝土收面时,用4m以上刮杠刮平,一定要保证标高准确、平整。整个楼板面的收面按楼地面一样三遍成活,最后一遍用扫把将表面浮浆搓掉,注意要顺着同一方向,使混凝土表面平整无裂缝,纹路通顺美观。

4.1.6人防内外墙体

选用ф50采用垂直拖振,随浇筑随振捣,振捣棒要求快速插至底部,稍作停留,慢慢向上拔起,上下略微抽动,至表面泛浆无气泡时移至下一点,间距不得超过400mm。浇筑上一层混凝土时,振捣棒要插入下一层5cm。

4.1.7混凝土坍落度的测试

4.1.8试验员负责对当天施工的混凝土坍落度实行检测,并做好坍落度测试记录。如遇不符合要求的,严禁使用。具体坍落度的控制指标由项目施技组制订,对墙体和楼板等不同构件要有不同的控制范围,以满足不同构件混凝土凝结时间的不同要求。

4.1.9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和和易性

混凝土工长及时检查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及和易性是否能满足工程需要。如混凝土流动性过大,可能造成混凝土离析等现象。

4.1.10楼板混凝土的压光操作

浇筑混凝土时,用4m刮杠找平,墙柱根部采用刮杠找平,并用铁抹子收光,以利于墙柱模板支设。混凝土工长监督检查操作工人混凝土楼板的压光,楼板的平整度必须保证控制在质量标准内。

4.1.11混凝土的泵送

4.1.11.1施工中项目部安排专人值班,并负责填写砼浇筑值班记录,值班人员对值班期间砼浇注质量负全部责任。

4.1.12混凝土的振捣

混凝土振捣设专人振捣,应快插慢拔,避免撬振钢筋、模板,每一振点的振捣延续时间,应使混凝土表面呈现浮浆和不再沉落,一般为20~30s,要避免过振产生离析。当采用插人式振捣器时,捣实混凝土的移动间距,不宜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5倍;捣振捣器与模板的间距,不应大于其作用半径的0.5倍,并避免碰撞钢筋、模板、吊环、预埋件等;振捣器插入下层混凝土内的深度应不小于50mm。

4.1.13混凝土施工缝

4.1.13.1施工缝的留置:施工缝的位置在混凝土浇筑之前确定,并宜留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施工缝的留置符合以下规定:

柱:留置在基础承台或楼板顶面。有主次梁的楼板施工缝留在次梁跨度的中间1/3范围内。

中建国际大厦桩基础钻孔灌注桩压浆施工方案.doc4.1.13.2施工缝的处理措施

1)墙、柱底部施工缝的处理:剔除浮浆,并使剔除向下凹2cm,沿墙、柱外尺寸线向内5mm用砂轮切割机切齐,保证混凝土接缝处的质量。并加以充分湿润和冲洗干净,且不得积水。

2)顶板施工缝的处理:施工缝处下层板筋下垫15mm厚木条,保证板下钢筋保护层;上、下层钢筋之间用木板保证净距,与下层钢筋接触的木板侧面按下层钢筋间距锯成豁口,卡在上层钢筋上。

4.1.14浇筑混凝土时的注意事项

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浇筑时,先浇筑强度等级高的混凝土,后浇筑强度等级低的混凝土(必须在强度等级高的混凝土初凝前浇筑),中间用双层钢板网相隔。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应派专人看护模板,发现模板有变形、位移时立即停止浇筑,并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凝结前修整完好。

混凝土自高处倾落的自由高度不得超过2m,浇筑的竖向结构高度超过3m时,采用振动溜管使混凝土下落。

在混凝土终凝前自来水输送工程钢骨架复合管施工组织设计,必须用铁抹子把非结构性表面裂缝(由于混凝土的沉降及干缩产生)修整压平(然后再覆盖塑料薄膜保护)。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