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某煤粉制备脚手架工程施工方案

重庆某煤粉制备脚手架工程施工方案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6.36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重庆某煤粉制备脚手架工程施工方案

重庆金桥水泥二期煤粉制备工程,为四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首层框架高10.0m,高度较大,基础施工完毕后,自基坑底起搭设满堂脚手架,脚手架搭设高度12.5m,架体高度较大;本工程首层框架下的的砌筑、抹灰作业需另搭设内、外双排架;在主体施工时,为了方便施工中操作工人上下方便,在架体外侧搭设上人通道;在后期围护墙砌筑时,正值与设备安装同步交叉作业,为互不影响施工,在外架搭设时与安装单位结合,在设备安装要通行的位置上,留置外架门洞。为保证该部位架体的安全稳定,特针对部位架体编制架体搭设方案。

2.脚手架的基本要求:安全可靠、满足使用

首先脚手架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以确保施工期间在规定的荷载作用下不发生破坏,且具有良好的结构整体性和稳定性,保证在使用过程中不发生过大晃动、倾斜、变形,以保障使用者的人身安全和实际操作的可靠性。其次脚手架上的防护应该到位,尤其在有交叉作业时应该设置防止操作者高空坠落和零散材料坠落的防护措施。

为达到以上要求DB34/T 3585-2020 桥梁预应力张拉和孔道压浆施工指南.pdf,应注意以下几点:

1.脚手架使用的材料必须在规格、质量上符合有关技术规定,并经验收合格后才能使用。

2.加强对材料、构件和架设工具的管理,避免和减少在架设、运输、存放过程中造成的损伤。做好维修保养工作,对不合格的应及时运出场外。

3.脚手架的构造必须满足规定要求,必须按照方案搭设,对特殊部位脚手架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受力计算和设计,并经有关部门验收后方可使用。

4.落在式脚手架的地基必须平整、夯实、并做好排水措施,保证地基具有足够的承载力;为方便排水,脚手架底座底面标高宜高于搭设面自然地坪50mm;立杆底部应设钢底座或铺厚度不小于50mm的脚手板,脚手架基础经验收合格后应按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放线定位来搭设。

5.严格按规定设置连墙杆,使脚手架与建筑物有效连接,以保证脚手架的稳定性和牢固性。

6.确保脚手架的搭设质量,搭设时应按规定的工序进行,做好每个节点的连接工作,注意随时校正偏差。

7.严格控制使用荷载,对于砌筑、浇筑架施工荷载应控制不得超过3000N/m2,装饰架施工荷载应控制不得超过2000N/m2,同时还应注意控制荷载在架体上的堆放位置,不应集中放置,并按规定留有足够的安全储备。

8.各种防护设施应齐备,包括安全网、斜道、防滑条、挡脚板、防护棚、防护栏杆以及防雷设施等。

9.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杜绝在使用工程中使用脚手架吊运重物,不得任意拆除杆件和联系杆件等,若确实需拆除部分构件的必须征得方案编制者的同意。

10.脚手架在使用期间必须做定期观察,并做好记录,发生超出使用偏差时应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并把出现的问题汇报相关部门,且把加固措施报相关部门,待重新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3.1.1焊接钢管(Φ48×3.5):化学成分与机械性能符合国家标准《普通碳素钢技术条件》(GB700~88)中3号镇静钢的要求。所用扣件应符合《可锻铸铁分类及技术条件》(GB978~67)的规定。扣件不能有裂纹,气孔疏松,砂眼等铸造缺陷。扣件与钢管的贴合面接触良好,扣件夹紧钢管时,开口处的最小距离要小于5mm。

3.1.3焊接底座:采用Q235A钢,E43焊条,几何尺寸如下页图。

3.2.1脚手架搭设人员必须是经过国家现行标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考核合格的专业架子工。上岗人员应定期体检,体检合格者方可发上岗证。

3.2.2凡有高血压、心脏病、晕高或视力不够等不适合做高空作业的人员,均不得从事架子作业。

3.2.3配备架子工的徒工,在培训前必须经过医务部门体检合格,操作时必须有技工带领、指导,由低到高,逐步增加,不得任意单独上架子操作。

3.2.4要经常进行安全技术教育,凡从事架子工种的人员,必须每年进行体检。

4外双排脚手架搭设技术要求

基层加固垫实→铺通长脚手板→立杆下加底座→弹线、立杆定位→摆放扫地杆→竖立杆并与扫地杆扣紧→装扫地小横杆、并与立杆和扫地杆扣紧→装第一步大横杆并与各立杆扣紧→安第一步小横杆→安第一道拉杆→安第二步大横杆→安第二步小横杆→加设临时斜撑杆,上端与第二步横杆扣紧(与结构柱拉接后拆除)→安第三、第四步大横杆和小横杆→安装第二道拉杆→接立杆→逐层安装各步大横杆和小横杆→加设剪刀撑→铺设脚手板→挂安全网

4.1.1砌筑、浇筑外脚手架为落地式双排架,立杆纵距1.5m,横距1.2m,步高根据外侧围护密目规格要求确定为1.5m,内排立杆距建筑物外墙0.4m。立杆上的对接扣件交错布置,两相邻立杆接头不应设在同步同跨内,两相邻立杆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步距的1/3,示意见下图。

4.1.2立杆接头除在顶层可采用搭设外,其余各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对接。当立杆需要搭接时搭接长度不小于1m,用三个旋转扣件固定,且结扎点间距不小于300mm和不大于500mm,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纵向水平杆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

4.1.3立杆垂直度对架体结构影响较大,是架体验收中的重要指标之一,按规范要求架体立杆垂直度最大允许偏差不得大于100mm,当架体在20m以内时,立杆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架高的1/200;当架体高于20m且在40m以内时,此时立杆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架高的1/400;当架体高于40m时立杆垂直度偏差按1/600控制;为很好地控制脚手架的垂直度,要求脚手架搭设过程中每搭设一个立杆接长高度检查一次垂直度,检查方法可用经纬仪检查或吊线法检查,搭设过程中的检查控制数据按下表执行:   

脚手架立杆垂直度允许偏差(mm)

搭设中检查偏差的高度(m)

立杆顶端应高出建筑物檐口上皮1.5m,高出部分要设两道防护栏杆,防护栏杆示意同操作层防护栏杆,示意图见第7页。

4.1.4开始搭设立柱时,每隔6跨设一根抛撑,直至连墙杆件安装完毕后,方可根据情况拆除。

4.1.5当搭设至有连墙杆件的构造层时,搭设完该处的立柱、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后,立即设置连墙件。

4.1.6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亦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m。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示意如下图:

4.2纵向水平杆构造要求

4.2.1纵向水平杆设于横向水平杆之下,在立柱的内侧并采用直角扣件与立柱扣紧;

4.2.2纵向水平杆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对接接头交错布置,不设在同步同跨内,相临接头水平距离不小于500mm,并避免设在纵向水平杆的跨中。示意见第4页插图。

4.3横向水平杆构造要求

4.3.1每一主节点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并采用直角扣件扣紧在纵向水平杆上,该杆轴线偏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150mm,靠墙(柱)一侧的外伸长度不大于500mm,外侧的外伸长度不小于100mm,且不大于150mm,以免小横杆伸出长度过长影响外围护的封闭。大横杆设于小横杆之下,且都设在立杆内侧,采用直角扣件与立杆紧扣。示意如下图:

4.3.2大横杆四面架子的纵向水平高差不超过5cm,同一排大横杆的水平偏差不得大于L/300(L为外架搭设长度)。

4.3.3在主节点处固定横向水平杆、纵向水平杆、剪刀撑、横向斜撑等用的直角扣件、旋转扣件的中心点的相互距离不应大于150mm。

4.4脚手板的构造要求

4.4.1脚手板一般设置在三根横向水平杆上,当脚手板长度小于2m时,可采用两根横向水平杆支承,但应将脚手板用直径φ3.2的镀锌钢丝固定在支承小横杆上,严防倾翻。脚手板可对接平铺,亦可采用搭接铺设。脚手板对接平铺时,接头处必须设两根横向水平杆,脚手板外伸长应取130~150mm,两块脚手板外伸长度的和不应大于300mm;脚手板搭接铺设时,接头必须支在横向水平杆上,搭接长度应大于200mm,其伸出横向水平杆的长度不应小于100mm,示意见下图:

4.4.2作业层脚手板应满铺,内立杆内侧小横杆上亦需满铺脚手板,作业层外侧靠立杆处设挡脚板,外立杆设防护栏杆,外侧满挂密目安全网封闭,要求栏杆和挡脚板均设在外立杆内侧,上栏杆高度为1.2m,中栏杆居中设置,挡脚板高度不小于180mm。示意如下图:

4.4.3转角、斜道平台口处的脚手板,应与横向水平杆可靠绑扎连接,防止滑动。

4.4.4自顶层作业层的脚手板往下计宜每隔满铺一层脚手板

4.5连墙件的构造要求

采用连墙件实现的附壁联结,对于加强脚手架整体稳定性,提高其稳定承载能力和避免出现倾倒或坍塌等重大事故具有很好的作用。连墙件按构造形式分柔性拉结和刚性拉结两种,柔性拉结是指用钢筋、绳索、铁丝等进行拉结,只承受拉力和防止架体外倾的作用,而对脚手架的整体稳定性帮助甚微;刚性连墙件是指采用刚性拉杆或构件,组成即可承受拉力也可承受压力的连接构造,因此 刚性连墙件不仅可以提对架体的整体稳定性,还可提高架体承载能力。

本方案中涉及的外架与结构的拉结均按刚性连墙要求设置。由于工业建筑框架结构柱跨均较大,无法按规范要求设置连墙点,因此在搭设时可与内架连结,由于外架在后期围护墙体砌筑时还要使用,这就要求外架搭设时除满足规范要求的连墙点位置上与内架拉结外,其它尽量不要与内架连接。

4.5.1刚性连墙点设置构造

本工程各单位工程中外架与结构或内架拉结的连墙杆件均采用Φ48×3.5钢管及配套扣件,其与结构或内架拉结的形式一般有以下几种:

4.5.1.1在对框架结构围护墙及其它一些砖混结构的辅助车间墙体砌筑时,可将连墙杆件直接穿过墙体,并在墙体两侧固定。也可通过门窗洞口,在墙两侧用横杆夹持和背楔固定。

4.5.1.2对于高度不大的筒仓结构使用倒模工艺和滑模工艺施工筒壁时,可在需设置连墙点的地方预埋铁件,然后与连墙杆件焊接的方法留置。

4.5.2连墙件的设置要求

4.5.2.1连墙件的设置数量可通过计算取用,也可按一般构造要求取用,本方案编制中连墙杆的设置按规范<JGJ130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规定取用,套用表格如下:

连墙点的设置遇到洞口、构件、墙边或窄的窗间墙、砖柱等时,应在附近补设,不得取消。

4.5.2.2在连墙杆时必须保持脚手架立杆垂直,避免产生不利的初始侧向变形。

4.5.2.3设置连墙杆处的建筑结构必须具有足够的支承能力,应设置在具有足够抵抗水平拉力和推力的部位。

4.5.2.4连墙杆靠近主节点设置,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300mm。

4.5.2.5连墙件应从底层第一步纵向水平杆处开始设置,当该处设置有困难时,应采用其它可靠措施固定。

4.5.2.6连墙件宜优先采用菱形布置,也可采用方形、矩形布置。

4.5.2.7一字型、开口型脚手架的两端必须设置连墙件,连墙件的垂直间距不应大于建筑物的层高,并不应大于2步。

4.5.2.8连墙件中的连墙杆宜呈水平设置,当不能水平设置时,与脚手架连接的一端应下斜连接不应采用上斜连接。

4.5.2.9当脚手架下部暂不能设连墙件时可搭设抛撑,抛撑应采用通长杆件与脚手架可靠连接,与地面的倾角应,45°~60°之间,连接点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抛撑应在连墙件搭设后方可拆除。

4.5.2.10架高超过40m且有风涡流作用时,应采取抗上升翻流作用的连墙措施。

4.6剪刀撑与横向斜撑

剪刀撑的设置需符合下列要求:

4.6.1按规定要求,凡7步以上的脚手架必须设置纵向剪刀撑。对于架体高度24m以下时,脚手架应在转角处及每相隔12~15m设置一道剪刀撑,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小于4跨,且不小于6m,从底部至顶部设置。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在45°~60°之间,示意如下图:

对架体高度24m以上时,应在整个立面全长、全高连续设置剪刀撑,每道剪刀撑跨越不多于7根立杆(45°设置剪刀撑时不多于7根立杆,60°设置剪刀撑时不多于6根立杆)。

4.6.2剪刀撑斜杆的接长宜采用搭接,搭接规定同立杆搭接要求,。

4.6.3剪刀撑斜杆用旋转扣件固定在立杆上,或固定在与立杆相交的小横杆的伸出端,剪刀撑与小横杆连接时用十字扣件,扣件中心线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150mm.

4.6.4凡呈一字形或开口形的脚手架以及架高超过24m的架体,应该在两端及中间每隔3跨设置一道横向斜撑,横向斜撑是用一根斜杆呈“之”字形将内外立杆连接起来,由底部连续设置到顶部。

4.6.5横向斜撑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4.6.5.1横向斜撑应在同一节间,由底至顶层呈之字型连续布置。斜腹杆宜采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

4.6.5.2一字型、开口型双排脚手架的两端均必须设置横向斜撑,中间宜每隔6跨设置一道。

4.6.5.3高度在24m以下的封闭型双排脚手架可不设横向斜撑,高度在24m以上的封闭型脚手架,除拐角应设置横向斜撑外,中间应每隔6跨设置一道。转角处剪刀撑仍需按正常要求设置。

人行斜道采用之字形斜道。斜道构造需符合下列要求:

4.7.1斜道宜附着外脚手架或建筑物设置人行斜道宽度不小于1m,斜道坡度一般保持在30°左右。

4.7.2拐弯外设置平台,宽度不小于斜道宽度。

4.7.3斜道两侧及平台外围均必须设置防护栏杆及挡脚板,栏杆高度为1.2m,挡脚板高度为180mm,走道设置防滑条不大于300mm,栏杆和挡脚板表面刷红白或黄黑警示色油漆。

4.7.4斜道外侧挂密目安全网封闭,斜道的侧立面应设剪刀撑。

4.7.5斜道的基础做法与外脚手架基础方法一样,斜道的连墙件设置方法按开口型脚手架要求设置。

4.7.6斜道脚手板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4.7.6.1脚手板横铺时,应在横向水平杆下增设纵向支托杆,纵向支托杆间距不应大于500mm,脚手板顺铺时,接头宜采用搭接,下面的板头应压住上面的板头,板头的凸棱处宜采用三角木填顺。

4.7.6.2人行斜道的脚手板上应每隔250~300mm设置一根防滑木条,木条厚度宜为20~30mm。

本方案中各单体工程中用于供作业人员上下的斜道,步高1.5m,立杆间距1.2m,走道宽1.2m,平台宽1.2m,防护栏杆及挡脚板做法参照上文操作平台防护做法,走道防滑条及连墙件设置按上文要求的设置原则设置。

在后期配合安装期间围护墙砌筑作业时,外架应考虑设备安装通行及内部施工材料的运输的要求,由此在外架搭设时应在设备通行位置上设置门洞。

4.8.1单、双排脚手架门洞宜采用上升斜杆、平行弦杆桁架结构型式(构造示意见下页图)。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应在45°~60°之间。门洞桁架的型式宜按下列要求确定:

当步距(h)小于纵距(la)时应采用A型;

当步距(h)大于纵距(la)时应采用B型,并应符合下列规定:h=1.8m时纵距(la)不应大于1.5m;h=2.0m时纵距(la)不应大于1.2m。

4.8.2单、双排脚手架门洞桁架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4.8.2.2斜腹杆宜采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当斜腹杆在1跨内跨越个2步距(上页图A型)时,宜在相交的纵向水平杆处,增设一根横向水平杆,将斜腹杆固定在其伸出端上。

4.8.2.3斜腹杆宜采用通长杆件,当必须接长使用时,宜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也可采用搭接,搭接构造应符合上文相关杆件搭接的规定。

4.8.2.4门洞桁架下的两侧立杆应为双管立杆,副立杆高度应高于门洞口1~2步,示意见上页图。

4.8.2.5门洞桁架中伸出上下弦杆的杆件端头,均应增设一个防滑扣件,示意见上页图,该扣件宜紧靠主节点处的扣件。

4.8.2.6对于一些单层或低层砖混结构的附属工程,其外架可以搭设为单排脚手架,单排脚手架过窗洞时应增设立杆或增设一根纵向水平杆,示意如下图:图中的1号杆件为门窗洞口增设的纵向水平杆。

作业层必须设置防护栏杆和挡脚板,护栏高度不小于1.2m,挡脚板高度不低于180mm,并在外侧挂安全立网,脚手架外立面满挂密目安全网,每隔四层设置一道水平兜网,外架随着结构进度分段搭设,在每段架体搭设完毕后精心验收,验收合格并办妥验收手续方可施工。

5内满堂脚手架搭设要求

满堂脚手架在土建作业中一般作为模板支撑架使用,在框架结构现浇顶板施工时常搭设满堂脚手架。满堂脚手架也是由构架基本结构、整体稳定和抗侧力杆件、连墙件和卸载装置、作业层设施、其他安全防护设施等五部分组成。满堂脚手架对地基的要求、杆件间的连接构造等均同外双排脚手架要求一样。

5.1满堂脚手架基本要求

5.1.1构架基本结构

脚手架构架的基本结构为直接承受和传递脚手架垂直荷载作用的构架部分,对于满堂脚手架基本结构为立杆、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组成的立体结构单元三向整体组合。对构架基本结构的一般要求

5.1.1.1杆部件的质量和允许缺陷应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

5.1.1.2节点构造尺寸和承载能力应符合规范和设计规定;

5.1.1.3具有稳定的结构;

5.1.1.4具有可满足施工要求的整体、局部和单肢的稳定承载能力;

5.1.1.5具有可将脚手架荷载传给地基基础或支承结构的能力。

5.1.2整体稳定和抗侧力杆件

整体稳定和抗侧力杆件是指附加在构架基本结构上的、加强整体稳定和抵抗侧力作用的杆件,如剪刀撑、斜杆、抛撑以及其他撑拉杆件。这类杆件设置的基本要求为:

5.1.2.1设置的位置和数量应符合规定和需要;

5.1.2.2必须与基本结构杆件进行可靠连接,以保证共同作用;

5.1.2.3抛撑以及其他连接脚手架体和支承物的支、拉杆件,应确保杆件和其两端的连接能满足撑、拉的受力要求;

5.1.2.4撑拉件的支承物应具有可靠的承受能力。

5.1.3连墙件和卸载设施

5.1.3.1连墙件。满堂脚手架体相对双排脚手架而言,由于架体底面积大,且作为现浇板的模板支撑架,架体搭设高度一般不大,因此连墙件的侧向拉结、防倾斜作用对于满堂架起作用不大。在立杆、水平杆、剪刀撑、斜撑设置都符合规范要求前提下,可仅在靠近框架柱或筒壁的地方与框架柱作侧向拉接或与筒壁顶紧,一般可以满足使用要求。

5.1.3.2卸载设施。本工程中满堂架主要是作为现浇构件的底模板支撑体系而搭设的,其架体承受的荷载基本是竖向荷载,荷载较大且分布不均匀,因此架体中各立杆承受的荷载不均匀,为防止架体出现不均匀沉降,除对地基有足够的承载能力要求外,一方面考虑加密荷载分布大的部位的立杆,使另一方面也可在架体搭设中设置传力杆件向周围其它立杆卸荷,使整个架体各立杆均匀向地基传力。但卸载措施实际承受的荷载难以准确判断,从理论上还没有很好的计算方法,因此在受力计算时一般不考虑此部分卸荷杆件所传递的荷载。 

5.1.4作业层设施及安全防护

满堂脚手架在作为现浇构件的模板支撑架,其作业层即为模板铺设作业面,根据模板铺设的要求,架体作业面以上构配件主要有可调托撑、模板铺设主次龙骨和操作人员作业时临时铺设的脚手板。作业层设施基础要求如下:

5.1.4.1操作人员工人在架上进行搭设作业时,作业面上宜铺设必要数量的脚手板并予临时固定。临时铺设的脚手板应铺放平稳,严禁脚手板端部下没有支撑杆悬空设置;铺设宽度应满足安全使用要求,不得站在水平杆上作业。

5.1.4.2操作人员在作业层上进行平台梁或板的模板支设时,应在操作层铺设临时脚手板处或其它适当位置设临时防护栏杆或安全绳,用来系挂安全带。

5.1.4.3满堂脚手架边缘与外架相接处,外架应按规范要求设置高度不小于1.2m的防护栏杆。

5.2模板支撑架的规定

使用脚手架杆配件搭设模板支撑架和其他重载架时,应遵守以下规定:

5.2.1使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杆配件搭设模板支撑架和其他重载架时,作用于跨中的集中荷载应不大于以下规定值:相应于0.9m、1.2m、1.5m和1.8m跨度的允许值分别为4.5kN、3.5kN、2.5kN和2kN。

5.2.2支撑架的构架必须按确保整体稳定的要求设置整体性拉结杆件和其他撑拉、连墙措施。并根据不同的构架、荷载情况和控制变形的要求,给横杆件以适当的起拱量。

5.2.3支撑架高度的调节宜采用可调底座或可调顶托解决,设在支架立杆根部的可调底座当其伸出长度超过300mm时,应采取可靠措施固定。当采用搭接立杆时,其旋转扣件应按总抗滑承载力不小于2倍设计荷载设置,且不得少于2道。

5.2.4配合垂直运输设施设置的多层转运平台架应按实际使用荷载设计,严格控制立杆间距,并单独构架和设置连墙、撑拉措施,禁止与脚手架的杆件共用。

5.2.5当模板支撑架和其他重载架设置上人作业面时,应按前述规定设置安全防护。

5.3满堂脚手架作为模板支撑架时荷载计算

5.3.1框架结构现浇有梁板架体

在框架结构中现浇有梁板施工时,由于梁板结构传给下部架体的荷载不等,在对架体荷载验算时,应按有梁位置进行荷载验算,本工程7.2m、10.0m有梁板框架梁截面为400×1100mm、600×1300mm两种,荷载验算时取较大截面进行验算偏于安全。中间次梁截面设计较小,现场现浇板厚度为100mm,经荷载验算框架梁下设单排立杆支撑,沿梁长向立杆间距900mm、步高1500搭设时,架体的各项验算指标均满足受力要求,梁下立杆扣件的抗滑移验算时,采用单扣件不能满足要求,应设置成可调托支撑形式;对于次梁的架体,由于设计截面较小,按方案中架体的构造要求沿梁长向立杆间距900mm、步高1500搭设,可满足承载力要求,无需计算。架体的各项验算指标均满足受力要求。搭设示意及架体验算书见附图和附件。

框架结构满堂脚手架搭设前,加强对脚手架配件和地基承载力检查验收,搭设过程中严格按方案规定的立杆间距、水平杆、扫地杆的间距搭设,节点连接严格按规范规定执行。

5.4满堂脚手架剪刀撑设置

根据本工程的平面结构形式,在现浇混凝土顶板支撑满堂模搭设时,按规范要求,满堂脚手架的四周及中间框架梁下,立杆均应设置一道纵向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对于大跨度(≥9.0m)、和梁截面大(≥1500mm)、层高大(≥6.0m)的主框架梁下两排立杆全高设置剪刀撑。为增强架体的稳定性,在主框架梁跨中位置次梁下的立杆增设一道全高剪刀撑。

本工程满堂架搭设高度为12.5m,在搭设时应在架体下部扫地杆上部及框架梁下部第一道水平杆位置及架体中间高度位置上设置三道水平加强层(水平方向的剪刀撑),水平剪刀撑构造按上文要求搭设。

6.1.1单位工程负责人应按施工组织设计中有关脚手架的要求,向架设和使用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6.1.2应按本规范的规定和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对钢管扣件脚手板等进行检查,验收不合格产品不得使用。

6.1.3经检验合格的构配件应按品种、规格分类,堆放整齐、平稳,堆放场地不得有积水。

6.1.4应清除搭设场地杂物,平整搭设场地,并使排水畅通。

6.1.5当脚手架基础下有设备基础、管沟时,在脚手架使用过程中不应开挖,否则必须采取加固措施。

6.2.1脚手架地基与基础的施工,必须根据脚手架搭设高度、搭设场地土质情况与现行国家标准<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2>的有关规定进行。

6.2.2脚手架底座底面标高宜高于自然地坪50mm。

6.2.3脚手架基础经验收合格后,应按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放线定位。

6.2.4脚手架对基础的要求

良好的脚手架底座和基础、地基,对于脚手架的安全极为重要,在搭设脚手架时,必须加设底座、垫木(板)或基础并作好对地基的处理。

6.2.4.1一般要求

1)脚手架地基应平整夯实;

2)脚手架的钢立柱不能直接立于土地面上,应加设底座和垫板(或垫木),垫板(木)厚度不小于50mm;

3)遇有坑槽时,立杆应下到槽底或在槽上加设底梁(一般可用枕木或型钢梁);

4)脚手架地基应有可靠的排水措施,防止积水浸泡地基;

5)脚手架旁有开挖的沟槽时,应控制外立杆距沟槽边的距离:当架高在30m以内时,不小于1.5m;架高为30~50m时,不小于2.0m;架高在50m以上时,不小于2.5m。当不能满足上述距离时,应核算土坡承受脚手架的能力,不足时可加设挡土墙或其他可靠支护,避免槽壁坍塌危及脚手架安全;

6)位于通道处的脚手架底部垫木(板)应低于其两侧地面,并在其上加设盖板;避免扰动。

6.2.4.2一般作法

1)30m以下的脚手架、其内立杆大多处在基坑回填土之上。回填土必须严格分层夯实。垫木宜采用长2.0~2.5m、宽不小于200mm、厚50~60mm的木板,垂直于墙面放置(用长4.0m左右平行于墙放置亦可),在脚手架外侧挖一浅排水沟排除雨水,如下图所示。

2)架高超过30m的高层脚手架的基础作法为:

②在地基上加铺20cm厚道渣后铺混凝土预制块或硅酸盐砌块,在其上沿纵向铺放12~16号槽钢,将脚手架立杆坐于槽钢上。

若脚手架地基为回填土,应按规定分层夯实,达到密实度要求;并自地面以下1m深改作三七灰土。

高层脚手架基底作法见下图。(a)垫道木;(b)垫槽钢

6.3.1脚手架必须配合施工进度搭设,一次搭设高度不应超过相邻连墙件以上二步。

6.3.2每搭完一步脚手架后,应按规范的规定校正步距、纵距、横距、及立杆的垂直度。

6.3.3底座安放应符合下列规定:

6.3.3.1底座、垫板均应准确地放在定位线上。

6.3.3.2垫板宜采用长度不少于2跨,厚度不小于50mm的木垫板,也可采用槽钢。

6.3.4立杆搭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6.3.4.1材料部门严格控制材料的进场,严禁进场φ51钢管及扣件,以免将外径φ48与φ51与的钢管混合使用。

6.3.4.2相邻立杆的对接扣件不得在同一高度内,错开距离应符合上文的规定。

6.3.4.3开始搭设立杆时,应每,6跨设置一根抛撑,直至连墙件安装稳定后,方可根据情况拆除。

6.3.4.4当搭至有连墙件的构造点时,在搭设完该处的立杆、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后,应立即设置连墙件。

6.3.4.5顶层立杆搭接长度与立杆顶端伸出建筑物的高度应符合规范的规定

6.3.5纵向水平杆搭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6.3.5.1纵向水平杆的搭设应符合上条的构造规定。

6.3.5.2在封闭型脚手架的同一步中,纵向水平杆应四周交圈,用直角扣件与内外角部立杆固定。

6.3.6横向水平杆搭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6.3.6.1横向水平杆的搭设应符合上条的构造规定。

6.3.6.2双排脚手架横向水平杆的靠墙一端至墙装饰面的距离不宜大于100mm.

6.3.6.3单排脚手架的横向水平杆不应设置在下列部位:

设计上不允许留脚手眼的部位;过梁上与过梁两端成60°角的三角形范围内及过梁净跨度1/2的高度范围内;宽度小于1m的窗间墙;梁或梁垫下及其两侧各500mm的范围内;砖砌体的门窗洞口两侧200mm和转角处450mm的范围内;其它砌体的门窗洞口两侧300mm和转角处600mm的范围内;独立或附墙砖柱。

6.3.7纵向、横向扫地杆搭设应符合规范的构造规定。

6.3.8连墙件、剪刀撑、横向斜撑的搭设应符合以下规定:

6.3.8.1连墙件的搭设除应符合上文的构造规定外,当脚手架施工操作层高出连墙件二步时,应采取临时稳定措施,直到上一层连墙件搭设完后方可根据情况拆除。

6.3.8.2剪刀撑、横向斜撑的搭设除应符合上文的构造规定外,并应随立杆、纵向和横向水平杆等同步搭设,各底层斜杆下端均必须支承在垫块或垫板上。

6.3.9操作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6.3.9.1扣件规格必须与钢管外径或相同。

6.3.9.2螺栓拧紧扭力矩不应小于40N*m且不应大于60N*m。

6.3.9.3在主节点处固定横向水平杆、纵向水平杆、剪刀撑、横向斜撑等用的直角扣件、旋转扣件的中心点的相互距离不应大于15mm。

6.3.9.4对接扣件开口应朝上或朝内。

6.3.9.5各杆件端头伸出扣件盖板边缘的长度不应小于100mm。

7.1构配件检查与验收

7.1.1钢管的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

7.1.1.1对于新钢管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和质量检验报告,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刺、压痕和深的划道,钢管外径、壁厚、端面等的偏差应分别符合规定,钢管必须涂有防锈漆。

7.1.1.2对于旧钢管应检查钢管表面锈蚀深度及弯曲变形。检查时应在锈蚀严重的钢管中抽取三根,在每根锈蚀严重的部位横向截断取样检查,当锈蚀深度超过规定值时不得使用。

7.1.2扣件的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

7.1.2.1新扣件应有生产许可证\法定检测单位的测试报告和产品质量合格证。当对扣件质量有怀疑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的规定抽样检测。

7.1.2.2旧扣件使用前应进行质量检查,有裂缝、变形的严禁使用,出现滑丝的螺栓必须更换。

7.1.2.3新旧扣件均应进行防锈处理。

7.1.3木脚手板的宽度不宜小于200mm,厚度不应小于50mm,其质量应符合规范的规定,腐朽的脚手板不得使用。

7.2脚手架检查与验收

7.2.1脚手架及其地基基础应在下列阶段进行检查与验收:

7.2.1.1基础完工后及脚手架搭设前;

7.2.1.2作业层上施加荷载前;

7.2.1.3作业层上施加荷载前;

7.2.1.3达到设计高度后;

7.2.1.3遇有六级大风与大雨后;

7.2.1.4寒冷地区开冻后;

7.2.1.5停用超过一个月。

7.2.2脚手架检查验收的依据:

JGJ130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技术交底。检查由项目安全部、技术部、工长以及作业队按照相关对架子技术要求、允许偏差与检验方法进行检查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7.2.3脚手架使用中定期检查的项目:

7.2.3.1杆件的设置和连接,连墙件、支撑、门洞桁架等的构造是否符合要求;

7.2.3.2地基是否积水,底座是否松动,立杆是否悬空;

7.2.3.3扣件螺栓是否松否动;

7.2.3.4高度在24m以上的脚手架,其立杆的沉降与垂直度的偏差是否符合规定;

7.2.3.5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要求;

7.2.3.5是否超载。

7.2.4脚手架搭设的技术要求允许偏差

脚手架搭设的技术要求、允许偏差与检验方法应符合规范规定,具体要求见的下表:

7.2.5安装后的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应采用扭力扳手检查,抽样方法应按随机分布原则进行。抽样检查数目与质量判定标准,应按下表的规定确定。不合格的必须重新拧紧,直至合格为止。

8脚手架的检查、使用和维护

脚手架作为一种临时设施,在搭设和使用工程中,为防止它的安全性、承载能力下降和功能下降,使其经常保持良好的状态,应做好检查工作。对脚手架的日常检查是安全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重要工作。

8.1.1脚手架检查的时间要求:脚手架在地基加固后;作业层上施加荷载前;架体没升高10m高度时;架体搭设达到设计要求时;大风、大雨、大雪、等恶劣天气发生前后;长时间停工后又重新使用之前。

8.1.2检查内容:脚手架整体是否倾斜或有大的变形;地基有无沉降现象;立杆有无下沉、明显弯曲或变形;各接头是否有松动;大横杆有无变形或损伤;架体上是否有不安全的悬挂物;连墙杆是否紧固及是否存在随意拆改现象;剪刀撑设置的位置间距是否符合要求,剪刀撑的扣件紧固情况及角度是否符合要求;斜道脚手板固定是否稳妥,是否设置符合规定的防滑条;护栏设置是否符合要求;安全网设置有无遗漏、破损;挡脚板是否按要求设置。

8.2操作架上的施工荷载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载。

8.3使用阶段,安排专人负责对架子进行经常检查和维修。经常检查各主要节点处诸杆件的连接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检查地基是否有积水、垫木是否松动、立杆是否悬空;架子沉降及垂直度是否超标等。发现问题立即处理并上报项目安全部。

8.4在架子使用阶段,严禁任意拆除主节点处的纵横水平杆、和纵横向扫地杆;严禁任意拆除连墙杆以及拦板。

9.1拆除脚手架前的准备工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9.1.1应全面检查脚手架的扣件连接、连墙件、支撑体系等是否符合构造要求;

9.1.2应根据检查结果补充完善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拆除顺序和措施,经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

9.1.3应由单位工程负责人进行拆除安全技术交底;

9.1.4应清除脚手架上杂物及地面障碍物。

9.2拆除脚手架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9.2.1拆除作业必须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

9.2.2连墙件必须随脚手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墙件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脚手架;分段拆除高差不应大于2步,如高差大于2步,应增设连墙件加固;

9.2.3当脚手架拆至下部最后一根长立杆的高度(约6m)时,应先在适当位置搭设临时抛撑加固后,再拆除连墙件;

9.2.4当脚手架采取分段、分立面拆除时,对不拆除的脚手架两端,应先按规范的规定设置连墙件和横向斜撑加固。

9.3卸料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9.3.1各构配件严禁抛掷至地面;

9.3.1运至地面的构配件应按本规范规定及时检查、整修与保养,并按品种、规格随时码堆存放。

脚手架搭设、拆除人员必须是经过按现行国家标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考核合格的专业架子工,上岗人员应定期体检合格者,方可持证上岗;搭设脚手架人员必须戴安全帽、安全带,穿防滑鞋。

10.2.1脚手架构配件质量必须按规定要求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10.2.2脚手架搭设按下列阶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校正;操作层上施加荷载前;达到设计高度后。

10.2.3脚手架的安全检查与维护应按本规范规定进行,安全网应按有关规定搭设或拆除。

10.3.1操作层上的施工荷载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载,不得将模板支撑、泵送混凝土的输送管等固定在脚手架上,严禁任意悬挂重设备。

10.3.2六级及六级以上大风、雾、雪、雨天不得进行脚手架作业,雨、雪后上架操作有防滑措施,扫除积雪。

10.3.3设专人负责脚手架的经常性检查和保修:六级大风与大雨后;冬季施工结束时。

10.3.4脚手架使用期间,严禁任意拆除下列杆件:主节点处的纵横向水平杆;连墙件;支撑;栏杆、挡脚板。要拆除上述任一杆件必须采取安全措施,并报项目总工及监理审批。

10.3.5不得在脚手架基础及其邻近处进行挖掘作业,否则应采取安全措施,并报主管部门批准。

10.3.6临路或靠近其它办公区搭设脚手架时,外侧应有防止坠物伤人的防护措施。

10.3.7在脚手架上进行电、气焊作业时,必须有防火措施并设专人看守。

GB/T 39015.2-2020标准下载10.3.8脚手架接地、避雷措施等应按国家现行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的有关规定执行。

10.3.9每一施工层均满铺脚手板,室外绿化阶段,三层挑架安全网内侧设挡板,防止坠物伤人。

10.4.1拆除前的准备工作

1)拆除安全技术措施逐级进行交底。

螺旋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doc2)清除脚手架上的杂物及地面障碍物。

10.4.2拆除脚手架时,地面设围栏及警戒标志,并派专人看守,严禁一切非操作人员入内;地面应设1人负责指挥、检料分类和安全管理,上面不少于2人进行拆除工作。

10.4.3拆除程序与安装程序相反,一般先拆除栏杆、脚手板、剪刀撑,再拆除小横杆、大横杆和立杆。先递下大部分作业层的脚手板,留下一块转到下一步内,以便操作者站于其上。拆除人员站在这块脚手板上将上步杆件全部拆除后,再递到下一步内这样自上而下逐步拆除。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