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太湖公路路基施工方案

环太湖公路路基施工方案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40.45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环太湖公路路基施工方案

路基土石方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1)一般填方路段路基采用流线型边坡,先按1:5边坡坡率放坡5m,作为绿化带,再按1:1.5坡率放坡至地面

2)河塘路段先按1:5边坡坡率放坡5m,再按1:1.75坡率放坡至水底并做浆砌片石防护。

3)临太湖路段先按1:5坡率放坡5m,对于不设挡墙路段,再按1:1.5坡率放坡至地面。对于设置挡墙路段,当挡墙高度<5.5m时,再按1:1.5坡率放坡至墙顶;当挡墙高度≥5.5m时,再按1:1.75坡率放坡至墙顶。挡墙高度大于4.5m的路段放坡后设置1~2m平台。

在稳定斜坡上,当地表横坡缓于1:5时,在清除地表草皮、腐植土后。可直接在天然地面上填筑路堤;当地表横坡大于1:5时,原地面应开挖成台阶状省建设厅办公楼维修改造工程__施工组织设计,台阶宽度不小于2m,并设置向路基内侧倾斜4%的横坡。

地基表层应翻挖20cm厚掺灰5%处理后碾压密实,基底压实度不应小于90%。

本标段挖方分为土质挖方和岩质挖方。

土质挖方边坡坡率采用1:1。临山路段开挖形成的岩质边坡,本标段坡率采用1:0.75。

当挖方高度大于6m时,以6m进行分级,设置台阶式边坡,每6m设一平台,平台宽2m,并设平台截水沟,平台设4%向内侧倾斜的排水坡度。

根据边坡的工程地质条件,边坡采用植草防护、TBS植被护坡等进行防护,防止坡面风化、剥蚀,并与绿化工程有机结合起来。

雨季施工时,必须处理好坡面的防排水措施,可采用遮挡、拦截方式防止雨水、地表水对边坡的损害。

(三)、新建路段一般路基处理

本标段全线填方段清表20cm或破挖原老路结构层,取路面结构层厚度为h,填筑高度(土路肩外边缘与原地面高差)为H。

填方段0

填方段H>1.58m:清表后对地基翻挖20cm掺灰5%碾压密实,压实度≥90%,其上填筑15cm5%灰土,压实度≥92%,再往上填筑15cm5%灰土,达到94%,路基中部5%灰土压实度达到94%,然后分层填筑路床80cm8%灰土,压实度要求达到95%。

零填及挖方段:在保证80cm路床填筑高度的前提下,继续向下开挖30cm后,对地基翻挖20cm掺灰5%灰土,压实度达到90%,其上填筑15cm5%灰土,压实度≥92%,再往上填筑15cm5%灰土,压实度达到94%,然后分层填筑路床80cm8%灰土,压实度要求达到95%。

(四)新老路基拼接处理

本标段老路拓宽有单侧拓宽、双侧拓宽两种方式。

道路拼接扩建与新建工程的主要区别在于新老路基的搭接处理上,采用何种措施防止或减缓搭接处出现的不均匀沉降、路面开裂、路基失稳等病害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结合近年来我单位拓宽改造的经验,对老路拓宽段提出开挖台阶、填料选择、提高路基压实度、设置土工合成材料等措施,根据施工图设计,本标段涉及老路路段路基填高均在1M以上,局部达2M以上,与老路搭接部位均在路基下部,对我标段范围涉及老路的处理方案,我单位分述如下:

(1)对老路弯沉不符合要求>150(0.01mm)的老路路段

(2)对老路弯沉符合要求<150(0.01mm)的老路路段

在弯沉测定后,在老路上直接进行路基填筑,按施工图设计的路基填筑方案进行施工。

对新老路基搭接的台阶处理:将原有路基边坡由上至下分级开挖台阶,每级台阶宽度不小于100cm。从上到下第一级台阶开挖线位于原老路硬路肩外边缘向老路中心方向100cm,每级台阶高度为60cm。台阶尺寸根据实地路基边坡坡率情况可进行适当调整。台阶竖向设置1:0.25外倾斜坡,水平向设置3%内倾斜坡。

老路顶部台阶开挖位置起于硬路肩外边缘向老路中心方向100cm处,同时将原有土路肩以下至新建路床顶面位置范围内全部挖除,如达不到相应层位的压实标准还需继续下挖。

原路基为路肩墙路段(桥台台后)路基拼宽,拆除0.6m高度范围的原老路路肩墙后安照上述尺寸进行台阶拼接。

拼接侧原有公路边沟应完全挖除,路堤基底原状土的强度不符合要求时,应进行处理,处理深度不小于20cm,并压实至原地表,压实度要求≥90%。

填料选择强度高、摩擦系数大、透水性好、水稳性好的填料。

严格控制压实度可以保证加宽部分路堤和既有道路的整体强度,减少新老路堤的不均匀沉降,延缓路面开裂。拼接路基的填土采用重型击实标准,分层压实,开挖台阶及新填路基压实度控制标准高于老路原有压实标准。

(4)采用土工合成材料

为使加宽部分路堤与原有老路紧密结合,减少新老路堤间的不均匀沉降,根据施工图设计在路基拓宽搭接部位使用土工合成材料。

本项目采用如下加筋方案:在拼接路段采用土工格栅方案,布设两层单向土工格栅,土工格栅采用单向拉伸聚丙烯土工格栅,规格选用TGDG80,每延米拉伸服力≥80(KN/m),屈服伸长率≤10(%),2%伸长率时拉伸力≥26(KN/m),5%伸长率时拉伸力≥48(KN/m)。分别铺设于路床顶面以下40cm处及路基底部,土工格栅展布宽度为4m,采用U型钉锚固。

(五)、河塘、临湖路段填筑方案

一般河塘段清淤后回填40cm道砟,再填筑5%灰土至路基底部,要求压实度不小于90%,其上填筑同一般路段,压实度满足《二级公路路基压实度及填料指标一览表》相应层位的要求。

河塘的陡坎挖成台阶状,台阶高度为60cm,宽度不小于1m,台阶底设3%的内倾坡度。

沿河路基应设置浆砌片石护坡勺型基础,以加强临河侧路基的防护,确保路基稳定。

对于水泥搅拌桩处理的河塘路段,对河塘底先清淤,再用素土回填到塘顶(素土压实度≥90%),最后进行水泥搅拌桩施工。

对于存在暗塘的路段,将原地面开挖,清除淤泥土,按照上述一般河塘路基处理方案进行处理。

临湖路段清淤后回填碎石土至挡墙顶面高程,挡墙顶面高程以上填筑材料同一般路基,压实度满足《二级公路路基压实度及填料指标一览表》相应层位的要求。

临湖路段的陡坎挖成台阶状,台阶高度为60cm,台阶宽度不小于1m,台阶底设3%的内倾坡度。

对于水泥搅拌桩处理的临湖路段,对湖底清淤后进行水泥搅拌桩施工。

河塘、临湖路段土工格栅铺设

若河塘、太湖位于路基范围内宽度(沿路基横断面方向最大处)≤1/4路基宽度,则在河塘、太湖所在的半幅路基范围内设置一层土工格栅(在路基底部);若河塘、太湖范围内宽度(沿路基横断面方向最大处)>1/4路基变宽,则在全幅路基范围内设置一层土工格栅(在路基底部);若整个河塘、太湖在路基范围内,则不需设置土工格栅。注意土工格栅在铺设过程时,应将格栅受力方向至于垂直于搭接处河塘、太湖边缘线。土工格栅采用双向钢塑土工格栅,每延米极限抗拉强度≥60KN/m,屈服伸长率≤3%。

(六)、填挖交界路基处理

为了减少半填半挖路基的纵向、横向不均匀沉降,需要对填挖交界处进行强化处理。除了挖台阶处理外(台阶宽度大于2m),挖方侧的路床应进行超挖回填碾压,压实度不小于95%。

纵向填挖交界在交界处的路床底部及第一级台阶处各铺设一层土工格栅,长度分别为14m和12m,土工格栅平行于路线方向铺设且深入填方路段10m。横向填挖交界处在路床底部及第一级台阶处各铺设一层土工格栅,土工格栅延伸至填方边坡。土工格栅采用双向钢塑土工格栅,每延米极限抗拉强度≥60KN/m,屈服伸长率≤3%。

若地面横坡为陡于1:5时,原地面应挖成宽为2m,高为60cm、内倾坡度≥4%的台阶。

若路段既位于横向半填半挖位置又位于纵向填挖交界位置,则按纵向和横向路基填挖交界处理,重合部分应扣除相应的工程量。

(七)、结构物台后回填

对于路堤与桥台连接处设置过渡段,路基填土压实度不小于95%(新老路拼接处为96%),过渡段内路堤采用碎石土或砂砾石等透水性填料填筑。过渡段长度按2~3倍路堤填土高度确定。

绿化部分培土设置在路基两侧,各宽为5m。设置挡土墙路段的绿化带部分填料为两种:挡土墙顶面高程至路床底面高程之间采用5%灰土填筑,压实度要求同路基,路床底面高程以上部分采用素土填筑,压实度≥90%。不设置挡土墙路段的绿化带部分在原地面清表后采用素土填筑,压实度≥90%。

(九)、路基施工要求及注意事项

应做好原地面临时排水设施,开挖路基两侧临时排水沟,以降低地下水位,并与永久排水设施相结合。排除的雨水,不得流入农田、耕地,亦不得引起原有水沟淤积和路基冲刷。

为了满足路基整体强度和压实度的要求,路基用土过湿时须经过晾晒、掺石灰处治,以降低路基土的含水量。路基在填筑前应对场地耕植土进行清除,厚度按20cm计列,然后进行地面压实,压实补偿按10cm计列,并按设计要求的压实度分层压实。

路基填筑,必须根据设计断面,分层填筑、逐层压实,分层的最大松铺厚度不应超过30cm,填筑至路床顶面最后一层的最小压实厚度,不应小于10cm。

路基填筑应采用水平分层填筑施工法,即按照横断面全宽分成水平层次逐层向上填筑。如原地面不平,应由最低处分层填起,每填一层,经过压实检验符合规定要求之后,再填上一层。

若路基填筑几个作业段施工,两段交接处,不在同一时间填筑时,则先填地段,应按1:1坡度分层留台阶。如能交替填筑,则应分层相互交替搭接,其搭接长度不得小于2m。

压实度按亚视标准执行,为保证均匀压实,应注意压实顺序,并经常检查土的含水量,掺灰剂量和拌合的均匀性。

为保证路基边部的强度和稳定,施工时每侧超宽50cm压实,施工加宽与路堤同步填筑,严禁出现贴坡现象。

先清除地表的杂草、树根、耕植土等,整平表面。在新路基外侧开挖临时排水边沟。临时排水边沟不能和农田排灌沟渠共用,在施工期间不能长期积水。

为了减少路基在构造物两侧产生不均匀沉降而导致路面不平整,对于构造物两侧的一定长度路基范围内,在填筑时需特别注意。桥台背后、涵洞两侧与顶部、锥坡等处填土均应分层压实,分层检查,每一压实层压实厚度不超过20cm。涵洞两侧的填土和压实、桥台背后与锥坡的填土与压实应对称或同时进行。桥台、通道、涵洞背后和通道、涵洞顶部的填土压实度标准,从基底及涵洞、通道顶部至路床顶面均为95%。

二、特殊路基处理施工方案

(一)、水泥搅拌桩处理方案

水泥搅拌桩的桩径为50cm,桩间距为1.5m(挡墙基础对应区域内桩间距为1.2m),梅花形布置,桩顶铺设50cm厚碎石垫层。水泥搅拌桩水泥加固90d无侧限抗压强度要求≥1.5MPa,28d无侧限抗压强度要求≥0.8MPa;单桩承载力≥210KN,复合地基承载力≥170KPa。

桥头填方较高,为防止产生较大工后沉降,造成运营期桥头跳车,桥头路段采用水泥搅拌桩进行处理。

桥头段路基,水泥搅拌桩与桥台台背间距为2.5m。设置挡土墙的路段,水泥搅拌桩的桩顶高程与挡墙碎石垫层底高程一致,向下打设深度不小于6m,桩尖进入持力层不小于1m。

沿河塘路段的特点是横向地面变化较大,沿河一侧路基临空面大,稳定问题较为突出。当不经过地基处理工后沉降能满足设计要求,采用“开挖台阶+土工格栅”以提高路基的稳定性;当地基条件差,填土较高,工后沉降不满足规范要求时,采用水泥搅拌桩处理。

挡土墙地基承载力需满足相应基底承载力要求,需要处理时,采用换填碎石土或水泥搅拌桩处理方案。

(二)、换填碎石土施工

开挖至处理地面的设计标高后先进行原地面夯实,然后将设计厚度的碎石土分层用压路机碾压,将碎石土碾压嵌入下面土层中。

压实质量要求:最后两边压实沉降差平均值<5mm,标准差<3mm,表观无明显轮迹。

在施工中若发现地质情况与设计有出入,存在不良地质和特殊性岩土时,应经监理工程师现场确认并报指挥部批准后,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调整。

(三)、水泥搅拌桩施工

2)水采用太湖水。使用时须经化验并符合下列规定:

含盐量不得超过5000mg/L;PH值不得小于4

(2)水泥搅拌桩施工注意事项

1)施工前应进行水泥加固土的室内实验,根据被加固土的性质及单桩承载能力要求,确定水泥渗入比。

2)每个作业点施工前必须先打不少于5根的工艺试验桩,以检验机具性能及施工工艺中的各项技术参数。其中包括最佳的灰浆稠度、工作压力、钻井和提升速度。

按试桩确定的配比制备水泥浆,并存放在集料斗中。水泥掺量不小于55kg/延米,水泥浆的水灰比宜为0.45~0.55。

搅拌头预搅下沉时电机的工作电流不得超过60A。如果下沉速度太慢,阻力太大,可通过输浆管适当送水稀释土体以利钻进。

施工中应采用流量泵控制喷浆速度,注浆泵出口压力应保持在0.4~0.6MPa。搅拌桩水泥喷浆量及搅拌深度必须采用经国家计量部门认证的监测仪器进行自动记录。

设备就位后必须平整,确保施工过程中不发生倾斜和移动,机架和钻杆的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0%,施工中采用吊捶观测钻杆的垂直度,如发现偏差过大,必须几时调整。

钻机桩位对中偏差不得大于20mm。

准备好的水泥浆不得有离析现象,停置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若停置时间过长不得使用。

严格按照试桩确定的参数控制喷浆数量和搅拌提升速度。为保证施工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减小水泥浪费,应尽量连续施工。输浆阶段必须保证足够的输浆压力。连续供浆。如因故短时间停浆,应将搅拌头下沉到停浆点0.5m一下,待恢复供浆后再喷浆搅拌。如停浆40分钟以上,必须对输浆管路全面清洗,防止水泥浆在管路中凝结影响施工。

严格控制搅拌机的下沉和提升速度,提升和下沉速度不得超过1.0m/min,桩顶接近设计标高时,搅拌机自地面以下1m喷浆搅拌机提升出地面时应采用慢速以保证桩头施工质量。当灰浆到达出口后应原位喷射搅拌30秒。

施工中如因地下障碍物等原因使钻杆无法钻进时应及时通知监理及设计人员。以便几时采取补桩措施。

应定期检查搅拌叶片的直径大小,如因磨损使叶片直径小于设计桩径时应更换叶片。

必须由专门的检测单位进行质量检验。

成桩龄期7d内用轻便触探器进行N10检测,监测频率为总桩数的1%。

抽芯检验主要用于评价桩身质量,如抗压强度、含灰量、坚硬程度、搅拌均匀性等。抽芯检验桩的数量为总桩数1%,且每个施工作业点不少于6根。一般应按比例随机抽取,且分布均匀。

用于单桩荷载试验桩的数量不低于总桩数0.3%,且每个施工作业点不少于3根。

用于复合地基荷载试验桩数量不低于总桩数0.3%,且每个施工作业点不少于3根,一般应按比例随机抽取,且分布均匀,试验得到的复合地基承载力不得低于设计要求。

上述抽芯检验、单桩及复合地基荷载试验必须在成桩龄期28d后进行。试验前需凿除桩顶0.5m软桩头。

土工格栅的材料质量指标应符合设计要求,外观无破损、无老化、无污染现象;

铺设土工格栅的土层表面应平整,表面严禁有碎、块石等坚硬突出物;在距土工格栅8cm以内的路基填料其最大粒径不得大于6cm;

土工格栅的搭接应牢固,在受力方向联结处的强度不得低于材料设计抗拉强度,且其叠加搭接长度不应小于30~60cm;

土工格栅不允许有褶皱,应人工拉紧并采用插钉等措施固定土工格栅与填土层表面;

土工格栅铺筑后应及时填土(暴露时间不应超过48h),格栅上第一层的填土应采用轻型推土机或前置式装载机逐层进行。一切车辆、施工机械只允许沿路基的轴线方向行驶,禁止直接在格栅上行驶;

土工格栅上铺筑石灰土时,须采用场外拌合法施工。

路基填筑前,对填料密度、含水量、最大干密度进行测定,压实过程中应对填料的含水量严格控制,压实后检查填料的密实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路基采用分层填筑,不得分块、分条施工,均匀压实,取其最佳含水量压实。路基填料超过最佳含水量2个百分点以上时,须进行必要的翻晒,以保证路基填料的质量。

3.施工方案及质量保证措施

根据设计的路基高度,基底处理后的实测高程进行施工放样,确定出路基的填筑边线,并用石灰线标明,以便填筑时指挥卸料到位。

在经过验收合格的基底上采用挖掘机取土与自卸车运输相结合河床清於工程施工方案,同时用推土机进行整平,人机配合进行施工,再用平地机进行整平。

在上土整平后,根据现场土质情况确定的掺灰量(设计部位的掺灰量按设计掺灰量进行施工),和掺灰层的厚度,以及运输石灰车辆的能力进行人工布格,布格的大小尽量与每车石灰摊铺面积相符以便控制掺灰均匀,按每格的用量指挥卸车,采用人工摊铺石灰,设专人随时检验石灰摊铺量是否均匀,对不均匀处及时进行调整,以满足掺灰的均匀性。

对于灰土层的拌和,我们采用铧犁、旋耕机和稳定土拌和机两种方法进行,旋耕机粉碎遍数以满足土层的拌和均匀为止,即达到灰土层颜色一致,无灰条、灰斑、整体层位均匀一致,颗粒大小满足规范要求。

采用路拌时,掺灰结束后,采用振动压路机以3~4km/h稳压一遍,第一遍拌和时,下齿深度不得将施工层拌透,待第二遍拌和时下齿到下层面的1~2cm处进行拌和,以利层与层间的结合某大型工程机电安装施工组织设计,拌和的遍数以满足灰土拌和要求为止。对于边角部位等路拌机施工不到位处,采用铧犁、旋耕机配合施工,死角处人工配合,总之无论用何种拌和方法,均以灰土均匀和颗粒大小符合规范要求为准。

石灰土路基,在拌和结束后,如含水量过小,采用洒水车补充水份,然后拌和均匀及时稳压。路基填料超过最佳含水量2个百分点以上时,须进行必要的翻晒,以保证路基填料的质量。

在施工土层含水量符合要求时,采用压路机稳压,平地机整平,稳压和整平过程交错进行,以防止本层土施工的不均匀现象,整形至要求的纵横坡度。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