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车上行联络线都溪施工组织设计

客车上行联络线都溪施工组织设计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267.02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客车上行联络线都溪施工组织设计

(一) 编制依据、范围、原则 4

3. 地质、水文及气象条件 6

框架-剪力墙结构钢筋工程施工方案4. 专业设计概况 8

5. 工程建设条件 8

⑵当地材料供应情况: 9

6. 安全工期和质量要求 9

7. 主要工程量汇总表(见附表1) 10

8. 工程施工重点及难点 10

二、 施工组织机构 11

(一) 施工组织机构图(见附图1) 11

(二) 岗位人员配备情况 11

(三) 岗位职责描述 11

三、 施工总体部署 12

(一) 施工准备 12

1. 项目部驻地、施工场地布置和施工平面布置示意图 12

⑶施工平面示意图(见附图) 13

(二) 总体施工方案 13

五、 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工艺流程和施工方法 14

六、 质量保证措施 20

(一) 质量目标 20

(二) 质量保证体系 20

(三) 质量保证管理措施 21

(四) 质量保证技术措施 26

七、 安全保证措施 27

(一) 安全目标 27

(二) 安全保证体系及组织机构 27

(三) 施工安全保证管理措施 28

(四) 环境保证措施 31

2、 环境保护体系及组织机构 31

3、 环境保护管理措施 32

(1) 防止大气污染措施 32

(2) 防止水污染措施 32

(3) 防止施工噪音污染措施 32

九、 其他保证措施 35

1、 保护地下管线及周围构筑物措施 35

4、 交通配合措施 38

5、 与其他相关方协作配合措施 38

十、 实施组织机构图 41

(2)中国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YQLSD1K1+880渝黔客车上行联络线都溪村特大桥桥梁施工图

(3)《现行铁路工程建设标准规范目录》文件中相关的规范、标准、规程、规则。

(4)铁道部关于《铁路营业线施工及安全管理办法》(铁办[2008]190号文)及太铁师[2008]297号《太原铁路局营业线施工及安全管理办法》。

混凝土性耐久性要求,铁建设【2005】157号及铁建设【2007】140号文。

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集团公司的项目标准化管理手册、程序文件。

标书及业主(建设单位)的施工要求。

现场各种资源、环境的调查资料。

同类工程施工经验、管理水平及相关工法。

本企业可投入本工程的施工队伍,机械装备情况。

可资利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检测方法。

施工现场调查资料及本单位相关工程施工经验及施工管理水平、施工能力等。

本次编制未含特大桥铺架。

坚持“确保既有线正常运营及运输生产安全”的原则,最大限度的减少对正常运营的干扰;确保施工期间行车及既有设备安全。

本着先进性与适用性相结合的原则,采用成熟可靠的技术,加强过程控制,坚持“高标准、高质量”确保优质、安全完成施工。

选择合理、实用性强的施工顺序、工期布置的原则。

遵循“重视环境、保护环境”的原则,做到不扰民,不污染环境。

本桥为改建铁路重庆至贵阳线扩能改造工程,位于渝黔线引入贵阳枢纽客车上行联络线,桥长950.05m,位于都溪村,依次跨越成贵左线、东北环左线、东北环右线、成贵右线、渝黔客车线、154县道及既有艳山红支线。本桥为单线桥,以主跨4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跨越规划成贵左线,以主跨56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跨越贵阳东北环线,以主跨2孔56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跨越规划成贵右线及渝黔客车线。

该桥全桥孔跨式样:2×32+(24+40+24)m连续梁+(32+56+40)m连续梁+(32+2×56+32)m连续梁+9×32+2×24+4×32m。

根据本桥的地质条件,全桥采用钻孔桩基础,桩径采用1.25m和1.5m两种,河槽内10#~21#墩采用1.25m钻孔桩基础,河槽外3#~9#墩采用1.0m钻孔桩基础,桩长36~42m不等。设置两层承台。

墩台三线并行采用三线圆端形实体墩,桥墩采用流线型桥墩,三线共用一个整体承台基础,桥台采用单线和双线T型桥台并置。墩身用大钢模组装,一次性浇筑成型。

太原枢纽西南环线通过太原晋中盆地。地貌主要为丘陵缓坡及冲积平原。东部山地为太行山的延续,西部山地为吕梁山东翼,北部舟山为滹沱河和汾河的分水岭。东西山中间为丘陵及太原晋中盆地。线路经过地区大部分为既有建筑及耕地,地形平坦开阔,略有起伏。

沿线多数河流属季节性河流,流量随季节变化,大多平时水量较少,甚至断流,在雨季水量大,有时暴涨等特点,多年平均降雨量857.5mm~1134.8mm,雨季一般开始于4月中下旬,结束于10月中下旬,降水主要集中于每年夏季5月至8月,以大雨、暴雨为主要降水形式,最大一日降雨量173.3mm~197.3mm;最大积雪深10cm~22cm,年蒸发量828.2mm~1749.0mm,多年平均相对湿度79%~80%。

沿线水质对混凝土的侵蚀性评价

本工程区域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干冷漫长,夏季湿热多雨,春季升温急剧,秋季降温迅速,春秋两季短暂多风,干湿季节分明。按对铁路工程影响的气候分区,属于寒冷地区。气象要素见下表

历年极端最高气温(°C)

历年极端最低气温(°C)

最冷月平均气温(°C)

历年平均降水量(mm)

历年平均蒸发量(mm)

土壤最大冻结深度:84cm;

基础部分:全部采用钻孔桩基础,桩径为φ100cm和φ125cm两种;共有钻孔桩520根。承台两层布置,3#~9#墩底层厚度2m,上层厚1.5m;10#~21#墩底层厚度2.5m,上层厚2m。

钻孔桩和承台采用C40耐久性混凝土,受地下水影响,有氯盐侵蚀性,环境作用等级L1,墩身采用C35耐久性混凝土。

支座部分:采用通桥(2007)8160SQMZ双曲面钢支座,固定支座设于汾河站方向。

梁部:上部采用《通桥(2005)2101》32m(24m及20m)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直(曲)线梁,横向张拉施工具体见铺架方案施工组织设计。

该地区铁路、公路网比较发达,铁路运输条件便利。与本线纵向交叉及相连的铁路主要有北同蒲线、南同蒲线、石太线,铁路运输条件便利。本工程地处市区,道路纵横交错交通发达,线位附近的公路有:G035、G108、G208、G307、S216。

本地段与柴村公路桥平行,与新建滨河东、西路相连,各种地材可用汽车直接运至施工现场。轨料和桥梁均由火车运输。轨料运至汾河区间卸车,桥梁经皇后园运至汾河站。

石料场主要由上水村石场供应。

中砂由————厂址位于上水村。

一级粉煤灰主要厂址:位于黔西电厂,供应商为贵州欣恒物流有限公司提供。

添加剂主要使用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

水泥主要由贵州科飞物流有限公司提供。

其它少量建筑材料砖、石灰、木材等均可就近购买。

本特大桥工程征地拆迁涉及下兰村、汾河管理处和柴村。0#台位于下兰村一处院落,1#~2#墩过经济林,3#墩紧邻下兰村东干渠西侧,4#墩位于下兰村养鸡场,5#墩在砂场上,6#墩与太原市地下热力管线相交,且5#、6#墩与新建滨河东路北延工程交叉影响(方案未定),7#、8#受既有汾河特大桥巡道房影响,待签订相关协议,迁改完毕后,方可桩基施工。9#~23#墩无拆迁建筑物,与汾河管理局签订协议,即可施工。24#~29#墩主要以柴村葡萄园经济林为主,30#~33#墩受水塔和租赁站影响,且24#、25#墩与新建滨河西路交叉,须等签订相关协议,方可施工。

⑴工期:2009年10月16日~2010年7月30日。

全部达到国家或铁道部现行的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

主要工程量汇总表(见附表1)

重点:⑴测量放线:采用徕卡全站仪坐标法放样,主要控制计算坐标、放样复核达到规范要求。

导线点和加密点坐标计算采用计算器计算,用程序软件或Excel工作表列公式计算复核,直到结果一致,方可使用。

墩中心、桩中心等施工需要点可以用程序软件或Excel工作表相互复核计算,必要时采用计算器复核,得出准确数据。

放样采用坐标法,即仪器架设已知点,后视另一已知点,直接进入放样程序,进行施工放样。复核采取坐标测量法尽量选取不同后视点,测量放样点坐标,计算误差,并做好记录。

(2)承台和墩身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严格测温记录制度,根据混凝土不同内外温差,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

根据我单位施工经验,在浇筑混凝土时进行预埋测温线和降温管,待初凝开始按照每2小时测温1次并记录,天气最高气温在25℃以下时采取降温管内循环水,塑料布包裹混凝土表面,降低内部温度。天气最高气温在25℃以上时采取降温管内循环水,降低内部温度和混凝土外部覆盖湿棉材料并洒水养护。保证内外温差小于20℃。

施工组织机构图(见附图1)

架子队设架子队长1名、副队长1名,技术负责人1名、4名技术员、1名质量员、1名安全员、2名试验员、3名材料员,6名领工员为主的主要组成人员。本着“人员精干高效、管理层次简单、责任明确到位”的原则,合理配备技术、物资、安全、质量、机械等管理人员,做到岗位分明,职责到人。

架子队长负责本施工区段施工生产的具体工作,对施工质量、安全、进度负直接责任。

技术负责人对施工的分项、分部工程质量负责。经常对作业人员进行质量思想教育。组织作业人员参加施工工艺、质量标准交底,在施工中认真安排执行。

5名要员按设计图纸、技术交底、规范、工艺标准、质量标准进行施工,按规定填写各种原始资料,对资料的真实性负责。

领工员认真执行岗位工人操作质量责任制,严格考核,奖罚兑现。

项目部驻地、施工场地布置和施工平面布置示意图

项目部驻地设在白云区白云南路895号,架子队设在都拉乡冷水村租用民房,各施工队伍就近租用民房或工地搭设活动房屋。

项目部及各驻地本着按照《公司企业文化宣传手册》要求本着经济适用的原则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做到标识醒目、视觉统一。

1)钢筋加工场地:根据本工程一跨汾河三线特大桥特点及规模,考虑在既有桥东头北侧建立钢筋加工场,进行桥梁桩基、承台、墩身和台身钢筋加工制作。梁部在梁预制场地施工。

2)经过多方面调查,T型梁预制场可设在新石太客运专线东侧中铁三局曾经建立的预制场,进行桥梁上部结构T梁、步行板、钢构件加工工作。

⑶施工场地平面示意图(见附图)

总体考虑主要利用市区公路柴西路、滨河东、西路及乡村既有道路,并在本桥设计位置南20米平行位置修建跨汾河施工便桥,专供施工本桥和项目部驻地使用,目前已建成通车,施工现场通往下兰村道路经过平整乡村既有道路,经过压实已经使用。

施工现场用水,从柴村自来水管道接管引入。

从下兰村滨河东路北延路西侧、既有汾河特大桥东桥头南侧民用电引入,分别与项目部驻地、钢筋加工基地和施工现场分别设1个250KVA变压器。具体见施工平面布置图。

根据本工程的施工规模、施工特点、工期要求等因素,总体考虑只要具备施工条件的工程要全面开工,不具备开工条件的力争点的突破,由点到面。投入劳力100人施工本工程。旋挖钻3台,冲击钻2台配合施工。承台墩身定型模板3套(等截面2套,变截面1套)。冬季缺水期优先安排水下钻孔桩基础、墩台身施工。钻孔桩工程于2009年12月31日前完工,下部结构主体工程在2010年内完成。墩台三线并行采用三线圆端形实体墩,桥墩采用流线型桥墩,三线共用一个整体承台基础,桥台采用单线形桥台和双线T台并置。桥台用大钢模组装,一次性浇筑成型。

承台:2009年11月1日—2010年7月05日

墩台身:2010年3月25日—2010年7月28日

2009年10月16日正式开工,2009年12月31日520根钻孔桩全部完工。

钻孔桩施工,共有3台旋挖钻,每天各完成两根,共需要85天。10月25日后开始冬季施工。

墩、台身施工从支模到拆模(搭脚手架2天,绑钢筋3天,支模2天,浇筑混凝土2天,养护7天,拆模1天)共17天完成,计划采用三套墩身定型模板,从2010年3月25日开始施工至2010年7月28日完工,支撑垫石、防震落梁采用2套定型模板2010年8月10日完成。

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工艺流程和施工方法

施工准备:钢护筒采用δ=8~14mm的钢板卷制,其内径大于设计桩径0.2m。陆地护筒顶口高出施工地面0.5m,钢护筒四周用粘土夯实;水中护筒顶口高出施工水位0.5m。

钻机安装:陆地平整、加固处理地面,钻架前部孔口附近采取扩散应力措施。钻孔就位时保持底盘平稳、钻架直立、钻头中心对准桩位中心,并将钻架可靠固定。

泥浆制备:泥浆选用优质粘土或膨润土造浆,经试验室配比确定。

成孔:旋转钻机施工时,开钻时以低速正循环钻进,钻至孔口以下5m后改为反循环钻进。进入岩层后,因岩层强度高,全部采用冲击钻施工;冲击钻开孔阶段主要为造浆固壁,采用低冲程冲砸。钻孔深度在达到护筒刃脚下3m后,根据地质情况加大冲程进行正常冲砸造孔,进入基岩后适当减小冲程。

清孔:钻孔至设计高程后进行清孔。清孔用采用换浆法清孔,采用优质泥浆正、反循环换浆,直到达到规定的泥浆及钻孔质量标准。

钢筋笼制作、安装:钻孔桩的钢筋笼在加工场制作,运输到各工点采用16T以上吊机吊装下放。

水下混凝土灌注:灌注导管采用φ250mm的快速卡口垂直提升导管。导管使用前组装编号,并进行拉力和水密性试验。下放导管时小心操作,避免挂碰钢筋笼。混凝土在混凝土工厂生产供应,由混凝土搅拌运输汽车运输至桩位处,直接灌注或泵送,汽车起重机配合灌注。拔球前准备足够的混凝土储备量,保证拔球后导管的埋置深度大于1m以上。

基坑开挖:基坑开挖以机械施工为主,人工辅助成型。

基坑排水:基底四周挖排水沟深0.5米以下,并留集水坑,用水泵集中排水。

桩头处理、桩基检测:钻孔桩桩头采用机械凿除,预留设计要求的嵌入承台部分长度。凿除完毕后按设计要求对钻孔桩进行无损检测。

模板安装:承台模板采用钢模,用对拉螺栓及辅助支撑固定,保证足够的强度、刚度和平整度。模板用汽车起重机起吊安装,模板拼缝紧密,表面平整,支撑牢靠,表面清洁,涂刷脱模剂均匀。

钢筋制作、安装:基础钢筋绑扎在模板安装完成且初步调整到位后进行,钢筋在车间下料并加工成型,运至现场后在基坑内绑扎。墩身预埋筋及其它预埋件按规定位置安装并牢靠定位。

混凝土浇筑及养护:采用分层浇筑方法,严格控制分层厚度不大于30cm,保证在初凝时间内上层混凝土必须覆盖下层混凝土,并加强混凝土振捣,确保混凝土密实。

基坑回填:分层回填,分层夯实,基础四周同步进行。

墩身施工前先将基础或承台顶面清理凿毛,按规范要求进行接缝处理。再整修连接钢筋,在基础顶面测定中线、水平,划出墩身底面位置。

在墩身四周搭设钢管脚手架、施工平台及爬梯,钢管脚手架必须闭合,要有足够的刚度及稳定性满足施工荷载。

桥台模板采用精加工的组合钢模和木模板,墩身、帽模板采用大片整体式钢模板,整个模板不设拉杆。墩身一次立模,一次成型。

墩身施工前先将基础或承台顶面清理凿毛,按规范要求进行接缝处理。再整修连接钢筋,在基础顶面测定中线、水平,划出墩身底面位置。

(3)墩身钢筋制造、安装

钢筋在加工车间采用钢筋切断机按规定尺寸长度下料、成型,按照墩身高度分节,加工成节段钢筋笼。利用平板拖车运输至现场,吊机直接起吊安装。主筋接长采用焊接或直螺纹套筒连接方式,其余钢筋采用焊接或绑扎连结。

混凝土由混凝土工厂集中拌制,通过搅拌车或泵管输送到浇筑点泵送入模;当混凝土下落高度大于2m时,悬挂减速串筒,防止混凝土离析;混凝土分层浇筑,分层厚度控制在30cm以下。混凝土振捣时,振捣棒要快插慢拔,并插入下层混凝土5~10cm,与侧板保持5~10cm的距离,避免振动棒碰撞模板、钢筋及其它预埋件。混凝土要振捣密实,不能漏振,

欠振或过振,振捣时间控制在10~20s左右,以表面开始泛浆,不再出现气泡为宜。

浇筑混凝土施工保证措施:确保混凝土外加剂质量合格,事先进行试验确认,选择最佳掺入量;拌制好的混凝土尽快运至浇筑地点,混凝土失去流动性后,不得二次加水拌和使用。并控制混凝土拌和点与浇筑地点的距离;混凝土浇筑后,外露面及时压抹,以免出现微细裂缝,为了防止表面失水起砂,先覆盖一层塑料薄膜,然后加盖保温材料;墩身墩帽模板、支架及养护棚应设置可靠的防雷、抗风措施。

混凝土养生采用墩顶塑管补水,并用塑料薄膜包裹养护。

桥台护砌等附属工程在桥台完工后进行。台后填土,严格按施工图要求,执行相应的边坡坡度;对填料选择严格检查,对不同的填料执行不同的施工方法;填筑要分层夯实,外轮廓多出设计宽度0.3m,以满足刷坡要求。严格分层检测填土密实度,合格后方可继续施工。

桥台护砌:当填至设计高度时,刷去两边多佘土方进行护坡砌筑。砌筑时严格按设计砂浆标号及石料施工。严格按设计坡度放坡并保证与路基顺接。

质量目标:确保全部工程达到国家、铁道部现行的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及设计要求,确保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御河特大桥争创部级优质工程,既有线施工封锁开通正点率达到100%。

(2)技术方案及技术交底制度

每单项工程开工前,主管工程师根据设计及技术要求编写作业指导书,并向参与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讲清该项工程的设计要求、技术标准、工序间的相互关系,施工方法、质量标准和作业安全注意事项等,使全体人员在彻底了解施工对象和掌握施工方法的情况下投入施工。

(3)“三检”、“三不交接”、“五不施工”和“定期检查”制度

①三检”即:施工过程中的自检、互检、交接检。工序交接检必须做到每道工序完成后进行合格检验,并经质检工程师或监理签证,做到上道工序不合格,不准进入下道工序,确保各道工序的工程质量。

②“三不交接”即:无自检记录不交接;未经专业技术人员验收合格不交接;施工记录不全不交接。

③“五不施工”即:未进行技术交底不施工;图纸及技术要求不清楚不施工;测量桩橛和资料未经换手复核不施工;材料无合格证或试验不合格者不施工;上道工序不经检查签证不施工。

④“定期检查”即:项目部每周一次组织定期质量检查评比。

(4)坚持隐蔽工程检查签证制度

凡属隐蔽工程项目,首先由作业班组、工区、项目部逐级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填写检查申请报告,连同有关资料,呈报监理签证。未经监理工程师签证,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5)坚持测量资料换手复核制度

外业测量必须换手施测,测量资料由专业人员交接复核计算,复核后交项目总工程师审核,并报监理工程师验证。现场有关测量桩橛标记必需定期复核检测,确保测量控制到位。

(6)施工过程的质量检测制度

施工过程的质量检测按三级进行,即:“跟踪检测”、“复测”、“抽检”三级。工区试验员负责跟踪检测,项目部试验室负责复测及配合监理进行抽检。对桥梁基础、垂直运输、模板支护、钢筋绑扎、混凝土灌注等关键项目,施工过程的质量检测必须做到及时,以便了解工程质量状态,解决存在问题,使项目质量一次达标。

(7)建立原材料半成品、成品采购及验收制度

根据施工进度,提前安排原材料采购计划,根据施工合同规定的质量、标准及按招标文件规定筛选合格的供应商,同时严格执行质量鉴定和检查方法,按规定进行复试、检验,确认达标后方可接纳使用。所有采购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进场时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验收,不合格产品坚决禁止进入施工现场。

(8)仪器设备的检定制度

各种仪器、仪表如全站仪、经纬仪、水平仪、钢尺、油压表、压力机、核子密度仪、天平、磅秤等均按照计量法的规定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定。工地设专人负责计量工作,设立帐卡档案,做好监督和检查。仪器由工地试验室和相关部门指定专人管理。

(9)施工资料管理制度

设立专业资料员,及时收集、整理原始施工资料(含照片、录像带)分类归档,数据记录真实可靠。文件的记录和整理由项目(单位工程)技术负责人填写,工程结束时整理装订成册。质检工程师将全部工程质量保证文件和记录汇编成册,施工资料编撰做到与工程施工同步。工程竣工严格执行工程竣工交验程序规定并在规定时间将时竣工文件移交业主,同时保留一份完整的文件记录,按规定进行内部存档。

(10)坚持效益与质量挂钩的奖惩制度

项目经理部制订质量奖罚措施,从总价中提出相应的费用建立质量奖励基金,实行内部优质优价制度。

(11)坚持持证上岗制度

钢筋工、焊工、电工、各种司机、测量工、起重工等特种作业人员及试验员、核算员、工程技术人员、项目经理等均须具备资格证书,持证上岗,保证工序、工种的操作和管理质量。

(12)坚持质量一票否决制度

项目施工全过程实行质量一票否决制,赋予质检工程师一票否决权力。凡进入工地的所有材料、半成品、成品,质检工程师同意后才能用于工程。对工程验工,必须经过质检工程师的签认,一切需经监理签认的项目及工序,必须经质检工程师检验合格后上报监理,签字认可。

(13)测量及试验、计量的控制制度

①用全站仪进行全线的控制测量,并与电务、电气化专业进行校核,除换手测量外,每次的测量记录必须经两个以上人员复核后方可交给施工人员。

②试验员按本标段质量计划制定相应试验计划,并按试验规程、规定作好各项试验工作和质量检验工作,严格遵守试验员职责,指导督促做好质量工作。加强对混凝土施工的检测,确保混凝土的质量绝对达标。

③计量员严格计量工作制度,除了做好量具的检验与注册外,现场检查混凝土配合比及混凝土骨料的计量过程,未经计量的材料不允许拌合,未经检验的计量器具不允许用于工程检测。

(1)建立各级质量检查制度

(2)各级设立专职质检人员

各级质检人员均持证上岗,对施工过程的质量实施检查控制,做好隐蔽工程的自检工作。分级进行分项、分部和单位工程的质量评定。在分项工程施工过程中,工班及一线作业人员坚持自检、互检的制度。认真执行合同条款,加强与建设、监理、设计单位的密切配合,自觉接受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对工程质量的检查监督。严格执行隐蔽工程检查制度,对监理工程师和甲方代表进行的随时抽查和重点检查提供必要的检查条件,对检查提出的质量问题,必须及时采取有效可靠的措施进行返工或返修。

3、主要工程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①混凝土施工中采用自动计量混凝土搅拌设备。试验人员跟班作业,严格把好混凝土拌合物的材料关、混凝土配合比关;控制好混凝土拌合运输、浇灌、捣固、养生等工序关。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保证结构内实外美。

②钻孔桩施工过程中密切注意地层变化,通过控制泥浆比重、钻进速度,防止坍孔、缩孔现象的发生。混凝土灌注时,严防导管超埋、超拨造成断桩。

③墩台施工模板组装严格控制,确保拼装质量,就位时采用仪器准确调整,灌注过程中随时进行观测,避免测量事故发生。

④墩台顶支撑垫石施工采用定型模板,设立标高标志,并在抹面过程中跟踪观测,确保表面平整度。

⑤所有预留孔洞绘制平面示意图,灌注之前专人对照检查CECS384-2014标准下载,并在灌注过程中进行监控,确保位置准确。

⑦浆砌片石采用挤浆法施工,确保浆砌圬工灰浆饱满,组砌规范。伸缩缝顺直,勾缝统一。涵身防水层封闭完整无渗漏。

⑧桥台后是路基填筑的薄弱环节,施工中应严格控制填方摊铺厚度、填料含水量,碾压或夯实遍数必须满足密实度要求。涵洞两侧填土对称填筑。

(1)加强施工技术管理,坚持技术复核制。项目部设精测组,负责全线的控制测量布网与施工阶段复测工作,以确保中线水平准确无误。

(2)工程技术人员做到施工图纸、技术交底、施工测量及时、准确、无误,实行复核签字制度,所有图纸交底、测量放样资料必须由技术主管审核后方能交付施工。各项资料保存完好,以备核查。对收到的设计文件,开工前总工程师组织有关技术人员进行会审,对存在的疑问及时与有关部门联系解决。

(3)加强工序质量控制,严格按ISO9001体系保证模式组织生产,制定各工序、各环节的操作标准,工艺标准和检查标准。对工序标准的执行情况做出记录,使各工序衔接有序。

在本工程中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条理》,严格遵守铁道部铁办[2007]186号文《铁路营业线施工及安全管理办法》、太铁师[2007]219号文《太原铁路局铁路营业线施工及安全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认真执行《铁路技术管理规程》的有关条款。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通用防水施工方案,制定严密的安全保证体系和措施,确保实现“四杜绝,一确保”(即:杜绝责任行车特别重大、大事故;杜绝责任客车险性事故;杜绝责任职工死亡事故;杜绝重大火灾爆炸事故;确保施工安全)的安全目标。

安全保证体系及组织机构

(2)危险源辩识与控制制度(3)安全技术交底制度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