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办公楼工程基坑支护与土方施工方案

某办公楼工程基坑支护与土方施工方案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595.00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某办公楼工程基坑支护与土方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及编制目的

1、XX县建筑勘察设计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XX县信用*社办公楼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某污水处理*统修建改造施工组织设计.doc2、《XX县信用*社办公楼基坑支护工程设计文件》;(XX县建筑勘察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5、《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22:2005);

7、《土层锚杆设计及技术规范》(CECS22:90);

8、《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J201);

9、国家现行施工规范及标准;

10、AA省、益阳市的有关文件及规定;

11、业主对实施本工程的有关具体要求;

12、国家现行施工验收技术规范、技术标准和益阳市地方标准;

13、建设部颁布的《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

14、国家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示范工程有关规定;

15、我公司多年来从事相关基坑支护工程所积累的成功经验。

本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目的是:通过业主提供的技术资料和现场踏勘的基础上,为本工程施工组织提供完整的纲领性文件,用以指导基坑支护及土方开挖的施工;基坑回填前的监测、支护安全及其关*项目的施工管理,确保优质、高效、安全地完成本工程的施工任务。

建设单位:XX县农村信用合作*社

设计单位:AA省建筑设计院

勘察单位:XX县建筑勘察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审查单位:AA华嵩建设工程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监理单位:AA湖大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构:XX县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站

施工单位:AA益阳工程公司

本工程地理位置在XX县的城南区,为AA省XX县信用*社整体搬迁工程营业办公楼。建筑物±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114.6米。总建筑高度为68.1米,地下一层,层高为6米;地上15层,一层层高为5.4米,夹层层高3.9米,二层层高6米,三至十五层层高3.6米。地上建筑面积11113.9㎡,地下建筑面积1129.9㎡,占地面积1284.7㎡。属一类高层建筑,设计使用合理年限为50年,耐火等级为一级,屋面防水等级为Ⅱ级,抗震设防烈度为六度。结构形式:框架剪力墙结构。

2.3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概况:

本工程根据XX县建筑勘察设计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拟建场地未发现影响场地稳定的不良地质作用和地下水,自上而下各土层的地质特征如下:

本工程支护方案根据地质水文条件和周边的环境因素确定,参照成功的经验确定本基坑放坡后采用锚杆支护,坡比为1﹕0.3,锚杆水平间距为1.5米,竖直间距为1.5米。地面的附加荷载30KPa。

4.1、本工程基坑开挖深度深,在进行土方施工前,必须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做好基坑周边的排水设施,阻止地表水进入基坑。

4.1.1根据提供的地质、水文资料,详细了解场地的地层、构造、岩土性质、不良地质现象及地下水等情况。进行现场踏勘,阅读基坑围护设计方案,了解邻近建筑物、道路、地下管线状况。

4.1.2收集有关技术资料:对施工场地进行详细踏勘,收集有关工程技术资料,包括:施工场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书》、工程设计图纸和技术要求、测量基准点资料、有关施工记录报表,备齐工程相关技术规范、施工规程、验收标准,以及以往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等。

4.1.3熟悉和会审施工图纸:由项目经理为首、项目技术负责人牵头,组织项目工程施工、技术人员熟悉施工图纸,理解、领会设计意图;参加图纸会审,提出会审意见;对会审中提出的有关问题和答复,及时形成技术文件归档。

4.1.4技术交底:在工程开工前,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参加施工的人员逐级进行技术交底,阐明具体关键工序和施工难点的质量要求、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做到人人对工程整体心中有数,掌握对本岗位的工艺方法、质量要求和技术要点。

4.2.1编制工程进度、材料供应、劳动力使用、*械设备进场等各项施工计划。提前考察确定专业施工队,落实各项材料、设备的加工和订货。

4.2.2制定季节性施工措施

制定雨季施工措施,及时与气象部门取得**,掌握最新气象资料,以便综合组织全过程的均衡施工,尽量作到不因季节因素影响而耽误工期。临时道路,修好洗车台,本基坑支护工程施工通道与外围道路相接,交通方便。搞好供水、供电前期工作。

为满足现场管理的需要,加强与业主、监理和项目部间的通讯*络,项目部特制定专门的工地通讯管理规定,确保通讯**的畅通。

4.3.1项目部所有管理人员均配置**,要求24小时开*;

4.3.2现场另配备3对对讲*,便于现场管理人员相互间的*络。

4.4﹑材料采购及送检

4.4.1本工程所用材料主要包括:水泥、钢筋、砂等。

4.4.2材料将按施工进度计划要求,分批次采购进场;质量满足设计要求和相关规定。

4.4.3在上述材料采购之前,项目部先向监理工程师报审,以取得监理工程师的同意,并附材料的样品及材质和使用的有关说明。

4.4.4采用代用材料时,先报告监理工程师,没有监理工程师的同意,不采用任何替代材料。

4.4.5材料进场后,按规定要求进行现场见证取样检验,试样按要求送专门的质检单位或指定试验单位检验,试样检验合格后,材料才用于现场施工。

4.5.2必须做好基坑围护和降水工作,围护达到设计标准要求。

4.5.3做好挖土的放样工作及标高基准点和自然地坪的标高网格测量工作。

4.5.4用路基板铺设挖*运走道路,用砼碎块对进出土路线路基进行加固,并在路周围备放部分砼块,备好水泵等应急设备。

4.5.5在基坑四周做砼散水坡及集水井,以防止雨水、地面水流入基坑。

4.5.6需夜间土方开挖施工时,应合理安排工序;设置足够的夜间照明设施,以及相应的夜间施工警戒标志。

4.5.7在基坑支护到位后,再进行挖孔桩的开挖工作。

4.6.1、基坑:施工准备→测量放线→硬化路面及顶部排水沟施工→土方开挖→坡面喷浆固化→锚杆施工→挂设钢筋网→安装泄水管→面板喷锚→基坑底排水沟设置→施工完毕。

4.6.2、本工程基坑开挖按照从西向东的施工顺序(坡度1:0.3)。

五、工程重点、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

本基坑支护较深,但无地下水,属回填土堆场,周边无建筑物,地下无管线等,经过对设计图纸的详细研究、讨论后认为:本工程施工重点是:锚杆工程的施工质量

5.2.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

本工程施工难点是:基坑最高处达5.4米,锚杆安装、钢筋网挂设、喷锚等施工困难。

以上重点、难点的解决:

5.2.1、严格按照设计图的基坑支护方案,施工方法及质量保证措施进行施工。(后附基坑支护设计图)

六、工程量和人员、设备、材料计划

6.1.1、土石方:约为3000立方米

6.1.2、锚杆总数:约260根

6.2、人员、设备、材料计划

6.2.1、在施工组织上,根据施工项目、工序、工种和施工进度安排相应的队伍和劳动力。

6.2.2、劳动力安排计划如下:

6.2.2.1、施工准备阶段:包括人员进场、项目部*构组建、生活、生产设施、场地排水、临时建筑修建,地下管线管网移位,施工方案编制,审批,施工人员安全教育,材料采购和检验,测量放线等,安排15人,计划作业时间7天。

6.2.2.2、利用加宽挖方填筑钻孔*操作平台,锚杆安装和孔内注浆跟进施工,分两层施工;锚杆完成后搭设钢管操作架进行钢筋网挂设、泄水管安装、面板喷锚施工。

6.2.2.3、锚杆及喷射砼:锚杆约为260根,计划作业时间5天。

6.2.2.4、土方开挖:约为3000m3,计划作业时间3天。

具体施工过程中根据施工情况增减人员。

本工程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械设备见下表:

6.3.2、主要测量仪器设备表

施工用材料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按照要求进行送检,严格保证进场材料的质量,本工程拟进场主要材料计划如下表:

名称(材料、*械规格型号)

履带式单斗挖掘*斗容1m3

七、主要分部分项施工方案

7.1.1、深基坑的施工工艺流程:

硬化路面及顶部排水沟施工

7.2.1.1、设备进场前,按甲方的要求及有关部门规划、规定、设立施工放线控制点和高程水准点。根据图纸及现场实际情况,该工程基坑较深,基坑东侧与地下室相接部分不放坡,北侧、南侧、西侧留有500mm宽的工作面,该处紧靠场内主要道路,采用锚喷支护,先放好坡顶线、坡底线,经复测及验收合格后开始开挖。

7.2.2.2、基坑挖土分三大步进行,局部分四步进行,第一步挖1.6m,第二步挖1.6m,第三步挖2.2m。预留20cm土层人工清理。

7.2.2.3、第一步先挖去基槽南侧较高处土方,然后再下挖至自然地坪下1.6m,自东向西进行,开挖时边坡预留20cm人工清理。

7.2.2.4、第一步挖土结束,随后进行边坡支护,待锚喷混凝土达到允许强度后开始第二步开挖。挖掘*回到第一步开挖起始点按第一步行走方向进行第二步开挖至3.2m深,施工人员同时做好边坡修整及边坡锚喷支护施工。

7.2.2.5、第二步开挖结束,随后进行边坡支护,待锚喷混凝土达到允许强度后开始第三步开挖。第三步开挖至5.4m深,随挖土随进行边坡修整及边坡支护施工。

7.2.2.6、待每次挖至距槽底标高20cm时,采用人工清挖至设计槽底标高。

7.2.2.7、待开挖至距离坑底50cm以内时,测量人员抄出50cm水平线,在槽帮上钉水平标高小木楔,在基坑内抄若干个基准点,拉通线找平。

7.2.2.8、施工中对标准桩、观测点、管网加以保护,发现古墓文物及时申请有关部门处理。

7.2.2.9、土方开挖完毕,为防止雨水浸泡槽底,沿基坑周边设置40cm宽40cm深排水盲沟,且在转角处设临时积水坑,每一坑内配备一台抽水泵,随时抽出坑内积水。

7.2.2、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

建立以项目经理为负责人的质量保证体*。开工前组织全部进场人员学习施工方案,熟悉图纸及地质状况,对*械操作*进行技术交底,要求掌握施工的技术要点。每一道工序开工前,学习规范要求,精心施工。完工后,进行严格自检,不合格者坚决返工,按国际ISO9002认证标准与要求进行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7.2.2.1、质量标准

由设计中心向两边拉尺量

7.2.3、确保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

建立以项目经理为负责人的安全保证体*。开工前组织全体进场人员学习安全知识,进行安全交底,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安全检查,发现不安全因素立即整改,防患于未然,切实做好安全、文明施工。

7.2.3.1、根据现场情况,该基坑东北角处有下水管道,土方开挖前,应采用人工挖除该处土方,方可进行*械开挖。

7.2.3.2、在距基坑东、南、北、西边0.6m周围用Ф48mm钢管设置护身栏杆,立杆间距3m,高出自然地坪1.2m,埋深0.8m。在距基坑0.5m砌120砖墙30cm高。基坑上口边1m范围内不许堆土、堆料和停放*具。在锚喷支护上口5m范围内不许重车停留。各施工人员不许翻越护身栏杆。基坑施工期间设警示牌,夜间加设红色灯标志。

7.2.3.3、基坑外施工人员不得向基坑内乱扔杂物,向基坑下传递工具时要接稳后再松*。

7.2.3.4、坑下人员休息要远离基坑边及放坡处,以防不慎。

7.2.3.5、*械施工时现场设专职指挥人员一名,施工*械一切服从指挥,人员尽量远离施工*械,如有必要,先通知操作人员,待回应后方可接近。

八、喷锚网施工及锚杆施工

8.1、挂网喷砼支护施工

8.2、喷射混凝土支护施工和工艺要求:

8.2.1、喷射混凝土支护结构:本工程至上而下设置2道排水沟,设置在基坑顶部和开挖层的底部,*械开挖后人工休整边坡。

8.2.3、材料准备:水泥采用P.O 32.5普硅水泥;砂采用中粗砂,含泥量不大于2%;石:选用粒径小于15mm的砾石,配合比为水泥:砂:石子=1:2:2.5,喷料应搅拌均匀,随拌随用。

8.2.4、施工工艺流程一般规定如下:*械开挖→人工修坡→挂网喷砼支护

8.2.4.1、开挖步距应与喷射进程一致,并要按暴露土层的自立能力、浸水情况进行调整,如有必要时须进行分段跳挖,采用在周边开挖集水水井等措施限制水土涌出,在重要的限制位移变形的地段尽量减少切深,严禁超挖,并尽快喷射砼。在施工过程中,在基坑顶应设置一圈挡水沟,防止地表水进入基坑破坏喷射混凝土的结构,加强喷射混凝土的稳定。

8.2.4.2、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信息化管理,施工中如遇浸水、流沙、淤泥、地面开裂等地质情况与工程勘测报告明显不符时,应及时反馈到监理及设计单位,针对变化调整施工方法及程序,确保施工安全。

8.3.1、锚杆施工技术要求

8.3.1.2、锚杆采用单根HRB400(fy=360N/mm2)。

8.3.1.3、锚杆施工前应进行现场试验,基本试验锚杆数量不少于3根,以检验设计参数及施工工艺,试验锚杆由建设、设计、监理、施工单位现场确定。基本试验采用分级循环加、卸菏载法。最大的试验菏载不宜超过锚杆杆体承载力标准值的0.9倍。

8.3.2、锚杆钻孔要求:

锚杆钻孔工程拟采用高压钻进成孔法。这种钻孔方法的优点,是可以把钻孔过程中的钻进、出渣、固壁、清孔等工序一次完成,可以防止坍孔,不留残土,软、硬土都能适用。

A、孔径:110mm;

B、轴偏角:<3%,终孔时<2°;

C、钻孔完毕高压冲孔,直至孔口无碎渣为止;

D、锚杆钻孔水平方向孔距在垂直方向误差不大于100mm

注浆材料采用M30水泥浆,配合比要通过试验确定,要求7天龄期进fc>20MPa,10天龄期时>25MPa;

灌浆管与锚杆一同送入孔底,管口距孔底150㎜,以得出浆,边灌边拔管,且保持管口始终埋在砂浆内,每条锚杆一次灌完;

锚杆锚筋搭接需采用双面焊接,锚杆施工每隔2m设置一对中定位架,保持锚筋处在钻孔中间。

8.3.3、钻孔施工工艺

8.3.4、锚杆施工方法

8.3.4.1、工艺流程:

8.3.4.2、定位放线:根据设计要求定出孔位,作出标记。

8.3.4.5、搅浆、注浆:采用专用搅拌桶和注浆泵,注浆泵的工作压力应满足施工要求。浆体按设计配制,浆液搅拌均匀,随拌随用。一次注浆待孔口溢浆,即可停止注浆。

8.3.4.6、预应力张拉,锚杆在张拉前应对张拉设备进行标定。当注浆体的龄期达到7天以上时方可进行张拉。

8.4、锚杆预紧力施加方案

8.4.1、锚杆(常规)预紧力施加

8.4.1.1、完成锚杆成孔、注浆;

8.4.1.2、待砂浆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后可进行预紧力施加;

8.4.1.3、用专用扭矩扳手旋紧套筒。扭矩必须达到以下标准:锚杆锁定力为50KN。(扭矩扳手有相应刻度指示和声响)

8.4.2锚杆(试验)预紧力施加

8.4.2.1、常规预紧力施加后,可进行锚杆预紧力施加试验;

8.4.2.2、试验数量为不少于预紧力施加锚杆总量的1%,且不得少于3根;

8.4.2.3、用做试验的锚杆在常规施加预紧力后进行;

8.4.2.4、试验最大荷载不大于锚杆母材强度的标准值;

8.4.2.5、试验前,锚杆孔口坡面修理平整,并使表面与锚杆杆体轴线垂直;

8.4.2.6、安装千斤顶时,应使千斤顶轴向位移方向与锚杆轴线保持一致,千斤顶固定应牢固;

8.4.2.7、试验锚杆采用分级连续加荷。按照五级加荷标准来操作。加荷量分别为设计荷载的10%、25%、50%、100%、120%,每级加荷停留时间分别为1min、3min、3min、5min、5min。在每级荷载施加完毕后立即记下位移读数并保持荷载稳定;

8.4.2.8、若同级荷载下位移增量少于2mm,可进行下级加荷;

8.4.2.9、若位移量不断增加,直至60min后仍不能达到稳定,可认为该锚杆已达到极限破坏10)做好锚杆(试验)预紧力施加和锁定施工记录。记录表中体现加压荷载、油压表读数、测定时间、位移量等关键数据。

8.4.3、质量保证措施

8.4.3.1、严格按照预紧力施加的相应规范、规程施工;

8.4.3.2、本工程锚杆采用搭接连接;

8.4.3.3、所以预紧力施加锚杆均采用直螺纹套筒锁定;

8.4.3.4、锚杆预紧力施加要按一定程序进行。锚杆的施加顺序,考虑到对临近锚杆的影响,应进行间隔施加;

8.4.3.5、试验前对张拉设备(千斤顶、油泵)进行配套标定;

8.4.3.6、试验前及试验中,均请业主和监理工程师现场监督、旁站;

8.4.3.7、由专业技术人员值班,对预紧力施加过程中发生的事故进行处理。

8.4.4.1、本工程锚杆支护为临时性支护;

8.4.4.2、本工程锚杆预紧力施加试验为非破坏性试验。

8.5.1.1、完成锚杆成孔、注浆;

8.5.1.2、试拔注浆体的龄期须在7天以上强度且达到设计强度的75%后可进行抗拔试验;

8.5.1.3、试验前,锚杆孔口坡面修理平整,并使表面与锚杆杆体轴线垂直;

8.5.1.4、安装千斤顶时,应使千斤顶轴向位移方向与锚杆轴线保持一致,反力装置支在平衡的壁面上,千斤顶固定应牢固;

8.5.1.5、抗拔试验锚杆采用分级连续加荷。按照五级加荷标准来操作。加荷量分别为设计荷

载的10%、25%、50%、100%、120%,每级加荷停留时间分别为1min、3min、3min、5min、5min。在每级荷载施加完毕后立即记下位移读数并保持荷载稳定,加载时应均匀、缓慢;

8.5.1.6、若同级荷载下位移增量少于2mm,可进行下级加荷;

8.5.1.7、若位移量不断增加,直至60min后仍不能达到稳定,可认为该锚杆已达到极限破坏;

8.5.1.8、做好锚杆抗拔试验施工记录。记录表中体现加压荷载、油压表读数、测定时间、位移量等关键数据。

8.5.1.9、根据试拔记录,绘制荷载~应变曲线。

8.5.1.10、锚杆弹性变形不应小于自由段长度变形计算值的80%,且不应大于自由段长度与1/2锚固段长度之和的弹性变形计算值。

8.6.1、根据设计图纸,每向下进尺一段距离(具体详附图),设二道18a槽钢与护壁桩进行拉结。

8.6.2、槽钢采用Q235钢

8.6.3、工艺流程为:

锚杆钢筋→18b槽钢→钢垫板10mm→紧锁两道螺母。

坑顶地面:基坑开挖后,在场地围墙范围内所剩面积不大,因此采用地表硬化,反坡措施将地表水(主要为降水)阻挡在基坑之外,并在坑顶设置排水沟。

基坑底:在基坑四周设置排水沟,并在基坑的拐角处设置集水井(中部各设置一个),集水井共设置6个,将汇入基坑的地下水集中抽排出场地。开挖边线以外的地方设砖砌排水沟并设置集水井,用抽水泵排入市政管网。

十、基坑工程监测与检测:

确保施工安全和基坑开挖的顺利进行,从围护工程开始施工至地下室至地下室低板完工,应进行全过程的施工监测,以便及时掌握施工全过程围护结构,周围土体的受力与变形情况,及时掌握基坑开挖对周边环境,尤其对建筑物、道路的影响程序,以便在监测信息指导下,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调整施工方案,避免基坑开挖的重大事故发生,减少事故带来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本基坑安全等级为二级。基坑施工过程具有较强的时空效应,通过变形监测,反馈支护结构的强度及边坡稳定信息,服务于信息化施工。

10.2、监测内容有:

10.2.1、基坑周边土体的沉降及水平位移;

10.2.2、周边建(构)筑物(含道路)的沉降、水平位移及倾斜位移等

10.2.3、围护体的位移和沉降;地表开裂状态及周围环境变形;基坑渗漏和危及支护安全的水害来源。基坑低部土体有无隆起,围护外侧土体有无下沉。

10.2、监测点的设置

监测点、后视点、水准基点应设置在基坑施工影响范围外。严格按支护工程施工图结施图基坑监测平面布置图设置监测点。

沉降和位移监测点应设置在基坑边壁和基坑底部,间距不宜大于30m。

地表开裂,宜采用标记法进行观察和比较,有裂缝时,先测量其宽度并做好记录,然后用水泥浆灌实抹平,必要时可拍照留存。

JTT753-2009标准下载10.3、监测次数及方法

10.3.1、在基坑开挖期间,每天监测次数二次为宜,当天施工前观测一次,施工结束后观测一次,当位移出现发展趋势或接近预警值时,应加大监测的频率。

10.3.2、地下室底板完工后可减少监测次数,地下室侧墙完工后停止监测。

10.4、监测数据处理及反馈

监测数据应即填入规定的表格,及时向项目经理报告,定期向业主和监理工程师报告。如发现数据明显变化或临近报警值时应即向项目经理、业主、监理工程师报告。

根据设计规定,报警值如下:

10.5.1、坡顶最大水平位移控制值为:30mmDB13/T 2976-2019标准下载,警戒值在15mm内。

10.5.2、地面沉降大于基坑深度的1%。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