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万州区龙驹镇钢便桥专项施工方案

重庆市万州区龙驹镇钢便桥专项施工方案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976.38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重庆市万州区龙驹镇钢便桥专项施工方案

单位:中交一公局万利万达项目总部万利七分部

6.5.4横梁、纵梁、分配梁安装

7.2.2指挥机构及职责

GB/T 38832-2020 基于公用电信网的宽带客户网络联网技术要求 通照一体化高速可见光通信7.3栈桥、平台防汛措施

7.5.1救援物资装备保障

7.5.2应急抢险队伍保障

7.5.3交通运输保障

10.1附件1磨刀溪钢便桥施工工序图

10.2附件2材料购置及调拨计划表

10.3附件3《万利七分部磨刀溪钢便桥设计图》

10.4附件4《万利七分部磨刀溪钢便桥计算书》

5)《路桥施工计算手册》

6)《桥梁工程》范立础

7)现场踏勘及测量资料、施工调查资料

8)我公司现有设备及历年来施工经验

我分部拟建1#拌合站进场便道,由553县道进入,跨越磨刀溪,为保证本标段工程顺利施工,同时不影响磨刀溪的通航要求和施工正常通行,决定在磨刀溪上修建一座施工钢便桥。该钢便桥本着安全、经济、实用的原则进行。

磨刀溪钢便桥位于重庆市万州区龙驹镇灯塔村,横跨磨刀溪,磨刀溪河床宽度为63m。

本便桥结构形式为装配式公路钢桥,下承式结构,主梁为三组双排单层贝雷片,便桥全长64.6m(不含桥头引坡),桥梁全宽6.0m,便桥位于K48+800右侧750m处,与磨刀溪流水方向正交。

桥址处河底高程为384.093m,西岸高程为390.150m,东岸高程为386.499m。河床表面均为大块岩石,根据地质资料及实地开挖勘探,显示表面卵石覆盖层厚度较大,具体地质情况详见“附图1《磨刀溪钢便桥地质剖面图》”。

磨刀溪河床宽63m,便桥区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具夏秋多雨,冬春多雾的特点。降雨多集中在每年的5~9月,约占每年降雨总量的70%。夏季多大雨、暴雨,历年最大降雨量1577.30mm,多年平均最大日降雨量90mm,最大日降雨量243.30mm,勘察时河面高程384.3~384.5m。根据咨询资料显示,近五十年来磨刀溪最高洪水位为385.5m,磨刀溪最大洪水流速为4m/s。

方案一:采用4跨不等跨连续梁形式,桥垮布置为(12+15+15+12)m。基础采用钢管桩基础,主梁采用三组双排单层贝雷梁,横向分配梁为[36槽钢,间距为30cm,桥面采用8mm厚钢板。

方案二:采用3跨等跨连续梁形式,桥垮布置为(18+18+18)m。基础采用钢管桩基础;主梁为三组双排单层贝雷梁;横向分配梁为I36a工字钢,间距为75cm;桥面采用纵向[40槽钢,间距为45cm。

两种方案桥梁总跨径均为54m,泄洪能力一致。根据计算书,方案一中,单桩的最大竖向荷载为394kN;方案二中,单桩的最大竖向荷载为420kN。单桩设计承载能力为500kN,在充分考虑了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偏差后,从安全角度出发,(12+15+15+12)m的桥垮形式安全系数更高。具体计算过程详见“附件《磨刀溪钢便桥计算书》”

方案一与方案二的施工工期安排如下:

由上表有,方案一与方案二合计施工时间一致。

根据计算,当桥梁采用方案一中间距30cm的[25槽钢作为横向分配梁及方案二中I32a工字钢加纵向[40槽钢作为桥面系时,均可以满足受力要求。经过经济分析对比,方案一更经济;同时桥面采用钢板,行车舒适性较槽钢更高。

具体计算分析过程见“附件《磨刀溪钢便桥计算书》”。

桩基采用采用Φ630×10mm型钢管桩,按端承桩设计,桩长约15m,每个墩3根钢管桩,桩距横向1.55m、纵向间距与桥跨布置形式一致;钢管桩施工采用汽车吊配75kW振动锤施打。

钢管桩顶部设置双榀工36a型钢作为承重横梁,其上架设贝雷组纵梁,桥台设置GJZ18板式橡胶支座,在墩顶处用U型卡扣将贝雷主梁与工字钢刚性连接,以满足钢便桥纵向固结要求。

承重纵梁采用三组双排单层贝雷梁,双排贝雷梁采用90cm花窗连接,用Φ25螺纹钢搭接双面焊与横梁工36a固定,防止移动。贝雷纵梁上纵桥向铺[25a槽钢,具体铺设方式见“附图2《磨刀溪钢便桥细部详图》”。[25a槽钢上横桥向铺设分配梁[36a槽钢,间距40cm,与[25a槽钢纵梁焊接连接。

分配梁顶面铺设8mm厚花纹钢板组成桥面系,按单向行车道设计,净宽4.0m,桥面纵横向均为平坡。

本桥为上承式结构,分配横梁上焊接Φ48x3.5mm钢管作护栏,立杆间距1.5m,纵向利用Φ8钢筋连接,上下间距0.6m,设置2排,防止人员翻越。

钢便桥具体布置形式,详见“附图2《磨刀溪钢便桥桥型布置图》”及“附图3《磨刀溪钢便桥结构细部详图》”。

1)计算行车速度:10km/h;

3)公路等级:4级公路;

4)桥跨布置:(12+15+15+12)m连续贝雷梁桥;

5)桥面布置:桥面总宽6m,净宽为4.0m,单幅;

6)桥梁全长64.6m(两岸桥台翼墙尾端间的距离),纵横向为平坡;

7)设计洪水频率:1/50;

磨刀溪钢便桥在施工前,需进行现场勘察、资料收集、便桥设计、方案制定等前期技术准备工作。

现场勘察:由项目总工带队,对河流流速、洪水频率、地质情况等进行调查,并利用全站仪、GPS等测量仪器对河道宽度、两岸高程、周边附属物进行测量。

资料收集:针对现场勘察结果,收集此类钢便桥设计资料及规范。

便桥设计:委托有资质的设计单位对钢便桥进行详细的设计及计算。

方案制定:根据图纸,对钢便桥的施工工序及材料设备的进场情况做专项施工方案。

钢便桥所需材料采用公司调拨及自购两种方式,购置及调拨计划表见附表。

钢便桥施工工序如下:施工放样→桥台修建→钢管桩施工→横梁、纵梁、分配梁施工→桥面系施工→验收→结束。

施工工序详见“附图10《磨刀溪钢便桥施工工序图》”。

施工前,根据“附图《磨刀溪钢便桥施工放样图》”将桥台及钢管桩位置,利用全站仪在现场放样,订上木桩。

桥台设计为U型桥台,基础采用扩大基础,基础尺寸为6.4m×6.7m,基础开挖深度为1.0m,采用C25混凝土浇筑。桥台模板采用竹胶板组装,桥台采用商品混凝土浇筑,台身为C25混凝土,桥台背墙为C30混凝土,桥台钢筋采用绑扎形式。同时在桥台与贝雷梁搭接处预埋50cm*50cm*2cmA3钢板;贝雷梁用I32a工字钢固定于桥台上。

桥台施工工序具体如下:

基坑开挖→基底处理→测量放样→垫层施工→绑扎基础钢筋→安装模板→浇筑基础混凝土→拆模养生→台身测量放样→绑扎台身钢筋→安装模板→浇筑台身混凝土→拆模养生→台背回填

6.5.3.1钢管桩对接

施工中需要在施工现场焊接连接钢管桩,焊接工艺为手工电弧焊,焊接方法为对接焊接,在钢管四周设置四块加劲板,与钢管桩四周满焊,以保证钢管桩对接强度。

1)便桥钢管桩为Φ630×10mm钢管桩,A3钢板制造。

2)选出符合使用要求的钢管桩,施工前,对钢管桩进行调圆满足使用要求,桩端进行除锈清理,符合接驳加焊施工。

3)钢管桩接长时,接口端板对正,上、下两相邻壁板的垂直拼接缝应错开100cm以上,采用满缝焊,接长拼口处均匀电焊100×150×10mm,缀板4板。

6.5.3.2振动锤沉桩工艺原理

振动锤采用液压夹具,通过液压油缸的进油和回油实现迅速夹紧钢管和放松钢管。利用夹具夹住钢管桩,同时用履带吊副钩通过备用钢丝绳吊住钢管桩顶。准备好后,履带吊通过振动锤及备用钢丝绳直接起吊钢管桩,在测量引导下调整钢管桩到测量标定的桩位后快速下钩,钢管桩靠自重入土稳定后,开启振动锤振动下沉钢管桩。

6.5.3.3钢管桩的施沉

采用50t汽车吊将液压振动锤起吊至竖起的钢管桩顶口出,操作液压振动锤使其液压钳夹紧钢管桩,开启振动开关,钢管桩在振动锤起振力的作用下,震动下沉。

钢管桩施沉时应保证钢管桩接头错开,避免最不利截面的形成。

在钢管桩施沉过程中,要对其垂直度进行监测,采取措施对钢管桩垂直度进行纠偏。对钢管桩进行施打至设计标高,桩顶平顶高程偏差小于10cm,倾斜度小于1%。

振动锤打桩施工工艺流程见“附图《振动锤打桩施工工艺流程图》”。

6.5.3.4钢管桩施打收锤标准

由于钢管桩振动锤为高频振动,无法根据贯入度控制收锤标准,并且由于地质、发电机电压、等因素影响,钢管桩施打无法以电流来精确控制,借鉴以往经验,钢管桩收锤标准主要采用打入深度控制法,辅以电流、每分钟入土深度等措施加以控制,具体操作如下:

1)本方案中,单根钢管桩设计承载力为50t,施工中采用75kW振锤施打。根据地质资料,河床底标高约384m,据此推算,若钢管桩入土深度达到7.0m,基本可判定满足设计要求。

2)根据试桩经验,钢管桩施打过程中,振动锤正常工作,电压稳定在140A左右,若遇到振动锤电流激增,且钢管桩入土深度比理论计算值明显偏小,则应拔出钢管桩移位后重新施打。若遇到电流激增,且钢管桩入土深度大于或等于理论计算值,则认为满足设计要求。

3)由于缺乏明确判定标准,在施打最初几根钢管桩过程中,在钢管桩将要达到设计标高前2~3m,记录每入土1m所需大概时间,以便综合判定后续钢管桩收锤标准。若后续钢管桩最后阶段每米入土所需时间大于或等于以上记录值,则基本可判定达到设计值,若明显小于如上记录值,则可判定持力层不能满足要求,需继续加深。

4)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各钢管桩可视实际情况适当加深,以确保安全。

6.5.3.5钢管的抄平

钢管桩打设好后,按照设计标高进行测量放点和抄平。

6.5.3.6桩间剪刀撑施工

单排钢管桩施打就位后,开始桩间支撑架斜撑的连接。支撑架采用[8槽钢,所有支撑架按照设计的长度缩短10cm左右的尺寸下料。

支撑架钢管的吊装具体施工方法如下:支撑架使用吊车起吊进行安装。剪刀撑调整到位后,先将一端与钢管桩焊牢,然后另一端采用附钢板焊接。所有的焊缝均要求满焊,严格控制焊缝质量。

6.5.4横梁、纵梁、分配梁安装

钢管桩打桩至设计标高后,检查桩的偏斜度及入土深度,其误差均符合要求后,立即进行桩顶横梁、贝雷纵梁及分配梁等的施工。

2)桥台上预埋50cm*50cm*2cm钢板,并安装GJZ18板式橡胶支座。

3)安装贝雷主梁:在1#、2#、3#墩上将贝雷主梁利用U型卡扣固结在I36a工字钢上。

4)将桥面钢板直接焊接于槽钢上。桥面系直接承受车辆、机械的荷载,并将荷载传递至贝雷桁架。

桥面系由8mm厚花纹钢板平铺而成,桥面板铺设,必须根据设计位置进行摆放。

便桥护栏杆高1.20m,采用Φ48×3.5mm钢管焊接,立柱间距1.5m,护栏通过两道Φ16钢筋联接,护栏刷上红白相间的警示反光警示条,顺桥方向设置夜间警示灯,晚间定时开启。栏杆统一用蓝白油漆涂刷,交替布置,达到简洁美观。

便桥搭设完成后,在使用之前必须进行验收。本标段可能通过便桥的最重车辆为满载的水泥运输车,验收时,用一辆满载水泥的运输车,运输车自重加水泥重共约55t,从便桥通过,观测便桥桥台、钢管桩顶、跨中等部位位移。

1)经成桥验收合格后,钢便桥交付使用,使用过程中,前三个月,每隔3~5天,对便桥桥台、跨中、钢管桩顶部等部位进行沉降观测;之后每月观测一次。

2)每隔3~5天,派人对便桥进行巡视,及时发现排除可能存在的危险源。

3)便桥仅供施工车辆通行,严禁在桥面堆放材料等不利荷载。

便桥在主线拉通后,视情况进行拆除,便桥拆除本着先搭后拆,后搭先拆的原则进行,先拆除防护栏,然后吊车上桥,依次拆除桥面板、分配梁、贝雷片,解除钢管桩之间的斜撑,最后拔除钢管桩。

1)桥台修建应在汛期到来之前进行,采取突击施工法施工,施工后迅速恢复护坡和堤脚。

2)钢管桩定位尽量利用低水位施工,以确保桩位准确。

3)钢管桩的电焊连接,应使用悬吊脚手板施工,脚手板必须摆设牢靠。

4)水上作业应穿救生衣。

5)2.0m以上施工作业应带安全带。

副组长:张莹、宋斌、肖立国、王学海

组员:于克、王超、张国呈、辛昊宇、赵新、张磊、梁润辉、黄占军、王东海、赵博、鞠兵兵、杨宝强等

7.2.2指挥机构及职责

2)七分部应急副总指挥职责(张莹、肖立国、王学海、宋斌):协助应急总指挥组织和指挥应急操作任务,主要负责现场抢险救援、善后处理及事故调查的组织工作。

3)安保部职责(辛昊宇、武艺、王小天):①组织建立本分部应急救援体系,制定应急救援预案、操作规程,并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②组织应急救援后的总结与评价,并书面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4)伤员救护组(王婷婷、马占悦、房艳、祝兰):现场抢救伤员或护送、运送伤员前往医院。

5)事故抢险组(郑学平、李东、赵新、鞠兵兵、王东海、张磊、梁润辉等):抢救现场人员或物资,保证现场救援通道的畅通。

6)后勤保障组(杨宝强、黄占军、赵博):①检查、监督、落实应急救援物资的储备数量,收集和建立并归档;②应急预案启动后,按应急总指挥的部署,有效地组织应急反应物资到施工现场,并及时对事故现场进行增援,同时提供后勤服务。

7)通讯联络组(刘泽禄、董玲):负责应急救援的联络工作。

8)警戒保卫组(王超、赵黎明、徐胜春):保护事故现场、维护现场秩序、防止外来干扰、尽力保护事故现场人员的安全等。

9)事故善后处理组(张国呈、于克):负责与总指挥保持及时地信息沟通,会同有关部门处理伤亡人员的善后工作。

18982603688

13378229911

18144297777

15023851555

18682677270

15082668299

18631661800

18723568877

15333153080

15321053466

18651833201

15531162022

18713953516

重庆万州区龙驹镇中心医院

13509439708

13594828725

重庆市万州区上海大道106号

18223919168

重庆市万州区新城路165号

DB14/T 2117-2020 西山提水工程取水方式及建筑物设计导则.pdf7.3栈桥、平台防汛措施

1)栈桥、平台结构设计时已考虑汛期产生的不利荷载,保证结构汛期能够安全度汛。

2)施工时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钢管桩间的斜撑及平联焊接牢固。

3)栈桥、平台使用前必须经过严格的检查和荷载试验,验收合格后方能投入使用。

4)栈桥、平台使用期间定期和不定期的进行专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大断面黄土隧道施工组织设计1,保证临时结构本身的安全质量。汛期加大检查频率。

5)洪水期安排专人了望,及时发现并清除上游漂浮物。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