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至登封快速通道改建一标互通盖梁施工方案

郑州至登封快速通道改建一标互通盖梁施工方案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280.58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郑州至登封快速通道改建一标互通盖梁施工方案

3.2工程地质特征 6

5.1、支架法盖梁施工 8

5.2抱箍法盖梁施工 14

DB22/T 2766-2017 地下水资料整编规程5.3盖梁的质量验收标准 15

6冬、雨季施工措施 15

6.1雨季施工保证措施 15

6.1.2雨季钢筋施工技术保证措施 15

6.1.3雨季混凝土施工技术保证措施 16

6.2冬季施工保证措施 16

8安全、环保保证措施 18

10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 20

10.1环境保护 20

10.2文明施工 20

(1)郑登一标两阶段施工图

武黄公路鄂州互通连接公路施工范围内的K4+171.8跨线桥、K3+459.5公铁立交及8座匝道桥的56个盖梁的施工。

主线内跨线桥中心桩号为K4+171.8,该桥依次跨越兴业大道、鄂州互通C匝道、武黄高速、鄂州互通D匝道,正交布置。全桥共6联,其中第四联为钢箱梁,其余为现浇混凝土连续箱梁。桥跨布置为4*24+3*24+3*24+(26+42+26)+3*24+3*24,桥梁长度为484.08m。A、B匝道匝道设计结构形式基本相同,仅方向相反,采用单出入口双车道。设计速度为40km/h~60km/h。单车道路基标准宽度为8.5m,双车道路基标准宽度为10.5m。A匝道桥依次跨越兴业大道、C匝道、武黄高速、D匝道,在第三联、第五联分叉与E匝道桥、G匝道桥相接。本桥中心桩号AK0+358.8,桥面宽度为10.5m。桥梁上部结构为4*24+3*24+3*24+(26+42+26)+3*24+3*24连续现浇箱梁,其中第四联为钢箱梁。下部构造采用柱式墩桩基础和肋板台桩基。B匝道桥与A匝道桥方向相反,依次跨越D匝道、武黄高速、C匝道、兴业大道。在第二联、第四联分叉与F匝道桥、H匝道桥相接。本桥中心桩号BK0+486.6,桥面宽度为10.5m。桥梁上部结构为4*24+3*24+3*24+(26+42+26)+3*24+3*24连续现浇箱梁,其中第三联为钢箱梁。下部构造采用柱式墩桩基础和肋板台桩基。E匝道、H匝道上部结构布置为4*18+4*18m,F匝道孔跨布置为4*18+3*18m,G匝道孔跨布置为4*18m,下部构造均采用柱式墩桩基础和肋板台桩基。其中E、F匝道为左偏曲线桥,中心桩号分别为EK0+271.903、FK0+104.129。G、H匝道为右偏曲线桥,中心桩号分别为EK0+271.903、FK0+104.129。

I匝道桥跨越兴业大道,中心桩号为IK0+233,桥面宽度10.5米,桥梁上部构造为3*24+25+32+25+3*24m现浇箱梁,下部构造采用柱式墩桩基础和肋板台桩基。J匝道桥跨越兴业大道,中心桩号为JK0+357,桥面宽度10.5m,桥梁上部构造为8*24m现浇箱梁,下部构造采用柱式墩桩基础和肋板台基础。

鄂州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中间低平;最高点“四峰山”海拔485.8米,最低点梁子湖,海拔11.7米。

场区地下水为上层滞水,不存在承压水。场区有地表水分布,地表水主要为地表低凹地的积水。

计划开工日期为2013年10月10日,2013年12月10日完成施工。总工期控制在2个月。

——确保郑州市优质工程和业主满意工程

——争创本项目工程质量为省优、国优

——以人为本,在生产管理过程中保护所有相关方的健康安全,减少和避免伤害,体现人文关怀,彰显生命价值;

——确保施工期间,地方交叉道路的行车安全;

——杜绝重大工伤、死亡事故,杜绝重大交通事故;

—一般事故率控制在3‰以内。

4.1.4施工及环境控制目标

——达到郑州市文明样板工地标准,争国优、创部优。

4.2.生活、施工用水

用水:施工用水采用就近的水塘中抽水至施工现场,水质化验合格后使用。生活用水采用附近居民的自来水,管接至生活营地,作为施工营地的生活用水。

计划沿便道设置4台变压器。

负责施工现场、调度、全面管理、组织工作等

负责施工生产的落实工作等

负责技术管理工作工作等

负责物资、设备管理工作等

负责控制测量、施工测量工作等

负责混凝土的浇筑振捣,钢筋的绑扎作业等

电气设备安装、维修;供水、管路维修等

负责脚手架、碗扣架的搭设

盖梁工程是桥梁施工的一个重要部份。结合本工程盖梁施工的特点,地基坚固,处理容易的墩台采用支架法,地基处理困难,且处于池塘,淤泥地的墩台采用抱箍法施工。

5.1、支架法盖梁施工

(1)、盖梁定位采用在立柱项上放样的方法控制。

(2)、在立柱上定出标高控制点,作为盖梁施工的标高依据。

为保证盖梁施工搭设支架的地基不沉降,采用100cm厚片石+50cm厚毛渣+10cm厚C25素砼进行地基加固,同时对承台回填土必须分层夯实,加固范围为盖梁平面投影面积二侧再加每边0.5m宽度。铺碎石垫层之前必须充分压实土基。

  采用Φ48×3.5mm碗扣支架,满堂布置,由立杆、横杆、斜撑杆。立管横向间距为60cm,顺桥向间距60cm,垂直步距不大于1.2m,每三立管设一道剪刀撑。

支架安装时由基底基本同步上升,应及时检查立杆的垂直度和横杆的水平度,对立管地基应逐个检查,发现脱空及时调整;所有扣件要拧紧,并有专人检查,在盖梁砼浇筑之前应将全部扣件重复紧一遍,以防松动或漏拧。

预拱度设置,影响预拱度的主要因素有:

a、支架系统本身结构重量和新浇筑混凝土重力而产生挠度,其刚度又受新浇混凝土初凝影响;

d、预应力产生弹塑性变形。

综合上述原因,采用盖梁中间预抛高2cm,两侧均抛高1cm。

5.1.4盖梁排架计算书

采用ø48×3.5mm碗扣支架,纵距0.6m,横距0.6m,步距1.2m。

A=4.89cm2I=12.19cm4i=1.58cm[ó]=205MPa

允许均布荷载(KN/M)

(a)、盖梁自重:取公跨铁路桥最重的盖梁

盖梁长度17.49m,宽度1.7m,砼方量59.47m3,最大单位自重量为59.47×25/17.49*1.7=50KN/m2

横板、小机具及操作人员重量按盖梁自重的10%计为5KN/m2

(c)、合计重量:50+5=55KN/m2

按引4.5米最高处算:P=2.2KN考虑

N=0.6*0.6*55+2.2=22KN

Lx、Ly——单肢立杆纵向及横向间距,

立杆分布纵向0.6m,横向0.6m,横杆层距(即立杆步距)1.2m,则

单根立杆受力:N=22KN<[N]=30KN

跨中底板按横杆步距:h=120cm计算。

跨中底板钢管长细比λ=L/i=120/1.58=75.9<[λ]=250取λ=76;

轴心受压杆件,查《建筑施工碗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附录C:Q235A钢管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

≤=0.744×489×205=74582.28N=74.6KN

支架立杆步距120cm中受最大荷载的其N=21.1KN(见前碗扣立杆受力验算)

由上可知:底板处:22KN=N≤[N]=74.6KN

由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地基容许承载力[N]=110kN

单根立杆承载力为N=22kN,分布地基受力面积为0.6m×0.6m,则:

地基应力σ=61.1+25×0.1=63.6kPa<[σ]=110kPa

  在盖梁砼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拆除支架。

盖梁底模采用15mm的木模,两端悬出端底模下设三脚架支撑,三脚架至于方木上,绑扎牢固,三脚架及方木搭设完毕后,将盖梁底模安装就位,用钉子与下面方木固定,盖梁底模标高安装施工误差不应大于±5mm,轴线偏位误差不应大于±10mm,模板接缝间要垫双面胶条,表面用腻子补实刮平,防止接缝漏浆造成砼面色差或麻面。

底模经检测合格后,测量放线,将钢筋位置标在模板上,随后进行盖梁钢筋安装,盖梁骨架钢筋在加工车间先加工成骨架片,每片骨架经检查合格后,成组运至施工现场,用吊车整体吊装就位绑扎成型。绑扎同时加垫垫块,保证保护层厚度,垫块位置应尽量远离模板接缝。吊装应注意吊点位置,并采取必要的加固措施,防止骨架变形。钢筋绑扎过程中必须严格安装规范和施工图进行,定位要准确,确保钢筋保护层厚度误差不大于5mm,钢筋施工的允许偏差见下表1、附表2.

5.1.7安装盖梁侧模:

钢筋绑扎及预埋件施工经检查合格后,进行侧模施工。侧模采用定型钢模由专业模板厂设计制作,安装前必须打磨除锈,打磨干净后均匀涂刷脱模剂,侧模与侧模、侧模与底模之间的接缝要紧密,加垫双面胶条防止漏浆。侧模采用φ16的对拉螺栓进行加固,内设支撑,在侧模外侧采用φ50的钢管作为横带和竖带,并且在侧模和底模分配梁之间用滑栏螺丝连接,以便调节侧模的垂直度。模板各部位支撑、拉杆要稳固。安装完毕后,仔细检查各部位尺寸以及稳定性。立模具体要求见附表

焊接网、焊接骨架的允许偏差附表1

钢筋位置允许偏差附表2

箍筋、横向水平钢筋、螺旋筋间距

模板、支架安装的允许偏差附表3

装配式构件支承面的标高

跨度的1/1000或30

砼浇注前,应报请监理工程师检查模板各部位尺寸是否正确,接缝是否严密,支撑、拉杆是否稳固以及钢筋、预埋件位置等是否正确。模板内的杂物、积水、钢筋上的污垢应清理干净。以上各项全部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浇注砼。

砼拌合站集中拌合、砼罐车运输、吊车吊运砼入模。在入模前检查混凝土的坍落度及均匀性。浇注顺序从与墩柱联接部位开始向两端分层且对称浇注,每层厚度不超过40cm,砼振捣以砼面停止下沉,并无明显气泡上升、表面平坦一致为宜(约30S~40S)。在灌注上层砼时,要将振捣棒插入下层砼内不少于10cm。砼振捣时严禁碰撞钢筋和模板,浇注砼时要留足够数量的砼试件。混凝土必须一次浇注完成,浇注应连续进行,如因故间断时,间断时间应小于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在浇注过程中或完成时,若混凝土表面泌水较多,需在不扰动混凝土的条件下采取措施将水排除。继续浇注时,应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减少泌水。浇注完成后,混凝土顶面应修整抹平,待定浆后再抹第二遍并压光。浇注期间,应设专人检查抱箍、支架、模板、钢筋及预埋件的稳固情况,当发现有松动、变形、移位时,应及时处理。

砼初凝后,用土工布或塑料布覆盖洒水养生,养生期不小于7天,养生期内必须保证混凝土表面经常处于湿润状态。

5.1.10拆侧模和底模

当盖梁砼强度达到2.5MPa时,在不损坏棱角的情况下拆除侧模,侧模拆除后,立即用土工布或塑料布覆盖洒水养生。当盖梁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80%以上时,拆除承重底模。

本工程主线桥4,7#墩,B匝道桥12、17#墩,A匝道桥4、7#.I匝道桥3、6#墩地基处理较困难,采用抱箍法施工。(水中墩的)

首先安装承重抱箍,利用抱箍握紧墩柱产生的磨擦力来承担盖粱自身重量和施工荷载。抱箍与墩柱之间加一层10mm厚的橡胶垫,目的是增加抱箍与墩柱之间的磨擦力,不啃伤墩柱砼。抱箍在每次使用前需经过认真检查,必须保证所有焊缝均饱满、不开焊,否则应加焊。抱箍用高强螺栓在紧固时必须保证每个螺栓受力均匀且达到设计拉力强度,确保抱箍与墩柱之间有充分的摩擦力以及承受上部荷载。在施工时,现场管理人员必须对每个螺栓的紧固情况进行认真检查。

承重横梁采用I40b工字钢,与承重包箍牛腿之间以一对木楔支撑,工字钢内侧用钢丝绳拉紧,工字钢上放一排长18号槽钢,垂直I40b工字钢布置,槽钢间距60cm,并与I40b号工字钢绑扎牢固;18号槽钢上铺10×10cm方木,间距20cm,垂直18号槽钢,用铁丝固定在工字钢上;盖梁底模坐在方木上面,调整到位后,用钉子固定在方木上,底模板两边搭设木板,利于施工操作。(其他施工工序与支架法相同)

5.3盖梁的质量验收标准

墩台帽和盖梁的质量检验标准

0.3%H且不大于20

6.2冬季施工保证措施

2)搅拌混凝土前,应先进行热工计算,选用冬季施工配合比等有效措施,并经试拌确定水和骨料需要预热的最高温度,保证混凝土入模温度不低于5℃。

3)骨料中无冰雪、冻块及易被冻裂的矿物质。搅拌前及停止搅拌后,应用水冲洗搅拌机鼓筒。混凝土搅拌时间较常温施工延长50%左右。

4)混凝土浇筑前,应清除模板及钢筋上的冰雪和圬垢。当旧混凝土面和外露钢筋(预埋件)暴露在冷空气中时,应对距离新、老混凝土施工缝1.5m范围内的旧混凝土和长度在1.0m范围内的外露钢筋(预埋件)进行防寒保温。当混凝土不需要加热养护,且在规定的养护期内不致冻结时,对于非冻胀性地基或旧混凝土面,可直接浇筑混凝土。

5)混凝土开始养护温度不得低于5℃,细薄截面结构不得低于10℃。所采用的保温措施应使混凝土的温度下降到0℃以前达到第一条规定。

6)混凝土浇筑成型后,应立即防寒保温。特别是对结构的边棱隅角加强覆盖保温,迎风面应采取防风措施。

7)拆除模板和保温层应符合如下规定:当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且强度符合第一条规定后方可拆除模板;混凝土与环境温差不得大于15℃,当温差在10℃以上但低于15℃时,拆模后表面应覆盖。

8)定期检测水、外加剂及骨料加入搅拌机时的温度,以及混凝土搅拌、浇筑时的环境温度,每一工作班至少检测4次。室外气温及施工温度应每昼夜定时、定点观测4次。

9)混凝土养护温度的检测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在隅角、突出、迎风和细薄部位应均匀留置测温孔,测温孔应编号并绘声绘图:检测混凝土温度时,测温计不应受外界气温影响,并应在测温孔内至少留置3min。

10)冬季施工的混凝土除按常温下的混凝土试件要求外,尚应根据养护、拆模和承受荷载的需要,增加与结构同条件的施工试件不少于2组。此种试件应在解冻后方可试压。并将所有检验项目作记录。

7.1.1质量管理措施

)强化各级人员的质量意识,明确“以质量求生存,以技术求发展,以管理求效益”的企业管理方针,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

3)在施工过程中实行工序把关,过程控制的质量管理制度。每项工序之间实行登记交接制度,分项工程先进行自检和复检后,最后经质量检查人员验收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4)建立质量岗位责任制,实行奖惩制度,提高各级施工人员对工程质量管理的积极性。

5)在质量管理中执行“三检制”,服从和接受监理工程师的监督检查和质量指导,形成良好协作气氛,共同搞好工程质量。

6)强化质量管理手段,配备必要的仪器和试验设备,保证计量检验精度。

7)实行技术交底制度,使操作人员掌握设计要点,技术标准,施工工艺及注意事项。

GB/T 34743-2017 栎木实木地板7.1.2主要施工技术措施

1)合理选择原材料,优化混凝土配合比。

2)控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高温季节施工时,可采用低温水拌制混凝土,并采取对骨料进行喷水降温或塔棚遮盖,对混凝土运输机具进行保温防晒等措施,降低混凝土的拌合温度,控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在25℃以内。

3)采取薄层浇灌,合理分层(30cm左右),全断面连续浇灌,一次成型,但应控制混凝土的灌筑速度,尽量减小新老混凝土的温差,提高新混凝土的抗裂强度,防止老混凝土对新混凝土过大的约束而产生断面通缝。

4)加强保温、保湿养护,延缓降温速率,防止混凝土表面干裂。养护期间,不得中断冷却水及养护用水的供应,要加强施工中的温度监测和管理,及时调整保温及养护措施。保温养护措施可采取在混凝土面表面覆盖2层草袋并加盖一层尼龙薄膜办法进行。

5)优化施工组织方案,严格施工工艺,加强施工管理,从原材料的选择某污水管道沉井施工方案,混凝土的拌制、浇注,到承台混凝土灌筑结束后的养护等各项工序都要有专人负责,层层严格把关,严肃施工纪律,加强质量意识。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处理。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