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州伊利液态奶项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定州伊利液态奶项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1.61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定州伊利液态奶项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1.1.1工程文件:招标文件,总平面布置图;

质量手册、程序文件、施工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

1.1.3现行的国家建筑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程及国家及河北省相关预算定额,主要施工技术规范、规程及标准:

1.2.1坚持质量第一、用户之上原则,严格执行现行国家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程,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为用户建造满意工程。

1.2.2确保施工工期墩身模板安装、拆除安全专项施工方案,采用先进技术,科学管理,争取早日投产发挥经济效益。

1.2.3充分发挥公司拥有先进机械设备优势,提高机械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加快施工进度,降低施工成本。

1.2.4严格遵守国家和省市政府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减少环境污染,树立精品意识,为伊利液态奶事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和造福中华民族健康体魄作出应有的贡献。

2.0工程目标及组织机构

2.1.1工程质量:合格。

2.1.2工期目标:2005.12.24—2006.08.10。

2.1.3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目标:杜绝重大伤亡和火灾事故,年工伤轻伤频率控制在10‰以内。

2.1.4环保目标:污水、躁声、固体废弃物排放达标,现场无扬尘、运输无遗洒,夜间施工无光污染,最大可能节能降耗。

2.1.5管理目标:我公司将与建设、监理单位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时建立信息绿色通道,保证及时沟通,反馈及时,认真进行施工图纸会审,进一步完善和细化施工方案与技术质量、安全措施,确保工程优质、高效、低价,按时交付投产,并严格履行竣工后终身保修责任。

2.2工程项目组织机构:

本工程为定州伊利液态奶项目工程,工程地点位于定州市开发区内,由中国轻工业武汉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设计。本工程分两个标段,第二标段为锅炉房、、食堂、围墙、地磅房及消防和道路等附属工程,其中锅炉房、食堂为框架结构。

施工工期:2005年12月24日至2006年8月10日。

该工程具有占地面积大、工程量大、配套设施多、后期交叉施工作业多、工期紧,土建和钢结构配合精度要求高的特点,因此必须合理安排施工顺序,确保各分部分项工程连续施工,避免窝工。

第二标段锅炉房、宿舍为关键线路控制性工程,待锅炉房、食堂、主体完工后再进行其他附属工程施工。

4.1.1主厂房CFG桩基础工程在2006年1月20日前完工。

4.1.2锅炉房CFG桩基础工程2005年12月30日前完工,2006年3月15日前具备设备安装条件。

4.1.3能源区主体在2005年12月18日前完工,2006年1月12日前能源区具备设备安装条件。

4.1.4整体工程竣工日期为2006年4月20日,提前工期10天。

施工总平面布置与管理是体现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体现现代施工企业的综合管理素质,是体现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重要标志。

4.2.1现场围档及出入口

施工现场四周设置连续封闭的围档,围档有企业标志形象设计,内外里面顺直,上口平齐,牢固美观,施工现场出入口安装我公司企业标志形象的灯箱大门,并与围挡形成一体,并在大门内侧明显处设置“一图、二牌、三板”标志(施工平面布置图、施工管理体系牌、安全记数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板、消防保卫管理制度板、场容卫生环保制度板)。

施工现场临时设施分两个区:即生活区和施工作业区。生活区设:宿舍、食堂、盥洗室、淋浴间、与活动室、厕所;施工作业区设:办公室、会议室、建设单位办公室、监理单位办公室、施工技术部、质量部、材料供应部、预算部、仓库、木工作业区、钢筋作业区、搅拌站等。

4.2.3施工道路与排水设置:施工现场铺设临时施工道路,采用碎石以压路机压筑而成,并在道路两侧设置坡度为3%的排水沟,边沟断面为宽×高为40×30㎝,断面边坡为1:1。并在道路交汇处用涵管沟通,确保现场无积水,排水通畅。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设置5×5×2m的沉淀池,将污水沉淀达标后排入市政管网,食堂污水设置隔油池,定期清理污物,搅拌站设沉淀池,厕所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管网。

4.3.4其它机械:见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4.4.1施工生产用水量

Q=K1∑G1N1×K2/3600=K1∑qi

Q1=1.1∑qi=48L/S

4.4.2施工现场生活用水量

Q2=P1×N3×K4/t×8×360=2.7L/S

4.4.3施工消防用水量Q4=10L/S

Q1+Q2=Q3=4.8+2.7=7.5L/S

故以消防用水量为施工总用水量,能够满足施工要求。

4.4.5供水干管计算

场区供水选用DN100镀锌钢管

Q=3.14×D2/4×V

则V=4Q/3.14×D2=4×10/(3.14×0.12)=1.3M/S

符合管道经济流速要求。

4.5.1确定电源进线(配电室)、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等位置及线路方向

4.5.1.1确定电源进线

4.5.1.2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位置

电源引入现场后按三级配电形式配置,动力与照明分别按三级配电形式配置,即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最终到用电设备。按“一机、一闸、一漏、一箱”配备。

4.5.1.3重复接地

重复接地的具体做法,利用主体基础,联合接地体柱中两根16以上的二级钢筋作为设备联合接地体,引出点用钢筋与室外接地线连接,用钢芯导线采用专门方法引入配电箱内在漏电保护开关电源侧与电源零线连接,并配置二级漏电保护,位置在总配电箱处与开关箱处。

4.5.1.4配电线路敷设

4.5.2.1使用电气设备明细

现场用电设备的总容量为∑Pjz=27+11+2.2+2.8+2.2+4+8.0+2.2+40+20=119.4KW

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现场的总需系数。

KX=0.67COSφ=0.6

Piz=Kx∑Pe=0.67(119.4+16)=90.72KW

Qiz=Piz.tgφ=90.72×1.33=120.66KVAR

Siz=Piz2+Qiz2=90.722+120.662=150.96KVa

查《建筑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照明计算负荷为:

取COSφ=0.6,tgφ=1.33

∑Qiz=Piz.tgφ=16×1.33=21.28KVAR

Siz=Piz2+Qiz2=Piz2+Qiz2=162+21.282=26.62KVA

整个施工现场计算负荷:

Si=(Piz+∑Piz)2+(Qiz+∑Qiz)2

=(90.72+16)2+(120.66+21.28)2=177.58KVA

4.5.2.2选择导线的截面、电气类型、规格

施工用的机械设备导线的选择,主要是从用电设备的容量和导线的机械强度两方面来考虑的。由电流计算得到引至施工现场用电总配电箱的导线选为:YC×3×50+1×25mm2,埋地敷设,由总配电箱引至分配电箱使用的导线截面为:YC×3×25+1×16mm2,由分配电箱引至开关箱的导线截面分别为:

吊车:YC500V3×16mm2+2

搅拌机:YC500V3×6+1×4

弯曲机:YC500V3×6+1×4

切断机:YC500V3×6+1×4

木工机械:YC500V3×6+1×4

经过计算,现场500KVA的用电量即可满足施工的需要。整个施工现场采用三相五线制,施工用电由变电室采用橡胶电缆接引至现场,在现场分别设不同的二级配电箱,提供生活区,办公区、钢筋模板加工区、塔吊及其它现场用电施工用电。4.6施工顺序及施工段划分

第二标段:锅炉房基础→污水处理站基础→食堂基础→锅炉房、宿舍、食堂及污水处理站主体→装饰→外网管线及道路→收尾。

锅炉房与污水处理站为一个施工段,宿舍及食堂为一个施工段。

5.12.1.1严格认真审图,把已发现的及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各种问题提前解决,技术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5.12.1.2依据施工图预算作出整体材料计划,根据工程进展及实际情况作出阶段材料计划。计划的制定充分考虑材料、设备的生产周期及运输时间,确保按时提供至现场。

5.12.1.3本工程因有效工期短,现场施工没有足够的工作面及宽松的时间,故采取“见缝插针”的交叉作业方法及合理的施工顺序。

5.12.1.3.1抹灰之前完成全部配管。

5.12.1.3.2在抹灰之后装饰之前完成穿线。

5.12.1.3.3装饰完成之后,开始器具安装。

5.12.1.3.4各种铁构件及大管的九十度弯头,在安装前的施工间隙提前预制作。

5.12.1.4人员组织机构

5.12.2主要工序施工方法

5.12.2.1钢管敷设

5.12.2.1.1钢管的选择

钢管进入现场前应检查,产品的技术文件应齐全,并且有合格证,并符合国家颁布的现行技术标准,钢管应壁厚均匀,不应有折扁、裂纹、砂眼、塌陷及严重腐蚀的缺陷。

5.12.2.1.2管子弯曲

弯管时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在煨弯过程中要注意,弯曲处不应有褶皱、凹凸和裂缝现象,弯扁度不应大于管外径10%,弯曲角度一般不应小于90度,暗配时管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子外径的6倍。

5.12.2.1.3管子除锈可用圆形钢丝刷,两头各绑一根钢丝,来回拉动钢丝刷,可把管内铁锈清除干净,管子外壁可用钢丝或电动除锈机除锈。敷设中应尽量使用镀锌钢管,管壁都需刷樟丹一道保护层保护。

5.12.2.1.4管与管连接

丝扣连接两管进入管接头长度不小于管接头长度的1/2,使两管端之间吻合,套管连接用于厚壁钢管,套管长度为连接管外径的1.5~3倍,对口处应在套管中心,套管周边采用焊接应牢固严密,暗配管ф80㎜及其以上可以使用对焊,但得将两连接管端打喇叭口再进行,管与管之间采用对口焊的方法进行焊接。

5.12.2.1.5管子接地要用相应圆钢或扁钢焊接好接地跨接线,使整体管路可靠连接成一个导电的整体,以防止导线绝缘可能损伤,而使管子带电造成事故。

5.12.2.2管内穿线与导线连接

5.12.2.2.1管内穿线

导线选择使用的导线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要求,并具有产品合格证。应根据设计图纸线管敷设场所和管内径截面积,选择所穿导线的型号、规格、管内导线的总截面积(包括外护层)不应超过管子截面积的40%。穿管敷设的绝缘导线,额定电压应不低于500伏。电照工程中,由于管内所穿电线作用各不相同,应尽量使用各种颜色的塑料绝缘线,方便电气器具接线。不同的相应使不用颜色的导线,一般L1、L2、L3分别为黄、绿、红色线。淡兰色线为工作零线,黄绿相间线为保护线。

清扫管路如发现管内有积水或杂物,可在钢丝上绑上擦布来回拉几次,将管内杂物和积水擦净。对于弯头较多或较长的管路应向管内吹入滑石粉,以减少导线与管壁磨擦。

穿引线钢丝管内弯线前大多数情况下都需要用钢丝做引线,用ф1.2~ф2.0㎜的钢丝,头弯成封闭的圆圈状,由管一端逐渐的送入管中,直到另一端露出头时为止。明配管路有时因管路较长或弯头较多,可在敷设管路时就将引线钢丝穿好。穿钢丝时,如遇到管接头部位连接不佳或弯头较多及管内存有导物,钢丝滞留在管路中途,可用手转动钢丝,使引线头部在管内转动,钢丝即可前进。否则要在另一端再穿入一根引线钢丝,估计超过原有钢丝端部时,用手转动钢丝,待原有钢丝有动感时,即两根钢丝可能绞在一起,再向外拉钢丝,将原有钢丝带出。

10.0季节性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

10.1冬期施工主要措施

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d稳定低于5℃,即进入冬期施工,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d高于5℃时,解除冬期施工。

10.1.1低温施工措施:日平均气温5℃~10℃的温度时,不存在负温影响,只是由于低温会对混凝土的强度延缓,由于工期紧的特殊情况,为预防施工进度损失补救,其基本措施是使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拌低温早强型减水剂。

10.1.2.1土方开挖完毕,或完成了一段落,必须暂停一段时间,如在一天以内,可在未冻土上图片覆盖一层草垫等简单的保温材料,以防已挖完的基土冻结。如间歇时间稍长,则应在地基上预留适当厚度的松土或覆以其他保温材料,待砌基础或埋设管道前再将基坑或管沟底清除干净。

10.1.2.2在挖方上侧弃置冻土时,弃土堆坡脚至挖方上边缘的距离,应为常温条件下规定的距离,再加上弃土堆的高度。

10.1.2.3冬期填方每层铺土厚度应比常温施工时减少20%~25%,预留沉陷量应比常温施工时适当增加。

10.1.2.4冬期填方施工符合下列规定:

1填土前,应清除基底上的冻雪和保温材料。

2填方土层应用未冻的、不冻胀的或透水性好的土料填筑,其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10.1.2.5地面面层下的填方,填写料中不得含有冻土块。填方完成后至地面施工前,应采取防冻措施。

10.1.2.6冬期施工时运输机械和行驶道路均应采取防滑措施,以保证安全。

10.1.3.2雪天或施焊现场风速超过5.4m/s(3级风)焊接时,应采取遮蔽措施,焊接后冷却的接头应避免碰到冰雪。

10.1.3.3当钢筋负温电弧焊时,可根据钢筋级别、直径、接头型式和焊接位置,选择焊条和焊接电流。焊接时应采取防止产生过热、烧伤、咬肉和裂纹等措施。在构造上应防止在接头处产生偏心受力状态。

10.1.4.2混凝土冬期施工应优先选用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标号不应低于42.5Mpa,最小水泥用量不应少于300㎏/m3,水灰比不应大于0.6。

10.1.4.3拌制混凝土所采用的骨料应清洁,不得含有冰、雪、冻块及其他易冻裂物质。在掺用含有钾、钠离子的防冻剂混凝土中,不得采用活性骨料或在骨料中混有这类物质的材料。

10.1.4.4模板外和混凝土表面覆盖的保温层,不应采用潮湿状态的材料,也不应将保温材料直接铺盖在潮湿的混凝土表面,新浇混凝土表面应铺一层塑料薄膜。

10.1.4.5混凝土原材料加热应优先采用加热水的方法,当加热水仍不能满足要求时,再对骨料进行加热。水、骨料加热的最高温度应符合下表的规定。当水、骨料达到规定温度仍不能满足热工计算要求时,可提高水温到100℃,但水泥不得与80℃以上的水直接接触。

拌合水及骨料加热最高温度(℃)

标号低于42.5Mpa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

标号高于及等于42.5Mpa的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

10.1.4.6拌制掺用防冻剂的混凝土,当防冻剂为粉剂时,可按要求掺量直接撒在水泥上面和水泥同时投入;当防冻剂为液体时,应先配制成规定浓度溶液,然后再根据使用要求,用规定浓度溶液再配制成施工溶液。各溶液应分别置于明显标志的容器内,不得混淆,每班使用的外加剂溶液应一次配成。配制与加入防冻剂,应设专人负责并做好记录,应严格按剂量要求掺入。使用液体外加剂时应随时测定溶液温度,并根据温度变化用比重计测定溶液的浓度。当发现浓度有变化时,应加强搅拌直至浓度保持均匀为止。

10.1.4.7水泥不得直接加热,使用前宜运入暖棚内存放。

10.1.4.8搅拌混凝土时,骨料中不得带有冰雪及冻团,搅拌最短时间不少于135S。

10.1.4.9混凝土在浇筑前,应清除模板和钢筋上的冰雪和污垢。运输和浇筑混凝土用的容器应有保温措施。

10.1.4.10确保混凝土入模温度及环境养护强度措施,以减少室外负温对混凝土强度增长的影响,确保混凝土在达到抗冻临界强度前,混凝土始终处于正温养护环境中。

10.1.4.11根据历年施工经验资料,择优选取性能稳定、质量可靠的抗冻早强剂。

10.1.5混凝土保温养护措施

10.1.5.2柱模:鉴于柱模表面系数小,温差大,应做好保温隔热,在模板龙骨间镶嵌50mm厚苯板保温,拆模后包塑料薄膜,再包保温被一层。

10.1.5.3建筑物四周搭双排脚手架,并用五彩布围成连续的挡风墙壁,上下搭接不小于20cm,并高出作业面2M,结合安全防护要求内挂密目安全网一道。

10.1.6砌筑筑工程

10.1.6.1砌筑前应清除表面污物、冰雪等,不得使用遭水浸和受冻后的砖或砌块。

10.1.6.2砂浆宜优先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

10.1.6.3拌制砂浆所用的砂,不得含有直径大于1㎝的冻结块或冰块。

10.1.6.4拌合砂浆时,水的温度不得超过80℃,砂的温度不得超过40℃,砂浆稠度宜较常温适当增大。

10.1.6.5冬期施工的砖砌体,应按“三一”砌砖法施工,灰缝不应大于1㎝。

10.1.6.6冬期施工中,每日砌筑后,应及时在砌筑表面进行保护性覆盖,砌筑表面不得留有砂浆。在继续砌筑前,应扫净砌筑表面。

10.1.6.7砌筑工程的冬期施工应优先选用外加剂法。

10.1.6.8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不得采用冻结法施工。

10.1.6.9冬期砌筑工程应进行质量控制,在施工日记中除应按常规要求外,尚应记录室外空气温度、暖棚温度、砌筑时砂浆温度、外加剂掺量以及其他有关资料。

10.1.6.10砂浆试块的留置除应按常温规定要求外,尚应增设不少于两组与砌体同条件养护的试块,分别用于检验各龄期强度和常温28d的砂浆强度。

10.1.6.11冬期砌筑采用外加剂法时,可使用氯盐或亚硝酸钠等盐类外加剂拌制砂浆。

10.1.6.12在氯盐砂浆中掺加微沫剂时,应先加氯盐溶液后加微沫剂溶液。

10.1.6.13外加剂溶液应设专人配制,并应先配制成规定浓度溶液置于专用容器中,然后再按规定加入搅拌机中拌制成所需砂浆。

10.1.6.14采用氯盐砂浆时,砌体中配置的钢筋及钢预埋件,应预先做好防腐处理。

10.1.6.15氯盐砂浆砌体施工时,每日砌筑高度不宜超过1.2M,墙体留置的洞口,距交接墙处不应小于50㎝。

11.0有特殊技术要求或特殊部位的施工技术组织措施

11.1.1材料要求:材料进场前必须按规范要求进行预埋件实物最小荷载检验,经检验合格并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进场加工。同时应附有质量证明书(合格证)。

11.1.2预埋件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且应具有质量证明书及出厂检验报告。

11.1.3所有不同规格预埋件应按批号和规格不同分别储放,不得混放。注意防潮、防锈、防污和碰伤,并且不能直接放在地上,

11.1.4安装技术措施

11.1.4.1为确保地脚螺栓安装精度和质量,本工程所有预埋件埋设均采用基础内固定支架方法,此法既能使螺栓牢固,同时也能保证了施工工期。

11.1.4.2工艺流程:固定钢板放样打孔柱顶预埋件定位初步安装预埋件

精确定位加固浇筑混凝土复测校核

11.1.4.3安装前必须确保柱箍筋绑扎牢固,不得有漏绑现象,将地脚预埋件与柱头筋用钢筋点焊在一起,用经纬仪和水准仪进行精确定位合格后,开始安装模板,模板,模板安装完毕,再用钢筋点焊在螺栓与模板侧立面上,确保不发生移位。

11.1.4.4浇筑砼时,随时用经纬仪观测螺栓是否发生移位,一旦发生移位,立即停工处理,直至合乎设计要求。

11.1.4.5质量标准:

11.2消防水池防渗施工要求。

11.2.1材料要求:优先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使用前必须进行二次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水泥用量不得少于300㎏/m3,选用中砂,砂的含泥量不大于3%,碎石最大粒径不大于40㎜,碎石含泥量不大于1%。

11.2.2工艺流程:施工准备定位放线垫层砼底板钢筋及止水带安装支模板浇筑底板及侧壁(底板厚300㎜以上)侧壁及顶板钢筋支模板

11.2.3施工技术措施

11.2.3.1防水砼的配合比,由试验室根据设计要求进行试配确定,并应比设计值提高0.2Mpa。

11.2.3.2计量偏差:水泥、水、掺合料为±1%,砂石为±2%。

11.2.3.3.1防水混凝土的搅拌应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有条件的宜采用搅拌站的方式,使搅拌达到自动上料,自动称量,自动出料,集中控制,实现搅拌作业的机械化、自动化。

11.2.3.3.2在搅拌混凝土前,搅拌机中宜先加水空转数分钟,将积水倒净,使拌筒充分润湿,搅拌第一盘时,考虑到筒壁上要粘结一些砂浆,故需将石子用量按配合比规定减半。

11.2.3.3.3防水混凝土除要满足混凝土施工的基本要求外,宜适当在普通混凝土搅拌时间要求的基础上增加30S,一般最短不得少于120S,不宜采用人工搅拌。

11.2.3.4浇筑和振捣

11.2.3.4.1浇筑前必须将浇筑工作面内的杂质积水等清除干净,干燥的环境宜事先浇水润湿,但不得有积水,模板表面应清洁无浮浆,浇筑混凝土的自落高度不得超过1.5M,否则需采用相应的措施,如串筒、溜道或溜管等工具进行浇筑,浇筑的顺序应事先安排好,浇筑的停置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11.2.3.4.2遇到有密集的管群或予埋件及钢筋稠密的区域时,宜选用相同抗渗等级的细石混凝土进行浇筑,在浇筑大体积构件时,遇到预埋大直径管或大面积的金属板时,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倒三角区域内形成空隙。宜采取预留振孔的方式,以利浇捣和排气。

11.2.3.4.3混凝土浇筑应分层东峰路管线工程投标施工组织设计.doc,每层厚度不宜超过30~40cm,相邻两层浇筑时间间隔不应超过2h,气温高时可适当缩短,当掺用缓凝剂时应不超过设计的缓凝时间。

11.2.3.4.4防水混凝土必须采用高频机械振捣器振捣,振捣时间宜为10~30S,以混凝土泛浆、不冒气泡、水平面不下沉为准,避免漏振、欠振和超振。

11.2.3.4.5底板混凝土的表面应进行压实,以减少表面的收缩裂缝。宜采用机械压实,无条件的可用人工抹压方式,大面积的可采用辊子压实的方式。

11.2.3.4.6防水混凝土在施工前应进行充分的准备,做到连续浇筑不留施工缝。必须留设施工缝时,应留在墙上,距底板高度不得小于300㎜。墙体有预留洞时,施工缝距孔洞边缘亦不得小于300㎜。当有变形缝或后浇带时施工缝应与变形缝结合设置。

11.2.3.5该工程冬期施工采用暖棚法施工寻甸县自来水厂供水工程土建、管道采购及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保持棚内温度5℃以上

本工程平面形式为矩型,总建筑面积2016M2,建筑总高度为14M至21.4M。其

本工程主体墙体:外墙装饰为瓷砖贴面颜色由建设单位选定,内墙为普通抹灰、刮大白装饰。外窗采用塑钢窗,木制内门由建设单位选定,楼梯扶手和栏杆均为不锈钢管。厂房(一)屋面采用天蓝色保温压型彩钢板防水,厂房(二)SBS改性沥青柔性卷料防水。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