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地中央广场工程地下结构主要施工方案

绿地中央广场工程地下结构主要施工方案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72.70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绿地中央广场工程地下结构主要施工方案

7.1.1钢筋工程概况

本工程钢筋加工采用部分工厂加工成和部分现场加工形式,根据施工进度及要求分批加工,由塔吊和吊车完成运输。

7.1.2钢筋连接形式

本工程B0板以下梁钢筋主要采用接驳器连接,板钢筋采用接驳器、搭接与焊接相结合的方式连接,立柱竖向钢筋的连接通过接驳器连接,局部采用焊接形式,当楼层层高较高时立柱的竖向钢筋设置二个接头,分别位于上层楼板的板底和本层中间层高处。否则每层设置一个钢筋接头,位于上层楼板的板底。

楼地面施工方案(18P).doc7.1.3大底板钢筋工程

本工程核心筒区域底板厚度3700mm;主裙楼过渡区域底板厚度1400mm,基础底板下设置200mm厚垫层。根据以往工程经验判断,底板钢筋密集而且总重量巨大,为便于钢筋工程的顺利安装到位,在大底板垫层浇捣完成后,应根据计算设置钢筋支架,作为大底板钢筋的骨架。

1)板底钢筋保护层垫块采用细石混凝土垫块,板侧钢筋保护层垫块塑料垫块,板底采用专业单位生长的钢支架。

2)相邻钢筋不允许在同截面接头、相邻钢筋接头间距≥35d。柱竖向插筋用点焊焊在底板筋上定位,环箍、横向筋绑扎连接,板墙中间加一道牵拉筋。

3)柱钢筋接头主要采用接驳器连接,柱筋插筋应用柱箍在平台筋上与主筋点焊,进行定位。

4)当主梁的底面与次梁底面相持平时,次梁底部钢筋应在主梁钢筋之上放置。

5)双向板两个方向的底部钢筋短跨的板底钢筋在下。

6)在施工过程中,对所有钢筋连接结头,应在监理见证下现场取样,送专业测试单位进行复试。当钢筋接头设置在构件同一截面连接接头数量不宜超过钢筋总数的50%。

7)在钢筋施工前应先根据设计图纸由关切测好中心轴线及模板线并作好标记。

8)钢筋施工时,应在垫层上弹好梁、框架柱边线,边线用油漆画画红三角,并结合安装工程交替进行,为安装工程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以利安装方面的埋管、埋件、留洞、留孔顺利进行,确保安装质量。

9)箍筋的接头应交错排列垂直放置;箍筋转角与竖向钢筋交叉点均应扎牢(箍筋平直部分与竖向钢筋交叉点可每隔一根互成梅花式扎牢);绑扎箍筋时,铅丝扣要相互成八字形绑扎。节点处钢筋穿插十分稠密时,应留出振动棒头子插入空隙,并应注意梁顶面主筋间的净间距要留有30mm以利浇筑混凝土。绑扎前应按钢筋数量划出钢筋间距位置线,尽量做到钢筋摆放均匀。钢筋扎丝绑扎后所有扎丝要弯向钢筋侧,避免与模板接触。

10)对不同接头形式的钢筋,均应按施工验收规范进行验收,并做好物理试验等工作。

11)进入现场的钢筋,除证明验收合格外,每捆钢筋均应有标牌。

本工程核心筒区域底板厚度3700mm;主裙楼过渡区域底板厚度1400mm,基础底板下设置200mm厚垫层。B1板、B0板厚度及形式均未确定,故根据以往施工经验楼板模板采用机制18厚黑模板;柱的截面尺寸及形式尚未确定,为工程工期计考虑采用定型钢柱帽与机制18厚黑模板的形式作为柱的主要模板形式,如果柱子为圆柱则考虑连柱模一起采用定型钢模进行施工;本工程内衬墙模板均采用18厚黑模板,板围棱采用槽钢与木方结合的形式。模板及排架系统将另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7.3.1混凝土程概况

本工程目前只明确了基础垫层为200mm厚的C20混凝土垫层。其余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以及混凝土抗渗等级均未明确。

由于本工程各层板面积大(约14000平米),每块板分为若干个区,采用分区进行混凝土施工。每块板采取分区流水作业,B0板以下混凝土浇捣采用汽车泵配合固定泵加硬管的方式进行浇捣。

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要点

本工程A1区基础底板厚度最大处为3700mm,普通区域部分也达到了1400mm,属于大体积混凝土工程。大体积钢筋混凝土结构容易引起裂缝,期主要原因是水泥水化热的大量积聚,使混凝土内产生早期温升和后期降温时的温度应力,故在施工中采取下列措施来降低温差,防止出现结构裂缝。

A、优化混凝土配合比。

B、切实做好混凝土保温养护,缓慢降温,充分发挥混凝土徐变特性,减小温度应力。

C、保温措施采用一层塑料薄膜、一层湿麻袋覆盖,覆盖工作必须严格认真贴实,薄膜幅边之间搭接宽度不少于10cm,麻袋之间边口拼紧,养护期间浇水视具体情况而定。

D、加强测温和温度监测与管理,实行信息化施工,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在25℃以内,根据混凝土的浇捣方向和板底厚度来考虑测温点的布置。

E、正常泵送过程中,宜保持泵送连续性,尽量避免泵送中断,若混凝土供应不及时,宁可放慢泵送速度,也要保持泵送连续性。在泵送过程中,输送管内混凝土拌合物处于运动状态,混凝土中各部成分呈均匀分布状态,泵送中断时,剩下的粗骨料易造成输送管堵塞。当再次继续泵送时,剩下的粗骨料易造成输送堵塞。故此,要合理调整粗骨料粒径和混凝土塌落度,当中断时间过长时(超过2小时),拆管清理后,重新进行排管。

F、按照浇捣方案,组织全体施施工人员员进行大型技术交底会,使每个操作人员对技术要求、混凝土下料方法、振捣步骤等做到心中有数。

G、全体施工管理人员实行岗位责任制,做到职责分清,奖罚分明。

H、混凝土搅拌车进场,混凝土品质严格把关。检查搅拌车运输时间、混凝土塌落度、可泵性是否达到规定要求。对不合格者要立即与搅拌站进行联系,严禁不合格混凝土进入泵车输送。

I、内衬墙、外包柱混凝土振捣时采用挂壁式振动机和振动棒相结合的方式振捣,以充分确保混凝土的密实度。

J、每台泵车进料量要及时反映到调度室,按浇捣总量及时平衡搅拌车进入各泵位,基本做到浇捣速度相同,齐头并进。

L、所有浇混凝土用的机具均应在浇筑前进行检查和试运转,同时配专人随时检修。混凝土浇捣第一车为水泥砂浆,用2m3水泥砂浆润混凝土泵管,以有利于浇捣。

M、混凝土的浇捣主要采取插入式振动棒捣固,振动器的操作要做到“快插慢拔”。振动器在使用过程中,每一插点要掌握好振捣时间,振动器插点要均匀排列,振捣时振动棒要快插慢拔。

N、在振捣上一皮时,应插入下一皮混凝土的5cm左右以消除两层之间接缝,在振捣上层混凝土时,要在下层混凝土初凝之前进行。

O、在振捣混凝土时,禁止紧靠模板振动,且应尽量避免碰撞钢筋、预埋件等。

P、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保证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及钢筋位置的准确性,不得踩踏钢筋,移动预埋件和预留洞的原来位置,并且要有专人看模看铁。

Q、混凝土浇捣前,先结合相应的标高引测至梁与梁交叉处(或柱子)竖向插筋上,用红油漆标示在标高以上50mm处,在5m范围内无竖向插筋的区域,在梁位置电焊加设短钢筋,同样做出标高控制点,并用水平仪进行校正。

R、混凝土浇捣时按每皮下料高度控制在50cm,做到边下料边振捣。每台泵的混凝土浇注面不少于4只振动棒进行振捣。

S、当泵管发生爆管时,若混凝土散落在模板上,经估计后混凝土散落至散落处的时间少于混凝土初凝时间,则可以不派人去清理。若混凝土散落至散落处的时间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则立即派人去清理散落混凝土,在混凝土浇捣至该处前,必须清理干净。

T、混凝土浇捣必须连续进行,中途操作者、管理人员轮流交替用餐。

U、混凝土表面处理做到“三压三平”

a.首先按面标高用铁锹拍板压实,长刮尺刮平。

b.其次初凝前用铁滚筒碾压数遍。

c.最后终凝前,用木蟹打磨压实、整平,防止混凝土出现收水裂缝。

V、混凝土泵使用完毕后及时清洗,输送管边也清洗干净,以防混凝土残留在管道中影响下一次混凝土泵送。

W、混凝土浇捣施工过程中,按现场浇捣混凝土施工规范的要求,由现场专职试块员抽样制作试块。

楼板混凝土浇捣时,自然温度较低,使得表层混凝土温度损失较快,从而加大内外温差,所以要严格做好混凝土的保温保湿工作,防止混凝土产生温差应力缝和收水裂缝。浇筑完毕后,8h采用在各层板混凝土表面严密覆盖不透水、气的聚乙烯薄膜,并加盖麻袋的方式进行养护,养护时要保持薄膜内有凝结水,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

对于基础底板的养护则应根据底板施工时的天气、底板混凝土的标号、配合比、龄期、混凝土供应以及施工机械配置等情况并通过计算后再具体决定其养护方式和养护时间。根据施工经验类似底板养护方式采用铺设薄膜并浇水养护,养护时间一般不小于21天。

7.4大体积混凝土测温方案

对大体积混凝土养护应根据气候条件采取相应的温控措施并按需要测定浇注后的混凝土表面和内部温度,将温度控制在实际要求范围内。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温差不超过25℃。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混凝土内部热量较难散发,外部表面热量散发酵快。内部和外部热胀冷缩过程相应会在混凝土表面产生拉应力。温差大到一定程度,混凝土表面拉应力超过当时的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时,在混凝土表面就会产生有害裂缝,有时甚至是贯通裂缝。另外混凝土硬化后随温度降低产生收缩,由于受到地基约束,会产生很大的约束力,当超过当时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时,也会产生裂缝。为了了解基础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变化规律,及时掌握基础混凝土中心与表面、表面与大气温度间的温度变化状况,以利采取必要的措施。当温度超过30℃时应严防混凝土出现裂缝。当温度低于20℃时,则可以取消表面的保护措施,以便于进行后续施工。

通过先进行测温、控温后段,可以及时了解混凝土内部与自然温度的实际差异,通过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将温差控制在25℃内。(22℃时预报)可以有效地清除温度因素造成的混凝土裂缝。

原则上根据现场混凝土起始浇捣方向为主要依据,且测温点布置应贯穿整个基坑上各种厚度的底板,具体布点位置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最终布点为准。(详见底板专项施工方案)

7.4.4测温前准备工作

2)测温控制室内配备220V电箱一个,写字台一套,室内设置照明。

3)测温探头按图要求埋入,现场委派4人协助测温布线。

4)浇捣前测出各测温探头的初始温度值,并作好记录。

5)浇捣时测出大气温度及入模混凝土温度,并作记录。

6)对浇捣人员提出保护测温探头与导线的注意事项。

7.4.5测温阶段的要求

1)自混凝土入模至浇捣完毕后三天期间内每隔二小时测温一次,以后每四小时一次,一般八天左右可以停止测温或温度差20℃时可以停测。

2)每测温一次应记录、计算每个测温点温度的升降值及温度差值。

3)当混凝土中心与表面温度差值超过23℃时,必须向现场施工管理人员报警,当超过25℃时,现场施工方必须采取有效技术措施。

4)非测温人员不得随意进入测温控制室。

1)保温覆盖物:通过计算得出所需的保温覆盖物,现根据施工经验暂拟使用普通塑料薄膜厚度大于或等于0.4㎜一层。麻袋1.5米以上混凝土厚度覆盖麻袋二层,其余一层。

①塑料薄膜覆盖应及时在混凝土浇捣过程中逐步覆盖,先浇捣完毕部分,平整打光后即先铺设。

②铺完塑料薄膜后铺设麻袋,厚度为1.5米以上的混凝土,覆盖二层,其余一层麻袋,另备一部分麻袋备用。

3)覆盖及掀麻袋方式:覆盖时塑料薄膜幅与幅之间接缝处应有8㎝重叠,麻袋每只之间应有10㎝重叠,插钢筋垂直方向应盖麻袋一层,掀麻袋时一般不宜成片掀去,应在测温仪监测下头夹花方式掀去。

7.4.7测温技术资料

1)测温结束后应及时整理原始记录。

2)出具二份测温报告包括温度变化曲线。

7.5大型机械施工方案

为了确保地下及上部结构施工顺利进行,材料、设备能及时跟上施工的进度,拟在基础底板完成且达到一定强度后安装2部塔吊以配合材料的垂直运输。塔吊基础的埋件拟在底板施工时安装到位,底板施工完毕后基础安装到位。(2部塔吊的具体型号及详细定位详见塔吊专项施工方案)

8、上部结构主要施工方案概述

1)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界址点及坐标尺寸、标高基准点以及设计单位提供的建筑定位图进行轴线放设及标高控制。

2)测量精度的控制及误差范围:

①测角:采用三测回深圳市广田大楼装饰装修施工组织设计,测角误差±5“以内,总误差±5”以内。

②测距:采用往返测法,取平均值。当气压、气温与标准气象条件相差很大时,考虑气象改正系数。

③量距:用鉴定过的钢尺进行量测并且进行温度修正。

3)每层轴线之间的偏差在±1mm以内,层高垂直偏差在±3mm以内,整幢建筑物垂直偏差在规范要求范围以内。

采用DSZ3水准仪一台进行水平测量,采用J2经纬仪一台进行角度测量,采用DI1600Leica测距仪一台进行距离测量,垂直引测采用DZG6激光垂准仪一台,以及50m、30m、及5m钢卷尺若干,并配置10kg拉力器。

根据规划局给出的红线和基准点,定出工程施工时测量基准点并做好保护。

竖向施工时,在垂直投影点的位置预留约200×200的测量孔。水平基准点要定期与复核基准点进行核对。结构施工时,按设计要求布置沉降观测点,并在电梯井内随施工进程每隔一定高度做一个水准点,记录水准点的标高,采用50m钢卷尺从水准点向上引测每层标高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组织设计,要求每层测量偏差不大于±3mm。标高及曲线测量如下图所示。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