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水泵房地下结构施工方案

循环水泵房地下结构施工方案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686.08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循环水泵房地下结构施工方案

二、工程概况及工程量 1

三、作业准备和作业条件 2

四、作业进度,劳动力安排 2

五、施工所需设备及材料 2

JC476-2001 混凝土膨胀剂.pdf六、施工程序及施工方法 4

七、质量保证措施 15

八、施工安全、环境 17

九、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执行措施 19

1.1热电厂2×350MW供热机组新建工程C标段施工组织设计;

1.2循环水泵房及加药间地下结构结构施工图;

1.7《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土建工程DL//T5210.1—2005);

工程规模:2×350MW热电供热机组

该结构基础底板为大板式钢筋混凝土筏型基础,泵房及前池部分底板厚度均为1000mm,泵间部分周圈为850mm厚钢筋混凝土墙体,前池分池壁及隔墙厚度为700mm、600mm,部分为920mm。底板及池壁均采用C30F200W6型抗渗防冻混凝土,垫层采用C15,设备基础为C30、C25,泵间配重基础为C20混凝土。钢筋:φ-HPB235,Φ-HRB335,钢材采用Q235B。钢筋保护层厚度:池体为50mm,梁柱为35mm,板为25mm。伸缩缝处设橡胶止水带,止水带型号采用300宽,9mm厚。

池体C30、W6、F200

三、作业准备和作业条件

3.1施工作业人员的资质要求

3.1.1、施工人员进场后要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安全考试及身体检查,在考试合格、体检符合安规要求方可进场施工作业。

3.1.2、施工前由技术员组织安全、技术交底,使施工人员掌握工艺流程,施工方法、技术要求、质量标准及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危险点和遵守的各种安全事项、规章制度等,接受交底人员应在交底书上签字(不准代签)。

3.1.3、特殊工种作业人员(焊工、电工等)必须持证上岗。

3.1.4、加强施工人员的教育、培训,树立施工人员程序管理,过程控制,顾客满意的精品意识观念。

3.2作业材料的质量要求

3.2.1、材料在进入现场必须具备出厂合格证,钢筋、水泥、砂、石子等各种施工材料必须经复检合格方可使用,并有复检合格报告。

3.2.2、材料进入现场后必须严格管理,按加工厂平面布置图位置进行存放,存放中根据材料的自身特点加以保管,对本工程自行加工的半成品需严格进行B质量控制(规格、尺寸形状、数量均应符合工程需要)。

3.2.3、材料的收发必须建立台账,以便于检查材料使用部位,使材料的使用具有可追溯性。

3.3施工作业环境要求

3.3.1、保证施工作业有充足的水与电供应。以及施工噪声控制满足要求

3.3.2、保证施工过程中道路畅通,干旱天气时,路面需经常散水湿润,防止灰尘飞扬。

3.3.3、每天完成施工任务后,应对现场进行清理,在施工时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

四、作业进度,劳动力安排

4.1循环水泵房及加药间结构外侧采用双排脚手架、内侧采用条形承重脚手架,模板采用15mm厚清水复合木模板,池壁及梁柱模板加固均采用M12对拉螺栓及φ48×3.5钢脚手管固定。

4.2工期要求:2011年07月15日~2011年08月31日拟定施工工期:46天

五、施工所需设备及材料

5.1对施工机械、工具、仪器的要求

5.1.1、施工机械、工具、仪器进厂必须确保性能完好,能够交付施工使用。

5.1.2、施工机械、工具、仪器进厂后必须正确使用,并按规定定期保养、维护。

5.1.3、施工机械、工具、仪器用完,要存入库中,长期不用的机械要退出厂区。

5.1.4、各种机械进厂必须由专人负责,其他人员不得驾驶或使用。

5.1.5、建立机械管理台帐,由专人负责管理,对小型工器具设专人维修,保证施工过程中正常使用。

5.1.6、在循环水泵房及加药间西北角设3T塔吊(确保性能完好,满足施工使用)。

5.2施工机械、工具、仪器的配备

六、施工程序及施工方法

底板垫层浇筑→测量放线→底板及部分墙体钢筋绑扎→池壁外侧搭设双排脚手架→底板及池壁模板支设、模板加固、找正(敷设止水钢板)→浇筑混凝土→施工缝凿毛处理→墙壁(平台)钢筋绑扎→模板支设加固→浇筑混凝土→模板拆除→混凝土养护→土方回填

6.2.1、底板垫层浇筑

1)垫层混凝土浇筑前,应按照基底标高清除表面浮土,并适当洒水湿润,对于超挖部分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换填。

2)垫层C15素混凝土采用泵车浇筑,振捣器振捣,混凝土浇筑时,严格按照设置的标高控制桩进行找平,表面木抹子抹平。

3)垫层浇筑完12小时后,及时进行浇水养护,混凝土强度在未达到1.2MPa之前,上面不得上人踩踏。

1)本工程测量主要包括施工前现场实际勘测,施工中的控制测量,施工后的竣工测量以及资料整理。在实际测量时,根据甲方书面给定的测量报告对工程进行精确放线。正确布置工程各部分位置、标高、尺寸,并应仔细保护和保存使用的基准点。

2)控制测量主要包括轴线和高程控制,平面控制测量仪器主要用ZTS602R全站仪,高程控制测量仪器主要用水准仪根据基准点高程控制各测点高程。

3)在施工前,用全站仪测出各轴线、边线和各控制点,在控制点上做出明显标志。

4)测量工作过程中应加强内外业成果的复核。各种外业手薄的原始数据记录真实,字迹清楚,测量工作结束后,应做好资料整理和测量说明书的编写工作。在施工期间控制点和加密点分别编号,绘制平面图,在施工期间保护完好。加强复测工作,如有超过允许误差及时更正差,以使其测量精度符合规范要求。

6.2.3、底板及墙体、平台钢筋

1)施工程序:钢筋下料→加工制作→半成品堆放(标识、防锈措施)运输→绑扎→找正加固→维护

2)原材料及使用要求:

钢筋必须有出厂质量证明书,进场以后查对标志,做外观检查。钢筋表面不得有裂纹、结疤、折叠和老锈等。进场必须经原材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钢筋堆放在钢筋场内,用砖跺台将钢筋垫高300mm,并按贯标要求做好标识牌。要求分清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检验状态、进货日期。钢筋在使用过程中严格按要求进行跟踪管理。

⑴、由技术人员按设计的钢筋品种、规格、型式、数量编制钢筋料表,并发放给施工班组。班组在钢筋制作前,先对照施工图纸检查料表钢筋规格、尺寸是否有误,并按料表的钢筋型式放样、预制做,预制做合格后,再进行批量加工。

⑵、钢筋切断应根据钢筋编号、规格、长度和数量,长短搭配,先断长料后断短料,尽量减少钢筋短头,以节约钢材。

⑶、加工完的钢筋半成品分类堆放、并作出标识,同时,保证钢筋表面应洁净,且无明显伤痕。

钢筋加工成形后,施工人员应按技术人员所提供的料表领取钢筋,同时对钢筋的规格尺寸进行校核。然后钢筋由加工场由塔吊或人工运至基坑,钢筋在运输过程中注意不要碰掉标识牌。

钢筋绑扎时依据施工图纸及料表进行,绑扎顺序为先绑底板钢筋、池壁及柱梁钢筋,然后再绑扎现浇板钢筋。且保证钢筋的方向、间距、数量、规格、型号、接头位置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底板上下层钢筋用钢筋马凳做支撑。鉴于底板钢筋骨架高、面积大、钢筋直径粗等情况,为保证钢筋骨架位置正确及防止钢筋骨架倾倒,底板上下层钢筋固定Φ16钢筋支架,马凳与上层通长钢筋采用绑牢,有必要时可采取点焊方式。

⑵、池壁钢筋绑扎时,池壁水平钢筋与竖向钢筋采用#22绑线进行绑扎。因钢筋直径大,间距密、上下高等因素,为防钢筋骨架变形位移或倾倒,在池壁侧面交叉设Ф25@3000钢筋剪刀撑。

⑶、柱筋与梁筋、埋件锚筋位置相碰时,应保证柱主筋位置。

⑷、钢筋接头形式:主要有剥肋套筒直螺纹、绑扎搭接和闪光对焊三种

⑸、池壁、底板及梁柱钢筋,当钢筋直径≤φ20mm时采用绑扎搭接,搭接长度为1.2倍锚固长度,钢筋同一截面的绑扎接头数量不得超过二分之一;当钢筋直径>φ20mm时采用剥肋套筒直螺纹连接,钢筋同一截面的接头数量不得超过二分之一,相邻接头的间距应大于500mm(35d)。

㈠、直螺纹连接:丝头有效螺纹数量不得少于设计规定;牙顶宽度大于0.3P的不完整螺纹累计长度不得超过两个螺纹周长;标准型接头的丝头有效螺纹长度应不小于1/2连接套筒长度,且允许误差为+2P;以连续生产的500个为一个检验批进行检验和验收。

㈡、闪光对焊连接:接头处不得有横向裂纹;与电极接触处的钢筋表面不得有明显烧伤;接头处的弯折角不得大于3°;接头处的轴线偏移不得大于钢筋直径的0.1倍,且不得大于2mm。

⑹、现浇板钢筋绑扎时,上层钢筋网片双向按1000mm间距设Φ12钢筋马凳支垫。钢筋绑扎完成后,必须经过四级验收合格后方能进入下道工序。

⑺、底板及池壁钢筋保护层为50mm,底板保护层采取在垫层上预先打50mm厚,100mm宽通长水泥砂浆方条方式,各通长砂浆方条垫块间距2000mm;池壁(梁、柱)钢筋保护层垫块要提前预制,为50mm厚(35mm)×50mm×50mm;且梁柱、池壁上垫块要在钢筋上垫实绑牢,避免在钢筋受扰动时或打混凝土时掉落出现漏筋现象。钢筋在绑扎过程中,要求平直,间距均匀,数量准确,绑扎牢固,绑扎成型后再仔细检查、核对,满足设计、规范要求。最后清除钢筋施工过程中遗留下杂物和钢筋上的泥土、锈渍。

6.2.4、脚手架搭设

1)脚手架采用Q235规格ф48×3.5mm钢管,钢管抗拉、抗压、抗弯强度值不小于205N/mm2,弹性模量为2.06×105,长度分别为2米、3米、4米、6米。对接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不小于3.2KN,直角扣件、旋转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不小于8KN。旧扣件使用前应进行检查,有裂缝、变形的严禁使用,出现滑丝的螺栓必须更换。

2)脚手架搭设时,场地应平整、夯实。立杆下部放置300mm宽,50mm厚木跳板,以防立管直接坐于地基软土上,导致脚手架整体下陷倾斜。并且搭设要安统一规格要求,拉通长线,做到管件横平竖直,侧看成线,正看成面。

3)脚手板应铺平铺稳,并用#8铁线绑扎牢固;搭接铺放时,其搭接长度不得小于300mm,且应在搭接段的中部设有支承横杆。铺板时,严禁出现端头超过支承横杆250mm以上未作固定的探头板。

4)池体内侧搭设承重脚手架,外侧搭设双排脚手架,脚手架立杆纵横间距均为1200mm,水平杆步距为1500mm,具体施工方法见附图。

5)脚手架纵横方向均设剪刀撑,剪刀撑与底板上成45°角,剪刀撑在转角及立面长度和高度上连续设置,剪刀撑间距6000mm。剪刀撑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为1000mm,采用2个旋转扣件固定。

6)对接、搭接要求: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采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mm。

6.2.5、模板支设、模板加固、找正(预埋件)

本工程模板采用木复合板15mm厚,M12对拉螺栓及脚手管加固方式。

2)模板现场拼装,模板与模板间拼缝采用贴双面胶条方式。

3)底板及池壁模板支设

⑴、底板采用内侧对拉螺栓和外侧脚手架加固,对拉螺栓采用M12,对拉螺栓头根据池壁厚度焊φ10钢筋做支挡,螺栓中间焊接80×80×3mm止水钢板,池壁内侧模板与底板相交处采用铁马凳支撑(支撑为Φ25钢筋两端焊80×80×4mm钢板)。外侧模板与垫层接缝处在外侧用砂浆(水泥:砂=1:2)堵封。对拉螺栓间距为500mm×600mm,具体作法及加固见附图。

⑵、支设模板时,要严格控制模板的平整度、垂直度及标高轴线位置的准确性。模板的平整度采用水平尺进行检验,垂直度采用线坠复核,标高及轴线位置分别采用水平仪和经纬仪进行复测。

4)柱模板支设:采用大模板支设,用M12对拉螺栓加固,对拉螺栓竖向间距500mm。

5)梁模板支设:根据梁的设计标高调整排架立管标高(脚手管采用对接方式),安装梁底模板时,应拉线找直,对于梁长度大于4米时,梁底应起拱,起拱按0.1%~0.3%考虑。

6)模板支设时应保证各处预埋件、预留孔洞及设备支墩插筋的位置及数量准确。

7)预埋件制作、安装工程

预埋件制作必需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钢板加工,不得有毛边,埋件焊完后要充分校平,边缘的毛刺要打磨平整,焊接时要满足设计要求的焊缝高度,如需要穿孔塞焊的埋件必须按图制作。

⑴、为了防止埋件混用或错用,加工完的埋件必须进行标识,且堆放整齐;安装时仔细核对数量、位置、标高避免错误安装和遗漏。

⑵、梁板顶面埋件需用水平尺找平,用φ12钢筋辅助架起、焊牢,使其充分稳固。

⑶、梁侧、梁底埋件安装时,四周边缘粘帖双面胶条,确保埋件四边与模板面接合严密,浇筑时不出现漏浆现象。并且安装时要注意与梁主筋安装的次序,并且安装时要保证预埋件水平位置及标高的准确。后施工处支墩埋件在第一次板面浇筑完毕后要进行保护,不得随意踩踏,避免影响预埋件标高及位置。

6.2.6、浇筑混凝土

⑴、水泥品种规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P.O42.5,水泥中严禁含有氯化物;水泥进场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出厂日期,进厂后及时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采用散装水泥,水泥存入水泥罐内,根据不同批号分别存放,当水泥出厂超过3个月时必须重新实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水泥使用顺序坚持先进场的先用后进场的后用原则。

⑶、水:使用现场提供的厂区给水水源。

⑷、砼中均掺加粉煤灰,粉煤灰细度≤12%、烧失量≤5%、三氧化硫≤3%。根据试验配合比掺量加入搅拌机搅拌。

⑴、混凝土采用2台1m3/罐自制式混凝土搅拌机搅拌。混凝土搅拌在施工现场进行。砼搅拌时间不应小于2分钟,根据骨料含水率将实验室配合比转化为施工配合比,首次使用的砼配合比应进行开盘鉴定。其工作性能应满足设计配合比的要求。在满足规范要求的前提下,提高混凝土骨料级配性能,降低水灰比,控制坍落度。砼每工作台班做一次塌落度试验,浇筑过程中每100灌做一次塌落度试验。混凝土搅拌过程中,要严格按配合比施工,未经试验人员同意不得随意改动配合比。混凝土开盘前,搅拌机先加水空转数分钟,将积水倒净,使搅拌筒充分湿润。搅拌第一盘时,考虑到筒内壁上的砂浆损失,石子用量应按配合比定量减半。搅拌的混凝土要做到基本卸尽,在全部混凝土卸出之前不得再投入拌合料,严禁边出料边进料。

⑵、雨季施工期间,粗细骨料的含水量会有所变动,混凝土搅拌时要随时调整用水量和粗细骨料的用量,使混凝土的配合比得到动态控制,确保混凝土的搅拌质量。

⑶、我标段混凝土搅拌机站如出现意外停电、停水或机械故障,在浇筑较大量混凝土时,我们将采用黑火三公司搅拌站,进行混凝土供应浇筑施工,另为满足施工需要,备用其汽车泵1台。

搅拌机搅拌出料后直接放到砼搅拌输送车内,由2辆8m3/车的砼搅拌输送车运至施工现场,用汽车泵输送至浇筑地点。

⑴、在混凝土浇灌前,必须通过四级验收,保证钢筋、模板及预埋件验收合格,符合设计要求。对模板内的杂物和基层上油污、泥土、松动的石子清理干净。基层提前浇水湿润,但不得有积水。

⑵、混凝土采用连续浇筑,池壁施工缝设在底板以上300mm处(施工缝处设止水板,止水板采用2mm厚钢板制作,宽度:300mm),浇筑采用分层赶浆法进行,即从一端向另一侧分层浇筑不得留施工缝,浇筑应从标高低处至高处进行,严格控制每层浇灌层,浇灌层一次不得超过棒长的1.25倍(按300mm~400mm)。振捣器插入下层混凝土内的深度应不小于50mm且不大于100mm,确保混凝土施工连续,不留水平施工缝。振捣遵循“快插慢拔”的原则,振捣要密实,振捣棒每300mm振一点,每一点的振捣应使混凝土表面呈现浮浆和不再沉落。振捣器与模板的距离不应大于其作用半径的0.5倍(150mm),振捣时注意不要碰动模板、钢筋及保护层垫块、预埋件。

⑶、混凝土浇灌全过程必须派专人检查模板、钢筋及预埋件的稳定情况,发现变形、松动时应暂停浇灌,并在已浇灌的混凝土凝结前修好。如发现漏浆及时封堵,以免污染已施工的砼表面。

⑷、橡胶止水带安装必须保证其表面清洁,位置准确、平直牢固、无损坏,并且止水带接头留在洞口上方,搭接长度为400mm。

⑸、砼试块由试验员专人负责,按不同标号、检验批分别制取试块。600℃试块与同部位砼一起养护,累计温度达到600℃送检已确定砼的实体强度。

混凝土浇筑后抹面工用木抹及时找平,将多余的混凝土清理出去,对于不足之处用铁锹填上。对于模板或木方下等交界处,要特别处理,不能留有死角。

⑺、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方法及要求

㈠、混凝土由集中搅拌站集中搅拌供应,混凝土运输采用砼罐车,浇筑采用汽车泵入模。

㈡、循环水泵房及加药间底板混凝土浇筑,混凝土配合比由实验室确定。为降低水化热,控制温度裂缝,掺泵送剂及加粉煤灰,减少水泥用量的方法,降低砼水化热。

㈢、混凝土采用混凝土泵车浇筑。由一点投入混凝土,向两侧同时进行浇筑。浇筑面不宜过大,以免形成冷缝。混凝土各层浇筑间隔时间不得大于120分钟。采用斜面分层赶浆法流水施工。底板混凝土应连续一次浇筑,每层坡角15º~20º,每层浇筑厚度300~400mm,满足基础混凝土连续施工要求。见下图。

每个浇筑方向配置4台插入式高频振捣器。同时设有备用4台。对混凝土自底向上振捣。经计算振捣与浇筑速度同步,在混凝土初凝前振捣结束,满足施工要求。采用分层斜坡式振捣。混凝土振捣时,振捣棒的插入间距不得大于振捣棒作用半径1.5倍(振动棒作用半径为300mm),振捣棒与模板之间的距离不得大于其作用半径,并应严禁振捣钢筋、模板和已初凝的混凝土,振捣棒插入下层混凝土内的深度应为50mm~100mm,振捣棒的插入点应呈梅花布置。振捣要求快插慢拔,振出灰浆为宜,振捣时间为20s~30s。振捣方法为垂直振捣方法。做到“快插慢拔”。快插是为了防止将表面混凝土振实而与下面混凝土发生分层、离析现象;慢拔是为了使混凝土能填满振捣棒抽出时所造成的空洞。在振捣过程中,将振捣棒上下略为抽动,以使上下振捣均匀。振捣棒插点要均匀排列,用“交错式”的次序移动。“交错式”就是相邻排左右交替进行。每次振捣棒移动位置时的距离不大于500mm,插入振捣棒距模板150~200mm,不宜紧靠模板振捣,应尽量避免碰撞钢筋。振捣到环壁插筋位置时,要防止插筋周围的钢筋发生位移。混凝土振捣时,要经常检查模板的变形和漏浆情况,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处理。上下层操作要求:在振捣上层混凝土时,振捣棒插入下层混凝土不得小于50mm,以消除两层之间的接缝。同时在振捣上层混凝土时,要在下层混凝土初凝之前进行。振捣时间控制:每一插点要掌握好振捣时间,过短不易捣实,过长可能引起混凝土产生离析现象。每点振捣时间为20s~30s,但应以混凝土表面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灰浆为准。混凝土施工时应记录好混凝土的浇灌温度。

㈤、混凝土试块的留设:混凝土每100m3留1组抗压试块,连续浇筑1000m3时,每200m3留置1组。(标养试块:23组;同条件试块:4组;抗渗试块:3组;抗冻试块:3组)

㈥、大体积混凝土测温:底板混凝土浇筑前在混凝土表面及内部埋设测温管,使用电子测温仪测温,随时掌握混凝土内外温差,测温点沿循环水泵房及加药间长度方向布三排测温点,每排设三个测温点,每个测温点设三个测温孔,三个测温孔分上、中、下各一根,对测温点进行编号,做好测温记录。测温开始自混凝土浇灌完后24h开始,每4h测一次,降温后每8h测一次,7d后每天测一次。

㈦、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控制及计算:

由于底板混凝土尺寸为42m×18×1m属大体积砼施工,水泥水化热所释放的水化热会产生较大的温度变化和收缩作用,为控制温度变形裂缝的发生和开展,控制混凝土温度收缩应力,避免基础混凝土产生有害裂缝。必须在混凝土浇灌前进行裂缝控制的热工计算。计算内容如下:

C30混凝土的参考配合比为:

P.O42.5硅酸盐水泥

根据我站的原材料情况和大气温度,推定混凝土运到工地后浇筑温度为Tj=26.0℃

②、求混凝土的绝热温升

Th=W*Q/(C*ρ)=300*314/(0.97*2410)=40.3℃

  其中W――混凝土中水泥用量

    Q――水泥水化热,P.O42.5水泥,为314KJ/㎏

    ρ――混凝土容重,取2410㎏/m3

   C――混凝土比热,取0.97

该底板混凝土厚1.00m,查资料知龄期约为3天时中心温度最高,查表得此时混凝土温度系数ξ=0.36,则混凝土内部中心温度  

Tmax=Tj+Th×ξ=26.0+40.3×0.36=40.5℃

假设混凝土表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一层棉毡共厚0.03m,则

β=1/[(δi/λi)+(1/βg)]=1/[(0.03/0.14)+(1/23)]=3.88W/m2.K

其中δi――保温材料的厚度(m)

λi――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W/m.K)

β――保温层传热系数(W/m2.K)

βg――空气的传热系数(W/m2.K)

其中λ――混凝土的导热系数取2.33W/m2.K

计算厚度H=h+2h'=1.00+2×0.40=1.80(m)

混凝土表面温度Tb(t)=Tg+h'*(H-h')*ΔT(t)*4/H2

Tg――龄期t时的大气平均温度,设为25℃

ΔT――龄期t时混凝土中心温度与外界气温之差

 混凝土中心与表面温度差ΔT1=Tmax-Tb(3)

 表面温度与大气温度差ΔT2=Tb(3)-Tg

综上计算可知,ΔT1、ΔT2都满足规范规定的25℃标准,说明采取以上技术保证措施对降低混凝土温差,避免出现有害裂缝是有保证的。

1)池壁、柱、梁内侧模板拆模要在其混凝土强度能保证砼不缺楞掉角后方可进行,防止过早拆除模板使混凝土受扰。梁底模拆除时:梁跨度>8米时砼强度必须达到100%、梁跨度≤8米时砼强度必须达到75%,具体拆模时间以同条件养护试块的抗压强度试验为准。池壁外侧模板拆除完毕后,外露的对拉螺栓要按如下方法处理:先在外露螺栓根部剔除约20mm凹槽,然后将螺栓采用角向切割掉,涂防腐沥青漆一道最后用掺加膨胀剂和白水泥的1:2水泥砂浆抹平。

2)大体积底板砼内部与自然气温最低温度差小于25度时可拆除侧面模板。否则拆除后及时进行保温处理或拆除模板后及时用土回填保温。

3)模板拆除后预埋件表面用刷防腐两遍,在防腐时埋件边缘粘贴透明胶带纸防止油漆污染混凝土表面,待涂刷完毕后将透明胶带撕下,避免对混凝土表面造成污染。

6.2.8、施工缝凿毛处理

1)施工缝处理采用木抹子将混凝土面找平,待混凝土初凝后搓出麻面,用铁钎子剔凿,清除表面的水泥浆和松动的石子,并清扫干净。支模前将混凝土表面处理干净,浇筑混凝土前始终保持表面湿润,但不得有积水,混凝土浇筑前要在水平施工缝上先铺一层30mm厚与砼标号相同配合比(砼中去除石子)的水泥砂浆,然后再分层浇筑混凝土。

2)施工缝处理时,不得将止水钢板破坏,发现止水钢板有破损或接缝开裂时,应及时进行修复处理。

6.2.9、混凝土养护

1)砼浇筑完12小时后及时洒水及覆盖塑料布养护,防止混凝土内部水分蒸发过快。每天浇水次数根据气候条件具体确定,以使砼表面经常保持湿润状态。

2)大体积混凝土养护:为保证混凝土在浇筑后有适宜的硬化条件,防止混凝土早期因干缩而产生裂缝,以及在硬化中由于内表温差过大而产生裂缝,混凝土浇筑后(一般在浇捣后2h左右成型后)用塑料布加以覆盖,以减小混凝土由于水化升温造成内外温差过大,产生温度裂缝。同时,养护期间要适时浇水,防止混凝土表面因干缩而引起裂缝。加强混凝土各龄期的养护工作,注意保温保湿,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不超过25℃。

6.2.10、土方回填:

1)回填前,要将模板拆除干净,并将对拉螺栓采用角向切掉,采用防腐沥青将钢筋头涂刷防腐。并将基坑内杂物清理干净后,再进行回填。

3)回填土要求分层对称进行夯实,专人指挥,避免机械破坏混凝土成品。且土方一次回填厚度不大于300mm,底部回填及局部使用蛙式打夯机夯实,每层夯击遍数不少于3~4遍,回填过程中,由实验室分层取回填土试样,做回填土实验报告。

4)在回填时,应把避雷接地网同时做好,接地电阻实际测量合格后,再回填至室外地坪标高。

质量管理分片到人、包干到户、责任明确,做到横向到边、竖向到底;而且要形成人管成线,群管成网的局面。

7.1.1、钢筋进入施工现场后,在监理工程师的见证下进行经现取样,取样原材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7.1.2、钢筋场地用碎石硬化。钢筋原材、半成品,采用水泥砂浆及红砖砌筑的370mm宽,450mm高,8000mm长的砖跺垫起,并用苫布苫上防止雨淋,搭设钢筋制作棚、焊接棚,避免钢筋在安装前淋雨生锈。

7.1.3、钢筋加工、安装做到“样板引路”。即钢筋加工前先加工样品经质检员检查合格后在大批加工,钢筋安装先制作一段经检查合格后再大面积施工,对检查出的问题必须认真整改并在施工过程中加以注意。

7.1.4、电焊工必须持证上岗,钢筋施焊前线试焊,经试验检测合格后再进行实焊。

7.1.5、对于有油污、漆污、片状锈蚀、泥污的钢筋应清除干净后使用。

7.1.6、根据设计图纸,专业质检员必需跟踪检查底板、池壁、柱、梁及板的钢筋直径、根数、钢号、间距、截面尺寸及预埋件的位置。

7.1.7、因池壁钢筋直径大、间距密,骨架高等因素,为避免池壁钢筋倒排、变形,钢筋绑扎时,在池壁两侧面交叉设Ф25@3000钢筋剪刀撑。待底板混凝土浇筑后,预留两端及中间剪刀撑,其余剪刀撑根据实际情况可拆除。

7.2.1、底板及池壁模板、梁及柱模板采用清水混凝土木模板,模板使用时认真检查其变形、破损情况严禁使用不合格模板。

7.2.2、找正加固用的脚手管、木方不得扭曲变形,过分潮湿的木材应风干后使用。

7.2.3、木模使用前应刨光压平,安装时与钢模板结合紧密,浇筑砼前对木模洒水湿润。

7.2.4、为防止模板漏浆,模板缝均用密封胶条密封。

7.2.5、模板在砼浇筑过程中设专人维护,经常检查模板、支架情况,当发现变形、位移时应及时处理。

7.2.6、脚手架工程按要求确定纵距、步距及横距不能大于规定要求,扣件必需拧紧。

7.3.1、混凝土用水量与塌落度、振捣要求:

7.3.2、严格控制混凝土搅拌和施工中的配合比,混凝土的用水量不大于配合比设计所给定的用水量。

7.3.3、应根据骨料含水量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

7.3.4、运至浇筑地点的混凝土塌落度、应符合要求,当有离析时,应进行二次搅拌,搅拌时间应由试验确定,严禁向运输到浇筑地点的混凝土任意加水。

7.3.5、振捣应均匀密实、做到不漏振,不过振。

7.3.6、养护:结构表层混凝土的耐久性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施于养护过程中的湿度和温度控制,暴露于大气中的新浇混凝土表面应及时浇水进行养护,对于底板大体积混凝土采用塑料布及棉毡进行保温、保湿覆盖。

7.3.7、抹面压平要求:在混凝土浇筑后的抹面压平(初凝至终凝不断抹压)工序中,严禁私自混凝土表面洒水,并应防止过度操作影响表面混凝土的质量。

7.3.8、保护层厚度控制:严格控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混凝土浇筑前指派专人检查保护层垫块的位置。提倡允许正差,不宜出现负差。

7.3.9、雨季施工应及时调整施工用配合比,并尽量避免下雨时打灰,如无法避免时应用防雨措施,将砼表面用塑料布及棉毡覆盖。

7.3.10、模板、钢筋工程施工完毕后,必须经技术员、质检员、监理公司相关人员检查验收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7.3.11、严格按砼浇筑令制度执行,不具备砼浇筑条件决不报验。

7.3.12、测量人员应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要求进行底板轴线及各部位孔洞预埋件位置的确定,施工时应设专人测量和检查。

7.3.13、模板安装前,应认真检查模板的质量。

7.3.14、按照测量给出的位置进行钢筋校正,校正后进行支模。

7.3.16混凝土防渗漏措施:为防止混凝土出现渗漏,在混凝土浇筑施工中,每道施工缝所有池壁均设置2mm厚,300mm宽钢板;对拉螺栓中间焊80mm×80mm×3mm钢止水环。

建立健全安全工作组织机构及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做到有规可依违规必究。

8.1.1、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严禁酒后进入施工现场。

8.1.2、所有施工人员上岗前必须经过安全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准上岗。

DLT1462-2015 发电厂在线氢气系统仪表检测规程8.1.3、高处作业必须将安全带系于上方牢固可靠处。

8.1.4、操作振捣的施工人员必须穿绝缘靴,带绝缘手套。电源应设漏电保护器。

8.1.5、现场施工用电及临时照明用电必须由电气专业人员操作,严禁非专业人员私拉乱接。

8.1.6、所有机械应做到专人、专机负责操作,并挂安全操作规程及专人专机牌。

8.1.7、拆除模板时应从上到下逐步进行JB/T 9547-2011 单相电动机起动用离心开关技术条件.pdf,以防模板塌落伤人。

8.1.8、夜间施工照明应充足,所有照明线路均应架空或直埋,不得暴露在表面。

8.1.9、脚手板应铺满绑牢,不应有空隙和探头板。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