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社区服务中心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同心社区服务中心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1.74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同心社区服务中心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1.1.1现行国家有关标准规范、房屋建筑强制性条文、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理、工程勘察报告、施工合同、招投标文件、同心社区服务中心工程施工图纸。

1.1.2执行现行国家规范、标准及规程总汇: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GBT50375-2016《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标准》.pdf《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地下防水工程技术规范》GB50108—2001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

《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年版)

《南京地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32/J12—2005

《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03

《钢筋焊接与验收规程》JGJ18—2003

1.1.3本工程所在地的气象、地形、地质、地区等有关资料和南京统计年鉴。

1.1.4类型相似或近似项目的经验资料。

1.2.1全方位的满足合同和质量、安全、工期等要求,科学组织、精心施工、讲究实效。

1.2.2发挥本企业的优势,严格管理,以一流的设备、一流的技术,创一流的工程,以ISO9002质量保证体系,对施工各环节进行严格的控制,确保工程质量合格。

1.2.3坚持安全文明施工。

江浦街道同心社区服务中心

浦口区人民政府江浦街道办事处

北京中外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浦口区江浦街道同心社区西圩组

酒店式公寓:框架—剪力墙结构;其余单体为:框架结构

1.3.2建筑设计概况:

酒店式公寓:63.4m;综合楼、再就业中心:39.6m;社区医疗服务中心与养老院:13.9m;派出所、社区商业服务中心:15.6m

酒店式公寓:18层;综合楼、再就业中心:11层;社区医疗服务中心与养老院:4层;派出所、社区商业服务中心:3层(局部2层)

除社区医疗服务中心与养老院工程外均:1层;人防地下室:1层

地上部分:69117.3m2

地下部分:16955m2

内墙面:卫生间2m以下为釉面砖墙面;2m以上为乳胶漆墙面,其余为乳胶漆墙面和水泥砂浆墙面;外墙面:有干挂铝塑复合板墙面和干挂石材墙面。

顶棚:为PVC条板吊顶和乳胶漆顶棚。

外门窗采用断热桥铝合金窗框,玻璃采用中空玻璃,空气层厚度12㎜;抗风压性不低于4级,气密性不低于6级,水密性不低于3级;铝合金窗的型材壁厚不得小于1.4㎜,门的型材壁厚不得小于2.0㎜。

防水等级为二级,种植顶板的防水等级为一级,在底板、侧墙、顶板的迎水面加作聚氨酯防水涂料。

防水为Ⅱ级,使用年限15年,采用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4mm厚)。

1.3.3结构设计概况:

社区医疗服务中心与养老院、派出所、社区商业服务中心为三级;其余为二级

构造柱及其他非承重构件

C30、C35、C40

HPB235,fyk=235N/mm2,fy=fy,=210N/mm2

HRB335,fyk=335N/mm2,fy=fy,=210N/mm2

HRB400,fyk=400N/mm2,fy=fy,=210N/mm2

±0.000以下与土壤接触或处于潮湿环境的墙体采用MU15混凝土普通砖、M10水泥砂浆砌筑;±0.000以上内外非承重墙: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体强度等级:A3.5,B06;砂浆强度等级M5.0(专用)。

人防地下室:MU10砼砖墙,M7.5水泥砂浆砌筑。

1.3.4水暖专业设计概况:

采用内外壁热镀锌钢管,DN≤100mm,采用丝扣连接,DN>100㎜时采用法兰或卡箍连接。人防地下室采用消火栓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相结合。

立管采用U—PVC消音管,支管采用普通PVC—U管,粘接。

公共卫生间采用自然排风系统;其余采用机械进风和机械排风。

1.3.5电气专业设计概况:

本工程电源引自地下室变配电房,低压配电电压380/220V,三相四线制,采用树干式与放射式相结合的供电方方式。

本工程按三类防雷建筑设计,引下线利用结构柱内钢筋,接地极为建筑物基础底梁上的上下两层钢筋中的两根主筋通长焊接形成的基础接地网。

二、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2.1.1施工测量的准备工作:

(1)熟悉、校核施工图轴线尺寸、结构尺寸和各层各部位的标高变化及其相互间的关系。

(2)对照总图,现场勘察、校测建筑用地红线桩点、坐标、高程及相邻建筑物关系。

(3)测量仪器准备:光学经纬仪(DJ2)六台带弯管目镜;有机玻璃十字接收靶;自动安平水准仪(DS1)六台;50m钢卷尺6把。以上测量仪器均应在施工前检定合格,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

(4)测量人员配备:测量工4人,验线员4人,人员均持岗证书。

2.1.2建筑物定位放线:(1)平面控制网建立:

1)A、B、C、D、E、F绝对坐标均已知,根据平面三角关系,内业计算(1、(2、(1、(2利用极坐标法架镜E点测设A、B两点位置,利用经纬仪及钢尺确定D、C,平行借线确定G、H,然后架镜于F点测设D、C点各项极坐标值以便与内业计算值校核,建立平面控制网ABGHCD。

2)平面控制网的精度要求:根据建筑的结构和使用特点,布网精度为二级,测角中误差为±12",边长相对误差为1/15000。

3)距离丈量方法:距离丈量采用I级钢尺,丈量时必须使用弹簧秤,并进行往返测量。并考虑尺长、温度、倾斜、拉力等各项改正数。具体公式为:

(考虑采用标准拉力,则拉力改正数不计)

4)角度测设方法:如图所示:根据已知的起始方向,测设角度α:用正倒镜法测出∠AOB1后,用经纬仪精确测设出∠AOB1=α1,α1与α的差为β,过B1点作OB1,并量取距离。

(2)建筑物高程控制网测设:高程引入采用原场区内已知水准点进行测设,本工程布设4个临时水准点,组成建筑物的高程控制网,控制网的测量采用附和测法。

闭合差的要求:L:为附和线路长度。

(3)测设轴线控制桩:根据已布好的建筑物平面控制网,测设轴线控制桩,测设时以两端控制桩为准,测定该边的控制桩,并校核各桩间距,精度同平面控制网。

2.1.3根据平面控制网放出桩位线和桩位点,用木桩或钢筋头钉好桩位,并用白灰作标志,以便于施工。

2.1.4基础开挖放线:(1)根据建筑物平面控制网、设计边坡及地面高程,分别测设出基槽下口(坡角)及基槽上口(坡顶位置桩),并沿上口桩撒出开挖边线,上口桩位允许误差+50mm、-20mm。基槽下口桩允许误差为+10mm;开挖至接近槽底时,应及时测设坡角与3m×3m的方格网点标高,允许误差为:±10mm。

(2)垫层上基础放线:用经纬仪正倒镜法以轴线控制桩为准将各轴线直接投测在垫层上。

2.1.5结构施工测量:(1)结构竖向投测:

工程采用激光经纬仪天顶内控法进行竖向投测。在每个流水段内设四个内控点,控制点设在首层楼面上,采用200×200×10预埋铁板做控制点(加活动盖板保护)。二层以上结构施工时,均在控制点上方预留200×200方孔,设有机玻璃十字丝接收靶。激光经纬仪设在首层控制点上对准接收靶,照准部进行水平向360°回转,当回转圆心同接收靶某圆心轨道重合时即确定了轴线投测点位置,并采用正倒镜法校核。

(2)施工层放线:放线前应在平面上校核轴线,闭合后测设细部轴线,后以此为准测量墙和洞口的边线,各部位放线的允许误差为:

(3)高程的竖向传递:工程结构施工时,划分为三个流水段,设六个标高传递点分别向上进行传递,以保证在各流水段施工层上附近有三个标高点,进行互相校核。

1)标高传递的允许误差:

2)各传递点的起始标高线为+1.00m,应由附近的二个临时水准点确定。标高传递时采用钢尺沿垂直方向(经纬仪配合)向上量至施工层。钢尺丈量时应考虑各项改正数。在传递过程中应根据每层的误差进行上一层的调整,以防止层间误差的积累而引起总误差超限。

3)施工层抄平前,应校核下层传递上的三个标高点,校差小于3mm时,取平均点引测水平线;抄平时将水准仪放在测点范围的中心位置,进行一次精确抄平,水平线的标高允许误差为±3mm。

(4)钢筋混凝土墙体、暗柱施工测量:

1)墙、柱钢筋绑扎完毕后,在竖向主筋上测设标高点,用油漆标注,作为支模和浇筑混凝土的依据。测法和误差应符合上述施工层抄平的规定。

2)柱支模后,用经纬仪校核模板垂直度,校核时用经纬仪在相互垂直的两轴线上同时测量。

2.1.6装修工程施工测量:

(1)地面工程的施工测量:

1)标高的传递方式采用在楼梯间和窗口处进行传递。

2)测设50cm水平控制线:50cm水平控制线的测设允许误差应符合测表1的要求。室内的50cm水平线是控制地面标高、门窗安装等项目的重要依据,在弹墨线时应注意墨线的宽度不得大于1mm。防止误差扩大。

1.每3m两端高差小于±1mm。

2.同一条水平线的标高允许误差为±3mm。

经纬仪两次投测校差小于2mm

3)用水准仪检测地面面层的平整度和标高时,水准仪的间距应符合以下要求:大厅应小于5m、房间应小于2m。

(2)门窗安装施工测量:

1)从建筑最顶层找出外窗口的边线,用线坠将边线向下引测,并采用经纬仪进行校核以保证精度。其精度应符合测表1的要求。

2)门窗口的水平位置由室内50cm水平控制线确定,向上反到窗下皮标高,并弹线找直。各门口应从水平控制线测设门口上皮标高并拉通线,保证所有的门在同一水平线上。其精度应符合测表1的要求。

以+50cm线为依据,用钢卷尺梁至吊顶设计标高,沿墙四周弹水平控制线,墨线宽度小于1mm;在顶板上弹十字直角定位线,其中一条与外墙面平行,此十字控制线用以控制吊杆、龙骨、灯具等的位置。

2.1.7屋面施工测量:

根据图纸要求的排水坡度,在女儿墙上弹出找坡层的控制线;

根据防水卷材卷上立面的高度,在女儿墙上弹出卷材上口位置控制线,以保证卷材上口平齐。

2.2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工程

(1)调查施工场地及周围环境,清除场地障碍物,平整施工场地,达到“三通一平”。

(2)组织施工图会审。

(5)预应力管桩出厂合格证及产品说明书。

(6)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资料。

(1)施工工艺流程:就位桩机——起吊预制桩——稳桩——打桩—接桩——送桩——中间检查验收——移桩机到下——桩位。

(2)打桩机就位时,要对准桩位,保证垂直稳定,在施工中不发生倾斜、移动。

(3)起吊预制桩:先拴好吊桩用的钢丝绳和索具,然后用索具捆住桩上端吊环附近处,一般不超过30cm,再起动机器起吊预制桩,使桩垂直对准桩位中心,缓缓放下插入土中,位置要准确;再在桩顶扣好桩帽或桩箍,即可除去索具。

(4)稳桩:桩插入桩位后,先用较小的落距冷锤1~2次,桩入土一定深度,再使桩垂直稳定。10m以内短桩可目测或用线坠双向校正;1Om以上或打接桩必须用线坠或经纬仪双向校正,不得用目测。桩插入时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O.5%。桩在打入前,要在桩的机面或桩架上设置标尺,以便在施工中观测、记录。

(5)打桩:1)用落锤或单动锤打桩时,锤的最大落距不能超过1.0m;用柴油锤打桩时,要使锤跳动正常。

2)打桩要重锤低击,锤重的选择要根据工程地质条件、桩的类型、结构、密集程度及施工条件来选用。

3)打桩顺序根据基础的设计标高,先深后浅;依桩的规格要先大后小,先长后短。由于桩的密集程度不同,可自中间向两个方向对称进行或向四周进行;也可由一侧向单一方向进行。

(6)接桩:1)在桩长不够的情况下,采用焊接接桩,其预制桩表面上的预埋件要清洁,上下节之间的间隙要用铁片垫实焊牢;焊接时,要采取措施,减少焊缝变形;焊缝要连续焊满。

2)接桩时,一般在距地面1m左右时进行。上下桩节的中心线偏差不得大于1Omm,节点折曲矢高不得大于1‰桩长。

3)接桩处入土前,要对外露铁件,再次补刷防腐漆。

(7)送桩:设计要求送桩时,送桩的中心线要与桩身吻合一致,才能进行送桩。若桩顶不平,可用麻袋或厚纸垫平。送桩留下的桩孔要立即回填密实。

(8)检查验收:每根桩达到贯入度要求,桩尖标高进入持力层,接近设计标高时,或打至设计标高时;要进行中间验收。在控制时,一般要求最后三次十锤的平均贯入度,不大于规定的数值或以桩尖打至设计标高来控制,符合设计要求后,填好施工记录。如发现桩位与要求相差较大时,会同有关单位研究处理,然后移桩机到新桩位。待全部桩打完后,开挖至设计标高,做最后检查验收,并将技术资料整理完毕。

(9)打桩过程中,遇见下列情况要暂停,并及时与有关单位研究处理:1)贯入度剧变;

2)桩身突然发生倾斜、位移或有严重回弹;

3)桩顶或桩身出现严重裂缝或破碎。

4)冬期在冻土区打桩有困难时,要先将冻土挖除或解冻后进行。

(1)桩应达到设计强度的70%方可起吊,达到100%才能运输。

(2)桩在起吊及搬运时,必须做到吊点符合设计要求,要平稳并不得损坏。

(3)桩的堆放要符合下列要求:

1)、场地平整、坚实,不得产生不均匀下沉。

2)、垫木与吊点的位置要相同,并保持在同一平面内。

3)、同桩号的桩要堆放在一起,而桩尖要向一端。

4)、多层垫木要上下对齐,最下层的垫木要适当加宽。堆放层数一般不超过4层。

(4)妥善保护好桩基轴线和标高控制桩,不得由于碰撞和振动而位移。

(5)打桩时如发现地质资料与提供的数据不符时,要停止施工,并与有关单位共同研究处理。

(6)在邻近有建筑物或岸边、斜坡上打桩时,要会同有关单位采取有效的加固措施。施工时要随时进行观测,确保避免因打桩振动而发生安全事故。

(7)打桩完毕进行基坑开挖时,要制定合理的施工顺序和技术措施,防止桩的位移和倾斜。

2.2.4要注意的质量问题:

(1)预制桩必须提前定货加工,打桩时预制桩的强度必须达到设计强度的100%,养护期一个月后方准施打。

(2)桩身断裂。由于桩身弯曲过大,强度不足及地下有障碍物等原因造成,或桩在堆放、起吊、运输过程中产生断裂,没有发现所致原因,要及时检查。

(3)桩顶碎裂。由于桩顶强度不够及钢筋网片不足、主筋距桩顶面太小,或桩顶不平、施工机具选择不当等原因所造成。要加强施工准备时的检查。

(4)桩身倾斜。由于场地不平、打桩机底盘不水平或稳桩不垂直、桩尖在地下遇见硬物等原因所造成。要严格按工艺操作规定执行。

(5)接桩处拉脱开裂。连接处表面不干净、连接铁件不平、焊接质量不符合要求、接桩上下中心线不在同一条线上等原因所造成。

2.3.1施工准备:(1)审查设计图纸,核对平面尺寸和坑底标高,摸清地下构筑物及地下管线分布情况,与甲方确认。

(2)地下水位已降至基底下500mm。

(3)现场工程定位放线工作已完成,场区内的控制网点已设立,且不受土方开挖的影响。

(4)开挖边线已用白灰撒好,其范围内的障碍物不影响土方开挖。

2.3.2开挖方案:本工程为管桩基础,土方开挖采用机械开挖,人工配合开挖及清槽。

(1)施工机械的选择:为了加快土方开挖进度,尽量避免或减少气候对土方工程的影响,拟选用WD100型和60型反铲挖掘机挖土,人工配合开挖及清槽,自卸式汽车配合运土,

(2)开挖顺序:1)用挖掘机分别从东西侧向中间开挖,预留300mm厚土方由人工配合清槽。

2)在开挖过程中,配备专职测量员,机械开挖接近基底时,应由测量员测设距离基底300mm的标高,每隔3m在槽帮上钉水平标高木桩,人工清槽时用300mm标准尺杆随时以木桩为准校核槽底标高,最后由两端轴线(中心线)引桩拉通线检查距槽边尺寸,确定槽宽标准,根据此来修整槽帮,最后清除槽底土方。

1)基坑开挖前,在基坑四周采用井点降水,并在基坑四周上口外侧1m以外设置水泥围堰,基坑外排水与下水接通,防止雨水从地面流入基坑内。

2)为防止基坑积水,基坑内沿四周设置排水沟,在基坑边设集水坑,及时将积水抽出基坑。

1)挖土过程中应有测量工及时将标高引测至基坑壁上,并随时检测,避免超挖。

2)严禁在基坑边大量堆载或载重车辆穿行,并设专人对基坑壁进行观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基础施工时,派专人负责巡视,一旦出现危险预兆应及时报告并立即通知撤离。

2.3.3根据施工图纸、招标文件、工程量清单及现场勘察,发现本工程基坑开挖深度在5M左右,属深基坑,我部拟采用水泥深层搅拌桩作为基坑支护,根据规范要求,需编制专项基坑支护及开挖方案,并组织专家对此方案进行论证。在现场组织施工时,以通过论证的专项方案指导施工。专项方案在开工后我部组织编制与论证。所以在本施工组织设计中就不过多叙述了。

2.4.1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顺序:

基坑开挖→混凝土垫层→砂浆找平层→聚氨酯防水层涂膜及保护层施工→底板防水砼施工→外墙及顶板防水砼施工→外墙砂浆找平层抹灰(采用竹胶板施工砼表面平整度、光滑度达到要求可不做找平层)→聚氨酯防水层涂膜及保护层施工→土方回填

2.4.2聚氨酯防水涂膜施工:

(1)施工准备:聚氨酯涂膜防水材料(双组分);水泥: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中砂:含泥量不大于3%,不带棱角;磷酸或苯磺酰氯;用做缓凝剂;二月硅二丁基锡:用做促凝剂;二甲苯、乙酸乙酯:用于稀释和清洗工具。

(2)作业条件:地下防水层施工,在地下水位较高的条件下,铺贴防水层前应做好降低地下水位和排水处理,地下水位降至防水层底标高30cm以下,并保持到防水层施工完;铺贴防水层的基层表面应将尘土杂物清扫干净;表面残留的灰浆硬块及突出部分应清除干净,不得有空鼓,开裂及起砂、脱皮等;基层表面应保持干燥,含水率不大于9%,并要平整牢固,阴阳角处应做成圆弧角;防水层所用卷材、基层处理剂、二甲苯等均属易燃品,应单独存放,远离火源,操作时应通风,并有足够的照明。

1)工艺流程:基层清理——配制涂刷底胶——附加层施工——涂膜——保护层——试水验收。

2)基层处理:涂刷防水层施工前,先将基层表面的杂物、砂浆硬块等清扫干净,并用干净的湿布擦一次,经检查基层无不平、空裂,起砂等缺陷,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3)涂刷底胶(相当于冷底子油):

4)底胶(基层处理剂)配制:先将聚氨酯甲料、乙料和二甲苯以1:1.5:2的比例(重量比)配合搅拌均匀,配好的料在2h内用完。

5)、底胶涂刷:将配制好的底胶料,用长把滚刷均匀涂刷在基层表面,涂刷量为0.3kg/m2左右,涂刷后约4h手感不粘时,即可做下道工序。

A材料配制:聚氨酯按甲料、乙料和二甲苯以1:1.5:0.3的比例(重量比)配合,用电动搅拌器强制搅拌3~5min,至充分拌合均匀即可使用。配好的混合料应2h内用完,不可时间过长。

B附加涂膜层:穿过墙、顶、地的管根部,地漏、排水口、阴阳角,变形缝并薄弱部位,应在涂膜层大面积施工前,先做好上述部位的增强涂层(附加层)。

C附加涂层做法:是在涂膜附加层中铺设玻璃纤维布,涂膜操作时用板刷刮涂料驱除气泡,将玻璃纤维布紧密地粘贴在基层上,阴阳角部位一般为条形,管根为块形,三面角,应裁成块形布铺设,可多次涂刷涂膜。

D涂刷第一道涂膜:在前一道涂膜加固层的材料固化并干燥后,应先检查其附加层部位有无残留的气孔或气泡,如没有,即可涂刷第一层涂膜;如有气孔或气泡,则应用橡胶刮板将混合料用力压入气孔,局部再刷涂膜,然后进行第一层涂膜施工。

E涂刮第一层聚氨酯涂膜防水材料,可用塑料或橡皮刮板均匀涂刮,力求厚度一致,在1.5mm左右,即用量为1.5kg/m2。

F涂刮第二道膜:第一道涂膜固化后,即可在其上均匀地涂刮第二道涂膜,涂刮方向应与第一道的涂刮方向相垂直,涂刮第二道与第一道相间隔的量般不小于24h,亦不大于72h。

G涂刮第三道涂膜:涂刮方法与第二道涂膜相同中楼乡平潭某土地开发施工组织设计,但涂刮方向应与其垂直。

H稀撒石碴:在第三道涂膜固化之前,在其表面稀撒粒径约2mm的石碴,加强涂膜层与其保护层的粘结作用。

L涂膜保护层:最后一道涂膜固化干燥后,即可根据建筑设计要求的适宜形式,一般抹水泥砂浆。平面可浇筑细石混凝土保护层。

A、本节适用于受侵蚀性介质或受振动作用的地下工程主体迎水面涂刷的涂料防水层。

B、涂料防水层应采用反应型、水乳型、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或水泥基、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

广州某办公楼装饰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C、防水涂料厚度选用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5).涂料防水层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A、涂料涂刷前应先在基面上涂一层与涂料相容的基层处理剂;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