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中桥25米T梁施工方案

某中桥25米T梁施工方案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278.53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某中桥25米T梁施工方案

XX中桥25米T梁施工方案

XX中桥左线桥起点桩号为LK247+347.5,终点桩号LK247+429.5,桥长82米,桥型布置为一联3*25米预应力砼连续T梁,桥梁位于缓和曲线内;右线桥起点桩号为RK247+353.5,终点桩号RK247+410.5桥长57米,桥型布置为一联2*25米预应力砼连续T梁,桥梁位于缓和曲线内;桥孔T梁直梁设置,通过调整T梁翼缘板及防撞护栏位置来适应桥面宽度及线形,墩台基础均径向布置。桥墩采用柱式墩;桥台采用柱式台、灌注桩基础。在两桥台处设D80型伸缩缝。

砼配合比及原材料的控制

用于混凝土工程的砂、碎石、水和水泥必须进行材质试验,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的方可用于本工程。利用选定的原材料进行配合比试验,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批。在使用过程中,按批量对砂、碎石定期进行筛分、含泥量、压碎值、针片状含量试验,发现不符合要求的材料应查明原因进行整改,并将不合格材料坚决清理出场。

原材料中的集料应清洁、坚硬、坚韧、耐久、无外包层、均质,并不含结块、软弱或片状颗粒,无粘土、尘土、盐、碱、土壤、云母、有机质或其他物质。必要时应对集料进行清洗和过筛,去除有害物质。施工中同一标号混凝土的同一种材料,只能使用一个料场的材料。如果使用几个料场的材料,应分别存放,不能混合T/CEC 217-2019标准下载,且应进行不同材料的配合比试验,采用相应的配合比施工。

A.不能使用特细砂(细度模数MX=1.5~0.7)。

B.砂的有关指标同时还应满足招标文件及设计图纸的要求。

A.本桥梁工程中的粗集料全部采用碎石,碎石的质量应符合《技术规范》的要求,同时满足设计要求。

C.配制C40的混凝土时,碎石的最大粒径不宜大于31.5mm;针片状颗粒不宜大于5%;含泥量不应大于0.5%;泥块含量不应大于0.2%.

对于拌和用水及养生用水应符合以下要求:

B.水中氯化物含量,对于钢筋混凝土不得大于1200mg/L;对于预应力混凝土不得大于350mg/L。

循环后的质量损失不宜大于(%)

寒冷地区,经常处于干湿交替状态

严寒地区,经常处于干湿交替状态

混凝土处于干湿条件,但粗集料风化或软

混凝土处于干湿条件,但有抗疲劳、耐磨、

抗冲击要求或强度大于C40

严格按照审批后的配合比进行混凝土的拌合,配料采用自动计量器进行,用水量根据砂石的含水量进行适当调整。由专职试验员现场控制,定时检查混凝土坍落度,核对水灰比是否符合配合比设计要求,出现偏差应及时调整用水量。拌和物的温度应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可以通过对拌和物组成材料加热的方法进行。

由于本工程为大桥,为保证混凝土的拌和质量及拌和物的稳定性,本工程采用带有自动计量器的混凝土搅拌站集中拌和,同时采用9方混凝土罐车运输。

混凝土组成材料的计量采用自动计量器,在正式拌和前,应对计量器的精度进行校验,称量误差应≤0.4%,计量器至少每周检验一次。

所有组成材料除水可以按体积计量外,一律采用重量计量,材料的计量误差应符合技术规范和设计要求。

混凝土在工程需要当时按计划数量拌和。已经初凝的混凝土不得使用,不允许加水或其他办法变更混凝土的稠度。拌和时间按照技术规范执行。每盘混凝土拌和料的体积不得超过拌和设备标定的额定容量的10%,在水泥和集料进入拌和设备前,应先加一部分拌和水,并在搅拌的最初15s内将水全部均匀加入混合料中。除监理工程师同意外,第一盘混凝土粗集料数量只能用到标准数量的2/3。在下盘材料装入前,拌和机内的拌和料应全部倒完,搅拌设备停用30min时,应将搅拌机内的混凝土彻底清除,当变更水泥类型或变更混凝土标号时,应将拌合站彻底清洗干净。

c钢绞线下料加工。经检验合格后的钢绞线方能下料使用,在钢筋加工场内设专用的下料场地,表面禁止有粘土,钢绞线盘架立在固定钢筋箍架上,试转灵活方可拆盘下料,钢绞线下料时徐徐抽动,防止出现死弯。下料长度按照设计图弯道曲线要素计算确定,并考虑锚夹具、千斤顶及预留工作长度。预应力钢绞线采用钢筋切断机或砂轮切割机截断,不得使用电弧或气割,钢铰线切割时,先将钢绞线拉到需要的长度,切口两端50mm处用铅丝绑扎,以免切割后钢丝松散,然后用砂轮切割机切割。下好的料做好端面编号,避免搬运和穿束时出错。搬运时禁止与梁场内的电焊机接触,防止钢绞线被打火,同时避免粘上油污。

d钢绞线穿束。采用人工穿束。穿孔前先用清水进行冲洗,然后用高压风清除管道内水分及杂物,钢绞线下料完成后,中部用扎丝捆扎,间距2~3m,穿入端钢绞线端头用胶布封头,防止穿束时散丝和划伤波纹管壁。 (3)张拉

梁主体混凝土强度≥85%且龄期不小于7d以上设计强度时,外观和几何尺寸符合图纸和质量标准要求后,进行梁体预应力张拉施工。  a张拉。张拉采用两端对称张拉,张拉力和伸长率双控制,控制张拉应力为主,并以伸长量校核,测量伸长值时应考虑锚具及构件的压缩影响。控制张拉应力σk=1395MpaRby=193.9KN。张拉伸长量控制在±6%范围内。每一截面的断丝率不得大于该截面总钢丝数的1%,且不允许整根钢绞线拉断。       5、千斤顶工作程序:安装工作锚→穿绞线至工具锚→千斤顶对中就位→张拉施加预应力→锚固→拆除千斤顶。       6、施加预应力顺序:0→初应力。量取钢绞线末端至锚垫板距离(10%总张拉吨位)→量取、计算初应力伸长量(20%总张拉吨位)→102.5%σk(总张拉吨位)持荷3分钟→锚固。       7、锚固。张拉缸缓慢回油,使张拉油表指针回落至零即可锚固。张拉锚固后,应注意检查钢绞线的滑、断丝情况,及锚板、垫板有无裂纹,其断丝、开裂程度不允许超过规范规定。

8、张拉完成后,在距锚头3cm处用砂轮机将多余钢绞线切割,切割时用湿布包裹锚头并不断注入清水降温。 5、孔道压浆 (1)准备工作 a.张拉完成后,应立即将周围预应力钢筋间隙用水泥砂浆封锚,封锚砂浆抗压强度不足10Mpa时,不得压浆。 b.为使孔道压浆流畅,并使浆液与孔壁结合良好,压浆前用压力水冲洗孔道,并清净积水。 c.压浆前将排气孔、压浆孔、排水孔等全面检查,并对压浆设备进行安装检验。 (2)压浆工艺 a.水泥浆自调制至灌入孔道的延续时间,视气温情况而定,一般不超过30~45min,水泥浆在使用前和压注过程中应经常搅动。 b.压浆应缓慢、均匀地进行,比较集中和邻近的孔道,先连续压浆完成,以免串到邻孔的水泥浆凝固堵塞孔道;不能连续压浆时,后压的孔道应在压浆前压力水冲洗通畅。 c.压浆采用一端压浆,当另一端排水孔冒浓浆后,封排水孔加压,持压5分钟,关闭压浆阀,转到另一束。

三、质量控制措施 (一)张拉机具的选择和使用   根据设计张拉力的大小选择千斤顶的吨位、行程以及与之配套的高压油泵和油表。由于施加到梁体上的预应力值的准确性对预应力梁的质量至关重要,因此,张拉前,必须将张拉机具送有资格的检定单位进行校验;使用超过200次或半年后,必须重新校验。张拉机具由专职人员操作使用,本工程选择两台YCW250B型千斤顶,其张拉力大于控制张拉力的1.5倍以上,满足施工要求。 (二)钢筋及预应力钢材、锚具的质量控制   所有钢筋及预应力钢材进场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并进行外观检查;钢绞线逐盘进行外观检查,表面不得有裂缝、毛刺、机械损伤、油污、锈蚀、死弯等缺陷;钢筋、预应力钢材以同炉号不超过60T为一个取样单位,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其机械性能分别按GB13013、GB1499和GB/T5224执行。锚具、夹片必须有出厂合格证,进场时按规定进行外观检查、硬度检验,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三)混凝土质量控制   混凝土到现场后,必须进行坍落试验,符合要求后方可浇筑,混凝土严格按程序分层浇筑大梁混凝土连续浇筑,一次完成;振捣手明确分工,按操作规程进行,确保振捣均匀、密实,不漏振也不过振;混凝土初凝后用麻袋覆盖,终凝后再洒水养护,洒水频率以混凝土表面处于湿润状态为准,连续养护7d。 (四)预应力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1.张拉设备采用同一型号千斤顶、油表、油泵和压力表,油泵和压力表一一对应。 2.两端千斤顶同时张拉,由专人指挥,油速度缓慢均匀,每增加5Mpa,挥旗为号,尽量做到同步进行,使升压速度接近相等。 3.大梁钢绞线张拉由控制张拉力和伸长量双控制,以控制张拉力为主,以伸长量校核;实测伸长量超过理论伸长量的±6%时,应停止张拉,查找原因。 (五)压浆质量控制 1.鉴于25米预应力T梁孔道较长,孔道为曲线,且采用波纹管成孔特点,若按规范要求采用0.5~0.7Mpa压力,难以达到压浆饱满和密实的要求,考虑压浆过程中压力的损失,将压浆压力提高到0.8~1.0Mpa。 2.施工过程必须计量准确,严格控制水灰比。 3.持压时间必须充分保证,考虑仅压注一次,水泥浆有泌水和凝结收缩,会使孔道上部产生空隙,所以,对孔道进行二次压浆,可使水泥浆充满孔道,二次压浆的间隔时间以先压注的水泥浆充分泌水又未初凝为度。 四、质保体系

⑴本企业的质量方针与目标

①、认真执行GB/T19000国家标准和有关行业标准。我公司的质量方针是:规范行为,增设工程质量;改进创新、促进企业发展。本工程质量目标:分项工程优良率100%;单位工程交、竣工优良品率95%;工程质量超过区内同行业水平,争创国内、国际水平。调动本企业各方面技术力量和设备能力,确保各施工项目达到招标技术规范和设计要求,使完工后的各单项工程全面达到设计使用功能,把该项目作为本企业的信誉工程。

②、针对本项目的质量保证体系,采用有效手段,制定工序、工艺、分项、分部工程操作标准和质量标准,使整个生产过程连续、稳定地处于受控状态,保证各分项、分部和单位工程达到国家和行业标准。本项目拟创部优工程。

①、本企业针对本工程的主要质量环节为:

A、任务承接和施工调查;

②、针对本工程的质量环活动内容:

任务承接与施工调查:由项目经理主持,组织工程、质检、安监、物资、机备、科研、劳人、财务、环保、医务等部、处赴现场进行广泛详细调查,进一步了解项目所处自然条件、周边环境、资源交通、项目重点、协调事项等情况,必要时询访业主、设计单位,为落实质量体系打好基础。

施工准备:全面认真审阅合同要求、招标文件、设计资料和当地行政部门的有关文件、法规;确定施工总体部署,制定施工方案、工艺规程及质量控制计划;选定机械设备,对现场进行复核与控制测量,调迁和培训参建队伍,完成临时设施,作“四通一平”。

材料、设备采购:明确采购的材料、设备、器具的规格、型号、卖方信誉及质检试验资料,并在驻地监理工程师监督下实施,杜绝不合格产品进入本项目。

建筑安装施工:施工过程的控制主要通过质量体系的正常运行,对照设计及规范与招标《技术规范》要求、工艺标准和验收标准,对各分项、分部工程进行连续检验和评价;运行中采用全面质量管理各种现代手段进行统计、分析、预测和对原材料、工程实体进行连续试验、检测,以及参建人员所达到的素质和技术水平来实现,从而对整个施工过程实行有效控制,并作好原始记录和签证。为了达到有效控制,必须作到质量、成本、工期三位一体;各职能部门明确控制任务,进行密切协作,建立关键工序的管理点和控制点;作好检测仪器和设备的检查保养;以保证永固建筑物的精确位置测量放样。作好对设计变更、工艺更改和所有施工文件的控制和不合格控制。

试验与检验:进货检、工序检、分项分部检、预检、隐检、功能检等,作到及时、准确、可靠。

竣工交验:首先由施工单位汇集分项、分部验收记录及试验检测资料对各单项工程进行最后检测、评价,实行内部自验,邀请监理工程师监验,经理部派员参加。全标段竣工后由项目经理组织,各项目处参加,汇集各单项工程内部验收资料及竣工文件,进行内部自检,邀请驻地监理工程师监验;经缺陷修补后,确认全段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与行业验收标准后上报业主。最后由业主主持,驻地监理工程师监督,设计单位、有关质监主管部门核验。

回访与保修:通过回访取得信息,进一步制定改进管理的对策。对于遗留质量问题,配备足够的人力、物力自费抢修,做到迅速、及时。

针对本工程的特点,以GB/T19004为指南,按照基础性控制、生产过程控制和总体性控制三个层次选择适当的质量体系要素,完善质量体系结构。

树立质量成本意识,建立质量成本统计、分析、核算的控制系统,确定最佳成本水平。杜绝返工损失,最大限度养活修补成本,要以本体系高效运行确保各工序、分项、分部和单位工程、一次成优。

质量体系和全面质量管理系统的运行,采用现代工具和手段,各项信息采用计算机控制并做到及时反馈。

⑷使用先进测设设备,实行规范化作业

工程测量:采用宾得R322NS全站仪,由公司测量队进行全标段精密测量,利用宾得R322NS全站仪进行放样测量;采用DS2级水准仪进行全标段加密水准点测设,DS2级水准仪进行工程放样测量。各类测量精度均满足招标文件技术规范及有关《规则》要求。

桥梁施工中,墩台位要精确放样定位。

本项目所有材料除应具有出厂合格证和质量体系认证书外,均质量

通过工地试验鉴定。主要结构物混凝土配合比均按规定超强设计。路基、主要结构物、防护、排水、支挡系统的内部质量和外观均达到部优标准。

成员:董乐杨、张立江、刘建平、李建文、朱志武、任晓磊、靳法、尹思平、李慧慧、柳艳军

五、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和文明施工

副组长:刘满海、陈秀国

成员:董乐杨、王伟权、朱志武

2、完善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针对各工序及各工种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并由各级安全组织检查落实。

3、项目开工前,由项目经理部编制实施性安全技术措施,对各项作业编制专项安全技术措施,严格执行逐级安全技术交底制度,落实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确保施工中的安全。

通过安全教育,增强职工安全意识,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提高职工遵守施工安全纪律的自觉性,认真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施工现场全体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定》和《标准化施工指南》。

⑴、爆破物品安全及爆破作业安全;

⑷、设备机具伤害事故;

(5)、2米以上的高处坠落事故。

按照施工总平面设置临时设施,严禁侵占场内道路及安全防护等设施,同时应符合防火、防尘、防爆、防洪、防盗、防雷电等安全和文明施工的要求。

(1)、施工现场应有足够的照明,不得有黑暗死角。

(2)、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应按规定配戴劳动保护用品和安全用具,作业人员不得穿拖鞋、高跟鞋、硬底易滑鞋。

(3)、严禁酒后上岗。

(4)、施工作业时,操作人员必须精神集中,不得嬉闹。

(7)、电动机械和手持电动工具的安全设置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安全技术规程,在做好保护接零的同时,应按要求装设漏电保护器。

(8)、施工现场必须设有保证施工安全要求的照明,危险潮湿场所的照明以及手持照明灯具,必须采用符合安全要求的电压。

①、2~5米为一级管理,由专业工长负责;

②、5~15米为二级管理,由施工负责人负责;

③、15米以上为三级管理,由项目经理负责;施工负责人对该工程的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负责,安全防护措施应由负责人组织验收,因工作必须临时拆除或变动安全防护设施时,必须经施工负责人同意,并采取相应可靠措施。

⑵、各工种进行上下立体交叉作业时,不得在同一垂直方向操作。

⑶、脚手架的搭设必须符合安全技术规程的规定。立杆间距、杆件联系、剪刀撑安设要按规定执行,立杆底设垫块并设置安全网、栏杆挡板。并经有关技术人员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脚手架拆除时,下方不得有其他人员。

⑷、各种脚手架在大风、大雨过后,必须进行检查,发现倾斜、下沉、崩扣、松扣现象时,应及时修复。

⑸、木结构的脚手架的立杆应埋入地下,其深度不得小于0.5米,坑底应夯实。钢管脚手架的立杆,应垂直稳放在金属底座上,底座应设在坚实的地面上。

⑹、各种脚手架的脚手板必须铺平铺严,严禁有探头板。脚手架的外侧、斜道和平台应绑防护栏杆和挡脚板,或挂防护立网。

⑺、安全网应保持完好,使用宽度不小于3米,长度不小于6米网眼不大于100mm的维纶、锦纶、尼龙等材料纺织的标准安全网。每块网应能承受不小于1600N的冲击荷载。

雨天进行高处作业时,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滑、防寒和防冻措施。高耸建筑物、构筑物或钢井架,应设置避雷设施。接地电阻≤4Ω。强风、浓雾等恶劣气候不得从事高处作业。强风暴雨后,应对高处作业设施逐一进行检查,发现有松动、变形、损坏等现象,应立即修理完善。同时注意监控河水水位。

①、施工机械专机专人使用,作业时统一指挥,信号准确,机械应按照施工总平面图规定的位置设置,不得侵占场内道路,施工机械进场安装后需经过安全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③、起重机械严禁超载吊装,满载工作时,左右回转范围不得超过90°,禁止横吊,以免倾翻。

④、电动卷扬机应安装在视野开阔,距起吊物15米以外的位置,固定必须牢固,防止吊物时产生倾覆与滑动,尾部的封绳必须正确锁固在锚桩上。

⑤、手拉葫芦吊钩、链条等主要受力件必须完好。提升过程中,动手拉葫芦链条用力应均匀缓和,禁止用力过猛使链条跳动或卡环。各种葫芦、滑轮不得超荷使用。

⑥、千斤顶使用前必须放在结实可靠的基础上,防止重物滑动,每台起重能力不得小于荷载的1.2倍,顶升高度不得超过有效顶程。预应力张拉,操作人员不得正对张拉端,高压油管、灌浆管的联接要牢固严密,操作人员配戴防护眼镜,防止射油射浆伤人。

⑦、建立调度统一指挥制度和车辆管理制度。施工中工程车辆、工程机械进行统一指挥。对司机定期进行交规和纪律教育,本项目杜绝车祸和操作责任事故。

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建立防火责任制和义务消防队,设置符合消防要求的消防设施,并保证其完好备用。重点部位(危险品仓库、油漆间、木工房等)必须有防火制度,有专人管理,并按国标设置警告牌和配置相应的消防器材。建立动用明火审批制度,按规定划分级别,明确审批手续,并有监护措施。焊接场要设挡火板,操作员配戴防护用品,防止烫伤和失火。

积极与当地公安机关联系,加强对职工进行法制教育,增强法制意识,维护好治安秩序。防止相互干扰、盗窃建设物资、打架斗殴、民族纠纷等案件的发生。

生态、环境保护是施工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也是体现一个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环保意识,我公司将严格按照招标文件、业主和当地政府的要求搞好本合同段,尤其是对沿线河流的施工环保、水土保持以及文明施工,加强生态保护。

1、建立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完善管理制度。成立生态、环境管理部,专门对驻地及施工场地的环境保护及建设,保护施工区的生态平衡。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环境保护小组,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制定施工环保、水土保持和文明施工管理细则,经业主和监理工程师同意后实施,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调整,不断改进。

2、对职工进行环境保护的教育,普及环保基础知识及有关法律、条例,提高职工的环保意识,将施工环保确实落实到实际工作中。项目经理部将定期对施工现场的环保情况作检查,将环保工作与各作业班组和管理人员的效益奖金挂钩。

3、贯彻执行ISO14001环保体系和环境保护模式。

⑴、保护自然植被,减少植被破坏,保护源头水体、自然景观,避免因施工引起土地沙化、草场退化、水质污染及新的环境灾害。

⑵、永久用地范围内的裸露地表,进行植被恢复及建设。

⑶、保护施工区内的水生、野生动物,严禁猎杀、捕捉及恐吓,保护沿线野生动物的栖息环境和迁移通道。

⑷、在施工前对员工进行环境保护基本知识及有关法律、条例的培训。配备专职环保管理人员,并设置标语牌、区界牌等标志。限制施工人员人为活动范围,对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地表破坏,施工完毕后应进行恢复及绿化。后对临时工程所占地面施工完毕进行绿化,做到人走留荫。

⑸、保护施工沿线自然环境,减少对原始植被破坏,施工结束后对破坏的植被进行恢复。

⑹、料场的环境保护:由于本合同段中需征用料场,因此,对料场也要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料场设立施工标志,平面布置应符合环保要求。料堆摆放整齐,切实做好防尘工作。设立遮挡装置,避免石料落入农田或附近溪流。移植保护料场原来的植被,以备恢复料场的植被使用。

⑺、防止水土流失:在施工过程中,因为下雨或积水等会造成沿线的水土流失。所以在施工现场内的道路应平整、顺畅,在施工前做好截水沟、排水沟、集水井、渗沟等设施,是全线有良好的排水系统。做好弃土场的防护与排水工作,防止水土的流失,保护环境。

⑻、施工中产生的各类弃渣加强调配,不能利用的按设计要求或选择地势低洼、无地表径流、植被稀疏、适当远离线路的地方堆弃,不侵占河道、湖泊、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不占用高寒植被发育的草地资源,较大的弃土场按设计要求对其坡脚进行挡护,渣顶进行平整、覆盖、设置排水设施。

⑽、临时工程的修建及施工弃土,不能切割改变原来的自然水系及地表径流。

⑾、搞好工程驻地的周围环境卫生,对驻地周围进行绿化。搞好饮食卫生,医务人员应经常检查督促,以保障职工、民工的身体健康,以使施工人员有充足的精力完成施工任务。施工期间要注意维护来往车辆的通行,及时保养维修原道路,保障车辆的畅通,杜绝交通事故的发生,以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⑿、对我单位进场施工的人员,在施工期间,不能无故毁坏一草一木。

⒀、对有害物质按有关的环保规定进行处理,防止对动、植物及人类造成损害。

⑴、防止施工、生活污水对拉萨河及地表的污染。

⑵、靠近生活水源的施工工地,用壕沟或堤坝同生活水源隔开,避免污染生活水源。

⑶、在河流附近施工时,当路面水不可避免流入河流时,在其流入之前设置排水沟,在排水沟出口处设置沉淀池等措施进行路面水的净化处理后方可流入水库或河流。

⑷、施工废水、生活污水不得直接排入农田、河流和渠道。

⑸、施工机械的废油废水,采用隔油池或采用其它方法处理合格后才能排放。

⑹、生活污水采用二级生化和化粪池等措施进行净化处理,检验符合标准后方能排放。

⑺、农田区施工时,对既有的排灌系统加以保护,必要时修建临时水渠、水管等,保证排灌系统的完整性。

⑻、在预制场、生活办公区等临时设施附近应保持清洁,避免雨水冲刷到河流里面,待工程完工后彻底清理,恢复原状,并进行绿化。

6、大气环境及粉尘的防治

⑴、在设备选型时选择低污染设备,并安装空气污染控制系统,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⑵、在运输水泥等易飞扬物料时,采用水泥罐车运输或进行严密的遮盖。

⑶、利用专用的环境保护水车,对施工现场和临时便道进行洒水湿润,防止尘土飞扬,减少空气的固体颗粒。

⑷、对汽油等易挥发品的存放要密闭,并尽量缩短开启时间。

⑸、在爆破作业中,采用水幕降尘,保证作业面粉尘含量不超标,在弃碴场设置喷水降尘系统,在弃碴作业时喷水降尘。

⑵、施工中的废弃物,经当地环保部门同意后,运到指定的场地进行处理。

⑶、报废材料或施工中返工的挖除材料应立即运出施工现场,运到弃土场或指定的地方处理。各种包装袋等应及时清理处理,以免造成白色污染。

⑷、加强材料运输车辆的管理,严禁超载、高速行驶,从而保证不会沿线撒漏,若撒漏须迅速清除。

⑴、对使用的工程机械和运输车辆安装消声器,降低噪音。

⑵、机械及施工车辆经居住区时应减少慢行,不鸣喇叭。

⑶、在比较固定的机械设备附近,修建临时障音墙,减少噪音传播。

⑷、随时养护好施工便道,提高行车舒适度,减少行车产生的噪音。

⑸、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尽量降低夜间车辆出入频率,夜间施工不得安排噪音大的机械。

⑹、适当控制机械布置密度中国中铁企业标准QCREC JS001-2018 桥梁工程绿色施工标准,条件允许时拉开一定距离,避免机械过于集中,形成声音叠加,增大噪音。

⑺、对钢筋加工、混凝土拌和、构件预制等场地选择时,尽量远离居民区。

⑻、合理安排施工人员在高噪音区的作业时间,并配备劳动保护用品。

SY/T 6512-2018 三次采油可行性方案编制技术规范 化学驱部分.pdf⑴、保护施工场地附近的通讯设施。

⑵、保护施工场地附近的输电线路及设施。保护附近的输水管道及设施。

⑶、对施工场地附近的光缆进行严密的管理,不致因施工机械造成破坏和人为破坏。加强对光缆的监护,确保施工期间万无一失。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