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处理及抗浮桩施工方案

地基处理及抗浮桩施工方案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454.66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地基处理及抗浮桩施工方案

本方案编制依据国家现行规范标准,并结合我公司技术标准和以往的施工管理经验,及业主提供的设计图纸、施工现场勘察情况和有关补充文件等编制而成,

(1)《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35KV汉川中洲变电站综自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2)《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图集川03G316;

(7)《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

(8)《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年版;

(9)《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10)《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

(12)《建筑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建质(2003)144号文;

(13)《成都地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51/T5026—2001);

(16)川震防发【2009】117号文。

(17)《基础平面图及说明》;

(18)《建筑总平面图》;

1、遵循以上规范、标准及业主所发出文件,严格按照设计文件之要求,进行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以确保实现业主对本工程所要求的质量、工期、安全、环境保护和文明施工等各方面的工程目标。

2、指导思想是:施工方案可行、施工技术先进、施工组织科学、重信誉、守合同,优质、安全、按期完成。

3、严格执行施工过程中涉及的相关规范、规程和技术标准。

4、贯彻执行国家和四川省有关方面的方针政策、遵守法律法规。

5、重视生态环境,在施工期间及竣工后不发生水土流失,确保工程范围外的原地形、地貌不被破坏,道路恢复原状。

6、重视工程范围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调查工作,建立以地质资料为先导、以测量为依据的信息化施工管理体系。

7、施工组织编制做到施工总体部署和分项工程施工组织相结合、重点工程和一般工程相结合、特殊技术和普通技术相结合,总体上使施组具有重点突出、内容全面、思路清晰的特点。

8、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做到依靠科技,精心组织,合理安排,突破难点。确保优质、安全、快速完成本项目。

XX车站站房落客平台工程

拟建场地位于位于XX市旌阳区黄山路西侧,场地内拟修建,结构层数为地上一层下设一层地下室,总建筑面积约13000m2,总长×总宽:266.50mX62.70m,基础形式为柱下独立基础。

1、设计要求落客平台地基采用振冲碎石桩处理地基为持力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380KPa,复合地基的压缩模量不小于32MPa。处理深度不小于4M。

拟建XX市城北城际站—站前广场落客平台位于XX市旌阳区黄山路西侧,由四川宏基原创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设计。该拟建物为地上一层地下一层建筑。基础型式为柱下独立柱基基础。为保证基础施工顺利进行,总包已对该基坑进行了支护设计及降水施工。

3.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3.2.1场地地形、地貌

拟建工程场地位于XX市旌阳区城北城际站,临近黄山路,交通方便。场地地处成都平原沱江水系绵远河右岸二级阶地,地面地形平坦,起伏小;局部人工堆积填土,最大高差约5.0m,一般高差约1.0m。

3.2.2区域地质构造特征及场地稳定性

根据区域地质构造、断裂活动情况,新构造运动及地震活动情况,综合分析和权衡地壳稳定性的各项指标,本区属地壳的基本稳定区~稳定区。

场地地形平坦,地貌单一,场地内及周围未发现有影响场地稳定的地质灾害存在,场地处于基本稳定区~稳定区,适宜建筑。

3.2.3场地地层结构

据钻探揭露,场内地层上部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层(Q4ml)杂填土及第四系上更新统冲积层(Q3al)粉质粘土、粉土、粉细砂、中砂、砾砂、圆砾及卵石,现从上至下分述如下:

⒉粉质粘土(Q3al):层状、似层状分布,灰、灰黄、黄褐色,可塑,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具铁锰质浸染及铁锰结核,底部含粉土、粉细砂透镜体,厚0.30~2.10m。

⒊粉土(Q3al):透镜状分布,黄~灰黄色,潮湿,稍密,局部含细、中砂约10%~25%,向下逐渐增多,具轻微摇振反应,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层厚0.70~1.90m。

⒋粉细砂(Q3al):透镜状分布,黄~灰黄色,潮湿~饱和,松散,以细粒砂为主,含泥质约10%~20%,向下逐渐减少,局部夹粉土透镜体。层厚0.20~1.00m。

⒌中砂(Q3al):似层状、透镜状分布,灰~灰黑色,松散,潮湿~饱和,以中粒砂为主,含约10%的粘土,局部夹粉细砂透镜体,含10~20%砾卵石,砂粒成分以长石、石英为主,含少量粘土。层厚0.30~2.00m。

⒍砾砂(Q3al):层状、似层状、透镜状分布,灰~灰黄色,松散,潮湿~饱和,以粗粒砂为主,含约10%的粘土,向下逐渐减少,含35~40%砾卵石,砂粒成分以长石、石英为主,含少量粘土。层厚0.20~2.70m。

⒎圆砾(Q3al):层状、似层状、镜状分布,黄灰、灰、灰白等色,松散,潮湿~饱和,卵石含量30%~45%,充填物以中粗砂为主,含5%~10%的粘粒,向下逐渐减少,卵石粒径2~5cm,亚圆形,成分以花岗岩、砂岩、灰岩为主。层厚0.20~3.60m。

⒏卵石(Q3al):层状、似层状、镜状分布,稍密~中密,潮湿~饱和,卵石含量50%~70%,充填物以中粗砂为主,少量粘土,卵石粒径2~5cm为主,亚圆形,成分以花岗岩、砂岩、灰岩为主,最大揭露厚4.70m。

地基各土层厚度及分布特征详见工程地质剖面图。

3.2.5场地的地震效应

3.2.6地基土物理力学强度指标

地基土物理力学强度指标推荐值表3.1

第四章振冲地基加固处理

拟建场地位于位于XX市旌阳区黄山路西侧,场地内拟修建XX市城北城际站——站前广场落客平台,结构层数为地上一层下设一层地下室,总建筑面积约13000m2,总长×总宽:266.50mX62.70m,基础形式为柱下独立基础。因设计基底的地基土承载力不能达到设计要求,需对站前广场落客平台基底下圆砾、卵石等进行振冲碎石桩加固处理,形成复合地基,处理后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spk≥380kpa,压缩模量Esp≥32Mpa。

4.1.2地基加固处理方案、目的及要求

根据地勘资料,本场地土质力学性质较差,不能满足上部荷载要求,经过综合考虑,建议采用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方案,要求经加固处理后,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spk≥380kPa,压缩E0≥32Mpa。

4.2地基振冲加固机理及工艺流程

振冲碎石桩加固砂土地基机理主要有以下三方面作用:

1、挤密作用:在施工过程中通过高压水流的冲击使松散砂土处于饱和状态,砂土在强烈的高频强迫振动下产生液化并重新排列致密,且在桩孔中填入大量粗骨料后,粗骨料被强大的水平激振力挤入周围砂土中,这种强制挤密使砂土的密实度增加,孔隙比降低,干密度和内摩擦角增大,土的物理力学性能改善,使地基土承载力大幅度提高,抗液化的性能得到改善。

2、排水减压作用:振冲碎石桩加固砂土时,桩孔内充填碎石等过滤性好的粗颗粒料,在地基土中形成渗透性能良好的人工竖向排水减压通道,可有效地消散和防止超孔隙水压力的增高而使砾砂产生液化,并可加快地基土的排水固结。

3、砂基预震效应:研究表明,经过预震液化后重新固结的砂土,其抗液化能力比未经预震的砂土要高。在振冲法施工时,振冲器以1450次/分频率振动,使砂土在被挤密的同时获得强烈的震动,这对砾砂增强抗液化能力是极为有利的。

总之,振冲法主要通过挤密、置换、排水减压、固结等作用加固地基土,使地基土承载力得以提高,对消除土层液化有良好的作用。根据场地土层情况,本工程方案设计为水振冲碎石桩基础。

4.2.2施工工艺流程

基坑开挖、场地平整—→准确放测桩位、机具就位—→成孔—→填料、振密—→反复加料振密至桩形成—→下一桩孔。

当软弱土层厚度不大,则桩体可贯穿整个软弱土层,直达相对硬层,此时桩体在荷载作用下主要起应力集中的作用,从而使软土负担的压力相应减少;对于软弱土层厚度较大地段,地基处理厚度(桩长)满足下卧层验算要求,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第8.2.3条,桩长不宜小于4.0米,根据本场地地质实际条件,部分桩长穿越软弱夹层,嵌入相对硬层0.5米即可,施工中根据密实电流及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可作相应调整。

4.3.3桩体直径与填料量

振冲成桩后,振冲桩体直径不小于1.0m,并分段核实填料量与深度的关系,以保证桩体饱和密实。桩顶铺设厚度40cm的砂卵石垫层。

4.3.4桩孔布置方式及桩、排距

依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的有关要求,独立基础桩位宜按正方形、矩形或等腰三角形布置,根据设计对复合地基承载力要求,本场地采用正方形布置。

采用正方形布置桩位,桩径采用1000;

fspk:振冲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根据设计要求取值380kpa

fpk:桩体承载力特征值;按当地经验,本工程取600kpa

fsk:处理后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按当地经验,本工程取280kpa

求出置换率m≥0.348

m===0.348

d─桩体直径,取1.0m。

de─等效影响圆直径(正方形时de=1.13s)

承载力验算:现取桩间距s为1.5m,

fpk:桩体承载力特征值;按当地经验,本工程取600kpa

fsk:处理后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按当地经验,本工程取280kpa

4.3.6桩位平面布置

根据以上计算结果,结合工程实际,本工程平面桩位按设计承载力要求,采用正方形布桩,采用间距1.5m,桩数2875根;可满足设计要求(详见振冲碎石桩桩位平面布置图)。

4.4地基加固处理施工

振冲施工前先作好三通一平(水通、电通、路通、场地平整)、照明设施及临时工房等工作。

首先根据建设、规划、设计等单位提供的建筑物定位轴线或控制红线,我公司用经纬仪和标准钢卷尺放置建筑物的周边轴线,然后根据分部轴线,按地基设计布桩平面图,放置各个桩位的位置,并用“小竹签”进行孔位标识,由于场地内存在交叉施工作业,可能造成标识过的孔位偏差,在吊车每挪移一个位置时,对桩位进行复核,并在施工过程中对轴线、标高进行定期复查。

4.4.3施工机具就位、制桩

1、检查水压、水量及电压、电流是否达到标准。

2、成孔:利用振冲器的水平径向振动和前端喷出的高压水流冲击土层,使振冲器以0.5~2.0m/min的速度徐徐下沉成孔,每下沉0.5~1.0m,应悬振5~10秒钟进行扩孔、清孔和护壁,使孔内泥浆溢出。当振冲器深度接近加固深度时,振冲电流值逐渐增大,这时应在孔底适当停留和反复升降两次冲孔,使孔内泥浆尽量回流出地面,然后将振冲器提出孔口。

3、制桩:运载圆石(0.5~1m3)往孔内填料,然后下降振冲器至孔内填料中,振冲器高频振动将填料振密实,同时也将部分圆石挤入孔壁中,使桩径扩大,当桩体密实度和孔壁约束力增大到高于振动力时,电流值会很快增大,这时应悬振或略向上提振冲器。如此反复几次,使电流值稳定,当稳定电流值大于或等于振实电流值时(振实电流值为70A),振冲器悬振、留振,反复升降等步骤熟练掌握时机。

4、水压和水量控制:为了有利于护壁和泥砂颗粒充填孔隙,水压一般控制在200~600kPa为宜,水量可用200~400L/min。

5、填料宜少吃多餐,每次制桩填料量为0.50~1.0m3,实际振冲时可以运料斗的数量控制。

6、记录员必须如实记录制桩时间、深度、填料量,不得记错、记漏或遥控记录。

本工程设计褥垫层厚度为400mm,材料为砂卵石,褥垫层施工完后必须作压实处理。

褥垫层施工时,为减少工程程序繁杂和缩短施工工期,在实际振冲过程中,也可一边施工一边铺设垫层,一次性做至设计基础砼垫底标高。

根据施工要求工程土方开挖至基底高程以下0.30m(以便铺设褥垫层),振冲施工及场地平整以人工为主的施工特点,劳动力配备采用波浪曲线型动态管理。

配备4个作业班组,施工初期及收尾阶段按下限4~6人、高峰期10人配备相应机械施工,为确保劳动力资源与工程质量,选用有地基处理工程施工经验和有能力的精干人员作保证。

根据工程量及工期要求,场地平整、安排测量放线、土方开挖、振冲施工、复合地基检测试验等工序滚动流水作业。施工道路的安排不得使进料车与外出车相冲突,材料分类堆放,在场内挖设1~2个泥浆沉浆池,水澄清后清水排入周边沟渠或市政污水管,避免污染环境。

根据工程实际工作量、场地施工条件及工期要求,拟安排的施工机具及设备见施工设备配置一览表(表6.1)。

施工设备配制一览表表6.1

ZCQ—55A型振冲器主要技术参数:电机功率55KW,转速1450r/min,额定电流90A,偏心力矩63.8N.m,激振力160KN,振幅6.0mm,长度2862mm,外径406mm,总重力16.00kN。

3、施工用水、用电来源

施工用水、用电:甲方应负责接至场地,保证三通一平,施工用水用电应有基本保障。甲方应考虑污水排放问题。

预计用水量要求:Φ40~Φ60mm出水管,水压400~600Kpa以上;用电总功率:180KW,电压380V±20V。

1、依据桩位平面布置图,放测桩位并检查桩位是否准确,孔位误差小于10cm。

3、密实电流控制到70A左右,工作电流不超过额定电流。造孔速度控制在0.5~2.0m/min左右,成孔水压保持在200~600Kpa。

4、当振冲器下沉到设计加固深度时,核查地勘资料及密实电流值。振冲器在孔内留振10~20秒,以使泥浆全部溢出。对地质条件异常点作好记录。

5、以1~2m/min的速度提升振冲器,并向孔内填料,每次填料量以制桩0.5m为宜。同时核算填料量与桩长的关系,保证桩体饱和密实。

6、若遇其它地质异常情况,采取加密桩改变卵石级配及提高密实电流等措施或请地勘、设计等现场研究其它处理措施。

7、认真如实填写施工记录,避免重复工作,严禁漏桩。施工时,现场技术员必须随时随地观察核对施工桩位与布桩平面图是否有出入,一旦发现漏桩应及时补上。

8、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的相关要求,作好自检工作。达不到设计要求或不合格时,不得进入下一道工序,并坚决返工。

9、作好技术交底。工程技术人员和现场施工人员要透彻理解设计图纸,熟悉施工工艺及工程质量标准。从工序衔接到每个工序的具体操作,都必须符合有关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的规定。

10、加强与甲方代表、监理工程师和设计单位的联系,主动汇报工程进展和质量情况,听取意见,接受监督,即时解决和纠正施工过程中的问题。

11、及时整理、收集、完善各种施工资料,做好现场签证,保证竣工文件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12、振冲施工完毕后,表层铺设砂卵石褥垫层,整平场地,并用机械碾压密实。

第五章PHC抗浮管桩施工、吊运及堆放

1、桩基础施工前,根据本工程特点编制施工方案,以作为该工程施工的指导性文件。

2.1根据设计要求本次施工将使用下列主要机具:

滚筒式桩机的优点是安全性高,沉桩速度快,所沉桩的垂直度好(特别是多节接桩),沉桩质量易于控制。缺点是行走缓慢,施工面要求大,对于深基坑施工时,施工工作面应基本确保边缘的桩与基坑边有2.5m的净空距离,整栋基础宽度不得小于13m。由于该项目距周围建(构)筑物较远、施工场地开阔,能够确保最边缘的工程桩的施工。

(2)打桩设备进场前,进行设备安全检查,合格后由大型拖车运至施工现场,组装就位,并测试灵活度及安全性。同时检查管桩施工时的辅助设备的安全性。

(3)做好进场管桩施工人员的住宿、生活、安排、管理。做好技术、安全教育交底。

搜集现场控制点:测放轴线控制点;实测现场标高,在打桩附近设水准点,数量不少于2个,用以施工场地平整和检查施工桩位桩顶标高。

根据岩土勘察报告,分析出钻探点与各个基础关系,并预计桩长。

建设方应做施工现场到三通一平。

根据设计要求选取管桩型号,按预算和施工进度计划管桩数量。

现场生活、库房、料场等设施临时搭建。

技术要求、施工方法、应急措施、自检制度;安全法规学习、安全规定、检查规定、检查办法、安全责任、安全处理等对班组进行技术、安全交底。

本工程采用项目经理责任制,施工现场配备如下人员:

5.2主要技术要求及注意事项

2、打桩机械锤击落距为1.5m,保证入土深度。

3、本工程桩施工过程中,对桩的入土深度控制:应对比地勘资料和施工规范要求的每根桩的锤击数和最后1m的锤击数要求进行双向控制,以达到质量目标和设计要求。

4、打桩前应平整场地以及软土,敷设好施工道路。

5、不得损坏建筑物的轴线控制桩和水准点,并经常检查建筑物轴线和桩位线。

6、打桩时,管桩的垂直度必须严格控制,可在通视安全处(一般距桩机远于15M),正交90度的方向设置两个垂球吊线架,测量桩的垂直度。桩的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0.5%,如果超过偏差,必须及时调整,但须保证桩身不裂,必要时须拨出重新对位校正,不得采用强拨的方法进行快速纠偏,而将桩身拉裂、折断。在垂直度校正时,首先应垫好桩架底部的垫块,使其垫实、垫稳,使机架底座保持水平,并保证在沉桩过程中不下沉,不左右恍动,保证桩身与机架在同一垂直线上,待机架立稳,校正后,方可进行锤击。

8、停锤标准应根据场地工程地质资料和设计要求的最后三阵贯入度标准,结合整桩的锤击数和最后1m的锤击数进行综合分析确定。

9、一根桩总锤击数不宜大于2500锤(PHC管桩),最后一米锤击数不宜超过300锤(PHC管桩)。

10、裁桩:应采用专用截桩器,以环型闭合切割的方式进行裁桩工作。确保裁桩后管桩桩头、桩身的完好质量。严禁使用大锤硬砸、冲撞或利用桩机行走牵引,强行将桩折断。

11、施工桩的顶标高低于设计要求的桩顶标高,应利用其它工程桩裁下的剩余桩段与需要接桩的工程桩端头进行焊接接桩,以达到设计标高要求。

12、桩机(吊车)行驶道路和桩的堆入场地要平整坚实,桩机行驶道路的耐力不小于2kg/CM2。

13、在桩基础施工过程中,为准确、认真、如实地反映管桩施工入土深度变化情况,应将桩身以米为单位,做记录画线,确定每米锤击数。如实填写好施工记录、每沉一米桩的锤击数、最后三阵贯入度、施打时间、以及技术负责人、质量检查员和抽查人、施工部位(即楼号桩号)等所有原始工程信息的技术资料。做到边施工、边记录、施工完一个桩位,完成一个桩位的记录

5.3管桩吊运应符合下列规定:

1)管桩出厂前,作出厂检查,其规格、批号、制作日期必须符合所属的验收批号内容。

2)管桩在吊运过程中应轻吊轻放,避免剧烈碰撞。

3)单节管桩可用专用吊钩钩住管桩两端内壁直接进行水平起吊。

4)管桩运至施工现场时按要求进行检查验收,严禁使用质量不合格及在吊运过程中造成损坏的管桩。

管桩吊运有如下三点说明:

运输采用大平板汽车,车上设置固定支承点,装运时将管桩绑扎牢固并塞紧或用专用架放置,可有效避免运输时的剧烈碰撞。

汽车运输时应将管桩一根挤一根平行放置,一层叠一层错位放置,一堆桩成一个整体。要注意用长挂车,桩的悬臂不超过去1.5m。

单节管桩桩长较短(≤12m)且施加了预压应力,所以允许用专用吊钩钩住管桩两端内壁直接进行水平起吊。

管桩运输至施工现场的检查验收,一般由施工单位和建设(或监理)单位共同派人进行。

管桩堆放应符合下列规定:

A:堆放场地应平整坚实,该项目施工现场场地平整适合管桩堆放;

B:管桩应按不同规格、长度分别堆放;

C:满足施工流水顺序。

取桩方法有吊机及拖拉两种。

叠层堆放的管桩不超过2层时,可拖拉取桩;当为2层时,桩的拖地端应用废轮胎等弹性材料保护。

走管式打桩机拖拉取桩时,拉桩的钢丝绳必须通过设在桩架底盘的导向滑轮。

5.4锤击法打桩工艺流程控制

(1)打桩前做了下列准备工作:

A:打桩设备各部分经检查,性能完好,能保证正常运作。

B:根据施工图绘制整个工程的桩位编号图。

C:由专职测量人员测定标出场地上的桩位,其偏差不得大于20mm。

D:在施工过程中每米进尺锤击数记录控制措施,在桩身上画出以米为单位的长度标记,并按从下至上的顺序标明桩的长度,以便观察桩的入土深度及记录每米沉桩锤击数。

单排桩应逐排施打,如下图

群桩应从中央向外依次施打,如下图

管桩的施打应符合下列规定:

A:管桩起吊就位插入地面时的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0.5%,用正交90度角设置吊线架进行校正,应做到桩锤、桩帽和桩身的中心线重合为一;

B:管桩施打过程中,当桩身倾斜率超过0.5%时,应找出原因并设法纠正;当桩尖进入硬土层后,严禁用移动桩架等强行回扳的方法纠偏。

C:在打桩施工中,应将每根桩一次性连续打到底,尽量避免或减少间歇时间,且尽可能避免在接近设计深度时进行接桩。

D:桩数多于5根桩的承台基础,从中心位置向外施打,承台边缘的桩,待承台内其他桩打完并重新测定桩位后再插桩施打。

E:打桩时应由专职记录员及时准确地填写管桩施工记录表,经当班监理人员(或建设单位代表)验证签字后方可作为有效施工记录。

遇到下列情况之一应暂停打桩,并及时与设计、监理等有关人员研究处理:

A:贯入度突然变大或减小;

B:桩头混凝土剥落、破碎;

C:桩身突然倾斜、跑位;

D:地面明显隆起、邻桩上浮或位移过大;

E:总锤击数超过规程规定值。

PHC桩总锤击数不宜超过2500击,最后1m沉桩锤击数不宜超过300击。

桩端进入持力层贯入度控制:打桩的最后贯入度应在下列条件下测量:

C:桩锤、桩帽、送桩器及桩身中心线重合;

D:桩帽衬垫厚度等正常;

E:对照地勘资料,桩尖已经进入设计要求的标高地层时,采用划线测量法,进行桩身锤击数量测定,即用一水平的横尺靠近桩身,在桩身上划一水平线,然后数锤击数,严格控制最后1m的沉桩锤击数,绝不允许超过300击,避免对桩身造成超打击损坏。

选用打桩机的基本参数与主要尺寸

每分钟打击次数(次/分)

锤击部分最大行程(m)

本项目总体流程部署分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施工准备阶段,本阶段我单位主要是现场临时设施及水电线路布置,确定测量水准点及红线位置,对场地进行放线定位,按照施工总平面布置图,搭建施工现场的生产临建;

第二阶段:基坑开挖施工阶段,考虑本项目现场实际情况,自然放坡(总包负责);

第三阶段:抗浮桩与振冲地基加固处理施工阶段(穿插施工);

第四阶段:褥垫层施工阶段。

6.3施工进度计划控制

根据编制的进度计划,对施工中可能影响正常施工的因素进行充分的分析、比较,对关键工序的衔接和安排及时进行调整,严禁窝工、返工现象发生。

按不同的岗位和责任大小,制定岗位责任制,具体落实到人,岗位完成工作量与经济责任挂钩,奖罚分明。

设专人负责设备管理和维修,加强对设备的保养,根据设备使用情况,定期进行检修,严禁设备带病运作,保证施工期间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

根据进度计划安排和施工实际生产进度,按照设计和规范要求及时作好各类材料的送检试验,保质保量采购工程所需的各类材料。

在施工过程,每天统计成桩数量,并根据施工方案核对实际完成量与计划完成量,如发现实际完成量不能达到计划完成量时,应分析原因找出问题所在,然后解决问题,必要时增加机械人工,以保证工期的顺利完成。

本工程的质量目标是:一次性验收合格率100%,争创优质工程。

施工时,加大质量管理力度,行使质量一票否决权,严格执行设计、

规范和标准,争创行业一流,坚持优质服务,建造满意工程。

7.2质量控制(抗浮桩):

(1)桩垂直度控制:管桩起吊就位插入地面时的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0.5%,用正交900角设置吊线架进行校正,应做到桩锤、桩帽和桩身的中心线重合为一;

(2)桩位轴线位移控制:根据施工图绘制整个工程的桩位编号图,由专职测量人员测定标出场地上的桩位,其偏差不得大于20mm。

(3)选择具有代表性及特殊地质(根据地勘)作试桩施工。

(4)测量放线定位(桩位定位方式及工程桩施工完毕后,对基础土建的测量放线。)

(5)对施工过程中的桩进行水平标高控制,监测已施工完毕的桩在其它桩施工时有无上浮现象,确定是否采用复打施工措施。

(6)甲方对周围基坑工程设置变形观测点进行监测,监测周围基坑工程受管桩施工振动影响发生的变化。

(7)桩至接近设计深度,应对比地勘资料进行观测,一般以设计要求最后3阵每10锤共计30锤的贯入度进行控制,单桩总锤击数不宜超过2500锤,最后一米锤击数不宜超过300锤。

(8)该工程地属新建开发地块,无高空和地下障碍物,基坑周围采用井点降水,施工场地干燥满足施工机械作业要求。

(10)在桩基施工过程中,一旦出现桩位严重偏移,首先请求设计,确认其桩的可用性,在力学上、结构上进行分析,确认其是否应加大承台或进行补桩,当桩身断裂时,请示设计,确定其补桩桩位,并及时处理。

(12)当贯入度突变或严重回弹时,应密切注意施工变化,并参照地勘、判断出桩尖所处的地层位置,再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是否继续施工,当桩尖所处的位置与地勘所示的地层有较大的差异时,应考虑桩身是否断裂或处在孤石上,并立刻会同监理、地勘及设计单位,对该桩进行分析,以确定是否需作技术处理。

(13)当桩身出现超出规范要求的倾斜、位移以致桩身出现严重裂纹、破碎时,应及时上报技术部门作出相应的技术处理。

7.3.1质量管理机构

为保证工程顺利进行,确保工程质量达到设计要求和施工验收规范要求,满足甲方的工期和安全要求。

7.2.2质量检查控制制度

1、本工程项目施工将按ISO9001的要求,建立质保体系,确保工程优良。

2、建立项目管理内部的工作联系单上海市装配式建筑单体预制率和装配率计算细则(沪建建材[2019]765号文 附件),施工整改单等管理制度,制定合理的施工流程、规范和质量工艺标准。

3、建立质量否决制度,以专职质量监督员为主,与现场施工员一起加强对操作班组的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不合格的工程量不予签证和确认。

4、认真按图纸施工,按规程操作,建立自检、互检质量保证体系。

5、技术、质量工程师应根据图纸及质量评定标准进行跟踪管理,对各道工序进行把关、评定,提出书面整改意见某工程模板工程施工方案,处理一般技术和质量问题,重大技术质量问题应向技术负责人汇报,并提出整改意见。

6、技术负责人应对工程技术和质量进行抽查,并责令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整改,重大技术和质量问题的整改结果,技术负责人应进行复查。

7.2.3质量管理制度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