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黑水县龙坝乡卫生院)

施工组织设计(黑水县龙坝乡卫生院)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776.19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施工组织设计(黑水县龙坝乡卫生院)

1. 编制依据、工程概况 5

2. 项目管理机构人员配备及组织机构 6

2.2项目管理班子人员配置 7

2.3项目管理系统 8

某土方回填施工方案-secret3. 施工现场布置 10

3.2总平面管理 11

3.4现场临时用电 12

3.5现场临时用水 13

4. 施工方案与工艺 13

4.2独立基础施工 14

4.5混凝土施工 24

4.6脚手架施工 28

4.8防水工程施工 31

4.9挤塑板屋面保温施工 38

4.10浆料保温墙面施工 43

4.11楼梯栏杆施工 51

4.12石材楼地面施工 52

4.13天棚抹灰施工 53

4.14墙面抹灰施工 54

4.15内墙瓷砖施工 55

4.16地砖楼地面施工 56

4.17仿瓷涂料施工 58

4.18塑钢门窗施工 59

5. 质量控制措施 69

5.1质量保证体系 69

5.2质量目标及保证措施 70

5.3主要质量控制措施 70

5.4主要分部分项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73

5.5分部分项工程质量预控 80

5.6主体、装饰、安装工程质量保证体系目标值 85

6. 安全文明措施 94

6.1安全管理体系 94

6.3安全责任制 94

6.4安全保证措施 95

6.5主体结构施工安全防护措施 96

6.6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措施 96

6.7防火安全措施 97

6.8现场文明施工措施 99

7. 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 100

7.1环境保护管理体系 100

7.2工程环境保护管理措施 101

7.3防水污染措施 101

7.4防噪声污染措施 102

8. 工期及进度计划 102

8.1工期目标 102

8.2进度计划 103

8.3工期保证措施 103

9. 资源配备计划 104

10. 施工机械配置 106

11. 成品保护及后期养护措施 106

12. 雨季施工措施 108

13. 综合管理水平 109

13.1工程建设资金使用管理 109

13.2工程质量管理 110

13.3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110

13.4成品保护管理 111

(1)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112

(2)劳动力计划表 113

(3)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网络图 114

(4)施工总平面图 115

(5)临时用地表 116

1.1.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合同法》、《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及《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条文》;

1.1.2施工招标文件、工程图纸及设计文件;

1.1.3建筑安装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1.1.4国家、省、市有关现行技术标准和规定;

1.1.5现行国家及省市各种施工验收规范,规程和质量评定标准;

1.1.6公司按照ISO9001标准编制的《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

1.1.7本工程引用的规范及标准

项目名称:黑水县龙坝乡卫生院重建项目;

建设规模:房屋及附属设施,建筑面积400平方米;

建设地点:黑水县龙坝乡;

质量要求:符合国家现行规定的合格标准;

招标范围:设计施工图纸和工程量清单所表达的全部内容;

业主要求工期:拟于2010年8月开工,建设工期90日历天。

本工程投资基本落实,施工图纸准备就绪,三通一平已基本完成,已具备开工条件。

项目管理机构人员配备及组织机构

2.1.1项目管理机构

本公司对此工程严格实行“项目法”施工,选派优秀的项目经理,并组建精干的项目经理部来负责此工程的具体施工管理。实行项目经理责任制,项目经理将对质量、工期、安全、成本及文明施工全面负责。各施工管理职能部门在项目经理部的直接指导下做到有计划的组织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工期、安全等方面达到目标要求。

(1)施工员:组织管理本工程的施工,负责人员的安排、进度管理、指挥现场所有施工班组保质保量完成施工任务。

(2)内业技术员:负责工程所有管理和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

(3)质检员:负责工程的质量检查、验收及分项工程资料的填报。

(4)安全员:负责本工程的安全生产及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管理。

(5)造价员:负责工资结算、材料计划、工程成本核算、结算等工作。

(6)材料员:负责工程材料的进场组织、周转材料租赁等工作。

(7)后勤管理员:负责后勤、生活区、场容卫生的管理。

由具有熟练操作技术和操作经验、经多次考核合格的工人班组组成。

2.2项目管理班子人员配置

1、项目管理班子人员配置表

为了保证工程质量、便于管理,工程施工的技术工人全部组织技术精湛,质量意识强,打过硬仗的技术工人班组。

本工程项目管理组织机构图如下:

1)、计划性:项目班子组建后全班人员将处于启动状态,未进场之前可根据本施工组设计要求积极为本工程做好开工前的准备工作。施工中分阶段提前作好人、材、物、机具等的计划组织,一切以保证质量、工期为前提。

2)、岗位责任:根据本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具体明确每个项目管理人员的责、权、利,使全体管理人员有条不紊、忙而有序地开展工作,从而较大幅度地提高工作效率。

3)、管理制度:制定质量、安全、文明施工、责任考核等管理制度,指导、督促、规范每个管理人员的工作质量、效率。

4)、经济挂沟:每个工人班组在订立责任合同时,明确质量、安全、文明施工责任和工期责任,并与经济挂钩。

1)、岗位责任落实:建立健全项目经理、施工、内业、材料、机械、劳资等岗位制,定期对其进行考核。

2)、奖惩分明:强化激励与约束机制,制定业绩评比,奖罚办法,定期组织项目经理部管理人员会议,检查工作质量。

3)、人员素质要求:项目管理班子人员应选用思想好、业务精、能力强、善合作、服务好的管理人员进入管理班子。

4)、班组选择:选择优秀班组,实行劳动用工管理,选派组织能力强,技术水平高,能打硬仗的作业队伍,树立连续作战的精神,确保工期的按时和提前完成。

5)、每天下午召开由项目经理主持的班后碰头会,对次日的工作进行协调安排。

根据本工程现场上述特点,在施工总平面的布置上,力求科学合理地利一切可利用的空间,以满足各阶段的施工要求,为此施工总平面布置将从基础设施、机械布置、现场用电、用水、道路、材料堆放及施工平面管理几个方面来规划。

基础设施主要有办公室、材料库、木工房、钢筋房、水泥库及职工生活用房等,具体安排详见施工平面布置图。

1)办公区、会议室采用彩板房。

2)围墙利用现有围墙新增加临时围墙采用砖砌。

3)职工生活用房采用砖木结构房屋。

3)加工设施采用钢管脚手架搭设,屋面采用石棉瓦。

材料堆场主要考虑钢筋及周转材料。现场主要材料有砂子、石子、水泥、钢筋及模板。钢筋、模板按要求架高堆放,砂子、石子四周要砌挡墙围挡,砖摆放整齐,水泥要入库,各类材料分别挂牌标识清楚。所有材料堆场均应做到排水畅通、利于堆置。

5)根据建设单位指定的区域安排。

(2)根据本工程平面尺寸及位置,设置2台混凝土搅拌机2台砂浆搅拌机,1龙门吊,详见施工平面布置图。

3.2.1平面管理总则

施工现场总平面的规划与使用,严格执行统一管理的原则。根据进度计划安排的施工内容实施动态管理,并设置专人进行规划、协调,成立文明施工小组进行督促。各配属队伍进场后的场地使用,均应遵守现场文明施工的各项规定。

施工总平面布置,以充分保障阶段性施工重点。保证施工进度计划的顺利实施为目的,在工程施工前,制定详细的机具使用、进退场计划、主材及周转材料的生产、加工、堆放、运输计划,各工种施工队伍进退场调整计划,制定以上计划的具体实施方案。具体措施,以指令性、指导性相结合的方法,严格依照执行标准,奖罚条例,实现施工平面的科学、文明管理。

3.2.2平面管理体系

项目经理负责总平面的使用管理,现场实施总平面使用调度会制度,根据工程进度计划及施工需要对总平面的使用进行协调与调整,总平面使用的日常管理安全员负责。

3.2.3平面管理计划的制定

施工平面科学管理的关键是科学的规划和周密详细的具体计退场。以确保工程进度,充分均衡的利用平面为目标,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平面管理实施计划。

3.2.4平面管理计划的实施

根据工程进度计划的适时调整情况,分阶段发布平面管理实施计划,包含时间计划表、责任人、执行标准、奖罚标准,以充分保障阶段性施工,保证进度计划的顺利实施。计划执行中,定期召开调度会,经充分协调研究后,发布计划调整书。安全员负责检查和监督,确保平面计划的实施。

按平面规划,搭设临时设施(现场办公室、食堂、浴厕、模板加工区、钢筋加工区、材料仓库等)总面积详见附表《临时设施用地表》

根据国家有关要求在施工现场设置配电房,设置位置在建筑单位提供电源接入处,动力电分三路。临时用电从建筑单位提供的电源引至配电房,进入配电房后,再引到各用电区域,采用电缆埋地方式敷设主干线。在钢筋加工场、龙门吊等处均设置配电箱,并在每层设一个配电箱。

由建筑单位提供的水源接入,管网布置的原则是在保证正常供水的情下,管道铺设越短越好,同时还应考虑到,在工程进展期中各段管网应具备有移置的可能性。

3.6现场施工平面布置详附图《施工总平面图》

4.1.1平面与高程控制网的测定:基础开挖前,认真做好轴线标定,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控制网坐标和高程基准点进行坐标反算,现场实测得出轴线的位置。再确定本工程的轴线控制桩,作为今后楼层放线的控制依据,轴线控制桩要便于观测保存。该工程平面控制分单元布设成“十”字形主轴线,在距施工场地较远处,布设一条高精度基线(控制桩)后,可进行下一步工作。

4.1.2轴线及竖直方向测定:为保证相对位置及细部轴线正确性,从基础开挖至轴线传递均由经纬仪进行引测。

(1)轴线传递采用逐层投点法,即当楼板施工完毕后,架设经纬仪于控制线的控制点上,后视相应的基准目标,将控制线测放在楼面上,由木工弹线标明。根据楼面上测得的“十”字控制线,可放出建筑物各细部,弹出墨线,以检查下层墙柱尺寸是否正确,垂直度是否满足精度要求,并作为该层支模、扎筋依据。

(2)标高传递可用钢尺沿竖直方向向上测量至施工层。测量前,应用水准仪根据±0.000水平线,在各传递点处准确测出相同的起始标高线做好水平标记,应注意拉力、温度影响。

(3)根据《现行建筑施工测量规范》,建筑轴线位置位移不大于10mm,标高每层允许偏差不大于±15mm,施工过程中,通过精确进行垂直度控制、从而达到总体控制的目的。

为确保精度,现场水平距离测量时,钢尺使用要统一,并经过检测合格,同时须贴上检测标签,否则不得使用。钢尺要严格水平,拉力一致,钢尺读数时,要从不同起点、终点多次读数,取平均值。垂直度复核控制,从外墙面阳角处作控制线,距阳角300~200mm做复核控制线,待模板拆除后用经纬仪向上引测,弹上复核控制线,从而确保垂直精度,达到总体控制的目的。

(1)开挖方法:本工程基坑土方开挖采用人工开挖方法;

放线→切线→分层开挖→修边(坡)→坑底整平→坑底预留土层→基底找平

(4)留足坑底土层,坑不能及时进行基础施工时,应预留0.2m厚的一层土,待做基础垫层时再挖;

(5)基坑挖至基底标高后,应会同设计、监理、建设单位,检查基底土质,轴线及标高,并作出隐蔽记录;

由于无地质资料,不知地下水情况,如果施工时,有地表水及雨水进入坑内,将在基坑挖排水坑用潜水泵抽水排除即可。

放线→安底阶模→安底阶支撑→安上阶模→安土阶模围箍和支撑→搭设吊架→检查、校正→验收

(3)模板安装前,应先复核基础纵横轴线和水平标高。放线时应使用广线拉通纵横轴线,再使用线锤将纵横轴线吊到垫层上。然后,弹出十字线和模板安装内边线。

(4)下阶模板:将就地安装的各侧下阶模板对准墨线竖立就位后,用连接件将四片模板连成一体,接着应用短木方支撑在四周土壁上,在支撑脚下应加设垫板,对较小的基础,也可采用加箍的方法承受混凝土侧压力。

(5)上阶模板:将就地拼装为四片的上阶模板用连接件、钢管或木方连为一体后,应通过钢管或木方搁放在下阶模板上。上阶模板的下口宜与下阶模板的上口在同一平面,对上阶模板可加围箍承受其侧压力,并用斜撑撑牢。也可搭设钢管吊架以稳固上阶模板。

(6)检查校正:模板安装完成后,应全面复核基础的轴线,标高和各部尺寸,并应检查模板与支撑是否严密、牢固。必要时应进行修理加固,然后将渣清除干净,交付验收。

4.3.1模板施工概况

基础为钢筋混凝土基础,结构较为规则,平面基本无变化。该结构模板使用竹胶板模板,背楞使用5cm×10cm、10cm×10cm木方,支撑为3.5mm壁厚,φ48钢管加可调头;柱、墙体均采用竹胶板组合模板。

4.3.2模板设计及施工

柱模板使用竹胶板组合模板,由四个单片模板组成,相互间成“丁”字形连接,根据连接孔的不同位置,调整截面尺寸。

施工时先按截面将模板两片拼装在一起,在柱位置上拼成整体后调整其轴线位置及垂直度。在浇筑板混凝土时预留好φ20以上的钢筋头,作为调整模板轴线位置的支点,钢筋头离开柱边30~40cm,调整模板位置时在模板与钢筋头间打入对插木塞即可。

柱模板垂直度的调整需要在模板上口四周加花篮螺栓,通过调整钢丝绳来调整。支设柱模板时,应在柱模板周围搭设防护架,防止在柱模板安装、拆除、清理过程中发生倾覆伤人。结构周边柱外侧模板在安装时,应先将外侧的脚手架搭设起来,再进行模板安装。

4.3.2.2.梁模板

梁的模板施工采用碗扣式钢管支撑,模板为竹胶板,所衬木方采用5cm×10cm、10cm×10cm木方。梁的模板采取统一加工,循环使用的方法。支设梁模板前,应按尺寸先将梁底、梁侧模板加工好,并将底模背上木方;支模板时先按梁的轴线位置搭设两排脚手架(带可调头),钢管头高度应比梁底矮40cm~60cm,先加主龙骨10cm×10cm木方,再安放带次龙骨的梁底,梁底模进行循环使用时,必须将梁底模两侧清理干净,以便梁底模、侧模紧密接触,侧模和底模下衬的木方要钉牢,尽量减少漏浆,使浇筑出的梁边角整齐,减小修补的工作量。

搭设脚手架→安放可调头→放置主龙骨→安装、固定梁底模→安装、固定梁侧模→

4.3.2.3.梁与墙接头处的处理

梁与墙的接头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梁垂直于墙;一种是梁与墙同向。

在浇筑墙混凝土之前,预先定出梁位置,将钢丝网片绑扎在钢筋笼上留出梁头位置,所留梁头各边均要比梁的实际截面向内收3cm。拆模后,在混凝土上弹出梁实际梁截面的边线,在用切割机在线内2cm间距切出7mm深的缝,人工剔凿掉缝范围内的混凝土,从而保证凿混凝土范围,不致损坏墙面。洞口一定要留置准确,坚决避免梁头位置留偏现凿混凝土的现象发生。支设梁模板时应在洞口四周粘贴海绵条,所粘贴海绵条要注意不能贴进梁截面以内,应紧贴梁边线。梁侧模要紧紧顶住海绵条,同时侧模后还要平贴一块10cm竹胶板,并在竹胶板与梁侧模的背楞间打紧木塞子,防止梁头跑位、漏浆。

支模前在墙头留口周边贴海绵条,将梁侧模加长,夹在墙两侧,且背面一定要用可调头顶紧,严格避免发生涨模。

4.3.2.4.楼梯模板

本工程楼梯施工与柱、墙体同时进行,采用碗扣式钢管支撑,模板为竹胶板,所衬木方采用5cm×10cm、10cm×10cm木方。模板采取统一加工,循环使用的方法。支设模板前,按尺寸将底、侧模板加工好,并将底模背上木方;支模板时按楼梯的位置搭设满堂脚手架(带可调头),钢管头高度应比楼梯底矮40cm~60cm,先加主龙骨10cm×10cm木方,再安放带次龙骨的底模,底模进行循环使用时,必须将底模两侧清理干净,以便底模、侧模紧密接触,侧模和底模下衬的木方要钉牢,尽量减少漏浆。

4.3.2.5.基础模板的施工

基础施工采用组合钢模板,局部配以木模板,一次拼装,在基础垫层施工完毕后按轴线用墨斗弹出基础边线,模板沿线架设,固定采用碗扣式钢管支撑。

4.4.1钢筋进场检验及验收

对进场钢筋必须认真检验,进场钢筋要有出厂质量证明和试验报告单,表面或每捆(盘)钢筋必须有标牌,在保证设计规格及力学性能的情况下,钢筋表面必须清洁无损伤,不得有颗粒状或片状铁锈、裂纹、结疤、折叠、油渍及漆污等,钢筋端头保证平直,无弯曲。进场钢筋由项目部组织验收。

进场钢筋按规范的标准抽样做机械性能试验。经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不合格钢筋,不得使用到工程上。

进场后钢筋和加工好的钢筋要根据钢筋的牌号,分类堆放在枕木或砖砌成的高30cm间距2m的垄上,以避免污垢或泥土的污染。钢筋集中码放,场地必须平整,有良好的排水措施。码放的钢筋应及时作好标识,标识上应注明规格、产地、日期、使用部位等。

钢筋的接长是钢筋工程的关键,根据设计和规范要求,竖向筋采用电弧焊的施工方法。

钢筋电弧焊分帮条焊、搭接焊、坡口焊和熔槽四种接头形式。

帮条焊:帮条焊适用于Ⅰ、Ⅱ级钢筋的接驳,帮条宜采用与主筋同级别,同直径的钢筋制作。

搭接焊:搭接焊适用于Ⅰ、Ⅱ级钢筋的焊接,其制作要点除注意对钢筋搭接部位的预弯和安装,应确保两钢筋轴线相重合之处,其余则与帮条焊工艺基本相同。一般单面搭接焊为10d,双面焊为5d。

钢筋坡口焊对接分坡口平焊和坡口立焊对接。

4.4.4钢筋的下料绑扎

4.4.4.1.认真熟悉图纸,准确放样并填写料单。

4.4.4.2.核对成品钢筋的钢号、直径、尺寸和数量等是否与料单相符。

4.4.4.3.先绑扎主要钢筋,然后绑扎次要钢筋及板筋。

4.4.4.4钢筋绑扎施工工艺:

工艺流程:清理垫层→弹钢筋位置线→绑扎钢筋

a绑筋前应先把垫层清理干净,不得有杂物,然后弹好钢筋的分档标点线和钢筋位置线,并摆放下层钢筋。

b钢筋分段连接,分段绑扎,绑扎钢筋时,纵横两个方向所有相交点必须全部绑扎,不得跳扣绑扎。

c根据划好的墙柱位置,将墙、柱主筋插筋绑扎牢固,以确保位置准确。

d钢筋绑扎后应随即垫好垫块,在浇注混凝土时,由专人看管钢筋并负责调整。

工艺流程:套柱箍筋→竖向钢筋接长→划箍筋间距线→绑箍筋(拉筋)→布第二道卡位钢筋→(绑梁板筋)→布第一道卡位钢筋

a、为保证柱截面尺寸、柱筋间距及保护层厚度准确,在每施工层楼板结构标高以上100mm布设一道卡位钢筋。在浇筑板混凝土之前套上卡位钢筋,待绑扎柱筋之前取下卡位筋周转使用。

b套柱箍筋:按图纸要求间距,计算好每根柱箍筋数量,先将箍筋套在下层伸出的竖向钢筋上,然后立竖向钢筋。

c竖向钢筋接长:柱子竖向钢筋位置按图纸及规范要求。连接时设专人负责,由专业操作人员连接。柱筋均在施工层的上一层留1000mm和2000mm长的柱子纵向筋,连接接头相互错开1000mm。

d划箍筋间距线:在立好的柱子竖向钢筋上,按图纸要求用粉笔划箍筋间距线。

e绑箍筋:箍筋的接头要交错排列垂直放置;箍筋转角与竖向钢筋交叉点均要扎牢(箍筋平直部分与竖向钢筋交叉点可每隔一根互成梅花式扎牢)。绑扎箍筋时,钢丝扣要相互成八字形绑扎。

f柱筋保护层按设计要求30mm,采用砂浆垫块作为保护层。把砂浆垫块在绑扎外竖筋上,间距1000mm。

g每次板筋绑扎完毕后,在柱筋上除套上卡位筋外,把柱筋与板筋点焊,防止柱主筋偏位。

工艺流程:支梁底模→在底模划箍筋间距线→主筋穿好箍筋,按已划好的间距逐个分开→固定主筋→放主筋架立筋→隔一定间距将梁底主筋与箍筋绑住→绑架立筋→再绑主筋→放置保护层垫快→立侧模。

a梁的纵向主筋采用电弧单面焊连接,,梁的受拉钢筋接头位置不能在箍筋范围内,应在跨中区(跨中1/3处)、受压钢筋接头应在支座处,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

b在完成梁底模板通过质检员验收后,即施工梁钢筋,按图纸要求先放置纵筋再套外箍,梁中箍筋应与主筋垂直,箍筋的接头应交错布置,箍筋转角与纵向钢筋的交叉点均应扎牢。箍筋弯钩的叠合处,在梁中应交错绑扎。梁筋绑扎同时,木工可跟进封梁侧模。

c纵向受力钢筋出现双层或多层排列时,两排钢筋之间应垫以直径25㎜的同梁宽同长钢筋(端头应作防锈处理)。如纵向钢筋直径大于25㎜时,短钢筋直径规格宜与纵向钢筋规格相同,以保证设计要求。

d梁接点处钢筋穿插十分稠密时,梁顶面主筋的净间距要留有30㎜,以利灌注混凝土之用。

e采用砂浆垫块作为保护层,当梁筋绑好后,立即放置砂浆垫块于梁纵向受力筋下,每根钢筋间距1000mm。

工艺流程:清理模板杂物→在模板上划主筋、分布筋间距线→先放主筋后分布筋→下层筋绑扎→上层筋绑扎→放置马凳筋及垫块。

b按划好的钢筋间距,先排放受力主筋,后放分布筋,预埋件、电线管、预留孔等同时配合安装并固定。待底排钢筋、预埋管件及预埋件就位后交质检员复查,再清理场面后,方可绑扎上排钢筋。

c钢筋采用绑扎搭接,下层筋不得在跨中搭接,上层筋不得在支座处搭接,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绑牢,Ⅰ级钢筋绑扎接头的末端应做180弯钩。

e板与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主梁的钢筋在下,当有圈梁时,主梁钢筋在上。

f板按1m的间距放置垫块,梁底及两侧每1m均在各面垫上两块砂浆垫块。

工艺流程:楼梯梁筋绑扎→焊接绑扎平台板筋→绑扎踏步筋→放置垫块

a在楼梯支好的底模上,弹好主筋和分布筋的位置线。先绑扎楼梯梁筋,后绑扎板筋,板筋要锚固到梁内。绑扎板筋时,先绑扎主筋,后绑扎分布筋,每个交点均应绑扎,不得甩扣。

b平台板筋绑完,待踏步模板支好后,再绑扎踏步钢筋,并垫好砂浆垫块。

c主筋接头数量及位置,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验收规范的规定。

4.4.4.1.保证项目

钢筋的品种性能和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钢筋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明和试验报告。钢筋的规格、形状、尺寸、数量、间距、锚固长度、接头位置、保护层厚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4.4.4.2.基本项目

钢筋、骨架绑扎、缺扣、松扣不得超过绑扎数10%,且不应集中。钢筋弯钩的朝向正确,绑扎接头符合施工规定,搭接长度不得小于规定值。

4.4.4.3.允许偏差项目

钢筋安装及预埋件位置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尺量两端中间各取最大值

4.4.6施工注意事项

4.4.5.1.本工程地下室钢筋在现场加工制作,为了避免混乱,在每批每个规格钢筋加工后,立即在钢筋上缠上标牌,标牌上标明钢筋使用部位,数量,规格及责任人等。钢筋绑扎前应先熟悉施工图纸,核对钢筋配料单和钢筋上的标牌,核实无误后方可绑扎。如发生错漏及时增补。

4.4.5.2.本工程结构节点复杂,钢筋规格数量较多,施工人员应先研究逐根钢筋穿插就位的顺序,并与有关工种研究支模、管线和绑扎钢筋等的配合次序和施工方法,明确施工进度要求,以减少绑扎困难,避免返工和影响进度。

4.4.5.3.本工程柱采用竹胶板组合模板,钢筋施工一定严格按照上述方案实施,否则因柱截面尺寸大,钢筋很难保证准确位置。在实际施工中,由于箍筋绑扎不牢;柱筋与模板间固定措施不力;或由于振捣棒的振捣,使混凝土中的骨料挤压柱筋;或振捣棒振动柱钢筋,使柱主筋位移而改变了主筋的受力状态,给工程带来隐患。施工中要针对原因采取预防措施,一旦发生错位应进行处理,才能进行上层柱钢筋绑扎。

4.4.5.4.钢筋绑扎应注意保持钢筋骨架尺寸外形正确,绑扎时宜将多根钢筋端部对齐,防止绑扎时,某号钢筋偏离规定位置及骨架扭曲变形。

4.4.5.4.保护层砂浆垫块厚度要准确,垫块间距要适宜,否则导致平板悬臂板面出现裂缝,梁底柱侧露筋。

4.4.5.5.柱、墙钢筋绑扎应控制好钢筋的垂直度,绑扎竖向受力筋时要吊正后再绑扣,凡是搭接部位要绑3个扣,使其牢固不发生变形,再绑扣免绑成同一方向的顺扣。

4.4.5.6.梁钢筋绑扎要保持伸入支座必需的锚固长度;在绑扣前,应先按图纸检查对照已摆好的钢筋尺寸,位置正确无误,然后再进行绑扎。

4.4.5.8.板筋绑好后,应禁止人在钢筋上行走或在负弯矩钢筋上铺跳板作运输马道;在混凝土浇筑前应整修合格后再浇筑混凝土,以免将板的负筋踩(压)到下面,而影响板的承载力。

本工程混凝土采用现场拌和混凝土.

4.5.1.1.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及审核

本工程所用混凝土施工配合比采用委托形式经质检站试验室预配后提供,试配结果报送建设单位和监理公司。

4.5.1.2混凝土的拌制及运输

本工程采用现场拌和混凝土,混凝土由塔吊或龙门吊直接运达施工现场浇筑点。

4.5.1.3混凝土浇筑值班制度

在每次浇筑混凝土前,由专人(如项目技术负责人)确定本次浇筑混凝土值班人员,以便于提前准备,做到岗位到位、责任到人。每次浇筑混凝土时,值班人员不少于二人,其中有一人在现场值班,实行旁站式管理。混凝土浇筑时值班人员严格按施工方案、操作规程进行施工监督,做好值班人员记录。

4.5.1.4混凝土的检查制度

混凝土的检查在混凝土拆模后、上一施工段施工完毕进行,此项工作由质安员组织模板、混凝土施工班组长参加,由质安员具体检查,检查结果及时评定、及时以书面形式反馈给监理和各专业施工班组,督促、改进工作。

4.5.2施工准备工作

4.5.2.1指派专人提前一天收听天气预报。

4.5.2.2各种施工机具落实到位,对各种机具进行检查,避免施工中出现机器故障,造成不必要的停工。

4.5.2.3提前一天向物资员提交书面混凝土需用计划,说明供应时间、数量、强度等级及其他技术措施。

4.5.2.4搭好临时电源线路,安全防护措施、操作台等;浇筑混凝土时要铺好跳板,跳板不得直接铺放在钢筋网片上。跳板应具有一定的宽度,待混凝土浇到一定的位置,随浇随撤掉跳板。

4.5.2.5作好工人尤其是机器操作手的班前集中交底工作,使工人做到心中有数。岗位人员落实到位,责任到人。

4.5.2.6会同质量检查员对该施工段钢筋工程、模板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验收,发现问题及时下发整改通知书。待整改后报监理工程师签字认可后再进行本道工序的施工。

4.5.2.7确定此次浇筑混凝土的值班人员及具体分工。

4.5.3施工技术措施

4.5.3.1准备工作

浇筑混凝土的前一天计算混凝土数量以及各种材料的数量,备好材料,保证混凝土的连续浇筑。

4.5.3.2混凝土浇筑

梁板混凝土的浇筑,先浇筑柱头混凝土,然后在柱混凝土初凝前浇筑完梁、板混凝土。

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间歇的最长时间应按所用水泥品种及混凝土初凝条件确定一般超过2h应按施工缝处理。

浇筑混凝土时应派专人经常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插筋等有无位移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停止浇灌,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上初凝前修整完毕。

4.5.3.3混凝土的振捣

混凝土不能漏振,也不能过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振捣各个施工部位时责任到人,细化具体部位,做好各个部位的振捣记录。拆模后各个部位的振捣质量反馈给各个振捣手,促使其改进工作,达到提高混凝土振捣质量的目的。

柱、梁混凝土均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振捣厚度不得大于振捣棒的长度。混凝土的振捣采用随浇随振捣,振捣棒垂直插入混凝土,插入到下层尚未初凝的混凝土中约50~100mm,以使上下层互相结合;操作时要做到快插慢拔。振捣器的插点要均匀排列。插点间距距不超过40cm,振捣器距模板应大于20cm;用振捣器振捣时应避免碰振钢筋、模板、吊环及预埋件。在分层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浇筑首层混凝土时注意不要将振捣器插到已经浇筑并初凝的混凝土上。

混凝土现浇板浇筑时,边浇边用铁锨摊平、振捣,边用2m长刮杆刮平。

混凝土拆模时拆模强度不准以估算值为准,必须以混凝土同条件试块抗压强度报告为准,不同施工段、不同结构件的混凝土拆模强度报告要归档保存。柱拆模强度不得低于1.5MPa,墙拆模强度不得低于1.2MPa。

4.5.3.4混凝土的养护

混凝土浇筑后在强度达到1.2MPa以前,不允许有人员在上面踩踏或安装模扳及支架。

柱、墙、梁及底板浇水养护。浇水养护时间不少于7d。

4.5.4混凝土试块的留置、施工记录

用于检验结构构件混凝土质量的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取样制作。

4.5.4.1留置原则:

每一施工层的每一施工段、不同施工台班、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每100m3(包括不足100m3)取样不得少于一组抗压试块,不得少于二组同条件试块(根据情况分别用于测定3d、5d、7d、28d抗压强度,为拆摸提供依据)。

4.5.4.2后期处理:

制作的标准抗压试块拆模后于当日(不超过一个工作日)进行标准养护。混凝土试块标准试块上书写内容为:工程名称、混凝土强度等级、成型时间、使用部位;同条件试块上书写内容为:工程名称、施工部位、混凝土强度等级、成型时间。条件试块拆模后在试块上进行编号。

施工前必须针对工程实际编制切实可行的搭设方案,对所选用的钢管、扣件、架子材料等做出计划,明确搭设的层数及倒层施工顺序,劳动力组织与安全措施,方案确定后应召集有关人员讨论研究,并向具体人员作技术交底。

(1)双排脚手架里立杆离墙面的距离0.35~0.50m。

(2)小横杆里端离墙面的距离0.15~0.20m。小横杆外端伸出大横杆外的长度大于0.15m。

(3)双排脚手架内外立杆横距0.8~1.2m;立杆纵距1.5~2m;大横杆间距不大于1.8m;小横杆间距不大于1.5m。第一步架高1.6m。

(4)剪刀撑沿脚手架纵向两端和转角处起,每隔10m左右设一组,连接杆每层设置垂直距离不大于4m,水平斜拉杆按需要设置,护身栏杆和挡脚板设置在作业层,栏杆高1m挡脚板高0.4m。

(5)杆件对接或搭接位置上下或左右错开,设置在不同的网格内。

(6)架子地基应平整夯实,抄平后加设垫板。

(7)脚手板要铺满、铺平稳,不得有探头板。

(8)在架高方向按规定设置安全网。

4.6.2安全保护措施

(2)在结构层施工时,外脚手架严禁堆放钢管、模板、钢筋等材料,只作围护架使用,当必须堆放时,应做加固措施,并经现场验收后方可堆放。

4.6.3工程开工后根据现场实际另编制详细的外脚手架施工方案。

砌体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体施工质量,因此施工中必须严格控制材料质量,控制各工序环节的质量,砌筑中必须按规范进行施工,施工要点与构造措施如下:

放线→立皮数杆→排砖→砂浆的拌合→挂线砌筑。

(1)、墙体砌筑前应先立皮数杆,放轴线、边线和洞口线,砌筑顺序为先头角,后墙身,先下后上。

(2)、砖块应进行外墙检查,清除污物并在砌筑前1~2天浇水湿润,以水的浸入深度达1CM时最为适宜。

(3)、砌筑砂浆稠度为5~7CM为宜。水平灰缝厚8~12MM,垂直灰缝为10~20MM。

(4)、砂浆应随拌随用,水泥砂浆必须在拌合后3小时内使用完毕。水泥混合砂浆必须在拌合后4小时内使用完毕。

(5)、墙体砌筑时应采三一砌筑法,保证满浆满砌,砌筑前先摆砖。切实做到“前后搭接,上下错缝、横平竖直、灰浆饱满”。

(6)、根据图集97G329,局部墙体与构造柱连拦处DB32/T 3813-2020 雨水利用工程技术标准.pdf,墙体应砌成马牙槎,马牙槎高度为250MM,宽度为60MM,并在墙内留设2根6拉筋,伸入构造柱内与柱内钢筋梆扎,拉接筋位置必须按图施工,不得漏埋。

(7)、砌墙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对不能砌筑又必须留置的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斜槎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2/3。

(8)、本工程照明、用电为穿管暗敷,因此,砌体施工与用电线路的预留、预埋必须同步进行,严禁在砌筑的墙体上凿洞开槽,并加强预检工作。

A、施工前,应先将基础面或楼地面按标高找平,然后按设计图纸放出墙的轴线,并立好皮数杆。

B、砌块不需要浇水润湿,在气候特别干燥、炎热的情况下临泉县控制性详细规划通则(2020版).pdf,可以在砌筑前稍喷水湿润。

C、砌筑应从外墙转角处或定位砌块处开始,砌块应逐块铺砌,灰缝应做到横平竖直,全部灰缝均应填铺砂浆,然后将砌块上墙挤压至要求的尺寸。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得低于90%,垂直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得低于60%。

D、砌体所采用的砂浆,除强度满足要求外,还应具有较好的和易性和保水性。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