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污水处理厂配套截污干管工程A线过平南铁路顶进污水管防护管工程顶管施工方案

某污水处理厂配套截污干管工程A线过平南铁路顶进污水管防护管工程顶管施工方案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568.32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某污水处理厂配套截污干管工程A线过平南铁路顶进污水管防护管工程顶管施工方案

XX污水处理厂配套截污干管工程

A线过平南铁路顶进污水管防护管工程

XX广铁土木工程有限公司XX污水处理厂配套截污

TB/T 2760.1-2015标准下载干管工程A线过平南铁路顶进污水管防护管工程项目经理部

编制日期:2011年6月27日

第一章工程概况及工程特点 3

第二节、顶管主要工程数量 4

第三节、水文地质情况 4

第一节、总体施工方案 6

第二节、项目管理组织机构及管理人员配备情况 6

第三章 顶管施工方法及工艺 8

第一节、护管涵顶进施工 8

第三节、顶管出洞段施工 19

第四章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20

第一节、创优管理体系 20

第二节、创优措施 20

第三节、雨季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23

第四节、顶管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23

第五章施工安全保障措施 24

第一节、安全目标及安全生产保障体系 24

第二节、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28

第三节、穿越既有线路的安全技术措施 30

第四节、顶管施工安全措施 30

第六章文明施工及环保措施 34

第一节、文明施工及环保目标 34

第二节、文明施工措施 34

第三节、环保措施 36

第七章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37

第一节、方针与目标 37

第二节、应急准备 38

第三节、防毒气中毒预案 42

第四节、铁路营业线上施工安全应急预案 43

附件一、监测布点情况 45

XX污水处理厂配套截污干管工程A线过平南铁路顶进污水管防护管工程

第一章工程概况及工程特点

XX污水处理厂配套干管工程是XX市政府2007年度政府投资重大项目之一,已列入全市2007年度“治污保洁”计划,按照市政府的要求,XX污水处理厂及配套干管工程应同步建设,年内完成项目前期工作,并具备开工条件,计划2008年建成,因此项目建设十分紧迫。本工程为XX污水处理厂配套干管工程A线过平南铁路段污水工程。

本项目施工范围为A55井至A56井段穿越平南铁路里程为:K5+334.3(交角为83.0460)。

本工程地理位置如下图所示:

第二节、顶管主要工程数量

(1)φ2.0m护管涵,机械泥水平衡顶管66m,管道坡度3‰。防护涵顶覆土厚度(轨顶下)12.85m。

本场地位于龙岗区布吉甘坑村,原地貌为山间谷地,后经人工填土平整,地面平坦,周边均为耕作菜地。钻孔地面标高为84.05~84.39m。

(2)、岩土分层及特征

跟据钻探揭露,场地内地层有:人工填土层,第四系冲洪积层及第四系残积层,下伏基岩为燕山期花岗岩,现分述如下:

黄褐、灰褐色,湿,松散,由粉质粘土堆填而成。部分钻孔底部为冲填砾砂。该层各孔均有揭露,层厚1.10~3.00m,平均厚度为2.16m。

第四系冲洪积层(Qal+pl)

灰白、黄褐色,湿,可塑,粘性较好,含少量砂砾。该层各孔均有揭露,层厚1.20~5.30m,平均厚度为3.74m,层面标高为81.05~83.20m。原位标准贯入试验4次,击数4.4~13.3击,平均7.7击。

黄褐、黄白色,饱和,稍密,含少量粘土质。该层各孔均有揭露,层厚0.40~3.40m,平均厚度为1.60m,层面标高为77.05~80.40m。原位标准贯入试验2次,击数14.1~16.7击,平均15.4击。

第四系残积层(Qel)

黄褐、红褐色,湿,可~硬塑,原岩结构可辨,为花岗岩风化残积土。层厚1.20~3.10m,平均厚度为2.11m,层面标高为75.50~77.81m。原位标准贯入试验3次,击数13.2~15.9击,平均14.7击。

燕山期花岗合岩(r53(1))

黄褐色、浅红褐色,稍湿,硬塑~坚硬,原岩结构清晰,岩芯呈坚硬土柱状,遇水易散。该层各孔均有揭露,层厚1.50~4.20m,平均厚度为2.86m,层面标高为74.25~75.51m。原位标准贯入试验3次,击数33.6~39.2击,平均36.3击。

灰褐、浅肉红色,原岩结构已破坏,矿物除石英外大都已风化成砂土状,裂隙极发育,岩芯呈半岩半土状,底部为碎块状,岩块手折可断。该层各孔均有揭露,揭露层厚3.40~4.70m,平均厚度为4.07m,层面标高为70.40~73.49m。原位标准贯入试验5次,锤击数均大于50击。

勘察期间,各钻孔均见有地下水,属第四系孔隙水,雨季填土层中易形成上层滞水。主要接受大气降雨渗入及北侧水库水浸入补给,土层富水性及透水性较弱,局部的砾砂层属强透水性层。施工时,测得各钻孔稳定水位埋深为2.40~2.60m。

1、顶管施工穿越平南铁路时,控制好地面沉降及确保按设计管道轴线顶进是施工监测的关键。

2、在施工过程中,加强线路维护监控,在必要的情况下向铁路部门申请该段线路限速。

第一步:工作井顶管机及泥水处理设备安装调试;

第二步:φ2.0m护管涵,机械泥水平衡顶管66m;

第三步:进行污水管、管基施工、其他附属工程施工及现场恢复。

第二节、项目管理组织机构及管理人员配备情况

根据顶管施工的工艺及特点,对项目部管理人员作出如下安排:

1、项目部管理人员设置

根据上述特点充分考虑到项目规模、重要程度及技术含量等后本工程建议现场管理人员:项目经理1人、现场负责人1人、安全员1人、施工员2人、技术员(兼质检员、资料员)3人、测量员1人、材料员1人,共计10人。

为确保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现场配置7名杂工作为应急后备、2名巡守、2名厨师,共计11名杂工。

具体组织机构如下页图:

根据现场结构特点,考虑满足工程进度要求,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需求计划如下:

在任何施工过程中,凡关系到铁路线路的内容,必须经过铁路部门批准,严格遵守铁路施工的相关规章制度,有铁路人员到现场监督、认证才能进行施工,做到“行车不施工,施工不行车”,一切施工工艺以行车安全及施工安全为前提,不冒进,不破坏既有设施。

第一节、护管涵顶进施工

本护管涵采用机械式泥水平衡顶管机顶进法施工,待工作井的沉井施工完毕后,先将机械式泥水平衡顶管机吊入工作井内安装调试好,待预制好的钢筋混凝土护管节进场后,再用吊装机械吊进工作井就位,借事先修筑好的走行轨平台,用千斤顶顶推工具头及管身前进,工具头随顶随挖去管位土方,将管身顶入到位。

在顶管顶进施工前,按常规进行施工用电、用水、通道、排水及照明等设备的安装;工作井东侧16t汽车吊就位。

施工材料、设备及机具必须备齐,以满足本工程的施工要求,管节、止水橡胶圈等应有足够的余量。

井上、井下建立测量控制网,并经复核、认可。

井下基座安装,顶管基座按设计轴线准确放样,安装时按测量放样的基线,吊入井下就位焊接,基础上的轨道按照顶管设计轴线并按实测洞门中心放置,并设置支撑加固。后顶支撑安装待顶管机吊装就位后,后部采用56号三榀工字钢及由580钢管支撑。

1、工具管:采用机械式泥水平衡式顶管机,顶进时,由工具管头部的刀盘切削开挖面的土体,刀盘在一边旋转切削土砂的同时还一边作偏心运动把石块轧碎。被轧碎的石块只有比泥土仓内与泥水仓联接的间隙小才能进入掘进机的泥水仓,然后从排泥管中被排出。

2、主顶装置:主顶装置由后座顶铁、导轨、千斤顶及千斤顶支架、后座泵站组成。具体安装调试如下:

①、导轨用45kg/m重型钢轨制作,导轨基座焊于20#槽钢上。钢横梁置于工作井底板上,并与底板上的预埋件焊接,使整个导轨系统成为在使用中不会产生位移的、牢固的整体。

②、导轨安装要求如下:

a、导轨选用钢制材料制作,安装后的导轨应牢固,不得在使用中产生位移,并应经常检查。

b、两导轨应顺直、平行、等高,其纵坡应与管道设计坡度一致。

c、导管安装的允许偏差为:轴线位置:3mm,顶面高程:0~3mm,两轨内间距:±2mm

其中:B——基坑导轨间距(mm)

e——管外底距枕铁面的距离(mm)

按上述公式求出DN2000顶管导轨之间的宽度为1014mm。

千斤顶支架是用来支撑并固定主顶千斤顶的构件,用12~16#槽钢加工而成。支架固定在工作井底板的预留板上,支架体要有足够的刚度,要稳定性好,两支架应平行、等高,其纵坡与管道设计坡度一致。

经顶力计算,主顶油缸选用4台200t的千斤顶,固定在稳固的支架上,支架焊接在井底的预留板上,千斤顶着力点应与管轴圆心高度外壁上,对称布置,其合力的作用点在管道的中心上。每个千斤顶的安装纵向坡度应与管道的设计坡度一致。使用前应进行调试,要对缸体内进行多次排气,使缸体伸缩自如,不出现爬行现象。

主顶泵站是给主顶千斤顶供油及回油的设备,为千斤顶提供动能,该泵站安装在工作井边,靠近操作台,方便操作,可自动化控制。

选用装配式后垫铁,用20mm厚钢板焊成纵横加劲肋的箱型体,为顶管的反力提供一个垂直的受力面,每个千斤顶受力面焊一块500×500mm的30mm厚的钢板,使箱体受力均匀。

①、φ2.0m护管涵管道采用机械泥水平衡顶进法施工,管长66m。

(1)拟采用泥水平衡掘进机进行顶管施工;顶进施工之前必须根据施工机具核准工作井、接收井内空间是否满足要求。

(2)顶管及护涵内径尺寸:C50砼,单根内径D=2.0m,管壁厚度0.15m,管节长度2m。

(4)管节强度要求:裂缝荷载135KN/m,破坏荷载203KN/m,F型接口,III级,优等品。

(5)采用触变泥浆减阻。

Pe——挖掘面前土压力,一般取150kPa

—附加压力,一般为20kPa

R——综合摩擦阻力,取70kPa

f——管子重力在土中的摩擦系数,取0.5

考虑采用触变泥浆减阻总顶力按25%考虑,F2=0.25*36692=9173KN。

经计算需配备200t千斤顶4台。

顶进设备及布置:千斤顶的布置以管节中心线为轴对称设置。为防止管节受力底板因局部承受顶力而压碎开裂,在顶镐与管节尾部接触处设置一块20mm厚的承压钢板,承压钢板下端焊接钢板托盘,千斤顶放置在钢板托盘上,以避免千斤顶与管节接触造成刮板现象。

顶进设备性能检查:顶进设备的液压系统包括高压油泵、油箱及其辅助装置,油泵应与千斤顶配套。液压系统的回油管内径不得小于10mm,分油管内径不得小于6mm。油脂过滤,油管清洗干净,油路布置合理,密封良好,便于调整和控制。液压系统的各部件,要进行单体试验,合格后方可安装,全部安装后必须进行试运转,详细检查油路、千斤顶及操纵箱达到要求方可使用。

在操纵时要经常和观察人员联系,并且不断观察油顶的伸、缩情况和压力表的指数,如有压力突然升高,异常声响和不正常现象必须立即卸载,经检查无碍后方可继续工作。在顶进过程中,当液压系统发生故障时,严禁在工作情况下进行检查和调整,以防伤人。

调试工作是全面检查液压元件是否可靠,千斤顶功能有无异常,管路有无泄漏,测定起动推力,检查后背的变化情况等。

试顶工作以顶动管身为止。因此在试顶时要加强管身中线、水平和纵向位移的观察,同时还要注意观察后背和底板的变化。试顶工作是操纵所有千斤顶一起顶出,顶块触到,当克服管节的起动阻力,管节被顶动,压力迅速下降,此时在压力表上读到的最高压力值,经换算后的是该管节的起动推力。

试顶时应做到:在各有关部位及观测点处均有专人负责,随时注意变化情况;当千斤顶活塞开始伸出,顶柱(顶铁)压紧后立即停顶,经检查各部位情况,无异常现象可再开泵,直至箱身起动。开泵后每当油压升高5~10MPa时须停泵观察,发现异常,及时处理;试顶完成后还要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如各部情况均属良好便可进行正式的顶进作业。

后背墙采用C35钢筋砼浇筑

混凝土管节投入使用顶进前,必须经过认真仔细的全面检验,发现外观有缺陷的一律禁止使用。混凝土管先水平安装固定环形木垫片,再将混凝土管在地面打横放平,清除管壁杂物,仔细粘结橡胶止水圈。

混凝土管节就位时,先让预埋的钢环与穿插口结合,通过仔细调整承插头的位置,用木板垫好后,再摆动起吊设备使管体前移,可辅于人力推进,让密封橡胶圈平顺进入穿插口钢环内,要求指派专人监视密封橡胶圈的状况,发现有破坏、翻转、出槽等现象,必须重新更换密封橡胶圈。接头对好后,安放环形顶铁到管尾,启动液压千斤顶将管节顶进。

顶进工作的过程是:开动高压油泵,使千斤顶产生顶力,通过传力设备,借助于后背的反作用力,推动护管前进。护管前进后,回镐使千斤顶复原,然后在空档处填放顶铁,以待下次开镐。如此循环往复,直至护管就位。

为确保既有线线安全,顶进时采用少挖多顶的方法。顶进过程中要对中线、高程、油表读数、千斤顶开动台数、顶力、顶进时间、顶进距离等勤观测、勤记录,以供分析和为下一次顶进时采取纠偏措施提供依据。

要严格按实际情况和操作规程进行,勤测报表、勤纠偏。应严格控制工具管大幅度纠偏,不使管道形成大的弯曲,防止造成顶进困难、管节碎裂等。

护管在工作井底板上空顶时,注意箱身轴线方向,实行三班倒连续作业,保持管身不断顶进,如由于某种原因迫使暂时停止箱身顶进时,也要间续地顶动箱身,以防止管身阻力过大。

在正常施工时,由于种种原因顶管机头及混凝土管节会产生自身旋转。在发生旋转后,可根据实际情况利用顶管机械的大刀盘正反转来调节机头和管节的自身旋转,必要时可在旋转反方向加压铁块。

顶进管身要在列车运行间隙进行,严禁在列车通过线路时顶进。为了保证安全,顶进施工人员、线路防护人员驻站联络员应相互用对讲机加强联系,使洞内外密切配合,保持一致。

在涵管顶进前,根据市政测量控制点准确放出工作井、接收井和顶管的轴线,并设置管道轴线控制桩、工作井护桩和临时水准点桩,以便在顶管过程中复核管轴线和工作井位置是否位移。要求每顶进50cm必须测量一次,严格控制好管道的标高和轴线中心偏差,做到勤测量、多微调,纠偏角度保持在10′~20′并不得大于1°。每顶进一节及时测量管道中心的轴线和标高偏差。

顶进线路的控制主要依靠设备的正确操作,来达到纠偏目的。顶进线路的控制主要依靠施工操作的预见性,纠偏只能作为辅助措施,为了使管段按照设计要求的高程和方向顶进,在顶进过程中应不断对工具管的高程、方向、转动进行测量。为保证管道按设计轴线顶进,要求“勤测勤纠”,即根据测量结果发现的机头偏差,操纵机头纠偏,使其按设计轴线前进。

短距离管段的上下位移采用连通管,左右位移采用2秒级经纬仪测量,超长距离顶进及曲线顶进的测量则采用激光全站仪,对扭转可用垂线测量。

工具管在穿墙时,每顶进30cm测量不少于一次,及时指导纠偏,偏差变化较大时应增加测量次数,每顶进30m须作一次校核,并根据测量数据做出偏差曲线图。

测量要求:仪器经校正,固定牢固,做好记录,及时联系,指导纠偏,控制点须严格校核。

纠偏是顶管施工的关键环节,纠偏方法如下:

工具头前方有纠偏节,纠偏节中安装有纠偏千斤顶,顶进过程中,根据测量反馈的结果,调整纠偏千斤顶,使工具头改变方向,从而实现顶进方向的控制。如果工具头的方向偏差超过5mm,即应采用纠偏千斤顶进行纠偏。

混凝土管顶出路基土体及在长度30~50m范围内的偏差是影响全段偏差的关键,特别是出洞时,由于管段长度短、工具头重量大,近出洞口土质易受扰动等因素的影响,往往会导致向下偏,此时,应该综合运用工具头自身纠偏和调整千斤顶的作用力合力中心来控制顶管方向。

纠偏应贯穿在顶进施工的全过程,必须做到严密监测顶管的偏位情况,并及时纠偏,尽量做到纠偏在偏位发生的萌芽阶段。

中线一端顶进200mm

高程1%顶程,且偏高≤150mm,偏低≤200mm

泥水平衡顶管的出土采用全自动的泥水输送方式,被挖掘的土通过在机舱内的搅拌和泥水形成泥浆。然后由泥浆泵抽出,通过泥浆循环高速排渣。在施工现场砌筑沉淀池,沉淀的余土需按XX市文明施工要求和渣土处理办法,运到指定堆土点,不得污染沿途道路环境。

1、根据提供的地质资料,本工程顶管施工所穿过的地层主要为粉质粘土、砾砂层。根据该土层情况,设计采用泥水平衡法施工,能够尽量减少地面的沉降。

2、过铁路段顶管施工,同时在铁路路肩及每股轨面上均设立一组沉降观测点,在顶进过程中必须测量路肩及轨面的标高是否发生沉降变化。并及时调整顶进速度及注浆压力。

铁路轨面水平和高底位移控制:在慢行限速的情况下正线不得超过8mm,到发线各其它站线不得超过10mm。

进行地面沉降监测:在顶管施工沿线按一定间距布设沉降监测点,在特殊位置设置适当的控制点,用于监测顶管顶进施工期间的地面沉降量,根据监测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对路面的沉降进行处理。

顶进端面的取土量与顶管机跟进不协调,使工具管内土压力与开挖土体压力不平衡,造成地面沉降或隆起。

管道外壁空隙(工具管外径与管外径之差)引起的地层土体损失。

纠偏造成沉降,工具管纠偏后,刃脚后形成一个空隙,纠偏角越大,空隙越大,管道顶进时周围的土体便会坍入空隙造成地面沉降。

施工前应对工程地质条件和环境情况进行周密细致的调查,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并对距离管道近的建筑物和其它设施采取相应的加固保护措施。

根据前方设置的测力装置,掌握密封仓内的土压力,保持土压力与前端土体压力的平衡。

及时压注泥浆于混凝土管及周围土体的空隙中,形成完整的泥浆套,既消除了空隙,又能平衡其上土体之自重,防止沉落。顶进结束后及时用水泥浆置换润滑泥浆。可利用混凝土管上预设的注浆孔对土层进行填充物压注,以提高土层的密实度,减少土层的地面沉降量。

顶管顶进时,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及时进行测量,避免大角度纠偏。

严格控制管道接口的密封质量,防止渗漏。避免因渗漏引起的土层流失,并最终导致地面沉降。

控制顶进速度与出土速度相适应。

使土体中不产生附加应力:土的变形,归根到底是主体内有了附加应力,顶管时,还要考虑以下几种外力:

1)泥浆压力的影响。为此,在压浆时要控制好压力。恰好能平衡“泥浆套”以上主体的压力,所以事先要根据估计上压力确定泥浆的压力,并非泥浆压力越大越好。

2)车辆行驶时的荷载,包括重载车急驶中的轮压力,土体的疲劳反应,以及紧急制动压力等。

3)邻近施工影响及堆载影响等等。

在长距离顶管中,随着距离的增长,管体经过不同的土质时,推力上升的很快,一旦顶力超过混凝土管所承受的极限时,混凝土管就有可能破坏,因此管壁外的减阻是工程顺利完成的必要措施。

采用在混凝土管周围注触变泥浆,将混凝土管与土之间的干摩擦变为湿摩擦,达到减阻的目的。一般混凝土管壁与砂层土体的摩擦力达2~3t/m。而采用触变泥浆减阻后,摩阻力可以减少到0.4~1.0t/m。在长距离混凝土管顶进中,必须采取触变泥浆减阻措施,以增加一次顶进长度。触变泥浆通过制造、储存、压浆系统,从工具头处压入触变泥浆,形成一定厚度的泥浆套,间距6m设一道补浆孔,使顶管在泥浆套中向前滑行,减少摩阻力,根据压力表和流量表、计量桶控制用浆量,压力控制在自然地下水压的1.1~1.2倍。控制触变泥浆的材料及其配比,配比须经试验,以确保泥浆性能良好,必要时可加其他外加剂。为使泥浆能及时将管壁空隙灌满,灌浆速度要与顶进速度相适应,注意观察,防止跑冒,并保证泥浆达到量。

触变泥浆配方及性能指标

第三节、顶管出洞段施工

为防止出洞口及顶进过程中泥水压力过大涌入工作井内,在洞口内预先安装一个单法兰穿墙钢套管,用于安装橡胶止水圈及止水封板。由于顶进距离长,造成管材表面及F型钢套环、砂等对橡胶止水圈不可避免的磨损,需经常更换橡胶止水圈。因此,我们在洞口里侧增加一道橡胶止水圈,当需更换外部橡胶止水法兰时,洞口内部的橡胶止水圈可防止地下水进入井内。

顶管初出洞时,为有效地控制轴线,防止顶管机突然“磕头”,应根据具体情况对土压力、顶进速度等施工参数作及时调整。顶管机出洞后,洞圈和顶管机、管节间空隙是泥水流失的主要通道。为防止泥水流失,应加强对止水密封装置的检查,通过调节插板螺栓保证其与顶管外壳的密封性。同时,在井内配置排污泵,并加设中间接力泵,一旦发生意外,便可及时排出井内泥水。

第四章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质检工程师和试验员专职抓现场质量管理。

为实现上述目标,结合本标段工程特点,以我单位ISO9001质量认证的各项要求为基础,编制如下创优措施:

施工队所属各施工班组根据自己的创优任务,具体的分项实施计划,责任到人,严格要求,全员全过程质量控制。

(一)、对参加本项目施工人员进行培训

1、参加本项目从事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要取得相应的专业技术职称,并进行本专业技术培训。

3、新工上岗前须进行“三级”教育。

5、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制定施工计划,安排好施工顺序。

6、针对本项目编制《质量计划》,并按规定程序进行审批。

7、做好技术交底和技术培训工作。

8、配备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其数量、精度满足本项目要求,并在规定校验有效期内。

9、安排好原材料的基础试验工作。

(二)、明确质量创优责任,实行质量终身责任制

以合同文件和设计文件为依据,以现行施工技术规范和验标为标准,以抓工序质量创优为基础,根据创优目标实行质量终身责任制和质量责任目标管理,分解和确保实现分项、分部、单位工程质量创优目标,全面落实本标段的质量目标。主要人员的质量创优责任如下:

1、主要管理人员及其质量创优责任

(1)项目经理为本工程的总负责人,其主要质量创优责任为:

履行对业主的投标承诺和工程承包合同,执行我单位质量方针,组织实施并最终实现工程质量创优目标;负责本标段质量保证体系的正常运行;负责本标段的组织分工,明确人员职责,实施恰当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所有职工的积极性;对分供方进行评价和监督;主持工程质量工作会议,审定或签发重要文件。

(2)项目总工为本标段的技术总负责人,其主要质量创优责任为:

主持本标段质量创优规划的编制及修订工作;负责本标段质量创优规划中有关技术工作的安排;负责组织本标段图册、文件、资料的分配、签发、保管及日常管理;负责组织本标段各种质量记录的填写、收集、汇总工作;负责施工过程中轻微不合格的处理和一般不合格以上的上报工作。

2、特殊岗位人员的职责

业主组织招标采购的物资和自采物资,由项目经理部材料员负责进行进货检验和验证。

(三)质量文件和资料控制

1、根据我单位《质量手册》的要求,执行《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中的有关规定,保证施工过程中使用有效的文件和图册。

2、项目经理部项目总工负责所有文件资料的管理工作。按《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中的有关规定,指定专人负责收发、传送、整理和保存文件资料。

3、属于施工单位负责采购的物资,其采购合同存于项目经理部或公司物资部,并由项目经理部材料员指定专人负责保存。

4、施工图册由项目经理部项目总工负责管理,并按我单位《施工技术管理办法》执行。

(四)物资设备采购质量控制

1、本项目物资设备采购,由项目经理部材料员配合公司物资部负责管理,严格按施工合同和我单位《采购控制程序》执行,保证本标段使用合格的材料和设备。

2、物资采购必须从业主组织招标确定的供应商处采购,或严格按我单位物资部门下发的《合格分供方名册》选择供应商。如果现场需要购买其他供应商的物资,则必须按程序对其进行评价。

3、采购人员在采购物资设备时,必须及时索要所采购物资设备的原始资料(生产厂家、材料名称、规格型号、出厂编号、出厂日期、合格证等)。

(五)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1、施工过程是质量保证的重点环节,所涉及的各项工作必须依据《质量手册》的有关施工过程控制程序的规定执行。

2、施工组织设计的管理

(1)施工组织设计由项目经理部总工程师组织编制并进行技术交底,使项目管理人员对施工组织设计内容达成共识。

(2)对于施工中遇到的新问题或采用某些新技术时,坚持“一切经过试验、一切用数据说话”的原则,由项目经理部项目总工组织进行现场试验,并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

(3)施工条件和环境发生变化时,由项目经理部项目总工负责提出施工组织设计修改意见,并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施工工序质量控制实行“三检”制度,即自检、交接检、质检人员专检,由项目经理部现场总负责、质量工程师及技术员负责。

施工测量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基础性工作,它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是创优工程的关键环节。

1、桩位坐标复测、桩顶标高测量采用全站仪施测、水准仪施测。

2、工程技术部设测量作业组,以加强测量工作。测量工作是一项精细的工作,因此,拟挑选具有高度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细致工作作风、又具有精湛熟练的测量技术人员担负此工作。严格测量复核制度,对所有的测量和检验工作都做到有专人负责,专人复核,确保原始记录完整、准确。

3、施工测量、放线,必须实行测量双检复核制。

4、测量人员要对测量成果认真记录计算,并将司镜、扶尺、吊点、时间、地点、测点等要记录清楚,以便核查,并对主要控制桩进行保护。

5、对仪器的操作要符合测量设备操作规程,并要爱护设备。

第三节、雨季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雨季施工的工程严格执行施工技术规范的各项规定,制定详细的施工组织技术措施,确保工程质量。

向当地气象部门了解历年的气象资料,并随时掌握施工进度及施工期的气象预报,提早做好安排,做到有备无患。

雨季施工顶管期间,必须及时抽水,避免雨水倒灌入管内,凿除顶管机械损坏;在抽水过程中,必须加强雨中对线路的监测,确保抽水不会导致线路沉降。

第四节、顶管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洞口止水圈主要由预埋钢环、压板、橡胶圈和安装钢环组成,为了使预埋钢环能牢固地预埋在洞口井壁上,在它与混凝土接触的一面焊接数根开叉的锚杆,预埋钢环的内劲与预留洞口一致;安装钢环是焊接在预埋钢环上的,在安装钢环上焊数根螺栓用来安装橡胶圈和压板。

安装位置要根据出洞轴心位置进行调整,由于顶管出洞时不可避免有一定偏离出洞轴线位置,止水圈允许机头有2cm轴线位置,若机头偏差超过2cm,止水圈得安装位置必须根据实际偏差进行调整。

机头的直径一般比管外径大2cm,使得管与洞之间有2cm的空隙,容易形成泥浆套,便于减少管壁与土之间的摩擦阻力。

出洞处管下部为砂性土,施工时在洞口采用门式加固,防止工具头流水流泥导致地面塌陷,发生安全事故或顶进方向失去控制。

第五章施工安全保障措施

第一节、安全目标及安全生产保障体系

(一)、本工程安全目标实现“四无”、“一创建”。

1、四无:无人身伤亡事故,无影响行车安全事故,无隧道塌方,无重大火灾事故。

2、一创建:创建市安全施工标准工地。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安全工作控制点主要有:消灭行车一般以上事故,消灭重伤及以上责任工伤事故,消灭设备交通重大、大事故,杜绝工程质量事故,无火灾、无等级火警,无管线破坏事故,实现六大安全;在管理方面防爆、防盗、防火、防台风、防洪、防暑、防食物中毒、防地方性传染病等。

安全保证体系框图(见下页)。

附:安全保障检查程序图

第二节、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一、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要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

在施工总平面设计中人流和物流通道的规划,仓库、物料、机具的布置都要符合消防和安全卫生规定,并落实消防和卫生急救设施。

按操作规程使用,加强对机械设备的管理,做到常检、常修、常保养,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起重机吊装作业前应遵守下列规定:

1)必须对施工现场作业环境、架空电线、地上建筑物、地下构筑物及钢箱梁重量和吊装距离进行全面了解。

2)吊装作业应在平整坚实的场地上进行,起重臂杆起落及有效作业半径和高度范围内不得有障碍物。

3)超重机不得支设在地下管线和构筑物之上。

4)对松软层地基应采取加固处理加固后的地基必须满足起重要求。

5)起重吊装作业严禁在高压线下作业,如必须有在其附近作业时,必须保持与高压线的安全距离,否则应在停电后才能进行吊装作业。

6)吊装前检查起重设备和吊具是否符合安全要求,不符合要求应停止使用。

7)六级以上(含六级)大风或大雨等恶劣天气应停止起重作业。

四、防台风、防雨、防雷措施

吊机及棚架必须有避雷措施。防雷接地可与工程的避雷预埋件临时焊接连通,接地电阻达到规定要求,每月检测一次,发现问题及时改正。设专人掌握气象信息,及时作出大风,大雨预报,采取相应技术措施,防止发生事故。禁止在台风、暴雨等恶劣的气候条件下施工。防台风、防雨措施见《季节施工措施》

五、安全标志和安全防护:

1、安全标志:划分安全区域,充分和正确使用安全标志,布置适当的安全标语。

坚持使用三宝,做好洞口、临边防护:

进入现场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穿胶底鞋,不得穿硬底鞋、高跟鞋、拖鞋或赤脚,高空作业必须系安全带。在楼梯口、预留洞口等设置围拦、盖板、架网。对于跑道、斜道两侧边,卸料平台的外侧边应设安全围栏。

夜间操作要有足够的照明设备,坑、洞、沟、槽等应做好防护。

1、建立消防组织,设立防火小组和义务消防队,建立完善的消防安全制度,对员工进行消防安全教育,进行定期和经常性的防火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2、按要求配置灭火器材并合理布置。

3、按施工平面布置做好消防设施。并时刻保证消防通道的畅通。

4、现场禁止随意使用明火,动火作业必须履行专职安全员审批制度。

5、工作区和生活区的照明、动力电路皆由专业电工按规定架设,任何人不得乱拉电线。

6、材料保管:对储存物品进行火灾危险性的分类并分开存放,各种易燃易爆物品应单独设库存放。

7、木工作业棚防火:采用阻燃材料搭设,电气设备应密封或采用防爆型,防止电线短路、用电设备过载运行,严禁在作业场所吸烟生火;配备足够的灭火器材。

8、生活区防火:按规定设置灭火器,规范使用煤气瓶等。

9、电、气焊作业:焊割作业区与气瓶距离,与易燃易爆物品距离,乙炔发生器与氧气瓶距离都应大于安全规定距离,焊割设备上的安全附件要保证完整有效,作业前应有书面防火交底,作业时备有灭火器材,作业后清理燃物,切断电源、气源。

第三节、穿越既有线路的安全技术措施

顶管施工穿越既有线铁路时,必须在夜间要点封锁后才能进行顶进,在顶进穿越铁路的过程中,向铁路相关部门要求该段列车限速,预定为:限速45km/h,具体实施情况以铁路部门批准为准。

1、在顶管穿越线路期间,加强线路监测及路基监测,确保线路沉降在可控范围内,尤其是在顶进时必须加强夜间监测,每顶进1~2m监测一次;

2、若线路沉降有沉降,在顶管完成后当天(封锁),对沉降段进行起道及捣固的手段进行调整,确保列车运营安全;

3、若线路沉降超限,立即停止施工,对既有线路进行起道、捣固,并进行注浆加固路基,以策安全。

第四节、顶管施工安全措施

1、顶管工作井的位置,水平与纵深尺寸,支撑方法与材料平台的结构与规模,后背的结构与安装,井底基础的处理与导轨的安装,顶进设备的选用及其在井底的平面布置等均在施工方案中有经计算后的详细规定,在施工过程中不得任意更改。

顶管工作井与铁路及既有管线的安全距离,一般可根据土质和超声波与有关单位共同确定,如果因施工现场的条件、土质、管道及既有营业线的永久构筑物的位置等原因不能满足安全距离要求,采取安全措施方能保证安全施工时,该措施和有关单位共同商定外,必须经上级技术负责人审批后方能实施。

2、工作人员必须戴安全帽,上下工作井应走安全梯,根据施工的具体情况,正确使用个人劳动保护用品。

3、使用吊车往井内运各种材料时,应有信号工指挥,起重臂下严禁站人,材料应捆绑牢固,井内人员应站在安全位置,架空输电线路下严禁使用吊车。工作井上下不得随意抛掷工具等物品。

工作井的四周要有防雨水进入井内的措施,井外的临时排水设施应保证畅通,工作井底要安装有效的排水设施,保证井内的安全。

4、工作井底的基础结构,必须按照施工组织设计中的规定施工,确保基础的稳定安全,对导轨的规格尺寸,材质事先都应检查验收。

导轨安装时,应牢固地用道钉固定在方木上,两跟导轨的高程应保持一致,木导轨与管外皮接触处抹角的铁皮应钉牢。

GB/T 17738.4-2013标准下载基础和导轨在施工的过程中要经常注意其稳定性。

后背应与顶进方向垂直,后背墙设计的安全系数一般应大于1.5倍,后背的受力面积、宽度必须按设计施工,顶稿的着力中心高度不应小于后背高度的1/3;后背的稳定是保证顶进安全施工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施工过程中自始至终应加强注意,只要发现顶进过程中管子不向前走而向后背压缩,顶铁上拱或下啃,立即停稿,加固后背严防崩铁伤人,顶力突然增加超过设计值时,一方面考虑用触变泥浆减阻,另一方面要考虑加固后背。

1、每班顶进作业开始之间,必须对后背基础与支撑进行仔细的检查,发现异常现象及时研究处理,确认安全可靠后方可施工。

顶管作业必须建立交接班制度,并有记录,检查机电设备是否良好。

往工作井内下管前DB11/T 948.4-2013标准下载,施工负责人必须进行防高处坠落,物体打击的安全交底,作业人员分工要明确,严格遵守纪律。

每次下管前,均应由施工负责人组织检查吊装设备及辅助设施是否完好无损,安全可靠,下管工序应有专人指挥,管子前方严禁有人;运管与调整管子的方向时候,必须有技术熟练,责任心强的人指挥,缓慢运、调;挂勾人员应从支架两侧等安全梯上下,作业时必须严格按规定使用安全带,个人劳动保护用品应按规定正确使用,严禁用手扶钢丝绳,防止手被滑轮、吊勾碰挤致伤。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