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特大桥跨北环线桩基承台施工方案

某特大桥跨北环线桩基承台施工方案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5.33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某特大桥跨北环线桩基承台施工方案

2工程概况及项目特点 1

2.3现场地质情况 2

2.4主墩调查的基本情况 2

上海某大型基坑支护施工方案3.1组织管理机构 5

3.2安全管理机构 5

5下部工程施工方案 6

5.1桩基、承台施工总体方案 6

6既有线防护方案 18

7主要劳动力及机具设备安排 19

7.1主要劳动力安排 19

7.2主要机具设备安排 19

9减少对既有线干扰的措施 21

10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 21

10.1建立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21

10.2安全保证体系 21

10.3施工安全预控措施 22

10.4机械安全防护措施 23

10.5既有线行车安全保证措施 25

10.6制度措施 26

11雨季施工技术措施 27

12钻孔桩桩机作业及移位的固定方法(地笼、缆风绳布设) 28

13工程质量保障措施 29

13.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 30

13.4控制和防止质量通病的措施 31

14应急救援预案 31

14.3应急工作程序 32

14.4基坑或承台开挖坍塌事故应急预案 32

14.5遇到涌沙、流沙层的处理措施及应急预案 32

14.6既有线的防护措施及应急预案 33

14.7大型机具发生事故的应急预案 34

615#墩和616#墩承台基坑支护方案检算 36

京杭运河特大桥桩基、承台施工方案

(连续梁主墩615#及616#墩)

(1)《铁路营运线施工安全管理办法》(铁办[2008]190号);

(2)《上海铁路局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实施细则》(上铁运发[2008]316号);

(3)《客运专线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5)《京杭运河特大桥施工图》及相关图集、设计文件;

(6)《改建既有线和增建二线铁路工程施工技术暂行规定》(铁建设[2008]14);

(8)国家、地方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等;

(9)现场实地踏勘调查资料;

宁杭铁路客运专线DK241+563.84~DK241+611.84京杭运河特大桥跨越既有北环线钻孔桩、承台施工及安全防护方案。

(1)在保证既有铁路行车安全的基础上,采用经济、合理、安全可行的施工方案。

(2)严格遵守合同文件明确的各项技术规范和质量验收评定标准,确保工程质量。

(3)加强过程监控,坚决执行《铁道部铁路运营线施工及安全管理办法》和《上海铁路局营业线施工及安全管理细化办法》,确保工程施工安全。

钻孔桩、承台施工靠近既有北环线铁路,对既有线的防护工作是整个施工的重中之重,也大大增加了施工难度。

由现场地质勘察报告,615#、616#墩位上层覆盖人工填土0~1.2m(σ0=1kpa),第二层为粉质粘土1.2~17.8m(σ0=120kpa),第三层为粉质粘土17.8~28.3m(σ0=180kpa),第四层为粉质粘土28.3~41.5m(σ0=120kpa),第五层为粉砂41.5~42.9m(σ0=120kpa),第六层为粉质粘土2.9~46.3m(σ0=180kpa),第七层(持力层)为细园砾土46.3~58.7m(σ0=400kpa)。

2.4主墩调查的基本情况

615#承台靠近铁路一角距轨道中心为11.5m,侵入到路基坡脚。最近钻孔桩位中心距离轨道中心为12.9m,在钻孔桩施工前需进行加固防护。宁杭客专线与既有线交叉点既有线里程为K203+080,施工项目与既有线各设备间的关系详见下表:

桩基中心(Φ1.25m)

(京杭运河特大桥)桥梁承台与既有线关系及支护方案表

DK241+563.84

DK241+611.84

(2)连续梁615#墩桩基础:09年09月22日~09年10月05日;

(5)连续梁616#墩桩基础:09年09月22日~09年10月05日;

5.1桩基、承台施工总体方案

京杭运河特大桥跨北环线615#、616#主墩基坑开挖设计采用钢板桩防护,615#墩承台开挖采用8米长的钢板桩,616#墩承台开挖采用6米长的钢板桩,计算资料详见附后。施工程序:①先平整墩位钻孔桩场地;②承台靠既有线傍采用打入钢板桩防护;③主墩615#、616#钻孔桩施工;④主墩615#、616#承台施工;⑤回填基坑、拨除钢板桩。

钢板桩的施打位置严格按基坑布置要求确定,施打前,先进行外观检查,检查内容包括表面缺陷、长度、宽度、平直度等,误差超过规定的,应进行矫正,不能矫正的,则严禁使用。

钢板桩的打设采用振动锤沉桩的方法。先用吊车将钢板桩吊至插桩点处进行插桩,插桩时锁口要对准,每插入一块即套上桩帽轻轻加以振动。为了防止锁口中心线平面位移,即在打桩进行方向的钢板锁口处设卡板,阻止板桩位移。

钢板桩打桩时必须安装桩帽。一般是先打定位桩、或做临时施工平台,在平台上组装并固定在定位桩上。

钢板桩逐块(组)插打到底或全围堰先插合拢、再逐块打。插打钢板桩,从第一块(组)就应保持垂直。最先几块插好打稳后,即与导框固定,然后继续插打。

钢板桩插打完,即可抽水开挖,钢板桩围堰的防漏能力较好,但仍有锁口不密,个别桩入土深度不够或桩尖打裂打卷,以致发生漏渗情况。锁口不密漏水,可用棉絮等在内侧嵌塞,同时在漏缝外侧撒大量木屑或谷糠,使其由水夹带至漏水处自行堵塞,桩脚漏水处采用麻袋装土,水下混凝土封底等处理。

钢板桩拔除前,应先回填基坑,靠近铁路侧采用AB组填料分层夯实填筑。钢板桩用振动锤与吊机共同拔除,先用振动锤将锁口振活以减小与土的粘结力,然后边振边拔。为了及时回填桩孔,当桩拔至此基坑底板略高时,暂停引拔,用振动锤振动几分钟让土孔填实。对阻力较大的钢板桩,还可采用间歇振动的方法。

钻孔场地在旱地时,应清除杂物,换除软土、平整压实。在浅水中,用筑岛围堰法施工,筑岛面积应按钻孔方法、设备大小等决定。采用回旋钻法和冲击法钻孔时,需设置泥浆循环净化系统,应在计划施工场地或工作平台时一并考虑。

测定桩位和地面标高。桩位放样时,桩的纵横向允许偏差满足验标要求,并在桩的前后左右距中心2m处分别设置护桩,以供随时检测桩中心和标高。

采用5~10mm厚A3钢板卷制钢护筒,根据现场地质状况和施工要求,钢护筒长度2.0m,埋深1.5m,做成整体圆形,为增加刚度防止变形,在护筒上、下端的外侧各焊一道加劲肋。护筒埋设前应对桩位精确放样,测定桩位,并在桩的前后左右距中心2m处分别设置护桩,以供随时检测桩中心。护筒埋设后,钻机就位前应进行护筒平面位置和高程的复核测设,严格控制孔位偏差在规范允许范围内,钻孔过程中及终孔前应对钻杆位置进行跟踪(通过事先埋设的护桩检查),使其基本位于护筒中心附近,防止出现斜孔。护筒埋设的顶面位置偏差不大于5cm,倾斜度不大于1%。护桩的埋设和泥浆池的设置见下图:

5.3.4泥浆循环系统的设置:

在砂类土、碎(卵)石土或黏土夹层中钻孔,宜采用膨润土泥浆护壁。在黏性土中钻孔,当塑性指数大于15,浮碴能力满足施工要求时,可利用孔内原土造浆护壁。冲击钻机钻孔,可将黏土加工后投入孔中,利用钻头冲击造浆。

钻孔中泥浆比重:正循环旋转钻机、冲击钻机使用管形钻头钻孔时,入孔泥浆比重为1.1~1.3;冲击钻机使用实心钻头时,孔底泥浆比重黏土不宜大于1.3,大飘石、卵石层不宜大于1.4,岩石不宜大于1.2。反循环旋转钻机入孔泥浆比重可为1.05~1.15。

黏度:一般地层为16~22s,松散易坍地层为19~28s。

含砂率:新制泥浆并不大于4%。

胶体率:不小于95%。

ph值:应大于6.5。

钻孔过程中应随时检验泥浆比重和含砂率,并填写泥浆试验记录表。

钻机就位前,对主要机具及配套设备进行检修后开始安装就位,钻机底座和顶端保持平稳,防止产生位移和沉陷。钻机顶端应用缆风绳对称拉紧,钻机的起吊滑轮线、钻锥和桩孔中心三者应保持同一铅垂线。

钻进时,采用小冲程开孔,进入正常钻进状态后,采用4~5m中大冲程,最大冲程不超过6m,钻进过程中及时排碴。

每个孔绘制地质剖面图,并针对不同地质调整泥浆指标。

经常注意地层变化,在地层变化处捞取碴样,判断地质类别,并与设计提供的地质剖面图相对照,及时根据地质条件调整钻进工艺。

钻孔作业连续进行。因特殊情况必须停钻时,将钻锥提至孔外,以防埋钻,并在孔口加护盖,以策安全。

5.3.7钻孔到达设计高程后:

终孔后通知设计单位复核地质情况,特殊孔跨处墩位每墩复核一处,简支梁墩处3~5个墩位复核一处。

A、钻孔达到设计深度后,采用验孔器和测量绳对孔深、孔径、孔形等认真检查,符合设计要求后,填写“终孔检查证”。

C、钻孔灌注桩成孔要求达到的质量标准:

a、孔的中心位置:偏差不大于5cm

b、孔径:不小于设计桩径

c、倾斜度:小于桩长的1%

d、桩底沉渣允许厚度:小于20cm(摩擦桩)

e、清孔的泥浆指标:比重≤1.1,粘度17~20S,含砂率<2%。

②、钢筋笼的加工及下放

钢筋笼在钢筋加工场地集中下料,分节制作。采用加劲筋成型法,为方便螺旋筋绑扎,把加劲筋设在主筋内侧。制作时,按图纸设计尺寸作好加劲筋圈,标出主筋的位置。焊接时,使加劲筋上任一主筋的标记对主筋中部的加劲筋标记,扶正加劲筋,并较正加劲筋与主筋的垂直度,然后点焊,在一根主筋焊好全部加劲筋后,在骨架两端各一人转动骨架,将其余主筋逐根照上法焊好,然后抬走骨架搁于支架上,套入盘筋,按设计位置布置好螺旋筋并绑扎于主筋上,点焊牢固。在制作钢筋笼时,按规范要求错开50%接头,并且相邻两根主筋接头错开距离不少于50cm。为使钢筋在安装过程中不变形,应在钢筋笼两端和中间每4m设一道内撑。钢筋笼骨架保护层厚度按设计图设置定位钢筋,每隔2m设一组,每组4根均匀分布。

声测管安装:安装钢筋笼时,将声测管根据设计图纸布置在钢筋笼内侧,用铁丝将其固定在钢筋笼主筋上。声测管上、用钢板密封,以防安装过程中声测管掉入孔内。声测管接头要严密,防止孔内泥浆和水泥浆进入声测管内而堵塞声测管。

C、由于钢筋笼重,考虑用16T、25T的吊车来安装。骨架进入孔口后,应将其扶正徐徐下放,并且边下放边拆除加劲内撑,严禁摆动碰撞孔壁。当最后一道加劲箍筋接近孔口时,用2根型钢横穿钢筋笼,将骨架通过工字钢支承在护筒上,再吊起第二节钢筋笼,使它们在同一坚直轴线上对齐焊接,先焊接直径方向相对的主筋接头,然后用吊车稍稍提起,以使上下两节钢筋笼在自重作用下基本顺直,此后便可进行接头焊接。接头焊好后,上好接头箍筋,再稍稍吊起钢筋笼,抽出支承工字钢,下放钢筋笼。如此循环,使钢筋笼下放至设计标高为止,钢筋笼标高偏差控制在±5cm。最后用4根同主筋直径的钢筋作为吊筋把钢筋笼焊接固定于护筒上,保证钢筋笼定位正确,避免钢筋笼下沉和灌注砼时上浮。

D、下钢筋笼注意事项:

a、钢筋笼接头上下两节应该顺直。

b、钢筋接头的焊接、钢筋间距及轴线偏位应符合规范要求。

c、因钢筋笼比较庞大,自重大,每节钢筋笼的最上一道加劲箍筋和主筋以及吊筋的焊接应牢固。

E、钢筋骨架的允许偏差:

a、钢筋骨架在承台底以下长度:±100mm

b、钢筋骨架直径:±10mm

c、主钢筋间距:±10mm

d、加强筋间距:±20mm

e、箍筋间距或螺旋筋间距:±20mm

f、钢筋骨架垂直度:1%

g、箍筋底面高程:±50mm

钢筋笼下放完毕后下放灌注混凝土的导管并记录每一节导管的长度和编号。导管下放结束后利用导管进行二次清孔,继续循环人工捞渣直至孔底沉淀符合规定要求,然后加入清水换浆直至泥浆比重符合规定以及施工要求。报告驻地监理灌注混凝土前交验,准备水下混凝土浇注。

5.3.8水下混凝土灌注

水下桩基采用直升导管法灌注砼,其工艺如下:

②、漏斗、砼的拌制和运输

浇注水下砼,应使剪球时第一批砼数量能使导管埋入1.0m以上,根据桩径的大小计算首批砼数量,因此必须有一个容积大于首批砼数量以上的漏斗。

混凝土在9#搅拌站集中拌制,用混凝土罐车运至工地,再用混凝土泵送入漏斗。

钻孔灌注桩水下砼的浇注要一次完成,中间不能停歇,为保证浇注一气呵成,要求砼初凝较迟而且和易性、流动性好,因此水下砼在拌和过程中应适当加入一些粉煤灰及缓凝减水剂,尽可能在首批浇注的砼初凝前完成整根桩的砼灌注。

④、灌注水下砼注意事项:

A、钻孔完成后,相应的钻机应移到其它孔位,以不阻碍灌注砼为宜,并准备开钻。

B、导管下放前,应注意总长度及每节编号,检查密封胶垫是否完好,有无老化、穿孔等现象,螺栓应全部上紧使各个螺栓受力一致,导管下放后须位于孔位中心。

D、漏斗内的首批砼,应先注入一至两盘砂浆,灌注时起润滑导管作用,提升降落导管时,动作要慢,以免挂住钢筋笼或提空导管。

E、灌注水下砼时,机修人员应值班,并备有备用发电机。

F、水下砼应连续灌注,同时派专人测量和记录导管埋入砼的深度,填写水下砼浇筑记录表,以确保在灌注过程中导管埋入砼的深度不小于1m。

测量人员必须认真细致记录好浇注过程中的砼顶面标高和导管长度,以计算埋管深度,一般要求每浇注两斗砼测量一次,要求每次沿桩周均匀测三点,最低点处的埋管深度须满足要求。

对钻孔、清孔、灌注砼过程中排出的泥浆外运到指定地点进行弃浆处理,以防止对河流及周围环境的污染。

5.3.10特殊技术及事故处理措施

由于该工程钻孔桩较深,如何防止扩孔是施工中必须解决的问题,根据以往施工经验,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a采用优质泥浆护壁成孔,是防止流砂和扩孔的有效措施。为使孔壁稳定性良好,钻进成孔时针对地层变化进行泥浆性能的适当调整,合理控制钻进参数可有效的防止钻孔扩径。

b严格遵守工艺流程,加快施工速度,减少各工序衔接时间,避免孔壁裸露时间过长而造成缩径和坍孔。保持孔口水头高度,维持孔壁稳定性能,防止砂砾层坍孔。

②、成孔事故处理和防患措施

在成孔中如发生断钻杆、钻杆脱落或由于操作不小心把工具掉入孔内等事故,可使用特制的打捞钩处理。为防止脱扣,下钻前必须检查好钻杆连接和插销,若有损坏者,不得下入孔内。

由于钻机安装不水平、钻具刚度小,地层软硬不均匀、钻头形状不对称、不适当加压等原因发生孔斜,一般在钻进过程中能及时察觉。若已孔斜,可用钻具扫扩孔纠斜。严禁不合格钻杆、不规则钻头下入孔内。

下导管时如发生导管脱落掉入孔内,可用特制的倒刺式打捞套打捞。

导管堵塞或凝管事故:发生导管堵塞的原因可能由于导管变形或内壁有硬块;或砼质量差,混有大石块或其它杂物;或清孔不彻底。发生堵塞事故时,可把导管全部拔出,清除管内砼,再根据具体情况,决定重新扫孔或直接二次冲击法处理。

钢筋笼上浮原因很多,主要是因为砼面上升进入笼底端时造成埋管深度太大,或由于灌注时间太长砼已初凝,或清孔不彻底造成。

防范措施:在钢筋笼的顶面等距离焊接三根φ25mm螺纹钢筋,引出护筒顶面,再套用φ48钢管固定在钻机平台上。

在砼面即将进入笼底端时,控制混凝土灌注速度。

5.4.1基坑开挖及围囹、支撑系统安装

挖土采用挖掘机与人工清底相配合,先用挖掘机挖至设计承台底标高20cm处人工开挖,且进行清理、整平。为保持工作面内无积水,沿基坑底四周开挖300×300mm的排水沟,在两角点处设置500×500mm的集水坑,集水坑内放置2台潜水泵进行排水。其抽水能力为渗水量的1.5倍以上。

开挖出的土方部分作为回填料,其余土方,采用自卸汽车运输至指定的弃土场。

在开挖到围囹位置,测量人员根据施工方案图对围囹位置进行测量,并用墨线表示出围囹安装位置。在安装围囹及支撑系统前焊接牛腿,待牛腿焊接完毕技术人员验收合格后,进行围囹及支撑系统的安装。

测量人员将设计的桩顶标高标示在桩基钢筋上,采用人工配备风镐凿除桩顶浮浆及混凝土,严格控制凿除高度,但必须保证凿除至新鲜、密实混凝土面。在进行桩头凿除时必须保证桩顶的平整度及桩顶标高。

待桩头凿除后人工换填10cm厚级配碎石,以保证在承台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地基承载力。

浇筑砼垫层前,将换填的碎石找平夯实,然后浇筑10cm厚C15混凝土垫层。在垫层施工时,离承台外边线埋设φ12定位钢筋,以便以后固定承台底口侧模。垫层顶标高必须控制准确,与承台底标高相同。

垫层的平面尺寸每边大于承台尺寸50cm,以便于承台的钢筋绑扎与支模。

测量人员在进行模板安装前对垫层顶面的标高进行复核,且将承台的轴线及边线进行准确定位,现场施工管理人员根据测量点位,采用墨线在垫层上标示出承台的平面结构线。

承台均采用定型钢模,由专业钢模板生产厂家制作。在制作过程中,对其表面光洁度、拼装精度、模板的强度和刚度要严格控制,派专人监制。模板运到现场后,要及时组织试拼,使模板安装误差符合要求。

采用人工配合吊车进行模板安装。在进行模型安装时严格按设计图纸进行,保证模型的垂直度,控制中线位置、高程,使其精度满足规范要求。模板拼缝横平竖直,板缝严密不漏浆。模板内面使用脱模剂。在模板与钢板桩之间采用φ48的钢管进行支撑,钢管的纵横间距为80cm;钢管与钢板桩间采用10×10的方木进行支垫。

钢筋统一在钢筋加工场加工,运输到施工现场绑扎成型。在绑扎前,先将桩头伸入承台的锚固钢筋扳成喇叭状。绑扎时注意施工顺序,事先安排好每种钢筋的绑扎顺序,确保按图施工,保证各部分的尺寸准确、间距均匀。

墩柱的预埋钢筋必须在承台钢筋绑扎时进行,采用点焊与承台、桩基础钢筋固定在一起。如果墩柱的预埋钢筋较高,则必须在承台四周搭设钢管支架,用以支撑和稳固桥墩钢筋。必要时将墩柱预埋钢筋截断进行预埋,但露出承台顶面的长度必须大于35d,在进行墩柱钢筋施工时采用滚扎直螺纹进行连接。预埋桥墩台钢筋时必须与桥墩纵、横轴线进行校核,同时要保证足够的锚固长度。

在绑扎钢筋的同时,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安装好综合接地系统,且在浇筑混凝土前对其进行测试,满足要求后方能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承台尺寸:9×12.3×3m,属于大体积混凝土承台,为了降低大体积混凝土水泥水化热而引起的内外温差,在钢筋绑扎过程中,分层分区埋设好冷却水管网,并安装好控制阀门。在绑扎钢筋的同时,进行冷却水管的安装,冷却管要做到密封、不渗漏,并在指定部位安装测温元件。同时在外部接进出水总管、水泵。混凝土内冷却管采用直径50mm钢管。平面布设间距为100cm×100cm,层间距100cm,上下两层离表面100cm,共2层,每层设置一个进水口和一个出水口。冷却水管布设后进行试运行,检验是否渗漏及水流能否满足要求。大体积混凝土灌注时的冷却水管的布置具体情况见下图:

为了准确测量、监控混凝土内部的温度,指导混凝土的养护,确保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在构件内合理布设温度测量元件。在承台混凝土养护期间测定混凝土表面和内部的温度,拆模温差和养护时间应符合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和设计规定。

承台混凝土采用汽车吊灌注混凝土,下料时采用溜槽和串筒,避免混凝土出现离析。混凝土拌合严格按施工配合比配料,砂、石、水泥、水及外加剂等原材料必须经过质量检验并符合要求,计量要准确,保证混凝土拌合时间。承台混凝土分层连续灌注,一次成型,分层厚度宜为30cm左右,分层间隔灌注时间不得超过试验所确定的混凝土初凝时间。

对大体积砼,在每层循环冷却水管被灌注的混凝土覆盖并振捣完毕,即可在该层循环冷却水管内通水。冷却水管使用完毕后需压注水泥浆封闭。

混凝土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深度超过每层的接触面5~10cm,使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密实度。在振捣过程中要防止漏振,过振,确保质量良好。振捣时,振动棒垂直插入,快入慢出,其移动间距不大于振动棒的作用半径1.5倍。振捣时的插点要均匀,成行或交错式前进,以免过振或漏振,振动棒振动时间约20~30s,每一次振动完毕后,边振动边徐徐拔出振动棒。混凝土以不再下沉、无气泡冒出、表面泛浆为度,振捣时注意不要碰松模板。

在承台混凝土灌注完毕后,开始抹面收浆,待混凝土初凝后用二层草袋一层尼龙薄膜覆盖,进行养护,以保证承台表面温度不至于变化过大,减少承台中心与表面的温度差。

每次灌注混凝土都按规范制作强度及弹性模量试件,进行强度检查。由专人填写混凝土施工记录,并详细记录原材料质量、混凝土的配合比、坍落度、拌合质量、混凝土的浇筑和振捣方法、浇筑进度和浇筑过程出现的问题等,以备检查。

回填前进行模板拆除(混凝土强度必须大于2.5MPa后),将基坑中的渗水抽出,基坑回填采用B组填料,分层夯实,回填至承台顶标高后拔出钢板桩。施工时由专人指挥以避免施工机具碰撞承台结构物。

615#、616#墩钻孔桩施工前先联系铁路相关管理部门,对承台周围的地下管线进行迁改,钻孔桩施工前平整作业平台,钻机底盘位置在既有老路基上,钻机是稳定的。

在钻孔前插打钢护筒对钻孔桩进行防护,采用振动桩锤静压法施工避免对既有铁路的影响,插打深度不小于4m,钢护筒插打到位后进行钻孔桩钻孔施工,钻孔采用间隔施工,每相邻钻孔桩间距不得小于5m,防止塌孔。

615#、616#墩施工平面布置上图所示,在承台周围插打钢板桩,对既有线路基边坡进行防护,减少坑壁渗水,基坑底部采用1m厚混凝土封底,在砼灌注前紧贴钢板桩铺设竹胶板,以便于钢板桩拔出来。

7主要劳动力及机具设备安排

7.2主要机具设备安排

XZJ528THB37B

由于基坑离既有线很近,为确保既有线的安全,派专人进行跟踪监测。监测人员见下表:

(1)施工前,与铁路有关部门办理观测人员进入既有线相关手续。

(2)布监测点,在桥基坑对应的既有线路肩上布置观测点,每个承台的测点总数不应少于5个(见图2),其密度应视变形情况而定。

图2既有路肩沉降观测点布置图

在既有线路肩上埋设沉降观测桩(点),埋设前先清除路肩上浮喳,埋设规则见图3,观测点钢筋头为半球形,高出埋设表面5mm,表面做好防锈处理。

图3既有路肩沉降观测点设置图(单位:mm)

(3)派专人进行观测和整理数据,施工期间每天最少观测1次,在土方开挖基坑成型的初期、沉降量突变和雨后应加大观测的频次,每小时观测1次,密切监控路基变形。发现异常及时向上汇报,并且报铁路运营部门对轨道进行监测。

(4)监测安全要求:考虑到既有铁路行车密度大,防护难度大,监测前必须与铁路工务、车站、派出所等有关部门办理相关手续,必要时派驻站联络员及现场防护员进行跟踪防护,确保监测人员人身及行车安全。

(5)严格按监控量测来指导施工,当路基变形量达到警戒值时就立即停止施工,并立即联系工务段监测人员对轨道进行监测,待变形稳定后再恢复施工。

正常情况下路基变形警戒值按如下三者取最大值确定:①当次的变形量大于头一次的2倍;②当天的变形量超过2mm时;③累计沉降量超过10mm。

(6)基坑顶面四周挖排水沟,排除地表雨水。基坑底排水过程中,当出现大量砂漏应停止抽水,采取加固措施,并立即联系工务段监测人员对轨道进行监测。

(7)基坑开挖时,应观测坡面稳定情况。当发现沿坑顶面出现裂纹、坑壁松塌或遇涌水、涌砂时,应立即停止施工,并立即联系工务段监测人员对轨道进行监测,加固处理后,方可继续施工。

(8)建立观测数据汇报制度,必须请工务段巡查人员对观测数据进行确认。

9减少对既有线干扰的措施

(1)施工期间加强安全管理,对既有线进行观测,并于开工前报运营部门审批后方可开工。

(2)在施工前及施工期间采用适宜的方法和手段加强地质资料核对(含地下水),如有不符的,立即会同设计单位进行勘察及调整施工方案。

(3)施工前应探明地下各类管线的位置,严禁盲目施工危及管线安全,钻机钻孔及承台开挖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4)在进行基础开挖是注意对既有线的监测,防止因施工影响既有线路基的安全。

10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

10.1建立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副组长:苏铁军陈腊生唐剑波孔海保朱铁桥

组员:章伟辉董永杨辉李箭候克刚王林保

安全保证体系见下页图。

10.3施工安全预控措施

(1)施工地段发现地下不明管道、线缆时及时与有关部门联系,确认做好防护后再继续施工。地下管道、电线缆处施工时,在征得有关部门同意后,备齐备足必要的抢修材料,制定出应急方案后再行施工。

(2)承台基坑开挖施工严格按设计要求,采用钢板桩防护,确保既有线的安全。

(3)与既有线距离安全控制:大型机械进场前,测量好桩位离既有线的距离,采取埋地笼、拉揽风绳等重点防护措施。

(4)地下管线安全控制:大型机械进场前,对开工场地的地下管线等隐蔽设备,在设备管理单位对施工单位现场交底的前提下,再由三电部门对施工部门进行现场书面交底。施工部门要对施工场地、施工桩位进行人工开挖探沟,以确认有无地下管线,对于挖出的地下管线,采取支护防护措施。对已探明的地下管线径路区域要采取隔离防护措施,安全防护警示标志要鲜明醒目。

(5)架空线及其附属设备安全控制:大型机械与架空电力线的安全距离必须满足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要求。

(6)施工人员安全控制:凡参加临近既有线大型机械施工的人员,必须进行既有线施工安全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特殊作业人员必须持有符合国家规定的特种作业操作证和复审记录,方可上岗。

10.4机械安全防护措施

(1)在营业线邻近、并行地段进行桩机等机具施工时,不论是作业或停留,施工桩机具均不得侵入既有铁路限界。

(2)所有机具必须要张贴或悬挂安全操作规程,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岗前严格培训,合格并持有操作证书后才能上岗作业,专人操作、专人负责。严禁无证人员进入操作岗位。

(3)机具作业范围内不得有高压线路和地下管线穿过;

(4)作业区周围要设有明显标识或围栏,并禁止非作业人员进入;

(5)机具安装场地须无障碍物并平整、夯实,能承载桩机具的工作压力;当地基松软不良时,桩机具下应加铺垫枕木或钢板防护。

(7)施工前,向电务段、铁通等设备管理单位索取有关既有站场及区间电缆径路图、电缆配线图和站内及区间信号平面布置图,并向现场及书面交底,带班人员必须熟悉站场及区间信号显示情况(明确带班人员就是抢修人员)。

(9)施工前,要事先通知电务段、铁通及路外相关产权单位到场配合,共同核实地下管线、光、电缆等设施位置、径路并做好记录。

(10)机具设备进场施工时尽可能的绕开电力及通信架空线路,当桩机具在线路周围施工时,必须保证和架空线路的安全距离,电力线10KV及以下电力线路安全距离应大于3m,35KV及以上电力线路大于7m,垂直距离应大于2m。

(11)当机具在架空线路下施工时,必须设专业人员防护,避免刮断电力及通信架空线路。

(12)安全员、防护员须带防护包、穿防护服、戴上岗证,并配齐五大防护用品:对讲机、信号旗、响墩、火炬、口哨,工区经理、副经理、施工负责人、安质部长均要配备对讲机。

(13)防护人员应和车站建立良好的关系,加强与行车值班员沟通联络。驻站防护人员要随时掌握行车设备动态,一旦发现异常情况须立即通知现场查找原因,并及时了解掌握行车设备运行动态。

(14)机具就位后,对桩机具及配套设施要进行全面的检查,安设平稳、牢固后,桩架加设缆风绳。桩机具在施工过程中要经常对受力杆件、行走机构、导向槽、立柱导轨、螺栓、法兰、销轴、钢丝绳及起重设备等进行检查。

(15)每台大型机具应有一位带班人员或专职安全防护人员防护,做到“一机一人”。

(16)带班或安全防护人员在施工期间不得擅离职守,确保在施工前检查一遍,施工结束后检查一遍。

(17)每台大型机具施工时,当桩机具高度大于桩机具离既有铁路护栏(或高压线)距离时,在桩机具离开铁路(或高压线)一侧必须设置符合要求并经过检算的地锚和缆风绳,并随机拆装移动。从桩机具架顶拉两根防止机具倒向既有线方向的缆风绳,缆风绳采用Ф≥16mm钢丝绳。地锚采用2m长槽钢或1×1×1m立方体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槽钢地锚斜打入地面以下1.5m,预制构件地锚埋入地面以下2米,水平埋置,并回填AB料夯实牢固。随桩机具移位而不断更换地锚位置,并确保在移机时至少有一根风缆未脱离地锚的控制。

(18)正常施工时,桩机具随施工推进需要移位,应使桩机具背对既有线,易倒方面与既有线平行或背离,移机时机具不得脱离缆风绳的控制。桩机具移位时,尽量不要压在刚刚完工的桩(顶)位上,且远离其他施工机械;行走中保持设备垂直平稳,必要时铺垫枕木、填平坑凹地面、换填软弱土层、加设临时固定缆风绳锁、清理行走线路上的障碍物等;为了保证机械稳定性,采取在机械的四个支腿下增加一块支撑钢板。钢板尺寸1×1m,厚度15mm。

(19)遇有6级及以上大风或恶劣天气时,停止桩机具作业。

(20)暂停施工时间较长时,在现场负责人、施工员、安全员及技术员现场监护下放倒大型机具。

10.5既有线行车安全保证措施

营业线旁施工过程中,做到视营业线为“高压线”,运行列车为“带电体”,把确保行车安全放在首位,承担施工安全的主体责任。重点抓住“五防”:防机具路料侵限、防挖断电缆、防线路防护失格、防既有路基和线岔质量失标、防作业人员车辆伤害。从卸料、材料堆放、机具保管、作业标牌、人员教育、硬件投入、督促检查等方面入手,规范管理,严加控制。

对施工范围内的既有行车设备、地下管、线、电缆等设施的准确位置在工程开工前向设备管理单位提出核查请求,共同查清准确位置,并做好明显的识别标志,并写明“下有电缆,严禁机械超越”字样,在施工挖坑、挖沟、铲土时,保证不影响“四电”设备的正常使用,不造成设备隐患。对边界以内的架空电力线、通信线拆迁后再施工。

当无法提供准确位置时,请设计单位会同施工、设备管理单位共同探查、核实、划定防护范围。对划定防护范围内的既有设施制定可靠的具体防护措施。对地下光电缆等设施位置不明时,必须采用“人工挖探”的方法,查明位置后,才可大面积开挖。

既有线防护要满足《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及《铁路技术管理规程》的规定。

工地防护员、必须经过严格训练和考试合格的职工担任,一经派定后不得任意调换。防护人员在执行防护工作时,必须坚守岗位,如因事暂离开岗位时则安排合格人员代替。

紧靠既有线边施工,凡妨碍既有线行车和人身安全的施工作业,为了确保行车和施工安全,必须按规定设置施工安全防护。祥见施工现场机械作业及防护布置图,未设好施工防护,不得进行施工作业。

因施工需在运营线旁砍伐、移植树木时,准备足够的人力和绳索、支撑园木、防护用品等,有施工负责人在工地担任指挥,并由训练、考试合格的正式路工担任防护人员,按规定设置防护后再开工。

在运营线旁进行开挖基坑等影响路基稳定的施工,报告所属维修养护部门,征得其书面同意,并备足施工和抢险材料后再动工。施工期间,派专人日夜巡查,密切注视变化情况,及时发现并消除有碍行车安全的病害。

在铁路附近施工期间,在施工地段上、下行来车前方各设一名专业防护员,24小时值班,配备对讲机与电喇叭,对超过围护墙的任何施工情况提出警示,对列车接近施工地段发出警告。对无关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和铁路线路进行劝赶,确保行车、人身安全。

对进入工地施工人员预先进行一次针对本工程特点的安全技术教育,明确工作职责、作业区域、防护区域、抢险道路、日常进出口与注意事项等,做到人人心中有数。

既有线轨道检查维修及监测全部委托给工务段领工区。

10.6.1安全生产责任制措施

建立工区经理、副经理、安质部长、安全员、技术人员、施工员、工班长、一般工人、机修工、防护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10.6.2安全教育制度

A、开工前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常识、安全法规、规章制度的教育,并进行考试,合格者方可上岗。

B、对安全员、防护员等其它特殊工种,执行持证上岗制度。

C、加强日常安全教育,安排工作时,必须进行安全教育,安全讲话要有针对性。

D、工区安全小组必须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意识,根据“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搞好工区安全工作。

E、工人进入工地必须作好三级教育。

F、每一项工程施工进行技术交底的同时,应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安全技术交底须书面进行,交接双方均要签字。

10.6.3班前安全活动制度

积极组织工人学习、了解本班组安全生产工作情况、工作性质及范围和必要的安全知识。开始工作前必须要求工人注意安全GY/T 328-2020 广播电视钢塔桅运行维护技术规范,熟知以下内容:

A、班前必须进行安全讲话及安全技术交底。

B、积极参加安全活动,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规章制度

C、必须熟悉施工要求,认真执行安全技术交底,不蛮干。

D、正确佩戴劳动保护用品,防护备品。进入施工现场戴好安全帽,高处作业挂好安全带,作业时电工应穿好绝缘用品。

E、熟悉所使用工具的性能、操作方法,作业前和作业中注意检查,严禁带病运转。

F、维护施工现场的一切防护设施T/CSPSTC 170-2018标准下载,不得任意拆除,必须改动时,须有关人员批准并指派专人进行。

G、发生安全事故时,应立即向管理人员汇报,保护好现场并如实汇报事故情况。

雨季施工的工程严格执行施工技术规范的各项规定,制定详细的施工组织技术措施,确保工程质量。编制雨季施工作业指导书,作为雨季施工中的强制性执行文件。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