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大厦2#楼安全施工组织设计

某大厦2#楼安全施工组织设计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322.05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某大厦2#楼安全施工组织设计

X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第一章编制说明及依据 1

TD/T 1020-2009标准下载五、施工阶段平面布置 2

第三章安全、文明施工 2

一、安全生产管理主要人员 3

二、安全、文明施工保障体系 3

三、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制度 3

四、事故主要预防及控制措施 5

第四章专项安全生产施工技术措施 7

十二、垂直运输机械 17

十四、“三宝”“四口”防护 19

一、安全教育及内容 20

二、职工素质教育 21

第六章文明施工创标化及环境保护措施 21

七、治安综合治理 22

八、施工现场标牌 23

十二、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24

十三、安全技术措施费支出计划 26

第七章安全生产应急预案 26

四、伤害事故应急抢救方法 27

编制说明:为确保X大厦2号楼能够优质、快速、安全、文明地完成施工任务。全面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确保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各项技术与管理措施落实到位,保证工程施工能够顺利进行,保障整个施工阶段现场管理与作业人员的人身健康与安全。特编制本《安全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用以指导工程施工过程的安全生产和管理工作,在确保施工安全的情况下优质、快速地完成该施工合同约定的所有施工任务,向建设单位交上满意的答卷。

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标准》、《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江苏省及无锡市政府部门颁布的各项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文件及相关的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当地政府主管部门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及本公司安全生产有关文件的相关规定。

陕西泾渭建设监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X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工程地下、地上建筑的土建工程和安装工程

1、本工程建筑面积1280㎡。

设计使用年限:3类,50年

建筑工程设计等级:一级

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为:丙类

建筑防火分类:一类高层建筑;耐火等级:一级;

人防工程类别和防护等级:甲类核六级、常六级平战结合防空地下一层

建筑结构类型:框架剪力墙结构

根据工程现场的实际情况,本工程现场具体布置情况是:在拟工程四周(建筑规划红线以内)采用标砖砌筑高约2.2m高的临时围墙,以达到封闭施工的目的。拟建工程的东侧主要有:1#大门、停车间、现场办公室及职工住宅区;南面主要为民工和管理人员生活区(包括材料库房)及工地食堂,2#大门设在东侧的工地围墙上,以便于施工材料和运输车辆顺利进入施工现场,为确保自然降水和工地排水能顺利排出施工现场,沿拟建工程东侧、西侧(工地临时围墙以内)设置一条¢500的地下排水沟,以利于施工废水通过此排水沟排入市政排水系统中。

一、安全生产管理主要人员

二、安全、文明施工保障体系

三、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制度

(1)建立、健全项目各类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并将各部门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人,同时公司与项目部、项目部与施工管理人员、项目部与分包单位、项目部与班组、班组与职工均签定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明确安全生产目标、双方责任、工作措施和考核及奖惩办法,以责任书形式把工地总的安全目标按照各自职责逐级分解,并运用安全管理体系对施工全过程实施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侯的管理。各级、各职能部门及各类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装订册,其中项目部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还应挂墙。

2、制订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1)建立项目部各部门和各类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考核制度,由项目经理任组长,各部门负责人参加的考核小组每一季度对项目部人员和各班组长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情况考核一次,考核结果与奖金挂勾,做到分工、责任双落实,并互相监督。

(2)建立安全教育制度,落实三级安全教育,建立教育登记表,安全教育通过考试卷测验形式查验受教育效果,职工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

(3)坚持每星期不少于一次由工程技术部组织、项目副经理主持、各部门负责人及各专业队长参加的安全生产会,主要针对近期安全工作进行总结,指出并纠正不足,并对下一步安全工作提出要求,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4)实行项目定期安全例会制度,由项目经理组织项目安全小组定期进行安全小结,每次例会应作好记录,并有整改方案和记录,总结每一次的经验和教训,并制定下次的目标,安全例会每月不少于两次。

(5)实行定期、不定期的安全检查制度:公司的定期检查与项目部及分公司的不定期检查相结合,形成对整个施工过程安全的动态管理,及时发现问题,消除隐患。

(6)建立安全自检、互检、交接检(“三检”)制度。倒班作业岗位,生产班组应有“三检”制度。工作中、工作前、工作后有检查要求及文字记录。

(7)由工程部建立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做到先交底后施工。

(8)根据本工程的特点,结合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执行“八表”制度,坚持先交底后施工、先验收后作业的原则组织施工。安全“八表”为:

2)、施工安全技术交底措施。

3)、分部(分项)工程安全技术交底书。

4)、安全检查记录表、检查隐患通知和整改措施。

5)、班前安全活动记录。

6)、工伤事故记录表。

7)、脚手架底层、中段搭设验收单。

8)、机械设备安装验收单。

(9)建立定期安全检查制度,做好检查记录。每次检查实行三定一限一复查的原则,对查出的事故隐患,做到定人、定时间、定措施整改。

四、事故主要预防及控制措施

1、分部(分项)工程安全技术交底

(1)安全技术交底必须与下达施工任务同时进行。各工种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安全技术交底,固定作业场所的工种可定期交底,非固定作业场的工种可按每一分部(分项)工程或定期进行交底。新进场班组必须先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再上岗。

(2)安全技术交底内容应包括工作场所的安全防护设施、安全操作规格、安全注意事项等,既要做到有针对性,又要简单明了。

(3)安全技术交底必须以书面形式进行,双方履行签字手续。

(1)公司和项目部建立定期安全检查制度,明确检查方式、时间、内容和整改、处罚措施等内容,特别要明确工程安全防范的重点部位和危险岗位的检查方式和方法。检查次数公司每月不少于一次,项目部每星期一次,班组日检制。

(2)各种安全检查(包括被检)做到每次有记录,对查出的事故隐患应做到定人、定时、定措施进行整改,并要有复查情况记录。被检的必须如期整改并上报检查部门,现场应有整改回执单。

(3)对重大事故隐患的整改必须如期完成,并上报公司和有关部门。

(1)施工现场应建立班组作业前的安全活动制度。

(2)班组应开展班前上岗(上岗交底、上岗检查、上岗教育)和班后下岗检查工作,每月开展安全讲评活动。

(3)班组班前活动和检查、讲评活动等应有记录并有考核措施。

(1)施工现场必须按工程实际情况配备特种作业人员和中小型机械操作工,建立特种作业人员和中小型机械操作工花名册。

(2)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有关部门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操作证应按规定年限复审,不得超期使用。

(3)中小型机械操作工须经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由公司组织培训。

(1)施工现场实行工伤事故定期报告制度和记录。建立事故档案,每月要填写伤亡事故报表,无伤亡事故的需填写说明,伤亡事故报表由公司安全管理部门盖章认可。

(2)发生伤亡事故必须按规定进行报告,并认真按“四不放过”(事故原因调查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不明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群众未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不落实不放过)的原则进行调查处理。

(1)施工现场在醒目位置应有安全标志布置平面图。

(2)安全标志应按图挂设,特别是主要施工部位、作业点和危险区域及主要通道口均应挂设相关的安全标志。

(3)施工机械设备应随机挂设安全操作规程牌。

安全生产是确保工期和工程质量的重要指针,为保证施工顺利进展,特制定如下安全生产措施。

(1)认真贯彻“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的方针,以项目经理为第一安全负责人,全员遵守各项安全操作规程和有关安全法规,杜绝违章作业,违章指挥。

(3)开工前,由安全员对工人进行安全三级教育和培训,开工后,施工人员必须执行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生产责任制,遵守安全生产六大纪律,定期召开安全生产会议,进行安全活动。每天进行班前安全交底,并做好交底及签名记录。

(4)进入工地必须戴安全帽,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好安全防护用品,施工现场严禁吸烟、喝酒、斗殴、打架。

(5)特殊技术工种必须持证上岗,建立工地电工、机修工日夜值班制,加强机械、电器设备的安全运转管理。

(6)由持证电工对电器设备进行检修、安装和拆除,其它人员不得随意拆动电器,所有的用电设备,设备必须配有漏电保护器。

(7)孔上电缆必须架空2米以上,严禁拖地和埋压土中。

(8)机械设备应用由机修人员修理,杜绝机械事故隐患。

(9)设备进出场吊装时,由专人指挥吊运,起吊工应严格执行起重操作规程,吊重体下严禁行人站立和通过,经常检查中臂、吊绳、吊钩等关键部位的安全性、牢固性。

(10)机械外露转动部位必须有安全防护装置。

(11)进入施工现场必须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规则。

(12)作好现场的保卫,防火工作,配置必要的消防器材。

第四章专项安全生产施工技术措施

1、基坑支护结构施工必须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施工过程严禁随意变更。土钉喷锚支护施工必须随时开挖随时喷锚支护,不得让基坑土层外露时间过长。

2、土钉喷锚支护施工必须跳挖分层开挖支护施工且相临或下层喷锚支护的施工必须待相临层或上层土钉喷锚支护混凝土的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5%以上时方可进行下层或相临层的喷锚支护施工;

3、应合理布置锚杆的间距与倾角,锚杆上下间距不宜大于1.5m,水平间距不宜大于1.0m;土钉锚杆应与作业面相垂直。

4、锚杆的实际抗拔力除经计算外,还应按规定方法进行现场试验后确定。可采取提高锚杆抗力的二次压力灌浆工艺。

5、基坑支护施工期间沿基坑壁顶必须500mm距离以外的位置处须设置安全防护栏杆,且防护栏杆的高度不得小于1.8m,防护栏杆上设置安全防护网,采用防护栏杆将基坑与坑顶道路分隔开来,严禁行人在基坑壁顶行走。(防护栏杆设置必须牢固)

6、土钉喷锚支护施工注浆必须在喷射砼达到设计强度的85%以上时方可注浆,避免注浆过程压力过大影响喷射混凝土的强度。

7、基坑支护施工人员必须进入施工现场必须系戴好帽,严禁穿拖鞋进入施工现场。

8、严禁施工人员酒后进入施工现场进行施工作业。

1、基坑土方开挖必须严格按照土方开挖专项方案的要求进行,当采用局部或全部放坡开挖时,放坡坡度应满足其稳定性要求。

2、挖掘应自上而下进行,严禁先挖坡脚。软土基坑无可靠措施时应分层均衡开挖,层高不宜超过1m。土方每次开挖深度和挖掘顺序必须按专项方案的要求。坑(槽)沟边1m以内不得堆土、堆料,不得停放机械。

3、当基坑开挖深度大于相邻建筑的基础深度时,应保持一定距离或采取边坡支撑加固措施,并进行沉降和移位观测。

4、施工中如发现不能辨认的物品时,应停止施工,保护现场,并立即报告所在地有关部门处理,严禁随意敲击或玩弄。

5、挖土机作业的边坡应验算其稳定性,当不能满足时,应采取加固措施。在停机作业面以下挖土应选用反铲或拉铲作业,当使用正铲作业时,挖掘深度应严格按其说明书规定进行。有支撑的基坑使用机械挖掘时,应防止作业中碰撞支撑。

6、配合挖土机作业人员,应在其作业半径以外工作,当挖土机停止回转并制动后,方可进入作业半径内工作。

7、开挖至坑底标高后,应及时进行下道工序基础工程施工,减少暴露时间。如不能立即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应预留300mm厚的覆盖层。

8、当基坑施工深度超过2m时,坑边应按照高处作业的要求设置临边防护,作业人员上下应有专用梯道。当深基坑施工中形成的立体交叉作业时,应合理布局基位、人员、运输通道,并设置防止落物伤害的防护层。

9、压顶梁跟前梁底标高以下的土方开挖,必须待预应力锚索的张拉应力达到设计要求并经锚固处理后方可分段分层跳挖开挖,避免集中开挖造成预应力锚索的应力损失。

1、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安全帽的制作与使用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安全帽》(GB2811)的有关规定。

2、悬空高处作业人员须挂牢安全带,安全带的选用与佩带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安全带》(GB6095)的有关规定。

3、建筑施工过程中,采用密目式安全立网对建筑物进行封闭施工(或采取临边防护措施)。

4、建筑施工期间,采取有效措施对施工现场和建筑物的各种孔洞盖严并固定牢固。

5、对人员活动集中和出入口处的上方搭设防护棚。

6、高处作业的人员应按规定定期进行体检。

1、工作边沿无维护设施或维护设施高度低于800mm的,设置防护设施,如:基坑周边,尚未安装栏杆或拦板的阳台及楼梯段,框架结构各层楼板尚未砌筑维护墙的周边,坡形屋顶周边以及施工升降机与建筑物通道的两侧边等都必须设置防护栏杆。

2、水平工作面防护栏杆高度应不小于1.2m,坡度大于1:2.2的屋面,周边栏杆应高1.5m,应能经受1000N外力。防护栏杆应用安全立网封闭,或在栏杆底部设置高度不低于180mm的挡脚板。

1、在孔与洞口边的高处作业必须设置防护设施,包括因施工工艺形成的深度在2m及以上的桩孔边、沟槽边和因安装设备、管道预留的洞口边等。

2、较小的洞口,应采用坚实的盖板盖严,盖板应能防止移位;较大的洞口除应在洞口采用安全网或盖板封严外,还应在洞口四周设置防护栏杆。

3、墙面处的竖向洞口(如电梯井口、管道井口),除应在井口处设防护栏杆或固定栅门外,井道内应每隔10m设一道平网。

1、用于登高的攀登用具必须牢固可靠。

3、作业人员须从规定的通道上下,不得任意利用升降机架体等施工设备进行攀登。

1、在周边临空状态下进行高处作业时设立牢靠的立足处(如搭设脚手架或作业平台),并视作业条件设置防护栏杆、张挂安全网、佩带安全带等安全措施。

2、钢筋绑扎、安装骨架作业应搭设脚手架。不得站在钢筋骨架上作业或攀登骨架上下。

3、浇注离地2m以上混凝土时,应设置操作平台,不得站在模板或支撑杆上操作。

4、悬空进行门窗安装作业时,严禁站在拦板上作业,且必须挂牢安全带,并将安全带拴牢在上方可靠物上。

1、交叉施工不得上下在同一垂直方向上的作业。下层作业的位置,宜处于上层高度可能坠落半径范围以外,当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设置安全防护层。

2、各种拆除作业(如钢模板、脚手架等)上面拆除时下面不得同时进行清整。物料临时堆放处应离楼层边沿不应小于1m。

3、建筑物的出入口,升降机的上料口等人员集中处的上方,应设置防护棚。防护棚的长度不应小于防护高度的物体坠落半径的规定。

4、当建筑外侧面临街道时,除建筑立面采取密目式安全立网封闭外,尚应在临街段搭设防护棚并设置安全通道。

5、设置悬挑物料平台应按现行的相关规范进行设计,必须将其荷载独立传递给建筑结构,不得以任何形式将物料平台与脚手架、模板支撑进行连接。

(1)钢管材质应符合Q235一A级标准,不得使用有明显变形、裂纹、严重锈蚀材料。钢管规格采用φ48×3.5。

(2)同一脚手架中,不得混用两种材质,也不得将两种规格钢管用于同一脚手架中。

(3)脚手架绑扎材料扣件应与钢管管径相配合,并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

(4)脚手架上脚手板应符合下列规定:

1)木脚手板厚度不得小于50mm,板宽宜为200~300mm,两端应用镀锌钢丝扎紧。材质不得低于国家Ⅱ等材标准的杉木和松木,且不得使用腐朽、劈裂的木板。

2)竹串片脚手板应使用宽度不小于50mm的竹片,拼接螺栓间距不得大于600mm,螺栓孔径与螺栓应紧密配合。

(5)钢管脚手架搭设高度要符合扣件式单排架不宜超过24m,扣件式双排架不宜超过50m。门式架不宜超过60m

(6)脚手架构造要求应符合单、双排脚手架的立杆纵距及水平杆步距不应大于2.1m,立杆横距不应大于1.6m。

(7)应按规定的间隔采用连墙件(或连墙杆)与建筑结构进行连接,在脚手架

(8)沿脚手架外侧应设置剪刀撑,并随脚手架同步搭设和拆除。

(9)双排扣件式钢管脚手架高度超过24m时,应设置横向斜撑。

(10)架高超过40m且有风涡流作用时,应设置抗风涡流上翻作用的连墙措施。

(11)脚手板必须按脚手架宽度铺满、铺稳,脚手板与墙面的间隙不应大于200mm,作业层脚手板的下方必须设置防护层。

(12)作业层外侧,应按规定设置防护栏杆和挡脚板。

(13)脚手架应按规定采用密目式安全立网封闭。

(1)落地式脚手架的基础要坚实、平整,并应定期检查。立杆不埋设时,每根立杆底部应设置垫板或底座,并应设置纵、横向扫地杆。

(2)落地式脚手架连墙件要符合下列规定:

1)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双排架高在50m以下或单排架在24m以下,按不大于40m²设置一处;双排架高在50m以上,按不大于27m²设置一处。

2)门式钢管脚手架架高在45m以下,基本风压≤0.55Kn/m²,按不大于48m²设置一处;架高在45m以下,基本风压>0.55Kn/m²,或架高在45m以上,按不大于24m²设置一处。

(3)落地式脚手架剪刀撑及横向斜撑要符合下列规定:

1)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应沿全高设置剪刀撑。架高在24m以下时,可沿脚手架长度间隔不大于15m设置;架高在24m以上时应沿脚手架全长连续设置剪刀撑,并应设置横向斜撑,横向斜撑由架底至架顶呈之字型连续布置,沿脚手架长度间隔6跨设置一道。

2)碗扣式钢管脚手架,架高在24m以下时,于外侧框格总数的1/5设置斜杆;架高在24m以上时,按框格总数的1/3设置斜杆。

3)门式钢管脚手架的内外两个侧面除应满设交叉支撑杆外,当架高超过20m时,还应在脚手架外侧沿长度和高度连续设置剪刀撑,剪刀撑钢管规格应与门架钢管规格一致。当剪刀撑钢管直径与门架钢管直径不一致时,应采用异型扣件连接。

4)满堂扣件式钢管脚手架除沿脚手架外侧四周和中间设置竖向剪刀撑外,当脚手架高于4m时,还应沿脚手架每两步高度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

5)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主节点处必须设置横向水平杆,在脚手架使用期间严禁拆除。单排脚手架横向水平杆插入墙内长度不应小于180mm。

6)、相临杆件的对接接头不应设在同步内。相临纵向水平杆对接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

分段搭设:悬挑段采用16#槽钢外挑,各段步高均为1.8M,立杆间距1.5,架子宽1.0M,按八步架四层14.4M计算受力。

1、16#槽钢作挑杆,钢丝绳反拉。

2、架子与墙体拉结采用钢管连接,高度方向为层高,水平方向每4.5m

设一拉结点,成梅花型,架体边缘及转角处1m范围内必须设拉结筋,刚性拉结结点做法见示意图。

3、各步架满铺脚手片,脚手片四角用16#铁丝绑扎牢固,整个架子上

立面采用阻燃型草绿色密目网全封闭。

4、挑架立杆离墙距离0.2m,挑架底部0.2m间隙用硬木板封闭,挑

架中间空隙每3步架高用硬木板封闭,以防高空坠物。

5、平面每隔9m和转角设45。~60。剪刀撑一道,剪刀撑要贯通,用

转向接头错开,接头长度不少于1m,且应采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cm。

6、搭设要求横平竖直、连接牢固、层层连结、设施齐全牢固,每悬

挑段分单独承载,架体不变形、不摇晃,垂直偏差小于1/200h,承受荷载不超过200kg/m2,在外架转角处适合部位搭设之字形斜道,坡度不大于1/3,并设防滑条,间距30cm,供作业人员上下通行。

7、脚手架各杆件相交,伸出的端头,均应大于10cm,以防杆件滑胶。

8、严格按施工方案施工,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特别是紧

固件,所有结构连接的预埋件,做到埋设牢固,位置正确。施工中要随时检查紧固件是否缺少和破损。严禁在施工过程中随意拆除拉结点;严格控制施工堆积荷载和单位面积堆积荷载。在检查中发现失稳和松动现象要立即进行加固。

9、搭设每一个悬挑段,必须经项目部安全员、技术负责人,公司施

工处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再往上搭设。

10、外脚手架管理,外脚手架搭设完毕后,在施工过程中难免遭到破

坏,应由专为进行维修、保养,始终保证外脚手架安全可靠是非常必要的。项目部由安全员负责,二名架子工配合对外架每隔2天检查一次,确保安全。

11、施工现场应严格执行明火使用审批制度和完善有效防火措施,严

12、脚手架的避雷做法:在每级挑架四角的立杆上焊接高度1.5m的φ12的光圆钢筋,架底部每沿长50m设一个接地极,在立杆上焊φ10光圆钢与房屋的接地钢筋焊接,并经电阻测试≤10Ω。

1、模板施工前,要根据建筑物结构特点和混凝土施工工艺进行模板设计,并编制安全技术措施。

2、模板及支架要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新浇混凝土自重、侧压力和施工中产生的荷载及风荷载。

3、模板支架材料采用钢管、型钢、塔身标准节、方木等,模板支架材质应符合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4、各种模板的支架应自成体系,严禁与脚手架进行连接。

5、模板支架立杆底部应设置垫板,不得使用砖及脆性材料铺垫。并应在支架的两端和中间部分与建筑结构进行连接。

7、满堂模板立杆除必须在四周及中间设置纵、横双向水平支撑外,当立杆高度超过4m以上时,尚应每隔2跨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

8、当采用多层支模时,上下各层立杆应保持在同一垂直线上。

9、需进行二次支撑的模板,当安装二次支撑时,模板上不得有施工荷载。

10、模板支架的安装应按照设计图纸进行,安装完毕浇筑混凝土前,经验收确认符合要求。

(1)模板支架拆除必须有监理工程师的签字批准手续及混凝土的强度报告。

(2)模板拆除顺序应按设计方案进行。当无规定时,应按照先支的后拆,先拆主承重模板后拆次承重模板。

(3)拆除较大跨度梁下支柱时,应先从跨中开始,分别向两端拆除。拆除多层楼板支柱时,应确认上部施工荷载不需要传递的情况下方可拆除下部支柱。

(4)当水平支撑超过二道以上时,应先拆除二道以上水平支撑,最下一道大横杆与立杆应同时拆除。

(5)模板拆除应按规定逐次进行,不得采用大面积撬落方法。拆除的模板、支撑、连接件应用槽滑下或用绳系下。不得留有悬空模板。

(1)在工程的外侧边缘与外电架空线路之间必须保持安全操作距离。最小安全操作距离不应小于下表所列数值。

最小安全操作距离(m)

(2)施工现场的机动车与外电架空线路交叉时,架空线路的最低点与路面的垂直距离应不小于下表所列数值。

(3)对达不到上表中规定的最小距离时,必须编制外电线路防护方案,采取防护措施,增设屏障、遮拦、围栏或保护网,并悬挂醒目的警告标志牌。防护屏障应采用绝缘材料搭设。

(4)外电线路与遮拦、屏障等防护设施之间的安全距离小于下表所列数值时,必须会同有关部门予以解决,采取迁移外电线路或改变工程位置等措施,否则不得强行施工。

线路边线至遮拦的安全距离(M)

线路边线至网状防护的安全距离(M)

2、接地与接零保护系统

(1)在施工现场专用的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力系统中必须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

(2)施工现场每一处重复接地的接地电阻值应不大于10欧姆,且不得少于3处(即总配电箱、线路的中间和末端处),重复接地线应与保护零线相连。接地电阻每季度公司至少复测一次,现场每月检测一次。

(3)接地装置的接地线应采用二根以上导体,在不同点与接地体作电气连接。垂直接地体应采用角钢、钢管或圆钢,不得采用螺纹钢材。

(4)保护零线应由工作接地线、配电室的零线或第一级漏电保护器电源侧的零线引出。保护零线应单独敷设,不得装设任何开关与熔断器。保护零线应接至每一台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包括配电箱)。

(5)保护零线的截面应不小于工作零线的截面,并使用统一标志的绿/黄双色线,任何情况下不得将绿/黄双色线作负荷线。与电气设备相连的保护零线应为截面不小于2.5mm的绝缘多股铜线。

(6)保护零线与电气设备连接应采用铜鼻子等可靠连接,不得采用铰接,电气设备接线柱应镀锌或涂防腐油脂;工作零线和保护零线在配电箱内应通过各自的端子板连接,其中保护零线在其他地方不得有接头。

(7)同一施工现场的电气设备不得一部分作保护接零、一部分作保护接地。

(1)施工现场配电系统应设置总配电箱(屏)、分配电箱、开关箱,实行三级配电、三级保护。分配电箱与开关箱的距离不得超过30m,开关箱于其控制的固定式用电设备的水平距离不得超过3m。配电箱周围应有足够二人同时工作的空间和通道。

(2)开关箱应由末级分配电箱配电,动力配电箱与照明配电箱应分别设置。

(3)每台用电设备应有各自专用的开关箱。开关箱内严禁用同一个开关电器直接控制二台及二台以上用电设备(含插座)。

(5)配电箱进、出线应在箱底进出,并分路成束加PVC套管保护;配电箱内的连接线应采用绝缘导线,排列整齐,不得有外露带电部分;箱同应设置铜质的保护零线端子板和工作零线端子板。

(6)固定式配电箱安装高度底口距地面应大于1.3m,小于1.5m,安装牢固;移动式配电箱安装高度底口距地面应大于0.6m,小于1.5m,有固定支架。

(7)配电箱必须采用铁板制作,铁板厚度应大于1.5mm;配电箱应编号,表明其名称、用途、维修电工姓名,箱内应有配电系统图,标明电器元件参数及分路名称。严禁使用倒顺开关。

(8)配电箱门应配锁,有防雨、防砸措施;箱内应保护清洁,不得有杂物。

(9)所有配电箱、开关箱应每旬进行检查、维修一次。

(1)施工现场照明用电应单独设置照明配电箱,箱内应设置隔离开关、熔断器和漏电保护器,熔断器的熔断电流不得大于15A,漏电保护器的漏电动作电流应小于30mA,动作时间小于0.1S。

(2)施工现场照明器具金属外壳需要保护接零必须使用三芯橡皮护套电缆,严禁使用花线和护套线,导线不得随地拖拉或缠绑在脚手架等设施构架上。

(3)照明灯具的金属外壳和金属支架必须作保护接零。

(4)室外灯具的安装高度应大于3m,室内灯具应大于2.4m,大功率的金属卤化灯和纳灯应大于5m。

(5)在下列情况下应现场照明应采用36V以下安全电压:

1)室内线路和灯具安装低于2.4m的;

2)在潮湿和易触及带电体的工作场所;

3)使用手持照明灯具的。

(6)在一个工作场所内,不得只装设局部照明。

(1)架空线必须设在专用电杆上,严禁架设在树木、脚手架上。电杆应采用混凝土或木杆,不得采用竹杆。木杆梢径应不小于130mm。

(2)架空线路应装设横担、绝缘子并采用绝缘导线。绝缘铝线截面不小于16mm,绝缘铜线截面不小于10mm。档距不得大于35m,线间距离不得小于0.3m,横担间的最小垂直距离不得小于0.6m。

(3)架空线的相序排列为:和保护零线在同一横担架设时:面向负荷从左侧起为L1、N、L2、L3、PE;动力、照明线在两个横担上下分别架设时,上层横担:面向负荷从左侧起为L1、L2、L3,下层横担:面向负荷从左侧起为L1(L2、L3)、N、PE。

(4)配线应分色(包括配电箱内连线),相线L1黄色,L2为绿色,L3为红色,工作零线N为黑色,保护零线PE为绿/黄双色。

(5)施工现场电缆干线应采用埋地或架空敷设,严禁沿地面明设、随地拖拉或绑架在脚手架上。

(6)电缆在室外直接埋地敷设的深度不得小于0.6m,并在电缆上下各均匀铺设不小于50mm细砂然后覆盖硬质保护层,电缆接头应设在地面上的接线盒内;架空敷设时,应沿墙壁或电杆设置,并用绝缘子固定,严禁用金属裸线作绑线,橡皮电缆的最大弧垂距地不得小于2.5m。

(7)电缆穿越建筑物、道路和易受机械损伤的场所,必须采取加设防护套管等进行线路过路保护。

(8)严禁采用四芯或三芯电缆外加一根电线代替五芯或四芯电缆。

(9)电线必须符合有关规定,禁止使用老化电线,破皮的应进行包扎或更换。

(1)设备容量大于5.5KW的动力电路必须采用加设自动开关电器或降压启动装置,不得采用手动电器直接控制。

(2)各种开关电器的额定值应与其控制用电设备的额定值相适应。

(3)熔丝应与设备容量相匹配,不得用多根熔丝绞接代替一根熔丝,每根熔丝的规格应一致,严禁用其他金属丝代替熔丝。

(4)配电箱内的电器必须可靠完好,不得使用破损、不合格的电器。

(1)配电室内配电屏的正面操作通道宽度不小于1.5m,前面及两侧操作通道不小于1m,配电室的高度不小于3m。

(2)配电屏(盘)应装设有功、无功电度表,电流、电压表,短路、过负荷保护装置和漏电保护器,各配电线路应编号并标明用途标记。

(3)配电室内应有电工值班、维修制度,禁令标志牌,停送电必须有专人负责。

(4)应设置砂箱等绝缘灭火材料。

(1)临时用电设备在5台及5台以上或设备总容量在50KW及50KW以上的,必须编制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临时用电设备在5台及5台以下或设备总容量在50KW及50KW以下的,应制定安全用电技术措施。

(2)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内容应包括:工程概况、用电负荷计算书、确定导线截面和电器的类型、规格,电气平面图、立面图和接线系统图,制定安全用电技术措施和电气防火措施;安全用电技术措施内容应包括:工程概况、负荷计算书、用电平面图和系统图,电气防火措施。

(3)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必须由电气工程技术人员编制,企业(公司级)技术负责人审批,有关部门批准盖章后实施;变更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必须由原编制者、审批者和批准部门同意后实施,并补充有关资料图纸。

(4)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者必须参加临时用电的验收工作。

(5)临时用电技术档案应有专人负责,各项验收、检查、测试、维修记录内容真实,填写详细,数据量化。

(6)建立现场用电定期检查制度,做到施工现场每旬检查一次,公司每季度检查一次。对检查、检测中发现的不安全因素,必须及时处理并履行复查验收手续。

1、各类垂直运输机械的安装及拆卸,由具备相应承包资质的专业人员进行,其工作程序应严格按照原机械图纸及说明书规定,并根据现场环境条件制定安全作业方案。

2、垂直运输机械在交付使用前,应按有关标准进行试验、检验并对各安全装置的可靠度及灵敏度进行测试,确认符合要求后方可投入运行。试验资料应纳入该设备安全技术档案。

3、起重机的基础必须能承受工作状态的和非工作状态下的最大载荷,并应满足起重机稳定性的要求。

4、除按规定允许载人的施工升降机外,其它起重机严禁在提升和降落过程中载人。

5、起重机司机及信号指挥人员经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并取得有关部门颁发的操作证后DL/T 5763-2018 袋式除尘器施工工艺导则,上岗操作。

6、每班作业前,起重机司机应对制动器、钢丝绳及安全装置进行检查,各机构进行空载运转,发现不正常时,应予排除。

7、起重机司机开机前,要鸣铃示警。

8、必须按照垂直运输机械出厂说明书规定的技术性能、使用条件正确操作,严禁超载作业或扩大使用范围。

9、起重机处于工作状态时,严禁进行保养、维修及人工润滑作业。当需进行维修作业时,必须在醒目位置挂警示牌。

10、作业中起重机司机不得擅自离开岗位或交给非本机的司机操作。工作结束后应将所有控制手柄扳至零位,断开主电源,锁好电箱。

11、维修更换零部件应与原垂直运输机械零部件的材料、性能相同;外购件应有材质、性能说明;材料代用不得降低原设计规定的要求;维修后GB51176-2016 干混砂浆生产线设计规范,应按相关标准要求试验合格;机械维修资料应纳入该机设备档案。

进场施工机具安装后必须经公司安全管理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做好验收记录,验收人员履行签字手续。严禁使用倒顺开关控制机具。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