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XX路轨道延伸工程XX标段人工挖孔桩施工方案

XX市XX路轨道延伸工程XX标段人工挖孔桩施工方案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
资源大小:428.54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XX市XX路轨道延伸工程XX标段人工挖孔桩施工方案

XX市XX路轨道延伸工程XX标段

XX市XX路轨道工程XX标段项目经理部

1、XX市市XX路轨道线路延伸工程河口换乘站工程施工(第XX标段)施工招标文件、设计图纸、补遗文件、地勘资料以及施工现场踏勘资料等全部资料;

2、国家颁发的市政、轻轨交通工程相关技术规范、标准:见下表:

DB11/T 1579-2018标准下载《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3、部颁及行业标准见表: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

4、安全生产规范、规程标准:见表:

安全生产规范、规程标准

《建筑施工工程安全技术规程》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建筑安全监督管理规定》

全面响应招标文件的原则

认真阅读、领会招标文件、设计图纸及补遗文件,明确工程范围、技术特点、工期、安全、质量等要求,全面响应招标文件。

充分认识本标段工程,即综合考虑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及周边环境的特点,结合工程的施工特点,使用可靠成熟的方法,做好信息化施工,确保工程安全。

优化施工组织,选用优良的施工设备,合理配置资源,选好配套设备,采取操作性强的技术措施,确保节点工期和关键工期的实现,确保总工期。

确立对质量终身制负责的概念,完善质保体系,严格过程控制,精益求精,确保优质工程。

在施工中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做到文明施工,爱护环境;千方百计减少扰民;尽力创造良好的施工、生活环境,保证职工安全健康。

XX市地铁一号线沿线未遇河流,没有地表水。

XX市市地处辽东块隆的南端,新构造运动具有整体性和间歇性抬升的特点。根据第四纪以来抬升幅度达200米左右。

XX市市区南部与南海块陷相接,但相对抬升与下降的幅度较小。虽然在历史上未曾发生过破坏性地震,但南部沿海地带小震活动比较频繁(XX67年5月28日在老虎滩南发生过Ms2.5级地震;当年6月XX日在XX市湾发生过Ms1.6级地震;XX78年2月15日在旅顺龙王塘发生过Ms3.5级地震等)。

1.3.1岩土层岩性特征

根据本次详勘钻探资料,本次勘察深度范围内的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堆积层(Q4ml)、第四系全新统海积层(Q4m)、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青白口系桥头组石英岩板岩互层(Qnq)、震旦系长岭子组板岩(Zwhc)。各地层分述如下:

(1)第四系全新统堆积层(Q4ml)

(2)第四系全新统海积层(Q4m)

(3)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

(5)震旦系长岭子组板岩(Zwhc)

1.3.2土、石可挖性分级

本标段人工挖孔桩21个,计划工期为40个工作日。在施工前,对施工现场必须做到“四通一平”(路通、水通、电通、通讯通),确保现场具备开挖条件。开工前必须查明地下障碍物情况,为施工队了解、掌握本工程现场的地质勘察报告土层、岩层,地下水文及各种管线的情况,提供确切的资料。在施工前,需对其埋深、平面位置、走向及与桩位的关系调查清楚,并交底到作业人员,确保参施人员安全。

挖掘顺序视土层性质及桩孔布置而定。土层紧密、地下水不大时,一个墩台的所有桩孔可以同时开挖,但渗水量大的一孔应超前开挖,集中排水,以降低其它孔水位;土层松软,地下水较大者,宜对角开挖,避免孔间内隔层太薄造成塌孔。

我公司成立责、权、利相统一的项目经理部,隶属公司总部管理,按项目法全面负责本工程施工,处理该工程的所有现场事务。选派符合甲方要求的,具有一级项目经理(或一级建造师)资质、管理能力强、施工经验丰富的人员任项目经理;在公司范围内调遣或聘请适合本标段施工要求的人员,合理配置和调遣施工的队伍、生产资源和设备;项目经理部各机构部门同时受公司相关职能部门管理;项目经理部将按照我公司项目管理的要求优质、高效、安全、按期完成本工程施工。

根据本标段的工程规模和技术特点,项目经理部设项目经理1名、总工程师1名、生产经理1名、商务经理1名。项目经理部下设五部一室(工程部、技术部、质检安全部、商务部、财务部、物资部、办公室)和2个工区,工区下设各专项作业队。具体人员详见下表。

XX市XX路轨道延伸工程第XX标段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

安排施工人员30人:其中班长兼记录1人、安全检查1人,钢筋工10人,电气焊工2人,混凝土工8人,其他工人8人。

鼓风机、空压机和送风管

镐、锹、土筐等挖运工具

插捣工具,用于插捣护壁砼

五、施工工艺流程及具体施工方案

施工前,对施工场地进行清理,清除桩位周围各种杂物,整平夯实,便于施工人员及机械出入,便于挖孔作业。

平面控制网采用三角控制网形式,利用复核后的导线点、水准点,用全站仪精确定出桥桩的中线位置,然后分别沿顺桥向和横桥向设置牢固的控制桩。控制桩应高于孔圈,并在孔圈上标识桩基中心连线。桥梁桩位必须反复校核,孔周处理完成后,再次进行校核,最后用吊锤找中,为钢筋骨架找中等后续工作创造条件。

人工挖孔桩桩位放样示意图

护壁按图施工(D为桩基直径,单位:厘米)

3.2.1开挖时遇到孤石和岩层,严禁裸露药包爆破,以免震坏支撑造成孔壁坍塌,本着小型浅眼松动爆破原则,软岩层炮眼深度不超过0.8m,硬岩层不超过0.4m。炮眼数目位置及斜插方向,应按孔底岩层情况决定,可采用中心掏槽法,松动爆破。当桩底进入斜岩层时,应凿成水平或台阶。

3.2.2炮眼布置及钻爆参数

1)1250mm人工挖孔桩

2)1500mm人工挖孔桩

3)2800mm人工挖孔桩

3.2.3爆破器材及爆破网络

3.4护壁混凝土应满足以下技术规范的要求:

3.4.1混凝土配合比必须由工地试验室配制设计完成并报请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使用。

3.4.2拌制前,试验室必须对于砂、石进行含水量检测并对配合比进行调整,然后下达施工配合比。

3.4.3混凝土必须严格按试验室下达的施工配合比进行拌制,试验室必须作好成品混凝土各项检测工作。

3.4.4对于现场拌和的护壁砼,为了保证其拌和质量,在现场设立专门的拌和场,由试验人员严格根据试验数据控制场内配合比,每次拌料都要对砂石等原材进行现场称量。只要现场拌和护壁砼,试验人员必须在场。对整个现场所用护壁砼进行集中拌制,以便控制拌和质量。对拌和好的砼要及时使用,防止拌和好的砼各种物理、化学性能的改变,影响护壁质量。

3.4.5混凝土拌和完后,必须检查混凝土拌和物的均匀性。

3.4.6混凝土拌和物应拌和均匀,颜色一致,不得有离析和泌水现象。

3.4.7检查混凝土拌和物均匀性时,应在搅拌机的卸料过程中,从卸料流的1/4至3/4之间部位,采取试样,进行试验。

3.5.1施工现场所有参施机械必须到位,并经过机械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保证在挖孔过程中机械不带病作业。所有参施人员必须有明确分工,并向项目部上报所有人员的分工、配合情况,以便于监督、指导施工。

3.5.2为了防止雨水浸入桩孔,应在孔口上搭设雨棚(必须与提升设备相适应),并于孔口四周挖好排水沟,若有经常性地面水,排水沟应作防渗铺砌。

3.5.3由于本工程在具体操作中属于危险工序,故项目部必须安排管理人员在现场旁站,若发现有安全隐患,及时停止作业,待安全隐患排除后再恢复作业。

3.5.4在原地面开挖桩孔,灌筑桩孔护壁混凝土后,再进行开挖施工。这样可减少坑壁暴露,从而避免坍方影响挖孔。

3.5.5在开挖过程中,若孔内或孔底地质情况与设计资料相差较大时,应考虑变更设计。设计时必须根据验算调整桩长或扩大桩头,以提高桩的承载力。孔底必须平整,无松渣、污泥、沉淀等软层,嵌入岩层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3.5.6在挖孔过程中,凡是下孔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绳。在孔底人员作业时,为了保证其人身安全,在孔内工作面以上2米位置处设置安全棚,以孔内一半面积为宜,安全棚采用竹胶板,支架采用角钢焊接而成,一端伸入护壁内不小于50cm。当从井底往上出渣时,孔下作业人员必须躲到安全棚内,防止皮桶上升过程中磕碰孔壁或洒遗土块、石块,威胁孔下人员安全。孔内有人作业时,孔口上作业人员要经常与孔下人员联系,随时注意孔壁变化,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协助孔内人员撤离,并向有关人员汇报发现的情况,待确定好处理措施后再进行施工。(安全棚搭设如图示)

4、钢筋笼的制作与安装

4.1钢筋笼严格按照施工图制作,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才准许使用。钢筋笼的支撑体系固定在护筒(采用砖砌护筒)周围的平地上,采用吊车吊放钢筋笼时选好吊点,防止钢筋笼变形。具体吊装方法为:在钢筋笼两头各使用一根钢丝绳,两端同时起吊,吊装时应缓慢,钢筋笼顶上升速度要比笼底上升速度快,待达到竖直后缓慢放入孔内,防止破坏护壁。

4.2钢筋骨架在吊装下孔前,在骨架周径上绑扎垫块,以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垫块间距沿桩长不超过2m,横向圆周不少于4块。

4.3放入钢筋骨架时用四根钢管作导向,保证钢筋骨架尽量对中,不伤孔壁并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钢筋骨架采取四点固定,在孔周横竖固定方木,以防止掉笼或上浮。

4.4为防止钢筋笼掉落或上浮,对钢筋笼的吊环焊点进行严格控制,保证吊环焊口牢固,并与钢筋笼整体受力。根据图纸设计标高,准确计算吊环的长度,以此保证钢筋笼的标高符合设计要求。在钢筋笼下孔后要对钢筋笼的中心重新校验,防止钢筋笼偏位,保证保护层厚度。

钢筋骨架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钢筋骨架在承台底以下长度

注:d为钢筋直径,单位mm。

钢筋笼成型后,经质检员和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钢筋笼在制作与安装时易产生变形及上浮,原因及预防措施为:

钢筋笼在堆放、运输和吊装过程中未严格遵守技术规程,产生累计变形。

根据技术规程设置加强箍,加强箍必须与主筋焊接牢固。

(1)、混凝土在进入钢筋笼底部时浇注速度太快。

(2)、钢筋笼未采取固定措施。

(1)、当混凝土上升到接近钢筋笼下端时,放慢浇注速度。

(2)、浇注混凝土前,将钢筋笼固定在孔位护筒上,可防止上浮。

钢筋施工过程中应满足以下要求:

a).钢筋必须按不同钢种、等级、牌号、规格及生产厂家分批验收,分别堆存,不得混杂,且应设立识别标志。钢筋在运输过程中,应避免锈蚀和污染。露天堆置时,应垫高并加遮盖。

b).钢筋应具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和试验报告单。对桥梁所有的钢筋应抽取试样做力学性能试验。

c).钢筋的表面应洁净,使用前应将表面油渍、漆皮、鳞锈等清除干净。

d).钢筋应平直,无局部弯折,成盘的钢筋和弯曲的钢筋均应调直。

e).钢筋焊接前,必须根据施工条件进行试焊,合格后方可正式施焊。焊工必须持考试合格证上岗。

f).钢筋接头采用搭接焊时,宜采用双面焊缝,双面焊缝困难时,可采用单面焊缝。

g).钢筋接头采用搭接焊时,两钢筋搭接端部应预先折向一侧,使两接合钢筋轴线一致。接头双面焊缝的长度不应小于5d,单面焊缝的长度不应小于10d(d为钢筋直径)。

h).受力钢筋焊接接头应设置在内力较小处,并错开布置。对于焊接接头,在接头长度内,同一根钢筋不得有两个接头,配置在接头长度区段内的受力钢筋,其接头的截面面积占总截面面积的50%。

i).所用钢筋必须符合国标,并附有钢筋品质试验报告和出厂合格证。进料时应按照不同品种、不同规格分批进料、验收,分别存放,设立明显标志,不得混杂,场地应有支垫,防止钢筋锈蚀。钢筋原材和钢筋焊接,必须经检送合格,并经监理工程师的批准。钢筋焊接作业的操作人员必须有合格的上岗证,项目部人员将随时检查。

在挖孔达到设计孔深后,应及时进行孔底处理。必须做到孔底表面无松渣、泥。确保桩底坚实,桩底嵌入至持力层。如遇到地质情况复杂,应钎探了解孔底以下地质情况是否能够满足设计要求,否则应与监理、设计单位共同研究处理。

挖孔桩桩孔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6.1成孔和清孔后,经监理验收合格后开始灌筑混凝土。

6.2浇注砼前,一根桩的砼必须全部到场后方可浇注,确保砼浇注的连续性。吊入钢筋骨架后,灌筑混凝土前,再次检查钢筋笼的垂直度。符合要求后经监理确认方可进行混凝土的灌筑。在混凝土浇注全过程中要有灌筑原始记录。

6.3在灌筑混凝土时,每根桩制作不少于3组砼试件。在取试块混凝土时,不能在一辆罐车上取样,应具有代表性。

6.4采用导管灌筑混凝土。浇注前在储料斗里放入球胆,储料斗、导管必须湿润。防止第一罐混凝土经过导管后孔底砼水灰比过小,影响桩底砼强度的上升。配备符合要求的导管一套,采用法兰盘连接,连接处必须放置橡胶圈,导管底端至挖孔孔底间距不宜过大(不超过40cm)。

6.5根据不同桩径计算,导管储料斗应符合如下技术条件:

储料斗需有足够的容量,即混凝土的初存量应保证首批砼灌筑后,使导管埋入混凝土的深度不小于1.0米,其最小的初存量可按下式计算:

V=3.14×D2×(H1+H2)/4+3.14×d2/4×HW×rw÷rc

V——灌筑首批混凝土所需数量(立方米)

H1——桩孔底至导管底端间距,一般为0.4米

H2——导管初次埋置深度(米)

HW——井孔内水的深度(米)

rw——井孔内水的重度(10千牛/立方米)

rc——混凝土拌和物的重度(取24千牛/立方米)

6.6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拌和时严格按配比施工,混凝土要有良好的和易性,运输和灌筑中无明显离析、泌水,灌筑时保持足够的流动性。

6.7混凝土连续灌筑不得间断,要有专人负责指挥,罐车的运送依次连续到达,不可中断。在浇注过程中,对每车砼上升的高度都要进行及时测量,以实际测量数据推断砼浇注情况。

6.8混凝土运至灌筑地点时,必须检查其均匀性和坍落度,如不符合配合比的要求必须进行更换。

6.9灌筑的桩顶标高应根据具体施工情况高出设计标高80cm左右,做承台、墩柱时再凿除桩头混凝土。

6.10所用砂石料,应认真筛选,经检验合格,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粗集料宜采用卵碎石,或用集配良好的碎石,粒径不得大于导管内径的1/8及钢筋最小间距的1/4,且最大粒径不大于35~40mm。细集料应采用级配良好的中砂,含泥量符合规范要求。水泥应符合国标,并附有制造厂的水泥品质试验报告,强度等级不低于42.5,优先选用初凝时间较短的水泥。

成桩后,委托专业验桩部门,利用超声波进行100%的无破损检测;检验合格后,接受业主和监理的质量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工序的施工。

(三)明挖基础施工工艺流程

(三)明挖基础施工方案

1.1测定基坑中心线、方向、高程;

1.2本工程1#墩为明挖基础,深度1m,采用直接开挖形式,外扩50cm作为工作面;

1.3若有水在基坑四周挖成排水沟汇水,集中排出。

1.4在明挖基础基坑开挖后,若发现设计与实际地质情况不符时,应及时通知相关单位研究处理。

1.5明挖基础基坑开挖岩石施工时若需爆破,应采用小药量爆破开挖,保证不破坏基岩完整性。

2.1.1钢筋在加工场统一加工弯制,并按不同规格编号分别码放。

2.1.2钢筋应使用合格材料,使用前按规定进行抽检。钢筋表面应洁净、无油渍等污垢。

2.1.3钢筋应平直、无局部弯折,成盘的钢筋和弯曲的钢筋均应调直,采用冷拉方法调直钢筋时,I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2%。

2.1.4钢筋弯钩按设计图纸进行施工。

2.1.5钢筋纵向接头宜采用焊接。

2.1.6钢筋焊接前,必须根据施工条件进行试焊,合格后方可正式施焊。焊工必须持考试合格证上岗。

2.1.7钢筋接头采用搭接时,宜采用双面焊接,双面焊接有困难时,可采用单面焊接。

2.1.8钢筋接头采用搭接焊时,两钢筋搭接端部应预先折向一侧,使两接合钢筋轴线一致。接头双面焊缝的长度不应小于5d,单面焊缝的长度不应小于10d(d为钢筋直径)焊缝宽度不小于0.7d,厚度不小于0.3d。

2.1.9焊接接头焊缝表面应平整,不得有较大的凹陷、焊瘤。接头处不得有裂纹。咬边深度,气孔深度、夹渣的数量和大小以及接头偏差不得超过下表所规定的数值。

钢筋搭接焊接头尺寸偏差及缺陷允许值

2.1.10凡施焊的各种钢筋均应有材质证明书和试验报告单。焊条、焊剂应有合格证,各种焊接材料的性能应符合现行规范的规定。各种焊接材料应分类存放和妥善管理,并应采取防止腐蚀、受潮变质的措施。

2.1.11受力钢筋焊接接头应设置在内力较小处,并错开布置。对于焊接接头,在接头长度区段内,同一根钢筋不得有两个接头(焊接接头长度区段是指35d长度范围内,但不得小于500mm),配置在接头长度区段内的受力钢筋,其接头的截面面积占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受拉区不应超过50%。

2.1.12电焊接头与钢筋弯曲处的距离不应小于10倍钢筋直径,也不宜位于构件的最大弯矩处。

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加工后的全长

箍筋、螺旋筋各部分尺寸

2.2.1钢筋的交叉点用铁丝绑扎结实,必要时,亦可用点焊焊牢;

2.2.2钢筋与模板间设置垫块,垫块采用专门制作的弧形水泥砂浆垫块,与钢筋扎紧,并相互错开,确保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钢筋位置允许偏差见下表

箍筋、横向水平钢筋间距

2.2.3明挖基础的顶层顶面和底层底面设置钢筋网片,钢筋净保护层厚度为35mm,纵横向间距均为150mm。

3.1采用在专业模板生产厂家购买或租赁的大块组合钢模板,现场根据明挖基础尺寸拼装成整体,外用型钢或钢管加固,使其有足够的刚度及稳定性。由人工配合吊车进行安装。

3.2接缝处理采用海绵双面胶,确保严密不漏浆。

3.3模板加固采用内撑外拉式,顶部设φ16拉筋,间距1m,内部采用钢管支撑,外侧四周采用钢筋或方木加固,持力点坚固稳定。

3.4砼浇筑前,模板涂刷脱模剂,严禁使用废机油。

3.5模板安装完毕后,应对其平面位置,标高进行复测,确保无误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立模验收合格后,进行混凝土浇筑。控制混凝土的拌合质量,在浇筑过程中,每30cm一层,逐层浇筑一次性完成明挖基础的混凝土浇筑。混凝土采用混凝土灌车输送,接入模的浇筑方式,混凝土浇筑第一层采用从中间到四周浇筑的顺序,第二层往上采用从四周向中间的浇筑顺序。在每层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随混凝土的灌入及时采用插入式振动棒振捣密实。振动棒应避免碰撞模板。为防止混凝土在水化、凝结过程中,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致使表面产生裂缝,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及时收浆,立即进行养护。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随时对混凝土进行振捣并使其均匀密实,振捣方式宜插入式振捣器垂直振捣,其移动间距不宜大于作用半径1。5倍且插入下层混凝土内的深度宜为50~lOOmm,与侧模应保持50~100mm的距离,每一振点的振捣时间宜为20~30s,以混凝土不再脱落、不出现气泡、表面泛浆,防止过振漏振。混凝土在浇筑振捣过程中产生的部分泌水,应及时排除。浇筑完成后,应及时休整、抹平混凝土裸露面。

5.1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在收浆后尽快予以覆盖和洒水养护。覆盖时不得损伤或污染混凝土的表面。混凝土面有模板覆盖时,应在养护期间经常使模板保持湿润。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强度,拆除模板后,应采用无纺土工布或塑料薄膜、麻袋等覆盖,并对混凝土进行洒水养护。

5.2混凝土的洒水养护时间正常情况一般不少于7天,可根据空气的湿度、温度和水泥品种及掺用的外加剂等情况,酌情延长或缩短。

5.3模板拆除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方可进行,并注意混凝土表面及棱角不致于因拆模而受损伤。

6.1拆模后基坑应及时回填室外K0KV开闭站电力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人工配合小型压实机具完成。

6.2基坑回填经分层填筑、碾压、夯实不得有翻浆、弹簧现象。填土中不得含有淤泥、腐植土、有机质不超过5%。

7.1基坑开挖前先做好地面排水,在基坑顶缘端四周向外设排水沟。

7.2坑缘边应留有护道,弃土按要求堆放或外运,材料堆放距坑缘不小于0.5m,机械及机车通道距坑缘不小于1.0m。

7.3施工时应注意观察坑缘顶地面有无裂缝,坑壁有无松散塌落现象发生,确保安全施工。

7.4基坑施工不可延续时间过长JB/T 13664-2019 矿用设备钢包铜轴套 技术条件.pdf,自基坑开挖至基础施工完成,应抓紧连续不断施工。

7.5注意桥台预埋钢筋的留置及位置的准确性。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