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60 580~K70 000路基施工组织设计

K60 580~K70 000路基施工组织设计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
资源大小:610.82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K60 580~K70 000路基施工组织设计

3一般土方路基填筑施工

9路基填筑压实度方法及检测频率(表3)

10路基压实度及填筑材料要求(表4)

T/CECS588-2019 橡塑隔声保温材料应用技术规程及条文说明(二)路堑开挖施工方案

(三).不良地质路基地段施工方案.施工方法

4水泥搅拌桩施工(表5)

附件1、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附件2、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

附件4、施工便道布置图

本合同段位于广东省珠江三角洲西部地区,是规划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外环公路的组成部分,路线总体走向近似南北方向,地跨江门、佛山和肇庆三市,南能通已通车的江鹤高速公路,北接广肇高速三水至高要段,同时也是国家重点公路太原至澳门高速最南端的重要路段,本段高要刘村、蚬岗起点K60+580至K70+000,路线长度为9.42公里,刘村互通路线长度为2.12公里.外加刘村连接线7.85公里.详见施工平面布置图(图1)。该段路基结构形式为:

1、一般路堤+基础不处理

2、水泥搅拌桩基础处理

3、袋装砂井+堆载预压+土工格栅处理

7、零填、半挖半填段处理

软土地质情况为:淤泥、亚粘土、淤泥质亚粘土、淤泥质粉砂、淤泥质中砂,处理深度为~。

2、开挖边坡、修筑平台

3、搅拌桩+袋装砂井软基处理

6.零填、半挖半填段处理

工程数量:路基填方1279273m3;挖方124103m3;总借方1276966m3水泥搅拌桩1462根,计95031m;袋装砂井10848根计60339m 3;土工格栅283 m 计13796㎡;砂垫层、砂砾垫层2232 m 3;浆砌片石挡土墙210m,计2284m3;。

场外便道:尽量利用原已有道路、村道。场内便道:清理路基表土,开挖台阶,原土碾压,拓宽至3.5~7m便道,每隔修建会车道(具体见附后的施工便道图)。

便道施工时,加强与当地村民联系,减少施工期间的影响。注意保护地下光缆、地下给水线、电力设施。根据施工情况设立必要的排洪设施、防护设施,避免堵塞河道,维持当地的生产生活。

便道设置详见平面布置图(图1)。

1、搅拌桩施工队伍1个

5、管理人员(见表1)

表1 主要管理人员

主要试验、质检、测量仪器 表2-3

1、按照以下施工顺序编制进度计划

施工技术交底、安全技术交底→测量放线→草皮清除、挖→原地基处理、填平、碾压,设临时排水沟,保证便道无积水。

施工技术交底、安全技术交底→测量放线→草皮清除、挖→原地基处理、填平、碾压.

施工技术交底、安全技术交底→测量放线→清淤→基坑开挖→挡墙施工→基坑回填→路基填筑

(4)零填,半挖半填路基

施工技术交底、安全技术交底→测量放线→草皮清除、挖→原地基处理、填平、挖台阶夯实→路堤填筑基

施工技术交底、安全技术交底→测量放线→清淤→原地基处理、填平、碾压. →施工桩位放样→搅拌桩施工→开挖桩头→搅拌桩检测→铺设土工格栅→路基填筑土施工

施工技术交底、安全技术交底→测量放线→清淤→原地基处理、填平、碾压. →铺筑砂垫层→施工桩位放样→袋装砂井施工→袋装砂井桩检测→铺筑砂垫层→铺设土工格栅→路基填筑土施工

施工工期:本工程合同施工工期要求为20个月,为了在合同期内按建设方及监理方的要求,结合合同段前期各项准备工作的实际情况,计划在2008年11月1日开工,完工日期为2010年6月26日,总工期601天。达到了合同要求的工期。

本段路基工程计划开工日期:2007年6月1日,完工日期:2008年8月30日,总工期420天。

各工序的施工时间安排详进度计划横道图(图2)

第三章 主要工程施工工艺

3.1.1路基填筑施工方案

本标段路堤填方总方量约126万m3。路基填筑采用水平分层,分区段平行作业。采取“四区段、八流程”施工方法流水作业。“四区段”是将作业面分为卸料区、摊铺区、碾压区和检测区,做到界限分明,以便于严格控制摊铺厚度、平整度、含水量,控制碾压范围和碾压遍数,防止漏压,最后便于正确检测密实度。“八流程”是指填料选择、基底处理、摊铺平整、含水量控制、振动碾压、检测签认、路基成型、边坡修整。整个路堤施工做到区段合理,流程清晰,保证填方地段施工质量、密实度符合规范要求。填筑中先用推土机摊铺,人工找平,再压路机碾压,机械不能及的边角、桥台边及台后,用人工配合摊铺、小型机械碾压。

3.1.1.1路基基底处理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按设计要求对基底进行处理,铲除树根、草皮、腐植土和淤泥。对于有坡地面视情况挖台阶要自上而下进行,随挖随填筑压实,保持台阶的稳定,密实度要符合设计要求。对软土地基及其它不良地质段基底的处理,按设计要求进行处理。

3.1.1.2试验段路基施工

路基施工前先进行填方路基试验,试验段设在K62+350~K62+450段。通过现场填筑压实工艺试验,确定最适宜的碾压机械、最有效的填层厚度、最经济的压实遍数、最佳的控制含水量以及最合理的施工控制方法等。确定这些参数作为实施科学填筑压实工艺的依据。

3.1.1.3一般土方路堤填筑施工

施工放样:开工前,先进行导线、中线、水准点的复测,根据现场情况增设必要的导线点、水准点,同时复核设计横断面。测量成果经监理工程师核准后,再按图纸放出路基中线、坡脚、边沟等位置。

基底清理完后进行原地面压实,一般地段原地面压实度不得小于90%, 零填挖路床顶面以下0~80cm 范围内的压实度不得小于96%。基底土质达不到压实标准,要采取换填或改良土等措施,并压实至规定的压实度。

摊铺:摊铺采用推土机初平,平地机精平,使平面无显著的局部凹凸。平整时先两侧后中间,中间稍高,形成向两侧的横向排水坡;初平时用水平仪检测控制每层厚度。摊铺时从路基最低处开始分层平行摊铺,松铺层的厚度按路堤试验段确定的数据进行。一般土方最大松铺厚度不大于30cm,最小为10cm。每层填土每侧应超出路基设计宽度50cm,以利于压实机械作业,保证完工后的路堤边缘有足够的压实度。

碾压:上料摊铺平整后即开始碾压。机械碾压依照试验段确定的压实参数和压实机械型号,控制压实的遍数和速度;碾压时按先两侧后中间,先慢后快, 先静压后振压的施工操作程序进行;碾压轮迹重叠不少于40cm,各区段纵向搭接长度不少于2m,做到无漏压,无死角,保证压实均匀。填层接近路基设计标高时,加强测量工作,以保证完工后的路基顶面宽度、高程、平整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3.1.1.4填石路堤

确定填料运输路线,专人指挥运输车辆。在铲运过程中,注意粗细料的均匀搭配,避免出现大粒径石料分开运输用于石方路基填筑的现象。不同岩性的石料不能混合运输。

填石路基采用的石料如其岩性相差较大,将不同岩性的填料分层或分段填筑。如路堑的基岩为不同岩种互存,允许用挖出的混合石料填筑路基,但石料的强度和粒径必须符合以下要求:填石路基中的石料强度不大于15Mpa,对膨胀性岩石、易溶性岩石、崩解性岩石和盐化岩石等均不能用于路基填筑,且石料的最大粒径不得超过层厚的2/3。

用强风化石料或软质岩石填筑路基时,应按土质路堤施工规定,先进行CBR值检验,符合要求时按填土路基技术规定进行施工。

当填筑石料级配较差、粒径较大、填层较厚、石块间空隙较大时,可于每层表面空隙间填入石渣、石屑或中、粗砂,再以压力水将其冲入下部,使空隙填满为止。

路基边坡坡脚采用大于300mm的硬质石料码砌。当路基设计高度不大于6m时,其码砌厚度不应小于1m;设计高度大于6m时,码砌厚度不应小于2m。

摊铺整平:填石路基按分层填筑、分层压实的原则组织施工。分层松铺厚度不宜大于0.5m;采用重型振动压路机压实填石路基时,松铺厚度可加厚至1.0m。

根据石料粒径大小及组成采用相应摊铺方法:大粒径石料采用渐进式摊铺法铺料,运料汽车在新填的松料上呈梅花形先低后高、先两侧后中央逐渐向前卸料,推土机随时摊铺整平。其主要优点为:容易整平,容易控制填石料的厚度,为自卸车和机械振动碾压提供较好工作面。对细料含量较多的石料宜采取后退法铺料。运料汽车在已压实的层面上后退卸料,形成梅花形密集料堆,采用推土机推铺整平。松铺厚度不大于0.5m,石料最大粒径不超过层厚的2/3。大面积路基填石可用两台推土机并列作业,两机铲刀相距150mm~300mm,每次作业长度以20m~50m为宜。人工铺填粒径250mm以上石料时,应先铺填大块石料,大面向下,小面向上,摆平放稳,再用小石块找平,石屑塞缝,最后压实。人工铺填粒径250mm以下石料时,可直接分层摊铺,分层碾压。填石路基在压实前,应摊铺平整,局部不平整处人工配合机械以细石屑找平。

碾压成型:摊铺完成的石料表面平整,无明显大石料露头,表面无明显孔洞、孔隙,无多余的填石料堆放。采用20t以上重型振动压路机进行分层碾压,先静压一遍,根据试验段总结的碾压遍数由弱振到强振碾压数遍,最后再静压一遍,碾压速度控制在1~2km/h。碾压时直线段由两边向中间,小半径曲线段由内侧向外侧纵向进退式进行。横向接头对于振动压路机一般重叠0.4m~0.5m,对于三轮压路机一般重叠后轮宽的1/2;前后相邻区段纵向应重叠1.0m~1.5m,达到无漏压、无死角,确保碾压均匀。填石路基路床顶面以下0.5m范围内填土,按填土路基施工技术规定进行压实作业。

在路堤填筑前,填筑材料按规范要求进行试验。不符合要求的填料坚决不用。路基填筑按试验确定的参数碾压完毕后,试验人员及时按规定进行压实度检测试验,采用压实沉降差或空隙率进行压实质量检测。如压实度达不到设计要求, 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施工中要准确控制中、平,防止欠填或超填,并将路基面标高控制在规范要求的范围内,每层碾压完毕都要进行复测。

3.1.1.5土石混填路堤

土、石混合路基施工工序与填土路基基本相同,但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天然土石混合材料中,所含石料强度大于20MPa时,石料的最大粒径不得超过压实层的2/3,超过的应清除掉;当所含石料为软质岩时(强度小于15MPa),石料最大粒径不得超过压实层厚,超过的应打碎。

土石路堤应分层填筑、分层压实,每层铺填厚度应根据压实机械类型和规格通过试验段确定,原则上不超过400mm。

压实后渗水性差异较大的土石混合填料应分层或分段填筑,不宜纵向分辐填筑,如确需纵向分辐填筑,应将渗水性好的材料填筑路堤两侧。

土石混合填料中,石料含量超过70%时,应先铺填大块石料,且大面向下,放置平稳,再铺小块石料、石渣或石屑嵌缝找平,然后碾压。当石料含量小于70%时,土石可混合铺填,但应避免硬质石块集中。

路床顶面以下500mm范围内,应填筑符合路床要求的土,并分层压实,填料最大粒径不大于100mm。

3.1.1.6路基冲击碾压作业

冲击碾压施工前,根据不同填料进行冲击碾压试验,试验路段长度不小于100m。冲击碾压时,必须对冲击遍数和工作量进行现场确定,并在冲击碾压完成后,用平地机整平,再采用YZ20振动压路机压实,进行高程测量和压实度检测。

进行冲击碾压作业时,对涵顶填土高度≤5m的构造物的台背外6m范围内(含涵洞本身)做好标识,冲击碾压时要求避开。

冲击碾压作业后,检查平均下沉量。平均下沉量不能达到规范要求时,原路基要求进行补充压实。

填方补强段冲击碾压施工方案:

冲击碾压层填土的松铺厚度控制在80~100cm,并用履带式推土机整平、稳压。每一个工作面配备2 台YT 16 冲击式压实机、2 台装载机,每3~4 个工作面配备1 台平地机、1 台推土机和1 台洒水车。

冲击式压路机进行冲击碾压时,以轮迹重叠1/2 布满表面为一遍,冲击碾压15~20 遍即可。在冲击碾压过程中,若表面出现较大起伏,将直接影响冲击碾压速度和压实效果,故需随时用推土机整平。另外,若表面过干,需及时洒水,以防扬尘;表层压实度是指地表以下0~20cm 的压实度。测点位置应与冲击碾压前的位置相对应,但不能重合。当压实度提高5%以上时,即可停止冲击碾压。冲击碾压遍数可以通过试验确定,也可以直接按冲击碾压20 遍施工。

按照路槽验收标准进行。

压实度检测频率及方法:

压实度的检测可以采用灌砂法或《规范》允许的其它方法。此外,为了考察冲击碾压效果,冲击碾压前后的干密度变化更为直观,故可以采用核子密实度仪对同一测点进行对比检测(测点应尽可能重合)。

用冲击式压实机进行冲击碾压,压路机的行进速度应控制在10~12km/h 左右,从路基的一侧向另一侧转圈冲碾,冲碾顺序应符合“先两边、后中间”的次序,以轮迹重叠1/2铺盖整个路基表面为冲碾一遍,共冲碾15~20 遍。

冲击碾压过程中,如果因轮迹过深而影响压实机的行进速度,可用推土机平整后在继续冲碾。若冲击碾压过程中路基表面扬尘,可用洒水车适量洒水后继续冲碾。

冲击式压实机冲击碾压完毕后,检测路基表层0~20cm 的压实度。如果压实度达不到要求,应视情况补充冲碾5~10 遍。

用人工配合机械清除高于设计标高的多余土方,按照施工技术规范整理路槽。用振动或静碾压路机碾压1~2 遍,达到路槽验收标准为止。

用冲击式压实机进行冲击碾压时,因机械的调头范围较大,应尽可能在路基形成较长的连续冲碾段后进行。不但可以提高冲碾效率,也可以避免因过多的“接头”而影响路基的整体均匀性。

因冲击式压实机的冲击能量大,路表50cm 的土体含水量对冲击碾压的效果具有较大影响。含水量过大时,容易形成弹簧、翻浆等,故需严格控制路表以下50cm 内的含水量。

用冲击式压实机进行冲击碾压时,为了避免结构物遭到损坏,必须制定相应的措施,严格控制冲击碾压的范围。在距离结构物3~5m、暗涵顶面填土高度小于2m 时,禁止用冲击式压实机进行冲击碾压作业。明涵顶面不得用冲击式压实机进行冲击碾压。

当土体表面含水量较大时,如果用冲击式压实机进行冲击碾压,易形成表面推移,上层20cm 左右的土体与下部土体产生脱离现象。因此,雨后或表面含水量较大时,应采取晾晒或其它措施降低表面含水量,不宜直接用冲击式压实机进行冲击碾压作业。

3.1.1.7零填、半填半挖段

零填断面施工时首先检查该处土质情况,若发现不良地基及时申报监理、设计共同研究解决。正常情况下,把原地面表层翻松80cm,重新碾压密实至要求的密实度。

3.1.1.8桥涵过渡段填筑

桥涵填土范围:台背填土顺路线方向长度,顶部距翼墙尾段不小于2 倍台高加3m;底部距基础内缘不小于2m;涵洞填土长度每侧不小于2 倍孔径长度。回填土工作必须在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进行。台背及涵洞两侧的填料采用砂砾石和碎砾石填筑,填筑时结构物必须达到规范要求的强度,分层对称进行填筑,分层松铺厚度不大于15cm。涵洞两侧过渡段与涵顶的填土压实度均达到96%,台后过渡段压实要求不小于96%。填土结构物附近采用小型压路机、手扶式振动压路机或打夯机夯实,墙背等压实机械无法施工部位用砼或块石砼填筑。涵顶填土压实厚度大于50cm 后,方可通过重型机械和汽车。

3.1.1.9路基填筑压实度方法及检测频率

压实度检测采用灌砂法检测。每一压实层均应检验压实度,合格后方可填筑其上一层。否则应查明原因,采取措施进行补压。检验频率每1O00m2检验2点,不足100Om2时,应检验两点,检验标准,必须每点都符合规定要求。必要时可根据需要增加检验点。

填石路堤(包括分层填筑岩块及倾填爆破石块)的紧密程度在规定深度范围内,以通过18t以上振动压路机进行压实试验,当压实层顶面稳定,不再下沉(无轮迹)时,可判为密实状态。

桥台背后、涵洞两侧与顶部、锥坡与挡土墙等构造物背后的填上均应分层压实,分层检查,检查频率每50m2检验1点,不足50m2时至少检验1点,每点都应合格,每一压实层松铺厚度不宜超过15cm。

3.1.1.10路基压实度及填料强度要求

路基压实要求采用重型击实试验法检验。压实度必须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压实度标准见下(表3)

表3

路堤基底在填筑前要求进行压实其具体要求如下:

一般路堤基底在填筑前进行压实,压实度≥90%。

零填及挖方路段,路床范围内的压实度≥96%。

挡土墙、涵洞基底换填和涵洞、通道基底一侧回填后的压实度≥93%。

桥台、涵身台后填方基底和涵洞顶部至路床顶面的压实度≥96%。

3.1.2路堑开挖施工方案

挖方采用分层纵挖的方法,自上而下分台阶组织施工,随开挖随进行路堑防护。根据岩石的类别、风化程度和节理发育,山体表层土及全风化岩层采取推土机或配裂土器的大功率推土机直接进行开挖、清运;对次坚石、坚石采取小型及松动爆破进行开挖,施工严禁大爆破施工。在施工中,运距在100m以内的土方采用推土机作业;运距在100m(以上的土石方)采用挖掘机或装载机配自卸汽车施工;石方爆破采用空压机和潜孔钻机钻孔,推土机清渣,挖掘机或装载机配自卸汽车运输;石方边坡爆破采用光面爆破作业。

3.1.2.1一般路堑开挖

1、清表:清除地表杂物、草皮和树根,同时开挖两侧排水沟、截水沟等,完善排水系统。

3、坡面修整:机械开挖靠近边坡时,对边坡进行精确测量、挂线、预留20~30cm,人工进行刷修。边坡需加固的地段,预留加固位置和厚度,使完工后的坡面与设计边坡一致,并及时进行防护。

4、路床顶面处理:当开挖至设计路床顶面30~50cm时,采用推土机施工,最后人工配合平地机平整,压路机压实。同时做好两侧水沟开挖、砌筑工作。当开挖到接近路基设计标高时,对路床下80cm范围内做压实度检测,若压实度达不到96%,需进行开挖,重新分层填筑,用重型振动压路机在最佳含水量范围内碾压密实,使压实度达到96%的要求,并进行弯沉试验。若开挖后发现属不良土质地段或非适用材料,以监理工程师鉴定和批准后,可采用改良土质或换填土等措施处理。

3.1.2.2石质路堑开挖

1、清表:人工配合推土机清除开挖范围内的杂物及表层土,并做好两侧截水沟。

2、钻爆设计:深路堑的石方开挖采用光面爆破或预裂爆破。多层同时施工地段,下一层施工要为上层施工保留一定的运输通道。石方爆破前,根据理论计算、经验类比的方法,设计爆破参数,施工时通过试爆予以修正确定。

3、测量布孔:根据开挖边线和爆破设计参数,用灰点或油漆定出炮眼位置,并复核检查,确保无误。

8、边坡整修:测量放点,拉线检查坡面平整度,对个别凸起部位,采用小炮眼补炮;凹陷部位用浆砌片石补平。

9、路基顶面处理:当开挖至基床顶面30cm左右时,采用浅孔小爆破或大功率推土机直接清底。开挖完后用压路机碾压密实。

3.1.3不良地质路基地段施工方案、施工方法

3.1.3.1 软土路基处理施工

本合同段软土地基处理依设计有清淤换填、重锤夯实、袋装砂井、水泥搅拌桩,其中清淤换填工作量较其它几种方法要大一些,现就各处理方法的工作程序简述如下:

本合同段设计有五段此法的处理地段,K68+619~K68+670、K68+898~K68+938、K68+938~K69+330、K69+703~K69+750、K69+845~K70+000。累计处理长度约685 m。其施工步骤是:

2、铺设砂砾石材料时,从路基横向两侧向中间摊铺,厚度均匀一致,最大误差≤2cm,表面平整,同时砂砾石隔水层按设计要求铺设,并防止冲刷。

3、铺设后的砂砾石隔水层不得受泥土、杂物等污染。

4、在换填的开山石上填筑一层砂砾垫作为打平层再在其上铺土工布,在砂砾垫层上下各厚10cm层次中不能使用轧制的粒料,以免损伤土工布。

3、铺设完格栅48小时内填筑填料。每层填料按“先两边、后中间”原则对称进行,严禁先填路堤中部。填料不允许直接卸在格栅上,必须卸在摊铺完毕的土面上,卸土高度不大于1m。所有车辆、施工机械不得直接在铺好的土工格栅上行走,只允许沿路堤轴线方向行驶。

4、在第一层填土达到预定厚度并经碾压达到设计压实度后,将格栅反卷回包2m绑扎于上一层格栅上,并进行修整锚固,在反卷端侧培土1m,保护格栅,防止损坏。

1、袋装砂井施工前,先清表平整施工场地,并碾压形成横向4%坡度的路拱,再铺20㎝中粗砂。制桩机械采用轨道门架式振动沉桩机。砂井施工时按正三角形布置,必须穿透软基层进入土层至少1 m,同时外露砂垫层10㎝,铺10㎝砂后铺设土工格栅。路基两侧经过水田地段均采用浆砌片石护脚。

2、袋装砂井的主要材料袋和砂必须符合规范要求。砂袋要随装随用,临时堆放时要防止阳光直晒老化。装袋时保持干燥洁净,灌砂率达到95%,保持砂袋顺直畅通,袋口扎紧,长度符合设计要求。

3、采用轨道门架式振动沉桩机制桩,首先进行机具定位,将固定在套管下的活瓣桩尖与套管口封闭,再用振动法将套管压入设计深度。再压入过程中,保持定位准确,套管垂直,在达到设计深度后,将备用砂袋吊起,经套管口端部滚轮徐徐放进套管内。砂袋下放后,启动激振器,提升套管进行拔管作业。拔管要求连续缓慢进行,防止坠打砂袋。

4、拔桩完毕后铺设10㎝厚砂垫层,平整后再铺设土工格栅,并用U型钉固定。土工格栅铺设后,再铺20㎝厚砂垫层,并将土工格栅两端各向中间回折2m,再铺10㎝厚砂垫层并碾压密实。

5、采用振动法成桩时沉桩导规要保持垂直,偏差不大于1%,桩位偏差不大于5㎝。垂直放入砂袋时,要防止砂袋扭结、破裂、缩径、磨损。拔管时,要防止带出砂袋或磨损砂袋。

水泥搅拌桩是目前国内一种处理工序简单、造价较低的复合式软土地基处理方法之一;处理后其地基承载力分布是桩身及地基联合受力;依设计本合同段在K68+760~K68+800处50m宽度范围内进行水泥搅拌桩的软土地基处理。总工程量为9503m。下面就水泥搅拌桩的施工工艺简述如下:

(1) 水泥搅拌桩施工前应准备下列施工技术资料:施工场地的工程地质报告,土工试验报告,室内配比试验报告,水泥搅拌桩设计桩位图,原地面高程数据表,加固深度与停止搅拌面高程以及测量资料等。

(2)场地平整、清除障碍。回填30~50cm粗砂垫层;施工场地不能满足机械行走要求时,应加厚铺设砂垫层。若地表过软,则应采取防止机械失稳措施。

(3)施工机具准备,进行机械组装和试运转。

  (1) 水泥搅拌桩施工。

  (2)操作步骤为:

  ①深层搅拌机械就位。

  ②将搅拌头对准设计桩位,启动电机,待搅拌头转速正常后,边旋转切土边下沉,直至达到设计加固深度。

  ③从桩底向上喷浆,同时搅拌提升,直至离地面以下0.5m处。

  ④再重新边喷浆边搅拌至桩底,至桩底后停止钻进,连续喷浆1min,最后搅拌提升至地面(设计桩顶)。

  ⑤关闭搅拌机械移位至下一桩位。

  ⑥然后将地面下没喷水泥浆的0.5m 用水泥土回填并捣实。

(1)水泥搅拌桩的施工工艺是根据设计要求的配比和在试桩中实测的各项参数来确定。试桩一般为30~50根,通过试桩来确定钻进速度、提升速度、搅拌速度、喷浆压力、单位时间喷浆量等。设计建议的各项指标是:钻进速度V<1.0m/min;提升速度V=0.4~0.7 m/min;搅拌转数r=30~50 转/min;钻进、复搅、提升进管道压力P=0.1~0.2Mpa;喷浆压力P=0.25~0.40Mpa。在没有取得各项参数的资料前严格按设计建议的进行试桩施工。

(2) 水泥搅拌桩所用的水泥(32.5#普通硅酸盐水泥)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有产品合格证,并经室内检验合格才能使用,严禁使用受潮、结块变质的加固料,并严格控制水泥浆的水灰比在0.4~0.5。

(3)控制钻机下钻深度,掌握下钻和提升的阻力情况,选择合理的技术参数。

(4)通过试桩,检验试验室所提供的水泥浆配比是否适用于施工现场,一经确定现场施工中就严格按配合比施工。

(5)定时检查桩身砼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成桩直径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即28天龄期的强度不低于0.8Mpa;同时要检验单桩承载力和允许复合地基(三桩)承载力(28天)能否分别达到300Kpa和130Kpa;检验加固剂分布是否均匀和有效加固长度能否达到设计要求,对使用的钻头定期复核检查,其直径磨耗量不得大于2cm。当钻头提升至地面以下0.5m时,喷浆机应停止喷浆。

(6)当喷浆成桩过程中遇有故障而停止喷浆,第二次喷浆接桩时间应在水泥浆初凝时间内,其喷浆重叠长度不得小于1m。水泥搅拌桩施工时,泵送水泥浆必须连续,固化材料的用量以及泵送固化材料的时间应有专人记录,其用量误差不得大于±1%。

(7)为保证搅拌机的垂直度。应检查起吊设备的平整度和导向架对地面的垂直度,每工作班检查不少于2次,使垂直度偏差不超过1%。

(8)搅拌机喷浆提升的速度和次数必须符合预定的施工工艺要求,搅拌机每次下沉或提升的时间应有专人记录,深度应达到设计要求,时间误差不得大于5秒,施工前应丈量钻杆长度,并标上明显标志,以便掌握钻入深度,复搅深度。施工中出现问题应及时处理、做好记录。

(9)储灰罐容量应不小于一根桩的用灰量加50kg,如储量不足时,不得对下一根桩开钻施工。

(10)水泥搅拌桩必须根据试验确定的技术参数进行施工,操作人员应如实记录压力、喷浆量、钻进速度、提升速度、钻入深度及每根桩的钻进时间等,监理人员应随时检查记录情况。

(1)先按上述的施工步骤对处理地段进行场地平整及铺设砂垫层,通过与现场监理商量在需处理地段选取约100m2有代表性的进行试桩。所有机械移机就位并仔细调试好。

(2)按要求进行水泥,固化剂及其它外加材料运至试桩现场,试验人员到位,并要通知监理中心试验室派人到现场,详细交代现场操作人员水泥浆施工配合比。

(3)在一切准备就绪,所以操作人员到位后,由现场监理发布试桩开机指令,开机试桩。

(4)技术人员详细记录钻进速度、提升速度、搅拌转数;复搅时的钻进速度、提升速度;提升进管道压力、喷浆压力;各种状态下的水泥浆水灰比,每米的水泥用量或喷浆量等各种技术参数。

(5)质量检测:试桩七天后,进行桩身强度、单桩承载力及复合地基承载力的检查测试工作,通过试桩检测来确定搅拌桩的桩长及桩距及水泥搅拌桩施工的各项技术参数。

按试桩取得的各项技术参数并按照设计要求,依上述的操作程序及施工流程进行大面积的施工,施工中严格按设计及规范规程进行操作。

⑴水泥搅拌桩属地下隐蔽工程,施工质量受机具、施工工艺、施工人员的责任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而其质量控制要贯穿于施工的全过程,并坚持全方位的施工监理。

⑵施工过程中必须随时检查加固料用量、桩长、复搅长度及施工中有无异常情况,记录其处理方法及措施。

⑶成桩7天内浅部开挖,开挖深度不少于1.5m,检查电桩成型情况及搅拌的均匀性,测量成桩直径。检查频率为1%。

表5搅拌桩施工允许偏差

⑷在成桩28天后,对不同的软土地质条件、不同桩长处理地段,分别在整桩长度范围内进行钻芯取样,并测试桩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抽检频率不少于2%。采用轻便触探仪检查桩的质量,触探点应在桩径方向1/4处,抽检频率为2%。每一工点不少5根。

(5)同时对处理地段进行单桩静载试验,检验单桩允许承载力和复合地基允许承载力,检测频度为同一地段不少于3组。

(6)水泥搅拌桩施工质量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规定。

沉降板要求按设计制作、埋设,埋设沉降板时要求第槽平整,并铺设60×60×20cm的砂砾垫层,沉降杆的垂直偏差不大于1.5%。

如果监理工程师要求进行孔隙水压力监测时,按监理工程师的要求埋设孔隙水压力计及其观测设备,并与沉降同步观测。

在施工过程中,对沉降板要采取可靠的保护措施,不使其变形和损坏。如有损坏立即报告监理工程师,在监理工程师指示下立即修复,重新测定测点高程,并记录在案。

在施工期间,每填筑一层进行一次沉降观测,填筑间歇期间每3天需观测一次,路堤筑完毕进入沉降期后,第1个月每隔1周观测一次,第2个月每隔15天观测一次,第3个月开始每隔1个月观测一次直到沉降期结束,多余的填料卸除,观测数据直接用于计算由于沉降而补加的填方量。

沉降观测采用精密水准仪测定,测试精度要符合二等水准要求。

通过在边坡趾部和距边沟上口外缘1m部位埋设侧向位移观测边桩进行稳定监测。

位移边桩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桩长不小于170cm,埋入地工的深度不小于150cm。埋置方法采用打入法埋设,埋置后的边桩必须稳固,踩、碰撞不易变位。边桩设置断面位置与沉降观测断面位置吻合一致。

水平位移观测频率与测定时间与沉降监测同步。

边桩的水平位移观测采用红外线测距仪,按单三角交会法或视准法测定,测试精度要符合设计的精度要求。

3、沉降速率每天不大于10mm;水平位移速率,边桩控制在每天不大于3mm,测斜管控制在每天不大于5mm。

4、沉降期过程中发现沉降或水平位移骤增或超过控制标准时,立即加密测次,实行动态跟踪,分析原因,并及时向监理工程师报告,同时采取减缓填筑速率甚至暂停填筑,待变位速率减小至控制标准以内才继续上一层的填筑。路堤填筑以控制水平位移为主。

3. 1.4软土地段的路基填筑和堆载预压施工

3.1.4.1路基填筑

软基处理完成,砂垫层及土工格栅铺设完成,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检查修复临时排水设施。联同监理工程师在土场选取有代表性的土样进行送样检验。土方机械进场,选定合理的机械和土方调配计划。

路基填筑前,复查导线和水准点。测标高,放出坡脚桩,桩上注明桩号,标上填筑高度。

软基处理完成后,应按规范要求路堤挡土墙及路肩墙路基施工回填应按照相应规范及设计施工。

3.1.4.2施工观测

由于软土性质的复杂性和多变性,软基上填筑路基,必须采取严密而完善的监测措施对施工进行全过程监控,利用信息化施工的手段,进行施工管理。

全线一般软基处理路段稳定性观测断面间距为100~200m,桥头软基处理路段设置3个观测断面。一般软基处理段沉降观测管断面间距为100m;位移桩设于路中心处;桥头软基处理段设置2~3个观测断面,设路肩处的沉降观测管。以保证路基的稳定性,并指导普通观测断面的填筑,各观测点应尽量布设于同一横断面,以利于观测点的看护、集中观测以及各项观测数据的综合分析,观测时采用相同频率。

路堤在填筑过程中,当沉降速率或侧向位移速率偏大,有可能导致路堤失稳时,应立即停止加载;当停止加载后,每天仍需进行观测,并且当连续三天的沉降与位移在控制值之内时才能继续加载。在路堤填筑的全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填土速率。

路堤填筑时沉降控制标准为:路基地面沉降速率不大于1.0~1.5cm/d,水平位移不大于0.5cm/d。

本标段软土路段对路基采用等载预压工艺,预压期是保证路基稳定和控制工后沉降的关键阶段,必须保证有足够的预压期。本路段预压时间按设计最短为6个月。若在设计的预压时间结束后,路基沉降仍未达到稳定标准,则应延长预压期,直至达到稳定标准。参照软基技术规范。

3.1.4.4路基卸载

路基预压完成沉降达到稳定标准后便可卸载。卸载采用挖掘机、推土机、汽车配合进行。废方运往已联系好的弃土场堆放。

3.1.4.5构造物台背回填

桥台采用柱式台时,施工前应先填砂压实至桩顶标高,待稳定后再进行桩基施工。

桥台采用肋式桥台时,待桥台施工完毕后,先架上部结构后填砂,从台前锥坡填至台后,逐层填筑夯实。台背填筑在这些构造物基本完成后进行。台背回填材料采用碎石土类粗颗粒填料作为填筑材料进行填筑。

桥台背后填土与锥坡填土同时进行,填土应分层压实,分层检查,检查频率每50m2检验1点,不足50m2至少检验1点,每点都应合格,每一压实层松铺厚度不宜超过20cm,填土压实度为96%;涵顶部填土的厚度小于50cm时,不得通过重型车辆或施工机械;靠近构造物200cm 时,不得有大型机械作业。采用小型夯压机械,分薄层夯压密实,板顶以上部分与路基用碎石土同时填筑。

1、排水沟施工及质量要求

排水沟的线形要求平顺,尽可能采用直线形,转弯处宜做成弧形,其半径不宜小于10m,排水沟长度根据实际需要而定,通常不宜超过500m。

排水沟沿路线布设时,应离路基尽可能远一些,距路基坡脚不宜小于3~4m。

当排水沟、截水沟、边沟因纵坡较大产生水流速度大于沟底、沟壁土的容许冲刷流速时,应采用边沟表面加固措施。

各种排水沟砌体的砂浆和构件混凝土配合比准确,砌缝砂浆均匀饱满,沟缝密实。基础设有沉降缝时应与墙身沉降缝对齐,填缝材料饱满。内侧及沟底应平顺、整齐、无裂缝、空鼓现象。

本工程施工过程会遇到多雨季节,为保证施工进度及工程质量,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通过气象部门气象资料,掌握降雨趋势,了解施工地段的汇水面积和历年水情,根据雨季特点采取相应的施工措施。

①施工场地的排水,对施工现场及构件生产基地根据地形,对场地排水系统进行疏通,保证水流畅通,不积水、防止相邻地区地面水倒流入场内。

②施工场地道路:工程现场中主要运输道路路基碾压坚实,上铺天然砾石路面并作好路拱。道路两旁作好排水沟,保证雨期通行不陷。

3、做好机电设备及材料的防护工作

①机电设备:机电设备的电闸箱要采取防雨、防潮等措施,并安装接地保护装置。

②原材料及半成品的保护:对钢结构、木材、水泥等以及怕雨淋的材料要采取防雨措施,可放入棚内或屋内,垫高码放并要通风良好。

4、大小型设施检修及停工维护。

①临时设施检修:对现场临时设施:如工人宿舍、办公室、食堂、仓库等进行全面检查,对危险建筑物进行全面翻修加固或拆除。

②对停工工程要进行检查并作好维护。

③对一般不列入雨季施工的工程,力争雨季来临前完成至一定部位,同时也考虑防雨措施。

5、基础工程的雨季施工

①明挖基础施工,基坑防止雨水浸泡而造成塌方。

②基坑要设排水沟和集水坑,并配水泵,坡道部分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临时防护措施(草袋护坡)。

③砼在雨季施工中塌落度偏大,影响砼质量,为保证砼的质量,采用以下措施:

砼开盘前根据原材料含水率调整施工配合比,适当减少加水量。

现场要有足够的覆盖材料,要保证浇灌砼不被雨水冲刷,已喷脱模剂的模板不被雨水冲掉。

雨季施工深基础放坡者,除按规定要求外,必须作插筋补强护坡。雨季施工主要要以预防为主,采用防雨措施及加强排水手段,确保雨季正常地进行生产,不受季节性气候的影响。

1、路基施工前,在原地面处设置临时纵向排水沟,并每隔一定距离设出水口,引排雨水至路基以外。

2、一次开挖边坡不宜过长,每段边坡开挖时,准备好足够的防水彩条布,下雨前对边坡及时进行覆盖,以免雨水冲刷边坡。

3、在旧硬路肩处设置位移沉降观测点,及时检测开挖边坡的稳定。

4、对旧路基边坡开挖地段,安排专人进行巡查,发现边坡开裂等险情,及时采取抢救措施。

5、准备足够的土包及支撑物,以便抢险使用。

6、路堤填筑时,每一层表面设置2%~4%的排水横坡。

7、在旧路边坡开挖及修筑施工平台时,对周围地段设置好临时排水沟,并保持排水通畅。

8、及时掌握天气变化情况重庆市市政工程初步设计文件技术审查要点(2017年版)(渝建[2017]385号 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2017年7月),制定雨季施工安全预案,做好防洪抢险准备工作。

(六)、夜间施工保证措施

为保证工程的质量以及能按时完成本工程项目,一些工序将安排在夜间施工。夜间施工将按当地有关的规定办理夜间施工许可证,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夜间施工的工程质量、人员安全及尽量减少扰民。

1、夜间施工时采用探照灯作为施工照明,保证现场有足够的照明亮度,照明灯尽量避开周围建筑。

2、噪音比较大的机械设备尽量安排在日间操作,必要时采取隔音措施。

3、加强夜间施工安全监督,避免因光线不足或疲劳困倦等因素而出现意外。

4、配备医生和必要的急救药物DBJ61/T 137-2017标准下载,做好防范措施。

5、夜间施工交通安排专人维持指挥。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