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家施工组织设计

宜家施工组织设计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
资源大小:216.06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宜家施工组织设计

宜家办公楼室内装饰工程

1.1、本施工组织设计为宜家室内装修改造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是规范和指导该项工程从施工准备到竣工验收全过程的综合性技术文件。

1.2、本施工组织设计文件作为施工技术文件,供业主及有关部门参考审定新型能源化工基地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EPC)总承包招标文件,是施工全过程工作的依据。本公司将按照文件中制定的施工方案进行施工,接受业主及有关部门的监督。

2.2、同类的工程施工经验资料;

2.3、与工程内容相关的,国家及北京市主要施工规范、标准及政策性文件。

1.1、工程基本情况

1)工程名称:宜家办公楼室内改造工程

2)工程地点:北京四元桥

3)工程性质:室内装饰施工

1.2、现场条件

1)本工程为室内改造工程。

2)现场需保留原装修的室内天棚、墙地面装饰;

3)楼内原有水源、电源,可作为施工用临水临电。

1.3、质量目标

本工程施工质量等级:一次性竣工验收合格。

、主要项目施工方案与质量标准

1.1轻钢龙骨石膏板隔断墙

弹线、分档→固定沿顶、沿地龙骨→固定边框龙骨→安装竖向龙骨→安装门、窗框→安装附加龙骨→安装贯穿龙骨→检查龙骨安装质量→电气铺管安附墙设备→安装一面罩面板→安装保温隔音材料→安装罩面板→接缝及护角处理→质量检查 

2)弹线、分档:在隔墙与上、下及两边基体的相接处,应按龙骨的宽度弹线。弹线清楚,位置准确。按设计要求,结合罩面板的长、宽分档,以确定竖向龙骨、横撑及附加龙骨的位置。

3)固定沿顶、沿地龙骨:沿弹线位置固定沿顶、沿地龙骨,用射钉固定,固定点间距应不大于,龙骨对接应保持平直。

4)固定边框龙骨:沿弹线位置固定边框龙骨,龙骨的边线应与弹线重合。龙骨的端部应固定,固定点间距应不大于,固定应牢固。

5)安装竖向龙骨应垂直,龙骨间距。竖向龙骨与天地龙骨用铆钉固定。

6)安装一道通贯系列龙骨,通贯龙骨用卡件与竖龙骨固定。

7)罩面板横向接缝处,如不在沿顶、沿地龙骨上,应加横撑龙骨固定板缝。

8)门窗或特殊节点处,使用附加龙骨加强,并安装木抱框,抱框与附加龙骨之间用自功螺丝连接固定。

9)电气铺管、安装附墙设备:按图纸要求预埋管道和附墙设备。要求与龙骨的安装同步进行,或在另一面石膏板封板前进行,并采取局部加强措施,固定牢固。电气设备专业在墙中铺设管线时,应避免切断横、竖向龙骨,同时避免在沿墙下端设置管线。

10)龙骨检查校正补强:安装罩面板前,应检查隔断骨架的牢固程度,如有不牢固处,应进行加固。龙骨的立面垂直偏差应≤,表面不平整应≤。

11)安装石膏罩面板:

A、石膏板竖向铺设,长边(即包封边)接缝应落在竖龙骨上。

B、龙骨两侧的石膏板应错缝排列,接缝不得落在同一根龙骨上。

C、石膏板用自攻螺钉固定。沿石膏板周边螺钉间距不应大于,中间部分螺钉间距不应大于,螺钉与板边缘的距离应为10~。

D、安装石膏板时,应从板的中部向板的四边固定,钉头略埋入板内,但不得损坏纸面。钉眼防锈处理后用石膏腻子抹平。

E、石膏板宜使用整板。如需对接时,应紧靠,但不得强压就位。

F、隔墙端部的石膏板与周围的墙或柱应留有的槽口。施工时,先在槽口处加注嵌缝膏,然后铺板,挤压嵌缝膏使其和邻近表层紧密接触。

G、隔墙板的下端用踢脚板覆盖,罩面板应离地面20~。

12)接缝及护角处理:

纸面石膏板安装时,其接缝处留缝3~6mm,并且坡口与坡口相接。接缝内浮土清除干净后,刷一道50%浓度的界面剂胶水溶液。用小刮刀把接缝腻子嵌入板缝,板缝要嵌满嵌实,与坡口刮平。待腻子干透后,检查嵌缝处是否有裂纹产生,如产生裂纹要分析原因,并重新嵌缝。然后粘贴双层牛皮纸,压实刮平。当腻子开始凝固又尚处于潮湿状态时,再刮一道腻子,将牛皮纸埋入腻子中,并将板缝填满刮平。 阴角的接缝处理方法同上。阳角使用牛皮纸单侧补齐,表面亦用腻子刮平。

13)待板缝腻子干燥后,检查板缝是否有裂缝或气泡产生,如发现裂纹或气泡,必须分析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克服,否则不能进入板面装饰施工。

A、轻钢龙骨、石膏罩面板必须有产品合格证,其品种、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并对照图纸检查

B、轻钢龙骨使用的紧固材料,应满足设计要求及构造功能。安装轻钢骨架应保证刚度,不得弯曲变形。骨架与基体结构的连接应牢固,无松动现象。检查方法:用手推拉和观察检查。

C、墙体构造及纸面石膏板的纵横向铺设应符合设计要求,安装必须牢固。纸面石膏板不得受潮、翘曲变形、缺棱掉角,无脱层、折裂,厚度应一致。检查方法:用手推振和观察检查。

A、轻钢骨架沿顶、沿地龙骨应位置正确、相对垂直。竖向龙骨应分档准确、定位正直,无变形,按规定留有伸缩量(一般竖向龙骨长度比净空短),钉固间距应符合要求。检查方法:观察检查。

B、罩面板表面应平整、洁净,无锤印,钉固间距、钉位应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方法:观察检查。

C、罩面板接缝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接缝和压条宽窄一致,平缝应表面平整,无裂纹。检查方法:观察检查。

3)允许偏差项目:轻钢龙骨石膏罩面板隔墙允许偏差见下表。

1)轻钢骨架隔墙施工中,各工种间应保证已安装项目不受损坏,墙内电线管及附墙设备不得碰动、错位及损伤。

2)轻钢龙骨及纸面石膏板入场,存放使用过程中应妥善保管,保证不变形、不受潮、不污染、无损坏。

3)施工部位已安装的门窗、地面、墙面、窗台等应注意保护,防止损坏。

4)已安装好的墙体不得碰撞,保持墙面不受损坏和污染。

1.3、乳胶漆涂饰

基层处理→修补腻子→刮腻子→喷涂第一遍底漆涂料→喷涂第二遍底漆涂料→喷涂二遍面漆涂料

2)基层处理:在墙面干燥后,将残留在基层表面上的灰尘、污垢、溅沫和砂浆流痕等杂物清除扫净。

3)修补腻子:用腻子膏将墙面上磕碰的坑凹、缝隙等处分遍找平,干燥后用1号砂纸将凸出处磨平,并将浮尘等扫净。

4)刮腻子:刮腻子的遍数可由基层或墙面的平整度来决定,一般为三遍,具体操作方法为:第一遍用胶皮刮板横向满刮,一刮板紧接着一刮板,接头不得留槎,每刮一刮板最后收头时,要注意收的要干净利落。干燥后用1号砂纸磨,将浮腻子及斑迹磨平磨光,再将墙面清扫干净。第二遍用胶皮刮板竖向满刮,所用材料和方法同第一遍腻子,干燥后用1号砂纸磨平并清扫干净。第三遍用胶皮刮板找补腻子,用钢片刮板满刮腻子,半墙面等基层刮平刮光,干燥后用细砂纸磨平磨光,注意不要漏磨或将腻子磨穿。

5)喷第一遍底漆涂料:喷浆前应先将门窗口圈用排毛刷好,喷的顺序应先预棚后墙面,先上后下顺序进行。喷浆时喷头距墙面宜为20~,移动速度要平稳,使涂层厚度均匀。

6)喷第二遍底漆涂料:方法同上。

7)喷面漆涂料:待第二遍底漆涂料干后,用细砂纸将粉尘、溅沫、喷点等轻轻磨去,并打扫干净,即可喷面漆。

A、涂料工程等级和材料品种、颜色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

B、涂料工程严禁脱皮、漏喷和透底。

2)基本项目,见下表。

1)喷涂前应首先清理好周围环境,防止尘土飞扬,影响涂料质量。

2)喷涂墙面涂料时,不得污染地面、踢脚线、阳台、窗台、门窗及玻璃等已完成的分部分项工程。

3)最后一道涂料喷涂完后,室内空气要流通,预防漆膜干燥后表面无光或光泽不足。

4)涂料未干前,不应打扫室内地面,严防灰尘等沾污墙面涂料。

5)涂料墙面完工后要妥善保护,不得磕碰污染墙面。

弹线定位→框架组装→固定框架、安装固定玻璃的边框→安装玻璃→嵌缝打胶→清洁

1)弹线定位:先弹出地面位置线,再用垂直线法弹出墙、柱上的位置线,高度线和沿顶位置线,并标出竖框间隔位置和固定点位置。

2)框料组装:在平坦的地面将工厂预制框架组装成形,再整体安装固定。

3)固定框架,安装固定玻璃的边框:框架与墙、地面固定可通过铁角件来完成,首先按隔墙位置线,在墙、地面上设置金属胀锚螺栓,同时在竖向、横向型材的相应位置固定铁角件,然后接好铁角件的框架固定在墙上或地上。

B、调整玻璃位置:先将靠墙(或柱)的玻璃就位,使其插入贴墙(柱)的边框槽口内,然后安装中间部位的玻璃。两块玻璃之间接缝时应留2—缝隙或留出与玻璃稳定器(玻璃肋)厚度相同的缝,此缝为打胶而准备的,因此玻璃下料时应计算留缝宽度尺寸,用压条或槽口条在玻璃两侧位置夹住玻璃并用自攻螺钉固定在框架上。

6)清洁:玻璃板隔墙安装好后,用棉纱和清洁剂清洁玻璃面的胶迹和污痕。

a.所用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图案和颜色应符合设计要求及国家相关规范的规定。应使用安全玻璃。

b.玻璃墙的安装方法应符合设计要求。

c.玻璃墙的安装必须牢固。胶垫的安装应正确。

a.玻璃隔墙表面应色泽一致、平整洁净、清晰美观。

b.玻璃隔墙接缝应横平竖直,玻璃无裂痕、缺损和划痕。

c.玻璃隔墙嵌缝应密实平整,均匀顺直、深浅一致。

d.玻璃板隔墙安装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玻璃板隔墙安装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1)玻璃隔墙清洁后,用粘贴不干胶纸条等办法做出醒目的标志,防止碰撞。

2)对边框粘贴不干胶保护膜或用其他相应方法对边框进行保护,防止其他工序对边框造成损坏或污染。

3)对有人员交通部位的玻璃隔墙,应设硬性围挡,防止人员及物品碰损隔墙。

4.1薄壁钢管敷设安装工程

A、暗管敷设工艺流程:

弯管、箱、盒预制→测 位→剔槽孔→爪型螺纹管接头与箱、盒紧固

→箱、盒定向稳装→管路敷设 →压接接地→管路固定

B、吊顶内管路敷设工艺流程

弯管、箱、盒预制→测 位→爪型螺纹管接头与箱、盒紧固

→箱、盒支架固定→管路敷设 →压接接地→管路固定

2)弯管、箱、盒、支架预制:根据施工图加工好各种弯管、箱、盒、支架。电线弯管可采用冷煨法及定型弯管。冷煨法即:使用手扳煨管器,即将管子插入煨管器,逐步煨出所需弯度。

A、箱、盒测位:根据施工图纸确定箱、盒轴线位置,以土建弹出的水平线为基准,挂线拉平,线坠找正,标出箱、盒实际位置。成排、成列的箱、盒位置,应挂通线或十字线。

B、暗配的电线管路宜沿最近的路线敷设,并应减少弯曲;埋入墙体或混凝土内的导管,与墙体或混凝土表面的净距不应小于。

C、管子切断:常用钢锯、无齿锯、砂轮锯进行切管,将需要切断的管子长度量准确,放在钳品内卡牢固,断口处平齐不歪斜,管口刮铣光滑、无毛刺,管内铁屑除净。

D、稳注箱、盒:根据施工管路的要求,加工箱、盒时注意引出管的定向。砖墙、砌体墙及预制楼板的箱、盒,用强度不小于M10的水泥砂浆稳住,灰浆应饱满、平整、牢固、坐标正确。预制楼板上的灯头盒应安装好卡铁和轿杆,在楼板下面装设托板后再稳注;现制混凝土墙及楼板上的箱、盒,应先安装好卡铁或轿杆,将卡铁或轿杆点焊在钢筋上;如为木模板时可用钉子、细铅丝将箱、盒绑扎固定在模板上。

E)进入落地式配电箱、屏的电线管路,排列应整齐,管口应高出配电箱基础面不少于。

F、管路连接:采用直管接头连接,其长度应为管外径的2.0~3.0倍,管的接口应在直管接头内中心即1/2处。根据配管线路的要求采用90°直角弯管接头时,管的接口应插入直角弯管的承插口处,并应到位,再使用压接器压接,其扣压点应不少于两点。压接后,在联接口处涂抹沿油,使其整个线路形成完整的统一接地体。

G、管路两个接线点之间的距离在下列长度范围内,应加装接线盒。接线盒的位置应便于穿线和检修:管路无弯时,不超过;管路有一个转弯时,不超过; 管路有两个转弯时,不超过; 管路有三个转弯时,不超过;

H、管入箱、盒应采用爪型螺纹管接头。使用专用搬子锁紧,爪型根母护口要良好,使金属箱、盒达到导电接地的要求。箱、盒开孔应整齐,应与管径相吻合,要求一管一孔,不得开长孔。铁制箱、盒严禁用电气焊开孔。两根以上管入箱、盒,要长短一致,间距均匀,排列整齐。

I、管路固定:钢筋混凝土墙及楼板内的管路,每隔左右用铅丝绑扎在钢筋上;砖墙或砌体墙易槽敷设的管路,每隔左右用铅丝、铁钉固定。

1)连接紧密,管与器件连接到位。明配管及其支架、吊架应平直牢固,排列整齐;管子弯曲处无明显折皱,油漆防腐完整。暗配管保护层大于。

2)管路的保护层符合以下规定:穿过变形缝处有补偿装置,补偿装置应平整,活动自如,管口光滑,螺纹管接头与管子连接可靠;穿过建筑物和设备基础处加保护套管。加保护套管处的隐蔽工程记录中标正确。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记录。金属电线保护管、箱、盒,在整个线路中采用压接方式形成完整接地,线路走向合理,涂刷部分不污染设备和建筑物。检查方法:观察检查。

3)允许偏差项目见下表。

1)剔槽不得过大、过深和过宽。砖墙不宜横槽。预制梁、柱和预应力楼板不得随意剔槽打洞。混凝土楼板剃槽不得私自断筋。

2)装配管路及电气器具安装时,应保持顶棚、墙面及地面的清洁完整。搬动材料和使用高凳机具时,不得碰坏门窗、墙面等。电气照明器具安装完后,不得再喷浆。必须喷浆时,应将电气设备及器具保护好后再喷浆。

3)吊顶内稳盒配管时,不要踩坏龙骨,严禁踩电线管行走;刷防腐漆不应污染墙面、吊顶和护墙板等。

4)其它专业在施工中,注意不得碰坏电气配管,严禁私自改动电线管及电气设备。

A、选择导线:应根据设计图规定选择导线。相线,中性线及保护地线的颜色应加以区分,用淡蓝颜色的导线为中性线,用黄绿颜色相间的导线为保护地线。

B、清扫管路:清扫管路的目的是清除管路中的灰尘、泥水等杂物。清扫管路的方法:将布条的两端牢固的绑扎在带线上,两人来回拉动带线,将管内杂物清净。

C、穿带线:穿带线的目的是检查管路是否畅通,管路的走向及盒、箱的位置是否符合设计及施工图的要求。带线一般均采用ф1.2~2.0mm的铁丝。先将铁丝的一端弯成不封口的圆圈,再利用穿线器将带线穿入管路内,在管路的两端均应留有10~15cm的余量。在管路较长或转弯较多时,可以在敷设管路的同时将带线一并穿好。阻燃型塑料波纹管的管壁呈波纹状,带线的端头要弯成圆形。

D、断线:剪断导线时,导线的预留长度应按以下四种情况考虑。1 接线盒、开关盒、插销盒及灯头盒内导线的预留长度应为15cm。2 配电箱内导线的预留长度应为配电箱箱体周长的1/2。3 出户导线的预留长度应为1.5cm。4 公用导线在分支处,可不剪断导线而直接穿过。

E、导线与带线的绑扎:当导线根数较少时,例如二至三根导线,可将导线前端的绝缘层削去,然后将线芯直接插入带线的盘圈内并折回压实,绑扎牢固。使绑扎处形成一个平滑的锥形过渡部位。当导线根数较多或导线截面较大时,可将导线前端的绝缘层削去,然后将线芯斜错排列在带线上,用绑线缠绕绑扎牢固。使绑扎接头处形成一个平滑的锥形过渡部位,便于穿线。

F、管内穿线:钢管(电线管)在穿线前,应首先检查各个管口的护口是否齐整,如有遗漏和破损,均应补齐和更换。当管路较长或转弯较多时,要在穿线的同时往管内吹入适量的滑石粉。两人穿线时,应配合协调,一拉一送。

G、穿线时应注意下列问题:同一交流回路的导线必须穿于同一管内。 不同回路、不同电压和交流与直流的导线,不得穿入同一管内,但以下几种情况除外:(a)标称电压为50V以下的回路;(b)同一设备或同一流水作业线设备的电力回路和无特殊防干扰要求的控制回路;(c)同一花灯的几个回路;(d)同类照明的几个回路,但管内的导线总数不应多于8根。

H、导线在变形缝外,补偿装置应活动自如。导线应留有一定的余度。

I、敷设于垂直管路中的导线,当超过下列长度时,应在管口处和接线盒中加以固定:(a)截面积为50 mm2及以下的导线为30m;(b)截面积为70~95 mm2的导线为20m;(c)截面积在180~240 mm2之间的导线为18m。

J、导线连接:在导线做电气连接时,必须先削掉绝缘再进行连接,而后加焊,包缠绝缘。由于各种导线截面、绝缘层薄厚程度、分层多少都不同,因此使用剥线的工具也不同。常用的工具有电工刀、克丝钳和剥线钳,可进行削、勒及剥削绝缘层。一般4 mm2以下的导线原则上使用剥线钳,但使用电工刀时,不允许采用刀在导线周围转圈剥线绝缘层的方法。

K、单芯铜线的分支连接:绞接法:适用于4m㎡以下的单芯线。用分支线路的导线往干线上交叉,先打好一个圈结以防止脱落,然后再密5圈。分线缠绕完后,剪去余线。缠卷法:适用于6m㎡及以上的单芯线的分支连接。将分支线折成90°紧靠干线,其公卷的长度为导线直径的10倍,单卷缠绕5圈后剪断余下线头。

A、导线的规格、型号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标准的规定。

B、照明线路的绝缘电阻值不小于0.5MΩ,动力线路的绝缘电阻值不小于1MΩ。

A、管内穿线:盒、箱内清洁无杂物,护口、护线套管齐全无脱落,导线排列整齐,并留有适当的余量。导线在管子内无接头,不进入盒、箱的垂直管子上口穿线后密封处理良好,导线连接牢固,包扎严密,绝缘良好,不伤线芯。

B、保护接地线、中性线截面选用正确,线色符合规定,连接牢固紧密。

检查导线截面。检验方法:观察卡尺或用千分尺测量。检查安装记录。

1)穿线时不得污染设备和建筑物品,应保持周围环境清洁。

2)使用高凳及其它工具时,应注意不得碰坏其它设备和门窗、墙面、地面等。

3)在接、焊、包全部完成后,应将导线的接头盘入盒、箱内,并用纸封堵严实,以防污染。同时应防止盒、箱内进水。

4)穿线时不得遗漏带护线套管或护口

1)工艺流程:检查灯具→组装灯具→安装灯具→通电试运行

2)灯具检查:灯内配线检查:(a)灯内配线应符合设计要求及有关规定;(b)穿入灯箱的导线在分支连接处不得承受额外应力和磨损,多股软线的端头需盘圈,涮锡;

特征灯具检查:(a)各种标志灯的指示方向正确无误;(b)应急灯必须灵敏可靠;(c)事故照明灯具应有特殊标志;(d)供局部照明的变压器必须是双圈的,初次级均应装有熔断器。

3)日光灯安装:根据设计图确定出灯的位置,将灯贴紧建筑物表面,灯的灯箱应完全遮盖住灯头盒,对着灯头盒的位置打好进线孔,将电源线甩入灯箱,在进线孔处应套上塑料管以保护导线。找好灯头盒螺孔的位置,在灯箱的底板上用电钻打好孔,用机螺丝拧牢固,在灯箱的另一端应使用胀管螺栓加以固定。如果灯是安装在吊顶上的,应该用自攻螺丝将灯箱固定在龙骨上。灯箱固定好后,将电源线压入灯箱内的端子板(瓷接头)上。把灯具的反光板固定在灯箱上,并将灯箱调整顺直,最后把灯管装好。

灯具、配电箱(盘)安装完毕,且各条支路的绝缘电阻摇测合格后,方允许通电试运行。通电后应仔细检查和巡视,检查灯具的控制是否灵活、准确;开关与灯具控制顺序相对应,如果发现问题必须先断电,然后查找原因进行修复。

A、灯具的规格、型号及使用场所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B、低于2.4m以下的灯具的金属外壳部分应做好接地或接零保护。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安装记录。

灯具安装牢固端正,位置正确,灯具安装在木台的中心。器具清洁干净,吊杆垂直,

B、导线与灯具的连接:

导线进入灯具的绝缘保护良好,留有适当余量。连接牢固紧密,不伤线芯。压板连接时压紧无松动,螺栓连接时,在同一端子上导线不超过两根。吊链灯的引下线整齐美观。

检验方法:观察、通电检查。

器具成排安装的中心线允许偏差5mm。

检验方法:拉线、尺量检查。

1)灯具进入现场后应码放整齐、稳固。并要注意防潮,搬运时应轻拿轻放,以免碰坏表面的镀锌层、油漆及玻璃罩。

2)安装灯具时不要碰坏建筑物的门窗及墙面。

3)灯具安装完毕后不得再次喷浆,以防止器具污染。

5.6、开关、插座安装

1)工艺流程:清理→接线→安装

用錾子轻轻地将盒子内残存的灰块剔掉,同时将其它杂物一并清出盒外,再用湿布将盒内灰尘擦净。

a 同一场所的开关切断位置应一致,且操作灵活,接点接触可靠。

b 电器,灯具的相线应经开关控制。

c 交、直流或不同电压的插座安装在同一场所时,应有尽有明显区别,且其插头与插座配套,均不能互相代用。

d 插座箱多个插座导线连接时,不允许拱头连接,应采用LC型压接帽压接总头后,再进行分支线连接。

4)安装开关、插座准备:

先将盒内甩出的导线留出维修长度,削出线芯,注意不要碰伤线芯。将导线按顺时针方向盘绕在开关,插座对应的接线柱上,然后旋紧压头。如果是独芯导线,也可将线芯直接插入接线孔内,再用顶丝将其压紧。注意线芯不得外露。

开关安装规定:暗装开关的面板应端正、严密并与墙面平;开关位置应与灯位相对应,同一室内开关方向应一致;成排安装的开关高度应一致,高低差不大于2mm。

插座安装规定:暗装和工业用插座距地面不应低于30cm;同一室内安装的插座高低差不应大于5mm;成排安装的插座高低差不应大于2mm;暗装的插座应有专用盒,盖板应端正严密并与墙面平。

按按线要求,将盒内甩出的导线与开关、插座的面板连接好,将开关或插座推入盒内(如果盒子较深,大于2.5cm时,应加装套盒),对正盒眼,用机螺丝固定牢固。固定时要使面板端正,并与墙面平齐。

插座连接的保护接地线措施及相线与中性线的连接导线位置必须符合施工验收规范有关规定。

插座使用的漏电开关动作应灵敏可靠。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安装记录。

A、开关、插座的安装位置正确。盒子内清洁,无杂物,表面清洁、不变形,盖板紧贴建筑物的表面。

B、开关切断相线。导线进入器具处绝缘良好,不伤线芯。插座的接地线单独敷设。

检验方法:观察和通电检查。

A、开关,插座的高度差允许为0.5mm。

B、 同一场所的高度差为5mm。

C、面板的垂直允许偏差为0.5mm。

检验方法:吊线、尺量检查。

1)安装开关、插座时不得碰坏墙面,要保持墙面的清洁。

2)开关、插座安装完毕后,不得再次进行喷浆,以保持面板的清洁。

3)其它工种在施工时,不要碰坏和碰歪开关、插座。

1. 施工准备

1.1 接到施工任务后,首先应对图纸进行会审,同时熟悉结构图、建筑图、装修图及其它专业的有关图纸,找到影响施工的设计问题组织设计交底,解决设计施工方面存在的问题,办理好技术变更洽商,确定施工方法和配备相应的劳动力、设备、材料、机具等。同时配备配套的生活、生产临时设施。

1.2 主要设备材料:

1.2.2 主要设备

消防备用电源;

火灾探测器(感烟、感温、燃气等);

各类模块(中继器);

消防广播设备。

管材、线槽、电线、金属软管、防火徐料、异型塑料管、阻燃塑料管、接线盒、管箍、根母、护口、管卡子、焊条、氧气、乙炔、钢丝、铅丝、防锈漆、膨胀螺栓、胀塞、成套螺丝、焊油、焊锡、电池、机油、锯条、记号笔、绑带等。

1.3 主要机具:

1.4 劳动力配备:

根据工程工期要求,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和劳动力计划,作到保工期、保质量、保安全、配备的施工员、电工、焊工等应持证上岗。

2.1 工艺流程:

钢管和金属线槽安装 → 钢管内导线敷设线槽配线 → 火灾自动报警设备安装 → 调试 → 检测验收交付使用

2.2 钢管和金属线槽安装主要要求:

2.2.1 进场管材、型钢、金属线槽及其附件应有材质证明或合格证,并应检查质量、数量、规格型号是否与要求相符合,填写检查记录。钢管要求壁厚均匀,焊缝均匀,无劈裂和砂眼棱刺,无凹扁现象,镀锌层内外均匀完整无损。金属线槽及其附件,应采用经过镀锌处理的定型产品。线槽内外应光滑平整,无棱刺不应有扭曲翅边等变形现象。

2.2.2 电线保护管的弯曲处不应有折皱、凹陷裂缝,且弯扁程度不应大于管外径的10%。

2.2.3 水平或垂直敷设的明配电线保护管安装允许偏差1.5‰,全长偏差不应大于管内径的1/2。

2.2.5 吊顶内敷设的管路宜采用单独的卡具吊装或支撑物固定,经装修单位允许,直径20mm及以下钢管可固定在吊杆或主龙骨上。

2.2.6 配管和线槽安装时应考虑横向敷设的报警系统的传输线路如采用穿管布线时,不同防火分区的线路不应穿入同一根管内,但探测器报警线路若采用总线制时不受此限制。

2.3 钢管内绝缘导线敷设和线槽配线要求:

2.3.1 进场的绝缘导线和控制电缆的规格型号、数量、合格证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及时填写进场材料检查记录。

2.3.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传输线路,应采用铜芯绝缘线或铜芯电缆,其电压等级不应低于交流250V,最好选用500V,以提高绝缘和抗干扰能力。

2.3.3 穿管绝缘导线或电缆的总面积不应超过管内截面积的40%,敷设于封闭式线槽内的绝缘导线或电缆的总面积不应大于线槽的净截面积的50%。

2.3.5 选用橡胶(或塑料)绝缘带从导线接头始端的完好绝缘层开始,缠绕l~2个绝缘带幅宽度,再以半幅度重叠进行缠绕。在包扎过程中应尽可能的收紧绝缘带。最后在绝缘层上缠绕l~2圈后,再进行回缠。然后再用黑胶布包扎,包扎时要衔接好,以半幅宽度过压边进行缠绕,同时在包扎过程中收紧胶布,导线接头处两端用黑胶布封严密。

2.3.6 在顶棚匕设置感烟、感温探测器时,梁的高度对探测器安装数量影响。

a 梁突出顶棚高度小于200mm的顶棚上设置感烟、感温探测器时,可不考虑对探测器保护面积的影响。

c 当梁突出顶棚的高度超过600mm,被梁隔断的每个梁间区域应至少设置一只探测器。

d 当被梁隔断区域面积超过一只探测器的保护面积时,应视为一个探测区域,计算探测器的设置数量。

2.3.7 探测器宜水平安装,如必须倾斜安装时,倾斜角不应大于45°。

2.3.8 探测器周围0.5m内,不应有遮挡物,探测器至墙壁、梁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

2.3.10 在宽度小于3m的走道顶棚上设置探测器时,宜从中布置。感温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0m,感烟探测器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5m,探测器至端墙的距离,不应大于探测器安装间距的一半。

2.3.11 探测器的底座应固定可靠,在吊顶上安装时应先把盒子固定在主龙骨上或在顶棚上生根作支架,其连接导线必须可靠压接或焊接,当采用焊接时不得使用带腐蚀性的助焊剂,外接导线应有0.15m的余量,入端处应有明显标志。

2.3.13 压线前应对导线的绝缘进行摇测,合格后再按设计和厂家要求压线。

2.3.14 模块箱内的模块按厂家和设计要求安装配线,合理布置,且安装应牢固端正,并有用途标志和线号。

2.4.1 按设计要求查验,设备规格、型号、备品、备件等。

2.4.2 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要求检查系统的施工质量。对属于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应会同有关单位协商解决,并有文字记录。

2.4.3 检查检验系统线路的配线、接线、线路电阻、绝缘电阻,接地电阻、终端电阻、线号、接地、线的颜色等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发现错线、开路、短路等达不到要求的应及时处理,排除故障。

2.4.4 火灾报警系统应先分别对探测器、消防控制设备等逐个进行单机通电检查试验。单机检查试验合格,进行系统调试,报警控制器通电接入系统做火灾报警自检功能、消音、复位功能、故障报警功能、火灾优先功能、报警记忆功能、电源自动转换和备用电源的自动充电功能、备用电源的欠压和过压报警功能等功能检查。在通电检查中上述所有功能都必须符合条例《GB4717火灾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的要求。

2.4.5 系统控制功能调试后应用专用的加烟加温等试验器,应分别对各类探测器逐个试验,动作无误后可投入运行。

第六节 通风空调系统

1.1 工艺流程:

预检 → 施工准备 → 电机检查试转 → 表冷器水压检验 → 吊架制安 → 风机盘管安装诱导器安装 → 连接配管 → 检验

1.2 风机盘管在安装前应检查每台电机壳体及表面交换器有无损伤、锈蚀等缺陷。

1.3 风机盘管和诱导器应每台进行通电试验检查,机械部分不得摩擦,电气部分不得漏电。

1.4 风机盘管和诱导器应逐台进行水压试验,试验强度应为工作压力的1.5倍,定压后观察2~3min不渗不漏。

1.5 卧式吊装风机盘管和诱导器,吊架安装平整牢固,位置正确。吊杆不应自由摆动,吊杆与托盘相联应用双螺母紧固找平正。

1.6 诱导器安装前必须逐台进行质量检查,检查项目如下:

1.6.1 各联接部分不能松动、变形和产生破裂等情况;喷嘴不能脱落、堵塞。

1.6.2 静压箱封头处缝隙密封材料,不能有裂痕和脱落;一次风调节阀必须灵活可靠,并调到全开位置。

1.7 诱导器经检查合格后按设计要求的型号就位安装,并检查喷嘴型号是否正确。

1.7.1 暗装卧式诱导器应由支、吊架固定,并便于拆卸和维修。

1.7.2 诱导器与一次风管连接处应严密,防止漏风。

1.7.3 诱导器水管接头方向和回风面朝向应符合设计要求。立式双面回风诱导器为利于回风,靠墙一面应留50mm以上空间。卧式双回风诱导器,要保证靠楼板一面留有足够空间。

1.8 冷热媒水管与风机盘管、诱导器连接直采用钢管或紫铜管,接管应平直。紧固时应用扳手卡住六方接头,以防损坏铜管。凝结水管宜软性连接,软管长度不大于300mm材质宜用透明胶管,并用喉箍紧固严禁渗漏,坡度应正确、凝结水应畅通地流到指定位置,水盘应无积水现象。

1.9 风机盘管、诱导器同冷热媒管连接,应在管道系统冲洗排污后再连接,以防堵塞热交换器。

1.10 暗装的卧式风机盘管、吊顶应留有活动检查门,便于机组能整体拆卸和维修。

DBJT50-053-2006标准下载1.11 风口的部件下料及成形应使用专用模具完成。

1.12 铝制风口所需材料应为型材,其下料成形除应使用专用模具外,还应配备有专用的铝材切割机具。

1.13 组装:

1.13.1 风口的部件成形后组装,应有专用的工装,以保证产品质量。产品组装后,应进行检验。

1.13.2 风管表面应平整,与设计尺寸的允许偏差不应大于2mm,矩形风口两对角线之差不应大于3mm;圆形风口任意两正交直径的允许偏差不应大于2mm。

1.13.3 风口的转动调节部分应灵活,叶片应平直GB50199-2013 水利水电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pdf,同边框不得碰撞。

1.13.4 插板式及活动蓖板式风口,其插板、蓖板应平整,边缘光滑,拉动灵活。活动蓖板式风口组装后应能达到安全开召和闭合。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