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州中级人民法院经济适用住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暨投标文件

恩施州中级人民法院经济适用住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暨投标文件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
资源大小:937.47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恩施州中级人民法院经济适用住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暨投标文件

根据以往的施工经验,综合本工程实际情况,本施工组织设计针对恩施州中级人民法院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工程(Ⅱ标段)施工中的重点和难点做了综合性的描述,我公司还将在此基础上编制详细的专项施工方案用以指导工程施工。对工程施工中技术含量较高、对工程质量影响较大的项目,如防水工程、钢筋连接等,将编制作业指导书用以指导施工。

针对施工中经常出现的质量通病,如屋面渗漏、高层建筑外墙渗漏、楼板裂缝、门窗渗水质量通病等,本施工组织设计对其防治措施作了简要的阐述。

在施工中我公司将从整体利益出发,积极与设计、监理单位配合,协调好内外关系和现场管理,以雄厚的实力和良好的质量管理体系为依托,尊重监理,服从设计,信守合同,竭诚为建设方服务JGJ367-2015 住宅室内装饰装修设计规范.pdf,做出精品工程回报建设方。

恩施州中级人民法院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工程(Ⅱ标段)施工组织设计是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招标文件、答疑纪要、设计图纸、现行施工规范及有关文件等编制。

1、恩施州中级人民法院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工程(Ⅱ标段)招标文件;

2、恩施州中级人民法院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工程(Ⅱ标段)施工图纸;

3、恩施州中级人民法院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工程(Ⅱ标段)招标答疑会议纪要;

4、现行国家质量验收规范、技术规范及相关标准规程;

5、湖北省有关建筑工程管理、市政管理、环境保护等法规及规定;

6、现场及周边的实地情况;

二、建设领域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地方性规定,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现行的国家、行业规范规程及标准。

国家、行业规范规程及标准表

第三章 工程概况及施工范围

1.1 工程名称:恩施州中级人民法院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工程(Ⅱ标段)

1.2 工程地点:恩施市黄泥坝路79号。

恩施州中级人民法院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工程(Ⅱ标段)总建筑面积为,其中3#楼,4#楼。建筑层数为框架十一层(二栋)。建筑总高度。

恩施州中级人民法院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工程(Ⅱ标段)3#楼、4#楼在建筑结构及建筑装饰上完全相同,只是建筑面积有所不同,因此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的主要施工方法完全一样,在此就不需分别予以阐述。

给排水系统:本工程设有室内给水系统、污水系统、消火栓系统、灭火器。

(1)给水系统:给水系统分两个区,一层至六层由市政管网直接供水,七层至十一层由无负压(无吸层)管网增压稳流给水设备供水。

(2)污水系统:采用污废合流制。室内±0.000以上污废水重力自流排入室外污水。卫生间排水立管伸顶通气管。

1)室内消火栓用水量按/秒设计,室外消火栓用水量按/秒设计。

2)室外从恩施市施州大道市政给水管上各引两条DN200给水管,在区内四周形成环状管网,除保证平时生活用水外,火灾时将保证室外消防用水。

3)本工程设有一座容积为的消防水池。

(4)灭火器:灭火器配置按中危险级设计,最大保护距离为,每个消火栓箱处为配置点,每个配置点的灭火级别,即每个消火栓箱内设MF3手提式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两具。

(1)供电电源及引入方式:供电电源由小区变配电所引来,电源进线采用电缆穿钢管埋地引入单元进线配电箱,供电电压220V/380V三相四线制。其中客梯、应急照明为二级负荷;客梯采用双电源供电,一用一备自动切换。应急照明采用自带蓄电池灯具。

第四章 工程重点、难点及应急措施

1、总承包质量要求高:本工程建设规模较大,建筑面积,总承包管理基本涵盖了建筑工程中所有的分部分项工程,专业施工班组多,施工范围大,工程协调内容多。

2、恩施州中级人民法院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工程分二个标段同时开工,每个标段二栋,共四栋十一层框剪结构的宿舍楼,因此要加强与其它项目部的协调工作。

1、加强总承包管理是施工组织管理的重点之一:

由于恩施州中级人民法院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工程(Ⅱ标段)施工专业众多,导致交叉作业多,人员、材料、机械设备投入量大,工序衔接交叉量大,其中无论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将发生连锁反应,影响大范围甚至是整个工程的施工。为确保工程能顺利施工就必须做好各专业之间的协调工作,如何将这么多专业施工队伍组成一个有机整体,协同作战将是摆在我公司面前的一个难题。

2、工程测量、定位放线是本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重点之二:

整个工程需多点定位复合放线,施工放线中的平面控制及立面高程控制的投点工程量多,并经常需要联测,闭合。

3、防水工程是本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重点之三:

本工程应对屋面、卫生间、蓄水池、外墙、管道的渗漏严格控制,确保做到“五无渗漏”。

1、为保证顺利实现本工程的各项目标,我公司将采取如下对策措施:

将恩施州中级人民法院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工程(Ⅱ标段)列为我公司的重点工程,选派一套精干、高效且施工过同类工程的项目班子和配备一支作风好、技术精,能打硬仗的施工队伍进驻现场。

我公司对质量控制的各要素从项目班子组织、原材料采购、施工过程、竣工后的回访服务形成一套成熟、完整的质量管理制度。进场后将结合本工程特点,编制项目质量保证计划,按照过程精品,动态管理,节点考核,严格奖罚的原则,确保每个检验批成为精品,以过程精品确保精品工程。

1.3 分解、量化总体质量目标:

为了使总体质量目标融于切实可行的日常管理之中,将总体质量目标分解为主体阶段质量目标和装修工程质量目标以及安装工程的质量目标,通过对各个分解目标的控制来确保整体质量目标的实现。

1.4 强化质量节点控制、消除质量通病:

针对同类工程易出现的质量问题,设立若干质量控制节点(外墙防渗漏水控制、楼面裂缝、屋面、卫生间防水、墙面裂缝控制等),推行过程全面质量管理,防止质量通病的出现。

1.5 采用新型的模板体系,提高主体结构质量标准。

1.6 协助设计单位对土建、安装、装饰的各个专业进行深化设计,同时减少设计变更返工,在保证工期的基础上建成精品工程。

2、为了达到文明施工的要求,采取如下方案:

2.1 严格按照湖北省安全文明施工的要求,针对本工程的具体特点进行规划,合理布置,各阶段现场平面,并做到封闭管理、场地硬化、材料堆放整齐。

2.2 按照企业标准及业主、监理批准的CI方案实施CI战略,并在现场明显处设置“五牌一图”。

2.3 保持现场清洁卫生、排水畅通,做到工完场清。

2.4 根据每天的工作量制定钢筋、模板、砂、石、安装管线等材料数量,使其能及时转移至施工层,减少场内积压。

2.5 在施工期间,把环保放在重要议事日程,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第五章 项目管理体系和组织架构

一、恩施州中级人民法院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工程(Ⅱ标段)项目质量、工期、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管理目标:

本工程要求质量达到国家现行施工验收规范合格标准。

总工期360个日历天,工程拟定开工日期为。

杜绝因公重伤或死亡事故及重大机械设备或火灾事故的发生,年工伤频率控制在1.5‰以内。

现场文明施工达到恩施州文明工地标准。

最大限度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合理布置施工现场,做好现场地面硬化及美化工作。

为实现上述工程质量、工期、安全、文明施工等目标,充分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在工程施工中,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和现代化的管理技术,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

尊重监理,服从设计,信守合同,竭诚为业主服务,施工过程和工程回访保修期间认真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

1、工程项目管理组织机构

工程项目管理组织机构图

2、项目管理实施主要方面

2.1 图纸会审、图纸交底制度:在正式施工之前,项目部组织工程部、技术部和施工组的人员核对图纸,认真、细致地熟悉施工图纸,了解设计意图,着重分析设计是否符合现场施工条件和施工能力:如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施工中会遇到什么困难,需用的材料货源能否解决,哪些部位的施工工艺比较复杂,哪些分部分项工程对工期影响较大,施工配合上有哪些困难,施工上的一些特殊要求,对设计有哪些合理化建议等。

2.2 技术交底制度:在工程正式开工前和重要的分项施工工艺开始前,对参与施工的有关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工人班组长进行技术交底工作,使参与施工的人员对本工程设计思路、技术要求细节到施工工艺等方面有一个详细的了解,以便科学地组织施工、合理地安排工序;

2.3 施工作业指导书制度:根据以往类似工程的经验,结合本工程的设计、施工特点,对诸如防水施工、钢筋连接、混凝土施工等分项施工工艺制定详细的施工作业指导书,在分项施工工艺开始前对工人进行交底,对工序流程、使用工具、材料要求、质量通病及防治方面作全面细致的讲解,以便工人保证施工质量,提高工人的施工作业效率;并推进主要的施工工艺的操作形成规范化、程序化、自觉化的行为,确保施工质量达到合格工程质量标准。

2.4 每日施工例会和每周例会制度:每日、每周召开生产例会,有劳务、安装及各分包队伍、主要材料供应商参加,商讨上周生产完成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安排本周的工作计划,强调需注意的问题。遇到急需解决的问题,立即找业主、设计、监理商讨解决。

2.5 专题讨论会议制度:遇到较大问题时,业主、设计、监理、总包和有关分包一起商讨解决,此专题会根据实际情况应不定期召开。

2.6 物料供应考察制度:根据本公司质量体系管理要求,对项目的材料供应商进行考察,经过综合评比,最终选定合格、满意的材料供应商。

2.7 及时做好材料订货、报验及样板间的确认工作:我公司将重点作好这些前期工作,争取在现场具备施工条件以前将材料的报审工作完成。装修开始大面积施工前先按业主和监理公司要求,进行样板间的施工,经过整改并验收合格后,以此施工工艺为标准,从而进行大面施工。

2.8 加强材料管理,确保使用在工程上的各种材料符合规范的要求。材料的品质好坏不仅影响工程质量,而且对工程的安全使用至关重要,因此加强材料的管理尤为重要。为此在材料管理方面,从选择材料到验收、保管、发放和使用等各环节,都将建立一套严密的管理制度,使运用到本工程的各种材料始终处于有效的控制之中,严防不合格工程材料使用到本工程上。

2.9 文档资料管理:工程资料是整个工程施工过程的全面反映,为确保本工程资料的及时、真实和完整性,我们将在本项目设立专职资料员,负责整个工程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来往函件的收发以及反映工程生产过程的声像资料的拍摄,作为工程施工记录文件并可为创优质工程准备可靠的凭证。

三、项目主要部门设置及岗位职责

1、项目组织机构及部门设置

项目经理部按照公司颁布的各种管理手册设置机构及部门。根据管理体系,项目经理部建立岗位责任制,明确分工职责,落实施工责任,各岗位各行其职。

2、项目主要岗位职责简述

作为公司在本项目全权代表,全面负责协调同业主、设计、监理等各方面的关系;确保项目按合同要求进行施工并完成合同规定的施工内容。

确定项目组织机构,选择合适人选并上报公司主管部门批准。

对重大问题包括实施方案、技术措施、设备采购、资源配置、合同及设计变更等汇同公司主管部门进行决策。

熟悉理解本项目工程施工合同主要条款内容,确保合同的顺利履行。

为确保实现业主和国家、行业强制性要求,致力于实施质量体系所必须的组织机构、责任、程序、过程和资源的健全和完善,以促进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

项目经理应在工程项目实施的全过程中对各类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和平衡,尤其应注意加强质量、成本控制、施工进度、材料采购、安全生产等各职能小组的协调与管理。

定期组织有关人员对施工的质量、安全进行检查和评定,主持质量、安全事故分析处理,及时向公司报告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并参与事故的调查和处理。

作为项目经理的第一助手,与项目经理共同商讨、决策施工工程中的重大事项。

主持日常的日、周施工例会,负责安排施工生产工作。参与施工方案和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和审核工作。

合理调度和使用材料、劳动力等资源,安排各专业组长按照合同工期、质量标准开展工程施工工作的实施。

主持各专业组长进行作业指导书交底、安全、文明施工交底。

负责核定、签署劳务班组的工程量单,以及日常合同外分包商、工人零星签证费用的确定。

2.3 项目技术负责人

负责项目工程技术管理工作,负责贯彻执行国家及上级有关技术政策、技术标准、规范、技术管理工作。

组织设计人员进行深化设计图纸的设计、报审与批准,与建筑师保持良好沟通。

参与编制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负责编制特殊工序、关键工序的作业指导书,运用全面质量管理、网络计划管理等管理方法,组织各项技术措施的实施。

主持工程项目的设计交底、图纸会审工作。

负责组织质量检查工作,参加隐蔽验收、质量评定、质量事故的处理等工作。

负责组织复查工程测量工作,组织原材料、半成品的检验、鉴定工作以及计量工作和统计技术应用工作。

指导资料管理员及时、准确地做好图纸变更标识。

严格执行国家颁发的建筑工程质量评定标准和验收规范,代表上级部门行使质量监督检查权,并有权越级反映质量问题。

参与对不合格品的评审,按规定填发工程质量问题整改单,督促工长落实纠正和预防措施,并对其重新进行核查和记录。

监督工程施工中使用的原材料、半成品及构配件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参加工程质量事故的调查和分析,组织开展QC小组活动。

负责检验工程质量的器具使用和管理。

做好职责范围内质量记录,对所填写各种数据、统计报表资料负责。

对进场工人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并在施工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在项目上督促执行安全责任制;参与施工组织设计中安全措施的制定工作。

监督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工作,在现场设置安全标志;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对事故隐患督促整改。

协助上级主管部门处理各种工伤事故。

2.6 各专业施工组长

熟悉工程施工设计图纸,了解相关的施工验收规范、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以及施工工艺,掌握公司质量体系的相关工作程序。

2.6.2 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设计图纸、施工方案和作业指导书组织施工,对管理范围内的工程施工质量负责。

2.6.3 施工前对作业班组进行书面技术交底,技术交底应包括施工规范、规程及质量标准、操作要领等事项,特殊工序的施工必须有详细的技术要求及评定准则。

2.6.4 配合项目有关人员对管理范围内的施工操作进行的质量教育,有权提请项目经理更换技术能力不符合要求工人或班组。

2.6.5 对管理范围内的产品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有效保护,保证合格产品的完整性。

2.6.6 做好质量记录,工程隐蔽、水电安装检测等应及时填写并请业主代表和监理签证;及时填写施工日志、质量评定等各种记录。

2.7.1 负责项目材料的采购、验收、保管工作。

2.7.2 项目自行采购的原材料、成品、半成品必须符合采购程序。

2.7.3 与工程质量有关各种物资的验收、标识、贮存、发放等工作及记录必须符合规定要求。对使用在有可追溯要求场合的材料,对每个或每批产品都应有唯一性标识并加以记录。必要时,物资的验收应采用相关的统计技术。

2.7.4 严格执行限额领料制度,凭计划发料并做好发放记录。

2.7.5 对不合格的原材料和成品、半成品进行标识、隔离堆放,避免错用、混用,不合格品要及时处置。经项目技术部门评审批准降级使用的材料,在发料单和记录上要说明该材料用于工程什么部位,以备追溯。

为安全保质如期完成恩施州中级人民法院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工程(Ⅱ标段)的施工项目,我公司在充分考虑工程量、劳动力、材料、工期、成本及施工工作面后,按如下原则规划本工程的施工安排:

在时间上的部署原则:根据招标文件,本工程计划开工日期2006 年12月12日,总工期为360个日历天。

空间上的部署原则:为了贯彻空间占满、时间连续、均衡协调、有节奏、力所能及、留有余地的原则,保证按照总控计划完成,需要采取主体和安装、安装和装修、室内与室外立体交叉施工。

二、施工区段划分及工种配置

1、平面分区:以每栋工程为一个施工区组织施工,分二个施工区同时展开作业。

2、立面分段:单体工程按搂层分段组织施工,砌体、抹灰及安装工作分段插入,确保在规定的工期内完成工程施工任务。

3、专业工种配置:钢筋工、木工、混凝土工、防水、砌筑工、抹灰工、油漆工、门窗、管道工、电工十个施工班组,另增设一个普工班组和特殊工班(主要负责预埋件加工、塔吊信号等)。

3.1 钢筋工班组:分钢筋制作加工和绑扎安装两个班,负责本工程范围内的所有钢筋工作;

3.2 架木工班组:架子工班和木工班,分别负责本工程内外脚手架的搭拆和模板的安拆工作;

3.3 混凝土工班组:分混凝土浇捣班和泥工班,负责本工程混凝土施工和缺陷处理;

3.4 防水班组:负责本工程厨房、厕浴间、屋面防水工程的施工工作;

3.5 砌筑工班组:负责本工程砌筑工作;

3.6 抹灰工班:负责本工程抹灰和面砖镶贴、楼地面施工等工作;

3.7 油漆工班:负责本工程内墙、天棚涂料施工;

3.8 门窗班组:分门和窗两个班,分别负责本工程的门窗框、扇、小五金的安装和打胶工作;

3.9 管工班:负责工程给排水管线安装预留预埋及安装施工工作;

3.10 电工班:负责本工程电气管线安装预留预埋及安装施工工作;

以上每个施工班组设一个班长,负责本班组的施工管理,各施工班组在项目部的统筹安排下进行作业。

三、总体施工安排及流程

1、从土方开挖开始施工,然后依次进行独立柱基、地梁施工。

2、基础施工完毕,在首层地板上设各楼层内控基准点,进行联测校核后,定点作为楼层垂直放线依据。

3、地上主体结构分区组织施工,及时插入隔墙与围护结构和抹灰等工序的施工。

钢筋混凝土结构→砌体工程→装修工程。对主体结构楼层施工来说为:柱、墙结构→楼板结构

5、主体结构施工工艺安排

测量放线(验线、预检)→墙、柱钢筋绑扎(隐检)→安装墙、柱模板(预检、开盘鉴定)→墙、柱混凝土浇筑及养护→拆墙、柱模板(+50线抄平、预检)、支楼板模板(预检)→楼板钢筋绑扎(隐检、开盘申请)→楼板混凝土浇筑及养护→下一层结构定位放线→重复上述工序至封顶

门窗框安装→顶棚抹灰→墙体抹灰→楼地面施工→门窗扇及小五金安装→天棚、墙面仿瓷涂料→水、电安装→清扫

1.1 施工交接工作的协调

如我公司有幸中标,我们将与建设方确定具体时间,派员进驻现场进行交接工作。

1.2 施工场地的交接及准备工作

由建设方派员在施工现场划定施工的场地范围,使用的出入口,以提供我方开展施工准备工作。

我方将组织人员在划定的施工区域内进行临建的搭设、临时水电的布管布线、现场临时道路的修筑、塔吊基础的施工及塔吊的安装等施工准备工作。

1.3 测量复核及交接工作

进场后,我方将进行工程测量复核和交接工作。

2、技术准备:做好图纸会审工作,充分理解设计意图。在图纸会审工作中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2.1 充分理解各部位的工艺做法、节点构造;充分熟悉各种材料性能及施工工艺要求;

2.2 对图纸设计图中存在的问题与设计院进行充分交流,找出解决办法。

3、临建布置:平整施工场地并做好现场硬化工作;搭设现场生产、办公、生活区临建。

4、现场测量工作:设立施工现场控制网点、确定施工基准线,并会同有关单位做好现场的移交工作,包括测量控制点以及有关技术资料,并复核控制点。根据给定控制点测设现场内的永久性标桩,并做好保护,作为工程测量的依据。

5、工程材料复试与报审:为确保工程质量达到设计要求,材料进场后,按规定要求取样复试,特别是试验周期较长的水泥、防水材料等,提前做好混凝土的试配工作。工程材料复试合格后,及时报审从而确保工程进度。

6、编制材料采购进场计划:根据工程进度计划和工程量表,按材料品种、规格编制其需用量和需用时间的计划。根据本工程材料品种多、进口材料多的特点,采购时间长,为了保证工程的按时完工,应专门编制一份材料样品报审、订货、到货、报验的详细计划表。

五、现场总平面布置及管理

为保证施工现场布置紧凑合理、现场施工顺利进行,施工平面布置原则确定如下:

1.1.1 满足施工需要,充分考虑专业需要,体现总包特点,符合区域管理协调原则;

1.1.2.经济实用、合理方便;

1.1.3 施工平面按基础、主体、装饰分三阶段进行布置;

1.1.4合理布置起重塔吊,规划好施工道路和场地,优化原材料和半成品的堆放和加工地点,减少运输费用和场内二次搬运;

1.1.5 布置符合现场卫生、安全、防火和环境保护等要求。

1.2.1 招标文件有关要求;

1.2.2 现场红线、临界线、水源、电源位置,以及现场勘察成果;

1.2.3 总平面图、建筑平面、立面图;

1.2.4 总进度计划及资源需用量计划;

1.2.5 总体部署和主要施工方案;

1.2.6 安全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要求;

1.2.7 恩施州安全文明工地标准。

2、各施工阶段施工平面的布置

2.1.1 本阶段施工任务包括:土方开挖、钢筋、模板、砼施工,塔吊安装等内容;

2.1.2 基坑以外场地需要进行平整,硬化处理,修筑场区内主要施工道路,路面硬化。材料堆场做法为100厚C15砼;

2.1.3 现场设钢筋加工棚、木工加工棚及材料堆放场地、现场施工用库房、砼标养室,满足基础施工的需要。现场设混凝土、砂浆搅拌设施。

2.1.4 从水源点将DN100干管沿基坑四周布置形成环状水路,水管埋入地下,根据需要留出临时用水接头位置,供接出水管引至用水地点,保证必要的生产、生活和消防用水;

2.1.5 从变压器沿场地坑边设埋地供电电缆,从一级配电箱引至二级配电箱,供生产用电;

2.2 主体结构施工阶段

2.2.1 本阶段主要施工任务是:主体结构的钢筋、模板、混凝土砌体施工以及安装预留等;

2.2.2 本阶段是本工程的主要和关键施工阶段,施工节奏快,专业比较单一,现场机具、材料需用量大,此阶段到施工后期,安装工程大量插入,是施工高峰期的开始;

2.2.3 将电缆引至各用电处,形成环状电路,保证全场有足够的电力。路口设路灯,作业点用碘钨灯或低压灯,场地四角设大功率碘钨灯;

2.2.4 主体施工阶段,考虑到主体施工的消防安全,从现场的环形消防管网分别引出DN100的消防立管,随主体结构高度的增加逐层敷设,每层均设置DN65消火栓及DN25临时用水管,以供楼层消防和临时用水;

2.2.5 全场设1个出入口及门卫室,日夜值班。

2.3 装饰、安装阶段施工平面布置

2.3.1 本阶段主要任务是室内装饰、屋面工程、室外装饰及安装工程、电力等;

2.3.2 将原钢筋和木工加工场拆除;

2.3.3 塔吊在屋面工程及装饰工程完毕后拆除

2.3.4 临时水管、电线陆续拆除;

2.3.5 材料堆放及临时设施等根据室外工程的需要陆续转移或拆除。

第七章 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

本工程应用的电子经纬仪、水准仪等须经政府主管部门批准的计量检测单位校核,并确保使用时在有效检测周期内。

1.2 复核水准点及坐标点

对规划勘测部门或业主提供的坐标桩及水准点进行复测,确定水准点和坐标的准确性。

2.1 在基坑开挖前,根据《施工总平面图》及《基坑开挖边线与红线位置图》提供的坐标点及相对位置,在现场内通视条件较好,易于保护的位置引测三个坐标点,并用砼固定,必要时设防护栏杆。

2.2 依据规划勘测部门提供的坐标桩及总平面图施测,进行建筑物定位,复测无误后,报请规划勘测部门验线。

3.1 根据业主提供的由规划勘测部门设置的水准点引测现场施工用水准点,采用精密水准仪进行数次往返闭合,敷设现场施工用水准点。

现场水准点布置数量不少于三个,以便相互校核。水准点标识埋设如下图所示:

3.2 现场水准点的测量方法及精度要求

4.1 在每层的柱子及墙体浇筑完后,在电梯井筒内墙上弹出建1m线,用红三角标注,并以此做为上部结构高程测量的起始点。

4.2 在结构层内引测标高时,要使用水准仪引测,并往返测量与基准点校核,误差要控制在规范控制范围内。

4.3 标高竖向传递的允许偏差见下表:

标高竖向传递的允许偏差表

5.1 水准点的设置:沉降观测应根据稳定性良好的水准点进行,水准点应考虑永久使用,为了便于检查核对,专用水准点埋设不少于三个,埋设地点必须稳定不变,防止施工机具、车辆碰压。

5.2 仪器选择:本工程使用精密水准议及配套的水准尺。

5.3 观测依据及精度要求:

5.4 沉降观测点的布置:沉降观测点的布置应符合设计要求,根据设计图本工程布设了八个沉降观测点:~、~、~、~、~、~、~、~。

5.4.1建筑物的四角、大转角处及沿外墙每10~15m处或每隔2~3 根柱上。

5.4.2 建筑物和沉降缝两侧,不同结构的分界处。

5.4.3 框架结构建筑物的每个或部分柱基上或沿纵横轴线设点。

5.5 沉降观测的标志:根据本建筑的结构类型和建筑材料,选用

隐蔽或标志,见沉降观测图:

5.6 沉降观测的周期及观测时间

5.6.1 建筑物施工阶段的观测,应随施工进度及时进行,一般每增加一层观测一次。当建筑物发生较大沉降,不均匀沉降或出现裂缝时,应立即向工程技术负责人汇报,并立即进行每日或数日一次连续值班观测。

5.6.2 建筑物使用阶段的观测次数,应视地基土数型和沉降速度大小而定。一般情况下,第一年观测3~4次,第二年观测2~3次,第三年后每年1次,直至稳定为止。

5.6.3 沉降是否进入稳定阶段,应由沉降量与时间关系曲线判定。若沉降速度小于0.01~0.04mm/d,可认为已进入稳定阶段。

二、独立柱基础及地梁施工方法

土方开挖→清底→勘察、设计、监理等部门验槽→基础及地梁垫层→基础地梁钢筋绑扎→柱插筋→浇基础混凝土→柱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

2、独立柱基础模板支模方法:

就地拼装各侧模板。搭设柱模井字架,使立杆下端固定在基础模板外侧,用水平仪找平井字架水平杆后,先将第一块柱模用扣件固定在水平杆上,同时搁置在混凝土垫块上。然后按单块柱模组拼方法组拼柱模,直至柱顶。支模方法如下图示:

(1)基坑验槽后,对局部软弱土层应挖去,用C10混凝土填至基底标高。

(2)基础短柱顶伸出的钢筋间距,要符合上段柱子的要求。

(3)柱模板之间要用水平撑和斜撑连成整体。

(4)基础短柱模板的U形卡不要一次上满,要等校正固定后再上满;安装过程中要随时检查对角线,防止柱模扭转。

4、钢筋砼地梁施工措施

4.1 钢筋砼地梁的施工程序和方法

4.1.1 地梁施工程序:测量定位→开挖基槽→验槽封底→扎筋支模检查加撑→预留插筋→分段浇灌→养护待强度达到要求→拆模周转→平场回填。

4.1.2 钢筋砼地梁施工时必须待这段梁下的独立柱基混凝土浇至梁底标高,并按规定进行低应变动测检测,试桩合格后进行钢筋混凝地梁施工。

4.1.3 达到设计要求深度时,通知建设、监理现场共同检查验收,认定合格并达到设计要求,并签认隐检资料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4.1.4 在封底垫层上弹出钢筋砼地梁的轴线,模板边口位置线,根据模板边口线进行钢筋砼地梁的钢筋绑扎,待钢筋检查无误后安装模板及支撑。

4.1.5 待模板安、拼装完毕,进行通线检查校正无误后进行加设斜撑和锁口撑,搭设砼浇灌操作平台进行分层浇灌钢筋砼地梁。

4.2 保证钢筋砼地梁施工质量及安全措施

4.2.1 由于木模板使用次数较多,支模时对所有边口、接缝、拼缝用5mm厚泡沫塑料夹扎缝中,保证砼表面平整光滑。

4.2.2 为保证钢筋砼地梁断面几何尺寸准确,在钢筋砼地梁中设间距为0.6m的对拉片一个。

4.2.3 为保证上部砼构造柱的预留插筋位置准确,在钢筋砼地梁浇灌砼前,将构造柱预留插筋按要求绑扎在钢筋砼地梁的上口标高上,构造柱箍筋按规定绑扎高度为0.6~0.8m,并用钢管搭成“门”字架将构造柱的预留插筋绑扎一起固定插筋位置。

4.2.4 浇灌砼时,派专人守护模板和预留插筋,待砼浇灌完毕时将变形移位的预留插筋进行修复到位处理。

4.2.5 待钢筋砼地梁的砼达到50%强度时,组织室内对称性回填夯实及平场工作,为主体上升创造条件。

回填土每层铺填厚度250mm,用蛙式打夯机械分层夯实,打夯时采用连续夯击的办法,做到一夯压一夯,不得有漏夯现象。回填土应从最低处开始,由下而上分层均匀铺填土料和压实。

2.1.1 填土应尽量采用同类土填筑,并且控制土的含水率应符合有关规定。当采用不同含水率的土填筑时,应按土类有规则分层铺填,将透水性大的土层置于透水性较小的土层下面,不得混杂使用,边坡不得用透水性较小的土封闭,以利于水分排除和基土稳定,并避免在土方内形成水囊和产生滑动现象。

2.1.2 分段填筑时每层接缝处应做成大于1:1.5的斜坡,碾迹及夯实区域重叠不小于0.5~1.0m,上下层错缝距离不小于1.0m。

2.1.3 填土应预留一定的下沉高度,以备在堆重或干湿交替等自然因素作用下,土体逐渐沉落密实。当采用机械分层夯实时,其预留下沉高度对砂土为1.5%,对粉质黏土为3~3.5%。

2.1.4 人工夯实前应将土初步整平。回填夯实管道附近时,应人工先在管子周围填土夯实,并应从管道两边同时进行,直到管顶0.5m以上。严禁强行施工损坏管道。

2.2 质量控制与检验

2.2.1 采用环刀法取样测定土的干密度,求出土的密实度,或用轻便触探仪直接通过锤击数来检验干密度和密实度。

2.2.2 基坑和室内填土,每层按100~500m2取样一组,但每屋不少于一组,取样部位在每层压实后的下半部。

2.2.3 填土压实后的干密度按设计要求应达到94%以上。

本工程采用的钢筋是:HPB235级热轧光圆、HEB335级热轧带肋、HRB400级热轧带肋、CRB550级热轧带肋

1.1 进场的热轧光圆钢筋必须符合《普通低碳钢热轧圆盘条》和《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的规定;进场热轧带肋钢筋必须符合《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的规定。

1.2 每次进场钢材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明、原材质量证明书和原材试验报告单。进场钢筋原材力学性能实验结果必须符合规范要求。

1.3 进场钢筋规格、形状、尺寸必须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1.4 进场钢筋必须组织验收。检查分两步进行:

1.4.1 外观检查:每批钢筋抽取5%进行检查,钢筋表面不得有裂纹,结疤和折叠,表面凸块不得超过横肋高度,每1m长度弯曲不大于4mm,交货时随机抽取10根称重,其重量偏差不得超过允许偏差;

1.4.2 试验检查:每批钢筋中任选两根,每根上截取两个试件进行拉伸试验和冷弯试验,如果有一项试验结果不符合要求,则从同一批中另取双倍数量重新作各项试验,如仍有一个试件不合格,则该批钢筋判定为不合格,退回厂家并作好相关物资管理记录和重新进场计划。

1.5 钢筋进场后必须严格按分批同等级、牌号、直径、长度堆放整齐,并挂牌标识等级、直径,存放钢筋的场地为现浇混凝土地坪,并设有排水坡度。堆放时,钢筋下面要垫木枋,离地面不宜少于20cm,以防钢筋锈蚀和污染钢筋。钢筋进场后,要按批进行验收,每一验收批由同牌号、同炉罐号、同规格、同交货状态的钢筋组成,重量不超过60t,未进行复试的钢筋不得投入使用。对于复试不合格的钢筋原材应立即退还,不得进入下道施工工序。如不能立即退还,应挂牌注明不合格,避免误用。同批进场的钢材,如果含碳量相差超过0.15%,即使不超过60T,也应分开复试。

2.1 严格按照钢筋配料单加工;确定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箍筋调整值等参数,保证下料长度准确。

2.2 钢筋除锈:钢筋在下料前应先除锈,将钢筋表面的油渍、漆渍及浮皮、铁锈等清除干净,以免影响其与混凝土的粘结效果。

2.3 钢筋调直:采用卷扬机调直钢筋,其调直冷拉率:Ⅰ级钢不大于4%,Ⅱ级钢不大于1%;经过调直工艺后,钢筋应平直,无曲折。

2.4 钢筋切断:钢筋切断应根据其直径及钢筋级别等因素确定使用钢筋切断机或手动液压切断机进行操作,切断时要将同规格钢筋根据不同长度长短搭配,统筹排料,先断长料,后断短料,减少短头,减少损耗。切断长度允许误差为±5mm。

2.5 钢筋弯曲成形:弯曲成形采用钢筋弯曲机和手动弯曲工具配合进行,弯曲后钢筋平面上没有翘曲不平现象,弯曲点不得有裂纹。

2.6 成型钢筋检查及验收

Ⅰ级钢筋末端的180°弯钩,其圆弧弯曲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确2.5倍,钢筋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135°弯钩弯曲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3倍,平直段长度为10倍钢筋直径。Ⅱ级钢筋末端90°弯钩弯曲直径不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

配筋及半成品钢筋在现场加工。钢筋半成品要标明分部、分层、分段和构件名称,按号码顺序堆入,同一部位或同一构件的钢筋要放在一起,并有明显标识,标识上注明构件的名称、部位、钢筋直径、根数以及尺寸。

所有钢筋加工机械调直机、弯曲机、对焊机均应由专人负责,并需持证上岗。钢筋的现场代换必须经过计算,并经业主的现场代表、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同意后方可进行。

本工程框架柱、梁及剪力墙暗柱,暗梁钢筋长度不够需要接长时采用闪光对焊连接,并应确保其连接强度。框架柱竖向钢筋均采用电渣压力焊连接。

3.1.1 操作工艺:准备工作→固定钢筋→施焊→松开夹具→取出钢筋→平直放到地上,并打掉焊缝处毛刺。

3.1.2 焊接前应检查焊机各部件的接地情况,调整变压器级次,开放冷却水,合上电闸,方可工作。

3.1.3 钢筋端部应顺直,150mm范围内的铁锈、污物等应清除干净,两钢筋轴线偏差不得超过0.5mm。

3.1.4 夹紧钢筋时,应使两钢筋端面的凸出部分相接触,以利于均匀加热和保证焊缝与钢筋轴线相垂直。

3.1.5 焊接完毕,待接头处由红色变为黑色,才能松开夹具,平稳地取出钢筋,以免发生弯曲,同时趁热将焊缝的毛刺打掉。

本工程中的框架柱竖向钢筋均采用电渣压力焊连接。电渣压力焊钢筋接头应洁净平整,焊剂应经烘箱270℃烘焙。钢筋电渣压力焊的接头外观检查应逐个进行。每300个同一类型接头作为一验收批。

外观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

3.2.1 接头焊包应饱满和比较均匀,钢筋表面无明显烧伤等缺陷;

3.2.2 接头处钢筋轴线的偏移不得超过钢筋直径的0.1倍,同时不得大于2mm;接头弯折不得大于4°;

3.2.3 正式焊接前应先试焊,调整好各种参数,试焊焊件合格后方可正式焊接。

3.2.4 焊接的端头垂直,端面要平,上下钢筋要对压紧密,焊接过程中不允许搬动钢筋。雨天不得施焊。

(1)钢筋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及试验报告,品种和性能符合有关标准及规范的规定。

(2)焊条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按焊条说明书的要求进行烘焙后使用,Ⅰ级钢使用E43型焊条、Ⅱ级钢使用E50型焊条(焊接前一般在150~350℃烘箱内烘焙)。

3.3.2 施工操作工艺

(1)钢筋无老锈和油污,焊接前要检查钢筋的级别、直径符合设计要求。

(2)焊接前应查看焊条牌号是否符合要求;焊条药皮应无裂缝、气孔、凹凸不平等缺陷。焊接过程中,电弧应燃烧稳定,药皮熔化均匀,无成块脱落现象。

(3)焊头的焊缝长度h应不小于0.3d,焊缝宽度b不小于0.7d。

(4)搭接焊时,钢筋的装配和焊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1)搭接焊时,钢筋必须预弯,以保证两钢筋的轴线在一轴线上;

2)搭接焊时,用两点固定,定位焊缝离搭接端部20mm以上。

(5)焊接时,引弧在搭接钢筋的一端开始,收弧在搭接钢筋端头上,弧坑添满。第一层焊缝要有足够的熔深,主焊缝与定位焊缝,特别是在定位焊缝的始端与终端,必须熔合良好。钢筋焊缝长度应满足表中要求。

(1)根据钢筋级别、直径和焊接位置,选择适宜的焊条直径和焊接电流,保证焊缝与钢筋熔合良好。

(2)焊接过程中若发现接头有弧坑、未填满、气孔及咬边、焊瘤等质量缺陷时,立即修整补焊。

(3)焊工必须持证上岗。

(4)作业场地要有安全防护设施、防火和必要的通风措施,防止发生烧伤、触电、中毒及火灾等事故。

(5)焊接地线必须与钢筋接触良好,防止因起弧而烧伤钢筋。

(6)每批钢筋正式焊接前,焊接3个模拟试件做拉力试验DB34/T 5025-2015 城镇供水服务标准,经试验合格后方可按确定的焊接参数成批生产。

4.1.1 按设计间距在垫层上划线排放纵横向钢筋,排放时应注意单层钢筋弯钩朝上,不倾向一边,双层钢筋网的上层钢筋弯钩应朝下。

4.1.2 基础四周两根钢筋交叉点应每点绑扎,中间部分每隔一根呈梅花型绑牢,双向主筋的钢筋网,全部钢筋交叉点均需绑扎。绑扎时应注意相邻绑扎点的扎丝要成八字形,以免网片歪斜变形。

4.1.3 现浇柱与基础连用的钢筋下端,用90°弯钩与基础钢筋进行绑扎,箍筋比柱箍筋缩小一个柱筋直径,以便于连接。插筋位置应用钢筋架成井字形固定牢固,以免造成柱子轴线偏移。

4.1.4 底板双层双向钢筋采用支凳控制上下层钢筋距离。支凳材料用Φ20钢筋,组成支凳各钢筋用电焊连接,支凳和底板上下层纵向钢筋采用绑扎连接川2020G145-TY 四川省超限高层建筑抗震设计图示.pdf,支凳间距1200梅花型布置。

4.2.1 施工顺序:修理预钢筋→绑扎竖筋→套柱箍筋→画箍筋间距线→绑箍筋→绑扎拉筋

4.2.2 施工方法:接好竖向受力钢筋后,按图纸要求,计算好箍筋数量,将箍筋套入,套好后按照图纸要求间距在主筋上量好用粉笔画出箍筋位置线,按画好的箍筋位置线自上而下地绑扎好箍筋。绑扎时应将每个交点绑扎牢固,使主筋紧贴箍筋,在绑扎过程中要保持箍筋弯钩为1350,满足抗震要求。钢筋绑扎完毕后,在箍筋上卡专用塑料垫块,以保证主筋和箍筋保护层厚度。柱变截面时,柱主筋应在板或梁内弯折,弯折距离小于或等于板厚(或梁高)的1/6。

©版权声明